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件 > 古代描写老翁

古代描写老翁

2016-01-28 10:28:1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古代描写老翁篇一《老翁捕虎课件》 ...

古代描写老翁篇一
《老翁捕虎课件》

古代描写老翁篇二
《鲁人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描写老翁篇三
《桥边的老人》

古代描写老翁篇四
《桥边的老人》

古代描写老翁篇五
《老翁捕虎第二课时》

《老翁捕虎》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诵经典段落。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评价任务:

感知内容、品悟语言

研讨写法、主题探究

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老翁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 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 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

子的译释。

教学目标:

1、了解解纪昀及《阅微堂笔记》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熟读课文,整体把握结构;学习本文语言简朴流畅,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3、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重点字词

二、感知课文:

1、复述课文中所记叙的故事。

2、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

三、研读赏析:

1、作者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的用意是什么?

(为了增加悬念,即跌宕有致笔法,同时也为下文老翁打虎一节作铺垫。)

2、“乃遣吏持币往”和“乃厚赠遣之”分别说明了什么?

(前者说明知县对唐氏打猎寄于厚望,后者说明知县对一老一少杀死老虎的由衷敬佩和感谢。)

3、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老翁对自己伏虎本领的自信?(用原文回答)

(A、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B、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4、本文对捕虎过程写得简短而详尽,我们应如何理解?

(文中简短而较为详细地写捕虎过程,目的是在于突出唐老翁的自信、从容和超群的捕虎绝技,与上文中的“大失望,姑命具食”形成对比。)

5、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引用《庄子》的话及史嗣彪、励文恪的事?

(揭示捕虎者身怀绝技的原因,说明熟能生巧、练能生巧的道理。)

6、为什么写“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以及捕虎的老翁和童子?

(为下文唐翁捕虎埋下伏笔。)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唐打猎”祖孙俩不费太大力气就制服一只凶猛老

虎的经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和智慧,说明一切技艺皆从“习”中得来的道理。

五、写法探究:

说说本文写作上有何特色。

1、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2、语言简朴流畅,富有表现力。

3、熔叙事、说理于一炉。

4、简洁的描写与叙事,使故事给人以跌宕之感。

六、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绝不能凭外表来判断;2、熟能生巧;

3、天才出于勤奋。)

板书设计:

纪中涵苦于虎患(开端)

练臂十年

老翁捕虎 老翁为消除众人疑虑,不费太大力气打死老虎(高潮) 老翁谈捕杀老虎技艺的由来及作者的感慨(结局) 练目十年

附: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及具有哲理性的语句。

来“唐打猎”(发展)

2、理解夏里宾的生活哲学。

3、领会课文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夏里宾的生活哲学,领会课文阐述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

雷因:原名雷因•伯吉斯,美国作家。著有《远方星辰下》等奇幻小说。

三、题目解说:

文题“只有五条街的距离”蕴含深意。事实上是在0条横马路口,很远,但把它分解了就显得近了,因此本文标题是针对“我”与夏里宾先生要走过60条横街口的距离面引起的,它暗含了夏里宾的生活哲理。

四、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不超过45个字)

2、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我当时的处境。

古代描写老翁篇六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5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6分)

答案:(1)“空”:徒然。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2.(201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3.(2012贵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②①

孤 雁

高 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鹥

[注]鹥(yī),水鸥。

(1)请结合首联具体分析其是如何扣题的。(5分)

(2)请结合尾联,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6分)

答案:(1)这只大雁刚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作者用“失伴”与“单”来紧扣题目中的“孤”字。

(2)托物言志及拟人的手法。尾联意思是: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里,也要坚韧的忍耐寒夜的侵袭;但绝不会为了取暖而与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借此表达诗人孤傲的情怀。

4.(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菩萨蛮

孙 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注]①此词是翰林学士孙洙某晚在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因此作此词。②廉纤雨:蒙蒙细雨。③玉堂:翰林院的别称。

(1)词开篇“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5分)

(2)“玉堂今夜长”在全词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牢骚和埋怨但又不敢怠慢的情感。前一句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后一句中的“抵死”,是说死命、拼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

(2)“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是对于时间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5.(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②①②③①[注]宿,蒹葭夜夜寒。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5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6分)

答案:(1)①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6.(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6分)

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7.(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6分)

答案:(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②③①③

(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8.(2012昆明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不 见[注]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一种并作赏析。(6分)

答案:(1)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

(2)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9.(2012宝鸡统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咏史》其二

[西晋]左 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自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西晋时期,出现了世族大族独占仕进之路的现象。②金张籍旧业:指汉代金日和张汤家的子孙,自武②③①帝时起,到平帝止,七代为内侍。③珥汉貂: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冠旁都插貂尾为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答案:(1)①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唯门第是举”的政治时弊(西晋门阀制度)的抨击。②抒发了对门阀制度下庸碌世族子弟窃居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埋没屈沉这一社会不公的愤懑不平和悲叹。

(2)①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②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③三层对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情感也自沉郁而至悲愤,从而鲜明地揭示出主题,抒写出怀抱。

10.(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雨夜眠[注]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此诗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

(1)诗中是如何刻画老翁“安闲”的特点的?(5分)

(2)诗末“霜叶满阶红”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卧迟”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老翁”却“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2)运用反衬手法。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

11.(2012威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好事近

吕渭老[注]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6分

)

12.(2012温州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 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注]

古代描写老翁篇七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5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6分)

答案:(1)“空”:徒然。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2.(201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3.(2012贵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②①

孤 雁

高 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鹥

[注]鹥(yī),水鸥。

(1)请结合首联具体分析其是如何扣题的。(5分)

(2)请结合尾联,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6分)

答案:(1)这只大雁刚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作者用“失伴”与“单”来紧扣题目中的“孤”字。

(2)托物言志及拟人的手法。尾联意思是: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里,也要坚韧的忍耐寒夜的侵袭;但绝不会为了取暖而与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借此表达诗人孤傲的情怀。

4.(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菩萨蛮

孙 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注]①此词是翰林学士孙洙某晚在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因此作此词。②廉纤雨:蒙蒙细雨。③玉堂:翰林院的别称。

(1)词开篇“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5分)

(2)“玉堂今夜长”在全词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牢骚和埋怨但又不敢怠慢的情感。前一句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后一句中的“抵死”,是说死命、拼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

(2)“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是对于时间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5.(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②①②③①[注]宿,蒹葭夜夜寒。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5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6分)

答案:(1)①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6.(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6分)

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7.(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6分)

答案:(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②③①③

(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8.(2012昆明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不 见[注]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一种并作赏析。(6分)

答案:(1)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

(2)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9.(2012宝鸡统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咏史》其二

[西晋]左 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自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西晋时期,出现了世族大族独占仕进之路的现象。②金张籍旧业:指汉代金日和张汤家的子孙,自武②③①帝时起,到平帝止,七代为内侍。③珥汉貂: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冠旁都插貂尾为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答案:(1)①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唯门第是举”的政治时弊(西晋门阀制度)的抨击。②抒发了对门阀制度下庸碌世族子弟窃居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埋没屈沉这一社会不公的愤懑不平和悲叹。

(2)①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②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③三层对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情感也自沉郁而至悲愤,从而鲜明地揭示出主题,抒写出怀抱。

10.(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雨夜眠[注]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此诗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

(1)诗中是如何刻画老翁“安闲”的特点的?(5分)

(2)诗末“霜叶满阶红”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卧迟”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老翁”却“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2)运用反衬手法。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

11.(2012威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好事近

吕渭老[注]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6分

)

12.(2012温州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 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注]

古代描写老翁篇八
《古代文学期末重点》

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元稹、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人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

上官体: 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的诗歌流派

孟诗韩笔 “孟诗韩笔”是中唐时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欧阳修有“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之句。《岘佣说诗》:“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又载:“孟东野奇杰之笔万不及韩,而坚瘦特甚。”韩擅文,孟工诗,时称“孟诗韩笔”。

名句分析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二句,是天真而稚气的问,永无答案的谜。无法回答也无需回答。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二句,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传统写法是人生短暂而自然永恒,这里则从人类整体着眼,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在大自然美景的陶醉中得到的一种欣慰,其中虽有青春生命短促的感伤,但更多的是青春生命的朦胧希冀和美好向往,从这种哀而不伤的抒情基调中,可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待”字从“孤”字生出。人生代代相似,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在等待谁人,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江水无情,诗笔自然地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转到人世图象,引出下半篇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来。感受了大自然的永恒,沉浸了春江月夜的美妙,人更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从而也更懂得爱了。

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

2、初唐代表作家: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

3、盛唐代表作家: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

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浪漫主义:李白;

现实主义:杜甫

4、中唐代表作家:前期: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李益;

现实主义:白居易和新乐府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

元、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5、晚唐代表作家: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词人:温庭筠、李煜。

6、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诗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7、新乐府运动的成员: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

8、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追求平、求俗

9、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求奇、怪。

11、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温庭筠、韦庄。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3、唐代诗歌的发展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14、初唐时期,代表文学革新方向的四位诗人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15、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岑参、高适等。

16、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的评论。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出自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

1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立意是受到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的影响,但思想意义却比后者更深刻。

1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名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名篇《登高》。

20、岑参的边塞诗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名描写雪景的诗句常被后人引用,这两名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 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袖是韩愈,除他之外,古文成就最高的是柳宗元,他们被后人并称为“韩柳”,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刘禹锡,诗中有两句流传千古、并常被后人引用的佳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3、 唐代的文人短篇小说一般称作“传奇”。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4、晚唐诗人中,被认为长庆后第一人,并被认为其诗文成就与韩愈、柳宗元鼎立而三的诗人是杜牧。他的诗歌,在体裁上擅长七言绝句,咏史诗精拨独到,边塞诗也别具一格。

25、南唐二主是指父子皇帝词人李璟和李煜。

26、《全唐诗》和《乐府诗集》的编者分别是 清代的彭定求等和宋代的郭茂倩

27、初唐,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诗人是 陈子昂

28、在文学理论上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9、 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文心雕龙》

30、《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刘勰

31、 王绩是 初唐诗人

32、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 杨炯

34、《长安古意》的作者是 卢照邻

3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刘希夷

36、完成五律的定型工作的人是 沈、宋

37、《感遇》诗38首的作者是 陈子昂

38、《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 王昌龄

39、著名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 孟浩然

40、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 高适

41、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 杜甫

42、 首先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唐代诗人是 杜甫

4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刘长卿

44、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讽喻诗

45、 著名诗歌《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刘禹锡

4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属诗篇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7、 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 李贺

48、在中唐时期的诗人中,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先导的诗人是 李贺

49、 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贾岛

50、《莺莺传》的作者是 元稹

51、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韩愈、柳宗元

52、 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人是 韩愈

53、 在唐代,一生被卷人“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其志的诗人是 李商隐

54、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

55、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 温庭筠

56、 花间派的鼻祖是 温庭筠

57、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 韦庄

58、《花间集》的编辑者是 赵崇祚

59. 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长吉体”。

60.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也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

61. 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62.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

安,号称“吴中四士”。

一. 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 ①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韩孟诗派

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其次是“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②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既是韩愈、孟郊的诗歌理论主张,又在创作中努力实践它。形成韩孟诗派奇崛险怪的风格。

二. 试论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不同特点。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

三.试述高适、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并比较其异同。

相同点:两人同以边塞诗著称,都具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 不同点:A、在艺术风格上,高适的雄浑悲壮,岑参的则雄奇壮丽

B、岑参作品内容丰富多样但思想不如高适深刻,高适诗“尚质主理“常以政

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

自己对战争的意见。岑参诗”尚巧主景“以诗人的敏锐去描绘战斗生活和

边塞风光。

C、岑参诗富于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语言质实

有力,情调豪迈雄壮。

1. 和高适一样,以七言歌行见长,但更为纵横跌宕,舒卷自如,“调奇”。反映在用韵上,《白雪歌》十八句七次换韵,且前16句两句一韵、句句押韵;《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同上,

12句5次换韵,多句又以接字法蝉联而下,复沓回旋的声情深得民歌风韵。《走马川行》三句一韵,句句用韵。

2. 风格上亦相似。严羽指出:“高岑之诗悲壮”,但高诗悲壮中显深沉,浑朴质实;岑诗悲壮外有雄放,峻峭瑰奇;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寓情于景,或颂将士英勇,或叙战争悲壮,多借奇险艰苦的环境描写来衬托。

3.意奇、语奇、景奇:充满炽热的情感和浪漫气息。

四.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

侧重抒写豪迈气概、远大志向、激昂情怀,情绪饱满强烈,淋漓酣畅,奔腾澎湃,印象与变形、夸张。

二、丰富瑰丽的想象

想落天外,奇之又奇。万景皆虚,胸中丘壑,幻想、神话、传说、梦境,大胆奇特的夸张,新奇的比拟。

三、结构变幻莫测

天才乃是立法者,旧有的法度拘束不住,而新的更高的法度又从中产生。发兴无端,大跨度跳跃、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反复转折

四、意象与词采。

李白诗既颇多气吞山何的壮美意象,又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李白诗中的意象随意感情的跌荡起伏,往往具有跳跃性

五、比兴寄托

李白诗中的比兴不是一般的引类取譬或感物起兴,而是以象征手法构筑一完整的诗歌意境。言在此而意在彼,于诗境中寄托一番深意。解读这一类诗,带有较强主观臆测性,难成定论。但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诗人生平及其抒情诗创作演变规律有了总体把握,则对其象征手法的寓意可作出合理解释。

六、语言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五.杜甫的艺术风格

一.沉郁顿挫

主体风格是杜甫自己提出而又为历代论者公认的“沉郁顿挫”,但对之理解不尽相同。大致说来,沉郁是指感情的深沉悲郁,厚重苍凉;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在语言上韵律上则体现为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

二.萧散自然

杜诗又一风格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有关。颠沛流离诗沉郁顿挫,生活稍为安定时萧散自然。

三.多种风格

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杜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风格的多样性,正是大诗人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

古代描写老翁篇九
《桥边的老人》

古代描写老翁篇十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古代诗歌鉴赏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5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6分)

答案:(1)“空”:徒然。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2.(201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3.(2012贵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②①

孤 雁

高 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鹥

[注]鹥(yī),水鸥。

(1)请结合首联具体分析其是如何扣题的。(5分)

(2)请结合尾联,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6分)

答案:(1)这只大雁刚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作者用“失伴”与“单”来紧扣题目中的“孤”字。

(2)托物言志及拟人的手法。尾联意思是: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里,也要坚韧的忍耐寒夜的侵袭;但绝不会为了取暖而与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借此表达诗人孤傲的情怀。

4.(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菩萨蛮

孙 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注]①此词是翰林学士孙洙某晚在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因此作此词。②廉纤雨:蒙蒙细雨。③玉堂:翰林院的别称。

(1)词开篇“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5分)

(2)“玉堂今夜长”在全词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牢骚和埋怨但又不敢怠慢的情感。前一句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后一句中的“抵死”,是说死命、拼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

(2)“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是对于时间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5.(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②①②③①[注]宿,蒹葭夜夜寒。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5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6分)

答案:(1)①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6.(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6分)

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7.(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6分)

答案:(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②③①③

(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8.(2012昆明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不 见[注]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一种并作赏析。(6分)

答案:(1)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

(2)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9.(2012宝鸡统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咏史》其二

[西晋]左 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自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西晋时期,出现了世族大族独占仕进之路的现象。②金张籍旧业:指汉代金日和张汤家的子孙,自武②③①帝时起,到平帝止,七代为内侍。③珥汉貂: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冠旁都插貂尾为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答案:(1)①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唯门第是举”的政治时弊(西晋门阀制度)的抨击。②抒发了对门阀制度下庸碌世族子弟窃居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埋没屈沉这一社会不公的愤懑不平和悲叹。

(2)①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②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③三层对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情感也自沉郁而至悲愤,从而鲜明地揭示出主题,抒写出怀抱。

10.(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雨夜眠[注]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此诗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

(1)诗中是如何刻画老翁“安闲”的特点的?(5分)

(2)诗末“霜叶满阶红”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卧迟”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老翁”却“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2)运用反衬手法。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

11.(2012威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好事近

吕渭老[注]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6分

)

12.(2012温州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 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注]


古代描写老翁相关热词搜索:古代女子外貌描写1 描写古代男子外貌 古代女子服装描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代描写老翁”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代描写老翁"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kejian/1872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