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小本创业 >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

2017-06-14 10:06: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小麦新品种(共7篇)小麦新品种介绍[农广天地]小麦国审新品种(20140723)近几年来小麦的品种越来越多,让许多农民朋友挑花了眼,不知道自己究竟该选用什么样的小麦品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几种小麦国审新品种,希望农民朋友们能找到适宜自己种植的小麦品种。本片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几个小麦国审新品种...

篇一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介绍

  [农广天地]小麦国审新品种(20140723)

  近几年来小麦的品种越来越多,让许多农民朋友挑花了眼,不知道自己究竟该选用什么样的小麦品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几种小麦国审新品种,希望农民朋友们能找到适宜自己种植的小麦品种。本片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几个小麦国审新品种,供大家选择。其主要内容有:石优20号、徐麦31、衡136、冀麦585、鲁垦麦9号、保麦10号、以及平安8号。

  石优20号:

  冬性中晚熟品种。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试,成熟期平均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株高77厘米,旗叶较长,后期干尖较重。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成熟落黄较好。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型,白壳,白粒,籽粒角质。亩穗数43.2万穗、穗粒数34.5粒、千粒重38.1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抗病性鉴定: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慢条锈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804克/升、785克/升,硬度指数66.4(2009年),蛋白质含量14.02%、14.22%;面粉湿面筋含量31.8%、31.8%,沉降值40.5毫升、34.5毫升,吸水率61.2%、58%,稳定时间15.4分钟、8.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04E.U、408E.U,延伸性150毫米、168毫米,拉伸面积121平方厘米、94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试,成熟期与对照京冬8号同期。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0厘米,抗倒性较好。亩穗数39.5万穗、穗粒数33.1粒、千粒重38.2克。

  徐麦31:

  徐麦31,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叶色淡,长势较旺,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数多,平均每亩成穗40—45万。起身拔节早,株型较紧凑,剑叶挺,有干尖现象,株高85cm上下,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穗纺锤型,穗大无芒,有少量顶不育,结实较好,平均每穗结实31—33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5—50g,外观品质好。接种抗病性鉴定:2009年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10年结果,慢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纹枯病。田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较强,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轻感叶锈病。成熟期中等,熟相较好。

  衡136: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分蘖成穗较高。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叶色较绿;株高76厘米,茎秆较硬;亩穗数47.1万/亩,穗粒数32.4个,千粒重37.4克。抗旱、抗寒、抗病。熟相好,方穗,较大,籽粒硬质、饱满,蛋白质含量12.4%,沉降值25ml,硬度62%,容重802克/升。

篇二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新麦9817

  新麦9817(新麦20)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偃展1号为母本、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其突出优点是晚播早熟,高产抗病。

  产量表现2006年度国家黄淮南片组A组区试,平均亩产558.33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13%,增产显著;比豫麦18-64增产11.62%,增产极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续试,平均亩产532.4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8%,呈显著水平,居13个参试品种第3位。

   2007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13个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率84.6%,平均亩产503.2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5%,居第1位。

  特征特性新麦9817属弱春性多穗性中早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长势旺,叶色正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亩成穗数多。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厚,上冲,穗层整齐,茎杆弹性好,抗倒伏。穗纺锤型,穗多穗匀,小穗排列适中。长型、白壳、白粒,粒型偏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高,黑胚率低。产量三要素协调,平均亩成穗45.0万穗左右,穗粒数32.0~35.0粒,千粒重43.0克左右,丰产性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叶功能期长,灌浆顺畅,熟相好。接种抗性鉴定:高抗白粉病,中抗条绣病,赤霉病发生轻。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地区:新麦9817适宜在河南、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地区中高肥地中晚茬种植。

  2.播期播量:适宜播期为10月15~30日,播量7~10公斤/亩,晚播麦田播期可延迟至月下旬,并酌情加大播量。

  3.配方施肥管理:土壤要求肥沃,平衡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全生育期每亩施肥量为:纯氮12公斤,磷(P2O5),钾(K2O)6公斤,锌肥1公斤。60%氮素化肥、磷、钾和锌肥一次性施底。40%氮素化肥在拔节后期结合浇水施入,保证中后期植株氮素供应,达到增加粒数,提高粒重的目的。

  4.灌水: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浇好踏墒水,保证足墒下种,争取一播全苗。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掌握“夜冻昼消”,适时浇好越冬水。结合追肥浇拔节-孕穗水。在小麦开花后10~15天浇灌浆水。

  病虫害防治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病害。药剂拌种可用50%的锌硫磷,按种子量0.2%拌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在返青后至拔节前,用井岗霉素或粉锈宁喷洒防治纹枯病1~2次。小麦齐穗至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应及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40~50公斤,对准穗部喷洒防治赤霉病。抽穗至灌浆期,用氧化乐果加粉锈宁防治病虫2~3次。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辛登豪

  河南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王盛荣

  联系电话:0371-63217273

   13803890258

篇三 小麦新品种
2015小麦新品种商麦一号

2015年新推出小麦新品种——商麦一号

该品种是由商丘市中原小麦研究中心经过数十载努力选育出的优质、高产、高抗、多抗小麦新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于2014年12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14032。

该品种经过各审定区域种植点调查,平均株高70cm左右,亩成穗44~45万,穗长11 cm,穗粒数42~44粒,千粒重47~49g,一般亩产1350~1450斤,高产田可突破1600斤!

具有的优点:

1、抗倒性好,经过河南省连续四年试验未出现倒伏,强抗倒伏!

2、抗旱能力强,经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抗性检测,抗旱性达三级。

3、抗病性好,高抗条锈、纹枯病。

4、抗寒性好,冬前能忍耐零下11度低温,年后抗倒春寒能力强。

5、播量弹性大,易种植。

6、抗干热风,植株清秀,落黄早而且非常好。籽粒饱满,千粒重稳定,一般在47~49克。

7、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

8、适播期长,半冬性品种,10月10日至12月6日均可播种。

9、高产稳产,一般亩产1350~1450斤,高产田可突破1600斤。

10、适宜范围广,经多年种植证明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山东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等地区种植。

篇四 小麦新品种
小麦品种介绍

篇五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

龙源期刊网 .cn

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

作者:陈贵菊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9期

儒麦1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济宁16为母本,临麦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优点。2014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儒麦1号属冬性品种,幼苗近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稍低,幼苗色浅绿色,挑旗后叶色中绿色,叶片大小适中,叶片上举,整齐度好,株高79厘米,前期株型稍松散,抽穗后株型稍紧凑,茎秆弹性好,高抗倒伏。长方穗型,穗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粒长卵形,半硬质,籽粒饱满,容重810克/升,籽粒外观商品性好。每亩穗数31.3万穗,平均穗粒数45.6粒,千粒重43.2克,是产量结构较协调的大穗型品种。自然条件下较抗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抗白粉病,叶枯病偏重;高抗青干,熟相好,中熟,生育期233天。

经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检测:儒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含量33.9%,面粉吸水率59.4%,面团稳定时间3.3分钟,出粉率67.6%,属中筋品种。

儒麦1号适于山东省高肥水或中高肥水地块种植,也可在苏北、皖北和豫东地区试验示范种植。

篇六 小麦新品种
小麦品种介绍

小麦新品种

龙01-1237

该品系属晚熟,旱肥类型。生育日数90天;苗期发育适中,抗旱性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伏。高抗秆、叶锈,中抗赤霉、根腐病和白粉病。大穗多粒,粒色深红,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左右。穗、粒、重三因素组合优势较强,产量潜力较高。一般条件下产量水平在350-400公斤/亩。品质优良:具有强筋面包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2年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15.7%,湿面筋含量36.3%,沉淀值64.8毫升,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2B.U,延伸性19.0厘米。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面筋质量尤为突出,各项测试指标均超过黑龙江省强筋面包麦标准。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龙01-1162

中晚熟强筋面包麦新品系。生育期86-88天。株高90cm左右,秆强抗倒伏。多抗多种病害。有芒,红粒,千粒重38-40g,产量水平4500kg/hm2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7.6%;湿面筋含量38.2%;沉淀值为60.3ml;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小麦新品种】

龙00-0657

该品系为晚熟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系,旱肥类型。生育期90—95天。前期发育适中,分蘖能力强。株高90—100厘米,植株强壮,秆强抗倒伏,抗多种病害。有芒,大穗,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以上,产量潜力较高。2001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亩产409.6公斤,比对照品种龙麦26增产11.4%,在黑龙江省北部和西部麦产区产量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品质极其优良:具有强筋小麦最佳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0—2001年品质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6.0%,湿面筋含量42.0%,沉淀值52.1毫升,稳定时间均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15B.U,延伸性18.4厘米,是集优质与高产为一体理想的晚熟新品系。

克涝6号

【小麦新品种】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克91F1-38为母本,克87-26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克98-422。2005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克98-422小麦新品系为高产、优质、喜肥类型,出苗至成熟期为95天左右,株高75厘米左右,穗长7.7厘米左右,有芒、白稃、赤粒,千粒重33.9克左右,容重794.4

克/升。植株在生长前期发育较慢,抗旱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在生长后期耐湿性好,秆强不倒伏,落黄好,抗穗发芽,在抗病性方面,经沈阳农业大学免疫室鉴定,对秆锈病21C3CTR、21C3CFH、34MKG和 34C2MKK等均表现为免疫,抗自然流行叶锈病,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根腐病(≤3级)。经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技术室2002~2003年连续两年抽样,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平均蛋白质含量14.27%,湿面筋32.9%,沉降值42.23ml,吸水率为58.8%,面团稳定时间为3.15min,达到中筋小麦的品质指标。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948.4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6.75%;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940.2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10.2%。

栽培要点:在黑龙江省麦区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选用大豆茬及马铃薯茬较为合适。施肥时要做到平衡施肥,N∶P∶K为1.2∶1∶0.5,适量加入S肥,以每亩施用15~17公斤较为适宜。2/3为底肥,于前一年秋季施入,1/3为种肥。宽苗带种植,以15cm行距为好,小面积种植以宽窄行为好,便于中耕除草,宽苗带种植的幅宽达4~5cm,做到个体与群体分布合理,均衡增产,48行播种机改为24行宽苗带下种,播种深度在3~4cm,增产效果较好。栽培密度以平方米保苗600~650株为宜,一般情况下每亩下种量为15~17公斤。在小麦的三叶期压青苗1~2次,4~5叶期要及时的进行化学除草。防治双子叶阔叶杂草,每亩用7.5~8克甲黄隆,加上2,4D-丁酯20~23毫升;防治单子叶如稗草、燕麦等用6.9%的骠马50~60克,或用10%国产嘌呤50毫升/亩。在生育后期要及时防治赤霉病。根据小麦的成熟情况及气象条件,对小麦要及时的进行收获,联合收割机损失不得超过3%,破碎率不得超过1%,清洁率要达到95%以上,籽粒含水量要在13.5%以下。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北部麦区。

克丰11号

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生育期92天左右,株高90cm左右。纺锤型穗,蛋白质含量16.97%,湿面筋含量38.0%,沉降值56.9ml,面团吸水率59.38%,稳定时间7.48min。其中2001年分析蛋白质含量18.64%,湿面筋含量40.7%,公顷产量3790.8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8.1%。

克丰10号

该品种为2000年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系。

品系来源:该品系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于1990年以克旱12号(克82R-75)为母本,以克89RF628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系谱选择,经南繁增代,于1995年决选,代号为克95R-498。2003年春通过省级审定,命名为克丰10号。

生物学特征:该品系为中晚熟品系,生育期90天左右,幼苗丛生、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灰绿,叶片宽厚。株型收敛,旗叶上举,繁茂性好,成穗率高。茎秆直立,秆强不倒。株高

95~100厘米,穗纺锤型,短芒、黄稃、赤粒,角质率高,千粒重为35.5克,容重793.4克/公升。其前期抗旱,后期耐湿性强,活秆成熟,落黄好。高抗秆锈病21C3、34C2等多个生理小种,抗自然流行叶锈病,根腐、赤霉病轻。

品质特点:该品系双亲皆为提莫菲维细胞质T808的衍生系,具有国外优质王冠品种马奎斯、米尔诺夫硬红粒和红法夫优质亲源,具有优质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1A-1、GLU1B-7+9、GLU1D-5+10,经农业部谷物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蛋白质含量15.35%,湿面筋34.0%,沉降值62.5ml,面团形成时间为4.0min,稳定时间为15.2min,最大抗延阻力为530BU,延伸性18cm,拉伸面积125.3cm2,达到了高强筋面包麦的主要品质指标。【小麦新品种】

产量水平:该品系自决选以来,连续四年产量鉴定表现突出,而且年度间相对稳定。1996年公顷产量为5460.8公斤,较新克旱九号增产15.6%;1997年公顷产量为5263.9公斤,较新克旱九号增产8.9%;1998年公顷产量为6023.2公斤,较新克旱九号增产16.8%;1999年公顷产量为4111.11公斤,较新克旱九号增产10.86%。四年平均公顷产量为5214.75公斤,平均较新克旱九号增产12.85%。2000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在遭遇干旱,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平均公顷产量3241.4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7.7%,2001年继续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652.5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11.9%,2002年上升为省级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573.3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11.4%。

栽培技术及适宜地区:由于该品系前期抗旱性和耐瘠性好,后期耐湿性强,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均可,适应在黑龙江及内蒙东四盟的部分地区种植。

克丰9号

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育成,原代号为克96-351,200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克丰9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类型,生育期为90天左右,苗期抗旱性和耐瘠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耐湿性强,秆强不倒。

克丰9号小麦新品种品质优良,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1.72%,湿面筋为18.7%,沉降值为23.0毫升,面团稳定时间1.0min,吸水率55.6%,基本达到了专用饼干麦的标准。

该品种在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3643.7公斤,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9%,生产试验中公顷产量达3835.2公斤,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0.7%。

克丰9号小麦新品种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条件下均可种植,黑龙江及内蒙冬四盟地区为主要适应区,种植密度以公顷保苗600~650万株为宜。【小麦新品种】

克丰8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于1987年以克82R75(克旱12号)为母本,以克82-37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系谱选择,于1992年决选,品系代号为克92R-172。200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克丰8号。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为春性中晚熟小麦新品种,生育期92天左右,株高95厘米左右,秆强有弹性,穗长8.5厘米,有芒、白稃、赤粒,千粒重36.0克,容重为806克/升。苗期直立,分蘖力强,抗旱性好,成穗率高,结实期耐湿性好,抗穗发芽,高抗秆锈21C3、34C2等生理小种,抗自然流行叶锈病,中抗根腐病,赤霉病轻。

品质性状:克丰8号小麦新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5%,湿面筋为34.0%,沉降值为53.2毫升,面团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4.75min,吸水率63.5%,达到了优质家庭用粉麦的标准。

产量水平:1993~1994年连续两年在所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407.5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17.6%,1996年进行异地产量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5249.3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13.2%,1997~1999年连续三年参加全省北部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264.3公斤,较对照新克旱九号平均增产8.6%,1999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689.4公斤,较对照品种新克旱九号平均增产11.1%。【小麦新品种】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地区:根据肥力、密度试验、异地试验、区生试及生产示范情况,克丰8号小麦新品种适宜种植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N∶P为1.2∶1,种植密度以公顷保苗600~650万株为宜。

克旱20号

品种来源:克旱20号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1年以克89-46为母本,以Cundo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于1997年F6代决选,其品系代号为克97R-110。

200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旱20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状,分蘖力强,株型收敛。株高95cm 左右,穗长8.9cm 左右,生育日数96天左右,为晚熟类型品种。叶色灰绿,叶片宽厚,旗叶上举,植株繁茂性好,成穗率高,落黄好,穗型为纺锤型,有芒白稃赤粒。千粒重33.4g,容重808.4g/L。

品质及抗病性: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蛋白质含量为15.79%,湿面筋含量为35.27%,沉降值含量为60.13ml,面团形成时间为5.85min,稳定时间为13.35 min,最大抗延阻力为544.5 BU,延伸性为18.85 cm,拉伸面积为135.45 cm2,达到并超过中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并且品质的稳定性较好。在抗病性方面,经沈阳农业大学免疫室鉴定,高抗秆锈病21C3、34C2等生理小种,抗自然流行叶锈病,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根腐病,对赤霉病免疫。

产量及适应地区:该品种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试验,两年平均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增产10.6%。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在各参试点表现突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3447.0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增产9.8%,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73.3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增产11.4%。

克旱20小麦品种产量高、抗旱性强、综合抗性好,适合在黑龙江省及内蒙的部分麦区种植。

克旱19号

该品种为2001年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

品系来源: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以克90-99为母本,以MY449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系谱选择,于1998年决选,代号为克98R-813,于2004年3月审定推广,命名为克旱19号。

【小麦新品种】

生物学特征:该品种生育期83天左右,幼苗丛生、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深灰,腊质厚。株型收敛,旗叶上举,秆强弹性好。株高95~100厘米,纺锤型穗,长芒、白稃、赤粒,角质率高,千粒重为39.2克,容重781.8克/公升。前期抗旱性好,后期耐湿性强,落黄较好。高抗秆锈病21C3、34C2等多个生理小种,抗自然流行叶锈病,根腐、赤霉病轻。

品质特点:该品种具有优质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1A-1、GLU1B-7+9、GLU1D-5+10,经农业部谷物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蛋白质含量19.41%,湿面筋40.3%,沉降值65.5ml,面团形成时间为9.0min,稳定时间为21.7min,弱化度为20,评价值为80,最大抗延阻力为605BU,延伸性18.1cm,拉伸面积146.9cm2,面包体积790ml,面包评分80分,达到了高强筋面包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产量水平:该品种产量鉴定试验公顷产量为4968.8公斤,较新克旱九号增产15.4%,较同熟期对照品种龙麦12号增产18.6%。200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995.2公斤,较对照品种龙辐麦9号平均增产8.21%。

栽培技术及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550-600株每平方米,一般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均可,适应在黑龙江及内蒙东四盟的部分地区种植。

克旱18号

品系来源:该品系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九三1989为母本,克丰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1995年决选,品系代号为克95-1222。

形态特征:该品系为中晚熟,生育日数93天左右,株高105.8厘米,穗长9.6厘米,有芒、白稃、赤粒,千粒重38.9克,容重792.5克/升。,苗期抗旱性突出,结实期耐湿性强,落黄好,抗病性强。经沈阳农业大学免疫室鉴定,抗秆锈病21C3、34C2等多个生理小种,抗自然流行叶锈病,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0~2001年鉴定,中抗赤霉病,根腐病轻。

篇七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06G-138为2年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示范性推广;97085、宁08-37各项指标均处于参试品种上游,建议继续参试。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生育期;产量;抗逆性

为了鉴定小麦新品种(系)的综合性状,筛选适宜海安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1-6],海安县农林牧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承接了南通市种子公司下达的小麦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参试小麦品种(系)分别是97085、扬辐麦4号、扬1-9151、宁08-37、宁08-24、扬07-129、镇05185、扬06G-138、扬麦11。试验地前茬为水稻,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扬麦11为对照(CK)。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等行距人工条播,小区面积为13.33 m2。

1.3试验实施

播种前确定基本苗数为300万根/hm2。试验于2009年10月30日播种,基肥施氮磷钾复合肥(25%)750 kg/hm2,苗肥及拔节孕穗肥施尿素150 kg/hm2。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11月6—7日出苗,翌年4月19—25日抽穗,6月5—12日成熟,全生育期为218~225 d(表1)。

2.2产量

对照扬麦11产量为6 129.03 kg/hm2,97085产量为7 224.31 kg/hm2,比CK增产17.9%,列第1位,增产极显著;扬06G-138产量为7 104.28 kg/hm2,比CK增产


小麦新品种相关热词搜索:高产小麦新品种 2016小麦新品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麦新品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麦新品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xiaobenchuangye/8330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