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

2016-01-11 09:57: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 ...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

课题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

年级: 课时: 教者: 主备人: 审核人:

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东北三省的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理解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地形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东北三省的范围、地形、气候及农业发展条件。

教学方法提示:学会用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过程: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独立自主部分:阅读教材P13--16相关知识及图6.11及图6.12,结合阅读材料完成:

1、东北三省包括 、 和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东北三省地形以 和 为主。

3、东北三省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 合作探究部分:

1、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P16活动题1、2、3。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独立自主部分:阅读教材P17——19相关知识。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 , ,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 、 、 、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三省历史上被称为“ ”如今变成了“ ”

讨论探究部分: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小结: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本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夏季。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三省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

拓展训练:

( )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A、山地、平原 B、平原、高原 C、山地、盆地 D 、高原、盆地 ( )2、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3、现在东北三省的美称

A、北大荒 B、北大仓 C、以上都不是

( )4、此区域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5、下列河流没有位于东北三省的是

A、松花江 B、嫩江 C、黑龙江 D、海河

( )6、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三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

B、 东北三省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

C、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降雪多。

D、 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被称为“北大仓”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完成7、8题。

( )7、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 )8、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现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 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9、在图中填出下列地理名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山脉:

A 山

B 山

平原:

C

D 平原

河流:

E河

F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

年级: 课时: 教者: 主备人: 审核人: 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条件、特点。

2、理解东北三省工业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条件、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提示:学会用读图分析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过程: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独立自主部分:阅读教材P19--21相关知识及图6.20及图6.21,结合阅读材料完成:

1、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 、 ,特别是 、 、 等矿产资源。

2、工业特点:我国最大的 。

3、工业部门:形成了以 、机械、 、化学工业为指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4、工业面临的问题: 枯竭,设备老化, 单一等,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解决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讨论探究部分:讨论P21活动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小结: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工业特点: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指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工业面临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解决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拓展训练:

1、 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

2、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资源枯竭 B、产业结构单一 C、设备老化 D、交通不便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港口A是

(2)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海,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 、 、 等;交通便利。

(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①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二: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课标要求

1、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域,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基础目标)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升目标)

3.掌握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概况、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提升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基础目标)

2.能够运用种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提升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目标)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分析农业发展的方法,在东北地区可以作为一种迁移。但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则是在中国地理部分首次接触到,但在世界地理部分学过印度、日本等国的工业分布,所以可以进行迁移学习。重要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读地图来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然后据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并结合人文特点东北形成了商品粮基地,这种逻辑关系要搞清。除读图法外,学生还应该主要用讨论法、分析比较等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读图法等。

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经济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5。明确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范围。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和 为主。东部为西倚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 。

3. 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 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及P15图6.12说明东

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

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

间。

(板书)3、河流众多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

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

罗斯。

通过读图,让学生对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

里”的山河大势加深印象。

(板书)4、气候冷湿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教师进行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

1、读图(课本P15图6.13)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

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原因是 __ 。图中一4℃等温

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__ 。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

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

是 ,原因是 。辽

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_毫米,

为什么降水多? 。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

由于纬度 ,又紧邻着亚洲北部

寒冷的 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 季,冬季降雪较多。

2、读图(课本P16图6.14)比较东北三省内的气候

差异。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

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

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地形、纬

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三省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正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降雪多,所以东北的民居形成了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板书)5、肥沃的“黑土地”

承转:由于东北三省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东北三省的农。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6至8题。

【农业】

6.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地势 ,土壤 ,适宜大规模的 耕作;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8. 东北平原开发历程。(在书中找到标注)

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分析出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小结)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该地区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承转)我们分析一下东北三省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阅读课本P19图6.18及图6.19,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读图6.18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2)阅读课本相关课文及地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能从超市中看到大量产自东北的农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这里优越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里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一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承转)东北三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板书)3、生态环境问题

请学生自主学习后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明确了东北的自然特征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堂检测详见导学案之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 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3.河流众多

4.气候冷湿

5.“黑土地”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业发展的条件

2.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 湿地与生态保护

课堂检测

1.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

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 :雨热同期

3.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4.读图,完成。

F B

E

C

D A K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三:2014学年度 八年级地理下册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 综合课

※教具准备 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

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

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讲授新课]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 学生归纳:

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 经济:东部高、西部低

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 学生:发表意见

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

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总结并过渡: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板书: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课堂活动:

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5.3、5.4,并完成第五页活动题1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

活动二:让同学们做活动2,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分方面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让同学们做活动3,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师生小结:活动中,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下面来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真是多媒体练习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 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增城根据发展方向的不同划分了各个区域:南部的新塘、永宁地区是经济区,中部的荔城中心为文化、行政区,北部的派潭、正果、小楼主要为自然生态区。我们学校在增城的中心区,请一位新塘的同学说一下新塘跟增城中心区的差异

学生: [讲授新课]

同学们学习的知识越多,对于地理的差异描述也越来越具体了,增城区内也存在页很大的差异的;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我国根据气候、干湿、温差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划分了气候类型区、干湿区、温度带等。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地大区域有哪四大区域吗?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生归纳: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板书: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展示:多媒体展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具体位置、范围、名称。

活动: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我国四大区域,同学们也可以观察书本P6图5.5,下面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活动1、2、3。 学生:观察、讨论并汇报小组成果。

师生归纳:通过我们的观察,了解到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主要有:降水、气温、地势等。 过渡:既然四大区域的划分跟降水、气温、地形地势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究竟各个区域有哪些地形和气候类型呢? 板书: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图5.5,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把表格完成。

提问: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那么南方跟北方的气候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学生:纬度因素。

提问:北方跟西北地区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为什么北方是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大陆性气候呢? 学生:海陆因素影响造成的。

提问: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地形因素影响的。

总结:根据同学们的观察以及回答,我们基本能掌握影响中国地理差异的因素。

拓展学习:下面看看大家对四大区域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呢完成《区域地理导学》P4综合题2,并思考原因。

学生:完成练习并汇报答案以及发表见解,教师适当给予引导。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练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今天您的收获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学反思: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子让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型 综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B C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②是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通过练习看来同学们掌握情况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方,了解北方。

[讲授新课]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阅读第8页第一段的文字,归纳北方地区冬季的特点。 学生: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四: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五: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4、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划分标准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盐城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

(多媒体打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

大家所说的外地与盐城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地与盐城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地

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

二、地理差异显著

A、学生活动:看书2、3两页,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

差异。结合5.1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由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学生讨论交流,整理学习的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师总结

B、学生活动:比较图5.3和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的自然

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

书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不同的景观,比较陈述,并且分析原因

三、四大地理区域

问题:

(1)各小组根据课文和已学知识举例说说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要求说明划分这些类

型区域的主要依据。

(2)以学校所在的城市为例,分别从地形、农业等方面让学生来划分该市的地理区域。

学生交流,师总结

请看第四页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 由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地理位置)

(3) 本图由哪几种地图综合而成?(地形图、一级行政区划图、河流与湖泊分布图)

(4) 这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涉及哪些方面?(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

的特点)

完成第四、五两页上的“活动”1、2、3题,了解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认识各区域最主要

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请看第四页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

(1) 界线A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

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季风)

主要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是?它们与非季风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降水)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干旱,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2) 界线B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

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即气候)

该界线与什么山脉、河流分布大体一致?(秦岭、淮河)

南、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北方地区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南方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3) 界线C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

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形和地势)

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不同地理

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同一地区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而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似点较多,

我们才有必要对祖国进行区域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

五、作业

第五章单元检测及地理填充图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基础

目标)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础目标)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升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目标)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

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一线以北,东临 海和 海。

2.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 ;西部有 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 和 ,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 (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

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

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

山脉以东。

(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

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

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

是 。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 带和 带,大部分

气候属于 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 ;最热

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 毫米,属于 区。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集中于 季。

小结: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

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板书)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

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

【北方地区的农业】

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粮食作物,以及 、 、

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六:《“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学习目标

1. 能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山地,会描述本区的地形特征。

2. 能利用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本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 学会运用资料比较本区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 能根据工业分布图说出工业分布特点,根据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工业结构特点。

5. 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

影响。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

教学难点

区域内地理差异比较,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影响。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自然地理、农业地理)

学习目标

1. 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 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 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的地图,搜集信息,了解本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河流、气候„„)

【预习反馈】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

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

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

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合作探究1】(P16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东北雪期由南向北增加(纬度因素)

2.延吉58㎝>长春22㎝(地形因素,延吉山地,长春平原);漠河53㎝>长春22㎝(纬度因素)

3.东北传统民居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顶坡度大:东北降雪多,可有效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的积存

墙体厚、窗户小:东北冬季气温低,有利保暖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自学导航2】

1.学生自读课本17页的内容,了解标题中的“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2.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了解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以及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拓展:东北三省除了分布有广阔的平原,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可展示图片,介绍东北的林区及林产品。)

4.了解东北的湿地、生态危机及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

【合作探究2】

P18~19活动,再次明确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师生共同总结其形成条件。

(地形、气候、土壤、人口、技术„„)

【归纳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下节课将要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当堂检测】

地理填充图册P10~12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

1. 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 知道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

3. 能够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此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此区工业分布的特点。

难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以及东北地区的工业产品图片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1.自读P19材料,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

2.教师提问:从阅读材料和图片等资料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产品都重工

业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学生自读课本20页内容,并读图6.20及“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归纳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主要的煤炭产地:鸡西、鹤岗、沈阳、抚顺等;

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

主要的石油产地:大庆、辽河。

5.结合图6.20和图6.21,师引导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特点:

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水源、铁路线。从而引申出东北三省奋战工业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

6.学生分组完成课本21页至22页的活动,推选代表回答,教师评析,师生共同小结。

7.教师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

思考,寻求解决措施。(可挑选学生陈述,教师点评)

【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深化。(可以要求学生复述或画出知识框

图)

【当堂检测】地理填充图册P13

【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七:八下地理整册教案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柳堡镇中心初中地理教研组 吕坤林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八:地理人教八下《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和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农业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马蹄。

3. 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及P15图6.12说明东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板书)3、河流众多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通过读图,让学生对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加深印象。

(板书)4、气候冷湿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教师进行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

1、读图(课本P15图6.13)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纬度高。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地形。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为什么降水多?靠近海洋。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读图(课本P16图6.14)比较东北三省内的气候差异。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三省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正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降雪多,所以东北的民居形成了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板书)5、肥沃的“黑土地”

承转:由于东北三省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旱地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开发历程。(在书中找到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分析出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小结: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能从超市中看到大量产自东北的农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这里优越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里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一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地位:

2.工业:

(1)优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石油等,交通、人口稠密等。

(2)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部门。

(3)工业发展

学生活动:

东北三省的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课堂套路:

小组讨论。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找出大连等综合性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分析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图。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篇九: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教案1-3节

课题: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5课时)

1

2

3

第6课时讲练习册

4

5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东北三省地理课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52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