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2016-09-24 13:51:5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共5篇)...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一)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0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主讲人:第二实验中学王金奎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B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C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D教学过程

检查课前预习任务,导入新课

课前任务:完成学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导入新课】

诗人陶渊明通过他的诗歌《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给我们描绘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那么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社会中人们依赖怎样的经济形态来生活呢?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古代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同时它也铸就了我们几千年灿烂的农业文明,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它也必将解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讲述内容】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什么是自然经济的?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页插图)。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

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过渡: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什么企业呢?(洋务企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从中归纳出时间、原因、主张、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内容、破产标志、和影响及失败的原因。)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概况

(1)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中央是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3)筹划近代海防。

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

5、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3)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4)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本课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E目标达成:

1.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客观作用不包括

A、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刺激了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

C、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D、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2.标志着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开始的事件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工业产生

3、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

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根据材料,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依赖。„„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在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史》

(2)材料认为洋务运动的影响有哪些?除此之外,洋务运动的影响还有?

4、有人说:“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

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的若干小岛,不但进程缓慢,而且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也主要是轻工业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抗衡,处处受到制约。但是它最富有生命力,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最重大的影响。

根据材料,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F布置作业:

一、

二、 本课测评: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预习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G教学反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

(2)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企业家,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

(2)设置问题,课堂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图说历史:第一幅图片“绕棉纱线的农妇们”来自《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亁隆盛世》179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年轻的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作为使团的随团画家,从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世态风情的画作,随后在英国及欧洲风靡一时 本书于1814年在伦敦出版,50幅精美的彩色版画,描绘了皇帝、兵勇、仕女、商贩、戏子„„向我们展示了欧洲人眼中那个久远而又多姿多彩的乾隆盛世。

第二幅图片来自《农政全书》,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

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

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呢?解体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变动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表现:

(1 )引起中国家庭耕织的分离

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男耕女不织,造成耕与织的分离,造成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2 )中国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使中国的丝、茶生产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以前农民生产农产品的目的是自给自足;现在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并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瓦解着自然经济。

2.影响: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使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原料、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企业的产生。

过渡: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什么企业呢?(洋务企业)

(归纳时间、背景、目的、主要军用和民用企业、破产标志和影响)

二、变动之二:洋务企业兴起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概况: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自强求富,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主要企业:

(1)创办军用企业。以“自强”为旗号

代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旗号

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探究:图片对比,理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机器,引起了中国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动,这恰恰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企业呢?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提示:都采用机器大生产。

正因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所以我们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

4.结果: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5.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师夷长技未自强,但不管怎样,它算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过渡:洋务派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有人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何理解?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是其失败之处。但洋务运动也有成功之处,如它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三、变动之三:民族工业的出现

1.产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1)原因: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作全面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提供市场和劳动力)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提供技术和设备)

④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办厂

(2)概况

(1 )时间:19 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2 )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3 )地区:东南沿海 地区。

(4 )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

2.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有许多人加入了创办企业的大军之中,兴起了一个创办实业的小高潮,可谓千树万树梨花开。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想一想:哪些因素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实业家?

(1)原因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③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④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2)主要实业家

毛泽东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从张謇的整个人生历程来看,1、个人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人的一生,要慎重对待,要善于把握住机遇,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创业是艰辛的,要勇敢地不懈地和困难、挫折进行抗争,经营事业就是在经营自己的人生,要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灿烂人生„„.

謇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过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这株幼苗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相反迎接它的是疾风骤雨的洗礼,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步履维艰。我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是在寒风冷雨交加中守着那份坚持和执着,努力创业。民族实业家们受到哪些“寒风冷雨”的逼迫?

3.艰难处境

中国民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并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举步维艰。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这次运动在促使本国封建经济瓦解的同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并在甲午战争后得到了初步发展,但由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下节课,我们将关注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

表现:①鸦战后„„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③甲午战争以后„„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2)鸦战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4)甲午战争以后,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沉寂近千年的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给中国带来灾难与屈辱,但也有利于近代生产方式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始艰难起步,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中国经济迎合世界潮流的艰难转型,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进步,在“阵痛”中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附庸——灾难、屈辱

传播近代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起步并艰难发展——进步、发展

启示: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政治民主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三)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洋务、洋务运动等等。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方式和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2。主要活动:(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由于财力不足,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3。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4.评价: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导学8:“近代企业”的含义是什么?近代军事企业与近代民事企业有何不同?(从生产目的、生产方式、产品去向、机构性质几个方面比较)

导学9:洋务运动开展了三十多年,是否是中国走向了富强?指出你判断的依据。

答:没有。依据 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导学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答:洋务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没有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是根本原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用封建官僚衙门的习气来办企业的落后管理方式。

导学11: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

答: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原理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评价;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辩证原理来评价;用联系发展的眼观看问题。

从背景上看,民族危机深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无疑是进步的;

从目的上看,挽救封建落后的统治,是反动的,倒退的;

从作用上看,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是进步的。

学思之窗

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蹑趋步①,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①竭蹶趋步,意思是艰难勉强地跟着走。

思考 ◎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它认为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但也正确。关键的要彻底变革封建旧制度,实现民族解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盲目照搬西方制度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

连线搭配:

工厂 创办人 企业性质

湖北织布局 李鸿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四)
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②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③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④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图文资料,情景再现;创设情境,阶级分析法;对比分析,情景、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③近代民族工 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及黄梅戏《天仙配》唱词。) 教师讲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正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生动写照。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

讲述新课:

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自然经济定义: 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可简称为 “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分析其解体过程。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

(2)太平天国运动

(3)新思潮的萌发

3.过程:

(1)洋沙输入,“纺” 与“织”分离

(2)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3)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棉布的消费者

(4)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发生变化

4.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产生了哪些影响?

(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2、目的 3、代表 4、内容 5、结果 6、影响

那什么叫“洋务”,什么是“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具体实践有哪些呢? 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可见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当时清朝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的内忧和外患,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危机。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呢?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场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创办了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呢?

失败!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正式破产。

那我们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

进步性: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

1.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3)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4)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本课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产生与发展,下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运动提供了前提。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高一学习已对中国近代政治史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指导阅读历史资料与图片,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2、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辨证地评价其得失。

3、掌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概况,分析其历史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图片、引用史料、表格归纳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

2、对洋务运动评价,通过辩论等方法,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526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