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2016-09-21 12:45:0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共5篇)人教版2012年5月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设计——黎扬东一、学情分析 本章是此套教材的起始章,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一)
人教版2012年5月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第一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设计

——黎扬东

一、学情分析 本章是此套教材的起始章,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节首先给出两张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有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内容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实际操作少,且生活中的测量常常比较粗略,不够规范。本课就从训练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开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尽量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学习有关测量长度和时间的知识,达到能够规范地使用测量仪器和进行正确测量的目的。本节介绍的物体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学习物理,就需要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先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进而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本课贴近生活,可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新课的讲授。学生普遍来说都能专心听课,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教学难点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四、教学方法

1、对比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通过这四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知识。 2、先对照课本插图讲解,再利用学生手头的三角板和直尺分组实验,测量书本,手指等常见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测长度和测时间的实验过程中发挥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精神,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应用于生活,与高中知识相衔接。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两张图片,并让学生作出判断。到底学生的判断对不对呢?引入本节课的测量。

(二)新课讲授

1、从古到今测量长度的工具和单位

2、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 m d m c m m m µ m n 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由大到小列出所有长度单位,并加以单位换算和常见单位填充练习巩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长度的单位。

4、认识常见测量长度的工具

(1)、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等等

(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5、刻度尺的使用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

(2)、会放: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

1、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5cm D.2.5μm=2.5×10-9m

2、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___________。使用前应先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结果由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5、关于误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B.无论用多精密的仪器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6、小明在学过时间的测量后,想练习一下停表的读数,当他按下停表后,停表指针开始转动,如图所示是他将停表再次按下后,停表的指针实况,则他两次按下停表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7、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18.8cm B.1.88dm C.18.80cm D.188mm

8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其中准确值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

9、用刻度尺测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分别为3.38cm,3.40cm,3.39cm和3.38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

A.3.39cm B.3.388cm C.3.3875cm D.3.38cm

10、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

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11、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的

宽度,然后把钢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次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比较

1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13、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1μm=10-6m, 则2.5μm=2.5×10-6m, A、D选项错误;1μm=10-5dm,则2.5μm=2.5×10-5dm,B选项正确;1μm=10-4cm,则2.5μm=2.5×10-4cm,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B。

2、答案:D

解析:使用刻度尺时,做到会“放”、会“看”、会“读”、会“记”。A中刻度尺左端没有刻度,物体左端未对准零刻度或整刻度,B中刻度尺没放正,C中刻度尺的刻度没有与物体紧贴,这样起始刻度不易对准被测长度起始端,终端所对刻度也不易读准。

3、答案:刻度尺;零刻线;量程;分度值;数字;单位。

解析:(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记录结果时必须有数字和单位。 4、答案:2.85;2.8;0.05

解析:(1)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对于一个测量数值而言,它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

图中的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85cm。木块的长度为3.85cm-1.00cm=2.85cm;其中最末一位数5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2.8cm,估计值0.05cm。

5、答案:D

解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是不能避免的,但可设法减少,

例如:选用精密的仪器测量;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均可以减小误差,D项错误。

6、答案:75

解析:解题时应首先看清停表的大、小表盘中的指针分别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时间为30s,小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为15min,且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两圈所用时间为1min;然后根据小表盘中指针的位置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所转的圈数,再进一步读出具体的时间。如题中小表盘中的指针指示的时间小于1.5min,由于可以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在转过1min后还未转完1圈,只转了1/2圈,因此,可以读得其指示的时间为75s。 7、答案:C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18. 8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A不符合题意;1.88d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B不符合题意;18.80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C符合题意;188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3.3cm;3cm;0.3cm

解析:测量长度前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此刻度尺从0cm开始量起,物体的长度是3.3cm,那么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3cm,估计值为0.3cm,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9、答案:A

解析: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实验方法可知,圆柱体的直径d的平均值的算式应为d=

3.38cm+3.40cm+3.39cm+3.38cm=3.3875cm,但考虑所用刻度尺的精度,结果应4

与原记录一样保留两位小数,故用四舍五入方法可得d3.39cm。

10、答案:B

解析: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比较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第二次数据的准确值为15.8cm,其它三次测量中,准确值均为15.2cm,故错误的数据是第二次的测量值。本题应选B。

11、答案:A

解析: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钢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分度值比标准刻度尺的分度值小,

再去测量课外书的宽度,钢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本题应选A。

12、答案:C

解析: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与两个拇指指甲的宽度相近,本题应选C。

13、答案:用一根不易拉伸的细线,使其与地图上的铁路线处处重合,在线两端标出南京和北京的位置,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这两个标记点间的线长,再除以地图上的比例尺便可得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近似长度。

解析:这是“化曲为直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三)
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长度、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学知识复习加点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图一中心的两个圆,哪个比较大?图二中AB和CD哪一条比较长?图三中两条线是弯曲的吗?图四中两条黄线哪一条比较长?(都是一样的,没有弯曲)

二 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长度有哪些基本单位?单位间如何换算?

2 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

3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 时间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单位间如何换算?

5 电子停表怎么使用?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1 m是如何规定的?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s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 299792458

常见的长度单位: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

常见的物体长度:

①骑自行车5分钟走的路程约1千米②指甲宽约1厘米③笔芯直径约1毫米;④手掌宽约1分米;⑤细菌直径约1微米;⑥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米。⑦教室的高度约3米;⑧黑板的长度约1.75米;⑨桌子的高度约80厘米„„

2 测量长度的工具

①直尺、三角板、卷尺.

②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③人体特殊的“尺”

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以从其他清晰的刻度线开始)、量程(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最小一格代表的长度)。

如:要测量人的身高,这把尺子就不好用,但是测量橡皮擦的长度时可以。这把尺子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以从清晰的“1”等处开始,量程为12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

②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放,要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要与起点对齐。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如下图:8.80厘米。

4 长度的特殊测量

(1)累积法

适用于测量尺寸很小的物体。当被测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很小的时候,

虽然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但可以将若干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

测出其总长度(或厚度)再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

如一张纸的厚度,一个硬币的厚度,一根细铜丝的直径、铅笔芯直径等。

①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100张纸的厚度d,则一张纸的厚度L=d/100.

②测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n匝),测出n匝铜丝圈的长L, 则铜丝的直径:D=铜丝较大长度L. 匝数n

(2)替代法

这种方法使用于曲线的测量或者很长距离的测量。

例如:通过测量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度来估测其实际长度——可以让细线在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重合,在起始端和末端做好标记后将细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细线的长度L,根据地图导航表示的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 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

(3)辅助法

测量一些不平直物体的某个部分长度时,除使用刻度尺之外,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器材。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把直尺、两个三角板测出硬币的直径。这种方法还可以测圆锥的高、乒乓球的直径等。

5 时间的测量(不用估读)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符号是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

分(min)等。

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停表的读数:小圆表示分钟;大圆表示

秒当小圆里面的指针超过一半时,外面

大圆的读数取大数31-60秒);里面小 圆的指针没有到达一半时,外圆读数取小的数(0-30秒)。

6 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改进测量方法③使用精密的仪器。

(四)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

三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 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

五 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

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

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3-11km=10m; 1dm=10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

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2、长度的估测

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P21并读出图2-15及图2-17的长度)。

活动1:(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P22的表格中)。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活动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

介绍: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刚结束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

4、特殊长度的测量

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测量方法: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③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

问题2.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搜索关键字:漳泉肖铁路全长<128km>);②借助福建省地图间接测量。

问题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

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①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②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12cm/h)

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时间的估测

活动3:(集体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3、时间的测量

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4:(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活动5:(2人一组):跑圈测时。(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

三、测量误差

介绍测量误差。

[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行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探讨,除了掌握这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学习生活当中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开,如此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时间的单位

2、长度的估测 2、时间的估测

3、长度的测量 3、时间的测量

4、特殊长度的测量

三、测量误差

布置作业

1.20分钟能力试卷;

2.完成练习册题目;

3.自制一个1米的厘米刻度尺,并用它测量课桌的高度和长度。

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五)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1.1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2.2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3 专家建议

时间、长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我们经常和他们打交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况去理解、感悟时间和长度这两个物理量。加快学习。

注意物理量的主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

另外在长度测量中,尤其要注意测量值的精度——估读一位。如果用刻度尺读出读数为1.10cm,那么1.1是精确值,后面的0是估读位。

能够从现实生活出发,解决一些抽象的题目。

4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小组讨论

5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直尺、计时器等

6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看下图,同学们觉得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凭感觉看,是不一样大,那么大家拿出手头的尺子或者选择一根绳子作为参照物,来测量测量两个圆的大小。

【生】两个圆原来是一样大的。

6.2 新知介绍

一、长度的单位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米,也学习了米的相关进率。 下面我们来总结: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师】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5.2m=5.2m×100=520cm

【生】5.2m=5.2×100cm=520cm

【师】对,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二、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师】从这幅图里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常用的直尺,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0.1cm。

【师】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测量过程中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B:使用中: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下图所示)。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下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图4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师】下图中木块长度是多少?

【生】答:2.77cm。

测量误差

【师】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我们的测量方法却都是正确的。之所以有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最后需要进行估读,估读就难免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



A.1.85cm B.3.85cm C.19mm D.1.9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8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85cm-2.00cm=1.85cm。

故选A

【例题】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

12.36cm

【分析】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12.9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9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

12.34cm+12.36cm+12.35cm 3

=12.35cm

故选A

三、时间的测量

【师】许多同学手上都有带一只手表,大家都知道,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所以是时间的测量工具。那么除了手表以外,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用来测量时间呢?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时间呢?(不要告诉我说可以看手机时间。)

【师】

下面我们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师】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生】可以用日晷、沙漏计时。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 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师】对,大家概括得很好,有时候在野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大概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时间。

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h=3600s

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实验】机械停表的使用

(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21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