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2016-09-24 11:12: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共5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倔强的小红军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一)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内容:(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 )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课前准备:长征背景、陈赓简介、字词、朗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纪律、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出倔强的意识。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长征途中,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牺牲的故事。

师:评价或小结(总结得很好,简单明了,表达清楚)

4、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新授课部分

1、指明读第1自然段。(谁来读一下第1自然段?)

师:评价(读得不错,请坐)

2、究竟是怎样一件往事呢?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继续朗读下一自然段?(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

师:①评价读得怎样,并注意纠正(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②本段中有一个词语同时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语?

生:“疲惫”〔师:板书 疲惫(条件恶劣、艰苦)〕

③第一个疲惫是谁疲惫?

生:陈赓

④第二个疲惫是谁疲惫?

生:马

⑤你是从哪儿看出他们都十分疲惫的?拿出铅笔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相关语句。

⑥巡视

⑦指名回答,评价是否准确。

⑧简单小结:同学们找得很准确,长时间行军、常常忍饥挨饿、掉队、一步一步朝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吗?能不疲惫吗?

⑨(指板书:“疲惫”)从这两个“疲惫”中你能体会出长征途中战士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吗?

生:恶劣、艰苦、难以生存┈(师板书 恶劣、艰苦)

⑩在这样难以生存的恶劣条件下,陈赓遇见了谁?【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生:小红军

4、那么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②巡视

③指名朗读(谁给大家读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④评价(非常准确,其他同学找到的句子和他一样吗)

⑤现在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这部分内容。思考: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齐读课文

⑥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不过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很小,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很饥饿,营养不良。)“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说明他(很寒冷,也说明长征的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⑦总之,通过这段外貌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在荒无人烟的

草地上孤独行走、饥寒交迫、疲惫虚弱的小红军。

5、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小红军,那么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想一想,可以同桌之间探讨一下。

①生自由回答:师点拨

②师小结:是呀,这么孤独,要是能有个半儿该多好呀。这么饥饿,要是能有口吃的该多好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要是能有匹马骑该多好呀!

6、可是面对陈赓同志的帮助,我们文中的小红军是怎样做的呢? ①请一名同学给大家朗读第4---10自然段。

师:(板书 倔强)并适时点拨指导。【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②指读“倔强”一词。

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从这部分内容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小红军的倔强?(请看清要求后在进行学习)

④小黑板出示:

要解决的问题:你从课文4—10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合作学习要求:

1、自己先反复朗读,用铅笔画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语句。

2、再到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内形成共识后,推选出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回答问题。

⑤教师巡视指导

⑥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师:根据回答板书:(强多了 比一比 等同伴 拍了拍)

(大约三组回答就可以了,其它小组同意他们的答案吗?)

⑦刚才我们画出的这些语句,大多数都是对小红军哪些方面的描写呢?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思考一下?

生:语言、动作的描写。

师:可以举例引导

⑧这些描写充分表现出小红军倔强的性格特点。以后我们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向本文的作者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来表

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好不好呀?

⑨好,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刚才大家看到,陈赓一次次想帮助小红军,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小红军的倔强让陈赓无可奈何,最后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7、那么这个倔强、可爱的小红军最终的命运如何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剩余的部分。

①谁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感情)

师:评价(读得多好啊,多有感情啊)

②现在老师把这一部分再朗读一遍,大家边听边想:陈赓回头找到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

③师范读课文。

④现在谁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当陈赓回头找到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

师:指名回答。

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倒在地上 牛膝骨)

⑤陈赓看到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联系全文想一想?

师引导:(从“牛膝骨”入手:看到这一段你一定会想起课文前边的某一部分,找同学读一读,问:为什么轻轻拍?引导说明小红军是在骗陈赓。通过“倒在草地上”引导说明前边的“比你强”“比一比”“等同伴”也是在骗陈赓。现在陈赓终于明白了这些都不是真的,都是小红军假装的。)

⑥那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是因为他不想拖累陈赓。

师强调:你讲得很好,小红军假装编造总总理由“骗”陈赓,就是因为他不想拖累陈赓,他把困难和危险都留给了自己,多么高尚的品质呀。他是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呀!

⑦而当陈赓完全明白小红军的用心时,小红军却已经停止了呼吸,永远的倒在了那片荒芜人烟的草地上,牺牲了。请你体会一下,此时此刻的陈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谁来说一说?

生:伤心、难过、后悔、愧疚

⑧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让我们共同来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陈赓的这种“后悔”“伤心”而又“难过”的心情!

生:齐读课文。

8、同学们读得很好,最后老师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要问大家: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觉得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

生:倔强、坚强、不愿拖累别人、面黄肌瘦、可爱的、可怜的、十一二岁„„(教师从性格、年龄、外貌、品质、情感上进行引导)

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能从年龄、外貌、性格、品质等各方面全面的评价了小红军,证明大家对小红军已经非常了解了。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这些方面,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好不好?

下课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强多了

疲惫 倔强 比一比 倒在地上 不拖累别人 (恶劣、艰苦) 等同伴

拍一拍 牛膝骨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二)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难点:

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1、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帮助的语句。(找找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②想一想,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1、交流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

汇报:陈赓要帮助小红军什么?小红军又是怎样拒绝的?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先走吧!’” ②“小红军不和陈赓一块走,不吃他的青稞面”

随机指导朗读:“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吧”(语气亲切、诚恳)“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既满不在乎又关心体贴)“那,我们一块儿走吧”(既无可奈何有充满关爱)“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坚决)

过渡:小红军筋疲力尽,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

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

2、交流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

练笔: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

①“(我)虽然很累,还是(不能)骑马因为这位老同志比我还累,我要把马留给他骑。 ②“(我)虽然一人行走很孤单,还是(不能)和他一块走,因为我快要死了,不想在路上拖累他,我要让他追上大部队。

③“(我)虽然很饿,还是(不能)要他的青稞面,因为我要把吃的东西留给他。

小结:陈赓想帮助小红军,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却一次次地拒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倔强的性格特点,他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拖累别人。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坚强机智、热爱革命、忠于革命的小革命者的形象。)

朗读: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读读这两个人的对话吧!指导写作:小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被作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们在习作中,如果能成功运用细节描写,那么就会使文中人物有血有肉,就会增强文章感染力。

过渡:小红军的言行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他还有体力,有粮食,有能力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终于达到了使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的目的。但陈赓走后,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他想到“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的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返回来寻找小红军,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练笔:让我们抓住细节描写,写写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请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陈赓,当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用上“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因为„„”的句式表达。 (明白了:小红军倔强地说他体力好,是因为他要把马让给我骑,小红军倔强地说他要等同伴,因为他怕坚持不下去,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干粮鼓鼓的,因为他怕我没有青稞面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我。)

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自责地说:“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关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小红军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体力充沛”的小红军,还是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此时此刻,你眼前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黄黄的小脸”,“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练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的特点,写写他的外貌。

学生看板书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此刻,老师眼前浮现出一位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不拖累别人,毅然选择了死亡的高大的小红军的形象。他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在生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

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吧。 板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途中过草地 特定环境

想帮

陈赓 小红军 特定人物

拒绝 特定事情

骑一段 --一心为别人着想--- 体力强 特殊描写

一块走 --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等同伴 (外、动、神、语) 留干粮 ------------------------------- 鼓鼓的

(关心爱护小同志) (倔强、不连累别人) 特殊情感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是个引导者,也是个激励者。在《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的教学中,我有过“这个小红军真是可怜啊!”“你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了小红军的满不在乎!”等激励性形象化的评价,因此调动起来学生的读书愿望。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开始就抓住“倔强”一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词句。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对小红军语言、外貌、动作等的描写,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测、推敲,深入体会小红军的心理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紧紧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想、议、读”的教学过程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一、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是落实这一训练项目的载体。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紧紧地抓住文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较好地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十分重视词句训练,培养学生推敲领悟词句的能力。我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重点词句,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心。例如,描写小红军的动作,应抓住“摆”、“微微一笑”、“一挺”、“一拉”、“轻轻地拍”等重点词语;神态方面,应抓住“满不在乎”、“倔强”等重点词语。找出重点词语后,引导

学生讨论、探究,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摩、推敲,终于悟出了这些词语的运用反映了其匠心所在。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

三、十分重视情感因素。1、以情传情。教师良好的情绪状态会让学生以热烈而饱满的情绪,愉快、兴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开课之前,师问同学们高兴吗?有信心吗?同时出示课件:享受课堂——信心、勇敢、智慧和合作。看似简单的问好,其间,老师的情绪感染了所有的学生,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2、以境入情。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波动、激扬、张扬,需要一定的场景、画面来驱动,即入境才能入情。我在教学中为了创特定的情境,播放红军过草地的短片,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置身于陈赓、小红军的行列中,同思、同虑、同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3、以读悟情。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注意体会重点词句,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以想激情。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例如,学完小红军的外貌描写这一段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当时的样子;陈赓终于被说服了,骑上马走了。我巧妙地利用此处空白,让学生想象此时小红军是怎样的情形?学生想到了一个个感人的场面,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军“骗”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再将学法迁移到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先走的;通过学生自读、自练、自悟,明白了小红军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别人而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心中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引导学生大胆地评价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使学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深刻领悟。

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水头中心 王艺琳

2013.11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三)
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因此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课前我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讲长征的故事,或上网查找相关长征资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倔、惫、稞、嘛、膝、捶”6个生字,会写“倔、顾、饥、薄、段、港、狠”7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学习准备:

1、有关介绍长征的资料。

2、教学课件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对长征了解多少?你能谈谈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

2、教师简介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在长征的途中每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讲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4、齐读课题。读准“倔强”一词。

二、自主预习

1、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较熟练地朗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词语,纠正生字的读音,指导书写。

倔强 忍饥挨饿 回顾 薄嘴唇 一段 香港 疲惫 牛膝骨 捶腿 无可奈何 络腮胡子 兄弟 青稞

注意:“薄”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倔强”一词“强”中读“jiãng”,“忍饥挨饿”一词中“挨”读“ái”,“牛膝骨”一词中膝读“xī”,不读“qī”.

2、联系上下文说说“倔强”一词的意思。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四、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倔强”

1、长征途中,陈赓在什么情况下和小红军相遇了?遇见小红军后陈赓是怎么做的?小红军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样的?

2、哪些语句体现了小红军“倔强”的特点呢?从文中找出有关体现小红军倔强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3、“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小红军为什么会满不在乎地回答?

4、小红军是分别用了那些理由说服陈赓同志的?

5、小红军宁可饿死在长征途中也不肯接受陈赓的帮助,这体现了他

的什么精神?

五、展示归纳,理解“倔强”

1、分小组汇报対合作探究部分问题的理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

2、总结:长征的路上,一位筋疲力尽的老红军和一位面黄肌瘦的小红军相遇了,他们互相关心,老红军让小红军骑自己的马走,可小红军说什么都不愿接受这位将军的帮助。体现了小红军的什么品质呢?

六、拓展练习

1、多音字组词。

薄 báo ( ) 强 jiãng ( ) 挨 ái( ) bó ( ) qiáng ( ) āi ( )

2、读一读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言行反映小红军的倔强。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四)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案

25、倔强的小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白莲学校 彭伟娟

教学内容:(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步了解了发生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红军,他可不是一般的小红军哪!他是一名倔强而可敬的小战士-----《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2、齐读课题。

3、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红军,如何倔强法?

二、新授课部分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思考:这些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2)巡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3)指名朗读(谁给大家读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4)评价(非常准确,其他同学找到的句子和他一样吗)

(5)现在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这部分内容。思考:这段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6)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不过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很小,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很饥饿,营养不良。)“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说明他(很寒冷,也说明长征的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2、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之下让小红军如此的虚弱与疲劳啊?请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1)指名回答:师点拨 (画出来的请举手)

(2)师小结:是呀,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忍饥挨饿,长时间行军,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吗?能不虚弱吗?更何况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啊!在这样那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下,这时,小红军遇到了谁?板书:陈赓。

3、小红军遇到陈赓,这时陈赓想怎么帮助他的呢?请看大屏幕,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完成下列任务: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请注意体会任务相应的语气。

(2)小红军是如何说服陈赓骑马先走的,其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3)从你们的朗读中,可知道陈赓几次想帮助小红军的呀?(4次)陈赓四次帮助小红军,那么,现在,我想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找一找小红军是如何说服陈赓骑马先走的?

(4):小组反馈,适时点拨指导并板书。

(5)从小红军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倔强)

(6)师:是呀!他可真是一个聪明、勇敢、倔强的小孩啊!

4、这时,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1)那么从“终于”,“只好”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自由发言,评价)

(2)师点拨:刚才大家都看到了,陈赓一次又一次地想方设法以各种

理由帮助小红军,小红军也费尽周折回绝了他的帮助,小红军的倔强让陈赓无可奈何,他不得不骑上马背,朝前走去。

5、那么,小红军的命运最终又是如何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1-15自然段,当陈赓回头找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1)师:当陈赓回头找到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生:小鬼倒在草地上。接着,师:另外,陈赓还发现什么?生:牛膝骨。(评价)

(2)师:当陈赓看到这一块发黑的牛膝骨,再看看倒在草地上的小红军,他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6、品读句子: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1)他明白了什么?(指名回答)

(2)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小红军是怎样说服陈赓同志的?请看大屏幕,小红军是怎么说的?(板书:“强”,“能”,“等”,“多”)

(3)而当陈赓完全明白小红军的用心时,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那我们就来齐读14、15自然段。(读后评价)

(4)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此时此刻的陈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5)生:伤心、难过、后悔、愧疚。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

7、那么陈赓为什么觉得对不起这个兄弟呀?

(1)师点拨引导学生:因为陈赓觉得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小红军而深深后悔与自责,十分的悲痛。

(2)那同学们觉得陈赓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回答,板书:关爱战士。)

8、虽然最后小红军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那在你们的心中,觉得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想一想,想到的请举手。(指名答)

(1)生:坚强、不愿拖累别人、面黄肌瘦、可爱的、可怜的、十一二岁,倔强。(教师从性格、年龄、外貌、品质、情感上进行引导)

(2)师:怎么倔强?他真的是一个倔强的人吗?他的倔强是因为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4)是啊!小红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为了不拖累别人,所以他倔强地拒绝了陈赓同志的帮助。他的倔强,体现在他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啊!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5)小红军生活在艰苦的年代,小小年纪就去行军了,相比之下,我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指名答)生: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答后评价)

9、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小红军说的吗?

师:指名答,引导学生说出向小红军学习的话语。评价: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要向小红军学习!

三、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关爱战士的首长----陈赓,也认识了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小红军,他们都是无私的伟大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与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我们所了解的,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好不好?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小红军

骑一会儿

体力“强” 起一段路“能”与马比赛

一块儿走“等”同伴 给青稞面干粮“多”

(关爱战士) (为他人着想)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五)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方案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新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文月

著作权与使用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倔强的小红军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倔强的小红军教案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倔强的小红军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5105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