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

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

2016-06-06 16:41:14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供大家参考选择。唐宋八大家散文:关 ...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供大家参考选择。

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

  一、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

  背景:苏轼前、后《赤壁賦》中对大自然、艺术和人生之间的关系做了诸多反思。其思想,多触及传统儒、道、佛思想,既融合又有矛盾,但却极富深刻的主題和意趣……

  质性自然的艺术人生

  中国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

  这个传统要追究到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其思想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即使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孟之道,在提倡“兼济天下”之抱负不得施展的时候,还提出“独善其身”的主张。例如孔子就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更是将之大张旗鼓地喊出来,以助声势。这就更为隐居避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随着佛家思想的传入,其中“不为今生而修来世”的避世思想,又为隐居避世打入了一阵强心剂。于是,后代文人前仆后继走向隐居之所,进而形成隐逸文化。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隐逸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千百年来,已经深入文人的骨髓,每当人生不顺、仕途波折时,隐逸思想就跳出来张扬横行,借以抚慰受伤的心灵。

  究其根本,庄子道出了隐居避世的原因: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因为时乖命蹇,“人生在世不称意”,这样的“失败主义”,最终使文人们义无反顾走向隐居之所。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抛弃红尘,与世隔绝。人生在世,常常身不由己,甚至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此时,应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失意悲苦呢?古语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朝为官者依然可以持有隐者心态,身处闹市依然可以保持宁静之心。所谓“心远地自偏”是最可珍贵的。王摩诘身居官场,却远离是非争斗,寄情山水,“静己以镇其躁”,就是最佳典范。

  而王维的典范意义还不止于此。

  他的人生似乎给了身居官场、命运不能自主的文人一个暗示:寄情山水,可以怡情养性;仕途不顺时,山水风物就是抚平伤口、安慰心灵的最佳药物;徜徉山水,还可感悟人生,品得佳境。

  于是,我可以惊奇地发现,几乎绝大多数的失意文人,他们的失意生活都和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密不可分。而这,就是道家避世隐逸思想的体现;而山水,成了他们逃避现实、摆脱痛苦的麻醉品,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山水的出现,代表了文人思想中道家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隐逸情怀的标志性符号。

  在苏东坡的《前赤壁賦》中,山水的描写在开篇即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清风吹拂,江声浩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之碧波,高悬夜空中明月,都让作者心怀释然,宠辱偕忘,因而才让诗人有了“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恍惚之感。历经“乌台诗案”之后的诗人,如同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如今虽被释,却依然心有余悸。这份伤痛,可谓既深且厚,已经深入骨髓,令人难安。而今晚,凉爽的秋风、开阔的江景送走了忧伤,让作者暂时忘却痛苦,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道家思想的标志性符号,是作者仕途受挫之后妄想摆脱痛苦的心理暗示,就事实而论,也似乎暂时达到了这一目的。

  但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要注意的是,苏轼是一个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的人。作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接受了入世情怀的古代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中主要的部分还是积极入世、兼济天下,实现理想抱负,这是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的常态。然而,世事易变,情势难料,官场远没有理想中难么单纯。权力倾轧、勾心斗角让诗人濒临生死一线,对现实的失望又让作者陷于痛苦之中。想要放弃却不能,欲逃离却不舍,这种思想上的纠结直接体现在后文的主客问答的矛盾中:一个感叹人生短暂,世事飘忽,产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遐想,却因不可得而倍加痛苦;一个放达乐观,因江中流水、山间明月而获得生命的感悟,劝慰客人享受人生。

  这种设为主客问答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汉赋,多为虚拟。在苏东坡的笔下,即使舟中之客确有其人,其所言之辞又何尝不是作者的真情实感?主客问答之词,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幼及长所受的教导让他兼济天下,而骨子里的道家精神让他向往安适自由的人生;文章最后客人的被说服,似乎是道家思想战胜了儒家精神,但深入内心的苦痛真的能被抹掉吗?诗人真的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痛苦了吗?

  这个问题可以在《后赤壁赋》中找到模糊的答案。几个月之后,东坡先生再游赤壁,旧地重游,是否欣喜异常?月夜登山,放声长啸,诗人却“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感觉“凛乎其不可留也”,为什么?诗人为何而悲?为何而恐?诗人没有给出答案。但我们不妨妄加揣测:那场令人不寒而栗的“乌台诗案”已让作者痛彻骨髓,怎么可能完全淡忘?因而,《前赤壁赋》的放达乐观也只是自慰之词罢了!

  至于篇尾道士入梦的浪漫主义手法,又何尝不是作者想摆脱现实的心理映照呢?这是儒道思想在两文中最直接的反映。

  至于佛家思想,虽不如前两者明显,却也零星闪现,对于苏轼笑对人生磨难的态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轼与佛印交好,当然精通佛法。在黄州的苏轼,完成了人生境界的根本性转变,从风风雨雨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佛法。

  人生在世,莫不有苦,“求不得苦”为文人最苦。当历经人生风雨的诗人尝尽人生况味,反省自身时,才体悟到生命之虚幻与无常。为寻求精神上之解脱,佛教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而这种大苦大难之后的大彻大悟、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他的思想境界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前赤壁赋》中的旷达是佛老思想交汇的结晶。

  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支撑着佛老的宁静旷达,成就了苏轼虚静高洁的心态和淡泊超拔的性格,使其一辈子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自适的心态和风流潇洒的气度。这些思想,不仅融入了他人生的后半部轨迹,也深入了他的灵魂,铸就出滋养后人精神的不朽作品,成就他的艺术人生。

  因此,我们可以说:儒道释三家思想,共同构成苏轼作品的精神内核;而外在形态的特点,诸如主客问答、浪漫主义手法、流畅优美的语言,是苏轼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而作品中流露出的旷达与超脱,是苏轼历经风雨波折后,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顿悟,这也为他的作品抹上一股最为亮丽的色彩……


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相关热词搜索:唐宋八大家 苏轼 散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唐宋八大家散文:关于苏轼思想的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ixianghuibao/4530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