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2016-09-22 10:43:0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共5篇)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 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3 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二)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3.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4.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

的精神。

学习重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定义。

教学用具:集气瓶两个、试管两个、吸管、镊子、雪碧、火柴、酒精

灯等

教学过程:【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三)
沪教版(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2课时)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卢荣毅

第1课时

引入:阅读题目:《奇妙的二氧化碳》,它奇妙在哪里,你知道CO2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气体的

特殊性质?空气中有CO2,你的嘴里呼出的也是CO2,说明它有什么性质?再看看下面几个实验:

②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瘪了)

③ 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P44图2-17②) ④ 吹肥皂泡(总往下掉)

实验分析并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能溶于水,1atm时1体积水只能溶1体积,加压可溶更多。

啤酒、雪碧、汽水等均溶解了CO2(如何证明其中有CO2呢)

3.密度大于空气。

4.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56.2℃时液化 —78℃时凝固—干冰。

讲解: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升华属物理变化)。

强调: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气温降低,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二、二氧化碳与功与过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占0.03%,如此低的含量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不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空气中制氧气的工厂就会因缺少的原料而停产,那么是不是说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让我们来看P45表2-3下列一组数据。哪些场所二氧化碳含量可能会很高?应注意什么?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太高会造成哪些危害呢?请阅读P40《拓展视野》: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超过正常值,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过渡:那么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阅读P40图2-11并完成表2-2 设问:要控制温室效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大量植树造林,减少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开发新能源。

回顾: 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P44图2-17②) 设问:该实验除什么CO2密度比空气大之外,还能说明什么?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一般情况下,不可燃,不助燃,也不供给呼吸。(用途:灭火)

强调:CO2无毒;鉴别空气、O2、CO2的方法;

进入菜窖,灯火试验;溶洞探险,火把照明。

【提问】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简介】紫色石蕊试液及石蕊试纸

演示:① 水+石蕊——紫色

② 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石蕊遇酸变红)

③ 干燥的CO2,对着干的石蕊试纸吹——不变红,说明CO2不是酸

④ 干燥的CO2,对着湿的石蕊试纸吹——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⑤ 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说明CO2和水反应生成了酸)。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与水反应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水碳酸--------------------(1)

CO2 H2O H2CO3

演示:对⑤中已呈红色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加热后红色又变回紫色

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二氧化碳+水--------------------------(2)

H2CO3 CO2 H2O

提出情景:喝碳酸饮料,感觉很清凉,一会儿会打嗝,气体从体内出来带走热量,感觉凉爽。气体哪里来的?

设问:类似(1)的反应前面还学过哪些?它们仅从结构上观察有何共同点?

类似(2)的反应前面还学过哪些?它们仅从结构上观察有何共同点?

强调:化合反应:“多变一”的化学反应(定义划书P42)

分解反应:“一变多”的化学反应

提问:学过的反应中有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吗?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过渡:在碳酸氢铵、铜绿受热分解;蜡烛、木炭燃烧等反应中都有二氧化碳生成,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3. 与石灰水反应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现象:出现白色浑浊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碳酸钙 + 水

CO2 Ca(OH)2 CaCO3 H2O

应用: CO2的检验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讲解: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它来灭火;

2.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气温降低,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上用来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气肥。

老师总结:1、灭火 2、人工降雨,致冷剂 3、化工原料(制碳酸饮料),4、温室肥料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简介: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设问: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可以制出二氧化碳的方法。

过渡:本节我将带你探究实验室制CO2的原理和仪器装置。

回顾:1) 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或用双氧水常温下二

氧化锰得到氧气。

投影:投影出制取O2的两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

1)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2) 当用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 提问: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O2?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 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总结板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讲解: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3页。

板书:1.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二氧化碳不纯)

2.原理:碳酸钙 + 盐酸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设问: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稀H2SO4?能否将CaCO3换成Na2CO3? 演示: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演示: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Na2CO3 +HCl→ 太快,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收集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3.装置: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相似。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

大试管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提问: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板书:4.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问:(1) 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 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5.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6.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演示:再次演示实验室制取CO2。

总结、扩展: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四)
九年级化学全册《2.2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明确学习目标】 【回顾、预习与交流】

〖阅读〗P39~41

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多少? 2、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合作、研讨与点拨】

【导入】死狗洞的故事

【活动一】初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过少不利于植物生长,过多引起 。

2.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海平面上升,气候炎热无法居住,土地 。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也与 有关。

问题讨论并展示: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拓展】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叫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其中二氧化碳是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

2、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二】奇妙的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你一定观看到过舞台上产生的“云雾”吧,你能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吗? 1.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CO2

(干冰)

而没有液体留下,干冰在气化时要 环境中的热量,使得环境的温度 ,环境中的 凝结成 。

【拓展】人工降雨的原理及其原理

归纳:“干冰”的用途有 。 2.色、味、态

(实验)观察CO2的颜色气味 3.密度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比较CO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 4.溶解性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5.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阅读)P45

结论: [CO2的这一性质是 (“物理”或“化学”)性质] 【活动三】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把它们划分成两类,说出这样分的依据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铜绿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通常将固态

二氧化碳叫 ,常压下,温度高于-78℃时,干冰能直接变成

总结: 叫化合反应

叫分解反应 一变多是 反应,多变一是 反应

讨论:死狗洞的故事的罪魁祸首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五)
沪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二氧化碳》word教案1

九年级化学学案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相关热词搜索: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化学真奇妙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40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