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2016-09-27 13:49: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共4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立志造桥教学案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一)
《茅以升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22 茅以升立志造桥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2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桥,后来经过长期努力,成为一名建造桥梁的专家的故事,教育学生懂得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探索,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2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会写6个字。

2.懂得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探索,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茅以升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有关茅以升的资料,如茅以升的照片,生平简介,主持修建了哪些桥梁等,课上请学生来介绍。教师也可以出示资料介绍。

2.请学生说说资料是怎样得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总结获取信息的方法。学生在介绍资料时要求不必过高,用一两句话把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

3.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快让我们读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忙,要把字音读准确。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读完课文后,请学生在文中划出生字。

2.小伙伴互相指读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注意采用多种多样的认读方式。

4.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练习读准字音。

成为认为因为为了

倒下倒水摔倒倒土

5.学生分小组巩固生字,可以做“你说我找”的游戏,每个学生手持本课的生字卡片,由小组长说出一个字,其他同学找到这个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6.请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生字是否都认识了。读课文要注意不丢字,不多字。

7.自主记字。

请学生说说要记住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忆,学生的记忆方法也许并不太合理或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选优,提高记字效率。

(三)抓住重点,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课文,请学生想一想,茅以升为什么要立志造桥呢?

2.请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启发学生:小伙伴们去看龙舟赛,结果桥被压塌了,很多人掉进了河里,小伙伴们的心情会怎样?他们说的话应该怎样读呢?

3.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小伙伴说的话要读得语速慢一些,读出悲伤的语气。茅以升说的话有的是高兴时说的,有的是吃惊时说的,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变化。

4.分角色汇报朗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教师给予评价,也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5.过渡:这件事给茅以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病好后,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有关的语句。

6.根据学生找到的语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茅以升跑到秦淮河边”的自然段,可以让学生说说他在河边在做什么。他会想些什么?他发誓的内容应该怎样读,通过指导读让学生体会到他发誓,就是在立志。

(2)课文最后一段,请学生用读来告诉大家茅以升是怎样做的。也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办法,请学生说说听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茅以升立志后经过了不断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然后再让学生想想:“经过长期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建筑桥梁的专家”,应该怎样读?请学生练习朗读。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四)拓展延伸进行交际。

请学生说说,你喜欢茅以升吗?为什么?请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茅以升从小立志,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刻苦努力的追求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作业:

1.朗读课文。【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2.再次查找茅以升的故事,深入了解他。也可以查找古今中外名人从小立志勤学成长的故事阅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词语。

1.指名读课文,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后请学生评议。

2.出示词语,在读词语中巩固汉字读音。

龙船所有盼望低头一句话

难过一定一名成为

3.连线。

盼 难 主 低 龙

过 头 望 船 持

(二)指导书写。

1.分类指导。

(1)请学生观察6个字,有没有什么发现。“进”“边”都是“辶”旁的字。“力”加“辶”变成“边”。

(2)认真观察“力”与“边”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3)说说在“力”与“边”中“力”的大小有什么不同,练习书写。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二)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同学们打开书,谁来读一读第10课的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边读边思考:茅以升为什么要立志造桥?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用笔画一画有关芭以升立志造桥的语句。

2、自由汇报,说说茅以升为什么要立志造桥。

3、自由读文,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如:“听了这个……倒塌!”看破出茅以升很有爱心和同情心,并有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决心;从“后来……专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茅以升为了达到目标不懈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桥梁专家,我们也应该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努力。

4、指导朗读。

注意突出茅以升坚定的语气,感受他立志造桥,造福人民的决定。(通过小组内互读互评,全班汇报朗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

5、延伸升华。

(1)完成课后第一项活动:说说你从茅以升成为我国桥梁建设专家的故事中受了哪些启发?

(2)你有什么志向,为了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10、立志造桥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茅以升—桥塌、人亡—桥梁建设专家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选读课文中精彩段落或句子。

3、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二、检测识字。

1、读语段。

秦淮河上的一座桥塌了,好多人都掉进了河里。茅以升非常难过,从此,他默默立志造桥,发愤学习,成绩优异,仅留学三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建设专家。

2、读词卡。

秦淮河 倒塌 发愤 优异 硕士 博士

3、读字卡。

京 秦 塌 默 愤 优 异 硕 博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把准备书写的12个生字按结构类型分类。

2、背书写歌。

3、指导书写。

4、按书写歌诀的要求独立练习写其余的生字。

四、课堂练习。

1、词语填空。

各种各样 各式各样

(1)商店里有( )的商品。

(2)永红交电公司出售( )的自行车。

打量 观察

(1)今天,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介绍给我们。我( 她一遍,觉得她很健康,像个运动员。

桥梁 梁 )了【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2)( )事物一定要有顺序,抓特点。

2、读一读,比一比,组成词语。

矛( ) 分( ) 旁( ) 坐( ) 到( ) 黑( ) 茅( ) 盼( ) 傍( ) 座( ) 倒( ) 默( ) 板书设计:

10、立志造桥

桥 京 诉 压 幸

断 永 优 取 钱

息 专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三)
《立志造桥》说课稿

《立志造桥》说课稿

刘金霞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2课《立志造桥》的第一课时。

----说设计理念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原因是缘于他对家乡人的一份爱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朗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注重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朗读成为深入理解和感受文本的途径。

----说教材

《立志造桥》是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内容紧紧围绕立志展开,重点突出,结构安排详略得当。本文选取名人生活实事,主要讲了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桥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确立远大目标和志向,并为之努力学习,不懈追求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见闻少,知识面窄,但他们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发表个人观点,对名人立志故事很感兴趣,更愿意收集名人故事。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起学生立志

成才的热情。

----说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三)教育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

----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说教学准备

茅以升的图片资料、钱塘江大桥的图片资料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合作探究精神的特点,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入到学习状态;图片直观法,在教学时,让学生看图片了解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读中感悟法,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采用小组学习,同桌交流,汇报交流等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收集相关材料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开始,让学生看图片,提问:这座是桥谁造的?知道他的名字吗?从而引出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导入课文,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读书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读、小组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课外延伸,再讲名人立志故事

查找其他名人立志的故事进行交流。通过老师讲、学生讲等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受到哪些启发?并联系自己,为了实现理想会怎么做?让学生明白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给文章增光添彩,并具有启发性,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本课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12 立志造桥

小时 立志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茅以升{ }

长大 造桥

成功

立志造桥教学案例(四)
故事从小立志造桥的茅以升

故事从小立志造桥的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号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的家庭里。母亲是一个有学问有见地的妇女,为了孩子的前途,她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为茅以升日后成才铺平了道路。

茅以升在学堂里,年龄小,个子矮,身上穿的也很破旧。有钱人家的子弟经常讥讽和欺侮他。茅以升十分气愤,全然不顾周围的冷眼和歧视,发愤读书,一直是全班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小以升学习刻苦勤奋,加上天资聪慧,爷爷十分喜爱他。有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爷爷教古文的方法很特别,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等全篇抄完之后,让他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

假过去了,小以升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一天,爷爷用毛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默诵着。赋文写得很长但也很美,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入了一片美好的境界之中。老长时间,爷爷抄完了,他抓住爷爷的衣袖说:“爷爷,让我背诵一遍你听听。”他果真从头到尾熟练地背了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啊,熟能生巧,巧能出快!”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河两岸、小桥上挤满了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忽然嘈杂声变成了一片呼救声。原来,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升惊呆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

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就剪贴起来。有一天爷爷给茅以升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他得到神笔的秘诀,就是“勤奋”二字。这两个字深深地铭刻在小以升的心灵里,把它看做是得到架桥“神笔”的秘诀。

11 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没毕业就考进了“唐山路矿学堂。”他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记忆力相当好,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能把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经久不忘。

有一天,当时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到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在礼堂里做了鼓舞人心的讲演。他说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一路向西方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在学堂里学习也是革命。茅以升牢记在心里,他贪婪地学习着。

1916 年,茅以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堂官费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桥人才。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

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

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立志造桥教学案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立志造桥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立志造桥教学案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立志造桥教学案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5933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