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小本创业 >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2017-06-30 09:46: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共7篇)紫山药种植成本低,一亩收入可过万紫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 5%,碳水化合物14 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薯蓣皂(天然的DHEA),内含有各种荷尔蒙基本物质,常吃紫山药有促进荷尔蒙合成的作用。紫山药比普通山药营养高2...

篇一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紫山药种植成本低,一亩收入可过万

  紫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薯蓣皂(天然的DHEA),内含有各种荷尔蒙基本物质,常吃紫山药有促进荷尔蒙合成的作用。紫山药比普通山药营养高20多倍,故其又被称为“紫人参”。紫山药的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都很高,所以常吃紫山药有益于皮肤保湿,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另外,紫山药方便配菜,可用来烹制各种餐桌佳肴。

  据《本草纲目》记载,紫山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降低血压、血糖,抗衰益寿等,还有益于脾、肺、肾功能,是很好的食补材料,因此又被人们冠以“蔬菜之王”的美誉。

  紫山药的块茎肥大,单个块茎重500克左右,最大可以达到3000多克,可以说是山药家族中的大块头了。

  山药成熟后,往外挖是一项技术活,尤其白山药,一般要挖半米深的土,才能收获到山药,掌握不好很容易断开。而紫山药挖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用深挖,就可以收获一个完整的紫山药。

  667平方米(1亩)地可产2000多千克,产量比白山药增加500千克左右。

  虽然紫山药是五短身材,产量和白山药比却毫不逊色,自然受到紫山药种植户的欢迎。

  紫山药成本低,和种植白山药同样的管理,但每667平方米的收入却可达1万多元,高出普通白山药2000元,无疑比种白山药更合算。

  紫山药的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都很高,常吃紫山药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它还含有大量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帮助人体抵抗衰老。 

  紫山药的功效和营养价值:

  1.紫山药所含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红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质含量较红薯高。

  2.紫山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淀粉的分解产物糊精,糊精可以帮助消化,所以紫色山药是可以生吃的芋类食品。

  3.紫山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钾的含量较高;所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较少,不含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P、维生素D,几乎不含胡萝卜素。

  4.紫山药的叶是胡萝卜素的极好来源,也是钙、铁、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5.紫山药含有淀粉糖化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 。特别是它所含的能够分解淀粉的淀粉糖化酶,是萝卜中含量的3倍,胃胀时食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适症状。

  6.紫山药具有很强黏度的物质基础是糖和蛋白质的复合体-一种被称为黏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防止黏膜损伤,并且在胃蛋白酶 的作用下保护胃壁,预防胃溃疡 和胃炎。

  7.紫山药含有皂甙、胆碱等多种成分。皂甙能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高血压和高血脂 等病症有改善作用。胆碱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传递物质-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

  紫山药种植技术:

  一、选较大块茎作种薯

    每年霜降后,采挖紫山药上市,售前用利刀切下带薯块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

    二、合理密植

    翌年雨水后,选择土层深厚、干燥疏松、排水性能良好(切忌水淹)的地块耕深30厘米,然后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挖沟栽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2000株。挖沟栽植时,先把沟内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匀后施入沟中,稍加挖翻,使之与下层土混匀,盖上从沟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种,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回填沟内覆盖薯种12~15厘米,浇一遍水,即栽种完毕。

    三、搭“井”字架通风透光

    谷雨过后,紫山药的藤茎生长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长,则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适时搭架(

    四、喷施多效唑促壮

    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此时喷施多效唑对藤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新生侧枝减少,能使块茎增产15%以上。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克兑水50公斤的溶液喷施。

    五、重施钾肥膨大块茎

    立秋至白露期间,是薯块形成和膨大时期,每667平方米分两次追施硫酸钾40公斤(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共喷三次,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

  相关新闻:养猪户种紫山药亩收过万

  对于生猪养殖来说,2014年是困难重重和极具考验的一年。在养猪业一片萧调之际,但也有一部分养殖户精打细算,通过不断摸索、日积月累学习来的养殖技术,提高生猪的养殖健康水平;同时,通过网络饲料降低养殖成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就碰到这样一位养猪散户,他在2014年大部分养殖户保本微利或亏损的敏感时期,他还小赚了10多万元。

  三月中下旬蜀乡气温转暖,一年一度的春耕进入“最热”时节。3月14日,记者在双流县黄水镇文武社区见到,当地千余亩的粮油地里,村民们忙着翻土、播种,而在不远处的一片田地里,一些村民则干着别的“活计”。

  他们在田间埋设出一道道塑料管槽,再将泥土填入其中,到了4月份这些塑料管槽中就将栽下紫山药种子……“这是我们黄水镇乃至整个双流县首次试种紫山药。”据双流莱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袁建强介绍,按照一年一季的生产周期和估算的预期利润,到了今年11、12月份,成熟的紫山药可为当地村民带来亩均增收逾万元的收益。

  产业调整

  紫山药亩均增收逾万

  “以前我们主要种植的是小麦和水稻等粮油作物,去年社区专门成立了合作社,致力于产业调整,并在今年特别引种了这个紫山药。”袁建强告诉记者,文武社区常年发展粮油种植,但种植粮油作物往往只能 “保本”,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拓展经济效益?

  去年5月,文武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莱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社区内进行产业调整。今年,在确保了1400亩粮油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合作社试种了305亩紫山药。

  “选择种植紫山药,一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二是因为双流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该品种。”袁建强介绍说,不同于传统的山药品种,紫山药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所含的花青素、硒元素远高于普通的白山药;另外,双流气候温润,土壤母质也以黑砂土为主,土层较厚,特别适合紫山药的种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良好的经济价值。”袁建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科学种植,紫山药的亩产可达到2000公斤/亩,按照当下紫山药均价10元/公斤-12元/公斤的收购价格,一亩紫山药的产值可达万余元,对照单一的粮食种植,每亩紫山药可助农增收逾万元。“今年我们是头年试种,明年我们计划将核心基地进一步拓展,带到农户种植,并回收农户的种植产品。”袁建强说。

  科学种植

  提高品相节省人力

  “既然是试种,我们采用了新型的栽培技术。”在种植现场,莱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经理李世洪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山药的竖着栽、竖着长,他们合作社种的紫山药是横着栽,横着长。

  “我们主要将山药种植在这些塑料浅生槽中,届时这些山药就可以定向生长了。”李世洪介绍说,通过这种“浅生槽定向栽培模式”,他们可以在定向槽中填充菌包式有机肥,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土壤板结,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运肥能力,能有效提升山药产量。

  另外,由于这些山药都是定向生长在浅生槽中,所以将大大地方便采摘。“我们的浅生槽有1米长,10公分厚,山药成熟后都是‘躺’在里面的,待其成熟后只需用手轻轻一刨,便可将其挖出来,不仅方便采摘还有效减少了采摘过程中对山药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其品相。”李世洪补充介绍,相比传统种植山药往往需要一米左右的土层厚度,采用这种新型栽培技术种植山药,土层厚度只需30厘米-40厘米,浅土栽培更加有利于山药的生长,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种植目的。

  “今年是试种,将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对紫山药品种的开发力度,研发一些精深加工产品,从而提高我们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助农增收。”李世洪说。

篇二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畅销的紫山药种植效益高

  [每日农经]全国农产品展销行-福建:俏销的紫山药(20111229)

  近几年,一些紫色食物悄然走上我们的餐桌,这些“红得发紫”的食物可不是徒有漂亮的外表,营养专家眼里,这类食物含有超强的抗衰老成分。但是黄皮白肉的山药咱们常见,这紫色的山药,您见过吗?

  志鹏:是啊,别说您了,就连我天天走基层,跑农村,也都没见过这个紫山药。

  配音:那怎么办?

  志鹏:怎么办,办法就一个 ,咱找啊。

  云霄县的马铺乡是紫山药种植的专业乡,山药的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小孙一路打听到这儿,会如愿找到紫色山药吗?

  志鹏:老乡您好。

  种植户:您好。

  志鹏:您种的是山药吧?

  种植户:是啊。

  志鹏:您看,还真没错,让我找着了,那这种植的是紫山药吗?

  种植户:白山药。

  志鹏:我看,长的倒是不错,您知道这附近哪有紫山药吗?

  种植户:有,底下。

  志鹏:那边啊。

  志鹏:这个就是刚刚挖出来的紫薯,不是紫薯啊,是紫山药,您看这个外形是有点像紫薯吧,但是紫薯可没有这么多的须子,您看这个我把它切下点,里面也是紫颜色的,最关键,您用手摸它的断面这上面有粘液,紫薯可不是这样的效果。

  云霄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陈天佑:这个品种是从台湾引进来的,属于薯蓣科薯蓣属,红皮红肉的一个品系,它在台湾叫做红薯,我们本地人把它称为紫山药。

  紫山药的块茎肥大,单个块茎重500克左右,最大可以达到3000多克,可以说是山药家族中的大块头了。这紫山药和白山药的块茎差别着实不小

  种植户:紫山药种植的叶片比较大,还有它会自然生长出一点红色的。

  志鹏:您看在叶柄,靠近叶片的位置,有一块红颜色的,而普通的白山药,叶柄就是绿色的,而且叶片的大小也不一样。

  志鹏:从生长的情况,能估算出底下的产量怎么样吗?

  种植户:123根,这个肯定有3~5斤。

  志鹏:那咱挖开看看,验证一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种植户:行啊,马上挖。

  志鹏:您看,这何师傅说得还真是没错,我掂量一下,重量大概在三四斤左右。

  山药成熟后,往外挖是一项技术活,尤其白山药,一般要挖半米深的土,才能收获到山药,掌握不好很容易断开。而紫山药,挖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用深挖,就可以收获一个完整的紫山药。

  志鹏:咱们这个紫山药种植的产量高不高啊。

  种植户:高啊,一亩地有4000多斤,产量比白山药一亩地增加1000斤左右。

  虽然紫山药是五短身材,产量和白山药比却毫不逊色,自然受到紫山药种植户的欢迎。

  种植户:紫山药成本低,管理上是一样的,亩收入有1万多元,都不舍得卖,准备明年再种多一点。

  种植户:颜色好顾客比较欢迎,所以销量好,明年想多种一些。

  云霄县马铺乡政府 副乡长 吴建宗:紫山药种植效益比白山药的效益好一倍,今年的种植面积大概有100亩,我们明年打算把它扩大到500亩以上。

  志鹏:别说这一箱子的紫山药还挺沉,这刚出地里挖出来上面都是土,看的不是很清楚,就像出土文物似的。

  农户:别着急,等一下让你看清楚。

篇三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铁棍山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铁棍山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一、 铁棍山药概述

铁棍山药是山药的一个品种,按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怀山药(GB\T20351-2006)》,铁棍山药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规定为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至113.38之间的地理范围,即河南省焦作温县行政辖区之内。《温县志》及清代《农学丛书》对铁棍山药都有记载,它因在食用、药用等方面具有极大价值而享誉海内外,并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地。

二、 种植前景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逐渐从丰富型转向健康型、绿色型,而铁棍山药作为纯绿色产品,不论从营养价值还是养生保健方面都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温县视察,留下“我记住了,以后吃山药就吃铁棍山药”的话后,更无形加大了对铁棍山药的宣传力度,当年的铁棍山药价格也由最初的每市斤4-5元骤然上升到每市斤10-12元 ,2010年春节期间更是达到每市斤18元的历史最高价,利润空间成倍增长! 从2008年到2010年,铁棍山药已经连续三年成高价位走势,但由于铁棍山药自身的种植缺陷(不能重茬,一亩地8年轮一回),使得它的种植规模不可能像其他经济作物一样

在短期内急剧扩大,成倍增长,而这也恰恰确保了铁棍山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市场价位,为生产者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三、 成本及种植模式分析

在温县全境,能够种植铁棍山药的土质有:壤土、粘土(垆土)和沙土三种。从铁棍山药的口感和药用价值来说,以壤土和粘土种植为佳;沙土铁棍山药因种植在沙土里,土质松软,口感稍次,但因其外观整齐、长度在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等优点,也为广大种植户所接受。从种植方面讲,壤土和粘土种植历史久远,技术成熟,产量稳定,而沙土种植因处于黄河滩区,受灌溉、保墒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每亩产量浮动较大,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因此,一些较大的农业合作社和怀药公司都选择在壤土地和粘土地上种植。

近几年,受市场因素影响,铁棍山药种植成本连年上升。今年每亩地的生产成本更达到11390元之多(见附一)。按照每亩产1800斤(最高可达2200斤)核算,每市斤铁棍山药的生产成本应在6.3元左右,2010年收获期的市场收购价为每市斤8.5元左右,但现在已涨至每市斤13元,按此计算,种植一亩铁棍山药平均可获利9000元以上,受益率达80%。【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但是,铁棍山药种植受重茬问题困扰,每年种植面积增

长有限,大面积包地、连片种植难度加大,基地经营模式已不切合实际,所以“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正好符合当前的铁棍山药种植形势。

在成本核算方面,如果农户自己种植,由公司统一收购,不仅可以在土地、收获、田间管理等成本上减少支出3380余元,另外在其他项目上也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如果公司按照收获期每市斤8.5元的价格收购,按亩产1800斤计算,农户每亩地可获利近7200余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由此可见,开展“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公司在连片种植方面的困扰,还可降低由天气、虫害等原因造成的减产风险,减少资金投入,增大盈利空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率。在农户方面,由于得到了公司的统一供种、统一技术保障和统一收购,农户利益得到了最大保证,自身所掌握的生产资料也可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真正起到农户受益、公司获利的双赢作用!

2011年3月17日

附件1:

铁棍山药种植成本核算明细

土地:1000元/亩

挖地:400元/亩

塌墒:

刮垅、旋地:

人工种植:

拔草、锄地:【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人工收获: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化肥:

有机肥:

种子:

元/亩 60元/亩 50元/亩 180元/亩 2200元/亩 元/亩 元/亩 6000元/亩 总计: 元100 900500 11390

篇四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万亩紫山药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紫山药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前言„„„„„„„„„„„„„„„„„„„„„„3

第一章 项目概论„„„„„„„„„„„„„„„„5

第一节 项目概要„„„„„„„„„„„„„„„„5

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6

第三节 项目编制的依据„„„„„„„„„„„„„8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9

第一节 县情概况„„„„„„„„„„„„„„„„9

第二节 产业选择分析„„„„„„„„„„„„„10

第三节 产业发展现状„„„„„„„„„„„„„12

第四节 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12 1.自然资源„„„„„„„„„„„„„„„„„„12 2.区位优势„„„„„„„„„„„„„„„„„„14 3.政府态度和积极性„„„„„„„„„„„„„„14 4.产品检测和认证情况„„„„„„„„„„„„„14 5.产业基础、群众基础、龙头产业依托等情况„„„15

第五节 产品市场全景分析„„„„„„„„„„„17

1.产品市场分析„„„„„„„„„„„„„„„„17

2.需求预测„„„„„„„„„„„„„„„„„„18

第六节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

第三章 思路、原则和目标„„„„„„„„„„„21

第一节 发展思路„„„„„„„„„„„„„„„21

第二节 基本原则„„„„„„„„„„„„„„„22

第三节 建设目标„„„„„„„„„„„„„„„23

第四章

第一节【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建设内容和规模„„„„„„„„„„„„24 建设内容和规模„„„„„„„„„„„„24 规划布局„„„„„„„„„„„„„„„2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5 投资估算„„„„„„„„„„„„„„„25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资金筹措与使用„„„„„„„„„„„„25 扶持方式和保障措施„„„„„„„„„„27 扶持方式„„„„„„„„„„„„„„„27 组织管理„„„„„„„„„„„„„„„28 技术保障„„„„„„„„„„„„„„„29 资金使用管理„„„„„„„„„„„„„34 效益分析„„„„„„„„„„„„„„„35 经济效益„„„„„„„„„„„„„„„35 社会效益„„„„„„„„„„„„„„„35 生态效益„„„„„„„„„„„„„„„36

前 言

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是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兴边富民行动的宗旨就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广大边民的帮扶,是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几年来,兴边富民行动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边境地区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行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带动了大量其他各类资金投入边境地区,实施了一批兴边富民项目,建设了一批兴边富民示范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正是由于兴边富民行动,积极为边境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因此,边疆各族群众亲切的称颂兴边富民行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德政工程”。

对于边境,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尽管边境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依然是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能源、水利等都比较薄弱,部分地区生存条件恶劣:贫困人口多,脱贫

难度大;自我发展能力弱,地方财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特别是一些比邻国家实行了较为优惠的边境政策,发展较快,对我边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些年边境问题日趋复杂,边防、民族、宗教、贫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境外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以边境为跳板,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破坏和捣乱,一些地方毒品泛滥,艾滋病毒蔓延,走私、偷渡、跨国犯罪活动等,对我国家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管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已定边未定。观边疆治乱兴衰,可知国家统一还是分裂。国力强盛还是贫弱。这是中国历史形成的规律性现象。边疆如此,边境更是首当其冲。可见,边疆工作重点在边境,难点在边境,问题也集中在边境,实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关键是促进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国家民委发起并倡导的“兴边富民行动”,充分反映了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的意愿,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几年来,通过地方政府和各级民委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集中力量加快边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县的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依据省、州有关要求,现已编制完成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2012-2014)年》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一节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

项目建设年限:3年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建设模式:“公司+科技+基地+农户”

发展目标:发展9800亩紫山药种植

产品系列:紫山药片、紫山药粉等

产品流向:全国各地

收益主体:10个乡镇30个村委会的群众

效益评价:项目的实施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以使边境地区的群众获得较好的生产发展条件,通过发展经济逐步摆脱贫困,从而减少我县贫困人口的数量,降低人口贫困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可以起到扶贫示范的作用,积累扶贫开发的经验,有利于全县扶贫工作的开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依靠科技创造效益。同时,能提高广大边境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固定耕地,保护森林植被,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篇五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山药种植情况

山药种植情况

一、种植面积200亩。其中:自己发展100亩,章古台、大德100亩。

二、亩投入:4000-5000元。其中:人工、机械费、架条2000余元,种子2000元(0.9元/株)。

三、亩产量:4000斤/亩。

四、亩效益:批发价3元/斤×4000=12000元/亩。扣除费用5000元,亩纯收入7000元。

五、问题:

1、种子有限,今年收的山药豆,明年育苗后才能种植,发展时间长,见效慢。

2、农户地多,一户种植3---5亩,照顾不过来。

3、投入大,10亩地就投入5万元,一般农户不敢投,怕风险。

4、雇工难,10月中旬收获,和大田赶到一起了,再晚点就上冻了,山药豆收晚了,就受冻害了。山药起晚了也受冻害影响,不好储藏。

5、储藏难。200亩,总产80万斤。目前,自有储藏窖1个,只能储藏10多万斤(140立方米×2000斤/立方米),其余60万斤,收完就得出售。

六、2015年计划:种植200亩。稳步发展,发展农户种植,公司收购。

篇六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

山药种植情况的调研报告

背景介绍:随着城乡居民健康饮食意识增强,长在地下的麻山药以其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等多种作用受到百姓欢迎。自2008年以来山药的价格节节攀升,截止到2010年10月12日,北京市八里桥市场的山药报价为10元/公斤。

调研方法:种植现场调研、专业人士咨询、书籍资料调阅、网上资料查询。

一、山药的基本知识

1.山药的特性

山药,学名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 可食用,也可入药。

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麻山药和铁棍山药之分。铁棍山药较之相对名贵,产量相对较低,价格相对较高。熬硝营村山药为普通的麻山药。故此次调查的主体为普通的麻山药。(下文中山药指普通的麻山药)

山药,喜光,不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

茎为圆柱形,也可能因为生长地质不同而变形,肉质,肥厚。 茎圆柱形,叶片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基部戟状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所以山药的药用价值随之提升。山药适用于身体虚弱、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虚劳咳嗽、遗精盗汗、糖尿病及夜尿增多等。山药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精氨酸、维生素、糖类、矿物质、黏液质、淀粉等多种物质,其中淀粉酶分解淀粉,所以补而不滞。

纤维虽少 也能减肥,这是因为,麻山药所含的热量比较低,而且所含的糖分也并不同于那些容易使人发胖的庶糖。因此,虽然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却不容易导致身体发胖。

此外,正是由于它的热量低,不含蔗糖这一特性,又使得它也成为了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2.山药种植基本知识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并忌种花生。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

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土壤以中性为宜,目前开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沟。山药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整地整畦时要整

平,预防浇水时浇不均匀。还要做好排水设计,确保田间畦内无积水。

山药以有机肥(如腐熟的饼肥、鸡粪、鸭粪或人畜粪等)为主,无机肥为辅。

山药一般四月中旬种植,10月中旬收获,正常露地山药的收获期很长,从成熟期到第二年的4、5月份,山药在地下不腐烂,不变质,一般霜降前后为集中收获期,以供春节市场。

熬硝营村地处通州与河北交界之处,为华北平原属地,土地资源丰富且土质多为疏松沙土地,土质上下一致。温带季风性气候特征明显,降水丰富,土地、气候等均适宜大规模种植山药。

二、北京山药市场分析

(由于该调研报告主要资料取自种植户和网上数据,关键数据无法取得不充分,如种植面积、市场规模数据、平均成本、销量数据等,故不能非常全面、准确的掌握北京市场山药情况,但是总体走向和基本情况还是有参考价值)

1. 价格走势分析

销售价格走向:七月份为例,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山药价格,06年7月16日山药均价为5.7元/公斤,07年7月16日山药均价为

1.5元/公斤,08年均价为3.5元/公斤,09年均价为15.0元/公斤,

2010年7月均价10元。

北京市场山药主要来自保定、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其中,以保定为主2006年由于山药价格较高,种植户热情高涨,种植面积扩大,2007年山药丰收,致使当年的山药价格走低。经历过07年一个价格的寒冬,2008年价格开始回归正常,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影响,致主要地区山药减产,并且当年的山药种植面积的减少,使09年价格始终高于去年同期。2010年价格趋于平稳。总体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山药的药用和保健功效也逐渐被人们认同,价格也是稳中有升。。

我认为,近两三年山药市场价格变化不会太大。原因如下:首先、市场趋于稳定,物价水平提高。随着经济危机的过去,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家庭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价水平也整体提高。2010年GDP增长率预计约9.5%,CPI涨幅3%,所以物价水平不会回到2006年的水平。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好,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实行,国内形势一切为“稳”,这当中就包括关系民生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山药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政府会对其价格有一定的监控,价格较高时,为了能让百姓接受,适当控制,价格较低时,为了不伤害菜农的积极性,要做到适当补贴。最后,随着城乡居民健康饮食意识增强,长在地下的麻山药以其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等多种作用受到百姓欢迎。山药的保健和药用价值逐年被人们认识,现在的餐桌上,山药已经成为一种健康和时尚的代名词。所以山药的价格在近两年内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2. 产量数据分析

麻山药一般亩产块根2500—3000公斤,该村合作社种植山药两年多,种植技术良好。今年共种植山药150亩,常量按一般产量估算,所以共计37.5万公斤至45万公斤之间。其中保守估计可食用山药占60%,30%留种,10%作为残品药材销售(市场平均3.5-4元/公斤)。所以,该村的产量占北京市场的份额不大,就算是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提升,但是总量占北京市场份额不会显著提升,所以两三年内对北京市场的冲击不会太大。

2.风险防控

盈利风险分析:销售分析,以亩产3000公斤,10元/公斤为例,每亩销售收入3万元(该合作社山药大多为反季节销售和礼盒销售,所以售价高于10元/公斤,此次为保守计算)。成本分析:种子:2元/公斤,每亩需要500/公斤。开沟2000元/亩,开一次管四年,所以一年500元/亩。竹杆4500根/亩*0.25元/根/5年,每年225元/亩。施肥级农药1000元/亩。地租每年700元/亩。水电200元/亩。其他人工等费用800元/亩,故成本费用合计4425元/亩。

种植风险:种植户经验不足会导致产量降低,为此区、镇政府对该区域种植户较为重视,不同地区都有相应的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且该合作社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大大减少了农户的种植风险。

销售风险:今年是农户种植的一个发展阶段,许多农户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销路问题,种植的规模有了,但是是否具有销路成

篇七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山药销售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山药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摘 要:

关键字:山药;种植面积;主产区;销售特点;发展趋势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国外在2006年将种名改为

[D.Polystachya Turcz.](何海玲,2006)。薯蓣科薯蓣属。地下肉质根状块茎和地上枝的叶腋着生的零余子(山药豆)皆为产品,可供食用。但是山药豆不是山药的主产品,而且有些品种不结山药豆。一般常称地下根状块茎为“山药”,肉质肥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皂苷、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作为菜、粮、中药材和工业原料兼用,是栽培山药的主产品。习惯上,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称“山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称“淮山”。为了便于科研、生产和经营,农业部同意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将山药和淮山统称为“淮山药”。

1 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及分布

我国对山药的利用历史悠久,约有2800年。由于山药栽培劳动强度特别大、产量低、种植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历史上全国种植总面积一直非常有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药被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主要由河南省种植。此后的30多年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种植总面积仅约4500hm,年平均总产量约1.38万t。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2

各地逐渐摆脱“粮食为纲”的政策的影响,山药种植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山东、湖北、河南、山西、江苏5个主要产省(区)常年种植面积均达到8000hm左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几个种植面积较大的集中带,如河北蠡县、广西桂平市、河南温县、江苏丰县、山西浑源县。 21世纪前10年,我国山药种植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5~2006年,全国山药种植一度呈现“大跃进”的形势。河南、山东、河北、广西的种植面积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如河南6万hm,山东5.5万hm,河北2.5万hm,广西4万hm。产量的剧增和大量的库存造成了2007年市场供过于求,山药价格暴跌,全国山药种植面积平均减幅50%左右,其中主产区之一的河北省种植面积甚至减少80%以上。其后几年价格缓慢反弹,市场逐渐稳定,全国种植面积开始恢复。

目前我国山药种植总面积达到25万hm以上,是世界上山药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除西藏地区以外,其它各省区都有山药种植,并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222222

南、西北五个种植区域和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广西五个山药种植和消费的主要省区。

图1 2011年全国山药种植面积

2 我国山药市场特点

2.1 种植分布区域性强,市场集中度高

山药的药食兼用的特点,造成日常消费中药用和食用的分别不是特别明显。2002年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山药的药食同源性作出官方认定。这些造成目前我国山药种植分布,非常类似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即很强的地域性,各主产省区的种植一般主要集中几个市县地区。比如河南省怀山药种植面积1.2万hm2,基本都集中在焦作地区的温县、武陟两县;江苏省山药种植面积约1.4万hm,徐州市种植面积高达8700hm,而丰县又占徐州市山药种植面积的约50%;山西省山药种植面积1.5万hm,大同市浑源县种植面积达8000hm;山东省山药种植面积达5.5万hm,潍坊市种植面积高达4.6万hm。

这种地域性特点造成各主产区山药种植有很高集中度,方便了种植带的形成,提高了山药的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程度。同时这些地区又成为我国山药的重要集散地和主要交易市场,比如焦作市温县是药用怀山药和铁棍山药最大的产地市场;保定市蠡县是麻山药最大的交易集散地,安国市既是全国怀山药第三大种植地又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山东省山药主要种植地潍坊市寿光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桂平市金田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山药集散地。 222222

图2 主产区山药种植重点地区所占比例

2.2 食用消费市场呈地域分布

山药在我国种植分布很广,由于历史原因、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山药的外形、口味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以细毛长山药为例,在东北地区种植,根状块茎更为粗大,直径达到10cm以上,表皮颜色呈深褐色;在山东种植,块茎粗大,直径8~10cm左右,表皮呈浅褐色或淡黄色;在湖南种植,块茎粗大,直径也达到8~10cm左右,粗细均匀度稍差,表皮颜色呈红褐色。

长久的消费习惯使各地区消费者对山药形成了固有的概念,从小吃惯了本地区产的山药,口味上很难轻易改变。比如河南的消费者比较认同外形接近怀山药的品种,直径较细,难以接受直径过于粗大的山药产品;山东的消费者认为怀山药品种直径太细,食用不方便,又认为东北地区的山药表皮颜色太深;江浙地区的消费者认为黄河流域的山药含水量太低,口感差异较大;两广地区的消费者认为北方山药粉糯性较差。历史上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很小,只有传统种植地区具有较强的山药食用传统,目前这些传统种植地基本均为国内重要的山药产地,区域内的山药产量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外地区产的山药很难进入。

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山药食用消费市场呈地域分化的主要因素。目前,短期内还很难像其它农产品一样进行各产区间的大量流通。

2.3 各地山药市场价格差别明显,产业化方向出现分化

我国有约30种山药地方种。这些地方种的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形成了高中低三个档次,并分化出不同的市场销售方向,比如铁棍山药和瑞昌山药2011年平均价格30~40元/kg,由于价格高,食品加工的成本高,一般以包装礼品的形式销售;麻山药和怀山药约15元/kg,作为食用、食品加工原材料或者中成药,利用方向较广;水山药和其它品种山药约4~5元/kg,主要作为食用或食品加工。

这也造成各主产区山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同。河南省温县的铁棍山药和江西瑞昌市的瑞昌山药是我国山药品种的优秀品种,市场价格高,主要是经过简单加工,做礼品盒销售,春节前后销售十分火爆。2011年春节北京递仪礼销售的极品铁棍垆土山药高达999元/盒。河南省焦作市和河北省蠡县、安国市,在稳定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主要面向药用和食品加工。国内已有多家大型药材市场和医药生产厂家,如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健民药业集团、北京同仁堂、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等,在焦定点收购或建立定点种植基地。同时加大山药产业链下游的建设。河南焦作怀源食品科技开发公司的荣格牌怀山药露、山药酒,怀鑫饮品公司的怀泉牌怀山药露;河北保定市大洋集团的“佼佼”牌麻山药露等一系列山药加工产品,年销售额均能达到3千万以上。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山药品种,粉糯性好,食用口感好,适合食用。同时因为价格相对较低,食品加工成本低,近年来山药食品加工开始快速发展。江西南城县的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药米粉,年销售额7千多万,市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并努力打造我国山药食品第一品牌。

图3 2011年全国各主要产区山药平均价格

2.4 市场价格波动大,周期逐渐缩短

山药的市场价格波动变化较大。以主产区之一的广西为例,通过对(图4)1993~2011年广西山药市场价格变化图分析发现,价格波动有一个4~5年的周期。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山药本身特有的植物性。山药每年产新一次,单位面积产量高,每667m2达1500~4000kg。贮存时间较长,常规条件下可贮存5~8个月。收获期跨度大,从9月~翌年1月。这造成山药的销售周期长。进入下一个销售期时,上一季的山药仍有大量的库存。其次,21世纪后,全国山药种植发展过快,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大。但

是产业缺乏合理规划指导;普通消费市场开拓不足;产业链下游发展薄弱,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各种创新利用尚在起步阶段等,山药消化量较小,往往是连续两三年的丰产就造成了山药价格的滞销暴跌。比如伴随着全国山药种植“大跃进”,2002~2006年广西山药种植面积从不足1万hm增长到4万hm。2007年伴随着全国山药价格暴跌,广西山药价格下跌到3元/kg左右。2009年市场价格再次走到高位,但是全国25万hm以上的种植面积很快使市场饱和,2011年底,山药价格再次跌入谷底。广西山药主产地桂平市金田镇的种植户形容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赔”。如图4中,山药价格周期由9年缩短为6年,再缩短为5年,山药市场价格周期正在逐渐缩短,价格变化幅度大而剧烈,涨价时往往没有助跑便快速上升,落价时往往没有征兆便飞流直下。

222

图4 1993~2011年广西山药市场价格变化

3 我国山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1 药用和食用品种出现分化

我国山药种植广泛,品种众多,约有2800年历史,古代各类本草、药典以及养生书籍的记载,使山药形成了药食兼具的特性。2002年卫生部又对山药的药食同源性作出官方认证。但是长久以来山药的品种主要按地方种区分,中药药典对道地山药的规定过于狭窄,缺乏各种药用物质含量的具体标准。这些都使我国山药品种一直缺少具体的药用和食用品种。

随着我国山药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对山药不同用途如药用、鲜食、食品加工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山药的食用和药用品种开始出现分化。2000年,中国农业大学山药课题组对27个长山药品种通过辐射育种,选育出农大短山药系列品种,包括菜药兼用型的1号、菜用型的2号、药用型的3号。2005年,河南省焦作市农业局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开始研究食用怀山药和药用怀山药品种,开发出怀山药1号药用品种,并建设了总面积约650hm的GAP2


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相关热词搜索:紫山药种植成本及效益 山药种植经济效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xiaobenchuangye/8556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