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件 >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2015-09-24 23:25: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四上 第一单元 第3课 温度与气温(一)课堂教学要求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二】:温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供大家学习参考。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四上 第一单元 第3课 温度与气温

(一)课堂教学要求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二】: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三】:《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温度与气温》是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教育内容紧承《天气日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使用与气温的测量,探究室内外、阳光下与背阴处、一天内不同时间等各异条件下温度的区别。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自主探究的结果,学会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教学难点是对比不同条件下测量的不同结果,正确完成测量,并坚持记录。

(二)学习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整理,但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指导学生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深入了解如何测量气温,应当结合课堂内外具体的探究活动来进行。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基本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对室内外、阳光下与背阴处、一天内不同时间等各异条件下温度的区别也会有一定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能说出气温的概念。

2、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3、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了解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探究如何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形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感受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四】:《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电 子 备 课 教 案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五】: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设计 教科版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1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六】: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

温度和气温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七】:温度和气温教案

3、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感知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地点卡片、百叶箱、课件

学生:每小组一只温度计、一张气温数据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温度计?

生:体温计、气温计

师:体温计用来测量我们身体的温度,而气温计测量的是什么的温度? 生:大气。

师:同学们会正确的测量气温吗?

2、分发给小组一只温度计。

3、师:认真观察气温计,它有什么组成?

引导学生回答:外表有摄氏度的数值,内部嵌着一根玻璃管,玻璃管上有刻度,还有液泡和液面组成。

师: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吗?

生:每格代表一个摄氏度。

师:那水结冰的温度是几度啊?负18度和18度分别在气温计的哪个位置呢?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八】:温度与气温教案

温度与气温

教学背景分析: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观测气温。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观测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4、多媒体资料: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九】:《气温有多高》教学设计

《气温有多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气温有多高》是本单元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测量活动的实践课。全课由“如何使用寒暑表以及怎样读写温度、测量和记录气温的实践活动,分析气温变化和思考相关问题”这四个紧密衔接的步骤构成。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测量气温,同时也使学生懂得白天的气温差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1、介绍怎样使用寒暑表测量气温;2、指导学生开展测量气温的实践;3、发现白天气温的变化规律;4、引导学生懂得测量标准化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温度计,能正确读、写温度。

2、能让学生正确运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3、培养学生有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有标准化的科学测量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温度。

2、能够正确运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四、知识点:

1、懂得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知道温度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3、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 1 -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十】:3.1温度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

西靖初级中学:杨发林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思考探究)

1

相关热词搜索: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kejian/504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