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

2016-01-03 00:18: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一《关于现代诗歌的一点认识》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一
《关于现代诗歌的一点认识》

关于诗

诗什么?我们说,它是一段文字,几句话,是生活之余对于生活及与生活相关的部分的一点思考,可以凝聚生活之内,可以扩散生活之外,只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习惯,诗可以无处不在,让无尽的诗意在彼端流淌,需要热情和对生活的爱为支撑,这种爱是深厚的,包括生活的苦与甜,淡与咸,美与丑,„„有一双眼睛发现它们,让澄澈的心灵映照它们,诗便出来了。

用简省的文字,生活化的、亲切的语言概括生活中的琐屑,反映熟悉的人(包括自己)的喜怒哀乐,诗的意义如此而已。

诗,改变不了什么,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喧哗与热闹,改变不了别人心态与沦落,毕竟引领这个世界潮流的力量过于强大,诗已退到边缘,诗只能回到内心,改变自己。不能幻想诗带给我们物质上的富足,写诗的人,一般都比较穷,不能幻想诗带给我们荣耀,现代人一般都不读诗。写诗,无名无利,读诗,只能为自己。而诗唯一好处就是,使我们不是沉迷于生活而麻木,思索让我们反观生活,并且时时提醒我们用最好的语言去解说它,此时,心灵是充裕的、富足的,正如陶渊明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读诗,可以认识很多,那些在生活的边缘不知疲倦的歌唱,那些对于无情的剖析,那些心灵上幽怨的诉求,让我们知道事件还可以做出那样的解释,心灵世界可以那样的纯洁,现实还可以是那样的无奈。《诗经》中走来,我们先民在创造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的诉求,《楚辞》天马行空之间的瑰丽和人格的高洁,《古诗十九首》让我们感受生活之不易。因为懂得苦难才能够承受苦难,因为理解才能够热爱生活。诗能让我们看到过去,与我们先祖亲切对话,想象他们是如何活着,如何战胜苦难,如何用他们的文字写下内心,我们会更珍惜现在。 走进李白,走进杜甫,我们可以看到大唐的气度,走进王维,可以感受空山低语,泉响石鸣„„原以为我们空间很小,实际上我们延伸的范围很大,走进大自然,让淙淙的流水和清脆的鸟鸣洗亮蒙尘的耳朵,聆听大自然的细语和其丰富的内心,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乐趣,与万物同呼吸,与宇宙同在,我们并不孤单。

写诗,是一种交流,与天地,与万物,与生活,与心灵,交流之后产生内在的共鸣,便是朋友,与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为朋友,与事件为朋友,与有美好情愫的心灵为朋友,任凭山高水长。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二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自由,绝对的自由,这是其他体裁不能比的一个优势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

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是在对传统文学解构的同时建构起来的。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新诗的创作原则,这就是必须“推倒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胡适提出的新诗创作“作诗如作文”的指导思想,成了中国新诗最基本的创作规范,也是促成新诗以自由诗为主要文本形式的重要原因。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早见诸报端的新诗作品,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的第一部诗集。1921年郭沫若诗集《女神》的问世,显示了中国新诗的初步成就,也意味着新诗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20年代诗坛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是象征诗派和新月派,前者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等,后者则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到了30年代,围绕着当时影响较大的文学刊物《现代》杂志,许多优秀诗人纷纷登上新诗创作舞台,这其中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30年代艾青、藏克家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4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收获季节,以胡风、冀汸、曾卓、鲁黎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以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为代表的九叶诗人,以及写出水平相当高的《十四行诗》(共27首)的西南联大代表诗人冯至,他们的相继出现,使40年代的诗坛呈现出群星璀璨、熠耀争辉的繁荣态势。1949年后直到新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诗创作出现了相对的低潮期,这一时期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抒情诗较有影响。新时期以后,中国新诗再度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创作局面,以艾青、流沙河、公刘等为代表的“归来诗人”,在“复出”后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以舒婷、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用现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勾勒了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灵世界,把中国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随后,以海子、韩东、王家新、于坚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又称“第三代”)诗人,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演绎新诗,使中国新诗在20世纪末出现了群雄逐鹿、异彩纷呈的状况。综观20世纪的新诗创作,可以看出其间不乏优秀诗歌和优秀诗人,但总体来看,新诗的成就还不高,还没有出现唐诗宋词那样的经典作品,也没有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享誉世界、照亮历史的大师级诗人。即便如此,新诗还是在中国几代诗人的不懈努力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了某些共同的文学文体特征。

二、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以抒情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以较短的篇幅来具体形象地凸显诗人的主体意识,集中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

从篇幅上来说,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可以说是最短小的。诗歌要在较短的篇幅内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诗情和诗美,这就决定了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必须凝练、集中与概括。如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就把被十年浩劫耽搁了美好时光的青年一代决心战胜蒙昧、追求真理的坚定

信念鲜明地表露出来。诗歌虽然不具有小说表现生活的直接性与逼真性特征,也不具有散文反映现实的写实性和现场感,但它通过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意象来呈现一个审美化的世界,常常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中睹见宇宙的奥妙,领悟人类生存的深刻内涵。

同时,在反映社会生活时,诗歌常常浸润了诗人强烈的主体意识,因此诗歌中的物象并非是从现实世界中直接拍摄的,而是通过了诗人的心灵过滤;诗歌中的时间与空间也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诗人在表情达意时常常能穿越时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在不受时空拘缚的自如书写中,呈现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实心灵体验。

(二)以意象为诗情传达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单个或多个的意象来凸现诗意,抒发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影像。在一首诗歌中,意象或者是单一的,如徐志摩《沙扬娜拉——赠$%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只有娇羞的“水莲花”;或者是繁复的,如海子《九月》:“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整首诗中反复出现了“草原”、“远方”、“琴声”、“泪水”等多个意象。诗歌正是借助这些意象来传达诗意,抒发诗人主体的情感的。

(三)常常采用复沓和铺排的修辞手段,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性。

诗歌的主要表达功能是抒情。为了使诗人的情感充沛地抒发出来,诗歌常常出现诗句的复沓与铺排。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对“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反复寻呼,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一诗句的多次出现。这些复沓的诗句给人一唱三叹、情萦意绕的感受。再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这样的铺排,使诗歌显得气势磅礴,有力地强化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复沓和铺排在诗歌中的频繁出现,丝毫不显得累赘和多余,反而使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四)诗句分行排列,是一种特别讲究文学形式的艺术。

诗歌是一种十分注重形式的艺术,在语言的外观上,诗歌通常是以分行排列的方式构成文本。综观近100年来的新诗创作,大致出现了下面几种诗行排列方式:“格律体”,诗句整齐,节奏一致,每节的行数也相同,如闻一多的《死水》;“参差体”,诗句与诗句间无论长短还是节奏都不相同,显得参差不齐,诗歌各节的行数也多少不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楼梯体”,这样的诗句排列主要是学习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写法,每节前后的诗句排成楼梯状,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回环体”,相同的语词和诗句反复出现,回环旋绕,如闻一多的《忘掉她》、戴望舒的《雨巷》等。诗句的分行排列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构成了人们判断诗歌文体的显在外形标志。

(五)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语义含蓄多解,富于朦胧美。

诗人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呼吁出来的,而是借助诗歌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的,因此,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认为:“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戴望舒的好友、现代派诗人杜衡曾经指出:“一个人在梦里泄漏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漏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来说,它底动机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这些诗人都强调了暗示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构成了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同时,诗歌暗示的表现策略,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诗句语义的含蓄多解,使诗歌充满了朦胧美。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歌借用了“桥”、“风景”、“楼”、“明月”、“窗子”、“梦”等多个意象来写照,究竟要传达什么诗意,诗人没有直说。所以这首诗诞生以后,围绕它的解读有多种版本,有“相对”论,有“距离”说,等等。诗歌的复义和多解不是它的缺陷,往往正是它迷人的地方。

三、诗歌的写作方法

作诗有法,但无定法。诗歌创作的过程可划分为“发现”——“构思”——“表达”三个步骤。我们只有深入生活,用心观察和体味,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诗意。发现诗意只是诗歌创作最初的阶段,接下来我们要仔细谋划和构思诗歌的篇章结构,将散漫的诗情集中起来。诗歌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表达,也就是将诗情语言化的过程。概括起来,诗歌写作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是:

(一)、注意观察生活,敏锐捕捉瞬间感受和体验。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是诗人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里写下的诗句。可以说,是生活的宽广博大和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观察触发了何其芳蓬勃的创作灵感。如海洋般广阔的生活不仅处处有快乐和宝藏,而且处处充满了诗情和诗意。不过,这诗情诗意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才能发现,只有异常敏锐的心灵才能捕捉。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

很显然,艾青把生活实践看作诗歌创作重要的源泉。当然,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生活”的含义应该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社会实践,而且包括内心生活,二者的配合才构成了诗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敏锐地捕捉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将它积淀在思维的信息库中,以备日后的诗歌构思和诗歌创作之用。藏克家《歇午工》写道:“睡着了,/铺一面大地,/盖一身太阳,/头枕着一条疏淡的树荫”

,可以说,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厚积累,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

(二)、注重灵感的培育和意象的提炼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创作灵感的解释是很多的。柏拉图认为灵感是附着在诗人身上的神力,苏格拉底把灵感解释为诗人天生特有的禀赋。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灵感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突如其来的;第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灵感的意义是

非凡的,灵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艾青所说:“灵感是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调协、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于事物的禁闭的门的偶然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

灵感尽管很重要,但它并不能轻易获得,只有长期积累才可以偶尔得之。所以,诗歌创作要注意灵感的培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锤炼诗思,集聚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只有做到了这些,诗歌灵感才会在我们的创作活动中不期而至。

同时,还要重视对诗歌意象的采撷与提炼。诗情表达必须借助典型的意象,而典型意象的得来必须依靠我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春夏秋冬,时序更替,天南地北,空间转换,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空间中,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我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也迥然有别,优秀的诗人都善于在不同的时空里提取独特的意象,把自己对于世界与自我的独特认识与理解用语言来物化。比如诗人李金发,从1919年(当时他年仅19岁)起开始离开祖国,到法国求学长达5年,出于对异域生存的深刻理解,他择取了许多独具个性的意象来写自己的生命境遇,他以“弃妇”隐喻自己卑微的人生地位,以“寒夜”来写周围的环境,以“可死的生物”交代自己孤苦的灵魂,等等。对意象的诗化采撷和精心提炼,使李金发的诗歌达到了很高水平,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

(三)、以超常化的语言构造来呈现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的呈现需要借助超常化的语言,一般来说,呈现意象的语言方式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动词精选

对于诗意呈现来说,动态的意象比静态意象作用更大,它能使诗歌更显得情绪流溢,力度扩张,意蕴生动,充满饱满的内在张力。动态意象还能抓攫住读者的阅读视线,撩发他们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

,“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藏克家的《难民》:“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溶”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夜幕慢慢降临的情形;还有“浓云把闷气写在天上。”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写”与“扣”也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

2,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诗歌作品中是相当平常的现象。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一般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的词性转换,通过活用,扩大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空间,充分挖掘了词语的表达潜能,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表现力。“田亩已荒芜了——/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地” ,“请停下来,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满了这么多的芬芳”

,其中“狼藉”、“奔波”、“朦胧”、“芬芳”都属于词类活用,表意效果很明显。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一语双关,这也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知道,古诗中常用自然之“丝”来表达心理之“思”,以天气之“晴”暗示情感之“情”,以“折柳”的动作行为来喻示对朋友的依依难舍和百般挽留。新诗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不少,如吴晓的《给奏琴的少女》中有这样的诗句:“笼罩我的琴面的/是月光一样轻柔地洒落的/你的凝视/我的弦因幸福而绷得紧紧/一颗渴望歌唱阳光、花朵、溪流的心/在你芳香的呼吸的抚摸下/刹那间明朗地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三
《经典现代诗歌读诗,读人生》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古镇的梦——卞之琳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 /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 敲不破别人的梦 / 做着梦似的瞎子在街上走 / 一步又一步 /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 哪一块石头高 /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 一步又一步 /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 哪一块石头高 /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 又是清冷的下午 / 敲梆的过桥 / 敲锣的又过桥 /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入梦——卞之琳

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在秋天的下午)/ 望着玻璃窗片上 /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 / 留下的旧枕 / 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 淡淡的湖山 /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 在梦中的烟水?

无题(一)——卞之琳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 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 / 今朝你重见了 揉揉眼睛看 / 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 / 水有愁 水自哀 水愿意载你 /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 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无题(二)——卞之琳

窗子在等待嵌你的凭倚 / 穿衣镜也怅望 何以安慰?/ 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 / 门上一声响 你来得正对!

杨柳枝招人 春水面笑人 / 鸢飞 鱼跃 青山青 白云白 / 衣襟上不短少半条皱纹 / 这里就差你右脚─这一拍!

无题(三)——卞之琳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的房间 /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 叫字泪不沾污你给我写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无题(四)——卞之琳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 隔院泉挑到你怀里 /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 你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出一片轻喟 / 今朝收你两朵微笑 / 付一支镜花 收一轮水月„„/ 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无题(五)——卞之琳

我在散步中感谢 / 襟眼是有用的 / 因为是空的 / 因为可以簪一朵水花 / 我在簪花中恍然 / 世界是空的 / 因为是有用的 /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夕阳下——戴望舒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 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远山啼哭得紫了 / 哀悼著白日底长终 / 落叶却飞舞欢迎 / 幽夜底衣角 那一片清风

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 / 在老树枝头把蝙蝠迷上 / 它们缠线琐细的私语 / 在晚烟中低低地回荡

幽夜偷偷地从天末归来 / 我独自还恋恋地徘徊 / 在这寂莫的心间 我是 / 消隐了忧愁 消隐了欢快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 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 撑着油纸伞 /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 冷漠 凄清 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 走近 又投出 /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 像梦一般地 /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 一枝丁香地 /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 消了她的颜色 / 散了她的芬芳 / 消散了 甚至她的 / 太息般的眼光 /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 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寻梦者——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 /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 /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游子谣——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 土墙是薜荔的家 /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 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 /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 唔 永远沈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少年行——戴望舒

是簪花的老人呢 / 灰暗的篱笆披着茑萝 / 旧曲在颤动的枝叶间死了 / 新蜕的蝉用单调的生命庚续 / 结客寻欢都成了后悔 / 还要学少年的行蹊吗?

平静的天,平静的阳光下 / 烂熟的果子平静地落下来了。

我底记忆——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 忠实得甚至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存在在燃烧的烟卷上 / 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 它存在在破旧的粉盒上 / 它存在在颓垣的木莓上 / 它存在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想我在这个世界一样 /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亲密的拜访 /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 但是他的话是很长,很长 / 很多,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是讲着同样的故事 /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是唱着同样的曲子 /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 它的声音是没有力气的 /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 甚至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 /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 / 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 / 因为它是忠于我的。

忧郁——戴望舒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 / 一任她娇红披满枝

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 / 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

我的唇已枯 我的眼已枯 / 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去吧 欺人的美梦 欺人的幻像 / 天上的花枝 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 我等待着安息

古神祠前——戴望舒

古神祠前逝去的 / 暗暗的水上 / 印着我多少的 / 思量底轻轻的脚迹 / 比长脚的水蜘蛛 / 更轻更快的脚迹 /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 它轻轻地跃到 / 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 / 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 / 跨着小小的,小小的 / 轻快的步子走 / 然后,踌躇着 / 生出了翼翅„„ 它飞上去了 / 这小小的蜉蝣 / 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 / 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 / 它高升上去了 / 化作一只云雀 / 把清音撒到地上„„ / 现在它是鹏鸟了 / 在浮动的白云间 / 在苍茫的青天上 / 它展开翼翅慢慢地 / 作九万里的翱翔 / 前生和来世的逍遥游 / 它盘旋着,孤独地 /在迢遥的云山上 / 在人间世的边际 / 长久地,固执到可怜 / 终于,绝望地 / 它疾飞回到我心头 / 在那儿忧愁地蛰伏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 听鲛人的召唤 /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 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 / 为天籁之凭托——

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 /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流浪人的夜歌——戴望舒

残月是已死美人 / 在山头哭泣嘤嘤 / 哭她细弱的魂灵 / 怪枭在幽谷悲鸣 / 饥狼在嘲笑声声 /在那莽莽的荒坟

此地黑暗的占领 / 恐怖在统治人群 / 幽夜茫茫地不明 / 来到此地泪盈盈 / 我是飘泊的狐身 / 我要与残月同沉。

残花的泪——戴望舒

寂寞的古园中 / 明月照幽素 / 一枝凄艳的残花 / 对着蝴蝶泣诉 / 我的娇丽已残 / 我的芳时已过 / 今宵我流着香泪 / 明朝会萎谢尘土

我的旖艳与温馨 / 我的生命与青春 / 都已为你所有 / 都已为你消受尽!/ 你旧日的蜜意柔情 /如今已抛向何处?

看见我憔悴的颜色 / 你啊,你默默无语!/ 你会把我孤凉地抛下 / 独自蹁跹地飞去 / 又飞到别枝春花上 / 依依地将她恋住

明朝晓日来时 / 小鸟将为我唱薤露歌 / 你啊 你不会眷顾旧情 / 到此地来凭吊我!

残叶之歌——戴望舒

(男)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 / 摇摇地停在枝头 /(湿了泪珠的心儿轻轻地贴在你心头)/ 它踌躇着怕那微风 / 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女)你看 那小鸟恋过枝叶 / 如今却要飘飞无迹 /(我底心儿和残叶一样 你啊 忍心人 你要去他方)/ 它可怜地等待着微风 / 要依风去追逐爱的行踪?

(男)那么 你是叶儿 我是那微风 / 我曾爱你在枝上 也爱你在街中

(女)来吧 你把你微风吹起 / 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林下的小语——戴望舒

走进幽暗的树林里 / 人们在心头感到寒冷 / 亲爱的 在心头你也感到寒冷吗 / 当你拥在我的怀里 / 而我们的唇又粘着的时候?

不要微笑,亲爱的 / 啼泣一些是温柔的 / 啼泣吧 亲爱的 啼泣在我的膝上 / 在我的胸头 在我的颈边 / 啼泣不是一个短促的欢乐

“追随你到世界的尽头”/ 你固执地这样说着吗?/ 你说得多傻!你去追天风吧!/ 我呢,我是比天风更轻,更轻 / 是你永远追随不到的

哦 不要请求我的心了!/ 它是我的 只属于我的 / 什么是我们的恋爱的纪念吗?/ 拿去吧 亲爱的 拿去吧 / 这沉哀 这绛色的沉哀

夜是清爽而温暖 / 飘过的风带着青春和爱的香味 / 我的头是靠在你裸着的膝上 / 你想笑 而我却哭了

温柔的是缢死在你的发丝上 / 它是那么长 那么细 那么香 / 但是我是怕着 那飘过的风 / 要把我们的青春带去

我们只是被年海的波涛 / 挟着飘去的可怜的épaves / 不要讲古旧的romance和理想的梦国了 /纵然你有柔情 我有眼泪

我是怕着 那飘过的风 / 已把我们的青春和别人的一同带去了 / 爱呵 你起来找一下吧 / 它可曾把我们的爱情带去。

印象——戴望舒

是飘落深谷去的 / 幽微的铃声吧 / 是航到烟水去的 / 小小的渔船吧 / 如果是青色的真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 它轻轻地敛去了 /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 寂寞的呜咽 /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 寂寞地

八重子——戴望舒

八重子是永远地忧郁着的 / 我怕她会郁瘦了她的青春 / 是的 我为她的健康挂虑着 / 尤其是为她的沉思的眸子

发的香味是簪着辽远的恋情 / 辽远到要使人流泪 / 但是要使她欢喜 我只能微笑 / 只能像幸福者一样地微笑

因为我要使她忘记她的孤寂 / 忘记萦系着她的渺茫的乡思 / 我要使她忘记她在走着 / 无尽的 寂寞的 凄凉的路

而且在她的唇上 我要为她祝福 / 为我的永远忧郁着的八重子 / 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 /春花的脸 和初恋的心

单恋者——戴望舒

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 / 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 / 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吗 / 是一枝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 / 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 我不知道 / 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胀着/ 而我的心悸动着 像在初恋中

在烦倦的时候 / 我常是暗黑的街头的踯躅者 / 我走遍了嚣嚷的酒场 / 我不想回去 好像在寻找什么 / 飘来一丝媚眼或是塞满一耳腻语 / 那是常有的事

但是我会低声说:“不是你!”/ 然后踉跄地又走向他处 / 人们称我为“夜行人” / 尽便吧 这在我是一样的 / 真的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 / 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

老之将至——戴望舒

我怕自己将慢慢地慢慢地老去 / 随着那迟迟寂寂的时间 / 而那每一个迟迟寂寂的时间 / 是将重重地载着无量的怅惜的

而在我坚而冷的圈椅中 / 在日暮 / 我将看见,在我昏花的眼前 / 飘过那些模糊的暗淡的影子 / 一片娇柔的微笑 / 一只纤纤的手 / 几双燃着火焰的眼睛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四
《现代诗》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欣赏这两首现代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体会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

3、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学习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二、 学习重点

目标1、3

三、 学法指导

1、 反复朗诵,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感情,深意。

2、 在朗诵的基础上,作具体的诗歌分析,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四、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很多大作家有关他们回忆自己幼时往事的文章,使我们又勾起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我们可以用美妙的歌声,用生动的故事来回忆,也可以用诗来表达。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现代诗二首》

(一)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朱湘和何其芳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二)自由朗诵诗歌

(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要求:

A声音要响亮,吐字清晰。

B想象揣摩作者的心情,表情,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有感情的朗读。

学习研讨

《少年歌》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的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2、有感情朗诵,进一步感悟作品

3、探究思考:

A《少年歌》中全诗可以分为几小节?

B全诗写了哪些事物?看一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C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体会《少年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的成果

(三)作探究,品味鉴赏

1、名个别学生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2、感情朗诵,进一步感悟作品

3、探究思考:

A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小节?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各小节的大意。

B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C诗的最后一小节中,“生活”为什么会由“广阔”变得“芬芳”?

D全诗最后一句话“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该如何理解?

E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体会《生活是多么广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冯至和穆旦两位诗人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两首诗的内涵。

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特别得到读者的喜爱。穆旦被誉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的诗表明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潮开始了同步的演变与发展。他们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们的诗。

二、鉴赏《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1简介冯至。

请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教师补充。 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冯至在20年代以

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的诗意和哲理。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2 介绍十四行诗。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由教师介绍。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介绍这种诗歌的韵律。

一首好诗,主题和意境固然重要,但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也是不尽完美的。诗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真正达到统一,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在英语诗歌中,最严谨、最富于挑战性的抒情诗莫过于十四行诗了。十四行诗又名商籁体,说它“严谨”和“富于挑战性”,是因为它不仅在选词表义方面有着同其他诗体一样的要求,而且在诗的结构、韵律以及用这样的结构和韵律来表达诗意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十四行诗源于12世纪的意大利,最早是中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诗体,后来流传于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16世纪时被介绍到英国。为

了使十四行诗这种诗体适合于英语,英国诗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莎士比亚作为前人成就的继承者和开拓前进的探索者,继承发展了十四行诗。冯至熟读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十四行诗,用韵灵活,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一致认可。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4讨论。

诗中反复出现“路”这个意象,“路”指的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路”这个意象开始指原野上的路,后来指人生的路和心灵的路。“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它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也是“感谢的纪念”。诗人由原野上的路展开联想,眼前的路是由无名的行人踏出来的,心灵的原野上,那条生命之路,是由流逝的岁月和曾经相遇的人为我们踏出的。由此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要永远记着他们,以免让心灵之路荒芜。全诗符合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把外在事物转化成内在的心灵体验。

最后请学生谈谈有谁踏出了他们的心灵之路。

5诗人选择了对话体的形式,以“你说”总领全诗,这种形式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讨论并总结。

诗中的“你”可以理解成诗人的同伴,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是诗人在同自己对话。诗人内心有两种声音,一个欢快,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欣喜;一个严肃,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感激。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挚的怀念和承担精神,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热爱。

6对比《南方的夜》,了解冯至诗歌创作的两个阶段。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南方的静夜。/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情热。/——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零乱了满湖的星影。/——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总觉得我们不像是热带的人,/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冯至早期诗歌文字不加修饰,表达了沉重浓郁的感情,仿佛是用浓厚的色彩营造沉郁的氛围,使人读后久久被这种氛围萦绕。但其中情感范围狭窄,有过多的个人哀愁,表达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他后期的诗歌以十四行诗为代表,思想和艺术上都趋于成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和生命的意义的思索,是40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一座丰碑。

7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冯至的诗歌。

三、鉴赏《春》

1介绍穆旦。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五
《现代诗》

母亲的心愿

——母亲重游儿时故地,半生的思念顿化决堤的江河…… 曾经蹦跳数过的石级

曾经读书踏碎的山路

曾经住过的老屋

瞬间泪眼模糊

几十年的魂牵梦萦

今日却泪如泉涌

伴着飘飞的落雨

久久的

久久的伫立

重温童年的快乐

感慨远离的飘泊

还是

那苦难的岁月

半生的坎坷

此刻任由渝城细雨飘落

纯朴的夙愿

穿越了半世的梦幻

飞越千里却准备了五十年

为家你隐藏了梦想

为孩子遏制了希望

又为生活

你把最朴素的回乡

珍藏

外婆的呵护你是

那么陌生

全部的孝心

只是一封封纸签的倾诉。。。。。。 母亲

儿女欠你的何以记数 家里欠你的

谁来揣度

北方大地欠你的

太阳已把它记录

今日用一城烟雨的雾都 半壁葱茏的西蜀

还有一片红霞的北土 陪你成点滴幸福

以后你的心愿随时实现 因为

母亲的心愿始终

记挂在儿女心间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六
《现代诗歌欣赏》

现代诗歌欣赏

主讲:谢晓霞

绪论

一、什么是现代诗?

现代诗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是与传统的古典的旧体诗相对的,自“五四”前后产生的中国新诗。它的产生和发展,均伴随着整个新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2、表现现代人情感的现代诗歌,包括五四以来产生的新诗和旧体诗。 3、指在西方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各种诗潮影响之下产生的作为一个潮流而存在的中国新诗。如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

我在这门课程中所要探讨和分析的现代诗指的是:与古典的旧体诗相对的,自五四前后产生的中国新诗。它是现代中国人以现代的诗歌形式表现现代情感的诗歌,这其中也包括在西方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各种诗潮影响之下产生的作为一个潮流而存在的中国新诗。

它与古典诗歌有一些根本的区别:

古典诗歌反映的多为普遍的情感和普遍的事件并具有清晰优美的画面感,表现上是自我的物化。现代诗讲求主体性,表现方面多为自然的人化。

二、与诗歌有关的几个概念

1、意象(区别于形象)

提起意象,许多人会以为它是一个外来词,是英文image的译文,并很容易把它和英美意象派诗歌联系起来。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运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事实上,意象是中国文论中固有的一个概念。而英美意象派的庞德等人本身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对意象的解释。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而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的出现,现代诗歌也进入了“意象”时代。正如罗门的《古典的悲情故事》里所描述的:

休闲中心到不了文化中心/天桥到不了鹊桥枫桥/证券行到不了桃源行琵琶行/卡拉OK到不了坐看云起时/塞车的街口到不了/万径人踪灭

2、意境

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介乎后二者之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以美为最高法则。 王国维使“意境说”步入成熟状态。他认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掳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意胜,或以境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主体,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它是与中国农业文明的传统紧密相连的。

3、情感和情绪

对于一些意境和意象特征不太明显,而是以直接抒写诗人的心灵感受为主的诗歌,我们需要引入“情感”和“情绪”这一对概念进行理解和分析。

情感:古典诗歌的范畴中更多的是情感。它是一种理性逻辑与心灵激动相结合的,比较明晰的情感。

情绪:是一种超越现实,挣脱了理性羁绊,从生命深处升腾而上的冲动。这是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情绪之所以成为现代诗歌的表现内容,与五四后个体的觉醒是分不开的。

三、讲解和欣赏的三个视角

1、文化视角:属于空间的思考

首先,寻找属于诗的“诗意”,把诗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接受,克服陌生感和拒斥感,最终在一个美点上找到心灵上的认同。

其次,从多层文化的侧面,来理解诗的内涵。

2、历史视角:属于时间的思考

现代诗歌历史的勾画。

寻找解读对象的历史参照系,不要把对象当作孤立的存在来看。

历史的态度

3、审美视角

这是属于诗的本体的思考

改变传统文学观念给我们形成的对于诗的功能的看法。读诗是一个诗使你感受到什么的过程,而非发现原文是什么意思的过程。

美的品格超越了“言志”和“载道”的需要。

对诗美特性的认识问题,诗歌主要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交流和表达,它虽不能排除观念,但决不用逻辑的思维去阐释观念。

四、讲述方式和考核方式

1、讲述方式

2、考核方式

讲述内容

现代诗歌欣赏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国现代新诗的诞生

1.

2. 生成的文化根基 早期白话诗人和诗作

第三章:“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郭沫若的“女神”体诗歌

2.湖畔诗派的爱情诗

3.冯至的诗歌

 4、冰心和宗白华的“小诗体”

第四章: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的创作

1.

2. 闻一多诗歌欣赏 徐志摩诗歌欣赏

第五章:早期象征派诗歌欣赏(以李金发、穆木天为主)

第六章:戴望舒、卞之琳等人的现代派诗歌

1.“雨巷诗人”戴望舒及其诗作欣赏

2.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3.“预言”时期的何其芳

4、废名的诗

第七章:臧克家与艾青

第八章:穆旦、郑敏与“中国新诗派”的创作

第九章:五六十年代的诗

第十章:朦胧诗欣赏

第十一章:新生代诗歌欣赏

1.

2.

3. 于坚、韩东等诗人的诗 海子、骆一禾等人的诗 女性诗歌

第十二章:九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第十三章:台湾现代诗歌

1.

2.

3.

纪弦、郑愁予与“现代诗”社的创作 余光中、覃子豪与“蓝星”诗社的创作 洛夫、痖弦与“创世纪”诗社

4. 席慕容的诗歌

第一章:中国现代新诗的诞生

一、诞生的根基: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

1、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2、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语词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二、早期白话诗人及诗作:“尝试”中的新诗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他是在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下,意识到了必须“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做长短不一的诗”,把“诗的散文化”与“诗的白话化”统一起来,才能跳出旧诗词的范围,实现“诗体的大解放”。《蝴蝶》、《鸽子》分析

写法上:白描、比喻、象征,以意象描写的浅层面的象征来传达情绪。

2、沈尹默的诗

《月夜》、《三弦》

3、鲁迅的诗

4、周作人的诗

5、其他诗人和诗作

三、早期白话诗的特色

1、带有思想解放的鲜明特征。内容:体现新思想;题材:广泛抒写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

2、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

3、艺术手法上多用白描、比喻和象征

四、早期白话诗的“非诗化”倾向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七
《有关奋斗的现代诗歌》

只有青春和奋斗

曾几何时,我忽然变得失措、迷茫,

我什么都没有了,

我一无所有。

看到初升的太阳,

心中便激起一片希望,

是习惯,还是自然的号召?

梦想的光芒刺痛心房,

我在想,

我只有青春和奋斗。

看到翱翔的飞鸟、

思绪也跟着飘扬,

是回首,还是感伤?

风儿啃噬心脏、

记忆的辫子也拉得很长很长,

我,什么都没有,除了青春和奋斗。

看到雨后的彩虹、

心中的创伤无处隐藏,

是怀念,还是追忆?

心变的疼痛、人儿也开始沉默,

哦,我一无所有,

除了青春和奋斗。

温室的娇儿、怎晓人情冷暖?

撞进媚惑争嚷、物欲横流的陌地,

叫青春,难以坚守。

落下与日俱增的空虚与落寞。

嘲讽、势利、伤害、丑恶……触目惊心,

昨日的狂妄,换来今夕的娇柔。

唯有躲在无人的角落暗暗发抖。

黑暗中、那抹紧缩的身影、那个默默感伤的人儿,

很想、很想呐喊。

为什么?

喉咙却紧张压迫,

总喊不出心底最强烈的诉求。

原来,我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了,

只有青春和奋斗,

人生不能虚度,时光怎可白流?

我喜欢出发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 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 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 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 欢。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 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 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 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 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 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八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

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

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

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

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

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抒情的重心转为“灵魂的战栗”,表现灵魂的战栗,和现代人精神的异化。徐志摩的《猛虎集》、《云游集》是这方面的代表。《再别康桥》属于这一时期,但情绪仍是前一时期的余绪。新诗

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篇九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又是中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

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技巧 1.鉴赏现当代诗歌知识储备 (1)主题:是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精粹的语言创造清新的意境,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深广的蕴涵,以及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它是诗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 受。 (3)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的"我"而外,天地间的 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诗人张孝祥的话来概 括,即"万象皆宾客"。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便是所谓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 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 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如徐志摩《再别剑桥》中的 词句:金柳、青荇、水草、剑桥等,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全部浸染了诗人对剑桥的依恋之情,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确切地说, 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 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 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 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4)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技巧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 表现技巧有对比、夸张、衬托、反复、比喻、排比、象征、抑扬、虚实结合等。 2、诗歌阅读方法 (1)掌握诗歌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 (2)了解时代背景、作者情况 (3)展开想象:

诗歌的跳跃性要借助想象补充 (4)推敲词句: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5)品味音韵:韵律美节奏美 (6)体会意象

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

现代诗歌鉴赏中,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 汉

(台湾 非 马)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

(1997年2月5日).

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摆的神态。

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麻醉20年,难以自拔。

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思念“母亲”,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母亲”则指祖国,“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全诗篇幅短小,内丰涵富,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一的感情。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所以B是不恰当的一项。

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

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型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影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又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情感。形象所蕴涵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项,其中C、D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人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的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不恰当了。

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

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例如:

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肚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采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了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沉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作者决不会是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自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直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现代诗歌 汪国真 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人生的现代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041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