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升初 > 小升初考试信息 >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2016-01-09 08:52: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一:不能忘却的记忆——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一:不能忘却的记忆——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不能忘却的记忆——观《智取威虎山》有感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讲述了1947年冬,我东北民主联军203小队准备攻打土匪盘踞的威虎山,侦查员杨子荣化身土匪“胡彪”潜入威虎山,最后里应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杨子荣不仅侦查经验丰富,而且非常勇敢,明知卧底威虎山危险重重,却义无反顾,当仁不让。影片最惊险又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打虎上山”这场戏,3D制作的影片动作逼真,老虎的凶猛、狰狞让我不寒而栗,更让我的心揪了起来。杨子荣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多次险些葬身虎口,最后绝地反击,猛虎终于被他击毙。威虎山地势险要,鹰嘴崖更是飞鸟难渡,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到杨子荣和203小分队,经过殊死的较量,攻取了威虎山。爸爸告诉我,杨子荣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位战功卓着的战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被土匪的黑枪打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个“杨子荣”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一身本领,当国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更有一种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志豪情!四年级:曹昕桐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二:学生习作

我最敬佩的王大爷

洛阳中心小学六(4)班 顾源

说起名人,大家可能会能如数家珍的一位一位说出。这时,我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隔壁王大爷的形象:面色红润,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身材高大,每天早上都要外出锻炼身体。虽然说年纪大了,可他走起路来却脚底生风。

王大爷是我们村上一位很有名的人。他从小练武。现在他虽然年过花甲,可他还是不肯闲着,于是便当了一位工厂的门卫。

在那一天夜里,大雨正在哗哗的下着。突然,有几个黑影从王大爷看的工厂门前晃过。这一幕被正在值班的王大爷看得一清二楚。他本能地想到这伙人是小偷一定是想趁下雨来偷厂里的铜丝。

想到这儿,王大爷马上跑进了厂里,拉开大灯。这举动使这伙小偷一惊,他们以为自己的行踪暴露了,于是马上向厂外飞奔。可当他们发觉厂里只有王大爷一个人时,又返身跑了回来:“只有一个糟老头,上,快上去打死他。”话音刚落,几个小偷马上向王大爷扑来。

再看王大爷,只见他轻轻向旁边一闪,便轻易躲开了小偷的进攻,他又拿起一根木棍,向着正前方一阵横扫,前面的小偷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他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快走,这个老头不好对付!”说完,小偷们便逃走了。

这时,王大爷又拉亮全部的灯,吓得这伙小偷再也不再回来了。

我每次听他讲起这个故事,心里都会为他捏把汗。我问:“王大爷,你当时不害怕吗?”

“几个小贼有什么好怕的。他们要是还敢来,我就在把他们打回去!”正气凛然的王大爷说道。

这就是我最佩服,最不能忘记的王大爷。

读《鞋匠的儿子》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4)班 范忠超

一个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儿子却当上了总统,于是在林肯首次演讲前就有参议员想羞辱他,他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只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没想到的是,林肯非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告诉参议员们,虽然他的父亲去世了,但不会忘记自己是从一个鞋匠的儿子当选成总统的。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让所有人听了,既羞愧又敬佩。

人的家庭出身已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但这出生并不决定你的一生。关键是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瞧不起自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虽然他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带领全中国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条件,但他倚仗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华扭转不利局面。真诚地热爱你平凡普通的父母,热爱你的家,不要否认,不要辩解,坦然面对这一切,这样才会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宽容是一种力量。聂荣臻将军在战火中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他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精心照顾她们,并将她们送回日本。这种宽容大度赢得了日本人民的尊敬,为建立中日友谊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蔺相如顾全大局,为着赵国的利益,一次次向廉颇示弱,最后让廉颇负荆请罪。在生活中,与同学、伙伴相处时,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不与人斤斤计较。有时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嘲笑、讥讽时你有权利选择放弃,或者坚持,但不能选择逃避。我们人的自信心,就是在一次次的考验中磨炼出来的。但如果你选择放弃,将失去继续选择的机会,因为机会只有一次。而成功的人士,往往是那些有信心,通过了所有考验的人。

我的爷爷

洛阳中心小学六(4)班 罗文

一个精瘦的老人手中握着许多竹条,那一根根竹条在他的手中翻来折去,不一会儿便成了许多的小动物、人物等,他就是我的爷爷。小时候,我总缠着为我

做小玩具,不论我想要什么,只要我想得出,他就做得出而且做得惟妙惟肖。

小时候,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所以我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爷爷也十分疼爱我这个小孙子。我家屋后有一片竹林,竹子长的十分茂密。爷爷只要一有空就会带我到竹林里去砍竹子,回到家里便去加工他的宝贝。我呢,就站在旁边帮他干点小活,为的就是让他给我编小人儿玩。爷爷每次都会让我得到满足。记得那次,我让他编孙悟空,我以为能难住他,谁知他三两下就完工了,并且做得活灵活现,十分美观。

奶奶经常劝爷爷不要再摆弄竹子了,人老了要好好休息。可是他却撅起嘴说:“你懂什么,我年轻的时候可是靠这些东西吃饭呢!”说完他又将手中的竹子削成细竹。

的确,在我们村子上,家家户户都知道我爷爷不靠这个为生了,但还是会有人专门找爷爷帮忙编竹筐,而且一编就是几十个。

爷爷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这样的一双手真让人难以想象他是如何编出这些小玩艺儿的。现在,爷爷依然在编着,他说:“只要我活着,就不能离开这片竹林!”

如今,虽然我远离家乡,但是爷爷却经常托人从老家带来小竹筐,小竹篮当然还有小玩意儿。看着它们,我就像看到爷爷在我面前。

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4)班

在寒假,我到电影院看了《智取威虎山》,电影播放完了,我深深被杨子荣勇敢的精神所折服。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解放前期,为了消灭一伙顽固的土匪,解放军派杨子荣进入坏蛋内部当卧底,随时将土匪的一举一动告诉大部队。就这样,杨子荣和解放军同志们里应外合,把座山雕等人消灭的一干二净。

其中,我最佩服杨子荣,因为他奋不顾身、舍己为国,独自打入敌人内部,用智慧让土匪彻底相信了他,他这种勇气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要改掉怕黑的毛病,做一个勇敢的人。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洒热血写春秋。”这是杨子荣打入敌人内部的一段唱词,我听到之后感到热血沸腾,仿佛自己变成

了杨子荣,和坏蛋斗智斗勇。

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奋不顾身。我们不但要学习先烈的精神,还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做一个坚强的人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六(4)班 沈姝菲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看到了一棵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

这是作者在青海高原上看见的唯一的一棵柳树,因为高原上气候环境恶劣,柳树很难成活。干旱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它经历过多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挣,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

“命运给了它的是九十九条死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阴。”文中这句话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于穷苦的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她有两个姝姝。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活儿,但她和姝姝们都喜欢写诗。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嘲笑他们自不量力,她们开始改写小说,经过努力地奋斗,夏洛蒂的《简爱》,两个姝姝的《呼啸的山庄》、《艾格尼斯。格雷》都出版了,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还有一个名人,他是一个科学家,他撰写的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但命运对他却 非常残酷,才二十一岁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瘫痪地轮椅上。不久,他又患肺炎,被彻底地剥夺了说话的功能,头只能偏在左边倾斜,肩膀左低右

高。嘴歪成S型,手紧紧地并在当中,握着拟声器。他不能写字,读书时,必须把纸平摊在一大张桌子上,然后慢慢地像蚕吃桑叶般地看。他的身体一刻没有离开过轮椅,思维却飞上了太阳系,测到黑洞的大爆炸„„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了只有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而出的教授。他还有一颗乐观的心,他不会因为自已身体上的缺陷而悲观退缩,只想自已拥有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

是呀,只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会战胜困难。我要青海高原一棵柳一样,迎难而上做一个坚强的人

读《两个儿子的命运》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4)班 张颖

暑假里,我读了一个故事《两个儿子的命运》,故事中的两个儿子,在同样的环境中,由于两人处事的态度不一样,导致两人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儿子像他父亲一样成了惯犯,另一个儿子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培养出什么养的人,但这则故事却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人生更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因此,我们每一个人要懂得以一个好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一个不好的环境可以制约一人的发展,但是人可以超越环境的限制,这就要求一个人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不能因为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而沮丧,不能因为某些干扰就停滞不前;不能因为既有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三:读《林海雪原有感》

读《林海雪原》有感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这是曲波在作品前给读者一篇文章中的第一句话。这一句话用在此文中也最能代表我对曲波和林海雪原的战士们的崇敬的心情。

英雄时代已过去,但英雄的精神却常驻心中,崇拜英雄的心依然热烈地跳动着。这是一部力量之作,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

就是这一部由曲波根据真实的解放战争中斗智斗勇的战斗情形写成的一部红色经典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部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我常不自觉地把《林海雪原》中的人物与当时的战争现场和战士们对号入座,我相信这样的一个事实,虽然小说不乏虚构,虽然作者也已经一再申明他绝不等同于少剑波、、、、、、

非常喜欢和敬佩浑厚扑实、勤恳实干、坚韧不拔、赤胆忠心、诙谐乐观、勇谋兼具、生死置于度外的可爱的战士。因为敬佩林海雪原的战士,所以更敬佩写林海雪原的战士——曲波同志。虽然曲波的文笔并算不上是大师级,但正是由于看了这部小说,心为它而感激动,为它而感动,为它而热血澎湃,也由此,我迷上了曲波。说来好笑,对于曲波的喜爱还有一段故事:大一时重新读《林海雪原》,再一次为它激动万分,发现书的封面有一张曲波年轻时的黑白照,照片很英气,在多次爱不释手的翻阅下终于忍不住把那张帅气的照片小心翼翼地剪了下来,把他贴在我的书桌上天天看着他。直到今天,还经常会有人指着照片问我:“曲波是谁?少剑波是谁?”每一次我都会笑笑对他们说“去看一下《林海雪原》吧,你会爱上他的。”一些朋友每一次看到那照片都要取笑我一番:“曲波可已经是过去式了,你要不要寻找他的后代跟他续一番缘分啊?毕竟爱屋及乌嘛!”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追星”幼稚得可笑,在照片的空白处,我写上了这样的一句话:“致敬爱的曲波、少剑波同志,林海雪原可敬可爱的战士们,您们精神永驻!”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偷偷地翻爸爸珍藏的连环画,其中就有《林海雪原》这一部小说,当时只是欣赏图画和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而已,但是里边的英雄策略却已经吸引和感动我了。大一重读这一部书激动之情油然而生。跟着那些战士一起激烈的跳动。

这是一部英雄们与土匪斗智斗勇的经典,作者强调小说的描写与“历史”等同,强调小说的“真实”。作者描述的事迹、人物、地点都是按照真实的情况来介绍的,所以更使我感慨,更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们都有一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在零下三十八度到四十度的雪海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有时在石洞里睡觉,和野兽为邻;有时钻在雪窖里休息,以雪为衾。跨谷飞涧,攀壁跳岩,突破神话般的天险,战士们发挥了大勇大智、孤胆作战的奇能。在雪原中学会每一件特困难的事情,林中侦察追击,苦中作乐的向上精神,这些都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也是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中国人们团结的能耐。那场人民一起战斗的场面至今还撼动我的心,看到 “夹皮沟的姊妹车”中可爱的警卫员高波为革命流尽最后的一滴血光荣牺牲时,不觉中已是泪眼朦胧。英雄战士杨子荣,只身进入座山雕的营寨,发挥了惊人的勇敢和超人的智慧,战胜了老奸巨猾的座山雕,调动了敌人,歼灭了敌人的情节不禁让我唏嘘、、、、、、真的万分佩服当年人的意志和作战的意识高亢的情绪,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吧!曲波给群众作报告、写作长篇小说,其

“宣传英雄”、“对群众进行精神武装”的思想教育(道德训育)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也是由于时代的影响,作品不免会有很大的宣传的性质和革命的意识。文章不无输送这样的一个信息:人民大众的智慧是不可以忽略的,也正是人民的智慧才会有今天的胜利和今天的安详。人心的一致,热血的澎湃,情感的热炽,这是中国人们潜在的巨大力量。是它给予艺术,是它给予胆识;也是书中杨子荣等老一辈革命英雄的精神鼓舞着人们不折不挠地向前走去。这些都是我所喜欢这本书的真正的原因。

感动的不只是他们那英雄的气概,还有那时人们的自然青涩纯朴的感情,和当时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力量。一部好书应该是有精彩的情节,牵动人心的情感以及引人入胜的语言。我是这样认为的。林海雪原精彩的情节它有了,牵动人心的情感它也有了,语言描写虽然算不上优美,但也不乏通俗易懂,也达到了引人入胜了吧。

曾经在网上看到网友的一贴:“现在的学生应该看看这一本红色经典,感受一下五十年代的生活和激情!”其实我写这篇后感也是有这个目的。当今社会很多人在感慨,感慨时代的变迁,生活的丰富,现代人已经大不如以前的人那样拥有那一份拼搏战斗的精神了,也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为金钱至高,为大款至上的人的悲哀,也正是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少英雄的悲哀吧,所以我们更需要这种英雄的史书和激情的精神大餐来充实。

近日读《林海雪原》有感二三事

任何一股势力都不会甘心自动的退出历史舞台,当他们被历史的车轮碾过,被人民抛弃的时候,都会像一个垂死的人一样发出苦苦的挣扎。这就像国民党势力退出中国大陆一样,在它被人民抛弃的时候,它们自己却从不甘心在中国大陆上谢幕,企图以长江之险顽抗我亿兆人民,布置一幕幕的刺杀,企图恐吓我进步爱国人士,然而最终没有抵挡住我百万雄师度大江。

一:回到过去

国民党大部队在被消灭掉的时候,蒋家王朝在各个山旮旯头留下了恐怖、可恶的残余势力,《林海雪原》中滨绥图佳地区的23部队就是这样的一支残余势力。

这支民众深恶痛绝的部队坏事做绝却从来没有悔过自己的罪行,更从来没有想过自动的退出历史舞台,向人民群众缴械投降,敌匪司令谢文东,国民党专员侯殿坤,更是想凭借他们自认为的天险与我伟大的人民军队顽抗,纠结如座山雕、许大马棒、马希山、郑三炮等惯匪企图阻碍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他们策划了一件件杀人放火,与人民为敌的事件都被我少剑波率领的一支东北解放军小分队一一化解,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绥纷草原大周旋、大战四方台这四个战役彻底的消灭了长白山区和绥纷草原的所有匪徒。这正如周总理说的,“一切残匪都会被人民军队消化干净,一切破坏人民幸福事业建设的人都会被彻底的打到” 。

二:英雄与魔鬼

《林海雪原》一书中的少剑波、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事事为民着想,处处为民服务,他们伟大的功绩值得我们歌颂,他们无私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而座山雕、许大马棒、马希山、郑三炮等则是那个时代的魔鬼,他们事事戕害民众,处处与民作对,他们天大的罪孽需要我们牢记,他们卑劣的行为值得我们警醒。刘伯承元帅曾经说过,“记住英雄是让自己的行动有一个方向,记住恶魔是让自己时刻有一个警钟”。因此,我们不仅要牢记英雄,也同时要记住那些戳痛我们神经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以史为

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比照自己的行为。

三:经济建设与现代版座山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转型期,各种矛盾都在这一阶段涌现,我们只有时刻的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很好的化解这些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连续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高发展阶段,GDP的增长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增长,这严重的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经,他们想尽一切方法企图阻挡我们的国家建设,他们用尽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莫名其妙的制裁,这就像林海雪原中的谢文东、侯殿坤、座山雕、许大马棒等辈戕害人民群众的手段一样,无用其极。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其他的各种制裁都不能阻碍我们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加强,这就像座山雕等辈终究要被杨子荣、高波等消灭一样。毛主席说过“人民是力量的源泉,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充分

发挥人民的智慧,我们就一定能够很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四:一统河山与傲立世界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台湾问题已经不能阻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出现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所承担的相应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事务和项目也逐渐增多。同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也迫切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这里我们不难预见,中国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近年来,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大三通也呼之欲出,两岸人民也迫切的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我们可以预知,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祖国定能一统山河,繁荣富强,作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傲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正如温总理曾说过的话的变通:“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极小的力量乘以13亿,也足以战胜一切灾难!”因此,只要我国13亿人民的不断努力,先辈未尽的事业,我们一定能

够完成。

五: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我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在读完《林海雪原》之后,思绪颇多,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杨子荣、高波等的献身精神,服务精神,他们事事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而现在的我,只能好好的学好专业知识,等到毕业时,再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当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顾炎武先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承担起国家建设的责任,到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区,到祖国的西部农村去,踏实的为实现和谐

社会的建设而奉献终身。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四:林海雪原 读后感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读《林海雪原》有感

这是一个由著名的同名电影而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是根据作者曲波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这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英雄时代已过去,但英雄的精神却常驻心中,崇拜英雄的心依然热烈地跳动着。这是一部力量之作,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讲述的是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非常喜欢和敬佩浑厚扑实、勤恳实干、坚韧不拔、赤胆忠心、诙谐乐观、勇谋兼具、生死置于度外的可爱的战士。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不管跌倒了多少次,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没有想过放弃,直至最后的胜利。 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努力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邓小平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要有抱负。”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便会对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读《林海雪原》还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集体”。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集体,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集体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着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己的生命,更无愧于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水更清,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依稀间,昨天也是今天的导航。

从今天起,不,就是此刻,身为学生的我们定下自己的努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祖国奉献的每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五:干洒热血写春秋《智取威虎山》选段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六:当代文学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

“新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重写文学史” “大中国当代文学”

二.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一)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一致性

1.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是“五四”白话运动的产物,它们的写作都是以白话文为工具的。这是和传统的、古典的文学以文言文为工具相区别的。

2.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是以追求和实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为目标的,它们是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两个环节。

3.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以文学为工具追求“富国强民”的理想的实现,它们共同

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情感史。

(二)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区别

1.当代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由一个统一的文化母体派生出不同的文学形态。

2.当代文学的意识形态化发展。

3.建国后的大陆,文学运动的形式、管理方式、文学社团的形式,文学的出版、发行、稿酬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

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三分法

1.1949年—1978年追求文学一体化

2.1978年—1989年由单一状态走向多元

3.1989年—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两分法

1.1949年—1978年实现文学“一体化”阶段

2.1978年—文学“一体化”解体阶段

(一)1949—1976年的文学

(二)1976—1989年的文学

(三)90年代至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学

第一章 风雨飘摇的文坛

第一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文坛

一、建国初期的几次重要会议

1.第一次文代会 2.第二次文代会

二、三次重大的文艺思想斗争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1年)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年)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5年)

三、稍纵即逝的“百花时代”

1.“双百”方针

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简称,是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它是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伟大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2.文艺思想的活跃

秦兆阳(何直)《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

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巴人《论人情》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钟惦fĕi《电影的锣鼓》

四、文艺界“反右”斗争与“左”的倾向发展

(一)“反右”斗争

57年2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7年3月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流沙河《草木篇》)

57年4月 “整风”运动

57年5月 “事情正在起变化”

57年6月 《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

(二)“左”的倾向发展

1.“再批判”专栏的开辟(1958年)

王实味《野百合花》 丁玲《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 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还是杂文时代》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二)“左”的倾向发展

2.“大跃进”民歌运动(1958年)

3.反修正主义文艺思潮(1959—1960年)

庐山会议 彭德怀事件 巴人“人性论”

五、党的文艺政策调整

1.新侨会议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文艺八条》)

2.广州会议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3.大连会议

六、文艺界“左倾”思潮的

恶性发展

1.长篇小说《刘志丹》冤案(1962年)

2.“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1963年)

3.两个批示的下达(1963、1964年)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七:6牛庄五年级六单元

备课教师:邓金柱

备课教师:邓金柱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八:2012工会总结

2011年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第二小学

工会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工会在旗教育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教代会为主要方式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知道学校的教学工作,以为教职工办实事为己任,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在全体工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计划,为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1、工会积极配合学校党支部工作,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活动。

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教职工学习《工会法》、《计划生育法》、等一些法律法规。促进了学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使广大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教师道德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2、学校工会配合教导主任一起规范和完善教研活动,千方百计为教职工创设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教师进修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和综合素质。学校全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并重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抓住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充分发掘校内和校外优秀教师的人力资源。通过骨干引领、课题研究、评优活动,逐步形成一种良好伙伴关系的教研文化积淀。在老教师指导的同时我们还强调青年教师发挥自我主动性,鼓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组内造就一个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为逐步、有序、深入地推进我校校本教研,通过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对青年教师加以培养,打造一支青年教师骨干队伍。

二、求真务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1、深化校务公开制度,促进学校民主建设。“校务公开”坚持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随时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咨询和投诉。教学教育工作动态以及有关上级会议精神等及时向全体教职工开会通报。校务公开工作努力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准确性,公开形式灵活性,公开秩序规范性。

2、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为学校献计献策。加强和改进工会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向教职工宣传工会知识、

工作动态,积极宣传我校工会工作,提高学校知名度。学校工会小组全面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校务公开,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学校的各项工作如师资培训、评优评先、评聘职称、年度考核、后勤、财务等各方面工作情况向全校教工全面公开,在校务公开栏目中公示,同时经常听取教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既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又大大增强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年,我们对学校的考勤、考核、账务等各项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其更加适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目标、管理方法、工作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全体教工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有意义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1、校工会立足教师生活及工作实际,在全体教师通过谈心、聊天等形式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并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生活、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从而增进对职业幸福感的理解和感悟。

2、继续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落实教职工健身强体、愉悦身心的各项措施,使“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我奉献”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体质。既活跃了

校园文化气氛,又融洽了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开展读书活动,提升我校教职工的教育内涵,形成科学教育、幸福教育整体氛围的内在推动力。为此学校工会自今年起举办了教职工读书活动,促使教职工养成终生学习的人生态度,努力成为新时代科研型、学者型的人民教师,并为营造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作一份应有的贡献。

四、情暖人心,积极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

群众利益无小事,满腔热情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好事、解难事,是基层工会小组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工会关怀、关心、关注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工会小组能够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工会小组主要工作如下:

1、节日活动:

学校党政、工会十分关心女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三八”妇女节,所有男教师为女教师亲手做了一桌丰盛的佳肴。组织开展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本次活动首次引入了师生同台演出和共同参与运动会的形式为孩子们欢度节日送去了我们老师最好的祝贺。各班级、各教学组为提高节目质量,纷纷利用休息时间、空余时间组织排练、训练。而且人

人出力、人人参与,体现出了较好的集体凝聚力和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使活动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2、探望病患:凡是知道教职工(含离退休教师)本人,或者骨干教师的家人患病住院的,工会领导都能陪同学校领导或受学校领导委托,前往医院或家里看望和安抚,帮助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尽早恢复身体的康复。

3、慰问丧事:遇到教职工本人或直系家属作古,工会领导都能前往吊唁与慰问,并发动所在工会小组主动给予关心,帮助解决善后事宜。

4、庆贺婚嫁:我校工会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能够在婚庆前夕及时到教职工家里道喜。

5、关心退休工作:学校行政、党支部、工会在教师节、重阳节、春节都要上门拜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并送去慰问金。此外,工会对患病、生活困难的退休教师也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学校领导、工会干部及时探望了因病住院的退休老师,并多次到家慰问,给予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树立了和疾病斗争的信心。工会还积极向上级工会反映,为其申报困难职工补助,争取上级组织的帮助。 本学期,学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许多不足,许多地方仍须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九:桂贤娣

桂贤娣 (2009-05-12 15:55:35)

转载

标签:

杂谈

桂老师在“打造自身的管理方法”报告中的名言集锦:

1、 尽管我不漂亮,但是我很可爱;

2、 我以我的真诚对待家长是我的尚方宝剑;

3、 我比较善于思考,这是我的优点,如果你不能改变现状,你就愉快地工作;

4、 我不能与懒人为伍;

5、 班主任是孩子的大朋友,是家长的忘年交;

6、 我很良民的,不敢在外面做家教,不然,我早就发了财;

7、 我的话99%都是真的;我有时像个股票,是家长们把我炒起来的;

8、 不要说鬼话,要说真话。

汉网消息:今年45岁的桂贤娣可谓“功成名就”。“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但众多的荣誉并没打破桂贤娣在学生心中的简单形象。

(记者彭欣 实习生毛达武 马骄 通讯员刘欣 范朝阳)

》》》最特别

第一课,教孩子

本学期开学,桂贤娣接手了自己的第19届学生。和往届不同,这次桂贤娣是26年来首次教一年级。

周二上午,一脸微笑的桂贤娣走进了钟家村小学一(6)班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候后,桂贤娣并未急着讲课。她拉着一名学生的手轻声问道:“你来告诉桂老师,你喜欢桂老师笑吗?”接连问了几名学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贤娣接着告诉学生,笑能保持快乐。因此学习时要笑容满面,鼓励别人时要笑容满面„„一时间,在桂贤娣的带领下,整个教室充满了学生欢快的笑声。

“孩子上学不笑,说明孩子不快乐,这样的教育并不成功。”桂贤娣说,自己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习。因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博大

给孩子“十种爱”

在桂贤娣的教案本上,记者看到了她自创的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正是这“因生给爱十法”,让钟家村小学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1999年,桂贤娣的学生小吕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不愿自己的模样被同学老师看到,爱美的小吕死活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老师买了一顶小红帽悄悄地送给小吕妈妈。

第二天一早,“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流出了快乐的泪花。从此以后,每天班上都会有5~6个同学和小吕一样戴着小红帽上学,直到小吕重新长出黑色的秀发。

》》》最温馨

不让学生出丑

范伟是桂贤娣在快活岭任教时的学生。在小学时他有个习惯:只要和桂贤娣站在一起,范伟总会紧贴着桂贤娣的身子,同时用手拉住她的衣角。

范伟爱粘桂贤娣是在一件事之后。一天桂贤娣上语文课,刚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有两个组的学生都站在门口,用书本捂住鼻子一脸厌恶,教室里隐约有股臭味。在这两组中,范伟则愁眉苦脸地趴在桌上。

“范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得想办法不让他出丑。”见此情景,桂贤娣慢慢地走到讲台边。突然,她一下坐在地上,大喊肚子疼。她的行为一下吸引了全班学生,同学们纷纷上来询问。只有范伟只是刚准备站起来,又立刻坐回了位子。

“范伟,你妈妈不是医生吗?快去帮桂老师打个电话。”见到范伟难堪地犹豫不决,桂贤娣捂着肚子走到范伟身边,抓住他的手,让他扶着自己走出教室。在厕所帮范伟清理干净,桂贤娣帮他换上了干净裤子。

回到教室,为了打消同学的疑惑,桂贤娣当着全班的面对范伟一阵猛夸:“你们看,在范伟的帮助下,范伟妈妈已经遥控治好了老师的病,范伟真厉害。”

》》》最难得

用童心看学生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朱永军曾在快活岭小学和钟家村小学与桂贤娣共事16年。在他眼里,桂贤娣的教育激情从未退却。

朱永军说,桂贤娣十分敬业。26年工作她写了6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举办了200余场公开课及学术报告,发表了10余万字的论文。

虽然工作累,但每次处理学生问题时,桂贤娣总是费尽思量。一次冬天的下午,学校突然停电,教室内黑得连书本也看不清,500多寄宿学生炸开了锅。因久不来电,有老师提议提前放学,但提前放学学生没人接送,不安全。桂贤娣提了个巧点子:今天停电,正好我们为学生开个烛光故事会。就这样,每班点起了10根蜡烛。

7点钟放学时,许多家长来接孩子,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不愿回家。因为他们被故事迷住了,不知道结局不愿离开。

对同事的褒奖,桂贤娣颇不好意思。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观察学生更细心。桂贤娣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快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用童心看学生,这点并不难做到。

》》》最庆幸

有个军师丈夫

“我的成就,有我老公一半的功劳。”谈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桂贤娣说家庭的支持功不可没。

桂贤娣介绍,自己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在周末见面。一见面,桂贤娣就喜欢说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烦恼事。每次听到这些,老公总会让她写下来。经过几次提醒后,桂贤娣真的开始照做。至今,她已写了数十万字的教学笔记。“这让我把对的继续做,错的及时改。”

桂贤娣总坚持用家访和家长进行当面沟通,至今她已家访800多次。每次家访,桂贤娣总会到深夜。此时,身为校长的老公无论多累,都会亲自接送。每次大型公开课、做报告,桂贤娣也习惯让老公审稿。“除非他满意,不然我就不安心。” 》》》最后悔

一次体罚,悔恨至今

“我并不是高大全的教师。”谈到自己26年从教生涯,桂贤娣坦言自己也做过错事。其中唯一一次体罚学生让她至今悔恨不已。

在钟家村小学任教时,她有一年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开学不久后,她发现班上总有学生反映不见东西。经过细心观察,她发现原来班上的学生贾丽(化名)有偷拿东西的恶习。经过交流,贾丽似乎改掉了这个恶习,班上也没再发生不见东西的情况。

但过了几天,贾丽的原班主任却向桂贤娣反映说:贾丽跑到自己带的班上,将所有学生骗开教室,席卷了班上所有的文具。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贤娣十分生气,也第一次体罚了学生——用扫帚棍打了贾丽右手三下,还让她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从此以后,贾丽再没有偷东西。

“一个老师打学生真的是无能的表现。”桂贤娣说,这件事后,贾丽没有再偷拿东西。但直到毕业,她都很少对自己笑过。虽然贾丽改正了错误,但自己的教育却给了她痛苦的回忆。

》》》最希望

当一辈子“孩子王”

“我只想让孩子更快乐。”说起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桂贤娣说自己的动机源于父母的一句话。

桂贤娣介绍,刚毕业准备走上讲台时,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老师千万要记住,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正因这句话,她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更快乐。

桂贤娣第一所任教学校是洪山区九峰乡何刘小学。在这所没有围墙,只有几间旧瓦房的学校里,学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此,课间时,她弹奏风琴和学生们一起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京剧《智取威虎山》。晚上,她又在卧室熬夜制作了27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十几年后,桂贤娣的工作从城郊来到中心城区,自己也从菜鸟教师变得荣誉满筐,但她一直不愿离开讲台。199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到汉阳区教育局工作,她婉言谢绝。学校数次让她担任行政职务,她也全部推托。

“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桂贤娣说。

对学生要“用心”。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这能使学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师爱!桂老师就是这样做的。班上女学生小吕不幸患了癌症,满头的黑发全脱落了。“我很想回教室上课,但又怕同学笑我„„”。桂老师知道后,专程到汉正街买了64顶小红帽,分发给班上的63个孩子,并嘱托要戴帽子来上课。晚上,把剩下的一顶送给了小吕:“来校上课吧,大家都等着你呢!”第二天,当惴惴不安的小吕在桂老师的鼓励下走进教室时惊呆了:在本不该戴帽子的季节,全班同学都戴着一模一样的小红帽。自那天起,每天都有几个学生戴着小红帽陪着小吕上学„„类似的例子还有:邻班的小苗在教师节时送给班主任一张贺卡,但班主任却扔进了废纸篓,小苗很伤心,那是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做好的。小苗趁班主任不在,找到了贺卡,准备拿回,桂老师看见了,对小苗说:“桂老师想要这张贺卡,送给桂老师行吗?”,小苗终于高兴地笑了。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懂得教书的真谛!一名教师,要从细微处做起,把爱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

对家长要“热心”。

桂老师在报告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任何一位家长来到校园,这时你就是校长。”这句话导出了真谛:学校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校园里的每一位教师既是成员又是主人,当家里来了客人时,我们都要以主人的礼节热情相待。但我们平时却很少这样做,或是根本没做。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以心换心。试想:当你走进不熟悉的校园给孩子送东西时、当你第一次开家长会时、当你想找孩子的老师交谈却又不知道是哪一位时„„你是不是很想有一个人为你指点引路呢?如果你见到的人都是冷若冰霜或对你不理不睬,你将做何感想?

对工作要“尽心”。

相同的工作时间,却有着不同的工作效率。多年来,桂老师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当我的前一只脚踏进校园,直至放学后,我的后一只脚离开校园,我脑中想的就是工作。”上班时间,关闭手机;办公室里,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上的事情在办公时间内解决,从不带回家中加班加点„„“我敬重那些时间加汗水的老师,但我不提倡!”。生活中随时捕捉、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和素材。今年的8月1日,在家休暑假的桂老师打开电视,看到中央台正播放纪录片《中朝两国人民的好儿子邱少云》,她连忙跑进房间,拿出笔和纸边看边记解说词。近20分钟的节目结束了,可她没有完全记下来。于是,她就给中央台军事节目组去了一封信,请求给她寄来该节目的文字资料,“因为我和我的66名学生在新学年将要共同学习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没想到,一周后,电视台不仅给她寄来了文字资料,还有音像资料。她就是这样,时刻不忘工作,乐此不疲。

对生活要“舒心”。

桂老师是一位讲究生活质量的人,她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聪明、懂事、明理的女儿。她说:“8小时以外,我要享受生活,要健身,要逛商场,要看医生,要孝敬长辈,要相夫教子,要享受天伦。”是的,高质量生活与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工作两不误的教师群体,而不是一味地只讲究奉献、为了工作不讲亲情、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的教师。

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篇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2

文学的性质:文学是人学。

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革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2)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关于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文学从属并影响政治。“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活互相对立的艺术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党的文艺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

革命对文学的规范性要求:

(1)题材:工农兵生活

题材的处理、方法、艺术风格:塑造先进人物和英雄典型;主要写生活的光明面,即以歌颂为主;必须揭示历史本质,展现生活的客观规律;表现对历史发展的乐观主义;

创作方法、艺术风格:风格、形式要通俗易懂、明朗,反对晦涩朦胧;文学批评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关于文化遗产:言行不一继承文化遗产是有选择的,50年代将民歌确定为新诗的发展方向,对苏联文学的推崇,对欧洲文化的态度,对“言必称希腊”的批判。

(3)关于文学队伍——新文化的建设者。依靠工农兵,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学队伍;始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保持高度警觉。“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当代文学的起点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意义: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成立“文联”(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最重要最活跃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即现在的“作协”。第一次文代会缺席作家:沈从文,张爱玲。

概述

当代文学是指从建国后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

1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2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体性。 3特点:“新时期”文学:文艺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内容到形式恢复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理论批评空前活跃;“二为”方针扩大了文学的功能;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等文学大潮的走向标志着文学对现实的关注;文学主题开阔与深化;创新与探索活跃。 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年)

2.对萧也牧的批判(1951年)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胡风曾写有30万字的申辩文章。

5.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及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

6.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的批判(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1963年开始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全面批判运动。

7.1966年开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一、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的焦点:A: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B: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C: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否定,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批判内容: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论《红楼梦》 。2、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不免流于烦琐

三、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

胡风文艺思想:(1)主观战斗精神: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来源于“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来源于“作家

的献身的意志和仁爱的胸怀”。(2)“写真实论”:真实的生活写照——不断揭示民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真实的体验传达——高扬“主观战斗精神”。 (3)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可以弥补作家世界观上的缺陷。(4)关于民族形式问题:强调吸收外来文艺和外来形式。

四、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

1957年春,中共开展反主观主义、 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 。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形势陡然一变,中共发动了反右派运动。 6月18日,公开发表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从1957年的6月至9月,中国作协党组连续举行了25次扩大会议,从丁玲、陈企霞对1954年检查《文艺报》不满的所谓“反党”行为开始,进而指责冯雪峰1936年从延安到上海后与鲁迅、胡风的合作,“造成了革命文艺事业的分裂 ”,进而延及诗界的艾青、美术界的江丰,戏剧界的吴祖光等一批党内的老艺术家,都被打成反党分子,右派分子。 这场斗争以周扬的题为《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作结。《文艺报》1958年第二期开辟专栏,对1942年在延安批判过的一批文章(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以及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进行“再批判”

五、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批示(1963—1964)

(1)批示出台的背景:a毛对政治形式的错误估计,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b文艺再次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突破口,提出写“十三年“的口号,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急剧地向左转。(2) 1963—1966的一系列大批判 “有鬼无害论” “时代精神汇合论” “中间人物论”和“现实主义深化论”

六、“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

1966年2月2日至20日,江青在上海纠合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于4月10日由中央批发全国。

《纪要》内容:(一)文艺黑线论:理论黑、作品黑、队伍黑(二)唯心主义理论

“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英雄人物 。“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一)五十年代:“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双百”方针的影响:如何贯彻“双百”方针,毛泽东明确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其代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2.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三)六十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1.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强调要“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要改变动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五字登科”的作法。

2.广州会议: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陈毅也于3月6日作了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进步和作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讲话标志着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酝酿着一个重大转变。

3.大连会议: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邵荃麟主持会议。会议的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上的单一化。邵荃麟在总结发言中,对文艺现状进行了分析,正式提出了“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

文革文学

文革文学的特征:政治的直接审美化,革命浪漫主义,“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1“样板戏” 的培育。“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1970年达到高潮。被作为“文艺新纪元”的标志

2文革时期的小说。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手抄本小说: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知青的小说: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

3文革时期的诗歌。公开的诗界:红卫兵的诗;工农兵的诗。代表作:张永枚的《西沙之战》;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72年之后,李瑛等的诗穆旦的诗:不能公开发表的诗。

天安门诗抄 起因:纪念周总理。时间:1976年1-4月。实质: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形式:广场集会,张贴、传抄诗歌。被指控为“反革命政治事件”。性质:政治事件。历史意义: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的典型体现。

“白洋淀诗群” 食指(郭路生),芒克,多多,根子等。代表作:《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诗人大多是北京知青,出身于知识分子获“高干”家庭

(四) 本时期小说形态:“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

表现在:1.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2.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3.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4.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

杨沫及《青春之歌》

生平:原名杨成业,祖籍河南湘阴县。先后做过小学教师、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职。1933年入党,1934年开始写作。之后,主要做文职工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丹花》,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

(三)文本解读

1.情节与主题:小说以193109018—193501209这段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艺术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灵变化和精神面貌。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的成功演绎。形象地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的得到解放,才有值得歌颂的青春。

2、林道静的形象

(1)个性解放的新内涵。子君:大胆的叛逆者 沙菲:迷茫的叛逆者。林道静:进步的叛逆者 (2)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形象。林道静的双重性(起点)、 余永泽:人道主义(第一阶段)、林道静: 卢嘉川: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 江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完成阶段)

(3)形象意义:作者通过林道静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主要特点: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阶级矛盾,从求个人解放到争民族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革命的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并且,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 3《青春之歌》解读

a情爱故事 b寓言故事: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青春之歌》将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主体,同时也创造了这一叙述的基本范型,即“反抗/追求/考验/命名”。c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李扬的小说解读定位到了“性别游戏”与“政治认同”的纠葛关联中:即私人的“性”与超然的“政治”相互借力,政治的审美表达通过“性”的征服显示魅力。

余永泽拯救的是身体,它是传统“英雄救美”模式的再现;卢嘉川拯救的是灵魂,是一个必然伴随革命者勇猛前行的战斗单位。余永泽的失败、卢嘉川的成功标志着革命阶段性的转折。

4艺术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性格与命运结合、语言抒情色彩。

梁斌及《红旗谱》

梁斌原名梁维周,《红旗谱》1957.12.中国青年出版。

一朱老忠形象朱老忠是一个处于动态的时间关系中的不断成长的新的形象。朱老忠的成长动因——个人复仇,起初共产党对于他具有的只是“靠山”意义,与“一文一武”的复仇理想如出一辙。按照无产阶级的阶级理论,阶级意识的建构意味着对个人意识的超越,阶级斗争终将取代个人复仇。在某种意义上,朱老忠的“成长”甚至取决于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克服和升华这种个人仇恨。始终在复仇意识中延宕的朱老忠,在等待着神启和拯救,等待着对自第我的超越。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

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 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

二文本叙事逻辑和作家主观意图的错位

主要表现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作为作家主观意图中的中心人物而在文本中实际呈现为非中心人物的错位 三中被遮蔽的知识分子形象

江涛:英雄人格的内在缺陷。张嘉庆:阶级谱系中的另类。严萍:男性权威下的性别符号。严知孝:“道”与“势”冲突的苦痛灵魂 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红旗谱》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2、刻画人物形象,既采用白描手法,让人物自身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又适当吸收了西方小说心理描写细腻的长处3、在语言方面,小说从词汇到语法、都注意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4、小说还注意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与风景画

五、其他著名作品

1《红日》吴强2《红岩》罗广斌1924杨益言1925 ,“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叛徒文学”。

3革命历史的传奇化:革命英雄传奇 :曲波《林海雪原》 “它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林海雪原》的“独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方面的“民族特色”,即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说岳”等的结构和叙事方式。二是夸张、神奇化赋予故事、人物的“传奇性”,这包括人物活动的环境(深山密林)

赵树理的小说

一、赵树理,山西人。《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

1.在解放区文学中,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并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农村题材以赵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马烽、西戎为代表。

2.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

(三)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原因

1.赵树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他虽然曾受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想绕过新文学传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用小说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的声音。2.为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创作理想,即以文学的通俗方法,宣传和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当时的实际工作。3.自觉的民间立场形成了赵树理小说特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并与毛泽东的《讲话》精神相一致。

(四)新中国小说的右倾典型

1、新中国的小说创作

(1)50年代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解放区小说的基础上起步的。以赵树理、柳青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以孙犁、杜鹏程为代表的战争题材小说,都直接继承了解放区小说的传统和风格。

(2)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以当地的农村生活为创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山药蛋派”或“山西派”。(3)在50年代的创作中,刚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众多作家竞相描写的热门题材。受抗战以来形成的“战争文化规范”影响,在创作中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思维模式。(4)这时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歌颂”为主,即使是赵树理敢于揭露现实矛盾的小说也是以歌颂为目的的。

(五)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过程

1.《邪不压正》(1948)是赵树理第一次遇到批评的小说。中农女儿软英被地主的儿子看中,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解放后,农会主席小昌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英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小昌挨批,软英与小宝终成眷属。

2.《三里湾》(1955)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月圆》和各种舞台剧。但与《不能走那条路》、《创业史》,以及《山乡巨变》等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作品相比,仍然受到了明显的冷落。

3.《“锻炼锻炼”》(1958)虽然“是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一经发表,便受到了批判。

4.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地说假话唱赞歌的两难境地的赵树理,1959年8月向《红旗》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正赶上“庐山会议”,文章被陈伯达转批给作协党组,成为“反右倾”运动的靶子。

(六)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

1.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却几乎没变,仍然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说话。特别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他总是“右倾”,一再受到批判。

2.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也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

3.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恰恰相反。时代要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和两个阶级的斗争,但他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争并不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

4.当时文艺界激进主义的文艺思潮越来越高涨,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越来越严重。

(七)民间立场的曲折表现:《锻炼锻炼》 绵里藏针,用“春秋笔法”

1.《锻炼锻炼》所反映的50年代新农村“大跃进”的现实:

A.从干部与群众角度看:小说名为《锻炼锻炼》,指干部需要“锻炼锻炼”,而暗含群众需要“改造改造”。B.从民主与专政看:在作品中写民主有两种形式:大字报和大辩论,这是整风时期群众发扬民主的武器,利用他们向领导提意见。但在“发右运动”以后则变成了领导干部整治群众的工具,而且干部嘴里口口声声挂着“法院”“乡政府”,他们对群众的蛮横态度是依仗了国家机器作为后台。辩论中干部句句逼人,不断。

C.从理想和现实看:当时的理想是“共同致富”,事实上一方面农民想发家致富,一方面又具有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争而不先,甘于落后;合作不合,各怀私心)这是50年代中国农村实况。D.表达方面:小说是评书体小说,讲究故事性、情节性,小说讲了五章,五章环环相扣:大字报风波—动员—拾花—偷花—转变。通过故事情节将人物带出,结构紧凑,悬念设置巧妙。E:语言运用方面:语言通俗流畅,用的是地道朴素的农村语言。

柳青《创业史》

1.生平与创作:陕西人。a.尝试期:(1935—1942)b.转折期:(1942—1951)c.成熟期、丰收期:(1952—1956) 梁生宝:社会主义的创业者

1、将梁三老汉设置为继父,切断了梁生宝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系,摆脱了伦理关系的缠绕,成为“党的儿子”。梁生宝近乎圣徒,天生地具有一种新农民的品质:对党忠诚,对私有制本能地仇视。2、梁生宝的行动:买稻种、分稻种、砍竹子、实行新法栽秧、组织互助组等意味着社会主义是实现经济正义的唯一手段。梁生宝的情爱生活凸现了他的道德境界。

3、严家炎指出梁生宝形象塑造上的“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4、柳青认为:“梁生宝只不过是一个由于新旧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的无比伟大,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努力琢磨党的教导,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朴实农民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一句话来说,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

“旧农民”序列

A梁三老汉的形象:既有小生产者意识,又有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B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

富农、中农占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因而他们比一般贫农更容易发家,引发乡村人际关系紧张。这被看成是一种新的阶级斗争的表现,以革命方式把庄稼人中的另一部分看成是革命的敌人。在修辞上采用了政治道德化的方式。

评价:从《创业史》看,一方面是柳青显而易见的激进主义企图,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民间的真实的力量。这种民间的力量使得文本不断暴露民间生命生活的真相。

艺术成就: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王蒙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时代语境和写作原由:

(1)王蒙对自己以往激情式的歌颂青春和革命的旧作不满意,酝酿和寻求突破。

(2)苏联文学界兴起的“干预生活”的改革潮流波及中国 。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生智取威虎山有感 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小学生参观科技馆有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生观《智取威虎山》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xiaoshengchukaoshixinxi/1173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