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2016-07-30 13:58: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共5篇)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对 称:第一课时 感知对称现象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内容。学习目标: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和镜面对称现象。难点: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教具准备:附叶中的蝴蝶...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一)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对 称

第一课时 感知对称现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和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具准备:

附叶中的蝴蝶、蜻蜓图;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师: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电脑出示蝴蝶、蜻蜓、飞机等图片,或者把一些对称的图形贴在或画在黑板上。) 追问:同学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

生:喜欢。

师:今天,这些美丽的图片想把它们自身的秘密告诉大家,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揭晓这个秘密吧。

(板书课题:感知对称现象)

二、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一遍,把学习目标记在心中。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吗?

生:有信心。

三、自学指导。

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同学们齐读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页“做一做”以上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能把这些图片分成两边的形状一样吗?试着画一画。

(4分钟后,比一比哪位同学自学效果好。)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看书最认真。

四、先学:

1、看一看(自学探究)

学生看书认真,教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画画,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2、议一议(小组交流)

过渡语: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带着你的收获或疑问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师出示合作交流的内容、形式、时间。

①对子交流(时间:2分钟)

自学指导问题1。

②四人小组交流(时间:2分钟)

自学指导问题2。

3、说一说(汇报展示)

(1)过渡语:请同学们用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交流内容。看到大家:认真地交流,积极的讨论,老师很高兴,下面让我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2)师:同学们,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1:我发现蝴蝶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

生2:我发现蜻蜓两边的形状也一样。

生3:这六幅图片的共同特点就是两边的形状都一样。

(3)师:这些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好,其他组的同学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真棒呀!那么有请下一个展示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图片的两边一样的?可以指一指、画一画。

生:(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快速地画出一个葫芦图形。)用手指指出自己是如何把葫芦分成左右两边一样的,这条虚线应画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一样,把这些图形分成左右两边一样吗?

生:能。

师:是呀!同学们,不仅仅是这六幅图片两边的形状一样,生活中的很多图形或物体有都这种特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检测”环节,给具有这种特点的图形或物体起一个名字吧!

4、做一做(自学检测)

师:自学环节,同学们展示的很精彩,为了使我们得到进一步提升,下面请看检测题。

检测题:课本第1页的“做一做”、第2页的“说一说”。(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蝴蝶、蜻蜓图片。)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指导错误的操作,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解决检测题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拿出蝴蝶、蜻蜓图片,沿虚线折一折,你发现了___________。

2、拿出准备的小镜子和蝴蝶图片,想一想镜子应该放在哪可以使镜子映照出另一半?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现象?

2、展示提升。

①师:讨论完的小组请用你们的坐姿告诉老师。同学们,你们把蝴蝶、蜻蜓的图片,沿虚线折一折,发现了什么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展示一下?

各个小组的学生都愿意展示。(此时师可以抽签决定展示小组。)

生1:(走上讲台)大家看我手中的蝴蝶、蜻蜓沿虚线对折以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在一起。

生2:我来补充,像蝴蝶、蜻蜓的图片沿虚线对折以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两张图片的形状都是对称的。

生3:第1页上面的六幅图片沿我们画的虚线对折以后,左右两边也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们也是对称的。

师及时点评,总结并板书:图片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一个物体左右两边或者上下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对称现象。

②师:根据对称现象,你能拿蝴蝶做实验,明确镜子放在什么位置,在镜子中会出现蝴蝶的另一半?

生:(走上讲台,把蝴蝶图片粘在黑板上,拿出镜子做实验。)将镜子放在蝴蝶头、胸、腹部所在的直线上,就会在镜子中出现蝴蝶的另一半。

师及时点评并小结:用镜子映照出蝴蝶的另一半,这种现象称为镜面对称,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镜面对称现象,如:平静的湖水中,岸边的树和房子,水中的小船和天鹅,都在湖中投下了倒影,这些都属于镜面对称。(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

③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好呀!那么生活中都有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生1:教师里的门、黑板。

生2:我们的课桌。

生3:红领巾。

生4:有一些字也是对称的,比如:“木”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六、拓展提升:

1、找出下面对称的图片。

2、考考你,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3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

七、总结归纳: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感知了对称现象,也发现了这些美丽图形的秘密,现在让我们自由说说这个秘密吧!

八、当堂训练:

师: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的真棒,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1、下面的图形中,是对称的在( )里“√”,不是对称的在( )里画“×”。

( ) ( ) ( ) ( ) ( )

2、课本第2页“练一练”写在书上。

板书设计:

感知对称现象

图片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一个物体左右两边或者上下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对称现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

教材附页中的飞机、心形;卡片纸;小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剪的一些美丽的图形,同学们看看,老师所剪的这几个图形他们的形状都有什么特点呀?

生:它的左右两边一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师: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两边是不是真的一样。(将图形对折)看前面,能看到另一面吗?反过来这面呢?这两边。哪一边也不多哪一边也不少。这就说明这两边是完全重合的,我们就说这两边是对称的。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叫它“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吧。(板书:认识轴对称图形)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一遍,把学习目标记在心中。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吗?

生:有信心。

三、出示自学指导。

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同学们齐读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页“试一试”以上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把这两个图形分别沿虚线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你的发现,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3分钟后,比一比哪位同学自学效果好。)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看书最认真。

四、先学:

1、看一看(自学探究)

学生看书认真,教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2、议一议(小组交流)

过渡语: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带着你的收获或疑问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师出示合作交流的内容、形式、时间。

①对子交流(时间:1分钟)

自学指导问题1。

②四人小组交流(时间:2分钟)

自学指导问题2。

3、说一说(汇报展示)

(1)过渡语:请同学们用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交流内容。看到大家:认真地交流,积极的讨论,老师很高兴,下面让我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师可以抽签决定展示小组。)

(2)师:把这两个图形分别沿虚线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1:我发现它们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二)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 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 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 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 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10页的题。

(1)把258块月饼装盒,每7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① 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试着算一算。

② 交流计算的结果。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使学生理解剩下的6块月饼也需要一个盒子,所以258块月饼,每7块装一盒,需要37个盒子。 ③ 师:怎样验算计算的对不对?

让同桌讨论,试着验算,然后交流,使学生知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先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2)如果每8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2、试一试:

如果把上面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呢?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在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余下的3块‖不够分给一位老人,所以只能分给51位老人。

三、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看懂图意再解答。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注意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四、作业:课本11页练一练第3题。

教学随笔: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放气球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3、在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学习的方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12页的题。

某地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举办―放飞我们的理想‖活动,一共有680个气球。一次放完这些气球,需要多少位小朋友?

(1)让学生试做。

(2)交流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着重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百位上的6除以4够商1,所以,商的百位上写1。

660÷4=165(位)

165

4)660

26

24

20

20

2、试一试: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判断的方法。

三、 练一练:

第1题:先解决书中小朋友的问题,再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验。

第3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体中的信息,再提问题。

教学随笔: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课外读物问题,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14页的题。

2、让学生列式,先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

3、让学生试算。

4、根据学生试算情况给予帮助指导,使学生理解被除数十位上的4个十除以6,不够商1个十,就要在十位上商0。

648÷6=108(本)

108

6)648

48

48

三、试一试:

先让学生试算,交流时,重点帮助学生理解406÷2,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要商0的道理。

四、练一练:课本15页的练一练。

五、数学冲浪: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教学随笔: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王老师资助学生的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

3、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爱心‖的温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生谈话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自己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同时,知道有许多人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奉献着爱心。

二、新授:

1、出示课本16页的题。

已退休的王老师每学期拿出720元钱,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平均寄给3位学生。王老师给每名学生寄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

3、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然后试着用竖式计算。

4、交流算法。重点交流:商个位上的0不写可以吗?使学生理解商的个位上写0的道理。 240

3) 720

6

12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三)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 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 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 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

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 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三、 巩固练习

师:认识了克、千克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自主练习P6—1、2

2、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四、 教师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五、 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6——7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 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 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体秤、生活实物

教学构想: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 小兰体重32( )

2) 一个鸡蛋重50( ) 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 2瓶矿泉水重约( )

4) 7粒黄豆约重(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

薯片

200g

薯片

150g

2.5元 2.5元 你会买哪种,为什么?

四、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四)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年月日3教案 冀教版

认 识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9—31页。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能力教学点】

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德育教学点】

体验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非常高兴!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日子(教师板书讲课当天的日期) 师:我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组精彩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师:谁愿意把你熟悉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出示赛跑的图片)

生:赛跑

师:你跑100米大约用多长时间?

师:谁还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学生篮球比赛的照片)

生:这是一场篮球比赛。

师:你知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是多长时间吗?

生:40分钟

师:谁还想来?(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图片)

生: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的图片。

师:你知道春节晚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场春节晚会大概经过多长时间? 生:春节晚会晚上8:00开始、12:30结束。一场春节晚会大概经过3个半小时。

师:你知道国庆节是在什么时候吗?

生:十月一日

师:你从上小学到现在经过了几年?

生:三年。

师:这些图片都跟什么有关系?(时间)

师:我们学过那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 师:其实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自由发言)

师:是这样子的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年的年历卡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二月 28天或29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教学大月、小月。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

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

(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

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3、教学平年、闰年。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的天数很奇怪,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师:我不用看年历,你要你说出这一年的年份,我就知道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不信谁来考考我?

生:自由说

师:我为什么不用查看年历就能准确地判断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将闰年的年份涂成红色。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并能总结规律。即: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往前推算,哪一年是闰年?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

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2100年为闰年时,教师说2100年是平年。这是怎么会是呢?

练一练

1、判断下列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1997后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北京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今年的 月 日是建国 周年纪念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断正误。

(1)每年都有365天。( )

(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

(3)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4)小明说:“我表弟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

(5)1900年是闰年。( )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视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案例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认识新的知识,并能发现、总结新的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五)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单元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39人,三年级学生已有两年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数与代数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对称,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统计与概率

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确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5.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6.指出并能测量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7.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

8.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一些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 对称

单元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描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①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本册安排的是轴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

本单元对称知识是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其他图形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集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还安排“有趣的剪纸”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感知对称现象。对称现象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对此现象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实际熟悉事物出发如:枫叶、蜻蜓、葫芦、蝴蝶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在通过画虚线和“做一做”的操作活动引出对称概念。“说一说”让学生在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说说自己的发现,明白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是“沿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指出什么是“对称轴”。并能根据给出的图形画出另一半。

3、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由我们常见的对称性剪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接着安排折纸剪纸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对称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对称现象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了解“对称”含义,并能说出生活中对称现象。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小镜子)图片

一、激趣引入: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枫叶蜻蜓蝴蝶葫芦短裤五角星图片)边出示边贴。

二、探究新知。感知对称现象。

1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张卡片上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②小组交流③说一说。(蝴蝶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蜻蜓两边的形状也一样;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两边的形状一样)

2你是怎么知道两边一样的?画一画,试一试。

3、你也来折一折。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三、做一做

拿出准备的小镜子和蝴蝶图片,想一想镜子应该放在哪可以使镜子映照出另一半?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吧!

四、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那些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练一练

先说一说他们是对称的吗?再试着分一分。

六、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你们能举几个对称的例子吗?

七、作业;画几个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对称

课后反思:

对称(第二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体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美丽的图形,请大家也把它拿出来(教材附页2),沿虚线把它们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

1、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发现的特点。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此时学生可能说出是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示怎样对称的。

学生可能说:虚线两边一样大

还可能说:虚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冀教版三上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 1、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016-09-22)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5258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