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2016-09-23 11:56:0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共5篇)...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一)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列举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历史背景,认识《新青年》在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2.知道胡适首倡“文学改良”运动以及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的意义。

3.了解鲁迅、李大钊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探讨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4.结合课文中《新青年》的创办及其宣传、文学革命的发动及其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主张,通过讨论或其它形式,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课文的讲授,组织学生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结合文言文的学习,与白话文进行比较,探讨白话文的兴起对文化传播和发动民众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实际经验出发,来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国家动荡日重的状况下,积极思想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通过学习,认识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灵的封建道德和封建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为随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培养从历史角度,具体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作用,避免片面的脱离历史实际的空泛议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风尚。

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复习导入):

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那么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和探索的?大家一起来回忆:面对外侵略,首先有农民阶级进行的反抗斗争,比如(学生答)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接下来,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生答)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学生答)维新变法运动;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学生答)辛亥革命。但是这些抗争探索有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学生齐声:没有。

而中国进行抗争探索的过程其实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大家来回顾一下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既然是新文化运动,肯定和旧的思想文化有很大区别,那么,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分析这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背景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浏览一下课本第40页第一段的内容,结合上一节课的知识思考: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回答,问题稍难,一些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或不正确,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问)

1、辛亥革命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上台后都做了些什么事呢?

学生答: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先炮制出一部《中华民国约法》。

教师提问:这部约法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答:把总统的权力扩大到皇帝的程度。

那么也就是袁世凯实际上是皇帝了,这样原来的中华民国就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因此在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想要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有没有真正实行?

学生答:没有。

这便是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的背景。(板书:辛亥革命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忙于在欧洲战场上的火拼,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样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便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出现短暂的春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采取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因此,这些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资产阶级就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成为了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板书: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了当皇帝,除了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外,还做了什么事?

学生答:下令全国人民“尊崇孔圣”、“恪守礼法”,并率领文武百官在北京天坛上演了一场“祭天”的丑剧。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祭孔”,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因为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这样的内容,比如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下面的官员要听皇帝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妻子要听丈夫的。实际上就是为他当皇帝制造舆论。那么当时的人们还能不能接受袁世凯的这种做法?学生齐答: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当时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入中国,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人们已经不能够再容忍这种旧思想了。这便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方面的背景。(板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这时候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就想:为什么我们想要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就是因为对旧有的封建思想文化批判得不够彻底,所以中国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因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这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和指导思想。(板书: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强调:时间是1915年,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注意:《新青年》杂志原名是《青年杂志》。

在课本50页有这两副图,了解一下:

关于陈独秀大家可以通过图和介绍简单了解一下:他早期接受的也是封建式的传统教育,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在考场上他发现很多考生都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呆头呆脑的人,没有什么真本事,这些人如果当了官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此,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并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代表人物有四个: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就是《新青年》,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当时被陈独秀形容成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因为这两个词的英文分别是democracy和science.

2、前期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教师引导:下面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接受了了民主共和国的思想,面对袁世凯的专制和独裁,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全面。)

我们看看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是怎么做的。袁世凯想搞专制独裁,他们就赶紧宣传民主。也就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板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什么是民主?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实际上就是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袁世凯说:我是天的儿子,是上天派下来管你们的。然后就天灵灵地灵灵地烧香拜鬼神,大搞迷信活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赶紧宣传科学。也就是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板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就是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什么是旧道德?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刚才说了比如所谓的三纲。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呢?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的精神工具,不然袁世凯为什么要大肆地搞“祭孔”,就是为了他当皇帝的需要。所以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要否定封建礼教。

什么是新道德?就是男女要平等、个性要解放等等。它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自主,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要什么都把古人抬出来,反对盲从封建权威,比如在家里妻子一定就得听丈夫的吗?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要解放自己,自由发展。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文学就是指以前的文言文、八股文。也就是说写文章要用自己的话,不要动不动就模仿古人,什么内容都没有。

教师问:这个四提倡四反对直接针对谁的思想?

学生回答。

直接针对的是孔教,也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这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文学革命(板书:文学革命)

另外,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还进行了一场文学革命。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是如何进行文学革命的?

学生回答。

首先,胡适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胡适曾经到美国留过学,回国后就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他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题:请用文言文拟一份委婉拒绝别人的电报。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最少的用了12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电报如果用白话文的话只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非常简单明了。为此胡适提出了文学改良的一些具体主张,他提出了八项要求,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这八项主张的主要意思。(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接下来,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新。新青年从第四卷起也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在文学革命的时候,鲁迅的成就是最突出的。鲁迅:他最早的时候在日本学医,结果有一次他看到这样一个电影: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抓去要枪毙,因为这个中国人当了间谍,结果刑场周围站了一圈的中国人都在袖手旁观的看热闹。演到这个画面的时候鲁迅旁边的日本人就开始狂喊“万岁”,另外有些日本人就指着鲁迅说;看看,中国人就是这个样子,迟早有一天要灭亡!这件事使鲁迅大受刺激,从此弃医从文,希望从思想上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并且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充当了主力军。

鲁迅的文学作品很多,大家也学过不少,请你们总结一下鲁迅作品有什么特点?尤其是与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相比。

学生回答: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有标点符号,文笔犀利,思想深刻。

鲁迅作品中最有名的算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鲁迅的文学成就非常高,甚至在今天人们进行的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中鲁迅也能稳居榜首,为什么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学生回答:因为鲁迅通过文学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给人的精神造成的摧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到了后来又有了新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新世纪的曙光”。大家想一想,是什

么事件使中国人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学生回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使中国人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民族解放的希望。李大钊等人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学生回答: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颂扬十月革命。

李大钊还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所以新文化运动到了后来,开始转向对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

后期(板书:后期)

前面这五个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要注意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和他们的贡献,课本中给出了这些代表人物的肖像,要求大家会识别: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同学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新”究竟体现在哪里? 一是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思想,二是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三、意义

学完了一个新的历史事件,同样还要分析它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

第一,它是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教师问:难道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天去继承去发扬的东西吗? 学生齐答:有!

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学习。

教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 课 新文化运动

高 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及主要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学生表达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思想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创办。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第二目:新世纪的曙光。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课文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对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本课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评价论证能力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析法;启发法;设疑提问法;情境创设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近代中国涌现的许多著名人物中,安徽籍的名人很多,你能数出几位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导入:我今天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两位人物:陈独秀、胡适。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胡适,安徽绩溪人,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一生获得30多个博士头衔。他们俩参与、领导了我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今天,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走进新文化运动。

播放幻灯1:第9课 新文化运动

● 研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过渡: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的,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那么,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什么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讲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被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与此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两种思潮同时出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播放幻灯2,3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应该讲它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请看课本“动脑筋”题目,分组讨论回答,谁先想到先回答。

播放幻灯4(“课堂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参与讨论、明确: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它是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不是几个人凭空编造出来的。

播放幻灯5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陈独秀等人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认为国民的思想很陈旧,要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就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样新文化运动兴起。

板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动手设计简单表格,找出和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兴起标志和主要阵地。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准、填得快。

学生看书、填表、回答。

教师巡视,归纳。

播放幻灯6,7,8

教师过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就是德先生、赛先生。那德先生、赛先生又指的是什么呢?

播放幻灯9

学生回答。

教师讲析:(教师用英语读出“民主”和“科学”两个英文单词)当时他们以英语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亲切的称呼“民主”和“科学”为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的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教师过渡:发动这场运动的,除了陈独秀,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我们来认识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

板书: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播放幻灯10【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教师讲析: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逐一了解下这四位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和主要思想。

播放幻灯11,12,13,14,15

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师过渡:大家从刚才的介绍中看出,陈独秀等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要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这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板书: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播放幻灯16

学生回答(教师请学生齐读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明确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播放幻灯17,18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组镜头来具体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播放幻灯19 (镜头: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对联)

教师讲析。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播放幻灯20 (镜头:鲁迅小说《药》中描述的人血馒头)

教师讲析。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播放幻灯21 (镜头:镜头: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教师讲析。

教师提问: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22 (鲁迅谴责封建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播放幻灯23 (镜头:秀才断句征婚启事)

教师讲析:这种旧文学需要断句,容易给人带来歧义,而新文学简洁、明了。因此要反对陈腐的旧文学,建立一种新文学。胡适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播放幻灯24 (镜头:胡适提倡白话文)

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次运动,我们要

正确评价。想一想,应该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呢?下面请同学们从性质、积极性和局限性方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播放幻灯25

学生回答。教师讲析。

播放幻灯26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现象的分析,来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理解。

1、性质

播放幻灯27

教师讲析: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进步性

播放幻灯28

教师讲析: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

播放幻灯29

教师讲析: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下面,我们来回忆所学内容,自主思考、合作研讨、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各发动了哪些运动?分别从什么方面进行探索的?

学生思考、研讨、回答。

播放幻灯30(探究活动),31,32。教师参与探究、明确。

教师提问:一百年前,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该如何做呢?

播放幻灯33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34。教师明确(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今日青少年之誓言)。

●课堂总结

1、本课小结

播放幻灯35。教师总结。

1、课堂训练

播放幻灯36,37(“牛刀小试”)

学生答题。教师明确。

●布置作业

播放幻灯38

附: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及主要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学生表达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思想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创办。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第二目:新世纪的曙光。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课文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对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本课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评价论证能力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析法;启发法;设疑提问法;情境创设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近代中国涌现的许多著名人物中,安徽籍的名人很多,你能数出几位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导入:我今天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两位人物:陈独秀、胡适。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胡适,安徽绩溪人,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一生获得30多个博士头衔。他们俩参与、领导了我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今天,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走进新文化运动。

播放幻灯1:第9课 新文化运动

● 研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过渡: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的,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那么,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什么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讲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被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与此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两种思潮同时出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播放幻灯2,3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应该讲它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请看课本“动脑筋”题目,分组讨论回答,谁先想到先回答。

播放幻灯4(“课堂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参与讨论、明确: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它是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不是几个人凭空编造出来的。

播放幻灯5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陈独秀等人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认为国民的思想很陈旧,要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就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样新文化运动兴起。

板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动手设计简单表格,找出和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兴起标志和主要阵地。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准、填得快。

学生看书、填表、回答。

教师巡视,归纳。

播放幻灯6,7,8

教师过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就是德先生、赛先生。那德先生、赛先生又指的是什么呢?

播放幻灯9

学生回答。

教师讲析:(教师用英语读出“民主”和“科学”两个英文单词)当时他们以英语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亲切的称呼“民主”和“科学”为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的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教师过渡:发动这场运动的,除了陈独秀,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我们来认识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

板书: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播放幻灯10

教师讲析: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逐一了解下这四位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和主要思想。

播放幻灯11,12,13,14,15

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师过渡:大家从刚才的介绍中看出,陈独秀等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要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这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板书: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播放幻灯16

学生回答(教师请学生齐读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明确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播放幻灯17,18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组镜头来具体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播放幻灯19 (镜头: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对联)

教师讲析。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播放幻灯20 (镜头:鲁迅小说《药》中描述的人血馒头)

教师讲析。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播放幻灯21 (镜头:镜头: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教师讲析。

教师提问: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22 (鲁迅谴责封建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播放幻灯23 (镜头:秀才断句征婚启事)

教师讲析:这种旧文学需要断句,容易给人带来歧义,而新文学简洁、明了。因此要反对陈腐的旧文学,建立一种新文学。胡适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播放幻灯24 (镜头:胡适提倡白话文)

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次运动,我们要正确评价。想一想,应该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呢?下面请同学们从性质、积极性和局限性方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播放幻灯25

学生回答。教师讲析。

播放幻灯26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现象的分析,来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理解。

1、性质

播放幻灯27

教师讲析: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进步性

播放幻灯28

教师讲析: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

播放幻灯29

教师讲析: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下面,我们来回忆所学内容,自主思考、合作研讨、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各发动了哪些运动?分别从什么方面进行探索的?

学生思考、研讨、回答。

播放幻灯30(探究活动),31,32。教师参与探究、明确。

教师提问:一百年前,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该如何做呢?

播放幻灯33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34。教师明确(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今日青少年之誓言)。

●课堂总结

1、本课小结

播放幻灯35。教师总结。

1、课堂训练

播放幻灯36,37(“牛刀小试”)

学生答题。教师明确。

●布置作业

播放幻灯38

附,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 伍先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四)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兴起标志、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口号、活动阵地)主要内容、评价。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史论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体会思想解放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二、学情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年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处于起始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手段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讲述法和讲解法,将重点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史料分析法,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科学(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回忆历史,导入新课

图片材料1: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图片,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史实及图片资料分析归纳)

设问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新文化运动前),结果如何?

结论1:新思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结果失败。

设问2:中国该怎样向西方学习呢?以此导入新课

1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五)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兴起标志、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口号、活动阵地)主要内容、评价。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史论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体会思想解放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年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处于起始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手段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讲述法和讲解法,将重点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史料分析法,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科学(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回忆历史,导入新课

图片材料1: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图片,要求学生回答: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史实及图片资料分析归纳)

设问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新文化运动前),结果如何?

结论1:新思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结果失败。

设问2:中国该怎样向西方学习呢?以此导入新课

图片材料2: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的图片、课题和课标要求。

2、新课教学

设问3: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意识是否被大家所接受?

(导入新课第一块内容新文化运动背景)

图片材料3:呈现据报道,广东某富豪家有胡椒树108株,每年收入极丰,于是他纳妾1

08位,每妾各收1株之利,用于饮食服饰 。

图片材料4: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女子世界》,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

男子多妻纳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图片材料5:“袁世凯祭天祭孔”“袁世凯复辟称帝”

设问4: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这种社会现象仍旧存在?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归纳)

结论2:新文化运动背景(1)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孔子

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

图片材料6: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

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

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归纳)

结论3:新文化运动背景(2)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

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图片材料7: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的照片袁世凯复辟帝制照片、西方“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思想与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思想

结论4: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新的国家需要新的国民,新的国民需要新的思想。

(以此加深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理解并导入新课第二块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图片材料8:陈独秀、《新青年》图片

结论5:(1)时间:1915年(2)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图片材料9:“北大三兔” 图片

结论6:(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图片材料10:

《敬告青年》:陈独秀先生提出现在只有“德先生” ( Democracy )和“赛先生 ”

( Science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结论7:(4)旗帜、口号:民主、科学。

设问5: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8: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图片材料11:北京大学图片

结论9:(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设问6: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图片材料12:

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

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

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

材料三:(蔡)多次拜访(陈独秀),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

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结论10: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善于用人、《新青年》。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图片材料13:“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

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

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在的时代,

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结论1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图片材料14:“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

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

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结论1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图片材料15: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

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

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

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

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设问7:祥林嫂是谁害死的?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图片材料16: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

结论13: “吃人”的封建礼教.

结论1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图片材料17: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

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设问8: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图片材料17: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图片材料18: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白话文: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图片材料19: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干不了,谢谢。”

文言文: “妻丧速归。”

白话文:“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结论13:白话文在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方面的优势:通俗易懂,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图片材料20:内容: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形式: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结论1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结论1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结论16: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积极: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

(2)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3、学以致用:

图片材料21:网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虾 ;网上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鸟;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 ;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

设问9: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信息时代,网络语言丰富,有人说,这又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垃圾,你会持什么观点呢?

图片材料22:打倒孔家店、官方祭孔的图片

设问10:新文化运动时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图片材料22: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论语》中的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人”,“礼之用,和为贵”,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 图片材料23:中文化化的精髓与糟粕: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对于现在孔子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设问11:对于现在孔子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设问1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结论17:对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对外来文化:

(1)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一概排斥,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出合理的取舍

(2)要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相关热词搜索: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79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