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小本创业 >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2017-06-14 10:11:5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共2篇)小菜一碟胡小平:从临时工到小菜大王胡小平如今,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的,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比起这种美味可口的小菜来,小菜一碟的创立者胡小平,从偏僻乡村到繁华都市,从白手起家到资产丰厚,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其创业的酸甜苦辣似乎更...

篇一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小菜一碟胡小平:从临时工到"小菜大王"

胡小平

  如今,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的,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比起这种美味可口的小菜来,"小菜一碟"的创立者胡小平,从偏僻乡村到繁华都市,从白手起家到资产丰厚,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其创业的酸甜苦辣似乎更令人回味。

  初闯南京【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1965年,胡小平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白茆镇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家庭。16岁时胡小平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水稻田里,父亲一手扶犁,一手执鞭,老牛在父亲的吆喝声中老实而吃力地迈着步儿,泥水拍打在父亲和老牛的身上......胡小平的活儿是拿把木锹在田的周边拢田埂。

  日复一日。他喜欢那头成年劳作且无怨无悔的牛儿,更敬重勤劳持家的父亲,可他却不愿沿着祖辈走过的路重新走过,不甘心将自己的一生埋没在这片烂泥中!【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终于有一夜,不安分的胡小平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盯着房梁琢磨着,时过半夜,一个搏击人生的计划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拿了家中仅有的20元钱,又用布袋装了15公斤米,望了眼熟悉的小床,冲着父母的房间跪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父亲发现饭桌上儿子用碗压住的纸条:"父亲,我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终于有一夜,不安分的胡小平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盯着房梁琢磨着,时过半夜,一个搏击人生的计划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拿了家中仅有的20元钱,又用布袋装了15公斤米,望了眼熟悉的小床,冲着父母的房间跪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父亲发现饭桌上儿子用碗压住的纸条:"父亲,我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胡小平来到在小学课本里结识的南京长江大桥时,身上只剩下4.8元。看到了神往以久的南京长江大桥,胡小平还是下决心花了1.7元拍了张照片,当时的他:脚穿一双破凉鞋,裤脚卷起,一高一低,两只袖口也是高高卷起,一手搭在大桥的栏杆上,一手背在后面,完全是一个流浪的懵懂少年。过了几天,胡小平已身无分文;又过了几天,在南京下关五塘村长江边的垃圾场上,人们发现一群拾破烂的人流中,多了一个16岁的少年......后来,胡小平终于在南京罐头食品厂找到一份临时工作。

  就这样,胡小平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先后修过自行车,在面馆里帮别人干过杂活,在下关南北货商店干过搬运工、当过保管员......1988年秋季,胡小平辞掉了下关南北货商店仓库保管员的工作,这是一个令一般城里人都羡慕的工作,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但胡小平想,自己是小伙子,又是农村人,毕竟是临时工,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攒到钱娶上老婆?不安分的他毅然辞去了保管员差使......【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异乡卖榨菜谋生

  1989年,胡小平结识了一位卖榨菜的重庆涪陵人,俩人十分投缘。这位涪陵人贩卖的是正宗的涪陵榨菜。

  胡小平第一次接触坛装榨菜,随口问了句这榨菜怎么卖。涪陵人告诉他,每斤5角,如果他自己贩卖,愿意以每斤四角五分的价格批发给他。胡小平立即跑去了解行情,获知榨菜零售价是七角一斤。胡小平盘算,"他给我四角五,我卖七角,每斤赚两角五,一坛80斤,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胡小平结束了替人打工的生活,在露天农贸市场上卖起了榨菜。那天,一位客人问:"榨菜多少钱一斤?"

  "七毛。"胡小平答道。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能不能便宜点,我买五公斤,我看你这榨菜蛮好的。"

  "那就六毛五吧。"胡小平爽快回道。

  "能不能再低点了,我买一坛,我家是开面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最低六毛,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

  "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要和这榨菜一样。"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次日,胡小平拉了一坛榨菜来到面馆,当着老板的面,用锤子敲开坛上的水泥封口,撕掉了榨菜叶子和塑料封布,露出了正宗的红灿灿的涪陵榨菜,老板二话没说,按每斤六毛付了钱,80斤榨菜,他一下子就赚了12元钱。胡小平不禁有了"野心":想靠卖榨菜发财。

  "南京的面条馆、小吃部那么多,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呢?"胡小平背上榨菜样品,开始挨家挨户推销去了。当天,胡小平就与7家面馆签下了订单。不管多晚,只要客户一个电话,胡小平都坚持把菜送过去。

篇二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乡约栏目 李鑫-安徽倒立王 附联系方式及联系地址

 

乡约嘉宾:李鑫 
联系手机:13770645313 15021187169 
联系电话:025-58850009 
邮  编:210031 
联系地址:南京市浦口区轮渡桥社区夹河新村55号 


  提要: 
  播音:他,被称为倒立王,酒瓶、钢锥、硬钱、玻璃杯,无处不可倒立。 
  同期: 
  播音:2003年首届中华武林绝技大赛三项擂主。 
  (字幕:南京长江大桥;高空燕子平衡;金鸡独立;高空倒立) 
  《倒立王》李鑫,《乡约》拜访。 
  小片1 
  互动:倒立喝水你行吗?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乡约》,我是肖东坡,我现在是在安徽省宁国市恩龙世界木屋村,今天节目一开始,我要问大伙一个问题,喝过水吗?长这么大肯定喝过,这地上有杯水,如果现在要是让你倒立着把它喝下去,你觉得会怎么样?俗话说这水往高处流嘛!要是让你倒立吃饭呢?会从鼻子里出来?你呢?说到倒立喝水,我也没见过,大伙想不想见见?来,有请今天乡约的嘉宾李鑫。互动: 
  主持人:哎哟,这小伙子,倒立着就上来了!(奔着水杯去) 
  小片2:台上此人,姓李名鑫,人送绰号:倒立王。倒立着喝水吃饭,对他来说当真小菜一碟。 
  现场2:倒立喝水吃东西 
  主持人:今年多大了?每天都练习倒立?一天倒立多久啊?最长能倒立多久?我这有饼干你想不想吃?真能把这水喝下去?从嘴里喝下去从哪出来啊?不会呛着吧?你喝个我看看?你看上去好像很舒服的样子啊,我有点头晕,要不你正过来吧。倒立完了,啥感觉?你看这是啥?啥也别说了,开始吧。 
  李鑫:(夹板球上倒立,只说不露) 
  小片3:神医华佗在其创编的五禽戏中,将倒立列于其中,以此治病健身。说到倒立,影视剧中有一号,经脉逆流专门练蛤蟆功的西毒欧阳锋。据说倒立对腰背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均有改善功效。要说用高尔夫球倒立能有啥功效,咱啊,可就不得而知了。 
  现场3:夹板球倒立 
  主持人:你说你怎么能不倒呢?啊?喂,我走了啊。你你你,别下来啊。不行,我受不了了,你快下来吧。你还能用啥倒立?玻璃杯?硬钱?苹果?啤酒瓶?钢锥?吹牛吧?你今天敢当众表演表演吗? 
  李鑫:(只说不露) 
  小片4:玻璃杯上、硬钱上、苹果上、啤酒瓶上甚至钢锥上均可倒立,广告后,咱们共同欣赏! 
  广告+下节提示: 
  现场4:处处能倒立 
  主持人:你的头和我们普通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摸摸行吗?哎呀,我摸到一块疤。练倒立练多久了啊?苹果上能倒立?啥做的苹果啊?能吃吗?硬钱上也行?几枚硬钱啊?我也行,我能在一百枚硬钱上倒立,当然那得先换成一百的纸钱,硬钱不会散吗?还能在玻璃杯上倒立?就这个玻璃杯?你多重啊?头顶着?全身压上?表演一个。啤酒瓶上也行?这样吧,你先歇会,先让大家听听你的故事。 
  李鑫: 
  小片5:倒立健身法在国外并不罕见,日本有小学为提高学生智力规定每天倒立五分钟;德国运动医学专家倡导倒立瘦身;印度、瑞典、美国也倡导人们倒立健身。俄罗斯人尼古拉伊诺维科夫双手倒立走下32层楼梯创造世界纪录;美国1072位倒立者创造了共同倒立的世界纪录。1964年李鑫出生在安徽省肥东县漕河村,普通农民缘何与倒立结缘?自当一一分解。 
  现场5:穷苦日子也有梦 
  主持人:你是1964年出生,刚刚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小时候一定受过很多苦?屋顶刮跑?大麦粥?一天几顿?那么穷,听说你还经常挨揍?手背骨头是圆的?还练铁头功?怎么练?撞哪?疼吧?你疼,那树也疼啊?那时候有梦想吧? 
  李鑫: 
  小片6:饿着肚子练拳的日子真是“缝衣针拌黄连----艰苦”啊,乡村里那段挨饿、练武、种地、上学的日子也不知咋熬过来的,高中毕业的李鑫拳脚功夫长进不小,却依旧摆脱不了一份贫穷,从未出过远门的李鑫终于只身出走了。 
  现场6:我要出门闯一闯 
  主持人:第一次到南京是多大?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自己一个人来的吗?身上带多少钱?为啥要出来啊?南京有落脚的地方吗?第一顿饭咋吃的?第一晚上住哪?第一份工作呢?怪不得发型不错,原来从小学过理发啊,这份工作赚钱吗?我关心你倒立的功夫是在理发店里学的吗?这样吧,后来怎么练倒立的咱一会慢慢说,你先给大伙把在啤酒瓶上倒立表演表演。 
  李鑫: 
  小片7:啤酒瓶上怎样倒立?钢锥上的倒立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寻找人生出路的过程中如何练就一系列倒立的绝活?那陌生又难以融入的都市里,李鑫会找到怎样的命运立足呢?咱们广告后,细细分解。 
  广告+下节提示: 
  表演啤酒瓶倒立 
  现场7:初学倒立 
  主持人:倒立是跟谁学的?交学费?多少钱?怎么办?峨眉派武功里有倒立这招?学倒立,最先学什么?那你平时都什么时候练啊?在哪练啊?练了多长时间?后来理发店的工作呢?被辞退了?这个时候身上还有钱吗?知道自己下面要去哪吗?回家?怎么回去? 
  李鑫: 
  小片8:八十年代末期的肥东县漕河村依旧闭塞而贫穷。对于有过都市生活经验的李鑫来说,家乡祖祖辈辈生活的这方山水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成不变的日子里,似乎一时半会看不到改变的线索。不行,不能这么混下去,我要回南京! 
  现场8:家里,不能待! 
  主持人:回家见到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父亲怎么说?在家里待了多长时间?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想过回来干什么吗?父母怎么看呢?在家种地不行吗?回南京,有钱吗?真回来了? 
  李鑫: 
  小片9:真的回来了!父母的期望还有全家所有积蓄的一千块钱,让李鑫在繁华的都市里靠理发维持下来,结婚、生子、理发、赚钱……,平凡的日子里有过很多真实的快乐,而更多的却是捉襟见肘的艰苦。那段日子里,练习倒立成了李鑫唯一的业余活动。 
  现场9:开理发店的日子 
  主持人:听说你的孩子小时候连水果都没吃过?他会跟你说吗?孩子生病都没钱去看?(眼睛肿得睁不开)日子捉襟见肘,你还有心情练倒立吗?那个时候想着将来有一天倒立练好了,理发店的生意就会好起来?没啥关系吧?练倒立的时候心里会开心?听说练习的时候还出现过意外?(眉毛)头顶钢锥?头顶枕头多好啊?练就练呗干啥要进行这样危险的尝试啊?觉着这样的练习将来能改变命运?给我们表演一下吗? 
  李鑫: 
  小片10:开理发店按说应该在发型上多下功夫啊,花那么多时间精力练习倒立,而且越练越玄乎,列位看官稍候可见李鑫的头顶钢锥、移动汽车上的倒立等等高难度的表演,我们不禁要问,如此种种有用吗?嘿,您还真别说,有用的那一天,还真来了。 
  广告+下节提示: 
  表演:头顶钢锥 
  现场10:武林大赛获奖 
  主持人:天天练绝活,终于让你在首届中华武林绝技大赛上获得三项擂主的称号?怎么报的名?怎么比赛?获奖了? 
  李鑫: 
  小片11:以前真的未曾想过,自己多年苦练的绝活,在社会上竟有展示的平台,信心大增的李鑫开始了一系列关注度比较高的展示,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纪实小片字幕介绍事件、媒体:轿车上倒立、长江大桥) 
  现场11:倒立绝活有市场 
  主持人:那以后你还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倒立?不少新闻媒体来采访你吧?还有国外电视台采访过你?出名了啥感觉?父亲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你的表演,啥心情?乡亲父老们怎么说的?现在去各地表演倒立是你的主业了吧?请你去表演的人多吗?一年会有多少呢?都是什么样的场合会请你去呢?都去过什么地方?收入怎么样?理发还干吗?你应该倒立着理发。在南京住?买房了吗? 
  李鑫: 
  小片12:纪实:家里。字幕:这是李鑫在南京浦口区轮渡桥社区的家,是李鑫2000年买的二手房,虽然不大,也有些陈旧,却是他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可以安稳落脚的地方…… 
  现场12:真实的生活很多梦想 
  主持人:儿子上中专了吧?学的什么专业啊?你将来会让他跟你学倒立吗?你希望他将来做什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上海金贸大厦楼顶?420多米啊!练这么多年倒立,现在给你个机会跟电视机前的观众说两句。 
  李鑫: 
  主持人:倒立王来到咱们这里表演,今天又听到他的故事,您有怎样的感想吗? 
  李总: 
  MV乱感觉:(镜头:练功一组、表演一组、获奖照片等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纪念。) 
  结束语:看了李鑫的表演,我跟他家乡父老乡亲的想法是一样的,乖乖,不容易啊,练倒立也能出名。一个普通农民进城打工,那份渴望落脚的真实而简单的愿望,伴随着一份看似无用却也非同寻常的爱好和追求,是我们今天讲述给您的人生故事。祝您周末愉快,这里是《乡约》。本期节目内容欢迎查询栏目的联动媒体。下周六晚九点十七分,再见。


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相关热词搜索:小菜一碟迅雷 小菜一碟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南京小菜一碟胡小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xiaobenchuangye/8331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