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2016-01-12 08:54:0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一:(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一:(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20倒数到1,2个2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 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 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3)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十位上的数字是 。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

4.口算。

10+7= 13-3= 8+2= 17-7= 14-3=

1+9= 15-10= 11+6= 5+4= 13+2=

16+2= 16-3= 19-9=

7+3+5= 15-4-10= 12-2+8= 2+8-4=

二、指导练习练习十五的第3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的。

1. 练习十五的第4题。

看图写数,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练习十五的第5题。

观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提问:从11到?,?比11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5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任意一个方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3. 游戏。(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个算式的得数,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涂出来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三: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教学设计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20倒数到1,2个2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 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 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3)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十位上的数字是 。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

4.口算。

10+7= 13-3= 8+2= 17-7= 14-3=

1+9= 15-10= 11+6= 5+4= 13+2=

16+2= 16-3= 19-9=

7+3+5= 15-4-10= 12-2+8= 2+8-4=

二、指导练习练习十五的第3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的。

1. 练习十五的第4题。

看图写数,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练习十五的第5题。

观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提问:从11到?,?比11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5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任意一个方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3. 游戏。(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个算式的得数,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涂出来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四: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4教案 苏教版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

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比较出45+30和45+3在计算上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春天到了,小朋友准备出去春游,出发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车子的情况。(出示例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大客车45座,小客车30座,小轿车3座),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一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并列出算式。

可能回答:1.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0=

2.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

3.小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30+3=

4.三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0+3=

30+3等于多少?指名口答。师擦30+3的算式。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提问:45+30等于多少?(生答75时,师写75并且在等号上打个?)是不是等于75呢?你想怎样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 请生回答。

(1)我们可以用小棒图来解释,怎样摆小棒?

小棒图: 先摆多少小棒?(4捆小棒和5根小棒)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图,然后呢?(再摆3捆),那这3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捆多少根了?请生上黑板摆,为什么要把3捆和4捆摆在一起?(因为整捆和整捆的加,单根和单根的加,这样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7捆和5根)。算式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40+30=70,70+5=75。

(2)用计数器计算45+30应该怎样拨算珠呢?

先拨多少? 45怎样拨? (十位上拨4个算珠,再在个位上拨5个算珠)

然后怎么拨? 拨3个算珠,这3个算珠拨在哪?请生上来拨。提问:3颗算珠为什么拨在十位上而不拨在个位上呢?(因为30就是3个十)所以从计数器上我们也能看出45+30=75。

总结: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先看十位,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即40+30=70,再看个位,70+5=75。

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拨算珠,你能说说怎样计算45+30吗?(引导用数的组成

说),

板书 : 45 + 30=75

40+30=70,70+5=75

2.探索45+3的计算方法

提问:45+3你准备怎样算?(方法同上)

小棒图: 5根和3根合在一起,再加4捆,即5+3=8,8+40=48

计数器:先拨45,再拨3,这里的3个算珠拨在哪?(请生上来拨)提问:为什么刚刚3个算珠拨在十位上,现在就拨在个位上了呢?

总结:两位数家一位数时,先看个位,5+3=8,再看十位,8+40=48

现在不摆小棒也不拨算珠,你能说说怎样计算45+3吗?

板书: 45 + 3=48

5+3=8,8+40=48 8

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

刚刚我们计算了45+30和45+3,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自由回答)

总结:相同的地方是都把45看成是4个十和5个一,不同的地方是,如果加的是30,就把3个十和4个十相加;如果加的是3,就把3个一和5个一相加。因为在加法计算中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4.黑板上还有一道题,请大家一起计算。45+30+3=78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1:

生在计数器上拨第一组的两道题并说结果,其他的直接请生用刚刚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答案。

2.“想想做做”2:

出示前两组题目并请生回答结果,第3组先出示第一道题,再请生猜第二道题,为什么这样猜?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揭示课题,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3.“想想做做”4:

今天有三组算式小朋友和我们做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小朋友找找每组题目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先来计算,再找关系。请生独立在书上写结果,集体交流评价。再找两组数之间的关系: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黑板出示:35+42=77,42+35= △+○=85,○+△= )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了小脑筋,探索出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谁想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45+30=75 45 + 3=48

先算:40+30=70 先算:5+3=8

再算:70+5=75 再算:40+8=48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我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图、拨算珠,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算理,让多生说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掌握了这点就能使学生正确的进行计算。

另外我在练习的设计上进行了改变,如“想想做做”的第2题中41+50,41+5;53+40,53+4;20+67,2+67;我把最后两道题改为67+20,让学生猜下一道,最后再加40+37,再猜下一道,这样能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让学生清楚的明白上下两道题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同时也是提醒学生要注意计算时一定要看清题目再动笔。

也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例题教学我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情境图提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然后根据提的问题写算式,学生会计算的直接说答案,最后对45+30和45+3进行计算探索。可是课堂上由于紧张当第一个学生提出教材中的问题时我就用课件出示了该问题了,以至就忽略了后面很多学生,对于计算中的算理、算法如何讲解才能使学生掌握的更好?如45+30,可先从数的组成入手,45如何组成?30呢?用小棒如应该如何摆放,这里会有很多学生会说4+3=7,那这时要及时的提问4和3表示什么,强调是4个十和3个十相加。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五: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1教案 苏教版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1

2

3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六: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案 西师大版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一)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左边2盒3个月饼,每盒10个,右边有3个月饼。)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学生:左边有2盒和3个月饼,每盒10个月饼,2盒就是2个十,就有20个月饼,加上3个,就是23个,右边有3个月饼。

教师:问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么列式?

学生:23+3=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引导学生看图说:左边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先把左边的两盒月饼放在旁边,用左边的3个月饼加上右边的3个月饼,3+3=6,最后加上左边的2盒月饼就是20+6=26。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用左边的2盒去加右边的3个月饼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

教师:对了,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都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教师:我们还可以从数的组成来理解23+6,我们可以这样想,把23分成20和3,然后怎样加呢?

学生: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用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

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抽学生汇报。

教师:谁能来说说你的结果?

学生:结果是一样的,23+3是等于26。

教师:你是怎样用计数器计算的?

学生:先在计数器上拨23,2拨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拨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然后再加上3,3表示的是3个一,所以3应该加在个位上。最后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6颗算珠,表示6个一,就是26。

教师:加的3为什么要在个位上拨,而不在十位上拨呢?

学生:个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一,十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十了,题中只要求加3个月饼,没有要求加3盒月饼,所以就只能在个位上拨3个一。

教师:说得真好,我们也来像他一样一起说说,拨拨。我们先在计数器上拨23,注意,十位上的2表示两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在个位上拨3颗算珠;再加上3,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所以我们也要在个位上拨3颗算珠,拨好了吗?

学生:拨好了。

教师:是多少呢?

学生:是26。

教师:上面我们采用了看图说23+3的计算方法,想数的组成说23+3的计算方法,拨算珠说23+3的计算方法,这些思考的方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计算时我们都关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在计算23+3中哪一点最重要吗?

学生: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相加最重要。

教师:对!只要遵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就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我们用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23+3的计算方法了,现在老师想把题改一改,你还能计算吗? 学生:能。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左边2盒又3个月饼,右边3盒月饼)

教师:现在老师把3个月饼换成了3盒月饼,你又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左边有23个月饼,右边有30个月饼。

教师:同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23+30=

教师:想一想,怎样算23+30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在图中看出来吗?

学生:把左边的2盒和右边的3盒放在一起,加起来就是5盒,把单独的3个月饼放在一起。5盒就表示5个十,3个表示3个一,所以50+3=53。

教师:是这样的吗?

学生:是。

教师:和上一道一样,除了看图计算,我们还可以采用在计数器上计算和想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式来算23+30,下面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用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让学生说出用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追问:你第二次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而不在个位上拨3呢?

学生:因为第二个加数30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教师:有想数的组成算23+30的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把23分成20和3,先用20+30=50,再用50+3=53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不管用哪种方法计算23+30,在计算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注意十位上的数要对着十位上的数相加。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23+3,现在又学习了23+30,比较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两道题都是23加几,不同的是一个是23加一位数,另一个是23加整十数。 教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也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板书课题。

教师:那在计算23+3与23+30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两道算式之间的不同。

教师:在计算这两道加法的时候,都是拨的是3颗算珠,这3颗是一样的吗?

学生:不一样。前3颗算珠是表示3个一,拨在个位上;后3颗算珠是表示3个十,拨在十位上。

教师:对了,所以在做这样的加法时,要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对着十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说,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

教师: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

学生:能。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练习。

26+3= 24+4= 18+6= 26+30= 24+40= 18+60=

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汇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七: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材简说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在教学内容的每一细节处,无一不在渗透新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在编排上,本单元教材有如下三个特点比较突出:

第一,新教材注重了数学与人文的关系,注重了从生活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新教材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验、合作交流、勇于创新。这些在教材中最直接地体现为例题,不再只有小棒图的出现,而是师生交流的场景(例1),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例2),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图景(例5)。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其学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第三,新教材还特别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连贯性。教学数数时,突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这为学习“数的组成”作好准备,而学习“数的组成”又是学习数的读、写法和认识数位的基础。本单元中的每一处口算都为下一步的口算教学作好了铺垫。

总体目标预设

1、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情分析与策略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已经掌握0~10各数的读写,已具有在新情境中学数数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动作思维为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

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学习。由学具操作到计数器的直观图,是学生思维水平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一个过渡。学生不难了解11~20各数的写法,但应创设情境,建立“20”和“2”的不同印象,区分“20”和“2”,理解20中“0”的含义,从而正确认识、书写“20”。

对情景图的处理:建议教师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之后再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汇报完毕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予以最后的评价,并组织学生对观察得最好的、最全面的一个小组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以及想象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此项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对同学作出正确的评价。对本单元的教学,有以下参考建议:

1、课本第85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这里的练习形式就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资源。我们可以让本班学生穿上这样的衣服亲自参与活动,或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如校运会),由小运动健将来上场,可让大家数一数有几个人,读一读他们身上的数,再按不同顺序(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排一排队,然后再让大家说说左起第1位是谁,右起第3位是谁……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基数、数序、序数以及比一比等知识,也可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对课本第87页“生活中的数”这部分数学,不要只局限于书中的几样物品,应启发学生大量地寻找和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课本第89页第1题,把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由数的相等到式的相等,提高学生的认识。这里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应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自己发现题目让他们做什么。

4、课本第89页第4题,这里出现的是穿成一串贝壳和单个贝壳的图。我们认为这里不采用比较容易辨认的珠子,而采用印有多条花纹的贝壳,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一个事物。同时,学生将如何数串成一串的贝壳?这里教师一定要注意数数方法的培养。我们可以以一个贝壳为开始,并在开始处做一个标记。在这一数数问题上,教师也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第一课时 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知道这个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数与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第84、85页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课件,例1、例3的情景图课件,20根小棒。

学生准备:20根小棒、1把直尺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周末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做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上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想象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数数。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看懂图意。(图意是用数小棒的方法数11~20各数)

(2)示范数数:先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提问:10个1变成了几个“10”?教师在1捆小棒旁边添上1根,引导学生:这是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在11的基础上,教师再添1根,问:这又是多少?(教师板书) 继续设问:12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样读?

(3)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4)出示1捆零9根小棒,问:这是多少根小棒?

若在9根小棒里再添上1根,是多少?

这10根小棒捆成1捆,现在有几捆?是几个十?

(5)20是由2个十组成的,2个十是20。

2、教学例2:了解数的组成,读数。

(1)出示1捆零1根小棒图。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板书:11。读作十一。

(2)让学生继续观察后两个图,思考:它们又是几个十和几个人组成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20。

强调: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就读十几,2个十就读二十。

(3)指导学生编“拍手谣”,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10以内的数,并读一读。(然后再让学生读出11~20各数)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巩固复习,检查效果。

练习,巩固新知(小黑板出示)。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7页,完成第2题。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它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课本第87页第3题。

第2课时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

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分别摆13和16根小棒)

3、导入。

教师说数,请一个学生到投影仪前摆数:14、19、10、15、20、17。

刚才大家已经摆好了这些数。要知道这些数是多少,我们就必须把它写下来。这就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11~20各数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感知数位。

1、教学例4,观图(物)写数。

(1)动手操作,感知数位。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表示10根。在一捆的右边放4根小棒。右边的4根表示4个一,所在的位置叫个位。

左边的1捆表示1个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板书:个位、十位)

(2)利用计数器直观写数。

①出示1捆零4根小棒。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②让学生自己摆出1捆零7根小棒。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③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7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3)出示2捆小棒,问:有几个十?几个一?

①2捆小棒该对着哪一位放?

②有2个十在哪一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办?

③出示2根小棒,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生比较这两处“2”,说出各表示意思。

教师强调:“20”个位上的0不能丢。

(4)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就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八:一年级数学下册 整十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人教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对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去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9-6= 30+2= 8+51= 50-20=

74-4= 8-4= 40+4= 35+2=

90-70= 58-8=

2.口答:

54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68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

3.摆小棒算一算: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36-2。指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引导学生总结:36-2,就是从36 根小棒中去掉2 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 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4 根。

(3)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①把36 分成3 个十和6 个一。

②先算6-2=4(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30+4=34(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板书。

启发学生互相叙述一遍计算过程:计算36-2,先算6-2=4,再算30+4=34, 所以36-2=34。并把书上例题填充完整。

(4)反馈练习:做一做2。

3.出示36-20= 。

(1)学生摆小棒计算36-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 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 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2)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6 分成30 和6。

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数和十位上数先相减)。

③再算10+6=16(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3)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6=16

所以36-20=16。并把书上例1 填充完整。

(4)反馈练习:54 页做一做3,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点:都要先把被减数36 分成30 和6。

不同点:36-2 要从个位数里减。36-20 要从十位数里减。

三、巩固发展

1.(1)先摆37 根小棒拿走5 根,还剩几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2)先摆34 根小棒拿走30 根小棒,还剩几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2.做一做1。(体会减一位数和减整十数算法的区别,教师用计数器演 示,让学生观察后计算填书。)

3.78-5=□ 先算( )减( )

78-50=□ 先算( )减( )

45+(7-4)=□ 先算( )减( )

4.选择正确的得数:

56-3= (26 59 53)

56-30= (86 26 53)

47-4= (43 51 7)

47-40= (7 8 7 40)

99-9= (10 9 90)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 中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1、2 题。

六、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九: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稽东镇尉岙完小 任飞英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学生学习形式的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在摆、观察、 讨论、计算 、猜测的过程中去理解如何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体现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教材分析

1、 课标解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要求如下: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理的过程。同时强调要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鉴于此,本课时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情境,让学生直观体会一图四式的意义,在操作中理解计算方法,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2、 内容分析

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分两次活动进行教学。首先 让学生观察例5的直观图和具体操作,利用数的组成,得出10加几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并从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会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让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

3、 知识衔接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打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具有用学具操作摆图说算式的能力。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学目标

4、 基础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5、 能力目标:在一图四式和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经历“摆小棒、写算式、算得数”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规律。

6、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同时,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地计算出结果。教学关键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动起来,师生在算法、算理上注重交流,尊重学生的选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每人20根小棒 一根皮筋

2、教师教学准备:计数器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2、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二)小结揭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师边说边板书),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三)指导探索

1、摆小棒 列算式 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但不作指导)

(2)集体交流: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4)反馈交流,形成板书: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5)结合小棒图说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个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数小棒;数数;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7)知识扩展:四人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个算式。

(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拨珠子 学算法 知名称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2颗珠子。学生根据拨株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11+2=13)

(2)提问:你是怎么算出11+2=13的?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计算方法:

a、用数数的方法:从11开始再数2个,12、13,所以11+2=13。

b、数小棒或珠子:个位上现在有3颗珠子,十位上有1颗,所以是13。

c、数的组成: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再加上2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和3个一,就是13。

(4)请你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出一个减法算式:(13-2或13-11)根据刚才的方法算一算得数。

(5)将算式分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可以把黑板上的算式分成两类,该怎么分?(如学生有困难,可引导他们竖着看)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6)猜名称:在加法和减法算式中,每个数都有它自己的名称,你想猜猜它们的名称吗?学生猜。

(7)读名称:想知道自己猜的名字和数学家取的是不是一样吗?请大家看课本第88页,并一齐大声地来叫一叫它们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部分名称。

(8)说名称:说一说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三)游戏巩固

1、赛一赛:完成课本第88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写算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再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看谁说得又清楚又响亮。

2、做一做第2题以抢答的形式完成,教师事先做成口算卡片,并适当补充题量,由学生抢答,并要求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11 + 2 = 13 13 – 2 = 11

2 + 11 = 13 13 - 11 = 2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十、作业设计

1、听算:

(1)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10,和是多少?

(2 )被减数是16,减数是10,差是多少?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利用一个算式说出另外3个算式:

10 + 8 = 18 ( )-( )=( )

( )+( )=( ) ( )-( )=( )

3、出题考同桌,一个学生出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题,让同桌说出得数。(机动)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篇十:一年级数学下册 整十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2教案 人教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4=50+( ) 68=8+( )

师: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30+(7-2)= 70-40+5=

3.回答问题:结合36+2和36+20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怎样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现在老师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边说边板书:36-2 36-20),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题怎样计算.

师:首先学习36-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2.教学:36-2=____

师:请同学们拿出36根小棒,去掉2根.(学生动手操作)看看还剩多少根?同桌的同学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从36根小棒中去掉2根,先从6根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整捆的没有变还是30根,把30根和4根合起来是34根)

师:结合操作过程,我们看36-2应该先算6减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用30加4得34.

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57-4= 38-5= 96-1=

25-3= 77-2= 49-7=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36-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减整十数.

3.教学:36-20=____

师:请同学们按下面的程序自学:

(1)摆:拿出36根小棒,去掉20根,还剩多少根?

(2)想:为什么从3捆里去掉2捆?(要减的是整十数,所以先从整捆的小棒中去掉2捆也就是20根,还剩16根)

(3)算: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先算30减2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再算10加6得16)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69-40= 38-10= 96-60=

42-30= 66-40= 81-50=

4.引导学生对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讨论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人一组,下面开始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被减数分成30和6.

不同的地方:

减2时,要先从个位数里减;

减20时,要先从十位数里减.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大家看个位上的数相减,都够减吗?这叫做不退位减法.以后还要学习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师:计算时,要弄清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减后,还要和整十数相加?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减后,还要和个位数相加?(教师用手指着相应的例题,讲慢些,注意语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2.口算.

57-6 88-4 49-7 38-20 95-60 65-30

3.对比练习.

68-4 99-7 75-4

68-40 99-70 75-40

32-2 57-5 94-3

32-20 57-50 94-30

4.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挂3个信箱,分别写着编号:25,42,50.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口算卡片.游戏开始,教师宣布:“请同学们往25号信箱里送信.”学生根据手中卡片上题目的得数(如果得25)就把卡片送到25号信箱里,都送了再检验送得是否正确,送错的及时纠正.

23+2 2+40 30+20 27-2 70-20 32+10 90-40 1+24 5+20 49-7 55-5 22+20 10+40 30+12 80-30 41+1 60-10 82-40

5.发散思维练习.

想一想:方框里能填几?

(1)4□-1=________ (2)□6-20=__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准备设计的3道题,为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做了必要的铺垫.通过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利用知识的迁移,自然、简捷地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采取边学边练的教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摆、想、算、比等具体形象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两种题在算法上的相同与不同,明确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注意了紧扣新知识点适时地归纳小结,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思维逐渐条理化,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练习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尤其是发散思维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新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一年级10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72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