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

2017-03-04 22:17:16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1

  教学目的要求:

  1. 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 联系学过的送别诗,进行比较鉴赏。

  3. 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 课文

  背诵《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

  二、学生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诗的标题看,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后在扬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赠诗相赠,

  刘乃作此酬答。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三、 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学生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简要说说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异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作者邮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2

  教学目标:1初步欣赏诗中名句,揣摩其深刻含义。

  2能够认识诗人豁达的胸襟。

  教学重点:名句欣赏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刻含义。

  一.准备活动

  1.背诵。

  2.背景材料: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中唐著名诗人。进士,在朝为官。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在外二十三年。性格乐观豁达。(幻灯)

  3.读注释,解释题目——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白居易在筵席上赠诗:“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4.小练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 ,字 ,朝代 ,身份 ,

  本诗体裁 。“酬”是 的意思。(幻灯)

  二.学习活动一:朗读,说出你觉得最难解释的一句。(幻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反复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伤感、惆怅、感慨万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难点在于典故,一联内连用两个典故。大家找出。

  读注释,讲一讲。

  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烂柯人——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向秀所作是《思旧赋》,诗中为什么写成“闻笛赋”呢?

  增加了故事情节,突出悲伤之情。

  3.试着解释诗句:

  怀念旧日朋友,独自徒劳的吟诵古人的诗文;昔人已逝,不能听到了,回到故乡,人非物非,恍若隔了上百年。

  4.修辞链接:典故(幻灯)

  定义:借用过去的人和事来表情达意。

  作用:(幻灯)

  (1)借古论今,如《赤壁》,诗人借在赤壁偶然发现的一支沉埋底沙中的断戟而联想起三国时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从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人手,提出了“英雄的成就带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深刻而精辟。(学生齐背)。

  (2)表达心情,如本诗,表达对亡友的思念、世事沧桑的无奈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3)丰富内容,当篇幅受到限制,用典是最好的充实内容的方法。

  5.本句效果:(幻灯)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的时间之长,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短短十四个字,就表达出如此复杂的感情,正是用典的魅力。

  6.练习:用典故说一句话。

  例如:当老师批评你时,你能像宋濂一样保持尊敬的态度吗?

  三.学习活动二,

  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幻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乐观向上,音调上扬)。

  解释,破旧的残舟畔,千帆竞发;病衰的老树前,万树皆春。

  修辞链接: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博喻等)

  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说明文中常用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幻灯)

  ⒉比喻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⒉)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⒊)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4本句效果: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沉舟也要重整风帆,赶上长风;病树也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思想境界高,意义深刻。

  5练习:用比喻的方法说一句话。(幻灯)

  例如:他头顶着荷叶,半个身子长在水里。

  经过我这样一说,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了。

  那一树木棉向我捧出了红红的花朵,硕大的花瓣,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四.学习活动三:背诵默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刘禹锡的生平,读懂了这首诗中的美句和难句,学习了用典和比喻的修辞。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不仅要背诵,而且要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思想。

  教学后记:本课主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次讲《赤壁》。因为安排恰当(也比较巧妙),虽然内容较多,还是很从容地完成了。

  恰当在于,只讲重点句和难点句,其他少讲或不讲。不拖泥带水,学生听着还很解渴,课堂时间得到最大值的收获。

  巧妙在于,《赤壁》短小明了,一段时间来带领学生读三国,这段内容很熟悉,内容不讲自知。难点在借古喻今,所以在讲典故的修辞中几句点透,读两遍背下,圆满完成任务。

  读写听说背全面训练也是本课设计的用心之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歌从诗句的理解到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都很难,基于古诗欣赏纳入到中考范围,我们改变了以往只读读背背的方法,深入来理解故事内容,所以我本节课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即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为背诵默写,理解性默写。难点为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大家学习过的大家熟知的《陋室铭》的作者是谁?引出作者,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和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导入新课,其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使其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学生在第一轮的自学过程中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字面上似懂非懂的理解一下诗歌大意,在这一轮自学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和问题,作为交流、质疑的重点。保证充分的自学为交流研讨和质疑答疑张本。通过学生的展示,我们发现了学生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自学指导后紧接着的就是交流研讨与质疑答疑。第一轮自学主要关注的是生本交流和生生交流,然后进行生生和师生的交流。交流研讨是对话,是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化,从而形成能力。

  第二轮自学后的交流研讨与质疑答疑本来的设计是在学生阐述观点的时候耐心倾听,发现、放大、利用错误引发学生的再思考,抓住学生发言过程中的质疑点进行追问。把问题深化。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中引导,突破难点,我在课堂上考虑时间问题,所以想直接通过解疑的方法来完成,最后对于诗歌难点的颔联和颈联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了,颔联: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的时间之长,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短短十四个字,就表达出如此复杂的感情,正是用典的魅力。怀念旧日朋友,独自徒劳的吟诵古人的诗文;昔人已逝,不能听到了,回到故乡,人非物非,恍若隔了上百年。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暗示社会的发展的的必然: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社会必将向前发展。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尽显作者豁达开朗的胸襟。同时表达了沉舟也要重整风帆,赶上长风;病树也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教研活动可以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盲点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8117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