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2016-06-03 10:12:06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您推荐的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教学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您推荐的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联,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是本课的重点。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让学生分两部分掌握:一是清政府确定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二是清政府设置的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从而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它有许多派,其中的黄教创始人是宗喀巴,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他们是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两位领袖。

  (2)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封号和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应引导学生复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这些史实,充分说明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让学生分两部分掌握:一是乾隆时,天山以南的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祸及当地人民。二是清政府招降不成,调兵平定了叛乱,而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讲述时,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回部。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2)大小和卓的叛乱是回部上层的叛乱,他们分裂祖国,残害维族人民,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

  (3)清政府讨伐大小和卓叛乱,注意政策,得到维族人民支持,终于平定了叛乱。

  (4)清政府在平叛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应让学生理解,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

  二、教法建议

  1.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线索,这一课应进一步强化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以,在讲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的主题。

  2.这一课介绍的都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容,人名、地名较多,应指导学生用好地图,注意把每一个重大事件和清朝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在地图上进行标示。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课件,对重点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来进行掌握。

  3.讲述“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时,可让学生看图片“江总书记接见十一世班禅”,问学生:江总书记为什么要接见这位稚气未脱的班禅?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以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探究的思维去掌握清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和驻藏大臣的设置等内容。向学生解释册封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讲述“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应利用地图讲清回部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不作展开。讲解此目还可让学生回顾汉代、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讲大小和卓的叛乱,对叛乱过程不作补充。但对取胜的原因应略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平定叛乱,也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

  5.讲述“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教师可给学生放映电影《土尔扈特东归》片段。教师可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恰当补充东归途中的艰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讲述清朝的疆域内容,要结合地图,用图示法按方位来展示清朝的疆域,使学生易于掌握。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划分,认识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让学生注意理藩院和元朝时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宣政院的区别。同时,使学生认识清朝五十多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就像《爱我中华》的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壁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2.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清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是一种分裂行为,它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非正义的。清军的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是正义的。

  他们说的不太全面,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原因是:(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2)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

  活动与探究

  1?畅想考察:为了解西藏地区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你可作一次畅想的实地考察,选择三个考察地点,并写出经过的交通线路、考察活动内容。还可根据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写出携带的必要物品。

  ● 考察地点:拉萨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 交通线路:

  (1)青藏公路线。

  第一段西宁至拉萨:

  交通工具:汽车。

  行程时间:32~38小时。

  行程:西宁—日月山(文成公主进藏路口)—青海湖—黑马河—昆仑山口—沱沱河—那曲—拉萨。

  第二段拉萨至日喀则:

  交通工具:汽车。

  行程时间:6个多小时。

  行程:200多公里。

  (2)川藏公路:成都至拉萨(略)。

  除以上交通工具外,还可乘飞机。路线是:成都至拉萨;西宁至拉萨。

  ● 考察活动内容:

  ①考察参观布达拉宫,了解顺治帝、康熙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

  ②罗布林卡寺:达赖的夏宫,金瓶、金印的收藏处。

  ③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

  ④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通过以上考察,达到以下目的:第一,了解西藏在清朝的管理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第二,了解清朝时期汉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第三,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 旅途携带物品:

  除日常用品外,因西藏海拔高,气压低,缺氧,温度低,故应注意携带以下物品:氧气包或赛鲨力等含氧类药品;扩展心脏类药心血康等。

  参考资料

  避暑山庄

  清朝修建的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位于今河北承德市。它座落在燕山腹地的一个河湖盆地之中,依傍滦河支流武烈河的西岸。武烈河沿途有多处温泉注入,古有“热河”之称,承德离宫因此也被称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修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步建成,康熙帝亲自题写“避暑山庄”的匾额。乾隆帝时又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先后经过八十多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最后完成主要工程。整个山庄,大致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个部分,各种景观和建筑错落有致,融汇了南北园林的不同风格。山庄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修建后,康熙帝和乾隆帝每年夏天都来到这里,接见各地远道而来的少数民族首领,同他们共商国事,然后与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到北面的木兰围场行围狩猎。这说明清朝修建这座山庄,不仅仅是为了避暑,更主要的是为了抚绥蒙、藏等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以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清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班禅的封号

  清朝初年,继承了明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早在清太宗皇太极时,达赖五世就与清朝有书信往来。顺治九年(1652年),达赖五世受邀请,率领藏官侍从三千人亲赴北京。达赖五世进入青海境内时,顺治帝派内务府大臣前往欢迎,并由国库发给口粮,赏给金顶黄轿入都。达赖五世到北京后,住在特为他修建的西黄寺里面。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为达赖洗尘,并赏赐黄金550两、白银11 000两、大缎1 000匹和许多珠宝、玉器、骏马。第二年,达赖五世回西藏时,顺治帝又送去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金册金印,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简称“达赖喇嘛”。“普通”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圣识一切”;“瓦赤喇怛喇”是梵文的音译,意为“金刚持”,亦译作“执金刚”;“达赖”是蒙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师的意思。

  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又遣使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班禅”是梵文大师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珍宝的意思。这样,清政府确定了达赖和班禅的封号,和他们在宗教上、政治上的法定地位,并规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从而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册封

  古代皇帝以封爵授给异姓王、宗族、妃嫔等都要举行的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同授给受封人,称为册封。如清代封亲王、亲王世子和他们福晋(满语,指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的册用金质;封郡王、郡王福晋的册用银质饰金,封妃嫔则有册无宝(印)。清代封达赖、班禅,都用的是金册金印。

  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职权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这使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经清朝中央审定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详细规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明确指出:驻藏大臣督办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达赖喇嘛的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监督,用清朝颁发的金本巴瓶抽签决定;达赖、班禅的坐床典礼,也由驻藏大臣主持。地方政府噶伦(政务委员)以下大小文武官员,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人员奏请中央任命;这些官员的升降赏罚,也由驻藏大臣主持。地方政府处置罪犯,必须呈报驻藏大臣备案。官家、贵族和寺院所属封地范围内的人口户籍,须一律造具花名清册,送交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处各存一份,以资稽查。西藏地方的赋税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全藏差税的增减和各地储备粮饷的数目,统由驻藏大臣统一核定安排。有关西藏一切对外交涉事宜,统归驻藏大臣全权处理。毗邻外国写给达赖、班禅的信件,必须报明驻藏大臣查验,由驻藏大臣代为酌定回信。外国侨商旅藏期间,必须持有驻藏大臣发给的路证,办理登记手续。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乾隆帝亲撰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碑下承以龟趺,龟趺、碑身和碑首各用一块巨石制成。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各地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拥护中央,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竖排资料所引之文字,就出自这篇碑记,它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大小和卓叛乱

  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新疆伊斯兰教封建上层人物也自称“和卓”。这里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罗尼都和霍集占。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清军攻克库车后,小和卓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遂退保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两人相为倚角,抗击清军。第二年,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逃往帕米尔。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魏源《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不久,当地部族将他们杀死,把尸首送交清朝。(《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伊犁将军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天山南北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治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将军为清朝新疆地区最高官职,统辖新疆南北两路,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辛亥革命后废除伊犁将军。

  清初蒙古各部与土尔扈特的西迁

  明朝后期,蒙古族按照活动地域的不同,分为漠南蒙古(游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漠南蒙古的北方)、漠西厄鲁特蒙古(一作额鲁特、卫拉特,为瓦剌之后,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后金政权建立后,漠南蒙古各部先后归属了后金。1636年,漠南蒙古16大部49个首领,推举皇太极为蒙古大汗的继承者,并奉上“博克达•彻辰汗”(即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同年,皇太极就皇帝位,改国号为清。不久,漠北蒙古各部也相继向清朝称臣纳贡。第二年,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首领和硕特部顾实汗向皇太极遣使通贡。顺治三年(1646年),顾实汗又奉表进贡,清政府赐给甲胄弓矢,令其管辖厄鲁特诸部。这样,除漠南蒙古归属清朝版图以外,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

  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的伊犁河流域;杜尔伯特,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和硕特,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土尔扈特,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地区。四部结成松散的联盟,以和硕特部的首领为盟主。17世纪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台吉、浑台吉是蒙古贵族的称号)统治时期,势力逐渐扩大。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排挤,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游牧,和硕特部也迁移到青海一带。厄鲁特四部联盟至此基本解体。

  土尔扈特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土尔扈特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下来以后不久,俄国的势力也到达了他们的北边,并力图把土尔扈特变成他们的附庸。土尔扈特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继续保持和蒙古其他各部的联系,互通婚姻,参加集会,不断向清朝进奉表贡,到西藏熬茶礼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因道阻不通,阿玉奇汗派使者经西伯利亚来到北京。同年,康熙帝也派出使团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他们。阿玉奇汗欣喜若狂,详细地询问国内的情况,表示了土尔扈特部“属籍中华”、和祖国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说“衣帽服色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难以相比”(图理琛《异域录》卷2)。

  雍正二年(1724年)阿玉奇汗逝世以后,沙皇俄国加强了对土尔扈特的控制。沙俄政府为了对外扩张,向他们征收苛重的赋税,不断地征发兵员。土尔扈特的七八万战士在沙俄的对外战争中丧失了性命。沙皇政府还沿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萨马拉河修筑堡垒,驻扎军队,准备随时镇压土尔扈特部的反抗。

  渥巴锡领导反俄武装起义和重返祖国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渥巴锡继承汗位以后,沙皇政府不断向伏尔加河流域移民,派遣常驻官员,推行东正教,策划把那里变成为一个俄国的新行政区域。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强令16岁以上的男子尽行出征,阴谋借对外战争把土尔扈特部消灭掉。26岁的渥巴锡召开了绝密会议,组成领导核心,决定开展武装斗争,率领全部族回归祖国。十一月,渥巴锡以防御入侵为名,下令每户派出一人到某地集合,数万名骑士如期赶到。会上作了动员,一致决定东归,并立即开始各种准备工作。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月四日,渥巴锡召集全部族战士,宣布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已下令要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圣彼得堡去做人质,还要挑选一万名骑士参加俄国军队,因此,要么失去自由,忍受奴隶的枷锁,要么脱离俄国,回归祖国。一月五日,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部反抗沙俄压迫的民族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草原上升起了巨大的烟柱。渥巴锡汗骑在马上,举着鲜艳夺目的彩条旗,带着17万部众,分三路离开居住了一百四十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祖国前进。

  渥巴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十多天的时间就跨越千里草原,穿过冰封的乌拉尔河,进入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摆脱了沙俄几万军队的追袭。在哈萨克草原上,他们突然遭到哥萨克骑兵的袭击,九千多名战士在激烈的血战中牺牲。他们继续前进,全歼了抢先占领东进必经险要奥琴峡谷的哥萨克部队。在炎热的夏季,他们缺粮饥饿,疾病流行,击溃了从奥伦堡等地派去的两万追兵。到六月,土尔扈特部历时半年,行程一万多里,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终于回到了祖国。他们献出了永乐八年(1410年)明朝政府敕封给他们祖先的汉篆玉印,表示回归祖国的诚意。

  乾隆帝对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的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乾隆帝立即命令妥善安置他们在准噶尔盆地和科布多一带游牧,发放了大批救济物资,计马、牛、羊二十余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万余封,羊裘五万多件,棉布六万多匹,棉花六万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等。渥巴锡等被迎接到承德,在木兰围场随围观猎,在避暑山庄里盛会赐宴。土尔扈特的各级头领都封了官爵,渥巴锡被封为卓哩克图汗(即英勇之王)。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成两块巨大的碑石,树立在避暑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两侧。

  清朝前期18省

  清朝前期的18省是: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清朝省级行政区域后来的建置变化情况

  直隶省1928年改设河北省。

  福建省台湾府1885年改设台湾省。

  盛京将军辖区1907年改设奉天省。1929年改为辽宁省。

  吉林将军辖区1907年改设吉林省。

  伊犁将军辖区1884年改设新疆省。1955年改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清代通称外蒙古。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今为蒙古国。

  西藏办事大臣辖区清代称西藏地区。1965年改建西藏自治区。

  青海办事大臣辖区清代称青海地方。1928年改设青海省。

  内蒙古盟旗清代称内蒙古地方。1947年建内蒙古自治区。

  学术动态

  对清朝民族政策的不同评价

  对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学术界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旧中国的一些学者基本否定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学者重新评价清朝的民族政策,认为清政府的民族政策中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歧视,但比之从前朝代那样战祸连年、边患不息、各个割据政权长期对峙、甚至中央政权被倾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局面要好得多。总的说,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为今天我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图,是西藏布达拉宫的殿堂壁画。从1643年起,西藏地区的六十多名藏族画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在布达拉宫各殿堂内的墙壁上,精心绘画了许多壁画。这些壁画题材丰富,色彩鲜艳,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达赖五世灵塔殿上的壁画描绘了达赖五世毕生的业绩。其中达赖五世到北京觐见顺治皇帝的事迹,画家们运用连续表现的手法,描绘了他起程、征途、抵京、觐见、赴宴、游乐、观剧等一系列场面。课本插图选的《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是其中的一个画面。顺治皇帝端坐在宝座上,面向达赖五世。达赖五世坐在顺治右侧双手合掌,上身微向前倾,像是正在说什么。下边是几排陪宴的群臣和喇嘛。画面用色是在绿色底子上施以金色和朱色,整个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图画说明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这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向藏族地区颁发的金瓶。目的是为革除西藏活佛转世制度存在的弊端,防止藏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遇到大活佛如达赖、班禅等人的转世灵童出世有争议时,便用此瓶进行隆重的掣签仪式。金瓶高35.5厘米,底径14.4厘米,腹径21厘米,瓶内放置如意象牙签。举行掣签仪式时,将入选灵童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汉、藏、满三种文字写在牙签上,用纸包上放进瓶内,选派有学问的活佛念经祈祷七日,然后由清朝的驻藏大臣主持,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用金箸将金瓶内的其中一个纸包钳出,此纸包牙签上所写的灵童就被确定为转世灵童。金瓶也叫金本巴瓶。金瓶的设立,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藏族地区的管理。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之北,是班禅六世觐见乾隆时的一座行宫。据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70寿辰,班禅额尔德尼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向乾隆皇帝贺寿。乾隆命仿照西藏日喀则班禅所居扎什伦布寺建起这座行宫。此宫占地面积37 900平方米,建筑风格综合汉、藏建筑艺术之长,形式独特。“须弥福寿”之名,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山门上悬挂的“须弥福寿”扁额,是乾隆手书。

  须弥福寿之庙的主要建筑叫大红台,大红台四周为三层高的群楼,中央是一座妙高庄严殿,为班禅六世讲经的地方。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的寝殿。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再北有琉璃万寿塔,塔身呈八角七层,用绿色琉璃砌成,塔顶覆以黄琉璃瓦。该塔绚丽灿烂,为须弥福寿之庙的标志。须弥福寿之庙是当年乾隆皇帝和班禅六世为维护祖国统一,密切民族关系所作努力的历史见证。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清朝对x藏管辖的措施、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以及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 课标精解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事件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连,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x藏地区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x疆等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我国今天版图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分析问题能力,利用学生的这一进步,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安排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一些问题,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x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x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2.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历史,感知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学重、难点解读

  1.教学重点:(1)加强对x藏的管辖(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清朝的疆域。

  重点解读:(1)x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王朝几任皇帝为加强对x藏的管辖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x藏很好的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2)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大小和卓的叛乱影响到了中国的完整统一,这是清王朝所不允许的,因此叛乱被平息。(3)清朝的疆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遭受到列强的侵略,领土被瓜分,可以与清初期的疆域进行一个对比

  处理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

  难点解读: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卓等称号对学生的识记有难度

  处理方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以及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理解

  课时 1课时(共计总课时:二十七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

  2.情境导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

  3.启发式教学: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4.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5分钟

  设计:课件展示x藏美丽的风光,然后告诉学生x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清朝为了加强对这美丽的地方管辖采取过哪些措施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由x藏的风景,引入课题,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历史与他们的距离。

  讲授新课 30-3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问题

  1.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来说说清以前藏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如何呢?四个组的学生实行抢答。教师将学生说的答案汇总:

  (1)唐朝时:通过和亲政策促进了唐蕃友好,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切了唐番的关系;(2)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x藏事务,并把x藏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证明x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那么清朝的时候,x藏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设问导入第一目。

  一、对x藏的管辖

  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然后查找相关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

  1.措施: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2)1727年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3)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

  教师逐个讲解:(课件展示,结合图片)

  1.达赖喇嘛:x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全称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这个称号最初是明代蒙古汗俺答赠给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尊号。顺治十年(1653),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x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2.班禅额尔德尼,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与达赖喇嘛并称,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x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词,意为“珍宝”,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禅,从此这一活佛系统得此封号。其驻跸地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

  3.册封:中国古代皇帝授勋封爵举行仪式时宣读的册文。古代,皇帝以勋封爵号授给异姓王、宗族、后妃等,都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齐授给被封人,称为册封。

  4.金瓶掣签: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金瓶又称为“金奔巴”或“金本巴”。金瓶掣签制度特别设立了两个金瓶,一个放在北京雍和宫,专供蒙古地区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用。另一个置放在拉萨大昭寺,专门供x藏、青海等地掣签订大活佛转世灵童。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经金瓶掣签认定。

  课件展示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清初的统治者册封x藏首领,设置驻藏大臣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归纳:为了加强对x藏的管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一起共同管理x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批准。

  教师讲述,清朝时期的x藏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那新中国成立之后,x藏的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展示:让学生明白x藏在解放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交通条件。

  教师过渡:说完了x藏,我们接下来再来看另一个地区——x疆

  课件展示x疆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问题

  1.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来说说清以前藏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如何呢?四个组的学生实行抢答。教师将学生说的答案汇总:(1)汉朝时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也就是今天的x疆)开通了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汉政府在西域都护府,使x疆成不中央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设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证明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那么清朝的时候,x疆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设问导入第二目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学生阅读书中内容,找出相关内容,教师课件展示:

  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1.回部: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人,

  “回部”

  2.背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3.经过:乾隆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4.结果: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x疆地区;

  课件解释名词:

  1.大、小和卓: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就是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匐。

  2.伊犁将军,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乱后设立的x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驻伊犁惠远城(今霍城东南)。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教师提出问题

  1.为什么能够取得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小和卓违背历史潮流,不得人心,清朝顺应民心,并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

  教师总结:我国各族人民一贯反对分裂叛乱,维护祖国的统一,乾隆帝对大小和卓的镇压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的,是人心所向,少数贵族势力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今天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不能得逞。

  过渡:介绍完x疆,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地区,蒙古

  三、土尔扈特回归

  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土尔扈特是_______的一支。

  2.明末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受的控制和压迫。

  3.1771年,其首领_______率部回归祖国。

  4.土尔扈特回到祖国后,受到_______和_______先后接见,并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

  课件展示土尔扈特部回归的路线,最后教师总结其回归的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清朝的疆域

  课件展示地图,讲述清朝的疆域内容,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划分,认识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课堂小结

  清朝时,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清朝疆域的统一和巩固不是靠某各个人创造的,而是清朝五十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

  板书设计

  一、对x藏的管辖

  1.措施: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2)1727年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3)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

  2.目的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回部: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人,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2.背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3.经过:乾隆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4.结果: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x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回归

  四、清朝的疆域

  评价方案

  清朝前期,清政府在x藏、x疆、蒙古族地区、台湾地区、及对外反侵略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民族问题,学生略显陌生,对人物,历史事件多用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变枯燥的历史为乐趣的历史,本节课总体感觉良好,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充分调动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精选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x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 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

  2.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归纳总结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学习难点】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的掌握;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通过学习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x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新课导学

  【自主梳理】(5分钟)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措施:(1)确立册封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_______”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________”封号。

  (2)设________,代表中央政府同________、________共同管理x藏事务。

  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________的管辖。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回部:在西北________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________等族人,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________”。

  2.背景:________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3.经过:________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4.结果:设________,管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x疆地区;在x疆驻军队,设________,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背景:土尔扈特是________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________下游,受到——的控制和压迫。

  2.经过:________年,在首领________率领下回到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3.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清朝疆域:

  西跨________,西北达________;北接________________,东北至______________;

  东临________,东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南至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1.从唐朝到清朝,x藏同中央的关系有何变化?

  2.用学过的史实说明x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四、【延伸拓展】(10分钟)

  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知识网络建构速记】

  六、【智能跟踪训练】(5分钟)

  1.清朝前期册封x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清军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是( )

  A.清军执行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 B.大小和卓建立了割据政权

  C.叛军到处杀人放火,jy掳掠 D.平定叛乱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正义之举

  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

  A.沙俄的控制和欺凌 B.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C.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D.清朝国力的强盛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元、清 B.金、元 C.辽、清 D.元、辽

  5.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岛

  6.元朝和清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在哪方面有所不同( )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x藏进行有效的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者侵略取得胜利

  7.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①册封五世班禅②册封五世达赖③设驻藏大臣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杀人放火,jy掳掠 。乾隆帝下令清军平叛,在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战斗,叛乱被平定。

  材料二 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克服严寒、酷暑和疫病及追兵的追击,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首领分别是谁?

  (2)两个事件的性质有何不同?两者对照你有何感想?

  9.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1.(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以和亲的方式处理同x藏的关系。唐朝中央政府和x藏是平等的两个国家。

  (2)元朝设置了理藩院管理涉外事务,同时也管理x藏地区的事务。

  (3)明朝对x藏地区是僧官制度,中央和x藏交往更加密切。

  (4)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了金瓶挚签制度。

  2.(1)公元前138.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通西域,使得此后x疆地区与内地往来日益密切;

  (2)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有效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3)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西域,他在西域经营30多年。其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控制,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4)西突厥接受唐的册封,唐代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

  (5)回纥是维吾尔族祖先,8世纪强大,控制黑龙江至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人可汗”,后回纥改称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瓦解,其民迁往今甘肃、x疆地区

  (6)清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统一x疆,并加强统治;

  (7)1955年,成立“x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延伸拓展】

  1将全国分为省、将军辖区进行有效管理

  2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3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4康熙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5康熙统一台湾

  6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五、【知识网络建构速记】

  册封达赖:顺治皇帝赐予x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皇帝赐予另一位x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x藏的管理。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由于他们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经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叛乱。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经历千难万苦,历时八个月行程2,终于返回x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六、【智能跟踪训练】

  1.B 2.D 3.C 4.A 5.B 6.D 7.A

  8.(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2)一个是平定叛乱,一个是主动回归,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图谋必将失败。

  9.1.将全国分为省,将军辖区进行有效管理

  2.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3.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4.康熙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5.康熙统一台湾

  6.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4476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