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6-01-16 13:16: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一《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一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小学古诗词积累“活”起来

福州市朝阳小学 李雄

内容摘要:

当前,书香建设风靡校园,古诗词教学的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遗憾的是目前不少老师或者只重视学生的诗歌积累内容,忽视了积累的形式,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积累的兴趣;或者只重视诗歌积累的数量,忽视了积累的目的,使得学生为了积累而积累,失去了积累的意义。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改变积累形式,激活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运用,盘活学生积累”这两个对策。窃以为,这两个对策能提高古诗词积累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

古诗词积累 方式 运用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行文说语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能让我们的语言更生动、更凝练。看着玩得忘乎所以的孩子时,我们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受着浓浓亲情时,我们常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词积累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让学生积累古诗词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老师或者只重视学生的诗歌积累内容,忽视了积累的形式,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积累的兴趣。或者只重视诗歌积累的数量,忽视了积累的目的,使得学生为了积累而积累,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如何提高古诗词积累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改变积累方式,激活学生兴趣

(一)改变积累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我们积累古诗的主要方式是简单背诵。课前五分钟的背诵,每天清晨的背诵,抑或是回家自主背诵„„日有所诵本是好事,但背诵时的情感体验不同,背诵的效果也不同。很多学生在背的过程中,或有口无心,或滥竽充数,结果非但没有丰富的积淀,反而增加了对古诗词的厌烦。再看看学生从网络中看来的新词如“打酱油”“我去年买了个表”等,记得特别牢,而且到用时也能如数家珍似的。为什么呢?因为语境不同,,这些词语和句子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被学生记住的。其次是情感体验不同,学生上网时是轻松、愉快的,因此识记效果就好一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积累的方式,让学生背得有声有色,这古诗词的积累才能活起来。

1、夸张表演,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她让孩子们以游戏之心,进了经典之门。在领着孩子们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她给诗句配上了动作,做“低头”这个动作时,她特意用了“思想者”的姿势,夸张的动作使学生觉得特别好玩,特别乐意学。教学“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她更是当起了“妻子“,和学生演起了抹眼泪、擤鼻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在情境中说。因此,当有人问她的学生:“窦老师领着你们背了那么多诗,你们会不会觉得负担太重?”时,她的学生说:“窦老师教古诗就像

玩游戏一样,我们都上瘾!她要不让我们背,我们还不行!”

2、趣味诵读,启发兴趣

当然,也不只是窦桂梅老师这样一种夸张表演的方法。戴建荣老师在古诗教学中用“读、唱、吟、舞”四步教学法,引导孩子们边读边舞,边读边唱,在形式多样、情趣盎然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的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喜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们不妨找一些视频,模仿着古人摇头晃脑念古诗;不妨找一些歌曲,抑扬顿挫唱古诗。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积累古诗的热情就会高涨,而记忆也更加深刻。

我想,只要我们都能像他们一样,想尽办法让孩子亲近古诗、积累古诗,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像喜欢动画片一样喜欢古诗,像运用网络语言一样运用我们的古典诗词。

(二)建立主题积累,避免积累随意

笔者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唐诗三百首》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让学生背教科书日积月累中出现的古诗词,随意性比较大。

这样学生积累的古诗没有主题,就如一盘散沙存在于学生的头脑。随着时间的流逝,脑海中的诗词也会慢慢地流失。如果有一个主题,那么这些古诗就可以凝聚成一个金字塔。这一颗沙子和另一颗沙子紧密相连,互为依存,就不容易遗忘一些。

1、依靠主题,形成体系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几首古诗,每册古诗都有一个主题。我们的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

比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这就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有关“秋天”的其它诗,可以形成一个“秋天的诗”积累主题。《回乡偶书》和《赠汪伦》,《回乡偶书》描写的是乡情,《赠汪伦》描写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依据教材拓展开去,组成两个积累主题:一是有关“思乡”的主题,二是有关“友谊”的主题。还可以根据诗人来创建主题,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安排了关于春天的古诗,第一首就是白居易的《草》,在引导孩子们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时候,不妨引导孩子们专门抽时间来积累诗人白居易其他的诗,或者是搜集白居易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如《忆江南》、《送春》、《曲江早春》、《春风》、《春眠》„„届时,再举行一次“古诗主题吟诵会”这样的活动,效果是挺不错的。

2、依据生活,建立主题

除了依据教材拓展形成体系,还可以依据生活拓展,形成体系。如一位教师拓展的“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节气里诵读相关的诗,这样的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当下生活的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古诗中,有一些意境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比如月亮。它与古诗息息相关,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夜晚的月亮,建立一个关于“月亮”的古诗主题,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吟诵。当我们一起吟诵了很多有关月亮的古诗后,月亮在他们的生活中就变得多情起来了。中秋佳节,当他们望着头上的圆圆的月亮,想起远方的朋友,便会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月月初,当他们望着头上弯弯的月亮,便会吟诵“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阳春三月,于山林中踏青赏玩,抬头见明月已悄然升起,便会想起“月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兴趣就好像每一出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教师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喜悦地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在生活中进行更丰富的古诗积累。

二、引导学生运用,盘活学生积累

古诗词积累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味地强调背诵。背诵到一定量的时候,老师们期待学生“胸藏方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是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发现纯粹量的积累有这样的成效。

其实,是我们误解了积累。我们常常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认为只要对所学内容背下来,就达到了积累的目的。的确,小学生记忆力强,正是积累的最佳时期。有意识地让他们背诵古诗词,使他们终身受益。但无论是什么经典的语言,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孤立地记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那么所学的东西就静止、僵化了,再鲜活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最终会枯竭遗忘。

而且,积累和运用是两回事。只有把积累到的古诗词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建立自己的内化系统,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从中提炼出新的、更有价值的东西,使积累的的古诗词内化吸收,与自己的经验系统相结合,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从积累转化为运用必须有条件,这就是语文实践。我们要善于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把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1、 课堂中的运用,让积累“灵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我就跟学生说:“燕子活泼可爱,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小动物。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教学《荷花》时,让学生回忆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学生就吟诵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等诗句。教学《开国大典》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温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会“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感。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那么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积累,古诗积累也会越来越“灵活”。

2、生活中的运用,让积累“复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们回生活中去。如春游时来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过年的时候,说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回“拍客”,在课外用相机、手机去拍摄一些美图美景,并为照片配上一首相符的古诗。孩子们在寻找美丽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时浮现书本中那些古诗妙语,对这些古人留下来的诗句进行了再现形象,“复活”形象,并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吟诗。

笔者的班级进行班干部选举时,一位学生说“我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让工作

‘更上一层楼’。” 某日,一个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3、作文中的运用 ,让积累“鲜活”

古诗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有学生在写《春天来了》中运用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有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家乡中写到:“‘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家乡的小池真是美丽啊”。有学生在《游十八重溪》中写到:“十八重溪的瀑布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气魄,但也别有一番风韵”。老师对这些佳作佳句着重表扬,如此一来,学生们才发现“诗到用时方恨少”,就会更加积极地积累古诗了。而在习作中运用古诗词,又会让习作增色不少。这样,既使学生的作文有了创新,又形成了古诗词诵读的良性循环,让积累“鲜活生动”,真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诗上墙、诗广播、诗画展等也都能让古诗积累鲜活灵动起来。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古诗词积累的有效性,我们就必须让古诗词积累“活”起来 。不仅积累的形式要活,更要让古诗词成为我们活的语言!我们应将古诗词发扬光大,让学生漫步在经典诗文美丽的田园里,歆享精华与完美,使他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让古诗内在的神韵,熏染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的阅读课堂》

2、《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1期——《行走在积累与运用之间》孟王芳

3、《小学语文教师》09年第1期——《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常丽华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二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师生共读经典,让 …》

西南中心小:“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

主题活动

为了弘扬国学经典,活跃校文化艺术生活,增加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5月11开始,西南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多彩校园暨读书文化节之“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利用早读时间,师生共读经典,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千字文》;五年级:《论语》。每天晨光初露,校园传出琅琅书声,或悠远绵长,或节奏鲜明,或铿锵有力,或童真稚嫩,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之气。

5月19日学校进行了“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大型集会年级朗诵。当天早上,全校师生精神抖擞齐聚操场,杜主任致开幕词,各年级由两名同学领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朗诵声整齐洪亮,精彩的朗诵赢得了阵阵掌声,活动在嘹亮的《读书好》歌声中圆满结束。

一(10)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三字经》

二(10)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三字经》。

四(8)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千字文》。

教室里书声琅琅。

五(11)班在数学老师带领下诵读《论语》。

“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大型集会主持人精神抖擞。

杜见芳主任在“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大型集会上发言。

诵读经典、品中华文化“大型集会上,一至六年级领诵同学台上声情并茂。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三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_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

2011年第32期总第142期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32,2011SerialNo.142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

烨,符周利,张秀萍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在现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其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越发引起广泛的关注。依据南通大学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等三个学院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根据统计数据分门别类地对该校文科、工科、经管类学生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课外阅读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建议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2-0239-02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提升大学生的

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摆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第二课堂的提出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而言的,第二课堂也已然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这其中,大量而有效地课外阅读则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有了书籍,就有了阅读。读书是文明传承和支撑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下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引导大学生读好书,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笔者对我校文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问卷调查,抽样时按照学生所在学院、年级、性别进行合理的分配,抽样中三个学院各100人,其中女生198人,男生102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100人。问卷调查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100%。问卷共设18道选择题,内容分别从课外读物内容、阅读方式、时间、影响阅读条件、图书馆利用等几个方面展开。

1.课外阅读在大学生业余生活所占比重和时间安排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所选的业余生活安排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首选是上网,各占36%、42%、35%;课外阅

20%、18%。目前,随着电读均排在第二位,比例分别是28%、

子产品的普及化,高校学生配备电脑也逐渐增多,而上网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也依次是聊天、游戏、看电影、查阅学习资料。

上网占据了大部分课外时间,随之的课外阅读时间也要

收稿日期:2011-09-08

大打折扣。调查表明,52%的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

是1—3个小时,3小时以上的只占2%。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一方面或许跟大学生专业课繁多、忙于考取各类相关资格证书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尤其是很多大一新生,结束了紧张的高三,进入一个自由的大学天地,一下无所适从,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

2.课外阅读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性,阅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阅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的书籍名目繁多。这其中,选择考证、考研辅导书和武侠、言情、科

28%;相比较而言,幻等通俗读物的比例较高,分别占25%、

专业书目比例较低,只有11%。如果按照年级、专业来看,也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性、消遣性的书籍,高年级的学生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技能,比

考证和一些应用较倾向于实用主义较强的书籍,包括考研、

技术类书;文学院、商学院的学生主要阅读书目以文学名著、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以专业书目、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

从基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不管是文科、经管专业还是工科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一些能提升就业能力的考研、考证的书很是青睐。此外,以武侠、言情、科幻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热门,这些书中没有什么晦涩、难解的语句,不需要费大量时间去思考,相反给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放松和消遣。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杂志外,电子书刊因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的特点也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而承载电子阅读的工具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电脑、电子书、MP4、MP5、手机等电子工具进行阅读。在此次

作者简介:陈烨(1984-),女,江苏高邮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管理研究;符周利(1982-),女,江苏南通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管理研究。

—239—

的问卷调查中,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所占比例就超过了纸质阅读,这其中,尤其是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方式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现今的手机使用早已在大的首选。

学生中普及,其功能也非常强大,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小小的手机不亚于一台掌上电脑,自然深受大学生们欢迎。

3.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

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究的第二课堂基地。在一定意义上,

利用,也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图书馆在某些方面还需有更完善的改进。

调查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每月去图书馆借阅的次数基本差不多,平均下来1—2次的比例是48%,3—5次的比例是40%,5次以上的是7%,基本不去的是5%;对图书馆书籍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的选择中,能满足的只有2%,基本满足是52%,不能满足的是46%;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

回答一般的长有无重要意义的选择中,回答重要的占80%,

占18%,只有2%选择是无任何重要意义。从以上这3组比例

当然,图书来看,本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还是比较缺乏。

馆藏书资源不足,尤其是新书太少以及网络电子书的大量使用,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学生还是意识到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如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和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也是图书馆工作中所不能忽视的。

二、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的建议

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总体情况来看,课外阅读依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既要让大学生去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好这些相关工作,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偏少,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课余时间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关键是看学生本人的自控能力,但怎么去读书或者说去读什么样的书是需要各学校或学院重视的。调查中,各类言情、武打、科幻等通俗读物深受各专业学生的青睐,相反,中外经典名著、专业类书籍却表现出冷淡,即使去阅读,也是为了应付授课老师的课堂要求,真正自觉地通过阅读专业书和人文社科类书籍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导读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各专业的学生调整阅读结构。由于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所以学校的每个学院都应该为各专业的学生制定一份必读书目,其内容可以涉及文学名著、史学专著、哲学精品著作、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学科前沿的知识作品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各学校或学院可以经常开展一参考文献:

些书评书展、读书系列讲座、读书笔记成果展示、各类征文比

赛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则是直接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具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次调查中发现,不合理地利用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网络书籍的阅读也改变了一些学生阅读取向。现在阅读纸质书本的人数在急剧下降,而网络在线阅读的人数快速上升,但网上信息资源往往也是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能自觉提高甄别、自控和自律能力,自觉地抵御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那么,网上阅读的效率显然不高。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设一些读书论坛,论坛上可链接一些较好的读书网站,方便学生阅读学习。

3.不断增强馆藏资源,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在此前对本校图书馆书籍能否满足需要的调查中,基本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选择各占了一半,可想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不甚满意,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强藏书建设和报刊杂志的流通量,建议最好有针对性地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阅读需求。除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阶段需

新书,这样对学生的阅读起求层次的不同去推荐一些好书、

到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对新书馆藏情况。

大学图书馆的纸质藏书往往有限,但现在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不但在逐步将纸质书籍转换成电子图书,各高校之间也在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地址,将收集到的书籍、期刊存档在网络上,便于师生查询。还

南通大学就在新生进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目前,

校之后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着重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存储、利用、加工信息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图书馆也要善于研究读者的心理和要求,建构利于学生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服务体系,不断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在很多高校都开展过,而如何有效利用大学时间去读书,这也是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基于这次对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阅读量并不低,阅读途径也多元化,但若从质量方面来讲,这个阅读量就不是很高。学校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帮辅工作,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和规划性,但关键是大学生的读书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或是被动的考试性读书模式,要有自主意识,学会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人自身兴趣去调整阅读结构,从而去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1]王海燕.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2]莫伟鸣.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6).[3]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3).

[4]李丕仕,郭太敏.读好书,把书读好———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5.

[责任编辑张宇霞]

—240—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四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五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1》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西桥小学读书活动汇报材料

文墨之香飘满常春的心海,激情岁月徜徉经典的殿堂。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人生;喷薄欲出,让感动溢满校园,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的读书活动汇报如下:

一、优化环境,让读书有氛围。

(1)广播坚持每天推荐一句格言,每周推荐一首古诗,每月推荐一本书活动,及时向全校推荐学生优秀习作。在课间时播放新学堂歌,引领学生们学唱,还播放了《三字经歌》等,诵读经典,弘扬国学,让“书香”的声音时刻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2)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开辟宣传栏、图书角、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教室内、校园内张贴读书名言警句,让学生处处沐浴在书香氛围中,在学校内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浓厚“书香”氛围。

二、建章立制,让读书有引领。

读书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为此我校制定了《西

桥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各班级也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班级的读书活动计划,实实在在的把读书活动开展得更见实效。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主任主抓,语文教师亲自落实,为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常态实施,让读书有时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我们充分利用好阅读课和校本课。阅读课我们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们的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

利用好晨读。每天早晨都有10分钟的晨读时间,学生利用这十分钟诵读经典的古文,《论语》《三字经》《笠翁对韵》等,早晨漫步校园,朗朗书声不绝于耳,在校园内跌宕起伏。

每日睡前一读。睡前读书半小时,记好读书笔记,与家长分享,感悟读书的乐趣。 双休大阅读。周末的时候都会安排阅读,规定学生读的范围,如:寓言,科学奥秘等,提出明确的任务,以备下周到校后交流读书收获。

四、言传身教,让读书有指导。

为了教师的全员参与,我们还是运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例如将读书检查记入考核;规定每周一放学后作为教师的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读书,研讨交流。老师们在读书后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发到学校网站里共享交流,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打造了一批书香教师。

语文教师与孩子一同读书,更要对孩子的读书给予帮助和指导,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如何把握主要内容,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摘录要点,如何欣赏美文等。

五、好书推荐,让读书有方向。

引导孩子们有方向的阅读,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书可以读。学校推荐一些好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孩子们可以到图书室借阅,也可能到网上去阅读,还可以利用假期外出阅读。

六、规范领地,让读书有保障。

丰富班级图书角,一部分是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带的书。让好书在班级间漂流,让学生能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

图书室定期向全体师生开放,到图书室去借阅图书,使师生都有书可读。

七.开展活动,让读书有快乐。

1、利用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书签制作、“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比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美术教育与读书活动结合起来;还开展了讲故事,表演课本剧,演讲等相关活动。

2、各年级、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

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个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一年级开展了《三字经》诵读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学诵读活动;二年级的“诵唐诗”,用任务驱动学生读书;三、四、五、六年级组的课本剧表演,与美文同行等活动,给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3、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凝结亲情。

通过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为了落实这种阅读方式,我们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与家长们进行了商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八、定期展评,让读书有硕果。

目前,我校所有学生每天读书时间能保证一个小时以上,亲子共读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为师生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激发读书兴趣,主动阅读。 我们的“读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经典古文诵读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大部分学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上一节课,积累了许多经典的诗文,为孩子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大家都积极阅读,在网站里广泛交流,各抒己见,提升了自己的理论高度,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及个人修养。

“书香校园”的创建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淀的过程,我们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执著的在走着,而且有修正自己前进步伐的勇气和鼓舞自己前进的士气,我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让翻动的书页变成我们智慧的宝藏,让流淌的文字成为我们进步的源泉。

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提升人生高度的阶梯,而中华五千年的经典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不但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更能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特别是少年儿童物欲未染,心静如水,正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若能抓住时机,存储大量的名篇经典,将来丰厚的文化底蕴,必将成为终身发展的基础。

也许他现在还只是积累,不解其意;也许他的所读、所得还不能反映在学业成绩上,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高,他的潜质将突显出来,促其成人、成才。

望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来读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

西桥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我校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根据中心校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书香伴我行

活动口号:润泽经典,濡养心灵,积淀生命

二、活动目的: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海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活动,营造出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浓浓的书香氛围,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充实文化底蕴,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读书、诵经、阅报。

“读书”,按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年级段规定阅读总量,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童话故事 2、童话世界 3、寓言故事 4、少年科学画报

5、成语故事 6、儿歌、童谣、三字经 7、不一样的卡梅拉 8、小布头奇遇记9、亲爱的笨笨猪 10、小魔怪要上学

11、七号梦工厂 12、长花的男孩 13、我的妈妈是精灵

14、小哥俩控险记 15、中国民间故事 16、长袜子皮皮

17、少儿百科全书 18、小故事、大道理 19、名人成才故事

20、日记、作文起步

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格林童话 2、安徙生童话 3、十万个为什么

4、名人科学家故事5、寓言故事 6、小学生作文起步

7、经典神话 8、365夜故事 9、神话、寓言故事

10、少年儿童小百科 11、儿童漫画 12、小学生文摘

13、我的宠物是恐龙 14、丁丁遇险记 15、我家来了外星人

16、西游记 17、窗边的小豆豆 18、我不知道我是谁

19、魔法学校 20、希腊神话 21、苹果树上的外婆

22、嘻哈农场 23、秘密花园

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少年博览 2、课堂内外 3、儿童文学

4、少年版意林 5、少年文摘报 6、十万个为什么

7、经典阅读 8、爱的教育等名人名著 9、儿童文学

10、科学幻想类图书 11、儿童漫画 12、少年博览

13、少年儿童小百科 14、侦探类书籍 15、名人成长、名人著作

16、凯蒂的幸福时光 17、布鲁诺与布茨丛书18、动物大逃亡

19、青鸟 20、小时候 21、寄小读者 22、天空在脚下

23、安妮日记 24、城南旧事 25、沙与沫 26、星际信使

“诵经”,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化,继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中华美文 做少年君子”,我校把“诵经典古文”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分年级自行整理了校本教材,一年级:三字经,百家姓;二年级:弟子规,唐诗;三年级:笠翁对韵;四年级:孝经,千字文;五六年级:论语。

“阅报”,定期阅读班级定阅的少年报、雏鹰报等,学习小作者独特视角,细腻的笔触,习得写作的方法,也了解一些写作小常识,拓宽学生们眼界。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六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高二(文)政治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高二(文)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道,每题1.5分,合计60分)

1.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我校校训是“明心知往,力行求至”。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总是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回答5、6题。

5.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

6.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7.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上面四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分别属于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思想 传统文艺

B.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C.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传统习俗 传统文艺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 ①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12.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 中央指出,文化宣传单位要创作生产出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为此需要

①弘扬主旋律,提倡文化多元化 ②积极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③发挥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④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和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 2012年4月26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由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强调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但现在全国中医院除了数量少、业务量不足,在治疗方面也面临“中医西化”的尴尬局面。“中医西化”的现状所反映的不良倾向是

①封闭主义 ②守旧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必须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坚持求同存异,促进各种文化共同发展

③坚持文化发展的市场化方向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6.“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 的影响。

A.主动自觉 B.潜移默化 C. 深远持久 D.受益终生

17.不少优秀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后,因为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对国外观众

吸引力有所下降。这要求我们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C.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8.“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A.没有文化的人不可能确立远大的理想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C.知识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越完美 D.文化具有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的功能

19.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上述文化需求,需要

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积极支持各种电视娱乐性综艺节目 ④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 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至今,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21.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

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4.2011年,一批由耶鲁、牛津、哈佛等名校名师讲授的视频课引起网民的热捧;我国也有43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网站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中外学者同网竞技,让社会公众享受学术盛宴。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大众传媒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5.继2013年10月10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后,我国各大卫视的亲子类节目也相继登场。这反映了

①文艺创作者不能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等固有缺陷

③文艺创作者的整体道德严重滑坡 ④人民群众不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7.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歌词: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

铿锵/一画碟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 ---这体现了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纽带 ④ 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29.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为此,我们应该

A.增强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 B.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C.尊重外来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D.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30.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发生5.7级地震,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1.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支出。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因为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基础性作用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D.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32.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说明莫言的作品

A.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B.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创造者的灵感

C.批判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3.《星球大战》是美国著名经典电影。芬兰Rovio公司把这部电影的精华融合到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中,制作了《愤怒的小鸟:星球大战》游戏,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博采众长 ②博采众长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要正确处理好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 ④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4.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35.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由此可见

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展

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36.经过16载的不懈努力,2012 年7月1日,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对于世界遗产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 对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 对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截至2012年12月24日,《泰囧》票房正式突破7亿元累计至7.21亿,打破了《画皮Ⅱ》创造的7.02

亿华语片票房纪录。《泰囧》上映13天便刷新了华语片票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

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来文化,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8.近年来,井冈山大力创新红色旅游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充满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旅游产品,让广大游客在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这些体验式的旅游,无不让广大游客身心得到愉悦,精神得到洗礼。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9.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A.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

40.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 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

远 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④人们的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如 “熊猫”和“功夫”这两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的包装,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七
《南阳市2013年春期高二期终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南阳市2013年春期高二期终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年6月,《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评审通过。南阳市历史悠久,历史文

化旅游资源丰富。以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智慧文化为灵魂,以卧龙岗为文化地标,我市将筑起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地。南阳市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特点 ④对待传统文化,先继承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网友纷纷为中国航天英雄们创作诗词,以

歌颂日益强大的中国航天事业。上述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2013年6月10日,第五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开幕,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

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表明(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2013年4月,中国南阳第十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在南阳开幕。南阳玉文化历史

悠久,经过南阳人长期的雕刻研发已经名扬天下,带动了南阳经济的腾飞。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2013年5月,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中国梦之声》在东方卫视开播,节目释放“人生出

彩,梦想成真”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

①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开始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6.“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体现了(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据此回答7-8题。

7. 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不只意味着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所不包

的回家“拷问”。对于长辈来说,关心下一代的方式就是问候生活和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年

轻人则觉得婚恋、薪酬等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意被过多追问。这说明了( )

①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层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④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时代在变迁,但春节仍然是亿万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虽然电话、网络拉近了时空距离,

但是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大部分中国人在春节前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

话”活动。据此回答9-10题。

9. 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

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

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贴近社会生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 莫言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

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不断去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

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 )

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

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11.2013年6月8日,有着56年历史的“音乐界奥斯卡”格莱美大奖首次来到亚洲,成都

观众在华丽的嗓音中体验东西方文化的珠联璧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传承,2013年5月习近平寄语青少年,鼓励多读优秀传统文

化书籍。据此回答12-13题。

12.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

籍是因为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

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活实践,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

化民生。这体现了(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4. 右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5. 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

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之一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山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决定了山西民歌的地域

色彩。山西各地民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色彩,形成了晋中、晋北、晋东南和晋南四个不同的

色彩区域。山西各地民歌之所以呈现不同色彩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18.“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

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

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D.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20. 2013年1月,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

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

道理一致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剩有残缺效李牧,雁门关外杀敌回

③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据

此回答21-22题。

21.2013年3月30日,“深圳最美女孩”被指是假新闻,“90后女孩给残疾乞丐喂饭”是网

络炒作,涉事记者向公众致歉。网络炒作( )

①反映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②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③是满足人们多层次文化需要的大众文化 ④会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乱象,6月3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净网”行动,严厉

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低俗炒作等信息。“净网”行动( )

①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会限制文化市场的发展

③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 ④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这说明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④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单位外,应当逐步地免费开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

①有利于改造和抵制落后文化 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5.2013年3月是“公民道德建设月”。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必须(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风尚 ②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④培育开放的社会心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2013年1月,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微距镜头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事物的结构美,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一些经典的美食文化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使得它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新标杆。(10分)

材料二 据调查,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光盘行动”:政府部门取消团拜宴请、餐馆鼓励打包剩菜、消费者理性点菜。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树立节约消费观的意义。(9分)

2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文化梦。

材料一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今天,文化梦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化梦”是历史的传承,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根基,培育了中华民族血脉同根、生生不息的民族自信心。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12分)

材料二 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世界、中国作家莫言结缘诺贝尔文学奖等等的背后,是我们在逐步实现文化梦的过程。不当井底之蛙而盲目陶醉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发掘文化的内在魅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使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富有的同时,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凝厚与悠远,“文化梦”让“中国梦”更丰富多彩!

(2)结合材料二,谈谈怎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9分)

28. 今年高考前夕,某地部分考生到被誉为“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对此,有人评论说,不能把一切寄托于神灵,高考还是要看考生的实际能力及现场发挥水平。

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对待这种拜神求学现象。(10分)

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CAC 6——10 DCDCC 11——15 ADCCB 16——20 BBCDB

21——25 CDDBC

二、非选择题

26、(10分)(1)①正确继承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4分)

②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传统文化还原到了现实生活中;发挥科技对文化创新作用。(4分)

③坚持正确方向,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八
《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读 书 活 动 心 得 体 会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爱读书的人的写照。对于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书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生活充实。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所以说读书就是人的立身之本。 结合自己工作之余的读书感受,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不断反思中能积累智慧

人们常说: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想,只要我们回过头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我们就可以透过琐屑和繁杂逐步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就能少走弯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指出,人类有一种特殊的智慧叫“认智策略”,是对内解决问题的智慧。这是一种高级智慧和意识活动,即反思智慧和自我批判意识,这是使人“通向天堂、成为天使”的正确途径。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反思不同于一般的回想或回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

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都台邑进行很好的反思,总绪工作中的得失,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二、联系实际教学中写作能形成智慧 教育的反思缺不了写作,感悟、经验、研究等等让它形成文字,让它形成理论。我在教学中也不断反思,经常思考,在与学生共同的学习之中不断积累并写下一些体会,我觉得就是智慧形成的过程。没有反思、没有写作,就没有积累,那么智慧又从何而来?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进行重组,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变革,从容面对新的挑战,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智慧的形成是一个大量读书、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领略一本本好书魅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照自己的教育智慧与真情进行一番锤炼与升华。当我们在与学生一道探究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在坚守与创造中向着理想的彼岸始终不断走向前去。

最后,我想用摘取的教师誓言来激励自己,那就是“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学如痴。”我们要做学生人生发展的有效引领者;做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做终身学习的积极实践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与同事携手向前,践行学校核心价值,为打造丰收乡的优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得一:开展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单位的读书活动开展以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读过许多书籍,并写出了读书心得体会。现在驻足回首,感慨良多。

首先,真实的感受到鲁迅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的含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自己平常总是感觉很忙,但却说不来都忙了些什么。尤其是想要做些什么事的时候,总感觉没时间去做。单位的读书活动让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去做,时间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的。当自己犹豫不决时,坐着发呆时,时间就已经被我们无声无息的浪费掉了。

其次,感受到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以前也读过不少书,但都是随着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籍,更谈不上用笔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由于单位的读书活动要求大家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我就需要对自己要读的书进行慎重选择。每月选出来的书都是对提高个人素养有帮助的书,在写过读书心得体会之后,更是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涤。再次,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指导意义很大。通过读《把信送给加西亚》、《谁动了我的奶酪》、《责任胜于能力》等书籍让我明白工作中要有责任心,要以完成工作目标为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也让我发自内心的体会到责任心和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告诉了我提高个人修养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付诸行动。读书活动让我发现自己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第一,不管有没有单位要求,要坚持每月读一本好书。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的思维深入内心。

第二,把自己从书籍中体会到的优良品德贯彻到工作和生活中,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平常也要多读一些报纸、文章类的东西,可以使自己的知识面更为广阔。学习要成为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心得二:开展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勤于记读书笔记,注重表达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并指导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开展非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

心得三:家庭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也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让孩子“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每个家长的共识。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

家长用手揽着孩子,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也可以不急着回答,反而提一些问题要他回答,启发他主动思考,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浅的,偏颇的,也不要粗暴而简单的否定,有许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可以耐心的解释,可以激烈的讨论,彼此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纵深发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资料,再看书,寻求最佳答案,这样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悦诚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时,家长也增长了以前没有关注的或者没有兴趣的知识,达到了和孩子一起积累一起成长的目的。

一起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家长和孩子贴的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从我们自己做起,在闲暇时,我们家长会拿上一本书,静静地品读,给孩子创造一个从读书的氛围,让孩子知道读书是一个好习惯。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得花上半个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仔细耐心地讲给孩子听。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我们应督促孩子每天朗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有意识的识记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词语。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时做家长应尽量正确的回答孩子的疑问,遇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要翻阅其它书,一定要正确对待回答孩子疑问,要帮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维空间,第一次接触的词语要重复的阅读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记忆才会更深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起快乐的读书吧。

心得四:开展读书周记活动后的感想

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一有空,孩子们便会到图书角中拿一本好看的书。孩子们有人独自看着,有人互相讲着故事。大家对书的兴趣一下子高涨了许多。虽然这么多小朋友拿书看,但却没有一本书被弄坏。就在上学期图书角是最受冷淡的一区角,也经常有人把图书撕下来折纸,一学期下来能看的图书已所剩无己„„

后来想想孩子们突然对书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第一、我班开展了“读书周记活动”,让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习惯。开学到今已有一个多月,家长们每周都能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孩子们了解了图书内容后,有东西可讲,愿意和同伴们分享。

第三、我们平时也能坚持利用空闲时间请孩子们来讲讲看的书,树立了孩子的信心。

心得五:开展读书活动有感

一直以来,书都被视作人类的精神食粮。喜欢读书的人,必定都是学识渊博。古人就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美言。书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因为书,我们达理;因为书,我们有素养。我很荣幸,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因为职业的选择,我天天与书为伴。我觉得偶尔会有一些好词佳句从我大脑跃然而出,但是因为人的惰性我不再去汲取新鲜的养份,我发现我那仅有一点墨水渐渐在流失。记得那会读书,一封信,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一会便写起。自己细细读来觉得有甚回味。然而事过几年,如今叫我酝酿一篇文章,却如同登天,不知如何起笔。曾经想过原因,却没有去深究,也不愿去思索,抱

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在继续着这种空虚的日子。

不久前,在我们县城教育局发起了读书活动,看着学校那一幅幅标语,我内心深处似乎触动了什么,我觉得自己似乎想起点什么东西来。听着学生那慷慨激昂的发言时,我仿佛回到了读书时代,我想起了自己这么久丢失的东西,真的是太重要了。在把书放到教室与同学们见面时,我意味深长的对同学们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的方面讲,要提高自身素质,从大的方面讲,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这都需要与书交朋友。”我跟他们讲起了西方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不管男女老少,每天除了正当的学习外,都会有两至三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这不是强行规定,是他们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所以他们的国民素养、礼仪程度都很高。学生睁大着眼睛听我讲,也纷纷表示愿意做到。

通过此种活动的推行,学生确实比以前更懂事了,也汲取到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从课堂的回答中,我都看到了,但这只是开始,学生还不够投入,可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空闲的时候,我也会拿出书本来读一读,有时也上书店走一走,顺便也买回一本两本。我比较钟爱散文集,在心情烦躁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去看一看、品一品,与文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忧伤,一起感慨。忽然间,我便觉得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

我非常感谢这一次的读书活动,它不仅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面,同时也在帮助老师提高品格,希望这样的热潮能在每一个人身上自觉的形成。让我们以书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点亮我们心中那盏智慧的心灯。

心得六: —— 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有感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很荣幸我能参加由政法系承办的河池学院纪念建党90周年学生党员“品读红色经典,推动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读书月活动,不仅可以使我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使我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乃至心理素质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阅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这本书,我印象很深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章。“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中国古时的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党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是全心全意的,而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假心假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克已奉公、不谋私利,要顾局、识大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共产党员永远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人民服务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踏实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同学、正确对待地位和荣誉,以及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踏踏实实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九
《小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浅谈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书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在读书中成长,一路书香陪伴,一路快乐成长。真可谓,有书为伴其乐融融。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从书中受到感染。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己。读《红楼梦》感动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美爱情;读《水浒传》感动于梁山众好汉的侠肝义胆;读《三国演义》感动于诸葛亮的“两朝开济老臣心”;读《西游记》感动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英勇无畏„„每一本名著,每一个故事,无不触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学生从不同的故事中感受到不同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辉。我班学生爱上阅读是从我给他们讲《老人与海》开始的。他们折服于老人的顽强抗争精神,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想亲身体验一下那种豪迈的境界。当时班级掀起了一股阅读《老人与海》的狂潮。我便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抽出30分钟读书时间。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争取两个月读完一本名著,上交一份读后感,这样以活动促读书,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很大,读书态度也已明显好转。一学期下来,学生不仅爱读课外书,而且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引导孩子读经典名著,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

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才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三、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

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比如,学生课文读的不够流利,不应立即指责课前预习太差或记忆力太差,更不应对其阅读能力进行负面评价。此时,应当从勇气可嘉、发音标准等其他侧面对学生加以褒奖,然后因势利导,指出课文读的不够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词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树立超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老师讲一段,学生记一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捡一路丢,所以,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

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前准备作业,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课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收集公鸡的特征和作用,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做好读书笔记。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要定期组织大家评比,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从而扩大阅读成果。

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具体御用和结晶。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引导学生感悟,主要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最后成为整体语感中的有机因素。我在阅读教学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还要动笔写一写。

五、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

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在阅读中手、眼、口并用,在独立阅读中带着问题读课文,将有疑问的用笔划下来。又如,时常开展一些课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各抒已见,老师则对学生的基本价值观进行引导,对于有创新性的想法要加倍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无拘无束的讨论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其思维才能得到拓展。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涉猎。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完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作为老师,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篇十
《高二期末考试测试题(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高二( )班 姓名:___________

期末综合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6月10日,第五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开幕,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表明(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这得益于各地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是基于( )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3年5月,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中国梦之声》在东方卫视开播,节目释放“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 ①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开始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4.“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体现了(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5. 时代在变迁,但春节仍然是亿万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虽然电话、网络拉近了时空距离,但是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大部分中国人在春节前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据此回答6-7题。

6. 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

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创新④贴近社会生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 莫言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不断去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 ) 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 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8.2013年6月8日,有着56年历史的“音乐界奥斯卡”格莱美大奖首次来到亚洲,成都观众在华丽的嗓音中体验东西方文化的珠联璧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传承,2013年5月习近平寄语青少年,鼓励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据此回答9-10题。

9.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 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回答11~12题。

11.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地域性

13.“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4.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D.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15. 2013年1月,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剩有残缺效李牧,雁门关外杀敌回 ③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据此回答16-17题。

16.2013年3月30日,“深圳最美女孩”被指是假新闻,“90后女孩给残疾乞丐喂饭”是网络炒作,涉事记者向公众致歉。网络炒作( )

①反映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②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③是满足人们多层次文化需要的大众文化 ④会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针对网络文化中的乱象,6月3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净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低俗炒作等信息。“净网”行动( )

①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会限制文化市场的发展

③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 ④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实现“中国梦”,不能缺少“文化梦”。实现“文化梦”需要(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大力弘扬现代西方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 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

20.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单位外,应当逐步地免费开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 ①有利于改造和抵制落后文化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2013年3月是“公民道德建设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必须(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风尚 ②培育开放的社会心态 ③政府要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2.2013年8月,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 ①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②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是基于教育具有教化人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3.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营造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传统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必须( )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种品格。”这启示我们,公民在道德建设中要( )

A.弘扬传统道德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树立远大理想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小事做起

26.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

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28.以前,人们一遇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干旱,则是采用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这说明( ) A.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不同 D.哲学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9.黑格尔在谈到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时候,曾把具体科学比作小鸟们在白天各处飞翔的足迹,把哲学比作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黑格尔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 ) A.哲学知识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B.哲学具有反思的特点,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30.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之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属于( )

①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存在决定思维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决定存在 ①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

①机械性 ②物质性 ③不彻底性 ④形而上学性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措 施

依据(《文化生活》)

33.高考过后,一些考生收到同学发送的连环诅咒短信:“高考结束,送你咒语,如想金榜题名,就请将此条短信转发10个人,如不转发或删除此信息,一定遭到落榜的厄运!”有些考生怕遭到“报应”,不得不按照要求转发诅咒短信。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 A.考生应加强学习,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B.迷信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

C.一些考生还没有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考生应自觉践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3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

(1)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实施主题宣传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

(1)

(2)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动

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漫、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积极培育文化产

(2)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一论断说明科学发展观( ) 业集群,提高重庆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①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②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直接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5.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______观点。(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二、非选择题

36.《中国青年报》载文:台风“达维”是海南岛30余年受影响最强烈的台风,目前已给海南省18个市县222个乡镇带来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16.47亿元,夺走了21人的生命。空前的灾难过后,大多数人们开始积极地重建家园,但也有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荒灾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

试判断上述三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37.2013年1月26日重庆市人代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并提 出了一系列措施。(12分)

3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文明素养却没有同步提高。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类似“到此一游”的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文明素养相对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元人民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公民文明素养的认识。(5分) (2)从公民角度谈谈如何避免出现上述不文明现象?(9分)

(4)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4) 划,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3)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各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3) 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 力。

参考答案

1—5 CACDD 6—10 CCADB 11—15 ABCDB 16—20 CDBDB 21—25 DCBCD 26-30 31-35

36.(1)第一种人认为“天命不可违”,属于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分) (2)第二种人认识到“荒灾已成定局”,但消极等待,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且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分)

(3)第三种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4分) 3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3 分)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 (3)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分) (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分)

29.(1)①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文明素养却没有同步提高。(3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人们文化素养的低下制约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分) (2)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②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用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2分)

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④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⑤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1分) (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相关热词搜索:胸藏文墨怀若谷出处 胸怀文墨怀若谷 胸怀文墨虚若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鼓励学生读书经典名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436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