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件 > 高一课本下载

高一课本下载

2016-07-30 11:42: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一课本下载(共5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课本下载高一数学课本内容高一数学课本内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本章概述1 教学要求[1]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课本下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高一课本下载(一)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课本下载

高一课本下载(二)
高一数学课本内容

高一数学课本内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本章概述

1.教学要求

[1]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

2.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简单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与充要条件.

难点: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四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

3. 教学设想

利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突出一种数学方法--元素分析法;渗透两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掌握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译.

1.1 集合(2课时)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不等式2x-1>3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集合与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

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2.正整数集 N*或 N+ 3.整数集 Z

4.有理数集 Q 5.实数集 R

集合的三要素: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三、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A 记作 a?A (或aA) 例: 见P4-5中例

四、练习 P5 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解集;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

2.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 文字语言描述法:例{斜三角形}再见P6 ○2符号语言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 图形语言描述法(不等式的解集、用图形体现"属于","不属于" )。

3. 用图形表示集合(韦恩图法) P6略

六、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2.无限集

七、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

八、作业 P7习题1.1

1.1 第二教时

一、 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

4.关于"属于"的概念

二、 例题

例一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号语言的互译,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1. 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

解:{x|x2=x}={0,1}

2. 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Z| x2-x-6<0}={x?Z| -2

3. 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 4x2+9y2-4x+12y+5=0}={(x,y)| (2x-1)2+(3y+2)2=0}={(x,y)| (1/2,-2/3)}

4. 使函数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x|x2+x-6?0}={x|x?2且x?3,x?R}

例二、下列表达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Z={全体实数} 2.R={实数集}={R} 3.{(1,2)}={1,2} 4.{1,2}={2,1}

例三、设集合试判断a与集合B的关系.

例四、已知

例五、已知集合,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m的取值范围.

三、 作业 《教材精析精练》 P5智能达标训练

1.2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的: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理解补集的概念; (4)了解全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小节的重点是子集、补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提出问题: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存在着两种关系:"包含"与"相等"两种关系.

二 "包含"关系-子集

1. 实例: A={1,2,3} B={1,2,3,4,5} 引导观察.

结论: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也说: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2.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注意: ?也可写成?;?也可写成?;í 也可写成ì;?也可写成?。

3.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φ?A

三 "相等"关系

1.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 即: A=B

2.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

② 真子集:如果A?B ,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高一课本下载】

③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④ 如果 A?B, B?C ,那么 A?C

同样;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⑤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四 例题:

例一 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例二 解不等式x-3>2,并把结果用集合表示出来.

练习 课本P9

例三 已知,问集合M与集合P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例四 已知集合M满足

五 小结: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等集的概念及其符号

几个性质: A?A

A?B, B?C ==>A?C

A?B B?A==> A=B

作业:P10 习题1.2 1,2,3

1.2 第二教时

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高一课本下载】

提问: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补集与全集

1.补集、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

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定义: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高一课本下载(三)
高一教材

高一教材

氧化还原反应

1、(2007全国卷1 )10.己知氧化还原反应:

Cu (IO3)2 + 24KI + 12H2SO4 =2CuI↓+13I2 + 12K2SO4 +12H2O

其中 1mol 氧化剂再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2、(2007全国卷II)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 H2O CO2+ 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

3、(2007全国卷山东考题)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1200 D.0.2400

4(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1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5(2007全国高考江苏卷 )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

3HNCO; 8HNCO+6NO2 △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6(2007全国卷宁夏考题)12.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 B.7 :1 C.7 :8 D.8 :7

7(2007全国卷上海考题 )24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

(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

(2)酸性 氧化性 (3)0.6mol

(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8(2007全国卷北京考题 )28.(15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将化学计量数填

于空白处)

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

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

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28.(15分)

(1)1、5、3、3、3、3

---+(2)①I2+SO32+H2O==== 2I+SO42+2H

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②1.0×105

③4.2 ×102/w

离子反应

1 (2007全国卷II)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CH3COO+H3O+=CH3COOH+ 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 Ca2++2HCO3+2OH=CaCO3↓+ 2H2O+ CO32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 CO2+ H2O=C6H5OH+CO32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8H++2NO3—=3Fe3++2NO↑+4 H2O

2(2007全国卷四川考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浓烧减溶液中加入铝片:Al + 2OH=AlO2+H2↑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电解

2OH+H2↑+Cl2↑ -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 +2H+=2Fe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2H++SO42+Ba2++2OH=BaSO4↓+2H2O

+--3(2007全国卷北京考题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

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K、Cl、NO3、S2 ② K、Fe2、I、SO42

+--- ③ Na、Cl、NO3、SO42

++--++-- ④Na、Ca2、Cl、HCO3 ⑤ K、Ba2、Cl、NO3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4(2007全国卷广东考题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 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2+2H2O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5(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

6(2007全国高考江苏卷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7(2007全国卷重庆考题)8.对下列反应①NHCO,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Kn2SO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

方程式表示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2007全国卷宁夏考题)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 Zn+Ag=Zn2+Ag

【高一课本下载】

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

+- 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

+- Na+2H2O=Na+OH+H2↑

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

++ Cu(OH)2+2H=Cu2+2H2O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07全国卷II) 9.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 ②①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g)=2HCl(g)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2(2007全国卷山东考题)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O2和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刚石,s) Δ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3(2007全国卷广东考题 )16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1618

③Sn(s、灰)Sn(s、白) △H3=+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1>△H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4(2007全国卷广东考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5(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14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6(2007全国高考江苏卷 )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7(2007全国卷重庆考题)1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 436 kJ D.188 kJ

【高一课本下载】

物质的量

1(2007全国卷1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例亡) B. p(O2)> 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2(2007全国卷1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 (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3(2007全国卷四川考题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A

B.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 D.1 L0.5mol/L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4(2007全国卷北京考题 )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5(2007全国卷广东考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 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 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 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6(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 )4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 摩尔质量g/mol B 气体摩尔体积L/mol

C 溶解度g/100g D 密度g/cm3

7(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个

高一课本下载(四)
上海高一语文课本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

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3.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

二单元

4. 边城(节选)——沈从文

5. 合欢树——史铁生

6.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里柯克

三单元

7.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8. 邂逅霍金——葛剑雄

9. 一碗阳春面——栗良平

四单元

10. 再别康桥——徐志摩

1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12. 双桅船——舒婷

13. 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14.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张同 道 第五单元 15. 蒹葭——诗经 16.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7. 病梅馆记——龚自珍 18. 诗二首:咏史——左思 饮酒——陶渊明 第六单元 19. 促织——蒲松龄 20. 香菱学诗——曹雪芹 21. 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2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3.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 注:红色为背诵【高一课本下载】【高一课本下载】

上海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课本

第一单元

老王——杨绛

项链——莫泊桑

当炉女——臧克家

第二单元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小溪巴赫——肖复兴

春天的故事——叶旭全、蒋开儒

第三单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为了忘却的记忆——鲁迅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第四单元

哦,香雪——铁凝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微型小说两篇:在柏林——奥莱尔 走出沙漠——沈宏 《药》点评——原作:鲁迅 评点:吴中杰 第五单元 阿旁宫赋——杜牧 黄州快哉亭记——苏轼 项脊轩志——归有光 诗词四首: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八声甘州——柳永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登快阁——黄庭坚 第五单元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无作者)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律诗三首:终南山——王维 登楼——杜甫 书愤——陆游 绝句三首:塞下曲——卢纶 从军行——王昌龄 过华清宫——杜牧 诗赋论——袁行霈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练习 注:红色为背诵

高一课本下载(五)
高一教材解读

一、 本书指导思想和教材编排特点

(一)、指导思想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以及内容选择等方面较旧版教材有很大突破,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路。但是,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它毕竟还是一个全新的教材,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把课文吃透,融会贯通,只有教师把课本吃透了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因此,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的授课氛围,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以学生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尊重个体差异,体现授课坡度,注重每个学生的“短板”,提升整体技能和综合素质;

4、采用多种活动途径,倡导全员参与体验,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任务,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

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教材特点

新版教材保留了以“话题”为核心、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贯穿全书的特点,以“分合”“散聚”的编排处理语言知识;以“专题阅读”的方式拓展阅读,以相关话题和搭建“脚手架”的手段辅助写作训练;同时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英语教学生活化等诸多优点。与旧版相比,新版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编写关注人文情怀

新版教材在编写上,摒弃了以往知识领先的做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及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2、教材设计体现自主原则

新版教材每个单元仍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但打破了原有每单元分4课的框架,通过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板块,将语言素材串成一体,有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六个板块,每一板块任务明确,一目了然。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及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灵活调整,有所侧重,适当扩展或删减。

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基础状况、兴趣爱好、目标掌握等,做好课前及课后工作。应该说,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有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3、教材内容涵括三大特性

新版教材注重科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教材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学生所喜爱。教材的选材具有广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大特性。

4、语言呈现遵循“分合”“散聚”

原中英合编教材,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出发,语言知识功能结构等训练相对凌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的复习及知识的系统掌握带来一些不便。新版教材从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系统安排,循序渐进,循环反复;突破语言知识,为语言运用及各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教学方法倡导体验参与

新版教材以话题为核心,结构和功能为主线,话题、结构和功能三位一体,框架清晰。在总体框架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内容丰富并与主题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探究、动手实践、集体协作,完成各项

任务,使他们提高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为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其创造性提供更多的空间,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新版教材不论从指导思想、教材架构,还是从内容编排、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力图在注重知识层面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意识。我们相信使用本套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贯彻与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二、教材结构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书共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基本上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围绕reading展开,分为课前热身,正文解读,语法聚焦,课后训练,查缺补漏,基础测试六个部分。根据每个部分的难易程度来教学,所需课时为7个课时。全书共需课时35个。

三、教学过程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设计,初步拟定每个单元的课时需求为7个课时,把每个单元划分为7个部分进行教学,全书共5个单元需要课时共35个。

第一部分,课前热身,话题讨论,以及warming-up教学 和阅读训练。

第二部分,正文详解,习题精讲。

第三部分,剖析reading,直面真题。

第四部分,语法详解,辅以习题强化。

第五部分,听力训练,作文辅导。

第六部分,单元测试,自我检测。

第七部分,习题讲解,查缺补漏。

四、本学期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相互转换、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定语从句。

2、难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区分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时的用法和定语从句。

2、技能目标:

①通过话题讨论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②掌握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

3、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本学期五个单元的学习,培养基本的文化认知,正确评价历史、现在和将来。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建议

1、为了保证每节课的质量,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高一课本下载》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课本电子书下载 高一数学课本下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一课本下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一课本下载"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kejian/5245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