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2016-01-12 09:18: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内容:

课本104页至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让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考考同学们: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2、这节课看谁想别人没想到的?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同学们,每天“阳光体育”时间你们都做了哪些运动?

2、老师调查其中一个小组的体育爱好情况:第三小组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假设7人)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假设8人)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假设3人)

3、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黄色的圈表示喜欢踢毽子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4、现在请第三小组踢毽子的同学到左边黄色的圈内集合;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我们看看他们怎么站?

5、问题出在哪儿呢?谁有好的建议以指导他们站到他们该站的位置?

6、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

7、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适时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

在1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地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让老师来展示给大家看。

8、这种图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韦恩图。利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接下来,如果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踢毽子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9、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完成105页的做一做。

1、请看图它们是谁呀?在这些动物当中有会飞的,有会游泳的。找找哪些是会飞的,哪些是会游泳的,你能把它们的序号填到图中合适的位置上吗?

2、光荣榜,看看这些同学获奖情况、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提高技能

1、昨天咋们班的作业24位同学得了满分,其中23人数学得了满分,20人语文得了满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2、老师要求学生摆正方形。小明想出了高招,四个顶点上都放了一颗玉米,这样每条边上都放了10颗玉米,你知道小明摆成的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颗玉米吗?

五、总结收获,提升认识

1、今天我们遇到的数学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特征?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

想方法。一年级时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础,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层次性。

2、借助课件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教师就利用简单的动画演示,形象的体现出集合思想的实质——交集的意义,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三:2014-2015学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四: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 情景导入,以旧引新。

1、星期一,我们学校隆重举行了“庆六一”文艺汇演。我从中收集了一些问题:二(5)班参加竖笛表演的男同学有5人,女同学有3人。二(5)班参加竖笛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师:会解答吗?有一位同学用画图的形式帮助自己理解,(师画图),为什么男同学的圈要比女同学的圈画的大些呢?为什么要用加法呢?(用手势来表示。)

2、问题二:二(5)班第一小组喜欢看器乐表演的同学有5人,喜欢看舞蹈表演的同学有3人,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生:8人。

师:你觉得是8人的请举手,觉得不一定是8人的请举手。说一说理由。(生:有的同学既喜欢看器乐表演又喜欢看舞蹈表演的。有重复的。)

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样重复的数学问题。(板书:数学广角(一))

二、合作探索,体验过程。

---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有喜欢一个节目的,也有喜欢两个节目的,从这张表中你能一眼就看出谁只喜欢了一个节目的,谁又参加两个节目的吗?那么你们能不能借助图或其它你喜欢的方式,把这名单重新整理过,让我们能一眼就看出喜欢器乐的、参加舞蹈的和两个项目都喜欢的是哪些同学呢?

1、自主探究,合作整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 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用画图的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用一个圆圈来表示喜欢器乐的,用另一个圆圈来表示喜欢舞蹈的。(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圆圈)

老师:这样表示的话好不好?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从学生回答中引入要将两个圆圈交叉) 那么中间交叉的部分表示的什么?

3、在学生的回答中将上面报名表填入圆圈中。

4、读图训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一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特别强调相交叉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比较表格与图,突出图的优点。

(三)观察图表,算法探究。

老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子,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图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能根据这个图表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你们能很快地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后,说出是怎么想的。

板书:3+2+1 3+5-2

老师:我们想了这么多算法,都很正确,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呢?同学们在解答的过程中,多选择自己最易理解和比较简便的方法。

(四)应用与拓展老师: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突出,对重复这种现象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出示课本第10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①先让学生认一认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动物?再说说红色圆圈和蓝色圆圈各表示什么意思?中间交叉部分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②再让学生独立填在书上后汇报结果。

2、课件出示课本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的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汇报,并简要说明自己这样列式的理由。

3、小组汇报: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各种不同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用画图的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用一个圆圈来表示喜欢器乐的,用另一个圆圈来表示喜欢舞蹈的。(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圆圈)

老师:这样表示的话好不好?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从学生回答中引入要将两个圆圈交叉) 那么中间交叉的部分表示的什么?

3、我调查的这个一小组到底有多少人呢?最多是多少人?最少呢?可以怎么列算式呢?

老师:我们想了这么多算法,都很正确,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呢?同学们在解答的过程中,多选择自己最易理解和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四、全课总结,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数学书第 页数学广角的内容。学完课后,你觉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复习

第1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进一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复习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师:分小组对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并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小组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算减法。

小组2:还有用数学、加减法的验算。

小组3:我们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3、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1)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

(2)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3)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4)订正提问: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在计算的时候,还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生汇报交流。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1)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1题,做对一道,就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124页第1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师: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2)啄木鸟诊所:比比谁当小医生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4 2 3 5 0 0 5 0 1 3 0 1 + 3 4 9 - 4 5 3 + 3 8 9 - 8 4 7 6 2 1 5 7 8 8 0 2 2 7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生独立完成112页第5题。

2、独立完成第112页第8题,然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2课时 时、分、秒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

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及进率,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重点难点:

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

二、基本练习

1. 2时=( )分 180秒=( )分

3千米=( )米 300分=( )时

7米=( )分米 7吨=( )千克

2. 出示课本第111页的第1、2题。

(1)独立在书上完成。

(2)全体交流,轮流说正确答案。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4. 列式计算

(1)5吨比3000千克多多少吨?

(2)2千米比3000米少多少千米?

(3)1时与90分相差多少分?

5. 早晨8点到中午11点30分,经过( )时( )分。

6. 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500千克,10辆这样的小货车共能装货多少吨?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第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10页第3题

指导112页第10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五:2014教育部审定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时间: 教学记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法:引导发现法 学 法:观察模仿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引导学生质疑:

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二、 新知探究: 1、

动手操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

出示:蚂蚱 章鱼 虾 青蛙 蜗牛 鲤鱼 兔子 乌龟 海鱼 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 ③全班一起分类。

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

(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可以表示什么?)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

(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新知巩固,加深理解

1、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 ②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2)小猪的疑问

①小猪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为题呢?出示:

这两个小组一共有( )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 ②课件演示

a、找到即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c、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

解法一:5+3+6=14(人) 解法二:8+9-3=14(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数学广角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课后作业:

大小同步练习册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

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人有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3人

6=5=3=14(人) 或9=8-3=14(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

教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记录: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练习,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含义。 教 法:引导发现法 学 法:观察模仿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所学的集合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基础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一题:小组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思考的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二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填一填,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学交流。 三、巩固提高:

练习二十三第四题:试着自己动手用集合图的方法解决,集体订正交流

练习二十三第五题:同桌互相交流,指名汇报 三、 课堂检测

(1

(2)一共调查( )人。

(3)只喜欢篮球的有( )人,只喜欢足球的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 )人。

五、课后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三

4、5、6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六:第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1

2

3

4

5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七:2014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备课共9课时

第九单元我当小厨师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主备人: 宫之华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学生在掌握的一些整数知识,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产生分数概念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安排:9课时

信息窗一2课时 信息窗二2课时 信息窗三2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测试讲评2课时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设计人 :宫之华 任教年级:三 班级: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第9单元信息窗1 第1课时(91、9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 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 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一支彩笔、图片、练习卡、彩色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动画演示:东东参加《我当小厨师》实践活动,东东提出问题,我只做了一个月饼,却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板书:平均分。)

2.体验一半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又可以分多少?(一人一半)。 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圆,提问:这是你说的一半吗?怎样做才能是一半? 这半个月饼还能用我们原来学的整数表示吗?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一半:比如图形、用文字、用数等各种方式来表示,先写在练习本上,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像这样的数1/2称为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初步感知:语言描述分数1 2

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一半表示平均分成两份里的1份,就可以1用来表示,那这一份呢?总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 2

我把一个馒头分成2块,我吃了1块,就是吃了这个馒头的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对吗? 2

刚才你已经找到了一个饼的1/2,能找到长方形的1/2吗?现在请你拿出长方形纸片(出示折纸要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出长方形纸片的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得到1/2的?出现横着、竖着、斜着对折的三种方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板贴,教师加以订正。

为什么它们的折法不同,2折出的形状也不同,却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小组交流)

总结:虽然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两份, 所以每份都可以用来1/2表示。(板书)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

那第三个图形为什么不能用1/2

1/4)看情境图把一个烧饼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

三、自主探索,总结概念

在分数的王国里,是不是只有1/2、1/4这些分数呢?那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哪些分数呢?

1、 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2份是多少?3份呢?4份------ 学生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能找到图形的3|8?

揭示分数及教学各部分的名称:1 „„分子 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 表示平均分

2 „„分母 表示平均分成2份

你能快速说出下面分数的分子,分母吗?

2、了解分数的由来。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出示课本93页第1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2. 出示课本93页第2、3题: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块,每块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教学反思:

1的分子是——分母是—— 81 2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设计人:宫之华 任教年级:三 班级: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名称:第9单元信息窗1第2课时(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分数的意义,并且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的掌握分数的意义,并且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填一填。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写作:( )。

(2)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2、看一看,哪个图形能表示

3、谁是优秀小裁判?

(1)把一块蛋糕切成7份,每份是它的1。( )

71。 4

4、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5、看分数涂颜色。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八: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九单元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课 型】:新授 【 课时】: 1节 【节次】:1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情境图。

教 学 设 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试试同学们反映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板书:爷爷、爸爸、儿子】

2、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书:3】。

这2+2怎么会等于3?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爸爸的身份最特殊,有两个身份,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板书:既……又……】【爸爸有两个身份,重复算了一次,板书:2+2-1=3】

3、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一类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窍门满街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找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好?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 了解运动爱好

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运动各种各样,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2、假如学校里要组织活动,一项跑步,一项跳绳,请你选择的话,你喜欢什么运动?

我们举举手看,喜欢跑步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都很多,有没有两样都比较喜欢的?

3、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你们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看看哪个小组今天的精神面貌最好!

4、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蓝色的圈表示喜欢跑步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5、【指定小组】现在请喜欢跑步的同学到左边蓝色的圈内集合【有6人,板书:6】;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有4人,板书:4】。

6、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第?小组喜欢跑步、跳绳学生名单”,请第?小组的同学分别在“跑步”和“跳绳”后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第?小组喜欢跑步、跳绳学生名单

【故作惊讶】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有4人,这个小组没有10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有两个同学既喜欢跑步又喜欢跳绳】

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同学既喜欢跑步又喜欢跳绳,是重复的,在计算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7、看来表格不方便我们统计总人数!

之前,在老师左边蓝色的圈表示的是什么?在老师右边红色的圈表示的是什么?现在,老师让第?小组的同学一起上来,我们看看他们怎么站。

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看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跑步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

8、谁愿意展示下你的想法?根据老师所掌握的,在100多年前的英国,有一个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的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让老师来展示给大家看。

蓝色的圈圈住的是什么?【喜欢跑步的同学】红色的圈圈住的是什么?【喜欢跳绳的同学】中间两个圈相交的部分呢?【既喜欢跑步又喜欢跳绳的同学】一共是多少个同学?【8人】

因为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图,叫韦恩图。老师发现不少同学的想法和韦恩的一样,看来如果我们生的比他早,那就是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了。

9、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接下来,假如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跑步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九: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

3.问题解决: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 1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十: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我当小厨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信息窗1——我当小厨师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的一些整数知识,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本单元学习比较分数大小,学习分数加减的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体会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结合观察、动手操作、比较等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3.感悟数学来自生活,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比较准确的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动画演示:东东参加《我当小厨师》实践活动, 亲自下厨做了月饼、烧饼和蛋糕三样点心。东东 提出问题,我只做了一个月饼,却要分给两个 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

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会说出:平均分 教师适时板书:平均分。 2.体验一半

追问: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又可以分多少?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出:一人一半。

教师抓住生成资源,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圆,提问:这是你说的一半吗?怎样做才能是一半?

追问:这半个月饼还能用我们原来学的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谈话:你们想不想也来创造一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一半呢?比如说,你们可以用图形、用文字、用数等各种方式来表示。可以先写在你的练习本上,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师巡视,让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黑板板演。 师逐个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适时进行评价。

谈话: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表示一半的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1最简单?

2

( )我也这么认为,两个数,一条横线,就很清楚地表示

1

出了“一半”的意思,这就是数学的魅力,简洁明了。像这样的数()

2

12

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教学 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分月饼的乐趣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是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初步感知

谈话:孩子们,仔细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一半表示平均分成两份里的1份,就可以用?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

1

的。(板书) 2

12

12

同桌交流如何得到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1

谈话:刚才你已经找到了一个饼的,能找到长方形的吗?

22

现在请你拿出长方形纸片(出示折纸要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出

1

长方形纸片的,开始吧。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展示交流: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是怎

1

样得到的?出现横着、竖着、斜着对折的三种方法,让学生交流

2

自己的想法,并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板贴,教师加以订正。

(2)深入研究,拓展思维

谈话:除了这些,老师还有别的分法,你相信 吗?

看屏幕(出示分成直角梯形)看看,分成的两 部分可以用表示吗?(生回答,课件验证) 像这样的分法还有很多,看:可以这样分(课件演示) (3)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1

谈话:刚才咱们用这么多的方法找到长方形的,为什么它们

2

1

2

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却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虽然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被平均

1

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来表示。(板书)

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折、涂长方形纸片的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的含义,学生从一个饼的到图形的,体现了学生认知迁移的过程,即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图形,让学生充分感知的意义。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分法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一步丰富了对 的认识,并为继续认识其他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三、自主探索,

总结概念探索认识、、、、等分数。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来认识了。

1

在分数的王国里,是不是只有这个分数呢?

2

12

14

24

34

12

121212

58510

那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哪些分数呢?能不能 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刚才我们猜想的这些分数?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1号信封,请听老师的要求: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775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