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2016-09-21 14:14: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比大小教学设计(共5篇)《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整理、比较等活动,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比大小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整理、比较等活动,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从事简单初步的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9只猴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请学生认读1—5各数。

(二)提问:4前面的数是几?3后面的数是几?

(三)提问:与3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二、探究新知

(一)师讲故事:有一天,有几只猴子到山上去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饿,于是他们就跑到山上去摘了很多水果,来到草地上来吃。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都摘了哪些水果呢?(师播放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呢?分别是多少呢?

2.图上有几只猴子呀?

(师播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

(二)引导学生学习“>”“<”“=”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将3只猴子和3个桃子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这里猴子和桃子哪个多些?(同样多)

(3)师说明:当猴子和桃子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连接起来(板书“=”)

(4)提问:这是什么号呢?(板书“等号”)

(5)提问: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板书“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将3只猴子和2根香蕉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现在猴子和桃子哪个多些呢?(猴子多些)

(3)师说明:3只猴子多些,2根香蕉少些,也就是说3要大些,2要小些,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连接(板书“>”)

(4)师指出“>”的名称是大于号并板书。

(5)师教读3大于2并板书。

(6)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大于号的大口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尖尖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从而得出顺口溜: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

3、教学“<”(猴和梨比)

(1)师将3只猴子和4个梨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现在是什么多些呀?(梨)

(3)师说明:4个梨多些,3只猴子少些,那么也就是说4要大些,3要小些,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连接(板书“<”)

(4)提问:这个符号它的名字是什么呢?有没有同学知道?(板书“小于号”)

(5)提问:那么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指名读并让学生教读两遍,师板书

“3小于4”)

(6)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小于号的大口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尖尖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从而得出小于号跟大于号同样的性质: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

4、区分“>”、“<”

学生观察“>”、“<”,思考:大于号和小于号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得出顺口溜: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三、巩固练习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1、引导学生找到题

2、师播放课件出示该题的投影。

3、第1小题师引导学生完成,第2小题指名学生做。

4、齐读两个式子。

(二)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引导学生找到题

2、师播放课件出示该题的投影。

3、第1小题师引导学生完成,第2小题指名学生做。

(三)教科书第22页练习二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到题

2、师播放课件出示该题的投影。

3、第1小题师引导学生完成,第2、3小题指名学生做。

(四)补充练习(视情况而定)

四、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知道了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都是: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还知道了:大口朝左是大于号,大口朝右是小于号。

比大小教学设计(二)
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案

宋艳芳

教学内容:比大小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 “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探索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与数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学过程:

1、 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8-9 16-7 14-6 11-7 14-6

14-9 13-7 14-7 11-2 12-4

13-9 15-6 12-2 16-5 14-4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板书:比较大小,领读课题。

师:比较大小,要用到什么符号?(“〉”“〈”或“=”〉板书:〉 〈 = 复习读法

二 探索新知

1、教学例8

(出示母鸡图),师:左边的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的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哪只鸡下的蛋多?用什么符号连接?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组成来比。

3、看图。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可以根据数的顺序、组成、看图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我们还可以借助计数器。(出示计数器)

2、 教学39〈 45

先看计数器读数,再比较大小,说方法,最后总结方法: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齐读)

3、 同法教学32 〉30

总结方法: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齐读)

4、

5、 教学100 〉99 指导看书39页。

三、巩固练习

1、在○填上“﹥”“﹤”“=”

45○54 78○76 62○62

80○79 58○91 100○89

80个十○80 7个十和5个一○57

2、 把卡片正确的放在( )里。

58 38 60 79 98

( ) ﹤( ) ﹤( ) ﹤( ) ﹤( )

3、先读一读,再按顺序填在□里。

19 21 87 41 78 66 59 100

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 在( )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

25﹥( )﹥( )﹥( )

36﹤( ) ﹤( ) ﹤( )

50﹤( ) ﹥70

83﹥( ) ﹤93﹤( )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大于比较大小 ﹤ = 小于 等于

比大小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

2.同桌互找互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地把学习材料的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新知

1.师: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我们每个人的眼睛,耳朵这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师追问:都有几只?生:2只。 生2:我们每个人也都有2只手和2只脚。

生3:手指头,脚指头也一样多。

师:对了。象眼睛和耳朵同样多时,我们就说2只耳朵和2只眼睛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2=2。

知识迁移: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还能说出其他象这样的算式吗?

生1:我有2只手和2只脚。可以写成2=2。

生2:伸出一只手说:我的5个手指头和他的(指其同桌)一样多。可以写成5=5。

2.师:刚才小朋友很棒,找出了每个人身上一样多的东西。再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学生思考后,由于前面的影响,有点思维定势。师提示:把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东西比比看。 生1:我的耳朵比嘴巴多。师:好的。能把数量也说出来吗?生1:耳朵2只比1张嘴巴多。 生2:我有2只眼睛,只有1个鼻子。我的眼睛比鼻子多。师纠正:应该说你眼睛的数量比鼻子的数量多。

生3:我扎了1条辫子,她扎了2条。我的辫子比她的少。师:你先说少的,和他们不一样。 生4:我的衣服上有3个扣子,他只有2个,我的扣子比他的多。

......

师:3个扣子比2个扣子多,也就是3>2。板书:3>2。请学生跟读三大于二。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它的形状?

(有的把食指和拇指张开朝向左边表示,有的把两只手的腕部合拢手掌张开口子朝向左边,更有的用身体来表示,屁股朝向右边来表示)

做过之后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符号的形状。

师:谁还能说出其他这样的算式吗?

生:5个手指头比2条眉头多,可以写成5>2。

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起来说:我有2个鼻孔,只有1个鼻子,鼻孔的数量比鼻子多,可以写成2>1。众生都笑了。不过他的回答说明他观察的很仔细,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3:“<”的教法同上。

4:请学生观察2=2,3>2,3<5这3个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自己思考后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教师辅助进行如:谁在前面,谁在后面?符号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后,师用顺口溜帮学生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相同数间用等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通过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无论是学习材料的提供,还是问题的发现,均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完成的,体验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拓展,感悟到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和感悟数学知识内容规律的一个必然过程。在以“动”促活以“动”促思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展示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本案例安排了多样化的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师:小白兔听说小朋友今天学习了一种新本领,要来考考小朋友,行吗?众学生都很高兴。

师说问题--就是教材17页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后基本上有2种解法。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看出兔子多,萝卜少;一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每只兔子吃一只萝卜是不够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师读题,生听清题意。

(1)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生独立填,师巡视,及时批改。

3.游戏:看谁找得快

(1)师拿出数字卡片3和5,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谁找的最快!【比大小教学设计】

(2)小组游戏:请小组长出示1-5中的两个数,其他同学找符号。并互评谁找得又快又对!

(3)睁大眼睛在教室里找找还可以比比哪些东西的数量?并说出算式。指名说。小组内说。

[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白兔解决问题,在教室中找东西进行比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

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生1:我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这些数学朋友。

生2:我会用大于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了。

生3:这节课我学的很开心。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便于为儿童所理解,并借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但是,生活感受、生活经验还不是数学,还必须经过一番“数学化”的工作。而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辅助完成。本堂课一开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而且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1-5表示的东西;用动作表示>,<的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比大小教学设计】

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弘扬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数学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各方面的互动;留给学生广泛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情境演绎的经历者,情境意义的建构者,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

比大小教学设计(四)
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08.5.15.

教授人 : 张奕青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P58—59页(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比大小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具:课件

学具: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纸片若干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我们班有多少人哪?二年级有40人,32和40谁大呢?(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你们的数学书本是多少钱?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和6.14比大小?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书课题)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1、(板书“3/4 1/4”)3/4和1/4谁大呢?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先分4份,再分别涂上颜色,比一比大小。

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手势指向大屏幕,演示课件时,提问:涂色部分是第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看,右边的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那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

4、你是怎么填的?(板书“>”)

5、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6、这一组分数确实能比大小。

7、做“试一试”第(1)题

①演示课件,出示试一试第一题,涂色部分闪烁。

②学生独立比较,板书结果,引导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的想法。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课件演示,出示“1/4和1/2谁大?”

2、1/4和1/2哪个大?猜一猜!(请学生个别答,记住猜错的学生。)

3、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再比一比。

你们比较出的结果是什么?(有意识请猜错的学生说)

4、验证:课件演示,出示分数1/4和1/2对应的图

5、做“试一试”第(1)题第2小题。

看屏幕独立比较,板书结果,指名说比较的想法。

(二)、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比大小教学设计】

●做“试一试”第(2)题

1、演示课件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的理由。 ●探索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1、演示课件,出现六组分数和对应的图

2、那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一下。

3、组织小组发言,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三)、解释应用

1、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2、组织学生做题,师巡视。

3、同桌交流比大小的方法和答案。

4、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全班反馈。

(四)、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1、你们能不能不涂色直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让我们边做题边寻找答案。

2、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混排题。

3、这么多题,要比比谁最细心,老师巡视。

4、小组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和“分子相同时就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课件出示)

5、用你们的方法来比比1/2、1/8和2/7、2/5

6、课件演示验证。

(五)游戏:

1、拿小棒: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2、分苹果:如何平均分呢?(课件出示)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伸

思考题(课件出示):

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数,你发现什么?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0 1/5 2/5 3/5 4/5 1

1 1/2 1/3 1/4 1/5 1/

《比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新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会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主动、独立地去思考,而且表现出了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他们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产生了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我将例题交给学生去自学,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探究式的学习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在探讨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得主动,学有所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教师应更新观念,不能做书本知识的传机器,不能做扼杀学生思维的罪魁祸首,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 大 小》 说 课 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比大小。

2、教材简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⑴通过活动,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⑵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⑶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意义。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⑴创设生动具体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

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示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的学习效果

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应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不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设计这一课时,我以学生亲自参与的“自主探索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

引导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也隐含着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2、立足探索发现,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在引入的基础上,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活动贯穿始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在“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

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恰当给予肯定,然后通过引导,概括出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整合。

3、巩固练习

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

让学生在及时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的技能,让学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中,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在这节课上,我们也许看不到步调一致的和谐,但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

4、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后老师鼓励总结。

总之本节课的整个过程,力求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中心,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在为学生

比大小教学设计(五)
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能够借助“>”“<”

“=”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认识符号“>”“<”“=”,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猴子吃水果的对媒体课件。

学生:三只猴、4个梨、3个桃子、2根香蕉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复习旧知

【比大小教学设计】

(1)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这5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示标:认识符号“>”“<”“=”,能够借助“>”“<”“=”来描述5以

内数的大小。

三、创设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请你说一说,在这幅图中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能够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2)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三种水果。

(3)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

(4)课件展示:主题图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上跳下来,排成教材第17页的象形图。

提问:观察摆放的图形,数一数,几只猴子吃几个桃子、几个梨、几根

香蕉?

学生回答:三只猴子吃三个桃、4个梨、2根香蕉。

三、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3=3”

①(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一只猴都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②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子,桃子不多不少,,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

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师:不错,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同样多。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板书3=3)

③教师教读“3=3”这个式子。

(2)教学“3>2”。

方法和教学“3=3”的方法相同。

告诉学生:3比2多,可以用符号“>”表示。

学生说一说“>”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可以用手势表示。

教师教读“3>3”这个式子。

(3)教学“3<4”。

方法同上。

让学生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4)区分“>”“<”“=”。

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的方法。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

② 以游戏的方式,熟悉记忆这三种符号。

a.看谁写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写出相应的符号。

b.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四、总结归纳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概况。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仍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五、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基本练习:完成第17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第3题。

(3)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第63题。

(4)开放练习。

有1、2、3、4、5、>、<、=这八张数字或符号卡片,用这些卡片

组成不同的式子。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比大小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分数比大小教学设计 三年级比大小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比大小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比大小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30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