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惯性的教学反思

惯性的教学反思

2016-07-02 09:58:20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惯性的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惯性的教学反思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 ...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惯性的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惯性的教学反思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鉴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教学,谈三点体会.

  一、建立“惯性”概念

  1、激疑,引出“惯性”课题

  (1)奔跑之人,脚遇障碍物时,人向前倾.何故?

  (2)坐在汽车内的旅客,当车突然开动时,人向后仰.为什么?

  身边现象,人所共知.学生却不能解释,激起阵阵疑团,欲罢不能.教师趁机引出“惯性”课题.

  2、激趣,建立“惯性”概念

  (1)学生做“抽尺”实验:把盛着墨水的敞口墨水瓶置于课桌边缘,下压直尺或三角尺.用手沿水平方向突然快速抽走直尺,墨水瓶巍然不动.学生疑虑:墨水瓶为啥安全无恙?

  教师演示“打板落蛋”实验(略).学生嘀咕:鸡蛋为啥没落地摔碎?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表明,一切静止的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教师演示“摸拟摔伤”实验:把布娃娃(头内暗置盛红墨水的敞口塑料水瓶)直立在小车上,手推小车沿桌面匀速平动.当车遇障碍物受阻停止运动时,布娃娃前倾,摔得头破血流.

  师:小车匀速运动,布娃娃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跟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车停时布娃娃脚受车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脚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由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

  师:车停时,布娃娃上身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继续向前运动,摔倒跌伤.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水到渠成.教师给出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板书: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做好“惯性现象”实验

  做好“惯性现象”实验,是建立惯性概念的关键.惯性实验,做法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精选惯性实验应力求简单,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要生动有趣,宜增加惊险情节,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使学生久久难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现成器材,精选“抽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动手做.精做“模拟摔伤”演示实验,制造紧张惊险气氛.一个安全无恙,一个胆颤心惊,二者反差鲜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以此动摇学生头脑中顽固的错误观念,顺利建立起惯性概念.

  三、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课本解释惯性现象,文字确切精炼.学过之后,学生尚难掌握要领,不能圆满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表现在语无伦次,思路层次不清,或者以简单的惯性二字概括作答.因此,教师在解释“惯性现象”实验时,应做分解动作,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3、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一辆客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因遇障碍物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为何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答:客车急转弯前,乘客与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遇障碍物,司机立即扭动方向盘,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因其臀部随车上的座位向左急转弯;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人的上身要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这样做,思路层次清晰,解答惯性现象有规可循.通过一两题的正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解答惯性现象的方法要点,都能清楚地解答课后习题中的惯性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惯性的教学反思相关热词搜索:惯性 教学

1、2015年3月到5月,我顺利地体验了一次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这次比赛首先经过学校的两次选拔,然后分成文史理工两组于5月中旬分别参加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 (2015-09-28)

2、上周,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夯实双基教学,稳步提高教学成绩”的经验交流会,四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切实谈了几点多年积累的经验,这对刚步入《夯实双基教学,稳步提高教学成绩》心得体会(2015-10-31)

3、课改的的钟声敲响了多年,课改的路程仍然举步维艰。作为教育者,适应新形势的首要任务,则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称职的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做课堂教学的“伴奏者”心得体会(2015-11-01)

4、课堂是一名教师施展才华的地方,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舞台。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爱上物理,学好物理,是我一直研究的方向。我从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15-11-02)

5、教学法 心得体会 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由是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2015-11-03)

6、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学习心得体会 (2015-11-10)

7、父母对子女的爱正如舐犊之爱,我是一位母亲,我也明白这种爱之深。请让我们对子女的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动力,而不是成为孩子的“绊脚石”。教学心得勿让爱成为孩子“绊脚石” (2015-12-06)

8、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篇一《幼儿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2015-12-19)

9、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篇一《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015-12-22)

10、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心得幼儿园篇一《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 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心得幼儿园(2015-12-25)

11、教师教育心得篇一《青年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心得(2015-12-26)

12、“能力导向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能力导向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2015-12-28)

13、课改心得篇一《课改心得体会》 课改心 课改心得(2015-12-28)

14、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一《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2015-12-29)

15、新教师心得体会篇一《新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新教师心得体会(2016-01-0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惯性的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惯性的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xdth/4664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