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坐船的诗句

关于坐船的诗句

2016-01-05 06:37: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一《乘船的常用句子》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坐船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一
《乘船的常用句子》

乘船的常用句子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

预订船票常用的句子:

Do I need a reservation to go by ship? 我坐船去需要预定吗?

Are there any unreserved first class cabins? 还有没有头等舱的船票?

I want to reserve a berth for a second class cabin. 我想预订一张二等舱的卧铺票。 How much for a one-way ticket to Shanghai? 去上海的单程票多少钱?

How much does a round-trip ticket to Penghu cost? 一张去澎湖的往返票要多少钱? Do you have any tickets available for tomorrow? 你们有明天的票吗?

What time dose the ship leave? 船什么时间启航?

I‘d like a refund on this ticket. 我要退这张票。

登船常用的句子:

Where is this ship bound for? 这船是开往哪里的?

What time must I go on board? 我什么时候登船?

Let’s go on board! 我们上船吧!

在船上常用的句子:

Look! The ship is lifting anchor. 瞧,船起锚了。

Where is our cabin? 我们的船舱在哪儿?

Porter, please bring my baggage to my cabin. 服务生,请帮我把行李拿到我的船舱。 How many days dose it take to Kyushu? 到九州需要几天啊?

When will this ship enter the port? 船何时才能进港?

How many ports do we call at on our passage to Kyushu? 去九州一路上要停靠几个港口? Dose the ship call at the port of Hong Kong? 船在香港会停吗?

Do you get seasick? 你晕船吗?

I think I have got seasick. 我有些晕船。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二
《中国船(诗歌)》

中国船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本 土

历经五千年血与火

穿越八万里雷与电

中国船

从远古的神话中起航

沿着光荣与梦想的航线

劈风斩浪

一路驶来

带着盘古开天的神勇

带着夸父逐日的执着

带着精卫填海的壮烈

带着女娲补天的豪迈

有多少石破天惊

有多少壮丽辉煌

可是

当它驶入近代

驶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水域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已使它

变得摇摇欲坠

破烂不堪

那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神州大地

到处是骨瘦如柴的身影

到处是被锁链捆缚的手脚

到处是如狼似蛇的皮鞭

和被皮鞭所抽打的生命

开裂在皮肤上

也开裂在心灵上的

伤痕

困厄与磨难

——笼罩着中国呀

贫瘠与羸弱

——充斥着中国呀

哀伤与辛酸

——写照着中国呀

屈辱与血泪

——浸泡着中国呀

然而

自从漫漫长夜中

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

开放出

一簇炽烈的火焰

中国船的命运

便一步步发生了改变

从此 从此啊——

以红船领航

中国船

不仅破开了迷雾

找准了航向

而且重整了旗鼓 加大了马力

开始如火如荼百折不挠地

朝着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奋勇进击

如今

我们的中国船

已变得硕大而威猛

昂然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

正在当家作主的喜悦里

创造着自己

和谐幸福的生活

如今

我们的中国船

已变得靓丽而多彩

迅速富强起来的中国人民

正在风云际会的岁月里

描绘着自己

未来发展的蓝图

鲜花铺满锦绣的大地

阳光洒满晴朗的九州

广场上飞溅的喷泉

向历史述说着

什么叫焕然一新蒸蒸日上

节日里升腾的焰火

向世界昭示着

什么叫日新月异地覆天翻

划呀 划呀

快快地划呀——

八千万勇敢的船员们

划呀 划呀

快快地划呀——

十三亿智慧的水手们

而且 而且呀——

要把胜利的歌声

传唱得更响亮 更恢宏

因为在那慷慨激昂的歌声里

蕴藏着

千秋万代的渴盼与憧憬

让我们

伟大的中国船

驶入 繁华胜景的更深处

让我们

辉煌的中国船

驶入 浩瀚春光的更深处

作者姓名:张文喜

作品署名:本 土

作者简况:男,出生于1962 年,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创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化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市房山区作协副主席,北京龙城诗韵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京房国鑫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策划部经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长虹东路2号

北京京房国鑫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邮政编码:102488

联系电话:010—89349828 13611062252

电子邮箱:zhbentu@163.com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三
《于坚:马斯河上的诗歌之船》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四
《诗歌《什么船儿》》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五
《小小的船 诗四首》

小 小 的 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 在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生活的颜色

一个小朋友问我,生活是什么颜色? 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

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

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

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

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

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

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

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

……

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 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 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

闪射着灿烂的彩色

月之故乡

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六
《古诗文名句--舟船 花 鸟》

2010中考必备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作者:佚名 古诗文名句--舟船 花 鸟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诗词名句—风 雨 雪 黄河 长江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唐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月 日 春 夏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清谭嗣同《豳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冬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秋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冬天已经到来了,冬天是一个寒冷但又浪漫的季节,所以中国古今有不少描写冬天的诗句,而这些流传下来的有关冬天的诗,唐朝竟占了二分之一,这确实是一个奇特现象,或许是因为较多唐代诗人喜欢冬天吧。

唐朝诗人流传下来的描写冬天诗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七
《古诗》

《绝句》课堂实录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同学们,我昨天从远隔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来到重庆。有幸跟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人生的缘分啊!我很高兴。但是上什么呢?大家手里还没有教材,教材在我这里呢,一会咱们发。我估计大家都会。因为我们要搞一个唐诗鉴赏。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有没有不会的,请举手?(学生笑)。师:一起来背一遍吧!预备——起。生:(齐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尽管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学生,赵老师没有冗长的开场白,而是开门见山,引入新课。既节省了时间,又体

现了对学生的信任。因为赵老师估计学生都会背诵这首《早发白帝城》的。下面展示了他独特的教学方法。 师:啊!没问题。大家都能做到熟读成诵,但是是不是都做到了会鉴赏?不好说。我们今天就来搞这首诗的鉴赏。我提几个问题,大家笔答。我准备了一个纸条叫“一言心得”(出示投影片:一言心得——精诚、精炼、精彩)。赵老师在鼓励了学生“啊!没问题”的同时,没有忘了给学生直接指出能够熟读成诵,并不代表就会鉴赏诗歌的事实。体现了一个有素养的语文老师对学生宽严有度,认真负责的精神风貌。下面我们看赵老师的“一言心得”的具体要求。师:它有三个要求。第一,精诚,所谓精诚就是要写真诚的话,不要虚假。第二,精炼。所谓精炼就是要尽量简短,言简意赅,说多了有时侯跑调。第三,精彩。所谓精彩就是你的话不但要说明白,而且要说生动。因为我们的一言心得同时是对你鉴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检测。不要小看一言心得,它的作用很大。虽然大家今天是头一次做这个练习,但这太简单了,没问题的。我现在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请大家思考,想好了就写一言心得。师:(边讲边板书:一、情)诗歌鉴赏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理解诗的情感,体味它的情趣。如果你不知道这首诗具体是怎样的情感,就谈不上对诗的鉴赏。那么李白的这首《早发白帝城》你概括的说是怎样的情感?你用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概括就足以说完。第二,有几个关键的词请你把它的妙处说好。(边讲边板书:二、彩云、啼不住、轻舟)比如说第一句里的“彩云间”;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个“啼不住”怎样理解?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舟”,这三个词语有很浓厚的意味。你谈谈你的体会。我的问题提完了,现在你们思考,我这边发这个纸(学生思考,老师发写一言心得的纸)。师:谁写完了举手示意,我就收(学生开始书写回答问题。个别学生小声讨论,老师来回走动巡视。5分钟后有1人交卷,老师提醒别忘了写名字)。提醒学生别忘了写名字,从小处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习惯,这是老师训练有素的表现。师:(提示学生)不要太思考,也不要太犹豫,现在是跟着感觉走的时候(7分钟后陆续有人交卷,老师来回收卷,并加以分类)。师:(10分钟后提示学生交卷)没写完的同学也交,白卷也交(老师开始集中收卷)。赵老师用足够的耐心等学生花10分钟书写一言心得。在近5000人的会场上课到这个份上,实属难得。因为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容易使公开课失败,会砸“名师”招牌的。看

赵老师继续上课。师:现在咱们开始讲评。有一句鉴赏的名言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说过吗?生:(小声齐答)没听说过。师:那我告诉大家。《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是剧中的主角。这句话是说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见解不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自己心目中各自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这句话揭示了文学鉴赏,包括艺术鉴赏的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都是有主观性的、有个性的。虽然看同一部作品,却都有理解上的差异。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鉴赏也都是有客观性的。如果你看《哈姆雷特》,你脑袋里反映出的是《奥塞罗》或者是中国的“贾宝玉”,主观性就脱离了原来的作品本身,那你的鉴赏就完了。所以刚才我看了部分同学写的这首诗的感情,有2个同学答对了。其他同学说出了种种的感情。我念一下。从一句通俗的与鉴赏有关名言讲述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听得明白,容易接受。师:(念学生的一言心得)周思琪(音)同学说:“李白当时兴奋,为获得自由的生活高兴。”这就说到位了。请这位同学(周思琪,女)起来回答,STAND UP!,把话筒给她。非常精彩啊!(周思琪同学起立,老师提问)你的答案是说“李白当时兴奋,为获得自由生活而高兴”为什么这么说?生:(周思琪,显得害羞)因为他当时看什么东西都觉得很美好,比平时别人看这些东西感觉要美好一些。师:就这些啊?生:(周思琪)嗯。师:哎呀!那可不对劲了。你说李白为获得自由生活而高兴,这话从哪儿来的?生:(周思琪)因为他当时被皇帝冤枉了,然后又被“反平”了。师:“反平”了不对,是“平反”了(众生大笑)。哎呀!这个词可用得精彩。请坐。尽管时间被耽误了,也没有忘记训练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没有作秀,只有真实、有效的课堂,真不愧是名师。师:这个同学不简单!她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李白他为了报效国家,做了唐朝皇帝的一个儿子“永王”李陵的参谋,后来被朝廷给他下了政治结论是谋反,因而获罪被贬到夜郎。李白在赶赴夜郎的途中——白帝城接到了皇帝平反的通知,可以免罪了,特赦,不用去夜郎了,可以回家了。所以李白从白帝城坐船一天就到了江陵。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这么一件事,大家知道吗?由于有这个背景,所以周思琪同学说李白为获得自由生活而高兴非常准确。我们很多同学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没有回答对。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简明扼要,与一言心得的要求吻合,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师:诗歌鉴赏有一个非常重

要的原则,就是“知人论诗”(板书:知人论诗)你不知道李白的这件事,不知道这个背景,你论什么诗呀?师:另外一个同学张月(音,女)答得也不错,她说体现了作者急切回乡的喜悦心情。张月,请你回答。(张月起立)师:你知道这个背景不?生:(张月)听说过。(其他同学笑)师:好,听说过,就是知道。请坐。我估计,其他答错的同学首先是不知道这个背景,所以答错了。如果有人说,我知道,那更糟糕。因为你知道这个背景,还不联系具体背景来分析诗,那更不好。如果你不知道,因为无知,所以没办法,那还好一点。(众生大笑)时间虽然很紧,但仍然把训练学生放在第一位,难能可贵啊!语言幽默,让学生听起来如沐春风,顿生畅快!师:看来今后咱们鉴赏诗歌首先要知道作者,了解作者性格,写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否则就不要乱发言。师:下面我们再读几个。比如这个同学说:“这首《朝发白帝城》代表作者很想回家看看”。(生笑)师:流行歌曲呀?常回家看看。“是一种想家的感觉”,这就跟刚才差多了。后边还有一句,“也是为了了解白帝城的风光,白帝城的情感所写”。这是一个病句,也是多余的。师:另外一个同学说:“表现了诗人心里悲伤、寂寞的思想情感。”同学们,他特赦了,还悲伤,送到夜郎去,他就不悲伤了?(众生笑)你说这四句诗,哪一句能看出悲伤呢?但是他下边说了:“彩云、啼不住、轻舟三个词搁在一起衬托出了作者忧伤这一特点。”(众生大笑)指出学生的错误,决不含糊,让学生印象深刻;语言生动、诙谐,使学生听起来不感到刺耳。体现了赵老师娴熟的教学艺术。师:显然我们的同学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养成一个基本的好习惯(板书:含英咀华),“含英咀华”这个“英”“华”是指花朵。“含”指含在嘴里,“咀”指反复咀嚼。这个词是古文运动领袖——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有生小声答:韩愈)对,韩愈发明的。他要求我们要对文章含英咀华,反复的琢磨和体会,这才叫文学鉴赏。可是我们这个同学把三个词搁在一起“忧伤”,这“啼不住”兴许跟忧伤还有点联系。可是我这里不想联系。(老师分析指出若干同学错误的原因,众生笑,气氛活跃)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宝库。师:我手上拿的一把单子,就2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感情鉴赏出来了,其余全跑调了。看来对一首诗歌,熟读也好,成诵也好,会默写也好,会填空也好,能得分也好,但不一定会鉴赏。对不起,那就失去了我们对诗歌鉴赏的本来意义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八
《关于离别的诗歌和诗句》

关于离别的诗歌和诗句1、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2、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3、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4、雨霖铃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下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5、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6、写情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7、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江南江北送君归。8、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9、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1、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12、谢公亭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1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4、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简

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1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润湿.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1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作者小传】: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18、《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注释】:之:去,往.广陵:扬州.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直下.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了.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4]唯:只.天际:天边.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简析】:这首送别诗,大

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第四节宋人送别词21、《雨霖铃》[1]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2]骤雨:阵雨.[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9]经年:一年又一年.[10]风情:男女恋情.【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

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22、《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23、陈亮【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师虏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注释】:谩,无理,轻视.北群空,谓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当场只手,犹言独挡一面.篙(gao稿)街,汉时长安城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居住之所.尧之都三句谓中原地区是尧舜禹传下来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气.赫,火赤貌.【评析】:此词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胜信心的诗词.不见南师久两句-长久不见南宋北伐,不要以为宋朝就没人(才)了.当场只手两句-称赞章德茂能独当一面,是个杰出的使节.自笑三句-以黄河之水不变东流方向来勉励章德茂为国争光.且复穹庐拜两句-现在姑且向金主低头,他们早晚会被宋朝消灭.藁街-长安城内,外国使者居住地.陈汤斩郅支单于,奏请:悬头藁街蛮夷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于中两句-其中一定会有以向异族称臣为羞耻的志士.万里一句-感叹金人占领地域的广阔.千古英灵-泛指古代缔造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作者小传】:陈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积极的处世精神,一生没做过官.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

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24、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注释】: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新州,治所在广东新兴县.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画角,号角上涂了彩色,故称画角.底事三句谓:为何会天崩地塌,洪水泛滥,万落千村,狐兔成群呢九地,九州之地,意谓遍地.狐兔,此以喻敌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难诉,一作如诉.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称斜汉,即天河.万里江山,胡铨受贬的远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此指与胡聚会的往事.雁不到,谓书信难通.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怀今古,怀古伤今.金缕,【贺新郎】词调的异名. 【简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赞曰: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作者小传】: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风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25、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小试去征西谓,张仲固西行任兴元帅只是小试其技.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车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带减腰围,《古诗》: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第四节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意象: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长亭,南浦,杨柳,美酒此外又如:残阳,西风,画角,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秋蝉兰舟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词论析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九
《关于现代诗《纸船论文》

关于现代诗《纸船

【摘要】语文课不好把握,尤其是语文课中的诗歌内容不好把握。这节课堂探究设计,力求从新课标的角度,去把握教学目标、开展学法引导,从而在诗歌的课堂教学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现代诗;纸船;母亲;母爱; 课堂;探究

一、课堂教学思维目标

1、知识点:诗歌构思和托物寓情的方法。

2、能力点: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3、德育点:母爱。

4、美育点: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母女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六、导学步骤

导语说起古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说道现代诗,很多人会立即想起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说起现代散文很多人或想起冰心的寄小读者,但很少有人会想起冰心的诗。

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心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

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八、板书设计(略)

九、随堂练习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现代母爱诗延伸阅读

关于坐船的诗句篇十
《泊船瓜洲 古诗》

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王安石

2、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3、读准间、还、数、重、只、泊六个多音字

4、能够有感情朗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1、通过想象,感受作者家乡的美景

2、通过对比感受“绿”字的好处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读准六个多音字的字音

2、了解作者王安石为什么与南京会有那么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家乡这个词语的

生:生我养我的地方

师:家乡就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那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呢?

生: 师:看得出来你很热爱你的家乡是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对于那些在外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这个词语又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那同学们,现在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都知道哪些关于思乡的诗句呢?看哪个组积累的最多。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瑰宝,仅仅二十八个字就可以把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从这些诗句当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和那些淡淡的乡愁。乡愁在余光中的眼中是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在李白的眼里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乡愁到了张籍的笔下是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得家书,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入王安石的诗作,看一看王安石是如何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现在请同学们自读两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介绍作者

现在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王安石有什么新的了解么

生:王安石字介普,号半山,生1021-1086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石虽出生在江西但生长在南京。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你说的可真不错,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查阅资料,而且还会在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相信这些信息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一定会很有帮助的。王安石不仅年幼聪颖,而且曾两度出任当朝宰相。

三解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现在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泊船瓜洲 那同学们知道泊的意思么(停)那课题的意思就是把船停在了瓜州。那作者为什么会把船停在瓜州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这首诗作者在第二次赴任宰相的途中的时候书写的。

师:作者此次进京赴任途径瓜州,所以把船停在了瓜州。那作者把船停在瓜州后又发生了哪些事呢?再读两遍

四、强调字音

下面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你读的可真棒,这首诗中一共有6个多音字,你全部都读对了。真棒。那你能说说都是哪六个多音字么?那谁能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来给大家读一读呢?那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读一遍,大家仔细听。注意那些字的字音。那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读jiàn呢

生:因为表示间隔所以读间

师:对,间在这里表示间隔的意思。那只为什么会读作三声呢?只只有在表示数量的时候才能读作一声,其余都读作三声。那老师还有一块不明白那这数重山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诗人表达的是有很多高山而不是在那数数,不是动作。而重表达的是很多而不是很重,所以就是数重山。而还是表示作者返还故乡,而不是还有的意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大家知道这一水指的是那一水么 生 长江

师 指的就是长江。那与瓜州有着一水之隔的是哪呢?那诗人隔江远眺还看见了什么呢 生:钟山

师:钟山就是诗人家乡的紫金山。那同学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话,思考一下你觉得作者此时觉得他离家乡是远还是近

生:我觉得近 作者说的是只隔 还有仅一水

师:在作者眼中长江不过是仅仅一水,而紫金山也不过只是隔着几道山而已所以你觉得很近对么,就到了。那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却是近在咫尺呢

生:因为思念

师:因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使他想迫切的回到家乡,对不对。此刻他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四:思乡原因

大家知道诗人为何对南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么

生:因为是他的家乡

师:对王安石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任南京知府,他的父母去世后他也曾两度在南京守孝。王安石与南京有着难舍难分的情缘。他曾在这里埋心苦读,树立远大志向。他也曾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千古流传的佳作。甚至他还在这里进行改革给百姓带来希望。那孩子,南京对于王安石还仅仅是居住的家乡么

生:不是 是鉴证他成长的地方

五、讲解重点词,体会思乡情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诗体会一下作者与南京不舍的情谊。

师:那现在同学们闭上双眼展开想象。让我们跟随王安石一起去到他那美丽的家乡看一看。此刻皓月当空,微风拂面。作者隔江远眺,看到了家乡南京和那美丽的紫金山。此刻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到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那江南会是怎样的一种美景呢?诗人此刻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一幅美好画面呢

生:

师:我们之前还学过忆江南这首词,那忆江南是怎样描写江南美丽的风景的呢?那王安石是怎样描写美丽的江南风景呢?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那同学们知道这句诗中的哪个字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小故事么

生:绿

师:对就是绿字。作者曾写过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那现在同学们仔细读三遍这三句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觉得那句诗最后,为什么

生: 师:绿字可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对么 那到字为什么不好呢 看不出江南的美景是么 那过字呢 表现不出诗人此刻迫切想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对么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两遍这句诗体会一下绿字好在哪。那让我们再来读两遍这首诗体会一下作者描绘的家乡的美丽

景色 那作者写景就真的只是为了写景么?

生:不是 师:那是为了什么呢?生:抒情

师:那你都从哪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呢

生:

师:原本山高水长的距离也被作者看似近在咫尺。那无情的春风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再次返还到家乡吹绿江南的风景,而作者呢却不知道何时再能返还到故乡。同学们再读两遍这句诗,体会一下又何时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师:那同学们都从哪些词语中能体现到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一水 只隔 何时还一个又字融情于景,把诗人难以排遣的忧愁书写的淋漓尽致。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叹息,诗意忧思深切格调分外悲凉请同学们再来读一下最后一句,体会一下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看到明月老师不禁想起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李白通过明月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情。那王安石又通过明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乡之情 师:作者欲回不能,欲罢不休对么? 今日明月照我去,那明月又何时能照我还呢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诗句呢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诗人都通过月亮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通过那一轮明月就能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可以体现出古诗那无限得魅力。那作者也通过月亮抒发了自己的淡淡的忧愁。那这淡淡的忧愁又来源于哪呢?谁能联系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官场险恶,王安石第一次任宰相推行变法,得罪很多人,怕再次被贬。

师:这里不仅包含了诗人的无奈,还有对前的担忧。仕途险恶,吉凶难猜,所以诗人满心忧愁。再读。那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思念家乡,除了会留恋家乡的美景还可能会留恋什么呢? 生:家乡的亲人

师:对作者此时还深深的思念一个人,王安石此次赴任,他的儿子已经病重。诗人在夫人一年后他的儿子就去世了。所以此时作者是多么迫切的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与儿子团聚啊。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歌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那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你的感情在为大家读一读。那谁还能再读出点韵味呢?

下课后同学们同学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短文。或者写一写学完这首诗歌后你的收获。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坐船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坐船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102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