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

2016-01-04 09:21: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一《杜牧诗二首》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杜牧写的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你。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一
《杜牧诗二首》

杜牧诗二首 《赠别》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和语言。

2. 领会诗中所蕴含的惜别感情。

3. 反复诵读并背诵。

一、导入

1、我想问一下大家,面对离别,大家是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哭、伤感、依依不舍,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复杂的。

2、一般你们会如何表达你们的离别之情呢?(学生自由回答)

彼此赠送东西、说些安慰的话、拥抱、K歌、聚餐、哭、发表说说

这是我们现代人对离别的表达,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之情的呢? 写诗。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离别而落泪,因伤怀而赋诗,那么杜牧笔下的《赠别》诗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杜牧的《赠别》,一起去领略一下古代诗人笔下的离情别绪。

(板书:赠别 唐.杜牧)

二、介绍诗人

大家之前学过杜牧的诗吗?谁能背一首?

1、杜牧写过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山行》,大家还有印象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那有谁了解这位诗人?

杜牧是晚唐时期很有才华的一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誉称为“小李杜”。那有小李杜,就会有大李杜,大家知道“大李杜”是指哪两位吗?——李白和杜甫。如果说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几乎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板书: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佑既是大官又是学者,著作甚丰。这一世家传统无疑对他的影响是极大的,使他常以天下为己任,特别喜欢引古论今地给当政者写信议论政治、军事、经济,可惜这一切也不过是他的书生意气,当权者并不采纳他的那些纸上谈兵式的乱谈。所以他的仕途也并不是太顺利,26岁中了进士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大多在幕府中沉沦下僚,直到四十岁才做了个州官。

因而他的心里常常又充斥着一种心灰意懒的情绪,无可奈何之余也只好以一咏一觞,歌儿舞女来打发生活了。杜牧在扬州的十年“幕府”生涯,不敢说花天酒地,夜夜笙歌总是有的。他那种“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放浪形骸,与“嗜酒好睡,其癖已痼”的懒散颓唐,和他先前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杜牧。

三、写作背景

杜牧以《赠别》为题的诗共有两首,都是为送别一位妙龄歌女而作。

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此诗作于唐大和九年(853年),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赶赴长安去做监察御史。“赠别”的对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面对离别,一起喝个告别酒,说几句告别话,人之常情。所以这是杜牧离开扬州时为当地一位美丽的年轻歌女所写,为抒发两人离别时不舍和感伤而作。

四、分析诗歌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

生:离别的愁苦、伤感、惜别、难舍难分。

1、题目“赠别”可看出这是一首什么诗?——临行时的离别诗

2、“多情却似总无情”。“多情”与“无情”这组词是什么关系?——是完全相反的 这里怎么说它们相似呢?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我们之前说了,面对离别,大家是什么感受呀?

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复杂的。

“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总无情”呢?

爱得太多,情感太深,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表达,只有无言以对,倒像彼此无情。而且一个“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3、那诗中表现出的离别是愁苦的,作者为什么想“笑”?却又为何“笑不成”?

离别愁苦,作者为什么想笑?

举着酒杯道别,强颜欢笑,是为了使所爱的人得到安慰。

那为什么又“笑不成“呢?

面对别离,想以笑打破离别宴席上的沉闷气氛,给对方以慰藉;但因为感伤离别,心情太感伤,想笑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

所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

(板书:想笑——“多情”,“笑不成”——太多情)

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借物抒情。

蜡烛有心吗?——“蜡烛”本是有烛芯的,但“烛芯”是哪个“芯”?诗中用的是这个“心”,所以说“蜡烛有心”;

蜡烛燃烧有什么特点?——液体会顺着蜡烛流下来,像不像一个人在流眼泪?

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所以说是借物抒情。 作者赋予蜡烛以人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借写“蜡烛”来反衬人的感情。写蜡烛“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

诗中的蜡烛燃烧了多久?——一个晚上,面对离别,不舍,不忍心去睡觉。

“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何读出伤感惜别的感情? 用舒缓、低沉的语气,其中“蜡烛有心”和“替人垂泪”稍重读。

6、 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别一位妙龄歌女而作的,通过分析你认为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惜别之情?

老师提示一下,有三个方面:①写内心感受———“多情却似总无情”;②写宴席上的表现———“唯觉尊前笑不成”;③借蜡烛“流泪”表现———“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五、拓展

拓展一:收集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拓展二:收集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

(一)折柳赠别

“柳”在离别中有什么含义?——留

“柳树”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长长的、细细的柳条,微风吹,像在招手送别。

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是出现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

(二)芳草惜别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吗?

(播放背景音乐李叔同《送别》,情真意切,激发学生情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不也象极了我们此时依依不绝的别情?

(三)长亭饯别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送别之地。

(四)饮酒劝别

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正因为这样,酒也就与别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借酒抒离情的诗句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作者“劝君更进一杯酒”,用意是极为深长的,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在作者想来,友人多饮一杯美酒,就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这酒,可是浸透著自己的相思、关切与祝愿的感情的琼浆啊!不仅如此,多饮一杯美酒,还可以使相聚的时间多延长一刻。这普普通通的一句劝酒之辞,意蕴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厚!似乎可以说,酒之所以被后代作家一再袭用为别离诗词的意象之一,王维此句功莫大焉!

(五)挥泪泣别

在中国古典别离诗中流动着两种液体,一是酒水,一是泪水。酒的味道又辛又辣,泪的味道又咸又苦,可以说是五味俱全。这种纯感性的特色几乎构成了别离作品的全部。而酒与泪的飞洒,于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意义,它们也因此成了常写常新的题材。

在别离的场合,泪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在以泪为意象的别离诗词中,有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既然“蜡烛有心”,那就难免为“多情”所感,而主动加入“惜别”者的行列。于是,在作者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也就带有惜别的意味了。较之正面描写离人自己通宵垂泪,这样著笔自然更加纡曲有致。

显然,泪的介入,往往不仅使别离的氛围变得更加惨淡,也使别离曲的旋律变得更为哀婉。别离,之所以为“黯然销魂者”,不就是因为它能催人泪下吗?作为内心苦水的结晶,泪的挥洒,说明离人已伤心到极点。而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伤心人啊!

(六)以水喻别

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此处插播歌曲李之仪《卜算子》,在悠扬乐曲中品味离情的缠绵)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析读]词写得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展现一个女子的思念与离恨,表达了她“定不负相思意”的决心,感情由低向高层层发展,起伏跌宕。上片重复长江而有变化,下片又紧扣江水写思念而不得的怨恨。语言明白如话,质朴自然,既体现了民歌的艺术特色,又极好 地传达出相思情深的意味,是一首充满民歌风味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七)借月咏别

借月咏别,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

六、总结

全班有感情的读一遍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有感情,面对旧日时光以及朋友的别离,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是相互哭泣,还是相互勉励,笑着分别?

对了,我们不能总流连在伤痛之中。友情不但是相聚时的欢乐,更是离别后的相互勉励。我们不需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式的孤独与惆怅,不需要“斜阳落尽天山外,望断天涯路”式的痴迷与等待,豁达一点,开朗一点,要知道只要心意相通,友谊常存,即使身在天涯,两心仍是“若比邻”。

古人分别了不知什么时候见面,但是,我们现在通讯那么发达,想念了,可以打电话、上网聊聊天;想见面了,又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离别时,让我们微笑吧,乐观的看待,彼此祝福,因为相聚就在不久的明天。

七、板书设计

赠别 唐.杜牧

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

想笑——“多情”,“笑不成”——太多情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二
《杜牧诗三首 lai》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三
《杜牧诗三首 解析》

杜牧诗三首

早雁

翻译原则:补成分;调语序

这首诗的对象是雁,为什么叫早雁呢?

看到诗歌首联: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要读懂诗歌,先要翻译,理解每一句诗字面的意思。怎么翻译呢?以前讲过两个原则:补成分,调语序。我们先将首联两句补一下成分,或者调一下语序看看:

金河秋半虏弦开:

秋半,金河,虏开弦:秋天八月,金河地区,敌人张弓射雁。

所以由第一句可知,为什么叫“早雁”呢?因为大雁受人射杀的缘故,被逼提前南归,所以叫早雁。命运跟大家一样凄惨,他们不想走,被逼走了;你们早上不想起来,被生活老师无情的催起来。

敌人的张弓射箭,对它们造成了多大影响呢?

云外惊飞四散哀:

(雁群)惊,飞云外,四散,哀:雁群受到惊吓,高飞至云层,并且四散逃离,哀鸣连连。 “云外”说明什么?大雁飞得高,大雁本来是不飞这么高的。而如今飞这么高,不是因为世界那么大,它想飞高点看看,而是说明敌人弓箭强劲,只好往高处躲。

“四散”说明什么?大雁飞行本来是很有秩序的,或者一字型,或者人字型,队列齐整,故人们爱用“雁阵”、“雁行”、“雁序”来比喻或赞美它。可是现在却四散逃离,说明受惊吓的程度之深。只有收到极度的惊吓,内心极度的惊恐,才有可能改变一贯的做法,变为四散逃离。

既然是逃离,逃往哪里呢?

往南飞。

看到颔联两句:

仙掌月明孤影过:

月明,孤影过仙掌;月明之夜,大雁孤单的身影掠过承露仙掌

或:月明,(雁)过仙掌孤影:月明之夜,大雁从仙掌孤单的影子上飞过。(就好像说,我的身影掠过你的头顶,没有问题。当然,有可能你太高,我跳不过,但是为了显得我厉害,我还是就说,我掠过你的身影)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仙掌。仙掌,是有典故的。当年汉武帝希望长生不老,于是建了一个金铜仙人,用双手举着一个铜盘,专门用来接露水,据说用这种露水跟玉屑一起服用的话,就能长生不老。当然,这是假的。高一点,顶多是空气清新一点,蚊子少一点,要说长生不老,就太天真了。

由上面的翻译可知,“孤影”一词既可指大雁,也可指“仙掌”,那么,如果指大雁的话,能够表明什么呢?大雁的形单影只。

指仙掌的话,有什么用呢?

衬托孤雁,也渲染了环境的孤寂、凄清。想想,大雁本就命运凄惨,这银白色的月光,只能

带给人凄清的感觉,而这竖立的铜像,既毫无生气,又孤孤单单,更显此时的孤寂。 继续看,大雁还从什么上面飞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数声来灯暗长门:数声孤雁的哀鸣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上一句写飞过了仙掌,这一句写飞过了长门。

长门是什么呢?不是长长的门,这是一个宫殿的名称。长门宫是汉武帝的皇后被贬谪后所住的地方,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

那么,诗歌写早雁飞过长门宫意欲何为呢?皇宫里那么多东西可写,却偏偏写这一个。 长门宫是冷宫,意味着住在那里的人是不受皇帝关注的,也就暗示这些飞过长门宫的大雁有人关注没有呢?没有。所以,也就暗示着大雁的处境:无人关注,命运凄苦。当然,长门一词也还有渲染气氛的作用,那种悲愁凄冷,令人感慨。

颔联写大雁往南逃离。那么,逃离的大雁又何时可以再回去呢?

看到颔联:

须知胡骑纷纷在:须知纷纷胡骑在(边地)

应该知道大量敌人正在北方

“纷纷”说明什么?敌人之多。

“须知”是一定要知道的意思,比如考试考试须知,恋爱有恋爱须知,这里是说谁一定要知道这种情况呢?大雁。作者用“须知”,表明了对大雁的一种什么态度?叮嘱、关心。这就像我经常对你们说的,你们一定要记得啊,迟到了是要写作文的,这话里面包含着对你们浓浓的关爱。

因为敌人大量存在,所以会怎么样呢?

岂逐春风一一回:

怎么能够跟随着春风,一一回归家园呢?

“岂”带有什么情感呢?对大雁不能回去的一种伤感,当然,这伤感背后也是关心来着。

既然回去已不可能,那这群大雁该如何自处呢?

不急,作者替他们想好了出路:

莫厌潇湘少人处:

不要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之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那里水中生长着菰米,岸边生长着莓苔(可供食用)

大雁呆在哪里呢?潇湘一带。

为什么是呆在这里,而不是再往南一点,比如来到韶关呢?

一是因为湖南有洞庭湖,是鱼米之乡,二则衡阳的气温足以使大雁度过寒冬。当然,也有少数体力比较好的大雁,还继续往南飞,那是大雁中的战斗机的了。

“莫厌”是什么意思?不要嫌弃,是一种嘱咐,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就像我每次深情款款劝告你们,不要嫌弃食堂的饭菜啊,油水是不多,但说不定还有减肥的功效呢,闭着眼睛吃吧。同样的体贴备至,不知你们感动了没有,反正我是被自己感动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八句诗歌里面,所写的大雁的遭遇是怎样呢?

四散逃离,孤单凄苦,故地难回,寄食他处

作者对这群早雁的情感是怎样呢?

作者对它们是充满着同情的。

但是,作者的目的是不是真的就止于对大雁境遇的描写和表达对它们的同情呢? 肯定不是。

作为一首咏物诗,而且选进教材,它肯定没那么简单。我们以前学过,咏物诗,对象是物,目的呢,是来写人。同样的,这首诗也是用来写人的。

写什么人呢?

边地百姓。

所以,诗歌里面写早雁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换成人来看:

“虏弦开”本是写人射雁,既然是写边地百姓,这三个字的意思就变成了敌人入侵,抢掠百姓了。

“云外惊飞四散哀”,写边地百姓四散逃离。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就是写边地百姓逃亡内地,但有没有得到皇帝的关注呢?没有。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也就是说百姓无法回到故土。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对流亡者处地的安排,体现了作者对这些人的关心。

此诗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通篇为咏物体,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此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我们历史书上说,封建社会是一个专制的社会,但是在唐朝,有一条却非常开放,就是对于前任君王的述说,无论是好是坏,都可以写出来发表。这一条,即使放到现在,也很难做到。而在唐朝,被人拿来说得最多的,就是唐玄宗。其中又以他和杨贵妃的故事最被大家热衷谈论。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是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而且说的还不是他们的好事。

看到标题。大家先看注释,了解一下华清宫。是唐代的行宫,行宫就是皇帝外出居住的宫室。建在骊山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来这里游玩。在宫里呆腻了,出来透透气,就来到这个地方。就像大家在家里呆腻了,来一中透透气。作者写这首诗,是因为他刚好路过这个

地方,想起了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迹,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首句:长安回望绣成堆

翻译:从长安回头看那骊山,如一堆堆的锦绣。

解析:这一句是写骊山的景色,很漂亮、很优美。

唐玄宗呆在这么漂亮的地方,是不是为了静心想国事呢,就像来一中就是为了学习来的一样?这是第一个悬念。看下句:

山顶千门次第开

翻译:山顶上华清宫的千重宫门依次打开。

解析:“千门”说明什么问题?宫殿宏伟壮观。可是千门为何而开呢?这是第二个悬念。 接着往下看:

一骑红尘妃子笑

翻译:快马扬尘,飞奔而至,妃子破颜一笑。

解析:“红尘”一词说明什么问题?尘土飞扬,速度很快。那么,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以致要如此飞奔呢?这是第三个问题。

再接着,杨贵妃看到这个东西之后,破颜而笑,那我们知道,至少这个东西是为杨贵妃准备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杨贵妃破颜而笑呢?看最后一句:

无人知是荔枝来。

翻译:没有人知道,原来是荔枝从千里之外送来。

解析:我们先看到“无人知”这三个字,说明事情“无人知”,说明这件事怎么样?很重要。

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此重要?原来是荔枝。这样,终于解决了前面的两个问题。而且第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唐玄宗来华清宫究竟是为了国事还是为了其他什么事情呢?为了享乐。

杜牧写唐玄宗千里运送荔枝来讨好杨贵妃,是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呢?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我们再来看,诗人在诗歌里面所写的这件事,是小事还是大事?大事。反映的主题是大还是小?大。这种手法,就叫以小见大。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分析这首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

诗歌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写唐玄宗运送荔枝讨好杨贵妃一事,寄寓了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板书:

长安回望绣成堆:景色优美 来此何为? 享乐

山顶千门次第开:千门:宫殿宏伟 何事开门?

一骑红尘妃子笑:红尘:速度快,事情急 何事? 妃子为何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绝密、重要 送来荔枝

以小见大的手法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杜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通读全诗,杜牧对项羽乌江自刎持什么态度? 反对。

原因有几个呢?

第一个原因: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是兵家常事,无人能够预料,此刻失败,说不定下一刻便是成功。

第二个原因:包羞忍耻是男儿:男人就应该能够忍受屈辱,司马迁、韩信

第三个原因: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最重要的一点,自己不是孤家寡人一个,而是有充足的后备力量。

这首诗,是一首议论诗,表达诗人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首诗有一些共同点,他们的题材都是源自历史,而且,通过写历史,来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情感。这类诗,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咏史诗。

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古人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这些复杂的情感有哪些呢?

1、历史兴衰之感:昔盛今衰、盛衰无常 《石头城》《扬州慢》

2、托古寄慨: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借古讽今:批判当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骄奢淫逸 《过华清宫》

4、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题乌江亭》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四
《论文浅论杜牧诗歌的创作情怀》

目 录

论文摘要„„„„„„„„„„„„„„„„„„„„„„„„„„„„„„„1 关 键 词„„„„„„„„„„„„„„„„„„„„„„„„„„„„„„„1 正 文„„„„„„„„„„„„„„„„„„„„„„„„„„„„„„„2

一、忧怀诗„„„„„„„„„„„„„„„„„„„„„„„„„„„„„„„„„„2

二、咏古诗„„„„„„„„„„„„„„„„„„„„„„„„„„„„„„„„„„2

三、咏史诗„„„„„„„„„„„„„„„„„„„„„„„„„„„„„„„„„„3

四、赠别诗„„„„„„„„„„„„„„„„„„„„„„„„„„„„„„„„„„4

五、写景诗„„„„„„„„„„„„„„„„„„„„„„„„„„„„„„„„„„4

六、宫词、闺怨诗„„„„„„„„„„„„„„„„„„„„„„„„„„„„„„„4 参考文献„„„„„„„„„„„„„„„„„„„„„„„„„„„„„„„„„„„6

[内容摘要]

杜牧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生于晚唐,在他之前已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但是杜牧仍然能于前贤之外,独树一帜。他的诗歌有忧怀诗、咏怀诗、咏史诗、送别诗、赠别诗、写景诗和宫词闺怨诗等多种。他的诗中经常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或是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或表达了对于能反抗权奸而遭受贬谪的朋友的赞扬和对朋友的真挚友谊;或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寄与同情。他又善于用七言绝句体作抒情写景的小诗,写景真切而言情深婉,为千古所传诵。杜牧的诗风,总的来讲,是俊爽、情致豪迈,但又揉进了绮思柔情,在俊爽雄健之中,又带华美流丽。他不愧为晚唐的杰出诗人。杜牧抱负心特强,他在二十五岁时作感怀诗,陈述自己的抱负,结句说:“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可见他是以贾生作为千古知己。他有气节,忧国忧民,颇具用世之心,同时他才华横溢,在文学方面又有高超的天赋与深厚的修养,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所以放荡形骸,无拘不束,潜心为诗,遂使他成为晚唐杰出的诗人。

[关键词] 独树一帜 杰出诗人 创作情怀

浅论杜牧诗歌的创作情怀

2011春汉语言本科 *************

杜牧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生于晚唐,在他之前已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但是杜牧仍然能于前贤,独树一帜。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儒家文化的官僚家庭。虽家世显贵,但一生不是一帆风顺。自踏入仕途。先后任过多种官职。他的诗歌有忧怀诗、咏怀诗、咏史诗、送别诗、赠别诗、写景诗等多种。他的诗中经常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或是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或表达了对于能反抗权奸而遭受贬谪的朋友的赞扬和对朋友的真挚友谊;或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寄与同情。他又善于用七言绝句体作抒情写景的小诗,写景真切而言情深婉,为千古所传诵。

下面我就杜牧的诗歌创作情怀以我个人的观点做一简单的阐释:

一、忧怀诗

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对于国计民生的关怀,如削平藩镇,收复河湟,抵御回鹘等,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他曾写过《罪言》、《论战》等有关政治、军事的论文,曾注过《孙子》十三篇,还多次引古论今地给当政者写信议论政治、军事方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郡斋独酌》中写道: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杜牧有感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又《早雁》:

“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这首诗把遭受回鹘侵扰的难民比作受惊的哀鸿,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谴责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二、咏古诗

他不满当时诗坛的绮靡倾向,但他自己亦多绮情柔思,故而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他很强调创作的内容,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感怀诗一首》针对藩镇割据而发;《河湟》诗对河西、陇右之地被吐蕃侵占久久不能恢复表示愤慨。运用比兴手法,把逃避回鹘侵扰的边民比作哀鸿。在抒发对人民同情的同时,隐含对朝廷未能御侮安民的不满。杜牧不仅怀古咏史诗数量多,而且有不少从总体看不属于怀古咏史的作品,也在即景抒情中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他的怀古咏史诗,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杜牧的咏古诗也有不少是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这类诗虽主要意思不在咏古,但由于是由古代历史或遗迹触发的感慨,一般仍带有伤悼往事的情绪。

杜牧五、七方古今体诗都有佳作,七律、七绝更为擅长。尤其是七绝,向来受到推崇。名篇除前面已引的《赤壁》等诗外,《秋夕》、《泊秦淮》、《赠别》、《寄扬州韩绰判官》等,也都脍炙人口。他和李商隐同为晚唐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李深婉而杜俊爽。

三、咏史诗

他的咏史诗成就较为突出,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如《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东江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的咏史诗,把有寓意的思想融化在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评论之中,诗的形象圆满,对历史的兴衰和成败的关键的评论,不是吟悲吊古,而是借古喻今,使人从历史的事实中吸取教训,有一种豪迈的气息。

首先,杜牧的咏史诗通常借古讽今,有现实针对性。例如《泊秦淮》中,诗人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 ,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 ,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 。“犹唱 ”二字上溯历史 ,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其次,杜牧的诗能跳出呆板的陈述史实和抽象议论的陈套,选择史实的某一片断,寓讽意于形象描写之中。如《过华清宫》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诗人抓住了这一典型事例,又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画面,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骊山顶上花团锦簇般的宫殿一道道大门突然依次地打开了,人们那里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贵妃在山顶上望着山下一匹卷起红尘的飞马破颜一笑,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诗歌以小见大,通过送鲜荔枝这一小事,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恤民情,只图一己享乐的腐败政治与靡烂生活,这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内在原因。

第三,由于杜牧具有史识,常在咏史诗中表现一些迥异常人的议论,启人深思。如在《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

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杜牧的咏史七绝成就很高,它不追求文辞的华美,诗意的含蓄,而惨淡经营于立意的高奇,议论的警策,因而显得气势雄放豪宕,格调爽朗明快,代表了唐人的咏史七绝的最高成

就。杜牧往往以咏史的笔法,给与晚唐君主辛辣的讽刺,希望他们迷途知返,从谏如流,中兴帝业,还通过咏史诗对历史上的暴君进行揭露和鞭笞,这些又是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他对国家,对人民,都有无限的希望,满腔的热诚,只想恳诚地供献给国家,给人民,同时杜牧一生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矛盾的思想,而都是时时刻刻在转变之中。杜牧咏史七绝的出现,标志着史论式七绝咏史诗经过中唐时代的酝酿和发展至此已臻成熟,杜牧也因此而成为咏史诗发展长途中一座新的里程碑。

四、赠别诗

赠别诗最有名的莫过《赠别二首》:“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此诗作于大和九年,当时杜牧离开扬州淮南节度使府时赠别当地一位容貌出众的年轻歌女。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抒写两人别夜离席的伤感情怀。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以议论的方式陡起。“多情”与“无情”的矛盾统一绝妙地反衬出情之深刻,刻骨铭心。而“惟觉樽前笑不成 ”,樽前相对,为了宽慰对方,缓解离绪,彼此都想努力装点欢容,但由于离绪太苦,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强颜为欢,结果仍然是无言相对。三、四两句,诗人用赋比兴的手法,将眼前蜡烛的形象与黯然销魂的离人形象融为一体。这首诗以议论和拟人化的比喻暗透别时情景和心境,眼前景和联想、比喻、赋比兴、拟人化等艺术手段的结合,使这首诗成为惜别伤离之作中的独特佳作。他在一些诗中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寄与同情。

他的一些送别诗中表达了对于能反抗权奸而遭受贬谪的朋友的赞扬如《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少微星动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倏去忽来应有意,世间尘土谩疑君。”有的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友谊,如《江南送左师》:“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

五、写景诗

杜牧的写景,画意浓厚,形象洋溢着勃勃生机,明丽的画面则给人隽秀之感。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清明》看似随手拈来,通俗易懂,却在平淡中见清新,清新中见自然,时至今日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足见其生命力之强。

杜牧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经霜枫叶与二月花巧妙地连在一起,运用对比的手法,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山行》 更神妙绝伦。尤其是那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神来之笔,使全诗灿然生辉。与“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样,千百年来被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传诵着、欣赏着、回味着„„

六、宫词、闺怨诗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五
《李商隐与杜牧之比较_从李商隐赠杜牧的两首诗说起》

2005年1月 第12卷第1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Jan.,2005 Vol.12 No.1

李商隐与杜牧之比较

———从李商隐赠杜牧的两首诗说起

董 乃 斌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两位杰出诗人,李商隐有两首诗赠给杜牧,但杜牧没有回应。这里固然有种种

偶然性,但在万千偶然因素外,也应考虑杜牧有意不予回应的可能,并探讨他这样做的原因。李杜二人政治(党派)立场、文学观念、个性气质之不同,或者他们之间并无友谊,都毫不影响两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实事求是地分析他们的差异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友谊;党争;文学观;个性气质

  中图分类号:I207.209   文献标识码:A   :(01205

  ,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有两首诗赠杜牧①,写得很热情,,论者多据此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

但是,现存杜牧集中却没有相应的诗文,故杜牧对李商隐的态度其实并不清楚。友谊应该是相互的,杜牧对李商隐是否存在友谊,还是个问题。

杜牧集中何以没有与李商隐相关的作品?对于李商隐的热情赠诗,何以没有回应?这里有多种可能和偶然性。一种最不可能的可能是杜牧当初实际上并未看到李诗。另一种可能是其时曾有过回应,但后来杜牧之作佚失了。但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当初就只有李赠而并无杜答。杜之不答,原因可以各色各样,并不一定表示他无视李商隐的友情。不过,在千百种可能性之外,也不能不想到: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即杜牧的未作回应并非偶然,而与他对李商隐的看法有关,至少他并不像李商隐那样看重这份友谊?

杜牧和李商隐生活在同一时代。当时,大中三年(849)二人同在京城长安,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任京兆府参军。在此年牛僧孺下葬时,二人曾分别写过墓志和祭文,成为一时艳传的文坛佳

②话。李商隐虽与杜牧有远亲关系,③但此前似无诗文往来,故注家以为李给杜牧赠诗当在此时,是可信的。收稿日期:2004211215

),男,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简介:董乃斌(19422 

①这两首诗是《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陵(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汉江远弔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②李商隐《樊南乙集序》“

:是岁葬牛太尉,天下设祭者百数。他日,尹言:吾太尉之薨,

有杜司勋之〈志〉与子之奠文,二事为不朽。”

③杜牧堂兄杜

杜七兄指杜

—12—。,与李商隐有远房姑表关系,请参《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及冯浩注文,这里的

无论从何角度言,杜牧都应对此有所反应,也能够有所反应(杜此时尚有精力写《牛僧孺墓志》那样的宏文,身体不是太差)。如杜牧对李商隐有友谊,则除答诗外,还可有别的举动,然而实际上却都没有。如果不把这看作纯系偶然,那么,其中似乎有些原因可供探讨。

下面的讨论完全是探索性的。既然设想是杜牧有意不答复李商隐的赠诗,当然要侧重考虑他这样做的原因,较多涉及他与李商隐思想行为不合的方面———也许正因为存在这些方面,才使杜牧对李商隐的热情采取了沉默态度?但杜牧不答李商隐赠诗也可能与这些全无关系。事隔千年,又无直接依据,笔者所论自免不了猜测臆断的成份,绝不敢自是。不予讨论则又于心耿耿。需要声明:李杜二人尽管有下述诸多不同之处,或者进而说,二人之间只有单方面寻求友谊的渴望而并不存在实际友谊,但绝不妨碍二人都是杰出诗人。齐名的诗人有友谊固是美事,无友谊或性格不合,甚至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也毫不影响他们的文学史地位,这应是没有疑问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杜牧与李商隐二人究竟有哪些不同。

一、对党争的态度不同

李杜二人对晚唐政治的感受和看法有不少共同点,特别是对晚唐三大政治痼疾中的两个: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他俩都是深恶痛绝的。对于朝政的腐败,乃至对于唐朝可忧的前景,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甚而至于,对于晚唐另一个政治痼疾———朋党之争,他俩都可能同样持反对或不满态度。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他们自己在这场波及面很广的朋党之争中,也不能置身事外,无论他们主观意愿如何,己地卷进了这场党争,或至少被视为厕身于朋党之中,,。杜牧的堂兄杜是牛党的中坚人物之一。,因为晚唐的朋党之争,,。家族、亲属、同年与座,,在青年时代还直接受过牛僧孺

①。这在他为牛僧孺写的《墓志》中,有鲜明表现。相反,

。,尽管在李德裕当权的会昌年间他曾多次上书,对平藩和御边战争提供过许多精到的意见,但或许因为他的社会关系和党派色彩,他并未因这些意见的正确精辟而受到重用,而是辗转于黄、池、睦三州刺史的任上。这样也就增加了他对李德裕的反感,并使他对会昌之政的成就不能作出很公正的评价,而在他后来写的《牛僧孺墓志》《、杜顗墓志》《、祭周相公文》中有明显

②的贬低李德裕的倾向。  李商隐的情况比较复杂。作为一介寒士,他本无卷入高官集团派系斗争的必要和可能。但他自青年时代起,与牛党的令狐楚父子建立了很深关系,他的骈文技巧从令狐楚学来,他之得中进士与令狐绹大力推荐有关,令狐楚临终一定要他去执笔《遗表》,他自始至终参与了奔丧护柩之事,实际上某种程度地被视为令狐子弟。只是在他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进而成了王家女婿后,才受到令狐绹的厌弃。因为

③王茂元被视为李党(其实并无根据),令狐绹就攻讦李商隐是“忘家恩,放利偷合”。应该说,这是令狐绹派

性太强,心胸狭隘,硬把“先牛后李”的罪名扣在了李商隐头上。李商隐为此很痛苦,曾反复向令狐绹陈情辩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中初年李德裕彻底失败的日子里,李商隐倒确实由同情而至于倒向李党①请参《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高彦休《唐阙史》所述杜牧在扬州狎妓及牛僧孺保护规劝的故事。

②杜为牛党中坚,见两《唐书》杜本传。杜牧受牛僧孺关照,会昌年间杜牧有《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等,李德裕奇其才,实际上亦有所采纳,而不予重用,致使辗转于黄、池、睦三州刺史等事,均见两《唐书》杜佑传所附杜牧传。《牛僧孺墓志》基调为美牛贬李,如写牛之宽仁忠厚不计前嫌“:李太尉志必杀公(牛),后南谪过汝州,公厚供具哀其穷,为解说海上与中州少异,以勉安之,不出一言及于前事。”《杜顗墓志》写李德裕贬袁州,曾悔恨“:我闻杜巡官言晚十年,故有此行。”

③见《新唐书文艺传・李商隐传》。又《旧唐书文苑传:・李商隐传》“: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13—

了。他追随李党重要人物郑亚去桂海,接受郑亚委托为李德裕《会昌一品集》作序,无保留地赞扬了李德裕的会昌相业。他的这一表现获得后来研究者好评,认为他不顾李党失势而支持之,说明他能从政治大节上

①对待党争。问题是到了大中三年,他回到京师并做了京兆尹掾属后,又写了堪与杜牧《牛僧孺墓志》比美的祭文。这篇祭文虽已佚失,但其基调必是赞扬哀悼牛僧孺可不待言。在党派观念强的人看来很难统一起来的事,李商隐就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全都做了。在当时势难调和的牛李党争中,他到底应归于何派?或者他乃是超脱于党争之上?尚可商榷,但他在牛李党争中的行为确与杜牧又很不相同。杜牧是色彩鲜明、一党到底,李商隐则有几次变化,比较暧昧。事隔千年重看历史,李商隐的行为自有其原因,有变化也不一定不好,更不是就不能允许,但李杜在党争中表现的差异却是不能否认的。当李商隐向杜牧赠诗时,杜牧本该作答却终未作出相应表示,会不会与此有关?

二、文学观的不同

李杜二人在晚唐不但诗名相埓,而且文学观也并非处处矛盾。他们都是接受儒家诗教观,以诗歌为言志抒情、美刺讽喻之具,并有大体相近的好尚,如都喜爱屈原、杜甫、韩愈、李贺的作品。但细辨之下,还是可以发现二人之间的微妙差别。

首先是对文章的态度。李商隐十六岁就能写很好的古文,但遇令狐楚后发生从散入骈的转变,后竟以四六名家,且终生以此谋食。晚岁似曾反思后悔,但到底未能写出散文的杰作,如杜牧《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那样的鸿篇巨制。杜牧也能写骈体,但显然更倾心于古文,,文学史上也以他为韩愈古文运动的后劲。

其次在诗歌的审美标准方面。感,相反,③,。但杜牧对白居

,“:国俗厚薄,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

④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杜牧之言显然

偏激了。他所以如此,可能与他极其赞赏张祜,而白居易更看重徐凝,张徐二人曾赴杭求荐,张被白屈为第

⑤二的过节有关。这虽系传说,却也反映了杜、白诗歌审美趣味的不同。总之,在对待白居易和长庆诗风的

态度上,杜牧李商隐的距离不小。

  再次,他们文学观的微妙差异还体现在各自创作的风格之中,杜牧和李商隐诗风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因为造成这区别的原因不仅在于文学观的差异,更在于个性的不同,所以,我们把这一点放到下面来谈。

三、个性的不同

李杜二人个性确有较大差异。杜牧出身名门,虽父亲官位不高,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宰相,杜牧也总是以此为荣。他的堂兄杜尚宪宗岐阳公主,荣为驸马,家世可知。杜牧自视极高而生性豪爽,其身上不免贵公子习气,即与此有关。他也确实才能卓越,具有高远的政治抱负,常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一旦步入官场,思考、议论和撰写的,就都与军国大事有关,并以积极姿态介入政治。他不甘心仅做一个文人,也①如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序》认为李德裕“入相,荐自晋公(裴度),功流社稷,史家之论,每曲牛而直李”,所以李商隐“之就王(茂元)郑(亚),未必非择木之智、涣丘之公”。今人,包括笔者也多从此角度肯定李商隐。

②见《蔡宽夫诗话》,转引冯浩《玉溪生诗集详注》卷二《骄儿诗》注《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见《樊南文集详注》卷八《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樊南文集补编》,卷七《与白秀才状》。版本同上。④《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戡)墓志铭》《樊川文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⑤见范摅《云溪友议》卷中“钱塘议”条,并参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酬寄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诗冯集梧注,见《樊川诗注》《续修四库全书》,本。

—14—

不甘仅为州县小吏,特意注释《孙子兵法》,内心渴望镇守边疆领兵打仗,以复兴大唐,故他对长期担任刺史而未为方面大僚强烈不满。《新唐书》本传云“: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李商隐虽也出身仕宦之家,但基本上属于中衰清寒阶层,其父、祖官位低,去世又早,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艰难困顿中度过,所以才会依附令狐,寻求奥援。李商隐自视也很高,但其才能主要在文章诗笔,一生作人幕僚,类似文字秘书,连治理百里的县令都未做过,实际生活使他的政治抱负很难有多么宏大和具体。他常以诗歌针砭朝政,但他算不得官僚集团中人,更像一个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的自由知识分子。

杜牧的气质偏于阳刚外向,热情坦率,敢爱敢恨,年轻时在扬州有一段风流放荡的生活,接触过许多妓女,但也止于玩乐而已,并未启动真情。对美丽女子,他往往动心,常有浪漫的言行。对此他并不隐瞒,甚

(遣怀》)等于天真地亲授诟病之把柄给历代正至在诗中坦然承认“: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人君子们。他的诗风以豪健朗丽、骨气端翔为主,读之如见心胸透明之人,优点是晓畅利达,所向无前,缺点是有时锤炼不够,略显浅直。四库馆臣论杜牧诗,以为“平心而论,牧诗冶荡于元白,其风骨则出元白上”,①基本是公允的。李商隐的气质则比较内向含蓄,感情细腻而缠绵执着,在艳情生活中常常陷得较深,爱得很苦,因无力(客观上也无可能)真正冲决束缚谋取幸福,因而痛苦既深且强,更不易忘怀解脱。那些隐微的事件和感情本不宜公诸于世,但又忍不住要寻求表现,于是千思百虑,千锤百炼,诗风不免深曲晦涩,藏头露尾,常以美丽古奥的形式包裹难言的故事和深情。读李商隐诗,对其人的感觉恰如他死后崔珏

(哭李商隐》悼诗所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其二)崔珏着眼于政治抱负,活言,那么把“凌云万丈才”戏改为“满腔柔爱情”,,李杜二人都是重情的诗人,也都有过自己的艳情生活,,,和程度,特别是表述的坦率隐晦方面,四,那么,除以上所说那些差异可能是潜在原因外,或许也与李之赠诗本身的某些方面有关?这里也试作探讨。

李商隐两首赠诗虽有引杜牧为知己并隐然自比之意,但对杜牧确是一片赞扬和友好,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其中有几句,从李商隐主观意图和用典惯例来说本无问题,却会不会可能使杜牧有所不快,不妨作些分析。李诗中有这样两句“: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用江总比喻杜牧,一方面恰巧他们的名、字构成方式相似:一个是名总,字总持,一个是名牧,字牧之。这样的比拟,是一种文字游戏,在极熟的朋友中未尝不可,但含有戏谑性,不免稍欠庄重,与李诗全篇崇仰敬佩的格调略显扞格。当事人也可能因其语调滑易而不太舒服。另一方面,古人用典往往只取一偏之义,如以江比杜,是说二人文才相仿,或者还有注家姚培谦说的“总见文章必传世”之意,而并不涉及江总其人别的侧面。但作者的用意与读者的感受是否必然一致?此种用典惯例,杜牧固然不应不知,但是否会有具体的例外?也应考虑。关键在于江总这个人比较复杂,他的文名虽盛,但其生涯中有着很不光彩的另一面。江总任官于南朝梁、陈、隋三代,在陈后主朝位至尚书令,对荒淫无道的皇帝毫不进谏,反而同流合污,推波助澜。《陈书・后妃传》载:面对隋兵压境的严峻形势,陈后主每日仍只与张贵妃、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女宠,和袁大捨等女学士“共赋新诗,互相赠答”,并选宫女千百,演唱这些新诗中尤其艳丽的篇章。(如)而参与此种活动的,就是以江总为首的一批《玉树后庭花》“狎客”。所谓“狎客”,定义如下“:后主之

②世,江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範、王瑳等十余人,当时谓之‘狎客’。”作为

一个冢宰大臣,竟成为帝妃的“狎客”,直到陈亡,又在隋朝任职,江总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李商隐有①见四库全书本《樊川文集》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

②见《陈书》卷二七《江总传》。《南史》卷三六《江总传》所记基本相同,并特意引出江总晚年粉饰生平的《自序》,指出“识者讥其言迹之乖”,揭示其自述的不可信。

—15—

《南朝》诗云“: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虽非着力鞭挞江总,但对他以文才服务于荒淫败亡之朝,显然持着讽刺和鄙夷态度。当然,李商隐给杜牧赠诗用到江总之典,绝不会采用此意。但读者杜牧的感受就很难说。倘若因某种联想而导致不快的感觉,也不能就责怪他不懂惯例或不够幽默吧。

小 结

从杜牧的不答李商隐赠诗,想到他俩友谊之有无,进而想到他俩党派立场上、文学观念上和个性气质上的种种差异,本意是想探究其中的缘故,但如射谜,未必能中。倘若有一天竟发现杜牧向李商隐表示友好的史料,则上述假设更将全线崩溃。然而,即便如此,晚唐两位大诗人各方面的差异仍然值得关注。揭示其差异,突出各人的特点,真正弄清他们的关系,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展现他们各自的形象、诗歌内涵和成就。特别是杜牧,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李商隐的关系只是许多问题中的一个而已。顺便一提,与李商隐研究相比,杜牧(还有同时而齐名的温庭筠)研究要薄弱得多,确实亟待加强。这也是本文较侧重于杜牧分析的原因。

AComparisonBetweenLiShang2yinandDuMu

———TheTwoPoemsGivenbyLiShang2yintoDuMuandOthers

DONGNai2bin

(SchoolofLiteralArts,ShanghaiUniversity,S  Abstract:BothLiShang2yinwell2OnceLiShang2yingavehistwopoemstoDu’tThereason,althoughthereweremanyotherocca2sionalfactorsapoliticalposition,differentliteraryviewandindividualcharacterfromLiShang2yin.Butfactthattheywerenofriendsdoesn’tinfluencetheirliteraryfames.Itisnecessarytomakeanapproachtotheirdifferentpositions.

  Keywords:friendship;thefightingofpoliticalparties;literaryview;individualcharacter

(责任编辑:洪 彬)

—16—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六
《重审杜牧_清明_诗案》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10年4月第24卷第2期

Apr.2010Vol.24No.2

重审杜牧《清明》诗案

纪永贵

(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杏村"在宋诗中出现过3次。据考察,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这27个杏花其余全是虚称,则《清明》之中的"杏花村"也当是虚指。学者从目录学、诗韵学、诗歌风格学等角村除了南宋方回诗中一个"杏村"是实指外,

度曾经怀疑过杜牧对《清明》诗的著作权,此外,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去看,《清明》诗也不可能为杜牧所作,它只能产生于两宋之间。南宋以《清明》诗意的词《锦缠道·春游》,但至少有四点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来的个别词选中录有一首署名北宋宋祁的已经化用了果。

[关键词]《清明》;杜牧;杏花村;诗意传承;锦缠道[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0)02-0042-09

1

杏花村在当代并不是一个特别响亮的文化符号,但是在山西临汾、安徽贵池、江苏徐州和南京、

湖北麻城等地,它却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地方口头意象。这些杏花村本是一个个地理村庄,但今日都是与一首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扯上了关系,《清明》诗是否为杜牧所写,是事关杏花村合法身份的重要依据。千百年来“杏花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引人注

词语、商标,其关键原因则是其中包含着目的意象、

惹人遐思的“杏花”意象。“杏花”与“村”的结合,则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杏花村,其实这个意象是由是

唐人所创,而它所附着的独特意义却是宋人完成的。

“杏花村”一词初见于唐诗,今存唐诗中有三首诗提到了“杏花村”这个完整的词组。

(1)许浑《下第归蒲城墅居》《(全唐诗》卷五三二):“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3)温庭筠(补遗《)与友人别》《(全唐诗》卷五八三):“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一望即知,这三首诗中咏及的杏花村并不是特指的村名,而只是泛指。三首诗不约而同地为杏花村提供了对仗的意象,杨柳路、杨柳渡、杨叶社,它们泛指的身份更明显。对仗的两个意象共同营造出潮湿、淡冷、孤寂、无助、偏僻的境界,表达了一层浓浓的感伤情怀。这三首诗中已经出现托名杜牧《清明》诗中的所有意象:寒食(清明)、微雨、行人、伤春、失意(断魂)、牧竖呼犊(牧童)、半醉(酒家)、杏花村,但是这些意象之间还未能有机地融合起来,尤其是杏花村中尚无酒。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杏花村作为景点,既不可能在山西,也不可能在安徽。

许浑《下第归蒲城墅居》中的“蒲城”最易产生混淆,“蒲城,古县名,非河中之蒲州,而在今陕西大荔县。浑大和前屡次赴京应试并未有营建别墅之举,

营建蒲城别墅当为‘西上四年’久羁北归期间”,所以许浑所咏杏花村当是关中之景。薛能诗中既曰

(2)薛能《春日北归舟中有怀》《(全唐诗》卷五

“归舟向蜀门”又是“北归舟中有怀”,当更在蜀地之

六○):“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

南的“边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八:“薛能,

热杏花村。净镜空山绕,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

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但这并不能成为今

回首未终恩。”

天山西汾阳杏花村的历史证据,因为汾阳人薛能的

收稿日期:2009-12-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杏花审美文化研究”(08030503045)。

作者简介:纪永贵(1968-),男,安徽贵池人,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民俗学。

第2期纪永贵:重审杜牧《清明》诗案43

这首诗其实是在嘉州北归舟中所写,诗中是典型的

蜀中之景。《唐才子传》卷七:“福徙帅西蜀,(薛能)奏摄嘉州刺史。造朝,迁主客、度支、以自副。咸通中,刑部郎中,俄为同州刺史,京兆大尹。”据此当知,他的“北归”“向蜀门”,是他离开嘉州(今四川乐山)向北而行,目的是“造朝”(回长安去)。温庭筠与友人告别的地理背景是“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可

唐代仅存的这三知在长安周边地区。因此可以说,

首诗中的杏花村都不可能是具体的村名,而只是泛

写作者所见的春景而已。

到了宋代,关于杏花村的诗词明显增多,其意义也渐次明朗起来。可是研究论文却从未关注过这些重要的文献材料,笔者曾将全部所见宋诗中出现过17次、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花村”和宋诗中出现过3次的“杏村”所有作品辑录发表过②。唐宋两代近七百年间留存至今且可见的诗词

“杏花村”、“杏村”这两个词组一共出现了作品中,

28次(包括《清明》诗)。但是经过分析,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除了方回提到歙县城南确实有一个名叫

“杏村”的地方,其余全是虚指。也许诗人们所见真

“杏花之村”,但是经过文学处理之后,它是一个个

便成了一个文学意象;它已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村庄,而是涵容了独特而固定的寓意了;它只可能存在于诗人的意念世界里,在历代文学创作中沿袭传承。后来各地杏花村的理论起源都不约而同地向《清明》诗靠拢了。其间定有先有村、后挂名者,也必有因诗而得名者。总之,今日文化视野中的杏花村在理论上全都是文学意象生根发芽的结果。既然28个杏花村中,已知一个是确指,26个是虚称,那么《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又当怎样呢?。

《清明》诗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锦绣万花谷·后

(最早序于1297年)一书中选有《清明》诗,珠诗格》

已有《清明》之诗题,且署名杜牧之,其实它是受到《千家诗》的影响。

然而今存署名谢得精选的《千家诗》有不少错讹,刘永翔先生说:“这部选本却有很多错误,诗中的字句每每误钞妄改,甚至连诗作者的姓名也常常张冠李戴。究其原因,当由编注者是三家村学究,学非通人,书又失检,诗的来源大都辗转传钞,遂至以旧题作谢枋得选,绝不可信。因谢氏原是颇讹传讹。

有学养的高士,要是由他来操选政,决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如此之多。何况入选的七言绝句之《花影》,实出自谢氏本人的手笔,却署上了苏轼的大

名!”

《千家诗》七言绝句是按时令、节候编排的,杜牧《清明》诗编为第48首,刘永翔先生校议曰:“此

《樊川诗集》中都找不到。刘克诗在任何一种版本的

庄选此诗入《后村千家诗》卷三,不知何故,竟署作者为杜牧,此选继之,遂一直被认为杜牧之所作。按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升州(今南京)》,已有“杏花村在县(江宁)西,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之记,虽未录其诗,但可见至少在五代时已有此轶事流传,故后世编写的《江南通志》、《池州志》等,也都相承此诗为杜牧所作。由于书阙有间,至今作者未能考定。”

这段话的第一句说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杜牧诗集中从未收录过此诗。但后面就有些问题了,不知道刘先生所据的是何种版本的《太平寰宇记》。查《文渊阁四库全书》,“升州”条下并没有这句话。有人查出这个说法“源于《新修江宁县志》上的‘寰

宇记谓即杜牧沽酒处’的错误记述”。按《新修江宁

县志》所说,如果《寰宇记》就是《太平寰宇记》,则

诗为杜牧所作也就没有问题了,因为该书成集》,该书编者的序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9),《清明》

书于北宋初年,既然有此语,说明《清明》诗当时完卷二六“村·杏花村”下录了《清明》诗,小注曰:“出

唐诗”,但是,该诗既未署杜牧之名,也无“清明”之整存在且已广为传播。作者确认为杜牧,这是何等题名。将《清明》诗归于杜牧名下,最早是古代童蒙读物《千家诗》。南宋刘克庄(1187-1269)最先编纂了《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又称《后村千家

③诗》,分十四个门类,二十二卷,共选近体诗1281首。因过于庞杂,童蒙不易消化,据说宋末谢枋得(1226-1289)对之进行了精选,后来明末王相又加以重订,名为《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共223首。清

《分门纂类唐人黎恂又再选重订,使之趋于成熟④。

宋时贤千家诗选》“旧题为刘克庄所编,但经过学者研究,认为此书是晚宋福建书商盗用刘克庄之名编成的一部诗选,经此牟利。⑤”略晚于《唐宋千家联

的重要,哪里要等到南宋《千家诗》出来呢?其实这

种说法既违背历史,也违背逻辑。

《太平寰宇记》是宋人乐史奉太宗皇帝之命编撰的全国性地理书,共二百卷,当是北宋文人政客必读书。其中既然有此一语,苏轼等人岂能不知。从杏花村与酒家的对应关系来看,在宋初,这种说法

此志中的“寰宇记”三也绝不可能发生。笔者以为,

字也许不是指宋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而有可能是《明寰宇记》,此书今已不见,但史有记载。清人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卷六“地理类上”记有三种明代相关地理著作:“《寰宇通衢书》一卷(洪武二十

44池州学院学报第24卷

七年九月书成)。《寰宇通志》一百十九卷(景泰□年陈循等修)。《明寰宇记》一卷。”如果《太平寰宇记》可以简称《寰宇记》,则在明代语境中《明寰宇记》简

《寰宇记》也无不可,这样就符合情理了。因为称为

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所修《江宁县志》已记有杏花村,所以《明寰宇记》功《寰宇通志》根据地方传闻记下此语也不是没有可能,而《新修江宁府志》则是

)所修,远在《千顷堂书目》之清嘉庆十六年(1811后。刘永翔先生学识渊博,但他所引的《太平寰宇

记》之语的来源很像他批评纪昀等人常犯的错误———引诗常不从本集而从《千家诗》上引用,于是连错讹之处一并引来了。刘先生所引此语也可能是从地方县志而来。

朱易安、缪钺等从版本学、目录学、诗韵学出发对杜牧写过《清明》诗的怀疑,因为“书阙有间”,至

《〈清明〉诗是杜牧作的吗》⑧今仍难成定论。朱易安

从目录学和诗歌风格学两个角度来推论,结论是:《清明》诗“不象是杜牧的作品”。又如缪钺《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⑨从目录学和诗韵学角度

“第一个问题:《清明》诗是否杜牧所作?我的论证了答案是:可以怀疑的。”再进一步讨论了“第二个问题:《清明》诗中所谓‘杏花村’,究竟在什么地方?我的答案是:无从考定。”薛正昌《〈清明〉诗与“杏花村”辨》⑩搜集了关于杏花村的五种说法,然后从方志、地理、气象等角度展开讨论,结论是:“我以为《清明》诗里的‘杏花村’,只能是虚指一个杏花盛开的村庄而已,在当时绝非一个专有地名,也不是指一个真实的村庄名,更不指贵池城西。”他没有否认杜牧写过《清明》诗。文伯伦《〈清明〉诗非杜牧所作

11

略说》从渊源、诗话文献、诗风三个角度提出怀疑,认为“《清明》一诗托之杜牧,可能一则杜牧长期在江南一带任刺史,二则因为他有许多怀古的诗脍炙人口,深得人心”,并认为“说这诗是南宋人所作,大概不错。”

于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想,只认同即可,今日很多唐诗选本就明确将之归于杜牧名下。也有人从诗歌风格来表示怀疑的,认为该诗“倒反而和宋人诗‘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同一类型,所以,这首诗绝不是唐人之作,更不是杜樊川之作可以肯定。独怪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的《唐诗鉴赏辞典》将《清明》一诗收入,并附周汝

12

昌先生解说,对此一点也没有表示怀疑。”然而,他虽说“可以肯定”,其实只是凭感觉,并没能说出发人深省的理由来。胡可先在《〈清明〉诗作者和杏

13

花村地望蠡测》一文中竟然得出“清明诗作者实

的结论,其论证不像是“蠡测”,而简直是猜为许浑”

测,因为他没有考察杏花村意象寓意形成的过程。2006年,卞东波从《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一书中选《清明》诗出发,得出《清明》诗非为杜牧所作的结有

论,但他的论证只取了江湖诗人何应龙的一首诗《老翁》来作论,明显力度不足,且认为《清明》诗是南宋人受宋祁《锦缠道·春游》词影响而创作的,他

《清明》诗不是唐诗的同时,却没有怀疑该词在怀疑

也非宋祁原创的可能性。

2

除了目录学、诗韵学和诗歌风格学提供的证据不支持《清明》为杜牧所作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来看看这首《清明》诗可能出现于何时?所谓诗意传承,即是指在诗歌创作史上,对于某种独特诗意的开掘,总有一个首创者存在,而后,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诗人在其基础上,或引用、或套用、或剪修、或熔铸、或旁伸、或累积,不一而足。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上,可以清楚地辨别某些诗意的传承史,同时,文学史的通例还有,诗意传承具有不可超

只有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越的时间局限性。比如,

记》之后,桃花源的意义才能够被后代诗人所化用,如果有谁发现庄子有一首包含此种诗意的作品,那槐花意象只就是伪托。杏园意象只有在盛唐之后、

有在中晚唐之际才能与科举功名的意义相关联,而唐前绝不可能出现这类意蕴的诗作。《清明》诗最受人关注的要义乃是营造了杏花村与酒家的诗意融合,那么杏花村可以指代酒家的观念在文学史上始于何时?

2006年第3期的拙文发表于《中国地方志》

《论杏花村的文化属性》所引的16首宋诗,基本上是按作家的生活时代排列的,只要留心一下,就可清楚地发现,最早将杏花村比拟为酒家的是第4首邓肃的诗“一杯得杏花村”。邓肃,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生活于徽宗、钦宗、高宗时代。绍兴二年(1132)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14二。其余涉及此意的诗均出于南宋人之手。第9首宁宗时代,第10首万俟绍之作者曾丰生活于孝宗、

生活于孝宗、宁宗时代,第11首薛师石生活于宁宗、理宗时代,第13首方回、第14首何应龙、第15首于石、第16首东湖散人等均生活于宋末元初。所引的四首宋词也恰好说明同样的问题,最早将杏花村与酒家联结的是周邦彦《忆钱塘》和谢逸的《江神子》。周、谢均生活于徽宗时代。邓肃的诗与周、谢的词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暗示,在北宋徽宗时

第2期纪永贵:重审杜牧《清明》诗案45

代,杏花村意象已经与酒家相关联了。但是这层意

旨在当时似乎并不广为人知。连周邦彦的主子宋徽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三宗也不太留心此意。

《题宋徽宗〈杏花村图〉》:“宜春小苑春风香,有一首

宣和閟殿春昼长。帝所神霄换新诰,江南花石催头纲。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制。岁时婚嫁杏花村,桑麻鸡犬桃源世。杏花村中花冥冥,紇干山雀

无乃负担趋青城。君不群飞鸣。巾车挈箧去何所,

见,杏花寒食钱塘路,鬼磷灯檠风雨暮,麦饭何人浇

一盂,孤臣哭断冬青树。”果有此画,则徽宗只是为白居易和苏轼笔下的朱陈村与杏花村所感动,形象而生动地重现了苏轼所见到的《朱陈村嫁娶图》中的情景。宋徽宗并没有像他的臣子邓肃和周邦彦那样,写一幅“杏花村酒旗渔市图”,一种简便的解释就是,这位具有文艺天才的皇帝并不太关心杏花村的这层象征意义。

在徽宗时代之前,唐人三首诗中的杏花村与酒或酒家都没有直接的关系,温诗中虽有“半醉”之辞,但他明显是在“都中”喝的酒呢———“半醉别都,而他所见的“杏花村”却在“古原”上。从时间上门”看,十分巧合的是,许浑(791?-?)与杜牧(803-852)交谊甚深,许年长于杜牧。既然许浑写了关于杏花村的诗,杜牧读到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许浑诗中的杏花村只是泛指,因没有包含酒家之意,所以与杜牧《清明》诗构不成仿作或和作的条件。杜牧对温庭筠(812-870)的诗才也颇为赞赏,在杜牧

15

临死的那年,温庭筠曾向杜牧上书,可知二人关系不错。因不知温的杏花村诗写于何时,所以可作两种推想———该诗写于杜牧《清明》诗之前或之后。

薛能(817?-880)比杜牧稍晚,薛能于“会昌六年,狄慎思榜登第”。会昌六年为公元846年,正是杜牧离开池州赴睦州任上的那年。当薛能去四川嘉州任职时已是“咸通中”了,可见他的杏花村诗也写于此时,可是咸通(860-874)时,杜牧已经谢世

16

意蕴。

若杜牧是因许、温二人之诗或自出胸臆写了《清明》诗,则该诗在传播过程中对后代的诗人难免

《樊川诗集》没有收录,但南宋的诗产生影响。虽然

选家还能见到,则此前该诗一定有自己的流播渠道和领地,换言之就是,如果不是南宋时代出土文物的话,那么总会有人见到这诗的,见到了总有人会化用其诗意的。可是在晚唐至徽宗时代的二百余年间,今只发现了宋白和苏轼的杏花村诗,且二诗都只是运用杏花意象“春意浓郁的理想境地”的诗意。以苏轼阅历之丰富、学识之渊博,只要当时真有这首《清明》诗,他就有可能知道;再以苏轼之风雅,他既然已将杏花村意象入了诗,就不会对杏花村包蕴酒家的意蕴漠然处之。那就是说,从保守的角度看,这二百年间似乎没有人读到过这首《清明》诗。在当时那个诗潮涌动的时代,合理的解释是,其时压根

《清明》诗。儿就没有这样一首署名杜牧的

那么,如果没有这首诗,而徽宗时代已经建立的杏花村与酒家之间的对应关系又是从何而来的

呢?笔者认为,这是杏花意象在宋代文学中自然发

宋初穆修《村郭寒食雨中作》“寂寥村郭:展的结果。

见寒食,风光更着微雨遮。秋千闲垂愁稚子,杨柳半湿眠春鸦。白社皆惊放狂客,青钱尽送沽酒家。眼前不得醉消遣,争奈恼人红杏花。”这简直就是《清明》诗的姊妹篇,它写的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杏花村”。其诗意虽然处处都与《清明》诗相关,但是作者绝没有模仿清明诗的意图,他倒是很得意自己对这个“杏花之村”的独特发现呢!欧阳修也有一首写杏花时节的宴饮之作《圣俞会饮》:“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又如元绛《和上巳西湖胜游》:“清明风日战方酣,朱毂雍容拥旆鬖……。湖水绿烟浮醉席,杏花红雨拂春衫。”刘敞《狎鸥亭》:“波光柳色交相乱,野客沙禽特共闲。

(852)。据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薛能笔下的“杏花村”未醉那宜径归去,夕阳犹在杏花山。”徐积《答杨存中》“出郭人来又换诗,:七香官酒杏花枝。我诗却恐是写于杜牧《清明》诗之后的。“杜牧在当时负有盛

名,所以他的文集流传很快,在他卒后数年间,皮日春风惜,莫使春风度度知。”郭祥正《毂毂》“毂毂复:休为童子时,在乡校中已见到《樊川集》的传抄毂毂,怪禽安用啼。杏花已烂漫,月色正相宜。提壶

本。”皮日休,湖北襄阳人,约生于公元834至838取新酒,酌我金屈巵。行恐风雨来,乱红辞旧枝。”这

些将杏花与饮酒相联的宋诗还有不少,像穆修那首年间。皮日休当于855年前后就见过杜牧诗集,则

“咸通中”更有可能读到杜牧的作“清明诗意”已很完整的宋诗也不是孤篇。社会名流薛能在

品。何况薛能与杜牧是相识的,薛能《许昌集》卷五郭祥正《招陈守倪倅小酌》:“梅花落尽杏花迟,就有终日廉纤细雨霏。不倒一樽消客恨,《投杜舍人》七律一首,杜牧《赠薛判官》等诗中可令醒眼送春

18

归。”郭祥正《三月三》“一盏扶头又半酣,:久无归梦的薛判官可能即是薛能。如果杜牧真有《清明》

诗,薛能就不会在诗中装作不知道杜诗中的杏花村到江南。桃花欲发杏花谢,细雨斜风三月三。”苏辙

46池州学院学报第24卷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山行喜遇酒旗斜,无限桃花续杏花。与世浮沉真避世,将家漂荡似无家。”这些《清明》诗在,他们在立意、构思、诗人心中若有杜牧

造语时难道不会受到影响吗?合理的解释是,他们没有读过那首《清明》诗。而郭祥正(1035-1113)和苏辙(1039-1112)的生活年代均已延伸到徽宗朝(1101-1125)了。

杏花与酒意的结合在唐代就已分两途,一在官方的杏园宴,一在民间的清明饮。前者包容了功名得志者的激动与狂热,后者在文人心头中多少含有失意者的苦涩与无奈。在宋代,诗人们将杏花与酒的关系有意无意地引向了乡村,因为“杏园宴”已经成为一种远去的象征,则村酒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了。笔者对“村酒”意象进行了统计,《全唐诗》提及“村酒”的诗有18首,《全宋诗》同类诗有140首。唐

张南史、白居易之外,使用此意象的诗诗中除卢纶、

人均生活于晚唐。宋诗只有20首写于北宋,其余120首全出于南宋,其中陆游一人就有29首之多。虽然酒来源于乡村并非始于中唐,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作为文学意象,它也是在晚唐才被发现的,并且在文人心目中,其重要性要等到南宋之时才得以体

可见,在两宋之交,从诗意传承的角度而言,“村现。酒”与“杏花”意象相结合的契机已经成熟。事实也正是如此,历史恰好为就我们留存了三首徽宗时代的“杏花村”与酒家相融合的诗词。而《千家诗》传播之后,这种诗意就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无论是文人笔下,还是民间口语中,都不再是什么秘密。如马子严(1175年进士)《归朝欢·春游》:“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刘辰翁(1232-1297)《须溪集》卷七《答赴啟》“宠招敢敬,:承兹佳恵。杏花村里,何须更指于牧童;竹叶尊中,行即相从乎欢伯。”张炎(1248-1320)《风入松·赋稼村》:“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而今存元明清戏曲小说中提到“杏花村酒家”的例子就更多了。

从诗意传承的视角来看,《清明》诗最可能产生于两宋之间,虽然没有证据来确断它与周邦彦等人的作品孰先孰后,但是对《清明》所营造的诗酒气氛的理解,笔者以为此诗似应产生于周邦彦之后。

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诗出于某个水平不错的诗人之手,但不知何故,不久其作者即已失考,后被

“落拓江湖在很多诗中都描绘了自己对酒的钟爱,

载酒行”“夜泊秦淮近酒家”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其三,此诗的江南风味也是一个似而非的理由。至于后来各地从杜牧宦迹来考察他到过的杏花村在哪里的思路,在此诗托名于杜牧之初并不是一个原因,因为从现存文献来看,当时现实中的杏花村与杜牧还没有发生关系。而宋人在诗词中也从不认

黄州、池州等地的杏花为此诗中杜牧所游是金陵、

村,因为在宋代,杏花村作为文学意象是没有地望

所属的。如果硬从地域来看,笔者倒是怀疑杜牧《寓言》诗很可能是其间联络的线索。

《全唐诗》卷五二五《寓言》:“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这首诗见于由宋人所辑的《樊川别集》,而宋人所辑的《樊川别集》与《樊川外集》均不收《清明》诗。从诗意来看,它同样表达了诗人的“春愁”,尤其是“杏花时节在江南”一句与《清明》诗似有寓意上的关联。另外,宋人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

春衫香满,空有孤村,水绕孤村。更没心情共酒尊,

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这首词化用了《清明》诗意,将“杏花时节”与“雨纷纷”连接起来,看上去就像是将《清明》诗与杜牧《寓言》诗嫁接在了一起。既然有这样的作品存在,则这种联想也有可能是将《清明》诗托名于杜牧的理由之一。

19

3

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对署名杜牧《清明》诗进行考察,可以认为该诗非为杜牧之作,但署名宋祁的一首词《锦缠道·春游》是形成这个结论的难题之一。《锦缠道·春游》“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宋祁(996-1061),字子京,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如果这首词真是宋祁所作,则杜牧(803-852)作了《清明》诗的可信度《清明》诗意的明就大大提高了,因为此词已有化用

显痕迹。有人就曾引用此词来解决问题:“《汾阳县志》还有‘汾酒曲’:‘甘露堂荒酿法疏,空劳春鸟劝提壶。酒人好办行春马,曾到杏花深处无?’末句的

‘杏花深处’,本于北宋文人宋祁的名句:‘醉醺醺,

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千家诗》挂于杜牧名下。这首诗能与杜牧相关联,尚寻芳酒。问牧童,

家有。’而宋祁的句子,又公认源于杜牧《清明》诗。窃以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在晚唐诗人中,杜

可见,这个甘露堂的杏花村,自唐宋以来是一脉相牧风流落拓,诗艺高超,其中绝句极佳;其二则是他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七
《论杜牧的边塞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卷第)期:;<=!".;=)

!"")年&月*+,-./0+123/.456,78/938-29+00848/>?>@A=!"")!!!!!!!!!!!!!!!!!!!!!!!!!!!!!!!!!!!!!!!!!!!!!!!!!!!!!!!!!!!!!!!

论杜牧的边塞诗

(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B(""")

收复失地、维护统一是杜牧创作边塞诗的思想基石。他的边塞诗主要反映了对边民的要:

同情、征人思妇的相互悬念、收复失地的愿望、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以及失地收复的喜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怜民思想,具有含思真切、气度恢宏的风格。他的边塞诗继承了其前人边塞诗创作的成就,又有新的拓展。

杜牧;边塞诗;爱国怜民;气度恢宏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6!"BC!"’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B!$#(""")$""DB$"!

而为宦官所杀。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二、反映征人思妇相互悬念的诗篇

边塞战争不仅使边民深受其害,而且给戍边的征人及其亲属带来不幸,因此,抒写征人思妇相互悬念,便成为边塞诗的传统主题。在杜牧的边塞诗中,也不乏此类诗篇。如《秋梦》: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这首诗以“梦”入题,以秋夜为背景,以“边思”为主旨,生如《闺情代作》:

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月照石泉金点冷,风酣箫管玉声微。佳人刀(一作力)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冬鼓白云飞。

全诗不着“思”字,而思妇悬念征人之情充满于诗行之间。以上二诗,与中唐诗人王建的《送衣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反映收复失地愿望的诗篇

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安禄山之乱,肃宗悉召河西兵赴难,而吐蕃乘虚攻陷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虏。文宗时,尝遣使者至西域,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而陷虏之人,见唐使者,夹道迎呼,啼泣曰:‘皇帝犹念陷蕃人民否?’”又据《旧唐书・武宗纪》载:“会昌二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过天德至杷头峰北,俘掠云、朔北州,乃征发许、蔡、汴等六镇之师,以太原节度使刘沔为回鹘南面招讨使,……皆会军于

长期以来,杜牧的文学思想、政治诗、咏史诗、妇女题材诗等是杜牧研究者时常涉及的论题,而对其边塞诗,则很少有人作专题研讨。本文拟对杜牧的边塞诗作一概论,以飨读者。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卒于宣宗大中六年(&D#)。他所处的晚唐时期,王朝已经急遽地走上了分裂衰亡之路。他立志要削平藩镇割据、收复河陇失地、维护王朝统一,最后希望能求得国泰民安。也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杜牧写出了字字珠玑、篇篇锦绣的边塞诗。杜牧的边塞诗,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反映对边民深切同情的诗篇

河西、陇右等大片土地为其长期践踏。战争使肥沃的良田长满牧草,善良的北边人民或成为离乡背井的流亡者,或沦为忍辱负重的奴隶。杜牧对边民的疾苦深表同情。如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率兵南侵,边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时任黄州刺史,惊闻此变,目睹惨象,写下《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首诗托物寓意,以雁喻人。全诗通篇用比兴象征,明写早雁,暗写人事,蕴藉深厚,反映出杜牧对犯边的胡骑的愤恨和对惨遭离散之苦的边民的同情。又如《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这首诗前四句是慨叹宰相元载对边事多有筹策,却不为

魂断之痛、边思之深。又安史之乱发生后,吐蕃、回鹘、党项等不断兴兵向南侵掠,动形象地揭示了美人秋夜残梦之凄、

”这两则资料表明,收复失地、维护统一,是上顺天意下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失地收复,太原。收稿日期:!""#$%!$%&

万 方数据作者简介:魏峨(%’(#$),男,河南夏邑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N&&"年

合民心。在杜牧的边塞诗中,反映他本人顺合这一时代要求的诗篇,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如《雪中抒怀》,其中云: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这是诗人襟怀的真诚袒露。“食肉寝其皮”,是诗人的誓言和目标,削平回鹘犯军的雄心壮志冲天撼地。又如会昌四年(!""),武宗再命刘氵蒙为筹边使,准备收复河陇,杜牧很高兴,于是作《皇风》: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薶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这首诗前六句颂扬武宗的神武,后二句抒写诗人赴边平虏的心志,诗行间饱含着忠君报国杀敌的激情。

四、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的诗篇

在王朝边事危机、生灵涂炭的情况下,大批将士奔赴边塞为国靖难。他们忠于中央集权,维护祖国统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杜牧对他们的英雄壮举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颂扬。如《重送》:

手扌然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杜牧所送何人,已无可考,但诗的主旨很明显:塑造了一个手持强弓,腰佩利剑,要“系取可汗钳作奴”的投笔从戎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颇似初唐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又颇似中唐李贺《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中的“书生”,但他少了些获取名利的热望,多了些为国靖边的豪情。全诗格调慷慨高昂,气度恢宏雄放,在唐边塞诗中堪称上上乘佳作。当然,杜牧并不排斥将士建功边塞而求得名利,如他在《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诗……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五、反映失地收复喜悦的诗篇

据《剧谈录》载:“白中书秉钧衡,大中初,吐蕃屈强,宣宗欲致讨伐,公首奏兴师,请为统帅,率沿边藩镇兵士数万,鼓行而前,既而大战沙漠,乘胜追奔,几及黑山之下,所获不可胜云:‘我知敏中必殄凶恶。’”为庆贺河陇的收复,老幼千余人来

到长安,见宣宗,欢呼万岁。杜牧此时正在长安为司勋员外郎,目睹盛况,写下《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宣王休道太原师。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肃宗以降至宣宗,历经九代帝王,历时近九十年,其间虽有瞬息的和平,但河陇一带长期沦于异族,“华人百万皆陷于虏”,更是抹不去的伤痕。国土沦丧之耻,生民所受之辱,今日得以削平,在杜牧看来,宣宗此功盖汉武胜宣王,所以当歌之喜之。另在《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远,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中,杜牧在盛赞宣宗收复失地的同时,又对王朝提出忠告:“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他要王朝加强北边的治理,慎防边患再起,保住来之不易

[#]($%&!%)

的胜利成果,足见其“善处成败”的谋略和气度。

除以上几类外,杜牧还有几首边塞诗,如《边上晚秋》、《游边》等是写边塞风物的,《并州道中》等是写征人厌战的,在此不再论析。

综上所述,杜牧的边塞诗含思真切,气度恢宏,恃才纵笔,独持拗峭,立足于维护王朝领土完整,渴望祖国统一,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他继承了他的前人,尤其是中唐一些边塞诗人,如王建、李益、张籍、李贺等人的创作成就,又拓展了边塞诗创作的领域,如反映对边民深切同情的诗篇。他反映收复失地愿望的诗篇、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的诗篇等,对后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宋代范仲淹、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诗中所流露出的对故土的怀念,对遗民的同情,都不难看出与之一脉相承的痕迹。杜牧的不少边塞诗,如《早雁》、《河湟》《、秋梦》《、雪中抒怀》、《重送》等,不仅是晚唐诗坛上的奇诗,在某些方面,如描述敌我交战的场景,尚不及他前辈的边塞诗有深度,这或许是与他缺乏实地的边塞生活有关,但不能因此看不到他边塞诗的闪光之处。参考文献:

也堪与盛唐边塞诗相媲美。当然,还应看到,杜牧的边塞中说:“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葩,

计。先是,河湟郡界在匈奴者,自此悉为内地。宣宗初览捷书[#]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

)*+*

(,-./012-31456783-9-:/3;</;-/3=:81-0/1<0-,>7/3;?8<@-/A7-0964BB-;-,>7/3;?8<"CD&&&,6783/)

01)&$23&:@7-5<3=/1843174<;71945,<(<14A0-/1-504318-054010-99.4-29/0-0-A4E-083;B4911-008140F/3=<.74B=83;<381F’G89504318-054010-99.4-292/83BF974H17-92.-17F54017-.-4.B-17-0-,17-289983;I-1H--394B=-09/3=17-80H8E-9,17-H897-9/3FJ4F9450-A4E-083;B4911-008140F,/3=983;17-4558A-09/3=2-3’9.0/89-/3=-3A4<0/;-17-2’@7-F-K.0-9917-/<1740’9=--.B4E-4517-A4<310F/3=2-3’G89.4-29/0-983A-0-/3=45;0-/1242-31<2’@7-F837-08117-5402-0/A78-E2-319/3=2/L-3-H=-E-B4.2-319’4(56%$7):,<(<;17-M04318-0M4010-99$4-2;B4E83;43-’9A4<310F/3=2-3;45;0-/1242-31<2

万方数据 

论杜牧的边塞诗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魏峨

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6000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2004,20(4)0次

参考文献(1条)1.欧阳修 新唐书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蒋婷玉 数峰无语立斜阳——简论许浑诗的万古伤怀之情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许浑是晚唐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在当时尤为杜牧、韦庄所推崇,陆游也称其为"晚唐之杰作".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许浑四人齐名,被后人称为"晚唐铮铮者".本文着重通过许浑 "吾生半异乡"的生活经历,和他所抒写的盛衰沧桑咏史诗、题材新颖的边塞诗、富有特色的离别诗,来概略地论述许浑诗作的万古伤怀之情以及体现出来的崇高美.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八
《李白、杜牧艳情诗比较》

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篇九
《3.古诗两首》

1

2

3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4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杜牧的诗 杜牧写的诗 杜牧的诗有哪些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杜牧写的诗有哪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杜牧写的诗有哪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084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