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2016-12-27 12:15:0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共9篇)《再见了_亲人》教案 教学设计 公开课 获奖《再见了亲人》教案南位小学 卫建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2、能力目标: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3、情感目标: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你。

《再见了_亲人》教案 教学设计 公开课 获奖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一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

南位小学 卫建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2、能力目标:

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

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触摸历史, 走近文本

(教师动情讲述)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并炮轰中国丹东地区,把战火烧至中国边境。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最终,他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同时还谱写出了一支中朝两国人民荡气回肠的友谊赞

歌。1958年10月26日,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日子。此时,朝鲜人民把自己的千般不舍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读课题“再见了,亲人”),此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自己的万般留恋也化作了一

声声深情的-----(学生再读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走进历史,走进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再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走进文本

1 预习汇报 寻找主要人物

“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

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那你能不能说一说,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心里,“亲人”具体指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2 快速浏览 概括主要事迹

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前交流,知道只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那么,中朝两国人民有没有血缘关系?(生:没有)既然如此,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朝鲜人民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究竟为志愿军做了什么?

3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救伤员 失去孙孙

救老王 妈妈牺牲

挖野菜 双腿伤残

4 教师小结 激情引领

同学们,白发苍苍的大娘为了给战士们送打糕累得昏倒路旁,更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她至爱的小孙孙;小金花

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同学们,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作的,正因为这一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生读课题中的”亲人”)同学们,本文作者魏巍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曾经在朝鲜战场与战士们一同出生入死,他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在朝鲜的每一个日子,我的心常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50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起《再见了,亲人》时,心中一定会涌起和作者魏巍同样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三、倾心研读 深入文本

1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结合自己所划的句子谈谈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感动了你?

2 、读悟结合,体会感动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故事,学生谈到谁就讲谁)

大娘

生读“大娘送打糕”部分谈感受: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师:仅仅是劳累?

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

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

师:同学们,理解”唯一”吗?

师:“唯一”说明了什么?

师:“失去唯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

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要独自承受

感觉生活没有了快乐……

师: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背起”“ 丢下”“唯一”感受大娘的大爱 )。 其实,在这8年的时间里,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

(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师: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小组讨论 、师生交流)。

生:大娘给战士们做棉衣。

前线的伤员太多,大娘就帮护士给战士包扎伤口。

寒冷的冬天,她给战士们把被子盖好。

给战士们熬粥喝。

师:同学们,尽管这都是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但正是这些,却让远离祖国的中国战士感受到了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慈祥宽厚的疼爱!同学们,就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吧!

(生自由读 展示读 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八年来”“多少”“多少”感受大娘的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师:是的,她为我们付出的真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志愿军深深的感念。)

师:而今,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日子,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也赶来相送了!此时,我们的战士深情地对大娘说——

(出示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师:然而大娘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

师:大娘还是坚持相送……

师:大娘仍然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她,执意要送……

师: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师: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接着谈,文中还有那些地方深深地感动了你?

小金花

生谈“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妈妈”。

师总结:这就是小金花,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大嫂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二篇

用dcx2008 的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2、能力目标:

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

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志愿军战歌》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志愿军战歌,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高唱着这首歌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回到自己的祖国,面对着许许多多送别的人们,每位志愿军战士都从心理默默的说着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

二、复习旧知,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志愿军战士把谁称作亲人?他们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三、合作学习,交流,体会情感

1、师:在这些事例中,哪位亲人的事例给你的感受最深,就学习哪件事。怎么学呢,老师为同学提供了一个自学提示,谁来读一读。

课件:默读,思考志愿军回忆了和这位亲人的哪些事?事例中的哪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把这句话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用朗读的形式,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

谁对大娘的事例感受深,小金花、大嫂、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就近两三人结合小组,进行交流。 3、汇报自学,读中悟情(大娘):

师:谁对这件事感受深,读出你的感受。谁也找的这句话读出你的理解?同学们注意听看他们哪读的不一样。 师:她是通过抓重点词语弄懂句子的含义的,大家要向她学习这种好的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重点指导。

课件: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点拨:结合课文想一想雪指的什么,炭指的什么。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对,你们体会的真好,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志愿军,鼓舞了志愿军使他们的斗志倍增,顽强拚搏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愿意再读读吗,把大娘关心志愿军的情感以及志愿军拚搏的精神读出来。谁来读读。

课件:我们还记得„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在这部分中还有哪件事给你感受深。

点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抢救的是谁,是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志愿军,失去的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亲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朗读:面对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我也想读,听听有没有和她读的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读。

师: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进入情境感情就出来了。

4、汇报:小金花:谁对这件事感受深。

课件:同志们伤心的„你怎么落泪了呢?

点拨:学生朗读,失去妈妈小金花没有哭,可是与志愿军就要分别的时候,小金花却落泪了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5、师:还有哪件事令你感受深。

投影:“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你来读读。

问: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代价?

6、小结:

学习了他们的事例后,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段落用你的朗读,读出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四、换位感悟

1、师:听着这样的话看着这样的战士,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你会对志愿军说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说。

2、汇报:谁来说,你以谁的身份说。(还谁想说)

3、小结:听了同学的介绍,感到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再读读课题你对课题有没有新的理解。

4、师:那么今天就是亲人送亲人了,让我们共同抒发一下对亲人的依恋之情吧!

五、运用悟情

1、师:既然是亲人送亲人,你能不能将这段话改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说。自己先练一练,也可以互相说说。 2、汇报:

改为:再看一眼志愿军战士,让他们再停留片刻。

3、师:志愿军不愿走,朝鲜人民不愿他们走,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洒过他们的鲜血,大娘小金花的妈妈、大嫂还有更多更多的亲人为志愿军洒过鲜血;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等14万志愿军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他们的鲜血和朝鲜人民的鲜血凝在一起。

六、渲染升华

1、师:你们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什么凝成的?可称之为伟大的友谊。

2、火车慢慢的启动了,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三段,再次感受一下两国人民那依依不舍的深情吧! 3、师:火车越去越远,可是两国人民的心却是越来越近。

两国人民共同说着一句话:“再见了,亲人!”

4、师:多么感人的场面,咱们来写首诗吧,永远记住当时的场面。出示诗句填空“血火凝深情,依依相送行。无言默默泪。

(你我一家人“惜别知情深“有缘再相见“只见车影远”“天涯若比邻”“彼此常牵挂”。)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大娘

小金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志愿军 大嫂

【课后反思】

教学中体现较突出的几点:

1、导入中的情景创设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中,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两分钟预备通过录音机为学生放了《志愿军战歌》,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学生的情感被激活,很快的进入到情境当中。

2、从对语言的品位中,理解雪中送炭,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设计的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用读读出大娘是怎么把打糕送来的;第二个层次体会大娘不顾自己的生命为战士们送来打糕,读出感受。第三个层次让学生理解雪指什么炭指什么,通过情境的创设体会出大娘对战士们的深情、对战士们的爱,以及战士们把大娘对他们的爱化作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打胜了仗。课堂教学中,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为什么大娘把战士称作亲人的情感体会的很到位,学生情感也被调动。因此学生对这一段的朗读,读的有感情,学生的情感很到位。

3、重视了学生的朗读及教师对学生读的指导:

在学习小金花及大嫂一段时,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例如:学生在朗读描写小金花的刚强的语句时,学生对小金花为妈妈报仇的决心读的还不够坚决,因此委婉的指出学生读的不足及建议,通过比读的方式激励学生再读。

不足:

1、对重点段的体会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通过教师的导语引着学生体会出来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教学结构安排的欠妥,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学习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和救助伤员的事情,对小金花和大嫂的学习只是以读带讲,没有给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学生对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情感是一点一点的

积聚起来的,不是只通过对一个段落的学习,感情就能体会出来的。因此对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充分的学习体会。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往往是隐性、长效和综合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回到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整体感悟的机会,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融为一体。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是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和语言形式的关键。在积累、理解、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采用以读促学的方式体会内涵,引导学生切实感悟。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中,品味赏析重点句式,体会表达效果,并有意识地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抒情散文,带给学生一种形散神聚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教学中,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形象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意。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在表达方法上颇具特色。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生不容易理解。此外,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情感是言语的生命。围绕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以言语为凭借,进行有深度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领悟文字隐含的丰富情感,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心灵中有活力的生命元素。通过整体把握,细读理解,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对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解读,通过情境性练读、对比性朗读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和情感的同构共生

4.技术准备:抗美援朝战争背景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第一课时学习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借助课外资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感知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第二课时将着重细读文本,挖掘文中的情感因素,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借助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创设情境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代表朝鲜人民]

2.从题目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3.激情导入:走进文本,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二)整体感知,梳理事件

1.自由朗读1-3段,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志愿军战士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回忆了哪些事情?

2.学法指导:在文中用[ ]将具体事情标出来,再反复读一读,结合表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主要人物 典型事件

大娘

小金花(妈妈)

大嫂

【设计意图】从具体事件入手,组织导读,加强对“亲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初步感知:从这些事件中你感受到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学习感悟,体会写法

1.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如果找3个同学来读,你们分一分,看怎么分最合适?

2.小组练习读:送别的情景-往事的追忆-情感的抒发(现实-回忆-现实)

3.像这样,再练习读一读第2、3自然段。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创设学习空间,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思考:这三个自然段,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生交流、归纳:并列关系;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每一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都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5.小结:本文情感丰富,作者在抒写离别之情的时候,回忆一些典型的感人事件,将现实情景与往事结合,给人情真意切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对比析读之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体验真实的情感。

6.提问:作者这样写,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7.指导批注:从书中找一找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写一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8.师生对话:交流对本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用鲜血与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斗,不怕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设计意图】结合中心句,练习写批注,将内心的情感得以外化与表达,深化了人物的精神品格,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调

(四)精品细读,推敲积累【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学生与文本对话: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里的“代价”是指什么而言呢?

(大娘失去了唯一亲人“小孙孙”;小金花失去了妈妈;大嫂失去了双腿)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引出事件的结果,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丰厚情感积淀。

2.导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再次浮现,在送别的站台上,志愿军战士们都思绪万千。快,劝一劝大娘吧,劝她回去吧!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送别的情景。

4.朗读指导: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深厚的情感?请你圈点出来,在朗读的时候注意突出表达这样的意思。

A.大娘-称呼时亲切地、关爱的语气。

B.一“丢”一“背”-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5.渲染气氛:八年的朝夕相处,多少个日日夜夜。大娘为了送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体验?(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志愿军战士饿着肚子在阵地上拼了三天三夜)为了救助伤员,她自己唯一的小孙孙被炸死,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体验?(大娘对志愿军怀着多么深厚的情谊)有了这样的体验,你想怎样来读?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圈点重点字、词,品咂语言的意味,借助激情导读,促进学生有感情朗读能力的提高。

7.交流、积累句式: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在文中使用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避免平铺直叙,更加强烈地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2)文中还多处出现了这种句式,画下来,抄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设计意图】在句式转换中体会表达效果,学会在学习中积累。

8.学习指导: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今天与志愿军分别,她却落泪了;大嫂架着双拐送了几十里,还不愿离去。你又感悟到什么?带着你对朝鲜人民的敬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同伴听。

(五)直抒胸臆,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长鸣的汽笛催促我们就要与这片热土分别了。此时志愿军战士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朗读4-6自然段,理解他们的情感。

2.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请以呼唤的方式,练习读一读,抒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3.示范朗读:两个“再”;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设计意图】了解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

4.总结: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 同朝鲜 、 、 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 的情谊。

2.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括号里打“√”。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这是志愿军在即将离开朝鲜和朝鲜人民时说的话,表达了他们对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

(2)这一句话既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教学设计,关注语言形式,关注语言表达。教学中有效把握文章脉络,一是情感的脉,伤而不悲;二是语言的脉,语意连绵。在朗读感悟中体会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意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创设学习情境,了解学生学情,找准学生兴趣激发点,知识生长点,能力训练点,把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有重点的体会、感悟、积累、运用,并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借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适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学到的知识,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一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白正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图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三篇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

教材说明: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回忆上学期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入。

2、教师讲述:像毛泽东这样把自己的亲人永远留在朝鲜的例子很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的,我们今天再次来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

3、教师板书:14、《再见了亲人》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2、试着读,并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给生字注音,(不需要写字)。

3、教师订正,学生再读。

4、学生不看黑板,根据自己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教师强调“噩”字的写法,是独体字,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竖。“谊”读作“y씓乘机”读作“chéng jī”

5、学生边拼边读边组词。

三、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课文中写了哪几位人?

她们都为志愿军做了什么?

结果她们怎么啦?

2、教师板书:

大娘→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

小金花→救侦察员→失去了母亲

大嫂→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3、讲述“亲人”

“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没有,但她们的友谊比亲人还

亲,真是: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4、由点到面,设置悬念:大娘、小金花、大嫂只是千万个朝鲜中的一员,像她

们这样的朝鲜人民太多了,作者没法写完,千言万语汇集成了两字——亲人

5、再到点:学生再读课文,看看大娘为志愿军到底做了哪些事?(洗衣服、送

打糕、救伤员)

四、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看看前三自然段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每自然段的开头都是在劝说,中间都是在叙事,结尾都是用上加强语气的反问)

2、指名分别朗读开头、中间和结尾

3、小结:开头劝人、中间叙事、结尾抒情

五、课外拓展

1、讲一讲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例子,如:捐赠器官的、收【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养孤儿的、志愿者、灾难发生时挺身而出的人等。

2、学生交流。

3、我们如何对待身边的亲人呢?

六、板书设计

14、再见了 亲人

大娘→为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 叙事小金花→为救侦察员→失去了母亲

大嫂→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情比山高比海深

作者姓名:漾月街道深河完全小学 王永孝 李维柱

联系电话:13466063209

通讯员姓名:漾月街道深河完全小学 李维柱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四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评析

执教:曲阜市教学研究室 郭鲲

评析: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郑伟

感言:1999年12月,执教此课参加山东省教学能手比赛,获得综合成绩第一名,这也是建国以来济宁市各学科第一次在省级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山东教育》编辑吴润梓老师代表杂志社约稿,于2000年第6期《山东教育》开设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专栏。同时刊发此篇教学设计、山东省小语会副理事长郑伟老师点评,及本人撰写的《抓住课文特点 引导自主学习》。2001年,受山东省小语会理事长、山东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邀请在威海召开的山东省小语会第10届年会上,又执教了此课。

静心思考,这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与实践,今天仍不落伍,整理于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诲与关怀表示感谢。【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情谊”、“雪中送炭”造句。

2. 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

3.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背诵课文。

二、情意目标

想想课文叙述的情境,体会中朝两国军民在共同浴血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一、学生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词,重点掌握“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代价、情谊”的意思。

2.熟读课文,初步概括大娘、小金花和妈妈、大嫂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

3.画出最使自己感动的地方,并想一想使自己感动的原因。

二、课前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介绍背景知识

同学们听到这首歌的内容了吗?有什么感受?

背景介绍(略)。

二、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概括板书:洗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救老王、挖野菜。

三、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引导:我们要真正理解这篇课文,知道了这些行不行?那么,还要做哪些事情,下哪些功夫呢?大家商量商量。

学生回答时,教师进行梳理,板书:1.朗读,2.词句,3.内容·思想,4.分段,5.表达方法。指出这节课完成前三项任务。(其实,这既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教师指导学习第一段,体会思想感情

(一)指导的基本程序

1.默读·思考

导语:请同学们默读志愿军跟大娘话别的内容。注意一边读,一边动笔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关键的词语和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朗读·体会

导语:请你再轻声朗读画出的内容,仔细体会他们表达的意思。

3.汇报·朗读

导语:谁愿意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出来?

4.畅谈·评议

在学生回答后,引导评议发言者的理解、朗读如何。尽量让学生相互评议,互相补充,教师只做点拨示范。

(二)学生学习水平预测与指导设计

1.预测

多数学生能较准确地抓住写“送打糕”和“救伤员”两件事情的词句来理解、体会含着的意思。他们能认识到,大娘为了志愿军打胜仗,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把打糕送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危险时刻,宁愿丢下自己唯一的亲人,先救志愿军伤员。这表现出了大娘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慈母情怀。

学生要通过朗读来“传出文字的情趣”,并“使听者移情动容”(叶圣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此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期待着老师的点拨引导或范读启发。

2.指导

(1)在学生畅谈理解,互相评议后,出示“大娘送打糕”课文片段。 提示:①读一读,想一想: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的?结果怎么样? 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再读,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情境?能读出志愿军拼得艰难、大娘送得急切、志愿军见到打糕时的激动、听说大娘昏倒时的感叹语气吗?

范读:“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

说明:“.”表示重音;“∕”表示逻辑停顿;“⌒”表示前后句子节奏快而连;“↘”表示语调降下来;“∧”表示吸气;“>”表示节奏渐慢,强度渐弱。

(2)“大娘救伤员”部分。重点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大娘的行为,用泣声、降调、慢节奏读“房子∕已经∥炸平了。↘” ...

(3)体会“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疑问句式(反问的辞格)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变换句式。教师用陈述句式,读出肯定、赞叹语气。

②学生比较哪个句子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表达志愿军战士强烈的感情。

(三)小结(略)。

五、学生自学第二、三段,体会思想感情

(一)引导:请同学们按照“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表达的思想”

的方法、步骤来自学志愿军与小金花、大嫂话别的内容。个人自学后,小组交流。

(二)学生自学水平预测与指导设想

1.“小金花”部分。

叙述的内容,学生较容易理解。疑点是:小金花那么刚强,为什么还落泪呢? 引导设计: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小金花刚强是对谁?她落泪,又是对谁?

2.“大嫂”部分。

学生比较容易从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双腿致残的内容中体会到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常忽略“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

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这些语句含着的意思。教师应引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

注意加点的词语,展开想象,努力还原当时的情景,来体会大嫂对志愿军的情谊。

(三)小结(略)。

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一)引导学生回顾前三段,体会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引导:从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中,我们体会出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课文这三段只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吗?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呢?请说说看。

(二)引导学生感受最后三段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

1.朗读感受

引导:请朗读课文四、五、六段,思考:这三段集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2.思考体会

列车已经开动了,志愿军已经离开了。课文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时,教师插入介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36万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朝鲜人民的利益牺牲在朝鲜战场上,长眠在那里,永远护卫着朝鲜的土地!

3.齐读激情

让我们带着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情谊,带着对这片曾经洒过我们鲜血的土地的深深眷恋,带着对永远长眠在那里的亲爱的战友的无限思念,来齐读这三段!

附板书设计:

23 再见了,亲人

深情厚谊

1.朗读 朝鲜人民 中国人民志愿军

2.词句 洗补衣服

3.内容〃思想 大娘﹛送打糕 流血牺牲

4.分段 救伤员

5.表达方法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学会从课文表达的诸多思想中抓住主要的思想,客观、准确地理解课文。

二、引导学生品词评句,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以“送打糕”片段为例,指导学生抓住“空、拼、冒、穿、雪中送炭”等,体会用词的准确,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战斗情景。学生再自学其他部分,品味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运用先理清课文段内层次,再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背诵课文。

二、掌握本课生字词,练习用“情谊”、“雪中送炭”造句。

点评:

郭鲲老师执教的《再见了,亲人》一课,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自主原则

郭老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于是在课堂上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他采取的具体措施如:(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检查预习完毕,教师说:“从课前预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内容。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还要做哪些事情,下哪些功夫?咱们共同商量,一起确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好吗?” 学生积极地提了很多建议。最后,经过老师梳理,师生共同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大家开始学习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感到:这节课的学习,不是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东栅中心小学 徐 伟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

2、 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

2、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吗?学生知道的介绍背景。

3、教师简介背景。(加以有关图片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关背景。)

4、课文讲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后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惜别的场景》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难忘的记忆,(板书课题)读课题

5、说到亲人你会想到谁?

6、那么课文中写到哪些亲人?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a、注意拼读生字。b、想一想志愿军眼中的亲人指的是谁呢?她们究竟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谁为谁干什么?)

2、出示词语。

战役 封锁 暂时 供应 硝烟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雪中送炭 唯一 情谊 噩耗 刚强

(1)指名读 , 齐读。

3、说说志愿军眼中的亲人指的是谁呢?(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板书:朝鲜人民)究竟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谁为谁干什么?)

二、细读课文,感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请你仔细地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2、交流讨论。

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3、请你再仔细地读读这个句子。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想想你是从哪些词语里感受到的,圈一圈有关的词。学生如果回答不好(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大娘不顾生命危险。指名读。

生: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纷飞,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

生:送来了大娘对志愿军的爱。你也来朗读。

4、这么危险大娘为什么要给战士们送打糕?(请你联系上文找找)志愿军在战场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了,肚子很饿。

师:三天三夜不吃东西会怎样?上面还有敌机啊。处境怎样?

生:打战的力气也没有了。可能导致战斗失败。

5、战士们正饥饿的时候,大娘及时送来了打糕,对战士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师:什么是“雪中送炭”?

生: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

生: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6、师:课文中的“雪”和“炭” 分别指什么?

生:“雪”——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和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炭”——打糕

7、师: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大娘送来了打糕。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大娘慈母般的温暖。指名朗读。

生: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8、你是志愿军,吃着饱含大娘爱的打糕,你心情会怎样?

生:大娘真是我们的亲人。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

生: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战斗。

生:我们太感谢你了。指名朗读。

所以当时有很多同志都感动的流泪了。齐读。

师:大娘的这种爱是已经超越普通的爱,更像是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啊!

在这分别的时刻,儿子情不自禁地要对母亲说:

出示: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妈妈!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出示: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1、再请你读读这句话,你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大娘对志愿军的爱护。我从“丢下”“背进”体会到的,指名读。

师: 一“丢”一“背”之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大娘的无私。为什么能这样做?(志愿军也为大娘流血牺牲过)

生:大娘把战士看得比小孙孙还要重要。小孙孙是谁啊?(唯一的亲人)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独一无二)失去唯一的小孙孙意味着什么?

师:是啊!大娘失去了小孙孙就再也没有真正的亲人了。大娘的心情是怎样的?(痛苦)请你来读一读。

3、大娘不爱自己的小孙孙吗?(爱)哪里可以看出来?

4、但她还是选择先救志愿军,你想说什么?

生:大娘把志愿军看得比亲人还重要。 你来读这个句子。

生:大娘爱志愿军胜过爱亲人。

生:大娘很无私。

5、师:此刻你就是那位被救的伤员,想到那为你失去唯一亲人的大娘,你怎么读?指名读。 是大娘给了你第二次生命,你怎么读?指名读。为什么这样读?我们都是被救的伤员。(配乐)小组齐读。

你们的感动,你们的感激,在分别的今天,都深深的蕴涵在一声声的道别声中:

出示: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妈妈!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6、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生:大娘给了志愿军慈母般的温暖。

生:洗伤口,做鞋子 送茶水

7、8年来,大娘不仅在是生活上关心志愿军,还为志愿军失去了亲人。她如同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志愿军!所以说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志愿军和大娘的之间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表达的。

1、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这是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吗?为什么课文要用反问句?

生:比较朗读。

2、说说哪种说法好?

生:感情更加强烈。你表达一下这种情谊。

3、今天,志愿军就要和大娘分别了,你想跟大娘说些什么呢?

或许你是吃到打糕的战士„„或许你就是那个被救的伤员„„或许你是穿了大娘洗补过的衣服的战士„„

4、交流。

5、在这分别的时候,所有的志愿军都来跟大娘说说心里话——

亲人分别,千言万语说不尽,谁也不想离开谁,送君千里总有一别。

总结:汽笛已经响起,火车就要开动了,就要离开亲人,离开朝鲜妈妈了。把我们所有想要表达的情感就融入到深深地呼唤中去吧。

出示: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妈妈!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6、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这个段落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呀?(劝说——回忆——抒情)其实我们下面这课时要学习的小金花、大嫂这两个段落也是按照这个布局来写的。

板书: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品读词句中渗透情感体验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东栅小学 徐伟

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

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2015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六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图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

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

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

3.读课题

① 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② 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

③ 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

4.提问:

①”亲人”一般指哪些人?

②”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板书:志愿军

③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板书:朝鲜人民

④ 他们是亲人吗?不是。板书:不是亲人

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诗配乐朗诵,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 …

2.同学们课前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你们还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生自学,讨论。

3.汇报交流。

出示人物图片

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读读吗?初读课文,

四、评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

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

1.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 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

②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 (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

③”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

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

④“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

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

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

2.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

五、小结

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对于他们,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

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一、赏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二、精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

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投影:英雄图)

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

3.师引读(投影句子)

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4.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 !

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本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生动的记述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文章的写作方式回顾。

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

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目的是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本课第三自然段,讲到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时,我引导:你们能从大嫂的举止中体会到什么呢?大部分学生都依据课文中的中心谈体会,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但有查阅课外资料的同学就在此时很好地利用了课外资料。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就说:“老师,我查过资料知道,象大嫂这样的朝鲜人民,还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志愿军妈妈’柳梅,在严寒的冬天,敲开冰层,在冰冷的水中,为志愿军洗了衣服;还有一个叫韩桂芝的姑娘,家里住着四个伤员,敌人的炮弹击中了她的家,她先后把四个伤员背了出来,最后才背出她弟弟,可她的弟弟已被烈火烧死了。”多好的材料啊!我非常高兴,当即表扬了他们,并且马上作出总结:“文中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其实代表得就是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他们为了志愿军战士,为了朝鲜的解放事业,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样的查阅,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

课前不但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查阅时间,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查阅方法,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那样:“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室、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含有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意义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

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车“启动”、“徐徐开出”、“飞驰而去”三个过程设计引读。像最后一个过程——列车“飞驰而去”,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战士们深深地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在窗外,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 ——”

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2015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七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一:

刚上完《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颇有感受。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

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教师范读,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二:

新课程,课文越来越长,课数越来越多。在一片茫然时,吴雯岚老师如送春风,确定了这学期新课程培训的主题是“长文短教”。第一次听到这个“长文短教”时,从字面理解就是,对于篇幅很长的课文,要采取紧缩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

以,当确定了要执教《再见了,亲人》时,我先是这样设计的:揭题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检查字词。了解了在生活中亲人一般是指哪些人之后,引到课文中来——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呢?从而抓住题眼“亲人”展开教学。重点教学第一段(大娘),把“劝慰——回忆——抒情”这三部分倒过来学习,再引导学生给段落分层,总结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学第二、三段。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劝慰——回忆——抒情”这种结构仿写一段。最后再创设情境,升华感情。

但当我和吴老师聊过这个教学设计时,她严肃地说:“那不行!长文短教不代表就是要一节课就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长文短教的前提还是要扎实!长文短教是要省时高效,但决不是走马观花。”

后来在周月红老师和其他实验小学老师的多次帮助下,我多次进行了教学再设计。第一次试教后,我把“亲人”这个题眼放到课前谈话里完成。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进行了诗歌和美词的积累。各位老师还指出我在品读大娘的两个故事时,问题有些绕,应该精简,还要有层次性。于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送大糕”时,我就重点指导“雪中送炭”。先理解词义,再谈谈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体会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后说说大娘送的仅仅还是打糕吗?还是什么?在教学第二个故事“失孙孙”时重点指导“唯一”。同样也是先理解词义;然后创设情境,在敌机来袭时,大娘可能会怎么想;再追问“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大娘当时来得及这么想吗”,揪出“丢和背”这两个词来丰富“唯一”的内涵。

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大娘回去救小孙孙时,她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我们可以想象,大娘当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环节,我原本是想让学生学学大娘,哭着呼喊自己的小孙孙,但是几次试教下来,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干脆不要了,只是引导学生说说“痛哭流涕、痛哭失声、悲痛欲绝……”

对于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自学2段”,原本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劝慰——回忆——抒情”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练笔做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这个环节很苍白无力,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显得更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

这次新课程培训,吴老师给了我们展示的平台,给了我们暴露自己缺点的机会。课堂结束后,吴老师和我说:“你的课堂还是那个老毛病。琐碎的问题太多,要舍得丢弃啊!抛出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展示。不要自己一直在那引导,要相信学生,我们的孩子是很棒的。整堂课下来,你自己说的话太多,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吴老师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端,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掉这个毛病,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读书的时间!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三: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为了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我采用了“情感教学”。

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 “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比山高比海深、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崔峦老师的:“要返朴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我本堂课所追求的目标。总想让孩子们朗读、感悟、提升;总想让他们可有所得,充实大脑;总想让他们在简单中获取;总想……

有了太多的希望,也带来了不少的遗憾:课的容量太大,应该删繁就简;朗读引导不够深刻;教师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四:

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教师的适当引导,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中的这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2015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八篇

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一:

听同事讲《再见了,北京!》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后来在自己的课堂中去验证,有感而发,就有了这篇反思。

一、整体输入,拎出一条情感主线

课的开始,老师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我们没能在2015年的夏天去北京观看那场奥运会,但神奇的文字和想象会把我们带到那种场景中去。自己读课文,看看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生:人们不想离开

生:舍不得离去。

师:课文的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这种感情呢?

学生会找出表示“五环旗缓缓降下”、“圣火渐渐熄灭”、“人们迟迟不愿离去”这样的三个句子。

二、细读词语,体会情感

教师把这几个句子出示出来,其中“缓缓、渐渐、迟迟”用红色字体显示,

师:读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表示很慢的意思。

师:课文一连用了三个这样的叠词,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人们舍不得离开。

师:是啊,这三个词从书本上走下来向我们说话了,告诉我们人们不想离开北京。不光人舍不得离开,就连五环旗和奥运圣火也不愿离去呢!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师:人们这种舍不得离开的感觉就叫“留恋”。

三、教给方法,指导背诵

师:如果说课文是一棵大树,那么文中几个最重要的句子就是这棵树最粗壮的枝干,(简笔画画出大树的枝干,并写出“五环旗缓缓降下” “圣火渐渐熄灭”、“人们迟迟不愿离去”)你还能找到哪些重要的词语?请你来为这棵树再添上一些枝叶。

生找到并板书“深情回望”“以微笑告别北京”等词语。

学生逐句练习朗读背诵。习得背诵方法。

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二:

《再见了,北京》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的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中的“北京记忆”。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从全文看留念与不舍贯穿其中,“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总而言之,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课文中生字新词较多,如“帷幕、舷梯、深情回望、卓越、感染”等,许多句子也很难读通。第一课时并不是很顺利地上下来,生字新词学完了,但是课文却没有读多少,以致学生读破句的很多,读错字的也比较多。其实刚开始在备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小孩子的自学能力。用几节早读课的时间去引导孩子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样就能高效地完成课时的朗读任务了!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应扣紧语言文字,结合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来还原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的情景,训练学生的语感。第二课时一开始,我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引领学生: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然后准备了些课件:鸟巢、水立方、五环旗、火花四起的北京、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激动人心的领奖台、手拉手视频。还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深情回望、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那时候学生上课很有激情,读起书来也特别起劲。通过读、品、再读,让全班同学基本意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顾及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应该还在半知半解中吧。我觉得以后还要多提升他们的阅读感悟!

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三:

“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的多!”对于此话我深信不疑。一直以来,我们的词语教学内容几乎一成不变,无非就是出示本课绿线条和田字格里的的生字所在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读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板、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从谈起?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学会改变!学会创新!为激发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兴趣,并更好地为学习课文服务,我们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情与智慧,潜下心来对词语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2015房地产培训心得体会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九篇

第1篇:房地产培训心得体会

xxxx年6月4日我们xxx房地产的全体员工在领导的带领下,坐车来到查干湖参加橄榄树魔鬼训练活动。

虽然只有短短二天三夜的时间,但却带给了我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这次训练中身体上虽然承受了很大的苦与累,但是,精神上却收获了很多。通过这次训练,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公司领导的用心良苦。无论我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到达目的地集合后,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分成四个小团队,各队选出各自队长,大家发挥创意,积极参与,设计队名,对歌,口号,当唱起了我们自编的队歌,齐声喊起我们的口号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大家真正的拧成了一根绳,自己的力量也变得强大了。

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深刻懂得了目标是团队的动力之源,严明的纪律是团队行为的准则。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想法、观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管利益有什么不同,但为了长远的目标需要每个人都要有自觉性,要互相配合,要心存默契。通过这次训练体会到很多东西,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团队精神:做每个项目大家都要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领导者的指挥协调要有力,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就是最后的过电网,寓意是队员在紧急的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以确保每个队员能顺利脱离险境。全员通过,难度真的很大,在第一轮过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有队员竟一不留神又触到电网了,又得重做,有的队员过去之后很激动,竟发出声音“好”,结果全军覆没,重做,有的队员自我约束力不强,因为一个人的疏忽,我们又的重做…..过到最后,还剩一个人的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一不小心又碰到电网了,当时的选择要么重来,要么总指挥做50个俯卧撑,总指挥义无反顾的选择了50个俯卧撑,看着总指挥一次又一次的艰难的做着俯卧撑,汗水湿透了全身,心里是那么的心酸。又是关键的时刻,最后一个队员放松自己,一切随着他们无声的安排。在一阵掌声中,她睁开了双眼,那一刻,我们每个人都很激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痛苦的一个阶段。这个项目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集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心往一处使,什么困难都可以迎仞而解。当然强有力的领导,合理计划,严密组织,团结协作、严格执行对我们完成集体任务是多么的重要。在这其中,也暴露出我们很多的弱点,刚开始对制度要求不严格,很多人不重视小细节,态度不端正,意见不统一,最终造成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团队领导者的果断合理地规划及团队队员对领导者的服从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我们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职责合理的分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考虑问题点和难点,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同时每个成员一定要服从领导,严格执行下达的任务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集体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困难估计不够,准备不足以及思维模式的束缚也是导致我们项目失败的原因。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看似简单的问题,以惯有的思维去准备,当现实情况与想象中不同时,我们由于准备不足,容易造成混乱,极其被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一定要全面思考、认真准备,在碰到意外出现时才能从容应对。同时,在出现混乱、被动的情况下,大家一定要冷静,团结,要相互鼓励,积极探索,通过集体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每个人都需要鼓励、支持:体会最深的就是自己在做吞火项目时,感觉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吓的眼泪在眼圈上,觉得自己不行,这时当看到对友的鼓励,队长的目光都变成压力的时候,就不得不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最后自己顺利的吞灭了火苗,回过头才发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少勇气和信心。感触最深的就是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别人帮助和鼓励的。无论这个人多么强,多么封闭内心都有这种潜意识的。这个吞火项目也告诉我们,挑战自我,没有不可能的事,不要轻易“不”,要重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同事善意的赞美和鼓励非常重要。也许你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对别人会产生莫大的鼓舞。

在训练中,我们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团队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完成一个集体项目,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个人的潜能都有效发挥出来了。

总之,通过这次魔鬼训练活动,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同时也磨练了我战胜困难的能力,增强了对团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我想,通过这次魔鬼训练,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漫长的。一次培训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只是对你的工作和生活起模范带领作用。但他告戒我们,愿我们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更应团结,坚强地发展下去。相信,今天的训练,给了我明天美好的憧憬。

第2篇:XX年房地产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从事房地产行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系统的培训,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成长的机会。本次培训内容涉及面广,黄维老师讲的很多项目的案例和一些房地产公司我都不知道,而通过此次培训,我觉得自己跟这个行业拉近了很大的一个距离。同时也学到很多道理,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1、做事情要有针对性:此次培训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房地产企业营销模式和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第二部分讲解有关销售方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目前所处的职位来说,第二部分培训内容可能更实用一些。里面讲到了很多的职责、团队管理、销售技巧等一些内容,收益很大。特别是市场调研这一块,通过这一次培训,我觉得以前自己去踩盘,不够针对性。同时我希望自己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提高质量。

2、只有创新才会进步:黄维老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提到三个和尚怎么才能有水喝,答案很多。有人说三人合作,一起去挑水;也有人说一人休息,两人去挑水。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一个和尚去挑水,两个和尚去打井。为什么说这是最佳的答案呢?第一、前两个答案体现团队精神,但是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明明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却要大家一起做,对于公司来说,领导是最不喜欢的。第二、一个和尚去挑水,两个和尚去打井这个方案不仅体现了团队精神,而且进行创新,他们已经站在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这个例子得出,很多的时候,光有团队精神是往往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只有创新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3、学会要善于“表现自己”:某天黄维老师与朋友去看某楼盘,走到小区的门口,看到一位保洁人员跪着擦地板,这情景让给他们印象很深。先不去讨论这位保洁人员是真的在擦地板还是在“做秀”,他们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并且听说那楼盘还是很有知名度。从某方面讲,我们可以把善于“做秀”理解为善于“表现自己”,在现实中那些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更能受到领导的赏识,更得到大家的认同。而作为销售人员,我希望自己也要学会学会要善于“表现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加油。

除了上述几点,还有像重庆售楼处被砸事件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等,类似收获还有很多,在此得出一个结论,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证明自己的运气永远比别人好。

第3篇:房地产培训心得范文

承蒙董事长、总经理室的关怀,我有幸走进光华,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我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期间,光华集团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及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公司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和公司领导的远见卓识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在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

一、按照董事长、总经理室的指示,对办公室各项工作作了安排和内部分工,对接待、文件处理、档案管理、内外协调等职能明确了基本要求,并作了自我培训,使新组建的办公室能较快地运转起来。

文档处理:参照国家机关的文件处理办法,制定了集团公司文件印发格式,对重要文件进行了分类存档。

⑵印章管理:按董事长的指示,对集团公司三十多个印章保管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制定了印章管理制度,对印章保管人办理了授权委托管理手续,明确了重要印章登记使用的程序。

⑶文件起草:起草了重要会议的会议纪要、每周工作要点、有关管理规定、先进评比办法等文件。

⑷租赁管理:对南通光华大楼、海门大酒店的对外租赁情况进行了摸底了解,并向董事长作了汇报,督促对过期、到期的合同办理续签手续。

二、努力做好集团公司各单位、部门之间协调、沟通。通过询问工作进展、整理一周工作要点、上门走访等形式,熟悉人员,了解情况,对整个公司有了基本的把握。

三、做好董事长、总经理室的参谋、助手。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工作,及时汇报工作情况,迅速传达工作指令。使领导吩咐的事有落实、有结果、有汇报。

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到公司以后,为加强对办公室的文件管理,认真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制定了集团公司公文格式;同时为尽快熟悉公司的主业——房地产业务,自学了相关知识,并主动向业务人员请教。这期间,跟随董事长等领导对山西永济、如皋等地进行了考察,参加了启东、海门等地的土地挂牌、拍卖活动,参加了南通中院关于拆迁户陆海平一案的审理等,增长了见识,对熟悉业务有很大的帮助。

五、认真贯彻董事长、总经理室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光华的指示精神,在一月份着重抓好四件事

⑴集团公司新春联谊会及先进表彰大会策划、组织;

⑵《日月光华》企业内刊首期的编辑、出版;

⑶酒店二楼书画整理、裱、布置;

⑷酒店新春布置及房地产公司海门分公司门厅形象墙装饰。

在董事长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作为具体经办人主要做了组织、协调、策划、督促等工作,依靠一个小团队和各单位、部门的通力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需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加大办公室协调、督查的力度,发挥办公室综合职能部门的作用,做董事长、总经理室的好帮手;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展工作,进一步适应公司高效、快捷的运转节奏。

总结如上,恳请指正。

第4篇:房地产销售工作的心得体会与工作总结

两年的房地产销售经历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特别是在万科的案场,严格、严谨的管理下的洗礼也造就了我稳重踏实的工作作风。回首过去一步步的脚印,我总结的销售心得有以下几点:

1、“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不知道几时能成功,但能肯定的是我们正离目标越来越近。有了顽强的精神,于是事半功倍。持续的工作,难免会令人疲倦,放松一下是人之常情,在最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同样在销售中客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异议,放弃对客户解释的机会,客户就流失了;而再坚持一下、说服一下也就成交了。往往希望就在于多打一个电话,多一次沟通。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房地产专业相关知识,让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从心地打动客户。

2、学会聆听,把握时机。

我认为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应该是个好听众,通过聆听来了解客户的各方面信息,不能以貌取人,不应当轻易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客户“一看客户感觉这客户不会买房”“这客户太刁,没诚意”,导致一些客户流失,应该通过客户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他们潜在的想法,从而掌握客户真实信息,把握买房者的心理,在适当时机,一针见血的,点中要害,直至成交。

3、对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和积极性。

辛勤的工作造就优秀的员工,我深信着这一点。因此自从我进入易居公司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保持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无论做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努力做到最好,推销自己的产品首先必须要先充分的熟悉自己的产品,喜爱自己的产品,保持热情,热诚的对待客户;脚踏实地的跟进客户,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现实,点点滴滴的积累造就了我优秀的业绩。同时维护好所积累的老客户的关系,他们都对我认真的工作和热情的态度都抱以充分的肯定,又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客户,致使我的工作成绩能更上一层楼。这是我在销售工作中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和财富,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

4、保持良好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过状态不好的时候,积极、乐观的销售员会将此归结为个人能力、经验的不完善,把此时作为必经的磨练的过程,他们乐意不断向好的方向改进和发展,而消极、悲观的销售员则怪罪于机遇和时运,总是抱怨、等待与放弃!

龟兔赛跑的寓言,不断地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兔子倾向于机会导向,乌龟总是坚持核心竞争力。现实生活中,也像龟兔赛跑的结局一样,不断积累核心竞争力的人,最终会赢过追逐机会的人。人生有时候像爬山,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总是像兔子一样活蹦乱跳,一有机会就想跳槽、抄捷径;一遇挫折就想放弃,想休息。人生是需要积累的,有经验的人,像是乌龟一般,懂得匀速徐行的道理,我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正确,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步都结结实实地踏在前进的道路上,反而可以早点抵达终点。如果领先靠的是机会,运气总有用尽的一天。

一直以来我坚持着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坚定的向着我的目标前行。

第5篇:房地产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公司指示布置这次为期xx天学习的时机,通过系统的培训活动,使我深入的认识到团队在工作中的首要性和如何做一民优秀房产置业顾问。这次培训我总结出了以下心得。

一个团队中,大家都要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领导者的指挥协调要有力。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我们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职责合理的分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考虑问题点和难点,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同时每个成员一定要服从领导,严格执行下达的任务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集体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困难估计不够,准备不足以及思维模式的束缚也是导致我们项目失败的原因。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79597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