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

2016-01-12 09:32: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一: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一: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陈称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运动场门口

教师: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算一算门票上算式的结果。

(2)解决与灯笼有关的问题。

教师:看,门口的大红灯笼多漂亮,算一算,这边挂了几个红灯笼?

(二)、进入运动场----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正要给运动员送水,还有

拉拉队在为运动员喝彩加油呢!大家都是爱运动、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教师:最精彩的要数啦啦队的表演了,他们一会按前后排分开,一会按男生女生分开,在变队形呢。(出示啦啦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预设3:男生比女生多。

„„

教师:为什么同一幅图片观察到得信息不一样呢?

(出示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说?

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列示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第一排+第二排

预设2:9+6=15人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男生+女生

教师: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3)回顾总结: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三)练习巩固

教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吧。

(1)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样回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都是球“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

(3)

(四)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什么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二: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王琴香)

解决问题

长港路小学 王琴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科书P97 例5。(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再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经历过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会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通过例5,在面对一幅图时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用不同算式解答应该不会很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7+7= 6+6=

9+4= 6+8= 5+9= 8+5=

8+8= 9+5= 8+7= 9+6=

指几题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预设3:男生比女生多。

……

板书 知道了什么?

教师:为什么同一幅图片观察到得信息不一样呢?

(出示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学生说) 还可以怎么说?

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列示解答?

板书 怎样解答?

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2:9+6=15人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讨论: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问:怎样知道解答正确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

回顾小结: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都用加法?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三、练习巩固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

教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吧。

(1)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样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99页第3题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比较算式的不同。

四、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后排有8人 男生有9人 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前排有7人 女生有6人

怎样解答? 8+7=15(人) 9+6=15(人)

解答正确吗? 一共有15人。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三: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 决 问 题

定南三小 叶艳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97第八单元例5、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接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5

1、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正要给运动员送水,还有拉拉队在为运动员喝彩加油呢!大家都是爱运动、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教师:最精彩的要数啦啦队的表演了,他们一会按前后排分开,一会按男生女生分开,在变队形呢。(出示啦啦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

2、教师:为什么同一幅图片观察到得信息不一样呢?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4、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说?

5、求一共有多少人,把问题的关键词圈起来。

6、该怎么列式解答?写在草稿本上。

7、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第一排+第二排

预设2:9+6=15人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男生+女生

8、教师: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9、小结: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得到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10、完成97页做一做

教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吧。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样回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例6

1、出示情境图,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原来有多少个哨子?)我们知道哪些信息?

3、问题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原来),“原来”是什么意思?(一共)

4、怎样解决呢?请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并指名回答。

板书:7+5=12(个)

问:为什么要用加法?

7、5、12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小结

求原来有多少个,就是和求一共有多少个是一样的意思,所以也是用加法计算。

6、练一练

完成98页做一做

三、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什么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四: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说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一、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二、算法多样化;三、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总体目标预设

1、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与策略建议

学生已具备了在新的情境中通过点数和接着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10加几”的计算方法,但不具有要求的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要从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入手,逐步过渡,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凑十”的过程,为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9加几的计算提供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有口算9加几的生活经验,对“凑十法”有所感知,但对利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过程还比较陌生。这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摆、说、合作交流掌握9加几得10这一关键,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不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习题后,运用“凑十法”来学习后面的内容,就没有多大的困难了。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思索和教学:

1、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探索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掌握计算方法,不要流于形式。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关系,由算法多样化向算法最优化过渡。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认真思考、摸索总结。

3、加强口算练习,根据具体情况补充一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部分知识很重要,而口算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坚持天天练。

4、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教学中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教师一定要保留、发扬,而不是全部舍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

第1课时 9加几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第96、97页的情景图)、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个小方格,在9个小方格上画有小圆圈)。

学生准备:小正方形学具4个。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练习。

8-1= 6-1= 4-1= 9-1= 7-1=

10+3= 10+6= 10+7= 10+8=9+( )=

2、课件出示声音:“加油!加油!”同学们,星星小学在开冬季运动会,我们去加油,好吗?(课件展示画面)

有几个同学想得真周到,为大家买来了饮料。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数一数。

①在画面左下角课件出示饮料盒(不出示解决方法),提问:数一数,有多少盒饮料?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同学们有这么多方法得出饮料的盒数,真不错。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6页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数的。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摆一摆。巡视,辅导,检测学生摆放情况,及时评点。

3、说一说。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抽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4、课件出示声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1)明白问题和条件。

要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什么?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他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一共是16人。这个学生是分成两部分数的,再合在一起,一共也是16人。这几个学生是记住了踢毽的有9人,再接着数跳远的,还是16人。还可以相反,先记住跳远的一共有7人,再接着数踢毽的,同样是16人。

这组的小朋友真聪明,他们用了一个好办法,仍然是16人。 板书:9+7=16。

(3)强化“凑十法”。

你们认为,这些方法中,哪种最简便?(把9个凑成10个,再用10个加上剩下的6个)

5、课件出示声音:你还能提数学问题吗?

(1)同学们很能干。刚才解决了两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们能提出数学问题,我们能吗?请认真观察教材第96、97页的画面,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注意,老师给出一个数据“踢毽的有9人”。

(2)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3)老师如果不给出数据“踢毽的有9人”,你们还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是吗?那么,大家可以课后互相问一问。

三、独立练习,强化巩固。

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3、4题。

第2课时 9加几(一)

教学目标:

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凑十”的方法,理解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3、摆、说、想相结合,手、口、脑并用,注重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材第98页例2和“做一做”中的实物图。 学生准备:9根红色小棒、3根绿色小棒、9朵黄花、7朵红花、绒线等。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准备练习。

2+3= 8+1= 5+5= 9-2= 10+3=

10+2= 10+5= 10-1= 10-2=

2、谈话引入。

计算9加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自学。

(1)提示:有多少根红色小棒?有多少根绿色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小黑板出示自学提问)

(2)仿照教材上的第一幅图,你能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吗?你是怎样摆的?

(3)请学生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补充教材上的空白。

2、指导学生自学。

(1)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自学教材第98页上的第二幅图。

(2)点评。

(3)补充书上空白。

(4)想一想:图中把7分成了几和几?为什么?

3、小结;我们学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般是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测评。

1、教材第98页上的“做一做”第1~3题。

让学生圈一圈,把9个菠萝和1个菠萝圈在一起凑成10个菠萝,然后算出得数。后面各图处理方式类似。第3题,口算后,抽题说出口算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五: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

加几。这

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8、7、6加几”中含有18道加法题。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8、7、6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凑十法”本身也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在掌握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其他的方法。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达到熟练,教材中适当安排了练习题,并且注意变换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开始讲9加几时的例

2,渗透集合思想;练习十七第2题,练习十九第1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二十一第4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统计表。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比如“9加几”中的例3与“8、7、6加几”中的例4均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中“用数学”的呈现形式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第六单元编排的“用数学”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用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作用。

单元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六: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第五课时教案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8.5 8、7、6加几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七: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八: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篇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一年级上册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四单元备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例5的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81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