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2016-09-23 14:22: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共5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一)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

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笔算加法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本11页主题图,例1、例2主题图,小棒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暑假刚刚结束,你们在假期里都去过哪些有意义的地方?大家去过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博物馆。出示P11主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仔细观察后小组内互说)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汇报交流: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每班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方法。)

同学们说的真好,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老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同学们讨论出解决方案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一下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案。【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同学们考虑的真周到。那我们就先来验证一下第一种方案吧:

1.教学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怎样才能知道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把本班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加起来。

同学们,他说的对吗?谁能列一下算式?

生列算式:35+2= (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板书课题) 同学们能试着把结果算出来吗?

独立计算,遇到问题时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1、验证二(1)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5+2=7 ,30+7=37没(3)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板书:

3 5

+ 2

3 7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

利用课本第12页“做一做”,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认识到用竖式计算的好处。

同学们,看来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哦。

2.教学例2

出示例2主题图: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35+32= (板书)

一生板演:(边写边介绍做法)(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么列式? 指名列式,自主探索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4+5=9,

在个位下面写9,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

3 5

+ 3 2

6 7

(所有同学都做完后,交流计算结果,共同纠正。)

根据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内互想说一说)

小组汇报:

(1)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如果有学生从十位开始加起并计算正确,要给予肯定。)

小结: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1)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2.独立练习。【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练习二第2题(找八位同学上黑板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纠正。)

3.数学医院。

4.数学与生活

5.二年级的小朋友举行踢毽子比赛,小明踢了35下,小红踢了21下,小丽踢了34下。

(1)小明和小红一共踢了多少下?

(2)小红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

(3)小明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 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 13+5 13+5 2+17 4+13 8+11 14+3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1)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二年(1)班有35人,二年(2)班有32人,二年(3)班有37人,二年(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二年(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4)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请学生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2=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2)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算法:

①口算法:5+2=7,30+7=37。

②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最后合计3捆零7根。

③计数器法: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合起来是37。

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叫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教师示范,感知竖式。 35

+ 2

37

(2)出示算式25+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根据教师示范及摆小棒,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③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小结: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尺画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例2。

出示例2:二年(1)班和二年(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抽生汇报。

(2)在黑板上展示竖式 35

+32

67

(3)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53+6= 35+23= 43+26=

2.医生诊断

35 47 17

+ 4 + 12 + 22

3.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35 35

+ 2 + 32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重难点:

能利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探究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算法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2+6= 4+3= 3+5=

20+30= 70+20= 40+20= 50+20=

学生口算后交流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观察,交流图意。(说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 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每班带队老师的人数。

(2)学生列出算式:35+2

(3)算法交流(可以让学生依据前面的经验进行)

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算法,同时用算式表示(先算5+2=7,再算30+7=37)

活动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一)

1、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谁会写竖式?

2、教师教写,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35” ,在35的左下方写“+”,再写“2”,“2”是个位数写在个位上,也就是“5”的下方,数字“2”与“5”对齐,再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引出知识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活动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出示课本对应练习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点名回答,集体订正。

活动四:探究新知(二)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1)学生观察,交流图意。

(2)学生列出算式:35+32。

(3)算法交流(可以让学生依据前面的经验进行)。 要引导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活动五:牛刀小试

1、出示课本对应练习做一做第1题、第2题

2、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活动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本练习二第1题和第2题。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四)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参赛教案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7+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五)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参赛教案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7+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不进位加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94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