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

2016-01-12 09:59:4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一:电子备课习作教学教案家乡的变化或家乡的未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一:电子备课习作教学教案家乡的变化或家乡的未来

基础训练( 四 )习作

基础训练( 七 )习作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二: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风景、特产等特色。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3、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的情感。4、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5、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陕西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陕西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陕西”。

8、出示陕西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城市?碑林在哪个市?碑林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碑林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碑林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陕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课后反思:

第2课 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陕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课后反思:

第3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读一读,填一填。

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

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课后反思:

第4课 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三: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第1课 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桥的实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首先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桥?

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

2、桥的文化。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桥,这些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桥,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3、桥是效益的纽带。

教师提问:桥除了是人们审美观赏的对象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桥是经济发展的纽带。要想富先修路,要把路修得四通八达就需要造桥。如:北京的立交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同学们还记得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历史吗?对南联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千亿美元,其中被炸毁的桥梁有50多座。

4、桥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桥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是效益的纽带,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请大家看一首诗:“晓月照芦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座桥吗?芦沟桥。

教师归纳:芦沟桥使我们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桥上的古狮,曾亲历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桥成了历史的见证。

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们用怎样的形式再现美丽的桥?

②大师笔下的桥在造型上、色彩上、功用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再现桥的美丽、桥的历史,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拓展《心中的桥》。

教师:还有一种桥,它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 “桥”的作用,你们猜猜是什么桥呢?

学生猜测回答。

欣赏“心中的桥”有关图片,学生讨论。

教师提问:资料中的“桥”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桥有什么差别?学生从桥的形、色、材质、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心中的桥有许多种:有友谊的桥,有关爱的桥,有希望的桥。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有形的桥设计制作立体贺卡,来传递那份友谊、那份关爱和那份希望。 学生快速用单线勾勒的方式将心中的桥画下来。

7、评述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设计的桥。

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同学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如果根据设计图稿建造大桥,你建议用怎样的材质更合适?

8、小结。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废弃材料或彩泥进行设计与制作简单的桥梁模型;

学生能运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步骤。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毛线、纸张、纸盒等废弃材料,彩泥,剪刀,胶水等。

(教师)制作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桥的文化,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桥以及同学们设计的桥,今天这堂课我们

就一起来制作漂亮的“桥”。

2、讨论用什么方法制作“桥”。

说说自己准备的废弃材料以及制作设想。

教师: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废弃材料,如纸盒、纸箱、毛线等,将它们巧妙地利用、组合、插接,可以创造一件新的艺术品,一座特别的桥。

3、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桥、一座特别的桥。

学生边看边思考,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师:国内外有许许多多的桥,它们造型、材料、色彩各异。今天我们也要像这些设计师一样,用这些材料设计创造一座特别的桥。

4、每四个人为合作小组,学习制作桥的方法步骤。

(1)教师示范捏做一座泥“桥”。

教师特别强调拼接、捏压等操作要点。

(2)师生合作,示范综合材料制作一座立体桥。

教师强调纸盒拼接、用线缠绕等要点。

(3)对“桥”进行装饰。

教师:用彩纸剪贴或彩泥捏制细小部件,如墩、梁、索、柱等进行装饰,可以使“桥”更美。

5、展示作业,进行互评和评选优秀作业。

第2课 新老厨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相关课件(新老厨房的图片、画家的作品、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蒸笼、水瓢、橄面杖、铁锅等传统的厨房用具,由此引出老厨房的图片欣赏。接着欣赏新厨房的图片。揭示课题《新老厨房》。

2、谈话交流。

同学互相介绍自己家的厨房(包括厨房格局、常用的物品等)。

3、欣赏启发。

教师用课件展示画家关于《厨房》的绘画作品和学生示范作品,学生欣赏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

4、创作表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画画自家现在的厨房,教师巡回辅导。

5、交流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介绍作品并互相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课前准备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相关课件(画家的作品、学生作品、各种厨房里的新颖物品)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

教师请学生为他设计一套厨房用具,引出本节课的任务——画想象中的厨房。

2、欣赏启发。

教师用课件展示新颖的厨房用具,学生欣赏分析其造型特点与用途。

3、小组讨论。

大家想象中的未来厨房会是怎样的?

4、创作表现。

四人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未来厨房的想象画。教师巡回辅导。

5、作品交流。

展示作品,小组派代表介绍创作思路。

师生共同评价。

第3课 设计小板报

教学目标

1、了解板报的基本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报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简单的板报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版面设计。

难点:板报设计的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铅笔、尺子等。

(教师)CAI课件、图片资料、优秀学生作业、 颜料、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举行庆祝“六一”板报比赛,班里请你来设计,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内容和形式? 小组讨论交流。

(2)揭示课题《设计小板报》。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有关庆祝“六一”的板报设计稿等),学生欣赏。

(2)请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①这些板报的形式透出浓浓的节庆气氛,起到了宣传活动的效果;②以图为主的板报一般由主图和标题组成。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确定板报主题。

(2)进行标题设计。①学生思考:进行板报美术字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②教师讲评: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变体等美术字。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又出现了许多新设计的字体(课件展示各种字体)。③教师示范。(选择学生最喜欢表现的变体美术字示范。)

(3)绘制主题插图。①明确要求:插图、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突出代表性的图片,同时要有形状、大小、位置和疏密的变化。②教师示范。

教学后,继续演示CAI课件,欣赏优秀板报设计稿,拓宽学生视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板报的基本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报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简单的板报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版面设计。

难点:板报设计的创意。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铅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教师)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其他形式的板报资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1)学生欣赏:除了以图为主的板报形式,还有图文结合的板报。今天,我们学习图文结合的小板报设计。演示课件,学生欣赏图文结合的优秀板报设计。

(2)学生讨论:这些板报好在那里?它的题图和文字的位置安排如何?色彩处理怎么样?还有哪些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教师总结。

(3)学生思考:怎样借鉴优秀板报设计的经验,进行小板报设计?(从创意、编排、色彩搭配等方面考虑。)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四:美术教案文档

四年级美术教案

四(4)班

第 1 课 幽默的形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 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 二、教学重点: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

1.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 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二)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

1、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

2.结合前面的范例,教师讲解漫画的构思和立意,让学生理解漫画是怎样达到宣传正义、抨击丑恶的目的。

(三)思索:尝试漫画的创作。

选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联想夸张人和事的特征,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1、教师举例提示,比如“皆大欢喜”、“学雷锋”等等。

2.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漫画。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表扬优秀漫画创作。

第2课:花园果园

一、教学目标

1 / 9

1、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并为可爱家乡的未来发展作规划,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2、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发展美术构思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过程 :

(一)、请学生将收集的家乡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并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进行小组学习,课堂会变得更有生气。

(二)、学生分享资料,交流:你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体会:你怎样在绘画中表现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师生一起体会《静夜思》,感受思乡之情。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可爱的家乡”吗?

(三)、学生画小草图。注意发现身边平凡的美丽。

展示“小草图”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画后的感受等。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四)、学生开始创作: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示:理解画家对空间关的使用,如:重叠、前景、中景和背景。

评析作品:同伴相互评论是很好的方法,鼓励资源的共享。

第3课:热闹的养殖场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为儿歌、童话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设计: 1、教学导入 :

(1)老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听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童话也是我们钟爱的,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2)儿歌、童话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这堂课,就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儿歌、童话的感受,创造美丽的画面吧!

2、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分析作业步骤。(1)选好儿歌或童话。(2)构思(3)构图。以上三步上节课已完成。(4)修改原稿。(5)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创作。

3、、学生作业 :对原稿进行修改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创作。

4、、教师巡视指导:(1)指导修改原稿。(2)启发学生采用合适的手法表现创意。

5、、作业 展示评价:展示优秀作业 进行评价。

第4课 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的:

1.通过记忆和想象,画出自己参加劳动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继承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光荣传统,锻炼自己勤劳的双手,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一、横向引题。

勤劳勇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刚刚在第八册语文课本中学过《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文学家老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热爱劳动才会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细细、妥妥贴贴。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更应该从小热爱劳动。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2 / 9

二、启发回忆。

1.播放欢快的童声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洗衣裳呀补袜子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爸爸他也喜欢我……”听着甜美骄傲的歌声,大家仿佛回到了自己曾经劳动的场面……

2.让学生各自叙述自己搞过一些什么劳动,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合,做了一些什么事?心里的滋味如何?

3.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什么? :

三、讲述画法。

1.分析欣赏。打开教材。你们看,这些小作者把他们劳动时的情景都表现出来了。有的同学画的是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千千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的小朋友画的是在学校、在其他公共场所劳动的情景。通过大家劳动的不同姿势以及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干得多么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的精神。

2.记忆想象。画的时候,首先确定画什么内容。如果参加劳动的人很多,就要用不同的人物姿态来表现,这样画面才生动自然、丰富多彩。教师打出课前画好的劳动时的不同人物动态的灯片,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加深理解。

四、学生创作。

播放童声合唱《劳动最光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酿蜜糖。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声给小朋友们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创作气势,激发了大家创作的兴趣和灵感,更激发了大家热爱劳动的精神。

五、总结全课。

展示优秀作业,肯定学生的进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而要做勤劳勇敢的一代新人!

第5课比赛场上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喜欢运动,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印象中的中国运动员夺奖牌时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动机

语言激发:“上个月在雅典举行了一次运动会,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运动会吗?”

(二)引导幼儿观看报纸,组织幼儿讨论交流 1、“你们知道奥运会有什么比赛项目吗?” 2、“我们中国取得了多少面金牌?”

3、“他们拿奖牌时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他们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三)大胆表现

1.鼓励学生根据电视和报纸上有关奥运会夺金的情景进行绘画。

2.启发学生添加观看的观众和升起来的国旗。 (四)体验成功

1.与同伴交流作品。

2.请老师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作品。

(五)鼓励学生向运动员学习,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第6课《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3 / 9

2.掌握多种表现奇思妙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3.学会用剪、切、挖、贴、插、画等方法表现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表现奇思妙想的各种方法。 2、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奇妙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感悟 畅想

同学们,任何事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你们知道用手能设计哪些奇妙的作品呢?(出示各种各样的手)看了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二、体验 表现 创新 1、利用方法,训练构思

师:下面就运用这些方法来试一试!先动动脑筋,互相讨论,怎样把这些废品碰在一起,产生奇妙的现象呢?

2、表现方法,训练动手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就让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制作巧妙的作品。请看学习要求。

三、展示 交流 评价

1、出示作品,说说作品的创意。 2、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通过大家的巧思妙想,设计了这么多奇特的作品,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多创作,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其实,“奇思妙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7课 巧镶妙嵌 教学目标:

1、了解镶嵌工艺的含义和镶嵌艺术的历史,感受镶嵌艺术的材料美、肌理美、形式美。

2、学会利用多样材料在平面和立体造型上进行的装饰镶嵌,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点:教学生用材料的形、色进行巧妙的镶嵌。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二、 新授

1、欣赏

课件展示各种镶嵌作品。

“文明的飞跃”是一幅陶片镶嵌壁画。

提问:这幅画比楼房还高,分成无数小块镶嵌上去,给你什么感觉?

2、了解镶嵌艺术

镶嵌是一种工艺,指把东西卡在空隙里或嵌进凹陷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这种技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还将大理石、彩色玻璃等材料镶嵌在建筑物的墙壁和窗户等地方,进行装饰和美化。

3、 欣赏学生作品

小组探究: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玉米:选用黄豆整齐地镶嵌在橡皮泥上。

瓶子:用玻璃弹子镶嵌在橡皮泥捏的瓶子上•••••• 4、 学生创作

根据自己所带的工具和材料,作一幅巧镶妙嵌的作品。 三、 小结

用我们身边可取的材料,我们可以作出很多巧妙、美观的作品来。同学们多动动手、多动动脑吧!

第8课 巧编妙织

4 /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生互动

1.利用CAI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

2.揭题

师小结: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即课件揭题:巧编妙织)

二、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

三、 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

生:用塑料袋……(略)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对好的作品及时给予展示,错误集体讲解纠正) 四、 展评教学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总结 五、 教学拓展 我想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大家有心,废旧的材料在我们手上也能变成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大家共同环保,变废为宝! 第9课《我编斗笠送亲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红军的长征历史。 2、学习制作斗笠。 教学难点: 制作精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一支红色的队伍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一首《十送红军》的歌谣,唱出了军与民深深的鱼水情。 二、授课 1、了解红军长征 “从江西中央苏区开发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工农红军以超人的胆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炽热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2、学习制作斗笠 出示斗笠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在艰苦的岁月,红军自编斗笠戴,你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吗? 5 / 9

3、做一做: 做斗笠得先塑造出型架,然后再用编织带、麻绳、竹柳和稻草等材料缠绕。将编好的斗笠展示出来,看谁做到最美。 4、讲评作业 三、小结 课后,同学们再去看看书,想一想红军还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第10课《水墨画(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绘画。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知识。 教学难点:学习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竹石图》 师:清代的《竹石图》竹叶基本上是用中锋画的,竹

杆运用了逆锋向上推出,岩石用侧锋居多,多变的运笔表现了竹子苍劲,挺拔的风格特征。 二、 授新课 师:水墨画的各种用笔方法及轻重快慢的运笔变化,在传统花鸟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老师示范:中锋 逆锋 侧锋 “中锋执笔垂直,笔尖正好在墨线中间,画出来的线条浑圆、挺拔。侧锋执笔稍倾斜,笔尖不在墨线中间而靠在一起,画出来的线条灵活多变。逆锋执笔逆向推出,画出来的线条苍劲。” 2、学生练习。

3、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绘画构思呢?图1巧妙地表现了树枝的关系。图2表现出了果子丰收。图3表现了城市景象。图4表现了花的姿态。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五: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风景、特产等特色。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3、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的情感。4、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5、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10课时。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陕西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陕西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陕西”。

8、出示陕西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城市?碑林在哪个市?碑林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碑林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碑林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陕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

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

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陕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六:岭南版本美术教案第五册 第1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2课时)

岭南版本美术教案第五册

第1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的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3、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教学准备

有关民居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吗?你觉得家乡的老房子漂亮吗?它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

二、欣赏课件

1、设问、激趣

对比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南北民居,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2、观察、感受

观赏有关民居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三、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民居的种种疑问,教师酌情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重要问题,如各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选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各小组可负责某一问题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后,就能对各种民居建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四、 学生描述、欣赏、表现

认识家乡老房子在建造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用恰当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典型的民居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感受,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以绘画形式加以表现。

五、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家乡的古老民居,翻阅有关的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

绘画、雕塑和邮票上的作品。信息课可以网上查阅有关的资料。 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了解了民居的特点,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2课 走进现代建筑(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尊重科学。

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现代建筑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现代建筑艺术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居的特点,你觉得它们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建筑的特点。

二、欣赏课件:观赏有关现代建筑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现代建筑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提出问题:

1、你认识这些建筑吗?

猜一猜:谁认识这些建筑?

说一说:你喜欢这些建筑吗?为什么?

想一想:这些建筑与你见过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这些建筑穿的是什么“衣服”吗?

说一说:这些建筑都穿了些什么漂亮“衣服”?

议一议:它们的“衣服”搭配好看吗?为什么?

想一想: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么给它们“穿衣服”?

(从欣赏中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美和材料美)

3、 漫步空间的世界

看一看:欢迎大家来到三维的动画世界走一走、瞧一瞧! 说一说:刚才的漫游你们有什么奇特的感受?

想一想:建筑“空间”美吗?为什么?

4、走近大师—贝津铭

猜一猜:贝津铭的名字你听说过吗?

看一看:他设计了哪些著名的建筑?

想一想:我要向大师学些什么?

三.学生表现

画一画:我也要做建筑设计师,比一比谁设计的未来建筑更漂亮。

四、作业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七: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电 子 教

三殿中心小学张 岗 2012.2

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

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

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业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知道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减轻劳动的强度。

通过《发展中的家乡》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五、教学措施: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六、教学安排:

三殿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电子稿备课教案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八: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完整通过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 2010 --- 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四)年级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而教学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趣味性激发道德动机的桥梁,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以情育人,永远是思品教育的主要途经,今后还须坚持以情育人的教学法。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研究机制,不断创新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课堂上注重四个强调,四个转变,四个还给,四个到位。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又要重视道德行为的指导。以健康心理品质养成为目标,加强艰苦朴素和

热爱劳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我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

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

(2)要动情用理,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 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物产知多少》。

第一周 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月牙泉》,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敦煌在哪个市?敦煌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敦煌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敦煌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九: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32课时)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陕西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陕西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陕西”。

8、出示陕西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城市?碑林在哪个市?碑林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碑林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碑林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陕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课后反思:

2.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

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陕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篇十: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

作者:王小侠 时间:2012-09-03 12:49:45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桥的用途,感受桥梁建筑造型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为学习风景积累素材。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启发谈话:桥是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人类造桥有很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有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在我们福建也有一座很著名曲桥,这就是泉州的洛阳古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干米洛阳江人海处。该桥是粱式海港巨型石桥,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原长12oo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规模宏伟,正艺卓越。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古代劳动人民采用筏型基础及种蛎固基,为我国乃至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

此外,历史上桥的样式还有多种多样,如:索桥、石板桥、廊桥、亭桥、藤网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桥也是一个重要审美对象,杜甫的诗"驱车石龛下,仲冬见彩虹",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成语也还有"烟柳画桥",意思是说:在春的景色里,有桥有树的自然景界,就像画一样好看。

2.读画:

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桥是里面重点勾描的对象,围绕桥发生的事情是画面的最高潮。由此可见,历代的中国人曾对桥作过多么深人的审美发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具有悠久造桥历史的我国,在现代桥梁建设方面,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今天的桥从样式上花样更多了,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从功能上看有公路桥、铁路桥、立交桥、高架桥……各式各样的桥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这些桥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造型优美,不少还成为当地的一道著名风景。与传统上的桥相比,现代的桥往往更宏伟、更有气势,用途也更广泛。

《公园里的桥》以线描的手法画了公园里的石拱桥,虽有缺点,但基本上表现了石拱桥的结构和特征。《闽江上的桥》作者则饶有兴趣的画出福州彩虹桥的特点,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群及穿梭于桥下的大大小小的船只,一片繁华的都市景象。《我家村口的桥》则显得平静、安宁,让人仿佛听到桥头那几棵树上的蝉鸣。

三,作画步骤:

(1)先划出桥的基本形,用简笔画方法对桥的基本结构作简单概括

(2)添画出鞘的结构,桥上的行人车辆,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

(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也可只用线描方式完成。

家乡的桥

课题:家乡的桥(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第五册第二十课)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观察家乡的桥,发现桥的结构特征

实践与创造:观察、回忆桥的特征,并用彩笔为家乡塑造有特征的桥

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合理

评论

隐性渗透:

情感与审美:游戏课堂,体验绘画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想象与创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创作未来生活中的桥梁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各种桥的结构,设计桥的新造型

教学难点:

学习表现造型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的桥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记号笔、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桥的图片、学生作品)

教材分析:

一水相隔,为了到达彼岸,人类造了各种各样的桥。桥是道路的

特殊形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的彩虹,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也是体现人类智慧的赞歌。《家乡的桥》在人美版教材第五册第二十课,是本学年刚加入课本的地方性教材,是将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强调学生美术学习与社会调查活动相结合,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的一课。

通过了解家乡的桥→欣赏中外名桥→观察桥的结构→为家乡设计桥→介绍我设计的桥等系列活动,以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学习活动,启发他们寻觅历史,表现现在,畅想未来,激起他们为家乡设计未来的桥的创作欲望,并在创作过程中熟悉家乡的人文景观,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和懂得爱惜保护他们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与意图:

一.联系社会生活,加强社会调查,注重课前活动

学生汇报家乡的桥的调查结果

课件出示家乡的桥的图片(铜陵长江大桥、天井湖九曲桥、双孔桥、义安园拱桥)

(教学意图:

桥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建筑。课前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一方面能让学生仔细观察家乡桥的造型特征,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熟悉家乡桥的人文环境。)

二.中外名桥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

1.教师出示一组中外名桥的图片请学生欣赏,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师: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它使隔水相对的人们走到了一起。我们的家乡有桥,世界各地也都散落着各式各样的桥,请看!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师:这些图片的欣赏,仿佛让我们走进了桥史博物馆,这些桥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雄伟多姿。同学们,你们最喜欢那座桥?为什么? 生:……

师: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桥,每一座桥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2.简要分析桥的主要结构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和观察,谁能说一说一座桥是由哪些部分组

成的?

生:……

课件出示桥的主要结构(桥墩、桥面、桥栏)

师:正是由于桥墩、桥面、桥栏组合的不同,才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桥。

3.教师板演: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桥

(教学意图:

桥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展示大量的中外名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为了下一步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简洁的语言给桥进行了归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有关桥的文化知识和造型特征;教师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桥,减少了学生表现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明白原来画桥是这么简单。)

三.学生作品欣赏

教学意图:

桥是创作的灵感,学习的动力。多幅学生作品的欣赏,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四.设计家乡未来的桥

1.创设情境

师:桥梁的建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世界。桥梁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87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