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2016-04-14 11:31: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春天气息的曲(共4篇)春天奏鸣曲春天奏鸣曲音乐作品中描写春天题材的不胜枚举。贝多芬创作于1800年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作品24号,由于此曲第一乐章所荡漾的青春气息,被人们恰当地称为《春天奏鸣曲》。它不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经典音乐中的珍品,全曲共分四个乐章,贝多芬第一次打破了在小提琴奏鸣曲中三个乐章结构的布局,...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气息的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春天奏鸣曲》

春天奏鸣曲

音乐作品中描写春天题材的不胜枚举。贝多芬创作于1800年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作品24号,由于此曲第一乐章所荡漾的青春气息,被人们恰当地称为《春天奏鸣曲》。它不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经典音乐中的珍品,全曲共分四个乐章,贝多芬第一次打破了在小提琴奏鸣曲中三个乐章结构的布局,在中间加入了一个谐谑曲乐章,四个乐章基本情况如下:(一)呈示部(1—86)主部(1—25):主部是复乐段结构,F大调,在小提琴声部首先出来,(1—10)小节是一个二句类的重复材料的非方整性的收拢性终止的乐段。两句间旋律形成顶针即“鱼咬尾”的关系,前句又可分为2+2的两个乐节,前乐节节奏型为长音加十六分音符的顺分等分节奏,后乐节则是级进下行后跳进上行。后句可分为2+4两个不等长的乐节,两乐节间旋律也形成“鱼咬尾”的关系,(11—20)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变奏重复,由钢琴声部演奏出来,小提琴伴奏,之后加5个小节的补充并开放终止于属和弦。整个主部给人一种跳跃欢快的感觉,似一股春风顿时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连接部(26—38):整个连接部用主部材料发展而成,G大调,为副部出现做属准备

《春天奏鸣曲》写于1800年左右,是贝多芬早期阶段的创作,由于此曲第一乐章所荡漾的青春气息,被人们恰当地称为“春天奏鸣曲”。尽管这首乐曲写于贝多芬的早期,但与海顿、莫扎特的真正古典主义音乐相比还是不一样,它充满自信乐观的精神信念,表达了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这首奏鸣曲一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第一乐章一开始,小提琴奏出了器乐化的抒情歌唱主题,这是这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一个主题,一股春风顿时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经过一个远关系调的简短连接部以后,进入副部主题。这是对青春年华的另一侧面的刻画,这段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它充满蓬勃的朝气,刚健和充满生机,具有不可阻止的动力性。副部也同样被钢琴紧接过来重复了一遍。

展开部比较短小,同贝多芬中期创作比较没有多少戏剧冲突和复杂曲折的调性变化。再现时与呈示部主题出现的顺序交换了,最先有钢琴奏出主题旋律,然后由小提琴重复。比较特别的是再现的和声不是通常的属和弦到主和弦,而是以一个F大调的中音大三和弦引导出主和弦。 第二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比较简单的三部曲式结构,但有一个比较长的结束段。慢板旋律先由钢琴演奏,小提琴与之亲昵对话,小提琴虽然只用了很简单的音型,但与钢琴的二重唱效果极佳。

第三乐章为谐谑曲。这是一个复三部曲式,每一个部分又分为两段。开始的主题由钢琴奏出,活跃和充满弹性的节奏。

三声中部改变了前面断断续续的节奏,以连续不断的快速流动音型与

第一段形成对比。

第三段以da capo 形式原样重复了第一段。

第四乐章是一个回旋奏鸣曲乐章,结构为A-B-A-C-A-B-A,一共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首先在钢琴上奏出,这段旋律情绪活泼,由三个向下的模进环节组成:

第一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时进行了变奏处理,首先是钢琴的变奏,使用了很富于钢琴化的音型,使旋律隐隐约约,但可以分辨;然后是小提琴的变奏,小提琴变奏主要在节奏上突出了附点特征。整个奏鸣曲最后在钢琴与小提琴的对话中愉快的结束[1]。

春天来了,带来温馨和生机。

音乐作品中描写春天题材不胜枚举。贝多芬创作于1801年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作品24号,不论其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经典音乐中的珍品,深受广大乐迷欢迎。

“春天”奏鸣曲赞颂大自然美好,同时反映人类诚挚思想情感。全曲四个乐章,以乐观向上、生气勃发为基调,易于被刚刚开始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所接受。

首乐章,在钢琴分解和弦衬托下,小提琴直接切入主部主题,优美流畅至极,宛如汩汩清泉沁人心肺。这青春朝气旋律正是贝多芬这段时期生活写照,充满阳光、愉悦。副部主题,小提琴在钢琴铿锵有力音型伴奏下,激昂高歌,洋溢着贝多芬式的豪气,与主部主题形成强烈对比。

慢板乐章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浪漫曲,仅有的一个主题先由钢琴弹奏而出,接着小提琴反复出现纾缓而又悠扬的牧歌式曲调,寄予对大自然深深热爱。小提琴与钢琴一唱一和的对答似一对恋人倾诉衷情。乐曲转入降G大调更增添一层亲切和温暖,思想感情进一步升华。

第三乐章短小精悍,仅有一分多种的明快的诙谐曲,跳跃的顿音,活泼生动,带着天真稚气。结构方整,每句以8小节为基本长度。

末乐章回旋曲充满乐观情绪。连绵不断的主题穿插二个副主题(插部),勾勒出一幅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灿烂画面。

贝多芬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奏鸣曲式 sonata form,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篇二:《春天的气息》

说着话儿的,春天的气息就迎着脸儿给了一个清爽爽的吻,然后害羞的红着脸跑到别处去了。

这一吻来的清醒,五窍通了似的,冬日里始终惺忪的睡眼,这会完全睁开了,像开了那天上杨二郎的天眼,眼里看到的世界全部透着亮儿。一阵风儿吹到脸上,钻到鼻腔里的不只是风的温热,还有那吹过田野以后从麦子地里带来的土地的醇厚气息,还有花儿香,还有草儿最鲜嫩的汁液味道。一阵阵的温暖携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的醉人之气,新生的力量让人顿时沁透心脾。

伸个懒腰,五六个孩童拉扯着一根风筝,向北边的麦子地跑过去了。小巷子里落下一串串银铃般清澈的童语“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再抬头看看院儿里的迎春花儿,黄灿灿的一片,都快开败了。门前的老柳抽了新芽儿,垂下来的头发似的,很像一个老妪,正为自己又一轮的青春的到来而蓄积力量。风一来,却有不好意思的用手拢拢头发。屋檐下又有了燕子叫,不知道还是不是去年的那只辛苦搭窝的燕子了。

走,出门踏春去!来到这田野上,才发现其实春姑娘早就来了。冬日里一堆在麦子地上厚厚的雪早已化的无影无踪。一眼望去,是深浅不一的绿直扑眼底。风来了,笔直挺拔的杨树上,叶子已经能“扒拉扒拉”的响起来了。阳光娇柔的铺在每片叶子上,给叶子镀了个亮儿。叶子背面那层细细的绒毛偶尔翻转过来,便像镶了金边儿似的,熠熠的闪着光。真是漂亮。河里的水也涨上来了。河底的鹅卵石上斑斑点点的水草根里,你轻轻用手一碰,准保能看到一条两条灰色的小鱼儿惊慌的跑出去,游到另一边的水草里。河坡上,遍地的野草早就冒出了新芽儿。有的小野花,颇受春姑娘的青睐,早早的便绽了花朵,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星星点点的,蓝色、紫色、白色的米粒大的小花儿,铺得满满的,给原本裸露的大地换上了彩色的春装。站在桥上大喊一声,不远处的小树林里蓦地就传出了鸟叫,一声、两声,接着很多声就出来了,之后一群鸟儿就冲出来了,想必是受到了我喊声的惊吓,不过我更相信,它们更是接受了春的感召,于是飞起来了。那群孩子呼啦啦的扯着风筝跑过来跑过去,最后终于在天上飞起来了,这些孩子咋呼呼的叫了起来,“飞起来咯,飞起来咯”。天地之间便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想起小的时候,每每到春天,我爸爸总是拿一些废弃的旧伞拆开来,把布收集起来,做一只大大的老鹰风筝。有时候还会在上面加上一只哨儿,风筝一上天,空灵的哨声从高空传来,顿时有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神奇。

古时候,孔子与众弟子坐谈个志,所有的弟子都高谈论阔,轮到曾皙时,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在听到曾皙的话以后,没有”哂笑“,而是直接说”吾与点也”。古人且明白珍惜春日,珍惜大自然的馈赠,那办公桌前的你呢?良辰好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请放下繁重的呼吸吧,且随古人的脚步走一走,在春天的风里唱上一唱,切莫辜负了春日里的大好光景,错过生命又一次的吐旧纳新。

篇三:《第二课 春天的歌》

第二课 春天的歌

教 材 分 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蕴含希望的季节。这首柳琴独奏曲正是描绘位于山东的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表现了在田间愉快劳动的人们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民歌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紧缩的处理,描绘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以及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的旋律由中板转慢板,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为基调,加以演变发展。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用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曲调,使音乐更富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优美如歌的段落同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最后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热烈、快速,以活跃、强烈的音响,表现了欢腾的场景。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的威力,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热烈的气氛。

柳琴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如琵琶,略小。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音量大,效果热烈、粗犷,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顾名思义,乐曲是描写春天的。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感觉到春天的呢?这主要是根据生活经验,是从许多自然现象中意识到的。如: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冰消雪融、流水潺潺等景象,都能使人们联想到春天的到来。而作曲家

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乐曲以回旋曲形式写成。一个主要的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在四个插段前后反复出现)。

主题是那么的华丽洒脱,生气蓬勃,充满了欢快的春天气息,仿佛在欢呼:"春天来了!"

在主题的反复之间为四个插段。

第一插段--《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尖锐的颤音生动也模仿群鸟的啼鸣。

第二插段--"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独奏小提琴和全体小提琴奏出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出这一诗意的意境。

第三插段--"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这里,乐队低沉的三十二分音符同音重复和独奏小提琴一连串三连音栩栩如生地勾画了电闪雷鸣的情景,尽管没有使用任何管乐器或打击乐器,却也营造出强烈的气势。

第四插段--"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宛转歌唱"。

这些插段采用了早期音乐中朴素的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使人们如沐习习春风,如感潺潺泉水,更可听到小鸟的歌唱,隐约可闻远方的隆隆春雷。当然,乐曲主要的还是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以及人们无限欢欣愉悦的心情。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do、mi、sol三个音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糅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也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上作了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三乐句重复第一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一气呵成。句末由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使歌曲更显活泼,很有特点。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采用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方式和 活泼的节奏,配以

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移四度模进,音区的忽高忽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第一、第二乐句分别运用了和弦分解式及模进的手法,曲调欢快活泼,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时的欢乐情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旋律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春天鼓掌发出阵阵欢笑的形象。第五、第六乐句每句为3小节,曲调的模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及六度大跳的进行使得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把“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紧接着第七乐句节奏又渐渐舒展,最后的乐句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旋律,只是在“ ”处作了节奏的变化。歌曲在“春笋是个指挥家”的欢乐歌声中结束全曲。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2.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

(2).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

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

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篇四:《形容春天阳光的句子

1、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形容春天阳光的句子

5、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下,和其它一些鸟儿一起,6、林子的泥土夹杂着清新的气味,草叶慢慢地探头,在树根,在灌木丛,在你的脚下,安静地蔓延着不为人知的浅绿。像淡淡的水粉。

7、就连那马路两旁人行道上的树木,不久以前,它们还是光秃秃地兀立在寒风中,现在也都绽出了嫩芽,披上了绿装,兴高采烈地迎着行人,倾吐着浓郁的春天气息。

8、太阳携着春风向我们微笑,向我们走来,那么万物就会复苏,希望就会发芽;它能让山河重新焕发盎然的生机,让人心重新布满无穷的希望。

9、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形容春天阳光的句子。真想摘一朵春天的阳光,制成书签,那么,每一天的阳光都可以夹在书缝里,都有灿烂在打开书本之时,可以有温暖入怀。

10、山下一片杏花如云。山谷里溪流旋转,奔腾跳跃,丁冬作响,银雾飞溅。()到处都是生机,就连背阴处的薄冰下面,也流着水,也游着密密麻麻的小鱼。

11、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风吹在人们身上使人着了魔一样地快活。人们迷醉了一样快要溶解在这种光景里了。

1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3、啊,这春天的太阳,仿是年轻的母亲,而天下万物仿是她的孩子,她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给了孩子,哺育孩子茁壮成长。

14、春天的太阳,在我们每位小朋友心中,都是一位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天使,不知疲劳的为我们送来光明和热量,让我们健康成长,安安心心学习,将来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

15、在春阳无私的照耀下,它们一截截长高,一天天壮大,直让整个地球都披上锦绣的春装,充满盎然的生机。

16、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紫檀的香味,弥漫在春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阳光下,是一道纤绝的尘陌,呢喃着天真,充盈着那抹曾经深不可测的孤清而飘逸的影。

17、春野里到处散发着被那雪水沤烂了的枯草败叶的霉味,融混着麦苗树木野草发出来的清香。

18、循着春天一束束温暖的阳光回来的,还有那些冬日里南飞的候鸟。它们成群结队,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明媚的春阳里,一路飞翔,一路欢歌,赶赴春天美好的约会。

19、在春天的太阳下,还有更多美妙的事情正在发生着,你看:风,变得和畅起来;山,变得青翠起来;水,变得碧澄起来。

20、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21、柳絮飞舞了,榆钱飘落了,蝴蝶和落在地上的油菜花瓣依依惜别,豌豆花变成了肥绿的嫩荚。

22、金色的阳光如同美酒。树叶的颜色越发深沉了。在那漏进我的空旷地来的下午的温暖阳光中,山毛榉和菩提矗立在那儿,又是黄色的,又是褐色的,倒象有个看不见的画家,在我熟睡的当儿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火炬,在纹丝儿不动的阳光里纹丝儿不动地矗立着。没有一片树叶在飘拂。

23、沉睡在泥土下的种子,经不住春阳温暖的抚摸,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一激灵便睁开了惺松的睡眼,却欣喜地发现春天已悄悄来到了身边。

24、连续几日的春雨让空气变得清凉稀薄。在成都,阳光是吝啬的。即使是在春日,也少见那透亮的阳光,通常只留下铅灰色的背影或者雨纷纷。但今年,阳光一日紧似一日。那些温暖的气息就这么撞碎了在梅花三弄的愁怅里熬出的清瘦诗句。

25、它们纷纷探出身子,争先恐后地张开双臂,来拥抱太阳的温暖,来汲取太阳的力量。

26、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描写春天气息的曲》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春天气息的佳句 描写春天的歌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春天气息的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春天气息的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3558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