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

2016-01-12 11:01: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一: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案例(郭桂英)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一: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案例(郭桂英)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沙湾镇德贤小学 郭桂英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2、学生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 课件出示郊外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到郊外探讨数学知识好吗?好,我们现在出发,瞧,(课件出示情境图)我们来到了郊外,多美呀,请你用数学的眼睛说出看到了什么?(生答)(根据学生回答抽取出只有燕子和鸭子的图片)

2、 从情境图中抽取出燕子和鸭子的图片。

师:燕子和鸭子比,比的结果怎样呢?(燕子比鸭子少3只)还可以怎么说呢? (鸭子比燕子多3只)

对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当两种数量进行比较时,有数量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是什么呢?想知道吗?请认真听。 燕子有3只,是几个3?那鸭子的只数是几个3?(课件演示用2个圈(闪一下

并发出叮三声)分别把鸭子3只3只地圈起来)像这样,我们可以说鸭子的只数是燕子的2倍,那多少是一倍?像这样,3只燕子和3只鸭子同样多(同时闪动3只燕子和3只鸭子并发出叮三声)我们就说它是一倍,6只鸭子里面有2个同样多的3只,因此,我们就说鸭子的只数是燕子的2倍。今天我们就是要认识这种新的关系“倍”(出示课题)学生齐读一次。

3、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由学生已熟悉的两种关系,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倍数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探究的兴奋时区。

二、 探究新知。

1、 说倍。(教学例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知道“倍”

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师:刚才同学们在湖边认识了“倍”,那你们能用倍来说句话吗?(能)好吧,跟老师来,看,(课件演示例2的主题图)我们来到小红在郊外的家,她正在和小青、小明摆图形呢。

(1) 课件逐一演示小红、小青和小明摆的正方形。

师:(出示小红摆的一个正方形)小红摆了什么?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1个4根)对,接下来看小青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出示2个4根)那小青摆的是小红的几倍?(2倍)谁能完整再说一说。(表扬)接下来看一下小明摆了几个正方形?是几个4根?(出示3个4根)那小明摆的是谁的几倍?

(2) 指名学生根据图示说出谁摆的正方形是谁的几倍。

(3) 说明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师:其实呀,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板书:3个4根的3倍)(学生齐读2次)那反过来4的3倍是几个几根?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逐一演示小红、小青和小明摆的正方形,并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逐一揭示他们的关系,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2个4根就是4的2倍,3个4根就是4的3倍,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听到说这一过程,从而让学生清晰地建立倍的概念。

2、摆倍,算倍(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 出示例3。

师:同学们在小红家学会了说倍,那能动手摆一摆吗?(能)有自信,真棒!看要求。(板书例3)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2) 读题,并理解“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的意思。

(3) 学生动手摆。

师:“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第一行摆了几个○?也就是说第二行摆的是几的4倍?(2的4倍)也就是摆几个几(4个2),现在能摆出第二行的○吗?(能)让同学们摆之前,老师还有个小小的要求,不知道同学们能做到吗?(能)请同学们在摆的时候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别人清楚地看出是4个2呢?摆好后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是怎样摆的好不好?(好)那开始摆吧。(请一名学生到台上演示摆,其他同学在台下摆,教师巡视)

师:(学生摆完后,让板演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摆的(2个一份2个一份的摆)你们跟这位同学摆的一样吗?(一样)真了不起!

(4) 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出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A、师: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第二行摆了8个圆。如果不摆小棒,我们能

想出别的方法求出第二行摆了多少个圆吗?(用乘法计算)

B、怎样列式?(板书:2×4=8或4×2=8)

C、请一名同学说出用乘法计算的理由。

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完成P76“做一做”。

师:摆2的4倍难不到大家,现在老师想把难度加大一点点,有信心摆好吗?(有)请看题。

A、 (课件)出示P76“做一做”。读题。

B、 学生动手操作并反馈订正。

师:(无小棒就让学生用圆代替)现在请同学按要求摆出第二行的小棒。(请一名学生到台上演示后全班集体订正)这就题书本P76做一做,你用列出算式吗?(能)马上在书本上列式计算,算完的同学跟同桌说说你为什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算?

C、学生在书本P76列式计算并反馈订正。(学生完成后请一名学生说说为什么

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符合小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整个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呀!湖的对面住着一位孤独的老人 ,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这里有一棵苹果树,我们摘一些苹果送给老人好吗?(好)我先请2位同学摘„„

三、巩固应用。(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

1、游戏。(摘苹果)(通过“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巩固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学生1上来摘花,学生2要摘学生1的倍数。(学生摘出来的苹果要对应贴在苹果树的右边,其他学生做评判)(请2对同学玩)

2、P78第1题。

A、(课件)出示P78第1题。

B、学生独立在书本上完成。

C、反馈订正。

(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3、拍手游戏。(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巩固刚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实在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好)

师生齐玩拍手游戏。(老师先拍,学生拍出老师指定的倍数)

4、画倍。

学生画:①画

2倍。

②画,3倍。

③学生自由画两组图形,但要说出谁是谁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倍”这个概念,并从“拍倍”和“画倍”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总结提高。

(让学生自己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的郊游好玩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认识了“倍”。

学生2:我知道“2的4倍,就是4个2。”

„„

课后反思: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认识倍的同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二:《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背景概述

(一)内容分析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76—77页的教学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它是在学生学会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理解“倍”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可以为今后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材中也没有给出“倍”的概念定义,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所以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只有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逐步建立“倍”的表象,才能形成“倍”的概念,通过具体操作加强理解,构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用数学思考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初步建立事物是有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投

2.软件资源: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3.学生用具:20个圆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倍”的概念,因此,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学生亲身经历的秋游活动作为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在课堂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这一现实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而且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动脑思考和探索创新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过程描述及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1、摆一摆:

师:十一前夕,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师生和家长一起到位于大兴的京博园去采摘,学校特意为我们租了舒适的旅游车,那天一大早儿,几辆车就已停在出发地点等大家了。(导语) 小车来了2辆: 小车 ○○(贴板书)

大车来了4个2辆: 谁能用点子摆一摆?

生:大车 ○○ ○○ ○○ ○○(2个2个贴板书)

师:算一算,大车有多少辆?

生:2×4=8(辆) 4×2=8(辆)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乘法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摆4个2辆,巩固一份是2辆,一份一份摆的方法,复习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为新课做知识上的准备和铺垫。

2、说一说:

师: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知道小车有2辆,大车有8辆。

大车比小车多多少辆?

大车和小车一共多少辆?

小车比大车少多少辆?

师:求大车比小车多多少辆或小车比大车少多少辆,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什么方法比多少呢?

生:一个对着一个比。

师:在数学中像这样一个一个的比,叫做“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数量很多,再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比较就很麻烦了,还有没有更快捷的表示两个数量关系的方法呢?(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师:你想了解有关“倍”的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倍”?

怎么求“倍”?

“倍”有什么用?

„„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学习,以刚才的事情为例„„

[设计意图]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带着想探究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数学建模

1、建立“倍”的概念

(1)感知

师:以小车的(2辆)为标准,大车有(4)个(2辆),我们就可以说大车的数量是小车的(4倍)。(填写板书)

生:试着复述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体验它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

师:出发的时间快到了,车陆陆续续地到齐了,现在大车的数量是小车的6倍,你知道现在大车有几辆吗?

生:试着摆一摆,说一说(小组合作)。

师:应该怎样摆?为什么这样摆?

生:2辆2辆地摆,摆6个2辆。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辆大车?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2×6=12(辆) 6×2=12(辆)

师:一年级和我们同时外出,他们预定了3辆大车,小车的数量是大车的4倍。你知道他们定了几辆小车吗?

生: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独立完成)。

(3)比较

师: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生:“倍”的知识与我们学过的“几个几”有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与推想,建立“一个数的几倍”的表象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把求“一个数的几倍”与求“几个几”建立联系,渗透“转化”的思想。

(4)小结

师:看来我们认识的“倍”是将两个数一份一份地做比较得出的结果。它与比多少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比多少”是一个一个地比,“倍”是一份一份地比。

师:但是,如果数量再多一些,我们还用摆的方法解决“倍”的问题方便吗?接下来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应用“倍”的概念

【例题】在挖白薯的活动中,佳佳挖了7个白薯,小涵挖的个数是何佳璇的2倍。(贴板书)

【分析】

师:哪句话反映出倍数关系?

生:小涵挖的个数是佳佳的2倍。

【画图】

师:还可以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拿掉实物图)。你能说说每条线段表示什么吗? 生:说线段图图意

【提问】

师:根据知道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涵挖了多少个白薯?

【计算】

师:怎样列式计算出结果?

生:2×7=14(个) 7×2=14(个)

【小结】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画图、分析、计算的方式更快地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用已构建起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反思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倍”是一份一份比较出来的。

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

(三)应用拓展

1、列式计算:

(1)水车磨豆浆的游戏中,浇水的有3人,运水的人数是浇水人数的5倍。运水的有多少人?

(2)参加捉鱼游戏的有7人,参加滑翔游戏的人数是捉鱼的6倍,参加滑翔游戏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秋游活动的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2、根据图意解决问题:

在挖宝游戏中:二(7)班挖出4件宝物,二(1)班挖出的宝物是二(7)班的3倍。(出示线段图)

(1)你能根据线段图说出已知的信息吗?

(2)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求二(1)班和二(7)班一共挖了多少件宝物?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线段图的理解,并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一个问题多种解法,也可以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提高解题能力。

3、思考题:

从二(5)班拿走几个或给二(6)班添上几个,二(5)班宝物的个数就是二(6)班的2倍? 二(5)班 ○○○○○○○○

二(6)班 ○○○

[设计意图]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反思

(一)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与价值。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与学生秋游活动相关的问题情境,贯穿始终。放映学生在活动中的照片,再现当时的欢乐场景,一幕幕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在问题中看到自己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们的身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热情。从乘车出游到挖红薯活动到亲子游戏,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活动过程中都能发现数学问题,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美好愿望。

(二)借助直观操作,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整节课教师都是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使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通过让学生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初步的表象。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教师有意进行一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时,结合“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本节课,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述倍数关系,通过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两个班一共挖出多少件宝物”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鼓励有创新色彩的发言,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空间,教师精心创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自我价值协同发展。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临朐县城关街道东朱封小学 郭静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82页。

【内容简析】

“倍”的认识安排在“表内除法”中,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它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习兴趣,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口算。

6÷3= 18÷9= 40÷8=

21÷3= 16÷8= 54÷6=

8÷4= 35÷5= 36÷6=

2、同学们,前面我们制作了蝴蝶标本、植物标本,你们有没有兴趣制作贝壳标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海边采集美丽的贝壳吧!

(设计意图:复习表内除法为本节课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铺垫,以制作标本为情境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学习课堂。)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倍”。

1、建立“倍”的含义。

(1) 课件出示信息窗4,展示学生海边采集贝壳的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了一张表。

然后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数学信息。

(2) 教师定向:观察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他们拾贝壳的情况,第一行摆王丁拾的,第二行摆李飞拾的,仔细观察他们拾贝壳的情况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生1:王丁比李飞少拾3个。

生2:李飞比王丁多拾 3个。

生3:李飞拾了6只,就是拾了2个3只。

教师:也就是李飞拾的贝壳数里有2个王丁的那么多,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想个办法,让大家清楚地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的那么多吗?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

指名上台边摆边说,用移一移、分一分、圈一圈等方法3个一份3个一份地分,同时教师课件演示。

教师:同学们动脑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一样,都是说6只里面有2个3只,也就是说6是3的倍数。今天我们就和“倍”交朋友。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教师: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你会像老师这样说吗? 学生说,小组互相说。

(3) 摆一摆:先分一分,再填空。

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10根小棒。

10里面有( )个5,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

倍。

★如果第二行摆15根小棒,15里面有( )个5,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4)拍手游戏。

☆师生互动:请你先拍,拍的下数小于5,老师再拍,请你说出老师拍的下数是你的几倍?

☆生生互动:两人一组,一人先拍,另一个人再拍(拍的下数和前一个人拍的存在倍数关系),说一说第二个人拍的下数是第一个人的几倍?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拍手游戏等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展示统计表,让学生提出其它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问题1: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问题2: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教师定向: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动脑筋想一想。组内合作探究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学生可能回答:用摆一摆的方法,看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想口诀,

二四得八;要想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要看8只里面有几个4只,也就是8是4的几倍,用除法计算:8÷4=2

强调:要求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也就想8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板书:8÷4=2,因为倍不是计量单位,所以倍不是单位名称,在得数2的后面不要写“倍”。

2、 让学生独立解决以下问题,然后汇报具体算法。

(1)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2)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丁明的几倍?

(3)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4) 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3、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了“倍”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进一步巩固对“倍”的意义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蜜蜂图:先展示第一行出现2只蜜蜂,第二行出现6只蜜蜂,第二行的只数是第一行的( )倍:再 第一行又飞来1只蜜蜂,现在第二行的只数是第一行的( )倍。

2、出示动物世界:猴子24只,大象6只,鹦鹉4只,白鸽12只,老虎2只,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学生自己提出有关倍数的问题,并解答。)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四: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 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

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 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 。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两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

师:课下同学们两人一组,可以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上课。

一、情景引入“倍”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去看一看,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指两人说到下面的程度:2只公鸡,4只母鸡,8只小鸡)

问:请你比较一下公鸡和小鸡的数量,发现什么了?

(公鸡的只数比小鸡少6只。

小鸡的只数比公鸡多6只。)

问:怎样摆就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鸡的只数比公鸡多6只呢?

学生到前面摆

问:摆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小鸡的只数多,公鸡的只数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小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多、小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预设一:

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表扬:真好!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教师直接说出小鸡与公鸡的数量之间还存在这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初步认识“倍”

(1)小鸡和公鸡比,公鸡有2只(同时板书:2只)小鸡有几个2只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的看出公鸡有4个2只?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4个2吗?学生数师板书:4个2只)

(2)小鸡和公鸡比,我们就以公鸡为标准,把2只公鸡看成1份(圈公鸡),几只公鸡是1份?(2人说)

小鸡有4个2只(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呢?

跟老师一起做一遍,学生书空

小鸡和公鸡比,我们就以公鸡为标准,把2只公鸡看成1份(圈公鸡),小鸡有4个2只(圈小鸡),也就是有这样的4份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3)像这样,小鸡和公鸡比,公鸡有(2)只,小鸡有(4)个(2)只,(配合手势)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板书: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生齐读

三、进一步理解“倍”

师:咱们先来看看小鸡和母鸡之间的关系吧

1、出示图片:母鸡有几只?(摆)

2、小鸡有几个4只?怎么摆?是几个4只?(2个4只)

3、小鸡和母鸡比,谁能告诉大家,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板书: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你怎么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

4、生反馈,师圈图(母鸡有4只看成1份,小鸡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4只,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

5、谁还想说?

第一种:大部分学生不会说

师:没关系大家用手中的学具来代替这两种动物摆一摆说一说,如果不会可以找同桌同学帮帮忙或者举手问老师。

(1)师:谁能说一说?指名说说。(2人说)

第二种:学生能说上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大家用手中的学具来代替这两种动物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小鸡的只数是不是母鸡的2倍?

(2)师:谁能说一说?指名说说。(2人说)

看来,你们对倍有所了解了。

看着黑板上的两句话,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同样是6只小鸡小鸡,怎么一会是母鸡的2倍、一会又是公鸡的3倍呢?

2、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四、深入理解“倍”

1、还有那两种动物之间有倍数关系?(母鸡和公鸡之间有倍数关系)

(1)借助手中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谁到前面来摆?

(2)摆的生说一说,都谁摆的跟他一样?板书: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倍。)

(3)找三人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结:看来你们认识“倍”这个新朋友了。

五、巩固“倍”(略)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五:《倍的认识》教案1

《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求倍数的计算思路。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叶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展示多媒体图片:学校里两个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男生队有3名队员,女生队有6名队员,请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队将取得胜利,并说出理由。

引导孩子说出:女生会赢,因为6个女生比3个男生多3个人,或者是男生比女生少3个人,或者男、女生的人数不一样,这场比赛不公平等说法。

教师:要想知道结果,咱们先把他们的人数用小棒摆一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摆,先摆第一行的3根,再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时要3根3根地摆,一共摆6根小棒,学生再摆。

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

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把你们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移一移。

教师: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书)。

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

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

(5)拍手游戏:

教师:孩子们学得真好,我们还继续学习,你们有信心吗?让我们用掌声来激励自己。 先由老师拍,第一次拍两下,第二次拍4下,问孩子:第二次拍了几个两下,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再由师生对拍,老师拍1下,要求孩子们拍的是老师的4倍,老师拍2下,要求孩子拍的是老师的5倍。

2、教学例3。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6片黄叶

问: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孩子挪动第二排的树叶,2片为一份,可以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

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6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3倍。

6÷2=3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问:绿叶的片数是黄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挪动第三排的树叶,6片为1份,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12片叶子每6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银杏叶的片数是黄叶的2倍。

12÷6=2

3、教学例4。

小朋友去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的小朋友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植了7棵树。”第二小组的小朋友说:“哈哈,我们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哟!”那么第二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7×3=21(棵)

则第二小组植了21棵树。

4、新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5、比一比,看谁答得好。

看多媒体图片并填空,同时说出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三、巩固练习

老师的年龄是4的倍数,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多少岁了。

四、首尾呼应,总结课堂

教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场拔河比赛,观看多媒体录像,女生赢了男生。为什么呢?引导孩子们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倍”有关的。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数学王国的许多乐趣。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六: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83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九1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小棒,题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蓝精灵之歌,让孩子们一起唱。

师:这是什么歌啊?(蓝精灵)瞧!(出示PPT)今天咱们可爱的蓝精灵们带来了很多的水果,咋们去看看吧!

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

PPT出示3个苹果,6个梨子。

师:瞧,这是蓝爸爸的水果,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比梨子少3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3比6小,6比3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2个3,3+3=6.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时候,除了发现数量之间有多和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板书:倍)

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补充板书:倍的认识)

二、认识“2倍”,建立概念

1、学习“倍”的意义:

(1)、分一分,说一说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3个苹果圈起来看作一份(PPT演示),那么第二排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在题单上圈一圈。(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法。)

(抽生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生:我是三个,三个圈的。(师在黑板上演示)

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两份。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圈出2个3,也就是这样的两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2个3,也可以说6是3的2倍,这就是6和3的倍数关系。

师:大家跟我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它们的倍数关系。

(隐藏三句话)

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贴)

(2)、PPT出示不同的“2倍”关系

师:说的真棒,蓝妹妹和聪聪也带来了些水果,他们也比较了梨和苹果的倍数关系,请看,这是蓝妹妹的水果,她说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下面是聪聪的水果,他也说他的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他们说的对吗?(PPT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然后判断蓝妹妹的话)

生:对的。

师:别着急下结论,请大家像刚才(师指黑板)这样,在题单上圈一圈,填一填,然后再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师巡视,指导台下学生汇报,在抽生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吧?(提醒学生“先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 学生汇报:两个两个圈,发现4里面有2个2,4是2的

两倍,所以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所以蓝妹妹说的是正确的,聪聪的水果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份,在梨子里面4个4个圈,发现8里面有2个4,8是4的两倍,所以聪聪也说对了。(学生互动评价) 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真能干!

师依次出示三幅图(包括前面的)追问:那同学们请看蓝爸爸的水果,蓝妹妹的水果,聪聪的水果,是一样多的吗?(不是)那为什么都是2倍的关系呢?小组讨论一下,待会请同学汇报。

生:因为梨子的数量都是苹果的两份那么多。/因为梨子都圈的两份。 师:那是把什么看作一份来圈的呢?(学生回答,若有学生提到了苹果) 师:大家从不同中看到了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苹果与梨子的数量都是一份与两份的关系。 (3)判断笨笨的话,巩固一份数。

师:接下来再来看看笨笨的水果,(出示PPT)判断一下他说对了吗? 生:错了。

师故弄玄虚:怎么会错呢,你看它圈的就是两份啊?(生回答,如果生提到应该两个两个的圈,师追问为什么样2个2个的圈呢?引导学生关注苹果的数量,也就是一份数。)

师:看来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圈,要看准了一份数是多少再圈。那按照你们的想法改成两个两个的圈,现在你能说说苹果和黎的倍数关系吗?(生说,师出示PPT)

生:还可以把苹果的数量变成3朵。(视情况而定)

师评价:真不错,能用新学的知识帮助笨笨。

师:蓝妹妹也遇到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三、强化“一份数”,强化概念。

(1)出示书上例二10朵红花。

①师:看(出示10朵红花)这是她摘的10朵小红花。

出示问题: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遇到什么问题?(生:没有黄花。)看来只知道一个数量还不能比较,那你们猜猜黄花可能会有几朵呢?(学生猜)

(教师PPT出示两朵黄花)

师:那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能)打开书82页,看到例2,圈一圈,填一填,然后同桌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教学生回答,抽生汇报展示,给予表扬。)

师小声提醒:想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生回答)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七: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3-75页。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本节课要学习的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时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和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你们去赏花,高不高兴?今天的赏花可有意思了,答对问题还有奖品呢?想不想参加呀?课件出示:两位学生数画坛里的花朵。

师提问:(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比较每种花的朵数,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花一共多少朵”、“黄花比蓝花多几朵”“蓝花再添几朵就和黄花同样多”之类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黄花是蓝花的2倍”可据此引出下面,如果没有,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两种花的数量的比较,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来表示他们的关系,现在我们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倍”。相机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课件出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多少倍?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掌握的两数之间的加减关系的基础上引出“倍”,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倍”也是两数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倍”:

1、讲授: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可以把它们圈起来表示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想一想黄花可以怎样圈?

谈话: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3倍。(集体读这句话两遍)

2、出示蓝花和红花,学生齐读要求。

(1)指名学生说怎样圈,怎样想?

(2)展示,集体评议,表扬。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想知道一种花是另一种花的几倍,可以用“圈”的方法来表示。但是如果这些花有几十朵或几百朵该怎么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算式来计算了,可是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3、分析

大家看,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把8朵红花按两朵一份圈出,是“平均分”。而我们以前学过,把一个数按每份是几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计算,所以这里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8 ÷ 2 = 4

谁能说说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红花有8朵,“2”表示把红花2朵一份地平均分,“4”表示有4份。强调:4的后面不用写“倍”,因为它不是单位名称。

4、练习:

(1)分一分,再填空。

在白纸上画出小棒的分法,说分法----填空---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巩固“倍”的含义,并为下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打下基础,使学生有个初步感知)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先连一连,再填空。

1、学生独立思考填写。

2、展示(说想法)

3、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用同样的方法做第4、第6题

四、小结应用:

我们今天学习了倍的有关知识,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1、通过“几个几”学习“几倍”

2、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吴秀燕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四册乘法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初步认识倍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合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在“倍”的概念揭示上。首先通过情境提问引出“倍”并初步感知:“倍”是几个几的关系。然后使用书上给定例题,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蓝花有1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紧接着,我通比较蓝花、红花的朵数,让学生意识到:倍数关系使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某一个数量,又趁热打铁安排了分一分、连一连的练习,巩固了学生对倍的认识,我自己认为这节课上的比较扎实的地方在于学生对倍的认识上。

下一个环节的设计使让学生认识到求“一个数使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由于我对学生、教材估计不足,认为在明确了求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利用学生原有的对除法意义的掌握,用除法计算是水到渠成。因而在这个知识点上可以说是一笔带过,没有深入挖掘例题资源,甚至没有分析除法算式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八:《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长梁民族小学:李万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复习几个几。

2、看图,快速说出有几个几。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出示情景图。让生找出各种萝卜的数学信息;然后比较红萝卜跟胡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圈一圈

学生独立圈一圈,找出白萝卜跟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指一生上前汇报结果,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在变化中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

(1)改变白萝卜的数量,比较白萝卜跟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2)改变胡萝卜的数量,比较白萝卜跟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3)改变红萝卜的数量,让红萝卜跟胡萝卜成倍数关系。

3、说一说,找找生活中的倍。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2、摆一摆,填一填。

3、摆一摆,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有什么收获?

2、小结

五、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九:《倍的认识》参考教案

《倍的认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认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

预习要求:

一、借助实物理解倍的意义。

爸爸分3个苹果,妈妈分6个苹果,爸爸和妈妈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圈一圈,填一填

三、画一画

(1)△有4个,○是△的2倍。

(2)☆有3个,□是☆的3倍。

四、解决问题:

去年小明5岁,妈妈35岁。

1、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2、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教学过程:

(先摆一摆,再用图画出来,然后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

2、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出示情境图中的统计表)仔细看看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

如果学生提不出类似的问题,教师可先提出一个后再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他们拾的贝壳数除了有相差的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谁知道是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 △ △

李飞: ○ ○ ○ ○ ○ ○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3、5题。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篇十:人教版二上《倍的认识》WORD版教案3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分析能力.

3.要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谈话:拍手大家都会,但是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们拍手的次数相当于老师拍手次数的3次那样多.)

1.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每2下之间停顿一下)

2.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3.师拍6下,学生拍2个6下.

4.师:如果我们把拍手换成摆小棒的形式,你还会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4:摆小棒.

(1)教师口述操作要求(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2根.).全体学生操作,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2)教师在订正全体学生的摆法时强调:在摆第二行的小棒时,不要一根一根地摆,而要2根2根地摆,这就表示1个2.第二行的3个2根,每2根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便能很清楚地看出是几个几.

(3)提问:如果把第一行的2根小棒看成1份(画图),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这样的几份呢?(3份)

(4)教师小结:第二行小棒的根数与第一行比,把第一行的2根看作1份,

相关热词搜索: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 认识多媒体课件 认识多媒体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302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