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小本创业 >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2017-06-15 09:15: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共7篇)银耳、茯苓和竹荪种植前景效益高地点:北京 朝阳 蟹岛绿色生态农庄 三点钟农业园。李文刚:小尹,我们两个可等你半天了啊。尹丽爱:这不离咱们约好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呢吗?再说了我给你们带好吃的了。看看。刘畅:这不是茯苓夹饼吗?我特别喜欢吃。李文刚:先别急着吃,咱们今天还有正事呢。刘畅:对对对,你们发现没有,...

篇一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银耳、茯苓和竹荪种植前景效益高

地点:北京 朝阳 蟹岛绿色生态农庄 三点钟农业园。
李文刚:小尹,我们两个可等你半天了啊。
尹丽爱:这不离咱们约好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呢吗?再说了我给你们带好吃的了。看看。
刘畅:这不是茯苓夹饼吗?我特别喜欢吃。
李文刚:先别急着吃,咱们今天还有正事呢。
刘畅:对对对,你们发现没有,这颜色越深的这个农产品呀,它往往都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而且有些营养成分还比较特殊。
尹丽爱:对,红色的西红柿,紫甘蓝,翠绿翠绿的那西兰花,而且这颜色深的农产品它得卖价还比那些颜色浅的农产品高呢。
刘畅:对,以后咱得多吃那些颜色深的农产品。
李文刚:我可半天没说话了啊,你们的观点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看见这个没有,这是用什么做的。
尹力爱:茯苓夹饼当然是用茯苓做的了。
李文刚:这茯苓它就是白色的。
刘畅:这茯苓长什么样你见过吗?
尹丽爱:对呀,你知道它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
李文刚:我是没见过,可是有人见过。

裴婧华:哎哟,我说黄丽,这都到山顶了也没见到茯苓,这茯苓到底在哪儿啊?
黄丽:快了快了,快看到没,就在那松树下面,快走。
记者:那你挖一个给我看看。
黄丽:唉,你还不信了,我啊,今天就得给她挖几个看看。
黄丽这不服输的劲头倒是值得敬佩,不过挖了半天,茯苓的影子却一点也没有见到。
裴婧华:茯苓呢?
黄丽哎哟,没找着啊,不过据说啊……哎,来了来了,王老师你终于上来了,王老师,我刚才在松树下面挖了半天,怎么挖不到茯苓呢?
王老师:我讲的是在砍伐后的松树橷下。
茯苓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喜欢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一般都生长在海拔500到800米以上的马尾松或者赤松的树根上。它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所以砍伐后的松树根就最适合它生长了。
黄丽:那我们的松树不是都给砍没了吗?
王老师:我们这个,因为每年都有一定的砍伐量,哪里有砍伐量,我们就利用这个树橷种在哪里,哪里就种茯苓。
利用松树树根种植茯苓可以说是废物利用,一举两得。不过这茯苓到底是怎么样种植出来的呢?
王会长:这个茯苓它是种菌类,那么就要通过人工繁殖菌种,它的程序是由一级种,再转到这个二级种,再到这个三级种,这个菌出来了以后,就放到那个松树橷上。
黄丽:这就是我们刚才辛辛苦苦找的茯苓,哎,你说这茯苓啊,长得可真够难看的,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容呢,今天啊,我就亲自操刀,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先来只个儿大的。
裴婧华:黄丽,你这是干什么呢?
黄丽:哎呀,你看这是茯苓的精华处,全找出来了。
裴婧华:天啦,你也太浪费了。
黄丽:这些都没用啊,这些都是皮。
裴婧华:谁告诉你没用的
黄丽:那你这些都是什么部位啊,这些茯苓的。
王会长:这个茯苓皮。
黄丽:这东西有人卖吗,这东西?
王会长:药厂要,还出口。这是茯苓卷,是用好的茯苓做出来的。这可以做茯苓茶。茯苓夹饼就是用这个做的。
黄丽:啊,这个做的茯苓夹饼啊,这个能吃吗?
王会长:能吃。
黄丽:尝尝,恩,什么味都没有,难吃。
据药书上记载,茯苓性温,味淡,入药后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护肝脏作用。由于茯苓的种植成本不高,加工手法也不难,所以农户们的收益也不低。      
王会长:这个茯苓的效益,我就是说,拿这个橷子打比方,现在一茯苓是五块钱一公斤,你看到我们现在挖的,才挖的,最低六十元人民币吧。
普通茯苓5元左右一公斤,经过加工分类后,价格能卖到20元左右一公斤。在湖南省靖州县,茯苓的种植和加工分类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农户们从事种植环节,而加工分类以及销售环节还有专门的市场。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这里的茯苓通常会加工成几种不同的规格和形状,在湖南省的靖州县有一整条街都在加工和销售茯苓的半成品。    
王会长:我们这个市场,年收购量大概在2.8万吨鲜货,有出口的,有内销的,有出口东南亚,韩国,香港,日本,台湾,内销有各大药厂和制药厂。
经过加工后茯苓价格也跟着涨了上来,未加工的茯苓只能买到5元钱一公斤,而经过加工分类,价格就会提高三到五倍。     
李文刚:这黄丽和小裴给咱们找来的这茯苓怎么样,虽然这颜色是简简单单的白,味道是平平淡淡没什么滋味,不过人家的药用价值高啊,是滋补保健的佳品。
尹丽爱:我知道了文刚,今天你是想说说这白色的农产品吧。
李文刚:对了,昨天咱们不刚刚说了黑色的吗,今天咱就说说白,而且这主题我都想好了,就叫做“白”来的收益。
刘畅:白来的?天底下可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李文刚:这白来的收益,可不是说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收益,而是说从白颜色的农产品上得来的收益。
尹丽爱:要说到白色,这茯苓可白的不够彻底,你看它的表皮可是黑褐色的。
李文刚:嘿嘿嘿,这么说你那有白得更彻底地的。
尹丽爱:那当然了,我说的这种白色农产品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在它的主产区四川省通江县,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产业。并且呀,人家是两条腿走路呢。

篇二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茅草屋里种植竹荪前景好很赚钱

  [每日农经]魅力黔东南(2)茅草屋里的“皇后”(20120724)

  记者:魅力黔东南,今天我们来到了黔东南州的锦屏县。在这儿,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你看我身后,这是大片大片的茅草屋。这茅草屋里现在肯定是不住人了,不过这里现在住的东西那可真不简单,它号称皇后,堪比黄金。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户 龙本云:去年我搞了3亩地,6个茅草屋,收入16万元,每亩收入5万多一点

  好家伙,一亩地一年就能收入5万多元,这个收入可真不算低,那么住在茅草屋里的这些号称皇后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能有那么高的收益呢?

  记者:您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鸡蛋都能从土里长出来了,你说这效益能不好吗?咳,我呀就是跟您开个玩笑,这鸡蛋是我专门拿来做对比用的,这土里长得,当然不是鸡蛋了,而是竹荪。

  竹荪,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曾被列为“宫廷贡品”,有着菌中皇后的美誉。自然条件下,竹荪主要寄生在枯死竹子的根部。如今,人工种植的竹荪有很多种,在我国的福建云南贵州等地都有种植。锦屏县这里种植的,是其中比较普通的红托长裙竹荪。

  记者:你看这个竹荪多漂亮呀,想不想小这姑娘穿着蓬蓬裙呢?难怪它有个名字叫雪裙仙子。在自然条件下,竹荪长在枯死竹子的根部也就算了,可是现在,已经给它进行人工种植了,为什么不给它找个明亮的地方,为什么还要种在这种暗无天日的茅草屋里呢?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户 龙本云:选择茅草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减少光照,竹荪喜欢在九阴一阳的环境下生存,给它阳光太亮了,竹荪会噎死 会枯死 死亡掉。

  贵州省黔东南州镜屏县农扶局 果蔬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罗素云:第二个作用 一个是保暖,一个是降温。因为这个红托竹荪适宜的温度是18-22℃,冬天用这个茅草屋就可以升温10多度,夏天用这个茅草屋就可以降8-10℃ 这样竹荪一年到头都可以生长。

  据了解,这些竹荪种植在茅草屋里,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两年。因为温度比较适宜,每年当中除了的1到4月份这段时间以外,在其他月份的时候,这些竹荪每隔20来天就可以采收一次。当然,这采收也是相当的有讲究!

  记者:一般来说,这东西都是成熟了以后才可以采摘的,不过这竹荪呀,它特别的有意思,它成熟了可以采,半熟的时候也可以采,而且不管成熟采还是半熟采,都一定要找准时机。那你说什么时候才是准确的时机呢?

  贵州省黔东南州镜屏县农扶局 果蔬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罗素云:它成熟的特征就是菌帽变成黄绿色的,而且这个菌群完全长开,还保持是白色的,就完全成熟了,10个小时之内就必须采收,如果不采收,这个菌裙变成黄色的,它就不可以食用了,它就烂掉了。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合作社 理事长 杨再华:长到跟鸡蛋这么大小,这个顶上有一个尖尖,用手指这么一摸,有点硬硬的时候,已经是半成熟了,在两个到三个小时内,必须采收。不采收呢?它会马上冒出个尖尖,就要开花了,那就只能采成熟品了。

  贵州省黔东南州镜屏县农扶局 果蔬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罗素云:这个半熟品,它要在-2℃保存,运输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都是采这个成品,制干以后 制成干品以后再向外出售。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合作社 理事长 杨再华:在采收的时候,刀要贴着地面,轻轻把它割下来,一面损害它的根部,影响下一代的生长。

  一般来说,完全成熟的竹荪最后可以卖到两三百元1斤,而半成熟的竹荪只能卖十几元1斤,这也是他们大都在竹荪成熟以后才采收的原因。不过,即便完全成熟的竹荪,也并不是一采收下来马上就能卖那么高的价格,它还需要一定的粗加工,烘干制成干品以后才可以。

  记者:好热啊,我现在在竹荪的烘烤间这边,虽然它看起来是很简单,甚至有点简陋,不过烘烤起来还是挺讲究的,你看,首先烘烤的时候要用木炭,然后这个温度要控制在40-50度之间,大概就是我这个手伸进来,能感觉到有热气,但不会太烫手,这差不多就是个合适的温度了。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户 龙运华:烤要1整天24小时,8斤鲜货烤得只有1斤干的 就算烤好了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合作社 理事长 杨再华: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卖的话,干竹荪就是1斤230元 1公斤就是460元钱。

  竹荪是一种灵草,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它不仅肉质滑嫩,味道清香鲜美,营养还非常丰富,经常吃一点竹荪,不仅能够益气补脑,清热利湿,还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因而也才有了菌中皇后的美誉。只是这茅草屋里的皇后味道如何,口感又怎么样呢?

  记者:这竹荪炖鸡汤,这味道该怎么跟您形容呢。这鸡汤本身就有一股浓郁的香味,加上竹荪就变得又鲜又香,而这个竹荪吃起来又一种脆脆的口感,这个味道真的是太棒了!

  竹荪营养丰富味道好,产量也不算高,因而它才卖到了230元一斤的价格,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目前锦屏县的竹荪不仅销售到了贵阳成都昆明等省会城市,还销售到了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等地,给种植户带了相当不错的效益。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竹荪种植合作社 理事长 杨再华:1亩地1年收干货150公斤 按460元1公斤的价格计算,产值有6万元,除去成本以后,每亩就能挣2万多到3万元钱!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农扶局 局长 朱守剑:现在我们县的竹荪,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2000多亩,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亿元,光这一块,我们相关的农民人均收入就要增加2000元钱!

  贵州省黔东南州:0855-7160001

篇三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竹荪的种植技术

竹荪的种植技术

一、原料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 野草,均可利用。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杀菌,只要把竹、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 中浸泡,并加入 0.3%-0.5%的石灰,浸泡时间 24-48 小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 60%-70%,就 可用于生产。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 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 10 一 24 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菌种选择

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适于生料栽培的应选用棘托长裙竹荪 棘托长裙竹荪,其棘托长裙竹荪抗逆力强,菌丝分泌的胞外酶,可以分解吸收生料的养分。出菇快,接种后 2 个月可采收, 每平方米可产出竹荪干品 250-350 克,高产的达 500 克,比红托短裙竹荪单产提高 3 倍。菌株 以 D-古优 1 号最理想。

三、免棚开放式栽培技术

棘托长裙竹荪,属于高温型,其子实体生产发育期为每年夏季 6-9 月间。此时正值各种 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 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这些天然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 下面介绍几种 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 气温不超过 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 2-3 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 10℃, 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 \"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 1 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 10 一 15 米 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 20 一 30 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 25-35 厘米, 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平方米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 3 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 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 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 15 一 20 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 50-60 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 25-33 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 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 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 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 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 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 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 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 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 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 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 均可套 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技术: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 播种前 7-10 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 好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 般果树每间距 3 米 x3 米,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 30 厘米,畦宽 60-80 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 40-50 厘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 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 3 厘米, 向畦两侧推, 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 竹荪菌种点播料上, 再铺料一层, 最后覆土。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盖 好薄膜,防止雨淋。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 15-20 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 30 分钟左右,后 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 60%-7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 30 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 23-26℃。

(4)出菇管理;播种后 25-40 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 10-15 天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 覆土,在正常温度 20℃以上培育 10-20 天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 80%-90%。再经过 培育 20 一 28 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 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

选择砍伐 2 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 5 一 6 厘米,

深 20-25 厘米,穴位填腐竹叶厚 5 厘米。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 10 厘米厚,再播 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 2-3 层,最后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 2-3 厘米厚,轻轻踩实。 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 播, 上层多播, 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 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 每隔 25-30 厘米挖一条小沟,深 7 一 10 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每 667 米 2 毛竹有旧竹头 180-200 个,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 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1.栽培料种类:栽培竹荪用原料主要有腐干竹、废竹块、竹圆下处于腐解或半腐解 状态下的竹叶、莱圆土;木屑、蔗渣、麦皮;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玉米秆、麦秆、泊莱秆等 农副秸秆与竹料混合使用。撵树、青树可作为段木栽培之用。

2.栽培料处理:栽培前将原料在阳光下摊晒 3-4 天,劈成长 ll 一 22cm(室外林间栽 培可砍成 lm 以下的竹块均可)宽 1-2cm 竹块。然后用 1-3%的石灰水浸泡 5-6 天,捞起用清 水冲洗,稍凉干待用。竹叶和土壤翻晒 3-4 天后,用 l-1.5%的福尔马林、0.3-0.5%的敌 敌畏混合液消毒。每立方米的竹叶或土壤用混合消毒液 27-30 升,边喷药边搅拌。使药料充 分混合均匀,盖上薄膜,土壤 4-5 天,竹叶 1-3 天后揭膜,摊张,让药物挥发 l 一 2 天,使 可使用。林间栽培的覆盖土壤可不作消毒处理。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 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 0.5%敌百虫液加 O.1%多菌灵或 0.5%漂白粉 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 5%石灰水或 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 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 0.5 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 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 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 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 4-5 月份。 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 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 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 5% 石灰水或 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 )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 每块用种约 12 瓶。 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 l 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 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 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 15-20 天,

菌丝体重 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 l 一 2cm 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 5 一 10 天, 菌丝布满叶层 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 2-4cm 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 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 温度 80%,气温 16-20℃,光照 3-105Lux 条件下,约 1-2 个月(最早的 24 天左右),后张始 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20 一 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 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 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 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 85-90%否则,空 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 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 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 2-3 次,每次通风换气 10-20 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 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和鬼伞类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 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 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 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 菇房要安装纱窗、 纱门, 以防老鼠进入菇房, 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 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 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 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 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 20 公斤, 用种 3-4 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 待菌种块复活生长, 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 及时覆盖土壤, 覆土层厚度 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

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 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 2-3cm 厚的小卵石,卵石上 铺 2cm 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 15×31× 14 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 4 公斤确,用种 2 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 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 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 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 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 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 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 好是每 0.5 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 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 范围。用栽培种 2-6 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 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 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 3-4 层,一般铺料厚 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 层厚 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

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 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 厢内挖坑,坑深 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 180-200 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上最好在腐 竹头边,挖 15-20cm 深,长×宽为 50×35cm 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 1-1.5 公斤,每亩投 干料 200-300 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 2-3 层,再盖竹 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 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 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

篇四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一 、田块选择

竹荪栽培的田块要求交通便利、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强、不易板结的土壤。准备种植的田块,种植前一个月,逢雨天,亩施尿素 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增加覆土的养份。我县沙河镇、桑园镇和私度镇等沙质土壤的地方适合种植竹荪。

以下4种田块不宜种竹荪:(1)选择种植田块应防旱防涝。(2)竹荪种植不能连做,须间隔三年以上,且种植的周边田块未种过竹荪最佳,多年种植区产量逐年下降。(3)当年种地瓜、玉米等作物不宜种植。(4)细砂为主的田块保水 - 1 -

性差,易受旱,产量低。

二 、栽培原料选择 现行栽培竹荪的原料分四大类。一是竹类:各种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二是树木类: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三是秸秆类:豆秆、黄麻秆、谷壳、油菜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秆、葵花子秆、壳等。

三 、生产季节安排

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以春播为宜。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应把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 -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春播,“惊蛰”开始铺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播种后60-70天养菌,进入夏季5-9月间出菇,10月结束,生产周期7个月左右。

四 、竹笋菌丝生长发育条件:

(1)温度:竹荪菌丝生长温度是25~32℃,最适宜 - 2 -

温度为23~24℃。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5~28℃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2~25℃。超过32℃或低于5℃,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

(2)湿度:菌丝生长湿度在60~70%之间,菌蕾的生长发育湿度在75~95%范围风,而破球和撒裙时,相对湿度应在85~95%,以95%最好,湿度低于80%,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出现畸形。

(3)空气条件:竹荪属好气性真菌,菌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

(4)光照条件:光照对竹荪当育有抑制作用,故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线。

(5) 营养条件:竹荪生长所利用的养料主要用碳源和氨源,再者就是无机盐和微量维生素。锯末、秸杆等都是它所需的营养。在竹荪的生殖生长阶段,还需少许的泥炭土壤。

五 、播种

1.场地畦床整理 要求平地或缓坡地,水源好,含 - 3 -

有腐植质的沙壤土。播种前 7-10天清理场地残物或杂草,翻土晒白。畦宽60-80厘米,人行道间距3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

2.播种覆土养菌 播种前将培养料浸水,控制含水量60%-70%备用。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米畦床铺放培养料10千克,菌种1瓶,做到一边辅料一边播种,然后在畦床上覆盖地膜。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后期增加通风次数。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植土,腐植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若采用农作物套种方式的,套种品种有黄豆、脾豆、高梁、玉米、辣椒、黄瓜、向日葵等高秆或藤蔓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处套种一棵。

- 4 -

六 、出菇管理 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畦床上盖膜去掉。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出现菇蕾,并破球独柄形成子实体。此时正值林果树和套种的农作物枝叶茂盛时期,起到遮阳作用。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菇蕾生长期,除阴雨天气外,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能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七 、采收加工包装

- 5 -

篇五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_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2015,34(6):7~12

EDIBLEFUNGIOFCHINA

CN53-1054/QISSN1003-8310

DOI:10.13629/j.cnki.53-1054.2015.06.002

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

马璐,林衍铨**,应正河,江晓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4)

摘要:农作物、果蔬、林地与竹荪(Dictyophorasp.)间作套种,能有效解决因竹荪连作影响产量的问题,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菌渣还田后还可改善土壤肥力,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农作物、果蔬、林地、其它食用菌类与竹荪间作套种的研究进展,为竹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竹荪;间作套种;果蔬;蔬菜;林地;食用菌

中图分类号:S64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310(2015)06-0007-06

AdvancesonIntercroppingTechnologyofDictyophoraSpecies

MALu,LINYan-quan,YINGZheng-he,JIANGXiao-ling

(InstituteofEdibleFungi,NationalandLocalJoint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Breeding&CultivationofFeaturedEdible

Fungi,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zhou350014,China)

Abstract:IntercroppingtechnologyofDictyophorasp.withothercropsisthemajororientationofcircularagriculture,anditcansolvetheproblemofcontinuouscroppingobstacles,whichaffectedDictyophorasp.production.Rationalintercroppingcantakefulladvantageoflandresourcesandenhancelandutilizationeconomicperformance,andreturningspendmushroomsubstratetofieldcanalsoimprovesoilfertility.ThispapersummarizedtherecentprogressinintercroppingtechnologyofDictyophorasp.withcrops,fruits,vegetables,woodlandandotherediblefungi.

Keywords:Dictyophorasp.;intercroppingtechnology;fruit;vegetable;woodland;ediblefungi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但同时也带来较多生态、环境等问题,如大量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玉米芯、瓜果藤蔓、食用菌菌渣等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理,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急需探寻出一种科学、高效、先进的农业模式,走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加快农作物下脚料资源转化,把大量的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是当前急需

解决的问题。

竹荪(Dictyophorasp.)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的美称,子实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1]、免疫调节[2]和抗氧化[3-4]等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自20世纪80年代福建古田成功开发出竹荪生料栽培技术后[5],栽培工艺不断改进,种植竹荪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竹荪栽培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同一块田地连续多年种植竹荪后,菌丝球数量减少,不仅产量严重下降,品质也有所降低

[6]

2012BRD14B15-4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T-I-030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作者简介:马璐(1984-),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药)用菌工厂化栽培工艺研究。E-mail:malujj@163.com**通信作者:林衍铨(1963-),男,大专,研究员,主要从事食(药)用菌研究开发等方面研究。E-mail:lyq-406@163.com收稿日期:2015-09-25

8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Vol.34No.6【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严重时甚至绝收;即使轮作也要选择轮作其它作物3年以上的田地。因此,有限的田地面积严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面积以增加菇农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工作者探索出农作物与竹荪套种的栽培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竹荪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现将农作物间作套种竹荪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长成本降低35.5%[9-11]。也有学者对竹荪套种其他作物进行了栽培试验,多年的实践证明:竹荪-大豆套种效益最高[12-13]。随后,竹荪套种大豆栽培模式在福建各地开始进行示范推广[14-18]。除福建外,浙江等地也探索出了竹荪套种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m-2,大该模式,竹荪产量可达0.10kg·m-2~0.12kg豆产量一般0.12kg·m-2~0.15kg·m-2,获得了很好的种植效益[19-21]。

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竹荪-大豆已成为目前较为成熟的套种栽培模式,但在种植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当竹荪与大豆、玉米间作时,要处理好田间的排灌和除草培土工作,保证畦面湿润。栽培前期玉米、大豆生长量小,可在畦面覆盖稻草,以免阳光直射,影响竹荪菌丝生长;栽培后期应抑制农作物株高、促进分枝,增加田间荫蔽度,以利菌蛋形成,提高竹荪产量[8];二是选择生育期长的迟熟大豆品种,迟熟大豆遮阳时间长、枝叶繁茂、遮阳度大,且播种时应相互错开,不要对称播种[15];三是竹荪出菇期正是大豆迅速生长期,可采用打顶、割叶等方法控制大豆顶端优势,防止大豆疯长,影响通风透光[17];四是选择抗虫大豆品种,应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以免农药对竹荪品质产生影响。

除大豆外,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的自然特点和资源优势,也探索出许多农作物套种竹荪的高产栽培技术。刘健等[22]对玉米套种竹荪模式进行试验,结果m-2~0.09表明,竹荪、玉米产量分别达到0.06kg··m-2~0.64kg·m-2,部分田地竹荪产kg·m-2和0.58kg量达到0.10kg·m-2,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毛芋顶部叶片大,茎部所占空间较小,与竹荪套种可为其创造理想的生长环境,结果是毛芋生长越旺盛,竹荪长势就越好,形成了毛芋、竹荪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23],竹荪采收后,栽培废基质就地还田翻耕,立秋后可插晚稻,形成“毛芋/竹荪-水稻”新型农作模式[24-25];槟榔芋与竹荪套种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2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12BRD14B15-404)的支持下,针对福建省槟榔芋、木薯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值低等问题,对槟榔芋间作棘托竹荪高效栽培循环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套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槟榔芋在菇畦中间间作时,对竹荪的遮荫效果最好,竹荪产量最高(图1)。目前,该模式已在福建省三明市进行示范推广。农作物间作套种食用菌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有望成为集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新的亮点。

1竹荪间作套种的科学依据

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株距、行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叫套种[7]。农作物与食用菌间作套种可形成互利互惠的群体关系。首先,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缓解菌林矛盾,解决食用菌的生产用料问题。其次,食用菌生产能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转化成可供食用的优质蛋白,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代谢物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可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菌渣还田后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真正体现了食用菌生产“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再次,农作物与食用菌进行间作套种还可合理利用田地空间,充分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值,秸秆还田后可实现对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因此,农作物间作套种食用菌是一种空间、时间集约型的立体栽培模式。

2农作物与竹荪间作套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通过与竹荪进行套种,可以省去栽培竹荪遮荫棚的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早在1996年,陈虞晖等就对三种农作物与竹荪的立体栽培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竹荪与大豆、玉米间作时,既可满足竹荪的荫湿要求,又能保证大豆、玉米的光温需要。竹荪+大豆+玉米(或竹荪+大豆)立体栽培模式可节省搭棚开支、增加粮食产量,其经济效益优于单一种植竹荪[8]。该套种模式在福建经过栽培对比后发现,竹荪套种大豆与遮荫棚栽培竹荪对比产量相近(0.09kg·m-2~0.12kg),但由于节省了·m-2遮荫棚的投资,最终纯收入增加1200元以上,生

第34卷第6期马璐等: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9

荪的作用[34]。江西省永新县利用桑枝和各种农作物茎秆等作为栽培原料,在桑园套种竹荪成功,实现了桑树生长和竹荪发育互惠互利、双赢增效,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35-36]。此外,李、梨等果园中也可套种竹荪[37-38]。

图1槟榔芋间作棘托竹荪

Fig.1IntercroppingtechnologyofDictyophoraechinovolvatawith

Clocasiaescalenta

Schott

果园套种竹荪时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选择适龄果园,树龄太小时遮荫度不够,高龄果园遮荫度又太大,这些均不利于竹荪原基的分化,一般选择树龄为5年~10年、盛夏季节遮荫度为40%~70%的中幼龄果园[30];二是非果树进入开花结果阶段时需在树冠下方施追肥,因此,在果园套种竹荪,应根据不同果树生长需要,预先留有开浅穴施追肥的位置

[30]

3果园与竹荪间作套种

除农作物外,果园中也能够间作套种竹荪。杨仁德等[27]开展了葡萄架下栽培竹荪的可行性探索,试验表明,只要加强管理,使温度、湿度等条件满足竹荪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发育的要求,葡萄棚下栽培竹荪是可行的。阮瑞国等[28]对葡萄园种植竹荪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竹荪单产3.5kg计算,每平方米葡萄园内可间作竹荪0.3m2,干竹荪总产量可以达到·m-2,且间作竹荪后,葡萄园土壤中全氮的含0.10kg

),碱解氮70.1mg·kg-2量为0.09%(对照0.06%

kg-2kg-2(对照5.5(对照32.1mg·),速效磷13mg·mg·kg-2),速效全钾228mg),·kg-2(对照39mg·kg-2),土壤养有机质1.113mg·kg-2(对照0.73mg·kg-2分明显增加,理化性质得到改善,且第二年葡萄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其中钾含量增加明显,达到葡萄增产、品质增优的效果。国内其它地区也逐渐开始推广该套种模式[29]。

利用果树形成的遮阳条件,在地势较平坦或缓坡地果园都可套种竹荪,如桃、榛、柑桔、板栗、杨梅等[30-31]。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研究出以谷壳、竹屑为栽培原料,在柑桔园中套种竹荪的果菌符合套种模式。采用该模式,可采收竹荪干品0.09kg·m-2左右,采收后经菌丝分解和利用的培养料翻入土壤后,可作为优质的肥料为果园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果园土壤改良,并且可促进果树生长,形成良性生态循环[32]。也有报道采用谷壳代替竹木在果园栽培竹荪,产量可达0.12kg·m-2

[31]

;三是果园套种竹荪时应加强对竹荪的保

护,以免果园防治病虫害时对竹荪造成药害污染[39]。

4蔬菜与竹荪间作套种

目前,关于蔬菜与竹荪套种的报道较少。福建古田县在1996年~1997年对辣椒套种竹荪进行了试验并获得成功,竹荪与辣椒产量均为0.10kg·m-2,·m-2[40]。根据食用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可达到6.82元

菌、粮食作物、蔬菜各自的生长特点,以纯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竹荪与粮、菜作物间作套种,探索出竹荪-玉米-丝瓜-莴笋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即春栽竹荪、点播玉米、套种丝瓜、冬栽莴笋[41]。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春栽竹荪、点播玉米、套种丝瓜、夏栽白菜、秋播小麦、冬栽莴笋的间作套种模式,将竹荪与蔬菜进行合理套种,既培肥了土壤,又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较小麦-玉米(或大豆等)两种两收增收效益显著[42]。

5其他菌类与竹荪间作套种

除了农作物与蔬菜能够套种竹荪,一些菌类也可与竹荪进行套种。为了充分利用菇房、解决菇粮矛盾,做到菇粮双丰收,福建省古田县进行了竹荪畦床套种香菇栽培试验。因竹荪生长在畦床之内,香菇菌棒寄放在畦床之上,二者生长习性不同,互不侵犯,因此,二者完全可以形成立体栽培。例如,试验面积400m2,收获竹荪(脱水)41.6kg,套种香菇8000筒,总产量(脱水)422.15kg,与对照相比,香菇产量增加1.48%,竹荪增加40%,经济效益高于常规栽培

[43-44]

,这种套种模式

在江西的柑橘栽培中也获得成功[33]。福建省古田县是油柰之乡,为了满足油柰果园对有机肥的要求,古田县创造出了油柰-竹荪立体栽培模式。由于采用柰园土作为竹荪覆盖物能有效增加养分供给,套种竹荪表现出朵形大、出菇期长等特点,因此,柰园套种竹荪具有明显的推广优势。但套种时应选用平坦、向阳、环境洁净、靠近水源的园地及四年以上的油柰树(具有3m以上的树冠),这样才能起到遮荫竹

。但在香菇与竹荪进行套种

时,需因地制宜,根据种植地区的海拔高度选择合适的香菇品种。海拔300m以下地区选用何种温型的香菇品种均可。海拔300m~600m的地区必须选

10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Vol.34No.6

择中温偏低香菇品种,只要在5月份之前可完成采收即可;采用中温偏高型香菇品种时,5月底之前仍处于长菇阶段,则不宜套种。海拔600m以上的地区无论采用哪种温型的香菇品种,由于7月~10月仍然适宜香菇子实体生长,此时香菇与竹荪生长会产生矛盾,则不宜套种[44]。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竹荪、香菇、木耳、猴头菇也可进行立体套种栽培。4月中旬~5月中旬完成竹荪播种;5月中、下旬棚架空间中可吊装栽培紫木耳或大光木耳,并进行适当水分管理;10月~11月,竹荪出菇结束后,放下大棚薄膜,将已脱袋的香菇菌筒下田排放,进行出菇管理;木耳采收完毕后及时取下,11月可进行猴头菇的吊袋管理。采用该模式,香菇生长周期可缩短15d~20d;木耳因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污染率大大降低,烂耳现象减少;竹荪产量比普通对照高出40%以上;猴头菇在棚内易于调控温湿度和通风换气,畸形菇减少,菇型较圆整[45]。

食用菌与水稻、烟草等农作物争地的矛盾,创新出杉木林地生态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按竹荪:杉木套种面积1∶2.5计算,可采收竹荪干品38.7kg[51]。

橡胶是大水大肥的经济林,每年需固定投入大量的化肥和有机肥。经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对竹荪菌床进行灌溉,可有效改善胶园土壤墒情,林地土壤中(0~10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效磷、交换钙、交换镁等有效养分含量较纯橡胶林地显著提高,且套种后,橡胶产量显著提高[52-53]。除此之外,竹荪还可以在各种竹林中进行套种[54-55],如麻竹[56]、毛竹[57-58]等,套种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59]。竹林套种竹荪时,所选竹林应地势平缓、阴凉潮湿,郁闭度在0.7以上,土壤质地疏

60]松、腐殖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且呈酸性[54,。

7展望

目前,竹荪栽培面临的重大难题是:连作严重影响竹荪产量。即使轮作,也要选择轮作其他作物3年以上的田地才能够再次种植竹荪,因此,逐渐出现了竹荪与农作物争夺土地的现象,这显然与食用菌生产“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等特点相矛盾。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将竹荪与其他作物进行套种,能有效节约竹荪遮荫棚的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但目前出现的竹荪套种模式虽然栽培效益显著,但套种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增产潜力还未充分挖掘,如竹荪套种品种选育仍较为滞后、品种单一、搭配不当、套种株行距配置不合理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加强适宜不同作物及不同生态区的套种专用品种的选育;另一方面要突破套种的关键栽培技术,实现标准化种植,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参考文献:

[1]DengC,FuHT,TengLP,etal.Anti-Tumoractivityofthere-

generatedtriple-helicalpolysaccharidefromDictyophorain-dusiata[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13,61(2):453-458.

[2]HuaYL,GaoQ,WenLR,etal.Structuralcharacterisationof

acid-andalkali-solublepolysaccharidesinthefruitingbodyofDictyophoraindusiataandtheirimmunomodulatoryactivi-ties[J].FoodChemistry,2012,132(2):739-743.

[3]林陈强,林戎斌,陈济琛,等.棘托竹荪菌盖提取物的抗

氧化活性[J].食用菌学报,2013,20(2):32-36.

6林下间作套种竹荪

林间套种食用菌可使林木和食用菌共生互利,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生物群落群体优势。食用菌是异养生物,需依靠分解植物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维持生长发育,并释放出大量的CO2,浓度过高时则影响食用菌生长。树木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将树木与食用菌套种,起到了相互利用、互补的作用,促进二者共同生长,因此林间套种食用菌经济效益显著,如在竹林间套种平菇、凤尾菇,鲜菇产量达到3.00kg·m-2

[46]

。在各种树林下套种竹荪,能充分利用林

间的郁闭条件,省去搭建遮荫棚的工作,不仅可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达到菌林互补的效果[47]。广西省南宁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当地农户在林下套种竹荪38.30万m2,当年产竹荪菌蛋74.6万kg,产值158.4万元,除去成本后,农户每亩净收入1217元,加上林木收入,每亩林地经济收入颇丰[48]。

板栗林地郁闭度高,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合竹荪的生理特性。通过套种竹荪,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改善了土壤肥力,投入产出比为1∶14[49]。但套种场地应选择郁闭度在80%左右的人工板栗林地,且坡度平缓、背风,土壤深厚肥沃,略偏酸性,靠近水源但不积水,无白蚁活动,以保证种植场地能满足竹荪生长发育的要求[50]。福建顺昌县为了解决

第34卷第6期马璐等: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特点和应用技术[J].食用菌,2013,35(1):34-36.

11

[4]韩乐,冯娜,冯杰,等.棘托竹荪液态深层发酵水提物和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J].食用菌学报,2014,21(4):53-57.

[5]雷银清.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6,

25(5):59-60.

[6]应国华,吕明亮,何林,等.毛竹林下棘托竹荪栽培基质

配方筛选[J].食用菌学报,2014,21(3):32-35.[7]谢金.浅析间作套种田间管理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种子

科技,2014(10):44-45.

[8]陈虞晖,丁依弟.竹荪、大豆、玉米立体栽培模式的调查

研究[J].闽北农业科技,1996(2):49-50.

[9]刘瑞壁,魏昌永,谢乐广.竹荪套种大豆立体栽培模式[J].

食用菌,1997,19(1):33.

[10]余培胜.大豆遮阳栽培竹荪技术[J].闽北农业科技,1998

(1):42-43.

[11]梅童根.竹荪———大豆套种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0

(4):6.

[12]黄茂富.利用新资源谷壳种竹荪[J].闽北农业科技,2003

(1):23-24.

[13]李兴华.竹荪套种大豆技术[J].闽北农业科技,2004(1):

24-25.

[14]黄颜明.大豆遮阳栽培竹荪技术[J].福建农业,2006(12):

13.

[15]张明德,卓传武.竹荪套种大豆遮阳栽培技术[J].食用菌,

2007,29(3):51.

[16]余茜.竹荪与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1,27(7):136.

[17]何金旺.竹荪套种大豆新技术[J].科学种养,2011(11):

17-18.

[18]胡萍.竹荪套种大豆示范情况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

2013(7):8-9.

[19]胡依君,毛一剑,郑根深.竹荪/夏大豆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X):54.

[20]周凤超,周根良,周高祥.菌(竹荪)粮(大豆)共育有

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06(7S):58-59.

[21]毛小伟,陈小平.大豆田套种竹荪丰产配套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44-245.

[22]刘健,赵怀亮,张守驹,等.广元市玉米间种竹荪模式栽

培应用效果及发展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09(1):44-45.

[23]李汝芳.毛芋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J].浙江食用菌,2008,

16(3):51-52.

[24]林友红,李汝芳,陈勇光.“毛芋//竹荪-水稻”模式原理

[25]林友红,李汝芳,陈勇光.“毛芋//竹荪-水稻”栽培模式

的特点及应用[J].食药用菌,2012,20(5):303-304.[26]曾绩.竹荪、槟榔芋套种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2,

37(3):49-50.

[27]杨仁德,魏善元.葡萄棚架下栽培竹荪初探[J].中国食用

菌,1991,10(5):36.

[28]阮瑞国,丁李春.葡萄园竹荪生态系统栽培技术研究[J].

闽东农业科技,2008(2):9-11.

[29]潘小兵,陈国.葡萄园套种竹荪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月

刊,2012(1):69.

[30]吴少风,林心明.果园套种竹荪技术[J].食用菌,2000,

22(6):37-38.

[31]胡培蓉.果园谷壳栽培竹荪技术[J].福建农业,2008(11):

20-21.

[32]胡忠全,刘玉环.柑桔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J].江西园艺,

2001(4):4-6.

[33]王云光,赵建卿.枯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

2006(2):12.

[34]黄林生,曾丽平.柰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的初探[J].闽东

农业科技,1997(1):36-38.

[35]毛平生,叶武光,姚金宝,等.桑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

[J].蚕桑茶叶通讯,2011(6):14-15.

[36]左晓斌,刘喆,尹建光.桑园套种竹荪立体生态栽培技术

[J].江西农业,2013(5):52-53.

[37]方水彩,余培胜.果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

1996,15(5):27-28.

[38]高文珍,卓传武.梨园间作竹荪的尝试[J].福建农业,

2002(1):14.

[39]蔡斌,胡忠全.果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0(3):37.

[40]王连延,翁旭升.辣椒套种竹荪丰产栽培技术[J].闽东农

业科技,1998(1):51.

[41]刘天学,王长喜.长裙竹荪与粮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J].

中国蔬菜,2004(3):51-52.

[42]刘天学,李俐俐,周毓询,等.竹荪与粮菜间作套种高

效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6,28(5):45.

[43]罗仲华.竹荪畦床套种香菇立体栽培法[J].中国食用菌,

1991,10(6):15-26.

[44]罗仲华.竹荪畦床套种香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1992,

11(1):34-35.

[45]杨建武.竹荪,香菇,木耳和猴头菇立体套种栽培技术

[J].中国食用菌,1995,14(2):26.

[46]罗凡.林间套种食用菌的原理与应用[J].中国食用菌,

篇六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毛竹覆盖_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评价_吴应齐

第44卷第3期南方林业科学Vol.44,No.3Jun.,2016

2016年6月

DOI编码:10.16259/j.cnki.36-1342/s.2016.03.010

SouthChinaForestryScience

毛竹覆盖—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评价

吴大瑜1,王明月2,应国华3,陈天勤1,瞿华成1吴应齐1,

浙江庆元323800;2.丽水市森林植物检疫站,浙江丽水323000;3.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323000)(1.庆元县林业局,

摘要:在花年毛竹纯林进行1a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等经营模式试验,研究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1)1a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的2a净收入达到18.0万元/hm2,达到1∶3.29,分别是传统单一经营模式、1a覆盖-1a自然培育经营模式的19.6倍和1.6倍。(2)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在高碳氮比(C/N)有机物覆盖的清理、林地土壤改良、林地地力培育等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1a覆盖-1a自然培育经营模式,有效防止竹林地因覆盖而引发竹林衰退。毛竹林覆盖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是毛竹林可持续性发展的经营模式,可作为毛竹林覆盖的配套经营措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关键词:竹林覆盖;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生态修复分类号:S7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18(2016)03-0040-04

Economicbenefitsandecologicalrestorationevaluationofthe

croprotationmodeofcoveringPhyllostachysedulis

-Dictyophoraechinovolvata

WuYingqi1,WuDayu1,WangMingyue2,YingGuohua3,ChenTianqin1,QuHuacheng1

(1.QingyuanForestryBureau,QingyuanZhejiang323800,China;2.LishuiCityForestPlantQuarantineStation,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3.LishuiAcademyofForestry,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economicbenefitsandecologicalrestorationroleinthecroprotationmodeofinterplantingDictyophoraechinovolvataaftercoveringPhyllostachysedulis,manyexperimentsweremadeondifferentmanagementmodesof1acoveringPh.edulis-1ainterplantingD.echinovolvataintheon-and-offyearPh.edulispureforest.Theresultsshowedthat:(1)Thenetincomeofthecroprotationmanagementmodeof1acoveringPh.edulis-1ainterplantingD.echinovolvatafortwoyearshasreached180,000yuan/hm2,withtheinput-outputratioof1∶3.29,is19.6timesand1.6timesthatofthetraditionalsinglemanagementmodeandof1acoveringPh.edulis-1anaturalnurturingmanagementmode,respectively.(2)Comparedwiththemanagementmodeof1acoveringPh.edulis-1anaturalnurturingmanagementmode,thecroprotationmodeofcoveringPh.edulis-1ainterplantingD.echinovolvatahasanobviousadvantageintheeffectofecologicalrestoration,suchasthedecompositionoforganicscoveringinhighcarbontonitrogenratio(C/N),soilimprovementandsoilfertilitycultivationofwoodland,soilfertilitycultivation,andcaneffectivelypreventPh.edulisforestsleadtothedeclineduetothecoverinwoodland.SothecroprotationmodeofinterplantingD.echinovolvataaftercoveringPh.edulis,whichisamanagementmodei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h.edulisforests,canbeusedassupportingmanagementmeasuresofPh.edulisforestscoveringfor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inproduction.

Keywords:coveringPhyllostachysedulis;interplantingDictyophoraechinovolvata;croprotationmode;economicbenefits;ecologicalrestoration

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林覆盖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增温、保温和保湿作用,促进笋芽分化,提早萌发,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技术措施[1]。覆盖技术显

著地提高了毛竹林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2-4]。随着竹林的连年覆盖,竹林衰退的现象逐渐明显[1,5],难以腐烂分解的有机覆盖物在林地大量存留、过量施肥等原因,

收稿日期:2015-09-20基金项目:浙南山区林菌复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2014ts16)、丽水市财政绩效项目(2011)、浙江省十县百万亩竹产业效益提升项目

(2012t201-19)、丽水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13tpy025)。

作者简介:吴应齐,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E-mail:zjlswyq@126.com

第3期吴应齐等:毛竹覆盖-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评价41

造成竹林土壤发生化学、物理和生物性劣变致使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丰产林分结构维护困难,竹子抗逆能力下降,地下害虫危害加剧等问题[1],严重影响了区域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竹林长期覆盖经营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竹林衰退等问题的严重性,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林业科技人士的关注,提出了1a覆盖—1~2a自然培育、土壤改良[5,7]、竹林立体栽培[5]、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林地存留覆盖物[7]等减弱或消除竹林覆盖的危害的措施。

竹荪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的真菌,享有“菌中皇后”的美誉。竹荪生长需要一定的遮荫度,以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为主。竹荪抗逆性强,产量高,人工栽培效益明显,非常适合林地套种[8]。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于单一竹林覆盖技术和经济效益及连续覆盖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竹林衰退等研究较多[1-7],对防止竹林覆盖危害措施的深入研究甚少。试验通过毛竹林覆盖—套种竹荪轮作等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作用对比分析,探讨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和防止竹林衰退的经营模式,旨在为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处理2:1a竹林覆盖—1a自然培育经营,即于

2012年底前进行林地覆盖,2013年采挖冬笋后按传

统经营模式进行竹林经营,2013~2014年采挖冬、春笋销售。

处理3:1a竹林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即于

2012年底前进行林地覆盖,2014年进行竹荪套种,分

别采挖2013~2014年冬、春笋销售。

1.3试验时间

传统经营模式施肥时间为2013年5月3日,采用撒施法,施阿康复合肥867kg/hm2。

竹林地覆盖时间为2012年11月14日~11月

21日,2013年竹林覆盖冬笋挖取时间为1月26~1

月30日,方法为一次性全面深翻挖取,以后采挖的竹笋皆作为春笋统计。

竹林套种竹荪时间为2014年3月15~3月20日,竹荪蛋采摘时间为6月25日~8月30日,竹荪干制品采摘时间为7月29日~9月12日。

1.4试验方法

1.4.1毛竹林地覆盖方法。覆盖原料下层为稻草,上

层为砻糠。覆盖前先将毛竹林地浇透水,再撒复合肥

1125kg/hm2,采用全面覆盖,覆盖物厚度为20~25cm。1.4.2竹荪栽培方法。1)竹荪种类:本试验采用浙江

主要栽培种———棘托竹荪(Dictyophoraechinovolvata)。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庆元县安南乡黄竹村,地理位置

2)培养基质预处理:采用毛竹加工下脚料竹糠1500kg+15kg尿素+15kg复合肥,浇入足够水进行堆放

发酵,堆放时间20d,翻堆2~3次。3)开沟:采取水平挖沟,沟宽30~40cm,深20cm左右;结合开沟作业,清理竹林地的死竹篼、截断的竹鞭及存留于林地的竹林覆盖物集中置于沟底。4)铺料与播种:将发酵好的湿原料按37.5kg/m2放入沟中,放置一周后播种,菌种来源为福建古田,菌种规格14cm×27cm,菌种用量3包/m2,然后覆土5~8cm。温度低于18℃时,须覆盖塑料薄膜发菌。5)菌期管理:播种后10d检查菌种发菌情况,有烂菌的及时补种;播种后30d,菌丝出土成菌索时,去盖膜,畦面覆以竹叶、狼衣;接种后70

27°31′02.29″N,119°00′23.34″E。安南乡属亚热带季

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6℃,最高气温(7月)25.5℃,最低气温(1月)5.9℃,年平均降雨量1659mm,≥10℃年积温5539℃,无霜期255d。试验地土名“栏下”,海拔460~505m,西北坡,坡度26°,土壤为红壤,土厚70cm以上,植被为竹叶草、蕨类等,覆盖度30%;林分为每年留养新竹的花年竹纯林,立竹量为2280株/hm2,平均胸径9.7cm;试验前为笋竹两用林单一经营模式。试验

地交通方便,上部有灌溉水源,可满足试验用水需求。

1.2试验设计

试验地选择立地条件、竹龄结构等因素基本一致的毛竹林设3个处理,分别按传统(处理1)、1a竹林覆盖—1a自然培育(处理2)、1a竹林覆盖—1a套种竹荪(处理3)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每处理面积800

d左右,形成子实体,大量菌蛋出现后增加补水量,早晚各喷一次;一潮竹荪采收结束后,应停水5~7d,然后在畦面浇一次重水。6)采收和出售:根据市场需求

和价格行情采摘出售鲜竹荪蛋或烘制竹荪蛋干、竹荪干品等。

m2,不设重复;试验处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不采伐竹材,2a留新竹量900株/hm2;各处理采用经

营措施如下:

处理1:按经营户传统经营习惯,于2013年施肥一次,2014年不施肥;2013~2014年采挖冬、春笋销售。

1.5调查与统计

2012年10月3日,用罗盘仪确定各处理边界;2014年3月14日,在竹荪种植沟开沟后用钢卷尺和

皮尺进行开沟面积量测,计算竹荪实际种植面积;

2012年10月25日,从处理1~3取土样一个,2014

42

南方林业科学第44卷

年12月20日,分别在处理1、2、3取土样3个,取样方法为等距取样,所取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PH值、全N、速N、有效P、速K测定。

试验材料稻草、竹糠、肥料等物资及用工投入量按经营户实际记录统计,价格以经营户实际购买材料单价和当地用工单价计;竹林覆盖2013年冬笋产量

表1Tab.1

以现场采挖验收取得冬笋量计算,以后采挖竹笋按春笋计算。各处理各年采挖冬、春笋及竹荪产出按经营户记录统计,销售单价按经营户实际销售单价计算。

2结果与分析

2.1毛竹林覆盖经济效益

2013年处理2~3竹林覆盖经济效益情况见表1。

毛竹林覆盖经济效益统计

StatisticsofeconomicbenefitsinmanagementmodelofcoveringPh.edulisstands

投入/万元/hm2

材料费

挖笋工资

覆盖工资

投入合计

产量/

产值/产量/

2

万元/hmkg/hm2

产值/万元/hm2

产出合计/万元

净收入

处理号

kg/hm2572355895656

单价/元/kg单价/元/kg

/

万元

投入产出比

/hm213.4813.613.54

/hm210.5310.7310.63

1.4.571.4.741.4.65

231.851.931.89

0.610.530.57

0.490.410.45

2.952.872.91

202020

11.4611.1811.32

100891211111100

222

2.022.422.22

毛竹林套种竹荪经济效益情况见表2。

表2Tab.2【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毛竹林套种竹荪经济效益统计

StatisticsofeconomicbenefitsinmanagementmodelofinterplantingD.echinovolvatainPh.edulisstands

投入/元/m2

人工工资

投入合计

竹荪蛋

产量/

产出

竹荪蛋干

产值/元

产量/

竹荪干

产值/元

产量/

产出合计/元

净收入【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材料费

kg/m

17.95

24.15

42.1

2

单价/元/kg

kg/m

2

单价/元/kg

kg/m

2

单价/元/kg产值/元

/

万元

投入产出比

/hm256.62

1∶2.34

1.56914-2024.660.05330015.90.26220~26058.1698.72

为提高套种竹荪经济效益,及时掌握竹荪市场行情,根据市场行情采摘出售不同的竹荪产品。从表2看出,试验地套种竹荪原料及人工等总投入为42.1元/m2,产出为98.72元/m2,净收入为56.62元/m2,投入产出比为1︰2.34,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经营模式。

3种竹林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对比见表3。

表3看出,3种经营模式收益相差较大,2a净收益处理3最高,处理2次之,处理1最差。其中处理3净收益为处理1的19.6倍;为处理2的1.6倍。在不计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处理3比处理2净现金流量增加6.79万元/hm2,有利于毛竹林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2.33种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表3Tab.3

处理号

各种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对比/万元/hm2

Comparisonofeconomicbenefitsofvariousmanagementmodels/104yuan/hm2

投入

竹林管理冬春笋采挖竹林覆盖套种竹荪

投入计

竹笋

产出

竹荪

产出计

2a

净收益

投入产出比

123

0.290.240.130.12

2.952.87

4.87

0.533.087.86

1.4514.2914.44

11.42

1.4514.2925.86

0.9211.2118.0

1∶2.741∶4.641∶3.29

备注:投入栏中冬春笋采挖指未进行竹林覆盖年份2014年冬、春笋采挖工资;产出栏中竹笋收入包括2014年冬、春笋销售收入;竹荪产值以实际套种面积1157m2/hm2计。

2.4毛竹林覆盖—套种竹荪模式生态效益分析

竹林自然培育是通过竹林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减轻或消除竹林覆盖危害的措施,这种措施虽无需或

极少投入人工及生产资料,但自我修复时间长且短时间内表现效果不佳,特别是在自然状态下,高C/N比的有机覆盖物极难腐烂,有的甚至要4a以上才能完

第3期吴应齐等:毛竹覆盖-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评价43

全腐烂[7],覆盖物分解效果明显不如利用竹荪菌对覆盖物的分解效果。竹荪是好气性白腐菌,对C、N养分需求高,其菌丝具有高分解能力[9-10],能彻底分解清除留存在林地上的高C/N有机覆盖物。在实际生产中,只需将林地上的覆盖物作为竹荪菌培养料堆置于竹荪种植沟内,即可起到清理林地的作用。

在竹林地开设竹荪种植沟,相当于对竹林地进行局部深挖,起到林地复垦、抚育松土作用;开沟时挖除竹蔸、死竹鞭、截断部分壮鞭,促使竹鞭新发,有利于防止毛竹林覆盖引起的“翘鞭”现象,提高竹鞭孕笋量,有利于丰产竹林结构的建立和维护,提高林地生产力。

竹荪采摘后存留在林地里的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菌渣疏松透气,含大量腐殖质、活性N、P、K,能明显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林地地力水平。据各经营模式土壤主要成分测定结果来看(表4),2a传统经营模式除有效P比试验前增加57.1外%,其它成

表4Tab.4

分增减幅度不大。1a覆盖—1a自然培育、1a覆盖—1a套种竹荪经营模式土壤养分增幅皆大于2a传统经营模式,以1a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增加幅度最大。1a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全N、速N、有效P、速K分别比2a传统经营模式提高19.0%、63.5%、84.8%、336.4%、

222.2%;比1a覆盖—1a自然培育经营模式分别提

高10.9%、38.2%、11.9%、68.4%、184.3%。可见,竹林覆盖后轮作竹荪比自然培育措施更有利于用地养地,培肥林地地力,促进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a覆盖—1a竹荪轮作经营模式pH值下降0.3,在实际生产中应辅以必要的防土壤酸化措施。

3结论与讨论

毛竹林覆盖和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毛竹林覆盖冬、春笋平均纯收入10.63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4.65;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纯收入为6.55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2.34。1a竹林

毛竹林地经营模式土壤主要成分变化

VariationsofthemaincomponentofsoilinthemangementmodelatPh.edulisstands

时间试验前

pH值4.74.84.64.4

有机质

/g/kg46.646.950.355.8

全N/g/㎏

速N有效P速K

/mg/kg110.7115.5190.8213.5

/mg/kg1.42.25.79.6

/mg/kg584551145

1.241.151.361.88

2a传统经营后1a覆盖—1a自然培育后1a覆盖—1a竹荪套种后

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净收入达18.0万元/林覆盖规范化生产过程中,在有条件的毛竹林可推广应用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双林.毛竹林地覆盖竹笋早出技术应用的问题思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5):799-804.

[2]陈建华,曹炜.稻草覆盖对毛竹笋用林增产效益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57-60.

[3]胡卫滨,童文仁,芦志能,等.毛竹覆盖初步研究[J].浙江林

业科技,2012,32(6):64-66.

[4]邱永华,王意锟,刘仙(石玄),等.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

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2):14-

hm2,为2a传统经营模式的19.6倍,为1a覆盖—1a

自然培育经营模式的1.6倍,经济效益显著。

毛竹林覆盖后轮作竹荪,能促进竹林系统生态良性循环,有利于竹林可持续经营。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可以通过竹荪菌彻底分解林地存留的高碳氮比(C/N)有机覆盖物,加速竹林覆盖有机废物生态良性循环;开沟深挖及大量留存林地的菌渣,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加快N、P、K循环速率,有利于丰产竹林结构的建立和维护,有效防止因竹林地覆盖而引发竹林衰退。

综上所述,毛竹覆盖—套种竹荪轮作模式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竹林经营模式,在实际毛竹林生产经营中,可于竹林覆盖冬春笋采挖当年进行套种竹荪,提高竹林地复种指数和林地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1a竹林覆盖—1a竹林套种竹荪后土壤的pH值有下降的趋势,在生产中可在套种竹荪前全山洒熟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在浙江毛竹主产区积极推广毛竹

17.

[5]高贵宾,吴良如,钟浩,等.竹林覆盖栽培研究综述[J].竹子

研究汇刊,2013,32(4):7-11.

[6]刘丽,陈双林,李艳红,等.基于林分结构和竹笋产量的有

机材料覆盖雷竹林退化程度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

27(1):15-21.

[7]刘丽,陈双林.有机材料林地覆盖对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负

面影响研究综述[J].广西植物,2009,29(下转第

48页)

48

南方林业科学

目工程效益评估指标值详见表4。

第44卷

按照《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1993~2012年)评估技术方案》的计算方法,江西省珠防林二期项

表4Tab.4

3结论

江西省珠防林二期工程建设效益评估指标一览表

Benefitevaluationindexof2ndstagephaseprojectoftheconstructionofprotectionforestsysteminthePearl

RiverBasinofJiangxiProvince

评估内容指标类别(A4-A14)调节气候(A4)

一级评估指标(B12-B24)减灾增产(B12)

二级评估指标(C14-C34)减少农作物受灾面积(C14)年增加农作物产量(C15)

评估值

1.23万hm23.57万t/a4.53万hm265.09万t/a945.97万元/a2.47万t/a12490.95万元/a9308.50万m3/a65624.93万元/a19454.77万元/a12.95万t/a12917.63万元/a34.54万t/a34540.00万元/a8.92万m3/a4823.34万元/a8000.92万元/a165211.44万元/a2700.46万元/a115.92万元/a4.70%

保土保肥(A5)固土(B13)减少水土流失面积(C16)林分年固土量(C17)林分年固土价值(C18)

保肥(B14)

生态效益

林分年保肥量(C19)林分年保肥价值(C20)

涵养水源(A6)调节水量(B15)林分年调节水量(C21)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C22)

净化水质(B16)

固碳释氧(A7)

固碳(B17)

林分年净化水质价值(C23)林分年固碳量(C24)林分年固碳价值(C25)

释氧(B18)林分年释氧量(C26)林分年释氧价值(C27)

木材储备(A8)木材储备(B19)森林资源年净增长量(C28)年木材储备价值(29)

经济效益木材生产(A9)

生产非木质林产品(A10)森林旅游(A11)

木材生产(B20)

生产非木质林产品(B21)森林旅游(B22)增加就业机会(B23)林业产值比例(B24)

年木材生产价值(C30)

年生产非木质林产品价值(C31)年森林旅游价值(C32)年增加就业机会价值(C33)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C34)参考文献:

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机会(A12)林业的经济地位(A13)

江西省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为改善珠江流域生态环境,减少区域水土流失面积、降低流失强度,减轻各类自然灾害,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努力和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

设(1993~2012年)评估技术方案》[R].2013.

[2]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

2008.

[3]江西省赣州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赣州地区农业资源与开

发利用》[R].1984.

(上接第43页)

(3):327-330.

[8]葛永金,王军峰,林少波,等.油茶林下套种竹荪管理技术

及经济效益分析[J].林业实用技术,2012(12):66-67.[9]李山东,邓仕坚,张自林,等.生态棘托竹荪栽培技术[J].林

业实用技术,2008(5):38-39.

[10]李昌荣,屠六邦.毛竹林下的竹荪栽培[J].生态学杂志,

1991,10(4):28-31,36.

篇七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被誉为"真菌之花"、"京果之王"的竹荪菌,古时作为贡品,专供宫延御膳,现为我国国宴等高级宴席上的"山珕"名菜。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维生素和多糖物质,食味鲜美,而具有防腐特效。在医药上具有减肥、保健及补益功能,并能防癌治癌。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当创汇商品。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0.5%敌百虫液加O.1%多菌灵或0.5%漂白粉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0.5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每块用种约12瓶。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l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15-20天,菌丝体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l一2cm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5一10天,菌丝布满叶层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温度80%,气温16-20℃,光照3-105Lux条件下,约1-2个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张始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否则,空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2-3次,每次通风换气10-20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草

生发网菌Ste-monitis her-batica)和鬼伞类(Coprinaceae)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菇房要安装纱窗、纱门,以防老鼠进入菇房,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20公斤,用种3-4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待菌种块复活生长,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及时覆盖土壤,覆土层厚度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铺2cm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4公斤确,用种2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厢内挖坑,坑深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180-200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

上最好在腐竹头边,挖15-20cm深,长×宽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1-1.5公斤,每亩投干料200-300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2-3层,再盖竹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样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间,无论是竹林或树林,特别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错盘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种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这些腐根是竹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林间播种,菌丝不仅在投料的地方生长,而且同时也蔓延到其他有养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间空地培竹荪是最经济、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间栽培竹荪,只要场地选择恰当,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荫。土壤湿润也不必浇水。春秋季节若越遇干旱、则需在菇床及竹头、坑边附近适当浇水补充水分。越冬后的菌丝待气温回升后,张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约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时,需经常浇水。此阶段若严重缺水,菌蕾则会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张不了裙;若浇水过多,则菌丝徒长,幼菌蕾到成熟时便全破口,给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机,从而是导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较多的6-8月份,是竹苏大量出现撤裙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采收。

四、采收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地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采收时期:适应采收期应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型期进行。因为张型期的竹荪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张张达到最大粗度,产抱体(菌盖上黑褐色抱子液组织)尚未自容,所以这时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萦切断,轻轻取出,放入瓷盘和蓝子内。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盖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体,再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


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相关热词搜索:竹荪种植一亩成本多少 瓜蒌种植的成本和效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竹荪种植成本与效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xiaobenchuangye/8356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