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碛中作诗意

碛中作诗意

2016-11-04 11:11: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碛中作诗意(共6篇)古诗诵读:碛中作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3、 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2 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碛中作诗意》,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诗诵读:碛中作 教学设计 教案
碛中作诗意 第一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 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会,

对边疆风物深厚的感情。

3. 教学用具

ppt

4. 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沙漠地域的样子吗?你觉得沙漠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岑参的作品《碛中作》,看看诗人眼里的沙漠是什么样的?(板书“碛中作”,师边板书边述“碛”读qì.生齐读诗题。)

2.简介作者: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他的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尤其擅长写七言古诗。他两次出塞,对边疆风物怀深厚的感情。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走马西来”:“西”指西域,“走马西来”指诗人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向西进发。(点明了行进方向)

“欲到天”:是指好像要飞到天的尽头,不达目的不止。这三个字既写出了离家之远,又写出了他不畏艰难险阻的气概。

(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两回圆”交代了什么?(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圆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也许他正想借这照耀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带往故乡,捎给亲人?)

5.师生交流 明了诗意。

诗人从长安出发,走马疾行,风尘仆仆地向西域进发,离家乡已经很远了。现在已来到一望无垠的沙漠,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诗人不禁想起离家已有两个月了。可月圆人不圆呀!看着这明月照耀下的荒无人烟的沙漠,想到今晚将士们又能宿在何处呢?

6.师:前句故设疑问,并不作正面回答,转而融情入景,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后句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三、细读品味,入情入境。

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引导学生从“走马西来欲到天”这句诗中想象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的情景。

2.此时此刻,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那颗思乡的心?

引导学生抓住“两回圆”知道诗人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一轮团圆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

3.此时诗人会想些什么?

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也许他正想借这照耀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带往故乡,捎给亲人。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说的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月圆人不圆,诗人不免要牵动思念家乡亲人之情。谁来读读这句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

5.过渡导入。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我们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你从中又仿佛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想象沙漠的一望无际,荒无人烟,诗人在担心今夜不知道在哪里宿营。

6.诗人将想念亲人的感情闸门刚刚打开,立刻又把它关闭起来,将笔锋一转,由遐想回到现实中来,茫茫沙漠,不知该宿何处。同学们,展开想象,说说诗人和他的伙伴们今夜会宿营到哪里。

(诗人和他的伙伴只能就地宿营,风餐露宿。)

7.他们的风餐露宿是像游客那样惬意吗?

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看过的影片、资料来体会战士的艰苦。

8.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两句诗。

9.小结。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写景抒情,情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读来别有神韵。谁想读读整首诗?

生配乐读诗,读出自己的体会。

课堂小结

1.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诗以鲜明的形象造境写情,情与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读来别有神韵。在描写旅人远走塞外时,是只见万里黄沙,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悲凉中更带有深沉哀婉的乡愁,单就"平沙万里绝人烟"来看.可以当作是纯粹的写景,充分流露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2.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深沉哀婉的乡愁。

3.看图,读诗,叙景,悟情,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短文。

4.搜集岑参其他诗歌读一读。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碛中作诗意】

课后习题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词积累)

3.“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此时作者会想些什么呢? 板书

碛中作

(唐)岑参

程: 西

时间: 两回圆 思念亲人

艰苦: 何处宿

诗意地理
碛中作诗意 第二篇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加深对诗句、谚语的理解,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3. “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

4.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完完,月圆的样子。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5.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 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将以上两首诗中的月相判定为上弦月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

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8.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这是一组描写下弦月的诗词。下弦月是农历廿二、三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反“D”字形。第一首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时。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第二首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这一组诗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第一首中,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第二句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月似钩”是“一弯残月”,表明作者壮志未酬,彻夜难眠,于黎明前看到残月东升,见景生情写下此诗,这与整首诗的基调是一致的。作者坎坷的经历,矛盾的心情以及“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的创作精神等都可以作为是残月的旁证。所以,“月似钩”暗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秋天农历廿六、七的黎明前。“大漠沙如雪”还向我们展示了沙漠景观。

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这一组诗写出了月相的月变化情况。诗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第二首诗中的“满月”指“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第三首诗中的“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一、两个月了。

1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12. “过了冬,长一葱” 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

13. “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

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14.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15.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 “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

16. “不知天多高,地多厚” 此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浅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其实,“天多高”可以理解为大气层的高度,为2000~3000千米;“地多厚”可理解为地球的半径,平均为6371千米。

1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此句诗具体描绘当时的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一般有较大的变化。气候是对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此句诗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18.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云天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面温度不易降到0℃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19.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20.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黄土高坡》)这首歌唱出了我国东部地区一年中的主要风向。亚洲东部是典型季风气候分布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这就形成了季风。夏季北太平洋上高压的势力大大增强,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风。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风,这就是歌词中所说的一年中的风向,“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21.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22.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

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

23.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寒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寒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春秋两季。

24.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距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2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26.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句歌词,不仅揭示了雨、雪出现的地区差异与季节差异,也揭示了台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处低纬度,是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了地形雨。

27.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请到天涯海角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应制联句》)以上两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因而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的年变化小,即“四季春常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即“熏风自南来”,由于海洋上空气温低,因而海风凉爽,即“殿阁生微凉”。

28. “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点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作者对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弱小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用“微微”二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2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比较多。

30. “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1.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雪》)由“北风那个吹”可知,我国北方冬季主要吹偏北风(西北风)。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与锋前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除引起大风和强烈的降温外,还会产生雨雪天气,即“雪花那个飘”。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北方由于纬度与海拔较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影响早,且降温幅度大。反映了“胡天”冬季长而严寒的气候特征。农历八月即公历的九月份左右,此时我国南方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长城以北已“飞雪”,形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说明亚洲高压在九月开始建立,并影响长城以北。诗人比喻它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梨树的花。

32.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33.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关于雪线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等少数山地除外,因为珠峰北坡为雨影区,降雪少,冰川的类型为大陆性冰川,稳定性强,雪线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川的类型为海洋性冰川,滑动性强,雪线低。

34. “山前桃花山后雪” 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3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36.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37. “孔明借东风”。赤壁地处长江中游,冬季以偏北风为主,但由于气旋、反气旋及锋面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其他风向。如果当时赤壁的北部或西部有低气压团,东南部有高气压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就会形成东南风。从哲学上讲,这也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共存的道理。整个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这是共性,但各个地区又有其特殊性,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东南风。这说明我们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碛中作教学实录
碛中作诗意 第三篇

诗词诵读:《 碛中作》教学实录

音乐图片

师:看着一轮明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很幽静。有点哀伤,特别冷清。明月是孤独的,四周非常的安静,就只有它在天上。

师:月亮是很多作家,文人,诗人,喜欢吟咏的对象。

【碛中作诗意】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请一生读。

师:自古以来,明月成了一种代表,代表什么呢?

定格:明月寄相思……

2013-12-37:50:07

上课

师:一轮明月寄相思,有多少诗人吟诵着明月,引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碛中作诗意】

师:还有这样一位诗人写了这样的诗句——

呈现:辞家见月两回圆。

指名读,齐读。

猜诗意。

两年?两个月?

齐读。

师:读着诗句,有什么疑问产生?

无人举手。

生:为什么要离开家?为什么不写两年,写两个月?两个月更孤独呢?

师:为什么要辞家,要到哪里去呢?

2013-12-37:54:10

发下材料,生自由读《碛中作》,要求要读得有感觉。

材料中有关键字的注释与诗人的简介。

呈现整首诗。

指名读。

师:读着好像有画面,谁再来读读?

再指名读。

师:读着这首诗,看看注释,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师:能用自己的话联系下面的注意清楚明白地说明白诗意,这是一种很好的能力。 自由说。

师:诗人骑马,向西,向西,将要到天边,走马西来欲到天,看到的是——平沙万里绝人烟。(点红)

师:诗人在月光下,在万里黄沙中,看到的是——,听到的什么?

生:一片金黄。

生2:黑暗的天空。一轮孤独的明月。

师:还有从空中飞过的——大雁。

师:在这样的月色之下,诗人看到的,听到的,也许是这样一番情景。

呈现:(一段文字)

天地是那样的广阔,月色如水波一样粼粼第闪耀着。大漠之夜风寒沙冷…… 指名读。【碛中作诗意】

齐读:一两只夜行的雁儿从空中飞过,留下一两声划破了长夜的寂静。偶尔还能听到有人用芦管吹奏起的曲调,呜咽的如在诉说着什么……

此时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

生:凄凉。孤独。思念。

板书:愁绪哀伤

2013-12-38:04:32

师:诗歌读到这,我们会产生一些问题,既然如此思念,为何不回家呢?他要去哪里? 师:了解背景,我们知道,诗人岑参是边塞诗人,他要到哪里去?

地图演示行走路线。

师;长达两千余里,要走好几个月,这一带是怎样的环境,我们看看资料。 呈现:

沙碛千里,冬风如割,夏风如焚,行人往来,遇之多死。“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碛中作诗意】

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感受。

师:诗人伫立在大漠中,望着那轮明月,不禁有这样的感慨——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师:整整两个月啊——

齐读。

师: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位要回京城的使者,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逢入京使》

齐读。

师:诗人马上相逢,没有纸笔,但是有满腔的话想说,他会跟家人说些什么,回忆什么?、 提示:回忆一家团聚的情景,家园的美好景致,嘱咐些什么……

2013-12-38:11:26动笔写家书。

2013-12-38:16:15交流。

师:古人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寄托着多少人的牵挂—— 指名读。

师:一封家书深情厚意。

2013-12-38:19:24

师:既然想家,就回去吧,为什么不回去呢?

生1:联系资料。建功立业。

引读——

丈夫三十不富贵,安能中日守笔砚。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读,解诗意。

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岑参。

生:具有英雄气概。一心想着从军报国。

板书:豪情壮志从军报国。

齐读三句诗句。

2013-12-38:24:26

师:就这样,诗人行进在大漠中,看到明月,这样说——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丈夫三十不富贵,

龙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功名只向马上取,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师:有问题吗?

生:到底是想建功立业,还是想回到家乡?

读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师:在诗人眼里,……

再读这首诗,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齐读。

多一些豪情。

师:一轮明月就引发了诗人这样的情绪。明月寄相思,寄托了诗人这样的情绪,各种复杂的滋味。

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
碛中作诗意 第四篇

<碛中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岑参。其全诗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⑵走马:骑马。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
⑶辞家:告别家乡,⑷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赏析]
<碛中作>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

边塞的古诗
碛中作诗意 第五篇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的古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赵将军歌>

唐·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边塞的古诗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6、<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7、<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1、<出塞·高秋白露团>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12、<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3、<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陇西行·十里一走马>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6、<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17、<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8、<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19、<渡河北>

西汉·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20、<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古诗终南望余雪的诗意_终南望余雪阅读答案_作者祖咏
碛中作诗意 第六篇

<终南望余雪>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祖咏。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古诗终南望余雪的诗意_终南望余雪阅读答案_作者祖咏。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鉴赏]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碛中作诗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碛中作课件 碛中作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碛中作诗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碛中作诗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7226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