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件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

2016-01-08 23:05: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

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

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 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中纬:30°

°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

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

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

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

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25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8、六大板块图(课本42页图2.2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1、天气符号:P4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

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

算。

4、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第三节 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4

第四节 世界气候

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

2

3、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4、气候类型的识别

(1)、根据最冷月月均温度确定温度带

0 ①最冷月均温>15 为热带气候类型

00 ②最冷月均温在0-15 为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0 ③最冷月均温<0 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类型

(2)、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

①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

②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

③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

④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5、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人类活动.

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

是砍伐森林。

7、纬度位置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影响:青藏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二:2014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题

七年级地理复习题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类的家园是指我们的( )

A家庭 B家乡 C祖国 D地球

2.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它在

A. 赤道 B. 30º纬线圈 C. 60º纬线圈 D. 90º纬线圈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5.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W,10°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7.赤道是:

A.0°经线 B.90°纬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8.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库克 D.郑和

9.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0.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11.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6月22日前后 B.12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前后 D.9月23日前后

12.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冷热不同,最直接的原因是:

A.各地的纬度不同 B.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光线有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C.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D. 地球是个球体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0000 B.1:30000000 C.1/200000 D.1/25000000

16.小李和同学骑自行车到城里公园游玩,他们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A.城市政区图 B.城市商业图 C.城市道路网图 D.城市公交线路图

1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此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20.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21.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地球时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 D.地轴和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22.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星星的东升西落

C.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 D.广州白昼时间夏天长,冬天短

23. 玩游戏时,小明对小莉说:“我在你的东北方。”此刻,小莉在小明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4.我想从广州火车站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我该用哪一幅地图查找交通路线?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广东交通地图 D.广州市区图

25.关于地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用来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C.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B.比例尺用来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D.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6.下列地图比例尺中,属于大比例尺的是( )

A、10万分之一 B、25万分之一 C、1:500000 D、1/8000000

2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28.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29.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 )

A、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纬80纬线 D、赤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_____,长约_____km。

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km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km。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__线。所有该线的长度 __________。

3.零度经线叫_____,零度纬线叫_____。经线指示_ 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

4.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5.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度和东经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是________度。

7.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2 地

8.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________网,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________。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

_______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现象。公转的周期是_____,自

转的周期是_____。地球是绕_____自转的,是绕______公转的。

10.北半球的夏季是__ _ _月,南半球的冬季是__ _ _月。由此可见北半球和南半球

的季节_________。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

12.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_____,但内容____。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

三、读图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20°E, 16°N) D(24°E,18°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

位于A点的 方向。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A、B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

上,

请判断A 在B的________方向;

(2)按地表形态来看,C处是 ,F

处是 。

(3)A山的高度是____________m,从山下

攀登到A

山山顶,较容易的是______(南、北)

(4)如果图中D、E3.读右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

(1 极圈和五带名称。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现象的是

3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

1.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 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国家有( )。

A.加拿大 B.美国 C.俄罗斯 D.日本

3.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

4.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中 D.地上树被水冲到海中

5.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

A.我国地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B.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

C.我国地形多山 D.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6.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山脉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7.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马达加斯加岛 C. 海南岛 D. 格陵兰岛

8. 下列海峡或运河中,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A. 直布罗陀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9.世界最小的大洲是

A. 南极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州

10. 里海是:

A.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D.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

1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

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 天是蓝的 C 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 D 海洋是蓝的 12热带面积最广是的( )

A 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 欧洲

13.某人的家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以下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

A 北美洲 B 亚洲 C 南美洲 D大洋州

14.大洋的边缘部分是( )

A海 B 半岛 C 岛屿 D海峡

15.四大洋当中完全位与北半球的是( )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16.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是的( )

A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B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C 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 D 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4

17.你认为下列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

A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B 潮汐的作用 C 人为因素 D 火山喷发

18.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火山国”,因为( )

A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B 位于板块内部 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1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 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 D 古地中海抬升

20.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21.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 )

A 位于板块内部 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22.强强说要去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去旅游,他要去哪里(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23.大名正驾船在亚非分界线上航行,他在哪( )

A 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24.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哪里到了北美洲?(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25.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

A 亚洲、非洲 B 欧洲、非洲 C 北美洲、南美洲 D 大洋州、南极洲

26.完全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 亚洲、欧洲 B 南美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

27.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2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 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 D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29.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3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3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32.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C.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洲

33.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之比为

A、3:7 B、4:6 C、6:4 D、7:3 5 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D.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洲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三:2014年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

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

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7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20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

60°--90°

27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31页图)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

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32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33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35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44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45页图3.1.5)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七大洲的轮廓图

7.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9.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0.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2.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3.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4.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5.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46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七大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5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8、七大板块图(课本52页图3.2.5)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1、天气符号:P5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

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

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

4、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第三节

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四: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五: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 站在海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 站得高,看得远。 (3) 月食。

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

(二)地球仪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

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

1、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拉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会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②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 ②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③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

(人/平方千米)

该地区的总积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原因: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

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

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雨林;终年严寒的极地等。自然条件恶劣,不适

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发展与合作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2)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地图册P37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3、国际合作

联合国——UN

世界贸易组织——WTO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七:2014-2015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新课标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 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课本16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及范围的大小的关系:

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25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

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8、六大板块图(课本42页图2.2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天气

1、天气符号:P4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

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

4、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7、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洋面积广阔。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第三节 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

4、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气候

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

2

3(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八: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认识地球

1、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麦哲伦。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和160°E。即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

6、0°纬线就是赤道。南、北纬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即赤道以上为北半球,赤道以下为南半球。

7、如何判断东西经线:看数字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右)越来越大,西经向西(左)越来越大。如何判断南北纬线:南纬向南(下)越来越大,北纬向北(上)越来越大。 8、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

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9、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10、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从数字来变化来看,经度数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数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纬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第二章 地图的运用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方向有三种:经纬线、指向标和一般的方法。一般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指向标的指向北方。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三种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5、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断方法:等高线中间数字大的是山顶;等高线中间数字小的是盆地;等高线向低处凸的是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的是山谷(即低脊高谷);两个山顶之间,等高线断开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是陡崖;等高线稀疏的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是陡坡。

6、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地形:绿色——平原,黄、褐色——丘陵、高原和山地,蓝色——海洋、湖泊,白色——积雪、冰川。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注意: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大、印、北。其中,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太平洋的岛屿最多。

3、各大洲的分界:亚洲和欧洲:乌、乌、里、大、黑、土、地。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海陆变迁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填海造陆也可。

5、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的魏格纳提出的。9、地球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最大)、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基本上都是大洋的板块)、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南亚、西亚)。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交界)比较活跃。

7、汶川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所致。日本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致。

8、海洋的利用:旅游、捕捞、采矿、运输、发电等。海洋的破坏:污染、过度捕捞、赤潮。方法:防止污染、合理捕捞。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短时间的风雨、冷热、阴晴状况,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气候是多年的平均状况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2、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午后14时,最低—日出前后。一年中,最高—7月,最低—1月(南半球相反)。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气温-最低月均气温。

3、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在水平方向,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属纬度位置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近海气温低,远海气温高,冬季相反(属海陆位置的影响)。在同一地点,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即海拔高,气温低(属地形的影响)。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属纬度位置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属海陆位置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属地形的影响)。

5、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不均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6、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大陆性、季风。寒带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7、气候特征以当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来概括。 8、各类气候的特点:

气温特点:热带—全年高温, 亚热带—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寒带—终年寒冷。

降水特点: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地中海——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雨林——全年多雨,

沙漠、大陆性——全年少雨 海洋性—降水均匀。

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一月气温在0℃以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9、大气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二氧化氮增多、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第五章 世界的人口

1、2011.10.31——达70亿。

2、分布规律: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东部。人口稀少地区: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的高原山区。

3、人口问题(1)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居住简陋、饥饿贫困、交通拥挤等。(2)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 4、人种的分类依据:体质特征的不同。

5、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部、北美北部,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大洋洲、北美东部和南部。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

6、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7、世界的主要语言的分布:汉语—(中国)东亚、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南亚、北美、大洋洲,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俄语—北亚和欧洲东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

8、世界的宗教:基督教—人数最多,发源于西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清真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亚、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信徒称为穆斯林。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分布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 9、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

10、民居建筑的特点:一、结合自然环境,就地取材,适应气候,二反映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如:东南亚的高脚屋(湿热),西亚的厚墙加小窗(热带沙漠),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

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非洲、南美洲、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3、“南北对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九: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2014届

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要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 ①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P3_图1.2)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P5_图1.7)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6_图1.1)

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P6_图1.10)

5.特殊经线: (P6—7_图1.10和1.13)

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

6.特殊的纬线 :(P6_图1.11; P12_图1.12)

赤道(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N、23.5°S、66.5°N、66.5°S;

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30°60°90°极点:90°

8.五带划分:(P12_图1.20)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带:热带、南温带 、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P13_图1.22)

11.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1

13.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P13_图1.22

)(P14_图1.23)

1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P14_图1.24)

15.高度的计算方法:

(P16_图1.29)

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的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P16_图1.29)

第二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大洲:(P29_图2.6)

4.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由大到小:太大印北)

(在右图中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P37_图2.19)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P39_图2.22)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P53_图3.17)(P56_图3.21)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和人类活动。

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

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

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1、2006年3月,全球人口已超过亿;2011年

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与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在 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 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 高 。

3

4)。

2例如:四川面积48.5万千米,人口约为8800万,其人口密度为 8800万÷48.5万=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P66_图4.5)

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7、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三大人种(P72_图4.11):黄种人集中分布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9、、 ,其中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世界的三大宗教:信仰人数最多的是,该宗教形成于 ,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清真 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1、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 劳动生产 和 社会活动 的场所。 分类: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13、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聚落有: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中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中国安徽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门历史城区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21.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居前六位的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我家中没有把握);(P86_图5.1) 人口居前十一位的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中印美,印巴巴,俄孟尼,日墨→联想为:“中赢美,赢粑粑;我梦你,日末”)(P86_5.2)

2.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等自然界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P87_图5.3)

3.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发达国家 和 发展中国家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核工业。

5.国际合作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二者都需要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6.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于,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7.“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武侯实验中学地理教研组 2011-12-9

4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篇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课件版)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kejian/1167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