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2016-07-22 09:51: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共5篇)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认识毫升执教者 罗迈豪[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和提前预习,一部分学生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一)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认识毫升

执教者 罗迈豪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

时,通过生活实际和提前预习,一部分学生已知道毫升这个

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

解。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15―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

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与运用。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容量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思路] 本节课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亲自体验1毫升的感觉以

及自己验证1000毫升与1升之间的关系:课堂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掂一掂、玩一玩、估一估”,为了让学生更精确地感知“毫升”尽量从多种角度,让学生感受、探索、思考。在教学毫升知识的同时,渗透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感知1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滲透要点] 1.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

2.让学生意识到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保护

环境,爱护环保,做到环保人人有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是什么?升

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以升为单位的的例子。

例如:酱油1升、色拉油4升、纯净水19升、可乐2.5升等。

2.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升与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并看看他们的容量各是多少?观察各自的容器互相交流观察情况(毫升单位)(比前面接触的锅、盆等的容量要小的多)

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环保教育渗透] 有些学生喜欢用喝剩下的饮料瓶用来做茶杯,这样很不好,特别是用来装热水或者温水,对我们健康形成严重的影响。因为饮料瓶大部分都是用PET做的,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广泛地使用在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上。这些材料在低温下无毒无味,灌装饮料对人体很安全,但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温或被曝晒,就会慢慢溶解、释放出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溶剂。

[设计意图]学习毫升单位前,适当复习升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巩固建立升的概念。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发现升与毫升作为单位用在容器上的大小不同,为本课学习毫升的知识做了一定的铺垫准备,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学习毫升的步骤和方法。

3.揭示课题:毫升(板书)

像计量这些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作为单位。毫升可以用“mL(ml)”并让学生读、写“毫升” 或者用字母表示“mL(ml)”。

二.新授1毫升,让学生感知、形成、体验1毫升的概念。

(一)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课件出示常见容器图片,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以此作为一个判断多少毫升的标准:

500毫升橙汁 750 mL沐浴露 250毫升牛奶 100 mL酸奶„„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并记住这些常用的以毫升为单位的数据,例如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一般是500毫升,那么我们就知道1升就是2瓶饮料的容量大小。

(二)逐步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设疑引导: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毫升有多少吧,先猜猜看,你认为1毫升大约有多少呢?

出示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10毫升水,然后慢慢倒去9毫升,剩下1毫升的水。

提问:10毫升的水与1毫升的水我们都看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2.学生实验: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并试着把这1毫升水倒我们的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疑,让学生迫切想知道到底多少是1毫升,当学生发现量筒里10毫升水和1毫升水的时候,终于明白原来1毫升水好少好少,即使是10毫升也是那么一点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滴水发现了1毫升水有几滴?把1毫升水放在自己手心中感觉1毫升水的分量,在头脑里形成了1毫升的概念。

(三)验证1毫升,加强巩固用毫升做单位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下列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

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椰子汁、营养舒化奶、莫斯利安牛奶等。

2.实践活动

你知道自己每次洗手要用多少水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测量一下每次洗手的时间,和每次洗手用下来的水的容量。 我们每次洗手大约要用20秒,水龙头20秒能流多少升水呢?

水龙头20秒大约能流6000毫升水。

我把水龙头开小点,看20秒能流多少升水呢?

水龙头开小点后,20秒大约流2000毫升水。

我们每次洗手把水龙头开小后,每次洗手节约( 4000 )毫升水。让学生自己做上面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括号里:每次洗手需要( 20 )秒,如果把水龙头开小,每次洗手大约可以节约( 4000 )毫升水。一般情况下,你每天要洗(6 )次手。根据实际结果,如果把水龙头开小一些,你每天大约可以节约(24000)毫升水,一年大约可以节约( 8760000 )毫升水,合( 8760 )升水。

[环保教育渗透]通过练习计算学生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同时我们随便的一个动作就会节约很多

水,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紧接着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

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调查资料中指出,现在,全球大约26亿人口,有10亿人口缺水,28亿人缺少纯净的饮用水,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如果淡水资源不能受到保护,到下世纪,世界人口用水量将只有1950年非洲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之间将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

同学们,看了上面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议论纷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浪费水,要珍惜使用每一滴水。)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无论是食堂还是宿舍还是厕所都要注意节约用水。以后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及时关好水龙头。另外学会一水多用,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毫升,并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身边的实例洗手开水龙头大小,计算出如果把水龙头开小点,一年能节约8760升水,逐步提高估计生活中常见容器的容量的能力和计算升与毫升的转换能力。最后播放一段水资源重要性的视频,加深学生珍惜水资源,更好地节约用水,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四)动手实践,探索并验证1升=1000毫升

1.出示量筒,里面放100毫升水。然后倒进保鲜袋里,放学生手上,让学生掂一掂重量。然后依次加多,一直到500毫升,到1升。

100毫升 250毫升 500毫升 1升

学生然后自己动手用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500毫升的量筒进行试验,发现2量筒的水正好可以倒满1升正方体容器,或者满满一个正方体的水正好能倒满2个量筒。

实验后总结发现得出结论:1升=1000毫升

2. 实践活动

(1)我们家庭每次淘米需要用水2升,每天淘米2次的话,算一算1个星期淘米用去的水有多少升?一个月呢?一年呢?

2×2×7=28(升) 2×2×30=120(升) 2×2×365=1460(升)

(2)你知道一个损坏的水龙头1小时要滴多少毫升水吗?

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

我把水龙头在1小时内滴小的水收集起来,再量一量就知道了。

只要收集10分钟内滴下的水,再算一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在括号里:一个损坏的水龙头1小时要滴( )毫升水。

如果有一个损坏的水龙头,平均每小时滴的水和你的实验结果同样多。这个水龙头一天要浪费多少毫升水?一年呢?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 30 滴, 10 分钟大约是 1 毫升,那么 1 小时会浪费(180)毫升水,大约(14 )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大约浪费(130 )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52 )天。

[环保教育渗透]学生计算后惊奇地发现,每天淘米就要用去这么多的水,那么就我们每天生活用水:洗漱用水、洗澡用水、洗衣服用水、烧饭用水、喝茶用水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看来要从小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设计意图]从1毫升—10毫升—1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这样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毫升的直观认识,并动手验证1升=1000,加深自身印象。同时,通过计算一星期、一个月、一年的淘米用水,一个损坏的水龙头浪费的水,学生惊叹人类日常生活用水量是如此之大,一定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好习惯。

(五)生活应用,活用升与毫升知识

1.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饮料并说出他们的容量,还可以发挥想象„„

100毫升哇哈哈 200毫升旺仔 250毫升果粒橙„„

500毫升橙汁,这种饮料2瓶正好是1升。

250毫升果粒橙,这种饮料2瓶是500毫升, 4瓶正好是1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二)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第81页例1。完成“练一练”第1,2题和练习十八第1——4

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初步会解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

用题。

2,初步学会用综合思路分析解答应用题。

3,初步培养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先根据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求出中间问题。

[滲透要点] 1,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2,让学生意识到要从自己做起,大家一起做环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新 (用电脑显示) 复习:同学们种了3株不同的花,每株开花8朵。 ?

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一共开了多少朵花?”

(用电脑显示问题)

那你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乘法做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下面老师把你们补充的问题去掉,再添一个条件“被小朋友摘掉了20朵”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并回答。)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

同学们种了3株不同的花,每株开花8朵,被小朋友摘掉20朵,还剩多少朵花?

有谁知道还剩多少朵花?

(学生回答:还剩4朵花。)

那你是怎样知道还剩4朵的呢?

20朵,就可以知道还剩4朵花。)

你回答的真完整!可是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有24朵花这个条件呀,所以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先要做一步什么工作?你的根据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看。

(学生讨论后回答:)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解答这道题我们应该先根据第一,二个条件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根据

所给的第三个条件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分析并解答例1。

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分哪两步完成?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一共开了多少朵花?

8×3=24(朵)还剩多少朵花? 24-20=4(朵) 答:还剩4朵花。

(3)小结:同学们能够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先求出中间问题,再根据另一个条件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样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们想练一练吗?

变一变:

下面老师把这道题的前两个条件改成:“同学们种花,开了15朵红花和9朵黄花”其它条件都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回答并完成在作业本上。1名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15+9=24(朵) 24-20=4(朵) 答:还剩4朵。

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同桌讨论后回答。)

相同点:1,都要先求出一共开了多少朵化,再求还剩多少朵花。

2,求出的花的总数都是24朵。

不同点:在求花的总数时所用的方法不同。

那为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秘密了吗?通过刚才的例题,你们觉得摘花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呢?(学生发表意见)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学生回答,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爱护花草和树木,这样我们的校园才更美丽。„„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还明白了要爱护我们校园的花草树木,这也就是对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的保护。下面就用你们掌握的数学本领来解决几道题,大家一起来试试看。

2.练一练。

首先完成书上第82页的第1,2题。集体校对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电脑显示)我们每次淘米需要用水2千克,每天淘米3次的话,算一算1个月(30天计算)淘米用去的水有多少千克?(学生计算后惊奇地发现,每天淘米就要用去这么多的水,那么就是说每天我们生活用去的水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3.教师适时归纳并教育: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不但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且通过练习计算还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水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资料录相,更多地了解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放录相一:《人是一个水的生命体》]

有人做了这样的统计,来表明一个人与水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人的身体的65%是水。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68千克,水就占去45.5千克。

人体每天大约失去8.8升水。人体每天所有的水每5至10天就更换一次。

水还会随着人的呼吸流失,每天每人大约呼出两大杯水。

人每天大约需要3千克水来维持健康和生命,算一算一年(按365天计算,人的身体1年大约要多少水来维持健康和生命?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录相里提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回答。)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既然我们的生活少不了水,那么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再播放一段录相。)

[放录相二《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调查资料中指出,现在,全球大约26亿人口,有10亿人口缺水,28亿人缺少纯净的饮用水,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如果淡水资源不能受到保护,到下世纪,世界人口用水量将只有1950年非洲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之间将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

同学们,看了上面这段录相,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议论纷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浪费水,要珍惜使用每一滴水。)

教师归纳,既然生活离不开水,世界又是如此需要水,那我们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练习十八,第1——4题。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同学们种了3株不同的花,每株开花8朵。 同学们种花,开了15朵红花和9朵被小朋友摘掉20朵,还剩多少朵? 黄花,被小朋友摘掉20朵,还剩几

朵花?

(1) 一共做开了多少朵花? (1)一共开了多少朵花?

8×3=24(朵) 15+9=24(朵)

(2) 还剩多少朵? (2)还剩多少朵花?

24-20=4(朵) 24-20=4(朵)

答:还剩4朵。 答:还剩4朵花。

[教学小结]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只是在此基础上抽掉了第一问,直接出示问题,让学生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能根据相关条件,先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后,接着往下求。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适时引导学生探索,并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主动地获取了新知。数学同样是一门让学生获取各种知识,提高认识的学科。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些环境教育的知识,让学生应用掌握的数学本领,获取环境方面的一些数据资料,从而警醒地认识到环保的必要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三)
六年级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案

——仙马小学虎春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 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与交流,感受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图片后,谈话引入。

1. 教学比的意义。

(1) 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提问: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生再次熟悉题目后,提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 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

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 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

B、小组汇报并举例: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 10=15÷10= 1 1

2……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一的第1题。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四)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新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比例 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 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 学 计 划

1、其中男生女生人,上学期及格 人,占 %,优秀 / 人,占 / % ,班平均 分,其它情况:

本班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 100 %,优秀率达到 / %,班平均达到 /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 动手操作能力 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 7 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5)作业批改:详批 / 次,略批 / 次,查 /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教研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2)参与集体备课 7 次,相互听课 20 节,上研究课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3)帮助 / 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能力 老师 / 指导,或与 / 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 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

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

学期

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本班六(5)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

全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与达成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

(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3.解决问题方面

(1) 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方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 觉性。 达成措施:

1.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学习素材,创设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突出学生的探索活动。

2.重视数学应用,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五)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独家原创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 册)【精心整理】

特别说明,教学内容如下:

一:扇形统计图

二:圆柱和圆锥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面积的变化

五:确定位置

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大树有多高

七:总复习(共32课时)(有配套复习试卷)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制定旅游计划

绘制平面图

扇形统计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作出解释或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观察这些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说一说。

2.出示例1: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

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图情况,教师相机说明,图中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学生可能提出可以看出各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教师让学生具体地说说,并追问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

学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教师则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较出来的,引导发现既可以根据每一位地形面积的扇形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行比较。

追问:这样的统计图中,扇形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各个数量所占的百分数比)

3.提问: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与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吗?它有什么特点?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数量,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表示的是每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

3.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多少?(出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根

据例1扇形统计图中各种地形的百分数,你能算出什么?

在学生回答可以算出各种地形的面积后,出示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统计表,要求学生用计 算器进行计算,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出示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

说明:两个圆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和世界耕地面积;第一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

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6%,第二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9%。

提问:通过图中的信息,你能想到些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指出:从两幅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与世界人口数的关系,我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面积的关系。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是比较多的,但耕地面积却相对比较少。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之一,是用世界9.9%的人口。

2.练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作适合点评,相机指出:根据营养学的观点,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吃油脂类的食物要适量。

3.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

全班反馈,指名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之几,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4.练习一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5.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四、评价延伸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试卷 苏教版六下数学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5032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