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婚姻诗词

婚姻诗词

2016-01-06 09:47: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婚姻诗词篇一《经典婚姻诗词》 经典婚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婚姻诗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婚姻诗词篇一
《经典婚姻诗词》

经典婚姻诗词[婚前]女:你原先有过女朋友?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东坡《江城子》)女:死了?怎么死的?男: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汉·乐府《上邪》)女:喔,是天灾。那这些年你怎么过来的?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手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瓮》)女;唉,不容易。那么你看见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女:(红着脸)有那么好?男: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北宋·王安石《读史》)女:马屁精――你有理想吗?男: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明·施耐庵《水浒传》)女:你……对爱情的看法呢?男: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李白《寻隐者不遇》)女:那你喜欢读书吗?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汉·乐府《木兰辞》)女:这牛吹大了吧?你那么大才华,怎么还独身?男:小姑未嫁身如寄,莲子心多苦自知。(呵呵,找不到出处。)女:(笑)假如,我是说假如,我答应嫁给你,你打算怎样待我?男: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女:你保证不会对别的女人动心?男: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唐·孟郊《列女操》)女:暂且信你一回,不过,我正打算去美国念书,你能等我吗?男: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北宋·柳永《雨霖铃》)女:不过……男: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五代·李煜《浪淘沙》)女:但是…….男: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唐·王建《望夫石》)女;好了好了,怕了你………[婚后]女:结婚那么久,你还在想你原先妁女朋友?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诗之四)女:那为什么当年还和我结婚?男: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五代·李煜《浪淘沙》)女:太过分了吧。我们好歹是夫妻。男: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好像是《增广贤文》里的吧?)女:那我们这段婚姻,你怎么看?男: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北宋·潘阆《洒泉子》)女:有那么惨吗?你不是说对我的第一印象……男:美女如花满春殿,身边惟有鹧鸪飞。(唐·李白《越中览古》)女:不是这么说的吧,难道,你竟然……男: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唐·孟郊《登科后》)女:一直以来朋友写信告诉我我都不相信,没想到竟是真的!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七绝》)女:你原先的理想都到哪

儿去了?男: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北宋·柳永《鹤冲天》)女:(泪眼朦胧)你,你不是答应一片冰心的吗?男: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唐·李白《北风行》)女:你就不怕亲朋耻笑,后世唾骂?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南宋·郑思肖《寒菊》)女:我要不同意分手呢?男:分手尚且为兄弟,何必非做骨肉亲。(找不到出处。)女:好,够绝续:男女互换先[婚前]:男:你好靓丽哟?女: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五代·李煜《玉楼春》)男:你还待字闺中吗?女: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五代·冯延巳《采桑子》)男:你这么漂亮怎么会没有男朋友呢?女: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唐昭宗皇帝《巫山一段云》)男:你不会骗我吧,不是说你有过男朋友了吗?女: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五代·孙光宪《思越人》)男:喔,吹了。你很伤心吗?女: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五代·李煜《子夜》)男:痴情女子无情汉。你还爱他吗?女: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五代·李煜《临江仙》)男:(面露喜色)你现在一人寂寞吗?女: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唐·李白《菩萨蛮》)男:(急不可耐)我们能交个朋友吗?女:(面露羞色)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北宋·欧阳修《玉楼春》)男:(笑)喔,这样就好。你想我吗?女:近来心更切,为思君。(唐·温庭筠《南歌子》)男:那我们喝杯交心酒,喜结同心好吗?

婚姻诗词篇二
《古诗词中爱情、婚姻、家庭诗句》

古诗词中爱情、婚姻、家庭诗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几景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摸鱼儿》

4、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眸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删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淋铃》

7、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天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逝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荫。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

9、别音容两渺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10、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曾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父台。十六君远行,瞿嵣滟屿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怀故人,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到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长干行》

11、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蛟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12、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清黄尊宪《山歌》

1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14、作夜星辰作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勾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李商隐《无题》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无题》

16、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淡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宋张先〈行香子〉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晚唐盖嘉运《伊州歌》

19、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迁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小,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苏轼《蝶恋花》

20、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捻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1、冷雨敲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人间也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明冯小青《题牡丹亭》

22、人无千日好,花无白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元曲《儿女团圆》

23、拊心消息过江淮,红泪淋浪避客偕。千古知言汉武帝,人生难得始为佳。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于倾国,佳人难再得。 ————西汉李延年《佳人歌》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6、长相思,在长安;路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撢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唐李白《长相思》

27、巧妻长拌拙夫眠,千里姻缘使线牵。世事都从愁里过,月如无恨月常圆。 ————清缪良《集俗语竹枝词》

28、痴汉偏骑骏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世间多少不平事,不会作天莫作天。 ————明谢在杭《佚名》

29、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坐毛羽恶生疮;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珠翠无颜色。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唐白居易《太行路》

30、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民国胡适《生查子》

3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宋《吴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32、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唐吕洞宾《绝句》

33、三日入橱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唐王建《新嫁娘》

34、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俗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边,忽觉在他乡;他乡在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

35、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宋姜夔《过垂虹》

36、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青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

37、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清邓汉仪《题息夫人庙》

38、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

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今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宋辛弃疾《摸鱼儿》

39、数声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宋张先《千秋岁》

40、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木兰花》

41、碧纱窗下启箴封,尺纸从头彻尾空。应是仙怀别恨,忆人尽在不言中。 ————清郭晖远《寄夫》

42、不留夙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民国林纾《答谢蝶仙》

43、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闺房,将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明唐寅《题捻花微笑图》

44、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佚名《山歌》

4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香衫袖。

————宋朱淑贞《生查子》

46、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唐佚名《梧桐影》

47、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金工)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宋晏几道《鹧鸪天》

48、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徑里,手挼红杏蕊。斗鸭栏杆独依,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五代冯延巳《谒金门》

49、冰纹珍蕈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唐李益《写情》

50、玉楼冰蕈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荫烟漠漠,低鬓蝉钗落,甘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五代牛峤《菩萨蛮》

51、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五代李煜《菩萨蛮》

5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唐刘禹锡《竹枝词》

53、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唐韦庄《菏叶杯》

54、平时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55、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6、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木兰花》

57、学梳蝉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爱好多心转惑,便将宜称问旁人。

————唐。韩偓。《新上头》

58、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59、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舟咋)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60、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牅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南北朝古辞《东飞伯劳歌》

61、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少;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五代。牛希济《生查子》

62、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汉。佚名。《古艳歌》

6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清。屈复《偶然作》

6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65、媒妁殷勤说始终,孟姬爱嫁富家翁;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金瓶梅》

66、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红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唐。柳永《昼夜乐》

67、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唐。崔灏《长干行》

68、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清。张灿《手书单》

6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70、万书眉花月正圆,蓑衣滩畔系归船;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民国。吴芳吉《寄内》

71、洞房作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73、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依熏笼坐到明。

————唐。白居易。《后宫词》

74、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7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

76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唐李白《春思》

77、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从头歌韵响铮纵。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红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宋。晏殊。《玉楼春》

78、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

79、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路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宋。晏殊《踏莎行》

80、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温庭筠《梦江南》

81、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宋。陆游《沈园》

8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饱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春秋。诗经《卫风。木瓜》

83、钟陵醉别十年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罗隐《赠妓云英》

84、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希兮络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婚姻诗词篇三
《第三讲 爱情婚姻诗词欣赏1》

婚姻诗词篇四
《浅析《诗经·国风》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

浅析《诗经・国风》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全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整个诗集主要是按照风、雅、颂进行规整分类。其中以国风最具民俗特色和民问史学价值.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被称作是中国西周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尤其是其中有关男女青年恋爱婚姻的诗篇.更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精彩至极。本文作者对《国风》中有关恋爱婚姻的诗作了仔细的研读.对此类诗歌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以此帮助大家深入国风.解读国风。

如崔氏的《赠卢校书》:“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诙谐委婉地吟出了崔氏内心的矛盾。“后两句说明了前两句是‘一半儿真来一半儿假’。‘不怨官职卑’是真,‘不怨年纪大’是假。真能恨自己‘生较晚’吗?不,因为想‘卢郎少年时’那样的青年还是有的.但自己没有与之匹配的自由”。(李晏平.1988:131—132)李玉英的《送春》:“柴门寂寂索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因后母焦氏迫害伶仃穷迫的悲苦之情。“诗作借《送春》悲伤自己青春年华被摧残,借榆钱哀叹自己的贫穷”。(李光伟,1998:124)陈凤仪的《一络索》:“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借助于“海棠”把惜别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朱淑真的《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巧妙引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好像月是因为不忍心触动她的伤心事才残缺不全的”。(张显成,1999:291)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巧妙借用“酒”来说明思念丈夫的孤寂之情。清・陈廷焯赞云:“新来瘦’i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徐北文,2005:18)

三、笔触之美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婚姻诗歌

一、有关对《诗经・国风》的大致了解

风是《诗经》分类中的一种。风,就是音乐的曲调。国风,就是各个地区的音乐曲调。“国”有地方、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藤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国风即全是以上地区的地方乐曲。豳风全是两周的作品,其他除了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皆出自东周。

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阶前雨”便是这“枕前泪”的知音.也只有这阶前的雨能知道“此时恨”。虢寿麓云:“妙在以雨作衬.情更凄悲。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雨声眼泪,两下无休。泪共雨长,雨滴心碎。”(李晏平,1988:212)意境清幽,仿佛能看到梨花带雨。听到伊人伤悲。朱淑真的《春怨》:“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描写词人孤寂幽怨.凄侧哀悲。“用‘剔尽寒灯’四字来写长夜无眠,意境凄清,伤感之极”。(沈立东,1992:290)李清照的《点降唇》:“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少女的娇羞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如杨宇全所言:“女性文学作品叙述之如歌如泣,描写之细腻柔美,想像之瑰奇微妙,意境之清灵脱俗,可谓清词丽句。锦心绣口,读罢不能不让人一咏三唱,叹为绝妙。”

五、结语

古代女性诗人谦卑、内敛、含蓄而温婉,其创作笔触细腻温婉。女诗人常常用生活中细小的事情来反映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思,给读者留下美的感受。如盼盼的《倦秀有感》:“坐绣日高花影移。天涯人怨云遐思。珠珠泪似针纫处,寸寸肠如线结时。欲困分明非酒使.沉吟端的是心痴。鸳鸯一对团花巧,解语应须为我悲。”整首诗描写细腻,柔肠跌宕,“抒发了这位不幸的女子难以磨灭的对幸福的无限渴望之情.语言平实而又饱含深情,徘徊吟咏,催人泪下”。(沈立东,1992:141)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笔触轻柔细腻,恰似张云容的舞蹈轻盈飘逸。顾春的《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衩。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整首词一唱三叹,“字句参差。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极富节奏感……‘快些开’、‘慢些开’,以一快一慢的犹豫心情。来描绘举止不定的动作,形象生动,表情细腻,显得新颖奇特,情趣横生……此词以通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重叠往复、曲折回环的词藻,又选用了声律流动、节奏感很强的曲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位女友间的深情厚意”。(王筱云,1994:43)

四、意境之美

中国占代女性诗词的美犹如中国古代女诗人。诗词中特色的意象、质朴含蓄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和清丽脱俗的意境塑造了无数镶嵌着女性特质并富含女性文化的美丽诗篇。在完全男性主义的封建时代,它们散发着中国古代女性主义的光芒.写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受压抑女性的心声。它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陈清贵.从“构象”及“词意与文化建构”探讨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词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r7,(1):48.

[2]许溯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35.

[3]吴世昌.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

1986:8.

[4]杨字全.女性诗词:古典诗词王国中不容忽视的角色[N].中国文化报,2003—3—8,(3).

[5]李晏平.郭美德.历代女诗人诗词[M].贵州:贵州人民

出版社,1988:13l一132。212.

[6]李光伟.中华启智童诗宝鉴・古代神童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124.

[7]张显成.李清照朱淑真诗词合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99:291.

[8]徐北文.李清照诗词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5:18.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细小的单位.正如构成一座完整建筑的砖石。不同意象的组合构成不同的意境。女性诗词中的意象拥有色彩美、动静美、层次和对比美.其所创造的意境也清丽脱俗。如聂胜琼的《别情寄李生》:“寻好梦,梦难

[9]沈立东,葛汝桐.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辞典[M].北京:中

国妇女出版社,1992:141,290.

[10]王筱云,韦风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3)[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43.

1.拍摄婚纱照当天请勿喷定型水,勿化妆,男士需将胡须刮干净,女士需将腋毛刮干净;

2.请勿佩戴贵重物品(如项链,耳环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婚纱摄影的基本流程供您参考:预约-见面沟通-制定拍摄计划-付款-拍摄-看样-制作-取件;

4.婚纱摄影前对化妆,造型,服装,礼服方面有意见,请及时与服务人员沟通;

6.拍摄当天,请说服家人不要陪同,以免久等,影响两位拍摄情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7、带好预约单,如果没交齐款要带好余款。8、自带安瓶和隐形内衣。

9、给LG准备深色和浅色袜子各一双,穿黑色皮鞋去.

10、晚上8点以后不要喝水,免得第二天眼睛会肿,晚上尽量早点休息,最好能做个保湿面膜,这样第二天容易上妆。

11、自带舒适高跟鞋一双(穿着去也可以),如果有外景的话最好带一双运动鞋,用于奔跑。

12、穿开身的衣服去婚纱影楼,舒适的裤子或打底裤,穿着婚纱里面比较卫生。

13、自带相机,可以拍花絮。

14、带一些巧克力去,可以补充一下体力,也不会把妆弄花。15、鲜花在影楼也是需要另外付费的,不过花是要配衣服的,带不带MM自己考虑。

16、如果手捧花想用鲜花的话,那么请自带,影楼的手捧花都是假的

17、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争取让技术比较好的摄影师拍摄,摄影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照片的质量。

18、有经验的摄影师善于引导顾客摆出好的姿势和表情,但是技术一般的摄影师不太注重,或者说水平难以达到。所以拍摄过程中,不管遇到何种水平的摄影师,都要保持放松和微笑,拿出最佳表现,这样拍出的照片才会有最佳效果。

《国风》中的作品主要出自百姓以及处在社会中低阶层人士之手,是描写西周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巨幅j田i卷,是《诗经》中最为出彩、最具历史文学价值的一部分。在《诗经》中,在数量上占有重大比例的有关于爱情婚姻的诗作就主要集中在《国风》里。

《国风》中的爱情婚姻诗作内容淆杂。其中,大部分作品主要集中在对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绵绵情意,怨妇诗,以及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的描写上,而对于其他内容进行描写的作品数量是则及其有限的。下面我对《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以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为序进行规整分类。

二、《国风》中爱情婚姻诗作的阶段性分类

(一)男子对心仪女子热烈的追求和款款深情。

表达这层内容的诗作在《国风》中可谓俯拾即是。这些类似于现代情诗的作品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恋爱时真挚热烈的情感,当然,这些诗作从内容上看多以男子的角度来写,也可以说它们出自那个时代的男子之手.用以表达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专一执著的情怀。如《王风・采葛》就表现出一个男子由于热烈地思慕着令他心仪的女子.使该女子若是一日不与他相见。于男子而言便如三月、三秋、三岁而未见。从时间上的递延上。我们不难看出男子盼见女子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渴慕女子热烈的、发自肺腑的爱意。相思之苦.缠绵悱侧。如怨如诉。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而又热烈的情感在《郑风・出其东门》巾还有更为深刻的表达: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蓁巾,聊乐我员。

出其圈闭。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蔗。聊

可与娱。

虽说在东门之外,美丽的女子多如云、多如白茅花,但她们都不是这位痴情男子所牵挂的,他惟一爱的只有那位衣着朴素的女子。这篇诗作除了如上首似的表达了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爱慕,更多了一层对该女子的专一执著之情。

相反,如果男子对心仪的女子由于种种原因求而不得时。则表现为一种失落。如《周南・汉广》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至多男子也只是停留在幻想已经与思慕的女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上。这一点在为我们所共熟的《关雎》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该诗通篇为幻想之作,其场景仅仅是男子与心仪的女子结交不成。所产生的已经与该女子结为伴侣的幻想。

而当女子由于家庭礼教或封建世俗的阻挠欲嫁情郎不得时.则表现出比那个时代的男子更为果敢、勇猛而又强烈的反抗精神。如《都风・蛾蝾》:“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正是反映了在婚姻不自由的情况下生活的女子对封建礼教、封建贞洁观.以及封建家长制下婚姻需.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铁的定律的有力反抗。有的女子甚至愿意抛弃为封建社会女子普遍重视至极的名誉与情郎私奔。如《王风・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菱。岂不尔恩?畏子不敢。大车哮哮.毳衣如埔。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嗷日。

这短短几句,写诗的女子竟然连用了两个“畏子”,一是“畏子不敢”,二是“畏子不奔”,由此。一个在爱情上远远比男子更为勇敢、更为有魄力,也更为向往自由的小女子形象跃然

纸上。

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若然谈到对爱情的执著,以我拙见,女子要比男子来得更为猛烈,更具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反抗精神。

(二)双方约为婚姻,女子待嫁。

当男女双方得到彼此及对方家长的认可后。那么就进入一个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订婚”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是用以给男子筹备迎娶.女子准备嫁妆之用,因此时间的持续并不一定会很长。《国风》在此阶段对女子待嫁时的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主要集中笔墨描写女子期盼未婚夫早日登门迎娶的急切心情。如《召南・搡有梅》:

操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摞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操有梅,顷筐墅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树上的梅子随时光的流逝纷纷落地。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引起多情的待嫁姑娘感叹起韶华易逝,年时不在,此时,她心中急切期盼情郎的迎娶.一个“迨”字(可理解为趁机、赶快之意)将她的焦急热切的待嫁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又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字。人涉印否。人涉印否。印须我友。”一个在水边徘徊的女子,心念着河对岸的未婚夫,焦急地盼望他可

以在河水尚未结冰之时来迎娶自己。

总之,女子待嫁的心情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一则日喜悦,二则日急切,三则日担心。前两种心情不难理懈,可她为何还会担心呢?原因就在于。待嫁女子担心未婚夫的迟迟不来迎娶会演变为永远不来迎娶。也就是说她会担心婚姻上出现变故出现诸如悔婚之类的事情。所以她的心请在此阶段应是喜忧参半的。

(三)迎娶。

在《诗经・国风》中。单独对平民阶层迎娶场面进行描写的诗歌比较少,而《著》这首诗歌却以一名即将嫁为人妇的女子的视角对自己夫婿前来迎亲的场面进行了描述.虽说该诗着力于表达这位女子对夫婿的爱慕和自己的喜悦之情.但从中我们也可对迎娶场面的隆重情景略感一二。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于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著》这首诗歌着重对女子夫婿充满喜庆色彩的锦衣华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透过对单一人物的形象叙述.实在不难想象迎娶仪式的隆重与喜庆,新郎的翩翩风度与轩昂气字.以及初为人妇的女子之兴奋与欣喜。好一片欢欢喜喜的迎娶之景,写实性极强,以新妇口述之形式,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即使是千年之后的读者,读之也有一种身临其境、妙趣横生的感觉。

除此之外,《国风・召南》中还有一首描写迎娶贵族小姐的

壮观场面的诗歌——《鹊巢》。

该诗为我们展示一位贵族小姐出嫁时隆重壮大的喜庆场面,“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通过对迎娶喜车数量之重的描写,着实表达出贵族阶层迎娶仪式有别于平民阶级的隆重、豪华和奢侈.也为我们展示了,社会婚嫁的另一场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差异。

(四)婚后或喜或悲的生活境遇。

在《国风》巾反映婚后夫妻家庭生活的诗歌,根据女子所处境遇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夫妻之间生活美满,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琴瑟和谐。如《国风・郑风》里的一首《女日鸡鸣》:

女日:“鸡鸣。”士日:“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

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琵琶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

予之好之.杂配以报之。”

这首诗歌以夫妻间对话的形式,夫妇二人一唱一和。脉脉含情的对话将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家庭生活的温馨欢乐。以及相约自首的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国风・齐风》中的《鸡鸣》。这是一首妇人敦促身为大夫的夫君早起之诗。以夫妇对话的形式,一边是妻子的急切催促:“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表达出妻子的贤惠和对夫君事业的关心。从而使得一位细心贤良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而另一边却是丈夫的借故推脱:“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但丈夫不愿起身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天还未明.鸡尚未啼,真正使得丈夫不愿离开高床暖枕的因由则被诗中的“甘与子同梦”这一句所点破,真实一语天惊。夫妻间的相互恩爱、闲情小趣及依依惜别之感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但是并非所有的夫妻都是那么的情意深厚,可以自首相随。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里,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极为严重,幸福而专一的婚姻生活对大多数女子而言仅仅是个美丽

时代的苦果,性格的悲剧

——读《沉沦》得到的启示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小说《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文中大量的直白描写。自发表之日起就被认为“色情”.备受非议:又因主人公自杀前的爱国哭诉而得到“爱国主义作品”的

冠名。其实这两种解读都是不准确的。小说大胆直率地描写了

20世纪20年代一个因正常青春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留日青年学生的扭曲心理和变态行为.是个性压抑和时代局限导致的后果,他本人是当时“时代痛”的牺牲品。小说“自叙传”式的写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开创性的贡献.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沉沦》时代病病态“零余者”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青春的豪情和冲动,奋不顾身地抗击封建社会.讴歌理想.极力追求爱情和自由。但伴随着“五四”运动的退潮,封建势力卷土重来且更加猖獗。个性解放的希望破灭,社会解放更加渺茫,在曾经勇敢战斗的青年人群中产生了彷徨和动摇.于是感伤、苦闷:颓废的情绪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病”。

作家郁达夫1921年7月出版的小说《沉沦》流露出一种特有的感伤美与病态美,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病。因为小说第一次大胆地写出了青春期青年心灵最深处的声音.第一次直白地把灵与肉的冲突呈现在了国人面前,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对小说和郁达夫褒贬不一.郁达夫甚至遭到众多道德卫道士的抨击和谩骂。正像郭沫若在《郁达夫》中这样描述到的:“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近百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小说基大量直白的病态描写和呈现出来的感伤颓废气呢?最可靠的答案应该从文本中寻找。

小说以作者本人为原型,描写一位在日本求学的中国青年的留学经历,不仅描写域外留学生生活,更侧重于刻画青年人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展示青年期的性心理活动。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内心敏感、感情丰富的热血青年,善于思考,崇尚自然,酷爱文艺。但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他在日本求学,经济拮据。被蔑视为“支那人”,时时感受到周围人们投来的种种轻笑、愚弄和妒忌的眼光,常常有难言的羞耻和寂寞的幻想和愿望罢了。在《诗经》,尤其是在以描写民风民俗而最富盛名的《围风》里.表现夫君所抛弃的女子的悲惨境遇与寂寥心情,高唱不幸婚姻的挽歌的作品委实很多。这些作品可以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是身处夫权社会的女子凄凉处境与愤懑心情的真实写照.是多情女子对薄情夫君的无声控诉.是对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现实充满血与泪的无情抨击。

这种描述弃妇的诗歌在《国风》中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反映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如《召南・江有汜》就写出了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夫权社会中,夫君另觅新欢,结发妻子因失宠而备受冷落。夫妻关系尚在.无力与夫权社会斗争的情况境遇下,她也只得翘首期盼.幻想这薄情郎有回心转意的一天。

另一类则是“表现婚娲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2】。《邶风・日月》就把弃妇的这种愤

向他袭来,常常是“含着一双清泪”,时常感到“孤冷得可怜”。于是他在孤独和忧愁中涌起一阵阵怨恨的感情。视异国的日本学生为仇敌:“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强烈的自尊感和弱国子民的自卑感同时纠缠着他的心灵。透不过气来的压抑使他精神上不能完全自立。心情颓丧至极.被社会“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这一切,在他青春的躯体里,引起了强烈的骚动。他把寻求心灵安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己的情爱幻想世界里去了,以期得到补偿。

因而我们看到主人公在日记上大声疾呼:“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给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他只是渴望得到一位女性的爱情而已.这是人基本的生存需求.本是最根本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内心的怯懦又使他根本没有勇气拿出实际行动去追求异性的爱情。他只得一面不由自主地去偷窥女孩洗澡、去偷听情人幽会、壮着胆子逛妓院,一面又痛骂自己是“畜生”和“狗贼”。这矛盾的行为折磨着他脆弱的心灵,苦楚的感受令他搴息.感觉无法再在异国的土地上活下去了。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中了。

最后.主人公在清醒和糊涂交汇的精神状态下望着西方一颗摇曳不定的明星,泪水横溢,投海自杀。虽然他平时要强、不甘沉沦,但却在奇怪的欲望引诱下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进而彷徨失措,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毁掉了绝望中的自己。他不仅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也留给了读者不尽的感慨。

为什么拥有西方现代进步思想的“他”却如此的脆弱呢?因为异国生活中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苦闷使得他理性上的成熟与感性上的脆弱并存。正值青春期的“他”远离祖国.远离家人,寄人篱下的感受深埋心中;日本同学的嘲笑令他挺不起腰杆,时时忍受着蔑视和耻笑;情窦初开的他爱慕女孩。渴望着爱情。但是连这正当的婚恋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他内心痛苦着、煎熬着、沉沦着.激烈的冲突似溯涌的火山岩浆时时在寻找爆发的突破口。因此当他认为连日本妓女都瞧不起自己时。他失掉了最后的尊严,彻底爆发了崩溃了。

小说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青年因恋慕年轻女孩所致的情绪躁动和内心的阴暗,但是它所展现出来的.不是色情和下懑与不平的一腔哀怨表达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字字是血泪.句句述无情。

除上述诗歌之外,《国风・氓》可谓是包罗群像,几乎是涵盖了《国风》中由恋爱、结婚直至女子被弃后又幡然悔悟的全过程。它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具有读一诗而解《国风》的作用。是当时社会民俗人情的真实再现,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境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

纵观《国风》,它的确包含了太多内容,爱情婚姻诗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奇葩。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诗经・楚辞,三秦出版社.

浅析《诗经·国风》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淼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考试周刊

KAOSHI ZHOUKAN2010,(12)0次

参考文献(2条)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2.诗经·楚辞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周晏.ZHou Yan 《诗经·国风》与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4(1)

十五国风是《诗经》中最具魅力的篇章.它不仅记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中原文化的大致面貌,而且描绘了处于相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风格迥异的民俗和风情.其中涉及爱情、婚姻、家庭的民歌,成为我们了解中国女性历史面貌的窗口.中国女性自我意识形成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2.期刊论文 曲杏春.QU Xing-chun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论《诗经·国风》的情感色彩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

<诗经>中以生产劳动、爱情婚姻、战争服役等普通人民现实生活的悲欢苦乐为素材的"十五国风",堪称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开端.透过这些诗作,我们能够体味到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愤慨、厌恶之情;相恋男女的相思之苦、相见之愉;思妇征夫的离愁别绪.人类的情感活动几乎都在<国风>中得到了表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表现各种情感的典范,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3.期刊论文 王纯莲.许志跃.WANG Chun-lian.XU Zhi-yue 《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观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1)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期刊论文 刘晓丹 从《诗经》看先秦时期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兰台世界2009(17)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诗歌吟诵永恒的主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先民至纯至真的情感,自然纯朴,率真热情.据统计,<诗经>国风中关于婚恋的诗就有近80首,其中绝大部分是表现男欢女悦,自由恋爱的诗篇.

5.期刊论文 付春江 从古代恋歌到四始之首——《关雎》古义之改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4)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的第一篇,关于诗的主旨,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关雎》并不是一首普通的青年男女的恋歌,而是一首反映贵族阶层爱情婚姻观念的诗篇.它之所以能够从古代恋歌升华到"四始之首",之所以能从它的本义改变到文化义,秘密就在于"关雎之改",其"取冠三百"的文学地位是由它的文化命运所决定的.

6.期刊论文 孙慧玲 风诗中女性情感的审美观照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

<诗经·国风>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情感世界(文章特指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爱、恨、悲、思、愁等情感)是丰富、深刻、华美、感人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章分三部分,从三个层面去阐释,即从女性最初对美好爱情的炽烈追求,到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以至到最后随爱之毁灭而走上独立自强之路去发掘女性情感世界之美,表现其在审美上的巨大价值.

7.期刊论文 李兆禄.LI Zhao-lu 《齐》《秦》诗风异同论--兼谈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 -滨州学院学报2005,21(2)

<齐风>和<秦风>是<诗经·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反映打猎、爱情婚姻、统治者生活的诗篇,但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二者在虚词的运用、句式和抒情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它们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8.期刊论文 吴晓峰 《周南·关雎》释义新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首篇,关于它的解释,历来说法很多.对各家观点加以认真梳理,认为这是一首反映贵族阶层爱情婚姻观念的诗篇,是奴隶主贵族阶级所追求的理想婚姻.

9.学位论文 杨智 《诗经·国风》与中州地域文化 2010

一部《诗经》,就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百科全书,特别是代表各地民歌的国风,体现出较强的地域文化色彩,是研究当时地域文化最可信的文本之一。本文从《诗经·国风》入手,重点研究春秋时期中州地域文化。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br>  

第一章是对中州地域文化的界定,总论中州地域文化的产生基础。首先对“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定义,进而分析《诗经·国风》的地域文化格局。同时通过论述“中州”的得名和变迁,界定中州文化区的范围。最后结合风诗,分析春秋时期中州文化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因素。<br>  

第二章是对中州地域文化源流的追溯。由于中州地域文化内部具有差异性和区域性,因此首先通过分析文化的缩影——城市(特别是都城)来划分春秋时期中州地区的五大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追根溯源,探讨春秋时期中州地域文化的三大源流——先周文化、宗周文化、南楚文化,分析各自的不同特色。<br>  

第三章是结合风诗详述中州地域文化风俗。这是本文用墨最多的部分,通过分析中州地区的风俗习惯来展示独特的中州地域文化。首先是宗教信仰风俗,具体从中州宗教信仰风俗的特点、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巫觋及其活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其次是爱情婚姻风俗,具体从婚恋风俗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婚姻形态、择偶标准和婚礼程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是其他社会风俗,具体包括节日风俗、服饰风俗、居住与出行风俗等三方面。本章在论述风俗习惯时,特别注意到与风诗的结合,力求做到以诗证俗、以诗现俗,阐明诗歌背后蕴藏的地域文化内涵。<br>  

第四章是综述中州地域文化对风诗的影响。文学与文化是一种互动关系,文学反映着文化,文化影响着文学。本章从总体上观照中州地域文化对风诗的影响,具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分析中州地域文化对风诗审美特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分析中州地域文化对风诗艺术风格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力求体现出文学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对中州地域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

婚姻诗词篇五
《婚姻古诗》

太行路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翻译太行山的道路崎岖不平,往往使得行走其间的车子损坏掉,但是和人心比较起来,太行山反而成为平坦的道路了。巫峡的水能够使行经其间的船只翻覆,但是如果和人心比较起来,巫峡的水反而成了波澜不起的川流了。人的爱好与厌恶之心反覆不定,喜欢这个人的时候,可以喜欢上了天;厌恶这个人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满身都长了疮疤。

婚姻诗词篇六
《从沈园诗词看陆游的婚姻悲剧》

从沈园诗词看陆游的婚姻悲剧

文/刘凌云

(河南安阳工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l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丰富的一个,内容触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爱国思想就象一根红线贯串在他的创作中。该论文从另一角度撂析陆游诗词创作的另一面。

【关键词】陆游沈园诗词婚姻悲剧

陆游是大家熟悉和热爱的南宋爱国诗人。他从十二岁就开始作诗,直到八十四岁高龄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一生为后人留F近万首诗词。他的临终绝笔,即是那首憾人心弦的千古绝唱《示儿》篇。短短一律,字字珠玑,声声动情,写的壮怀激愤,语蘑心长,洋溢着一个墼贞的爱凋志士那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陆游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不仅有大最的爱国诗篇和忧国忧民佳作,还有不少绘景寄情、感怀抒愤的精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属,但他们这段不了的缘分,相思的情感,恰如蚕丝蜡泪,

始终不曾断绝干枯。

在寒窗苦读与书卷诗笺之中十年过去了,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陆游走出书房,来到家乡城南沈家花同游览春景。沈园位于现在的绍兴城内东南角,早在宋朝,就是著名的园林,整个园林原有面积十多亩,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栽有花草树木,环境十分优美,建筑也很别致。古来文人墨客多来这里游览,赋诗作画。陆游步入沈园,不禁心旷神怡。恰在此时,赵士程和唐婉也来到这里游春。忧郁的唐婉于花行柳丝之间看到了踽踽独行的陆游,一时之间惊喜哀怨的复杂感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难以自制,于是便告诉了赵士程。那赵士程是个文雅洒脱之人,久仰青年诗人陆游的大名,当卜邀来同坐,倾谈中间彼此颇有想见恨晚之感。这时候,唐婉处境尴尬,只得同避,但又不甘心相见漠漠,示为路人,便命家童给陆游送去一份酒肴向他致意。陆游面对此情此景,禁不住回忆起当年的亲昵共处,后来的难舍难分,以及别来的万般思念。洒入愁肠,更添怅惘,诗意油然兴发,便提起笔来,在沈园的粉墙卜题了这首《钗头风》。

这首词以富于表现力的语占把主人公心弦上的浓烈感情化作了动人心魄韵艺术形象。正是这真挚浓烈的感情和高超艺术技巧的完美结合,使这首词具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全词上下两阕,互相照应,凄楚绝伦,深刻抒发了婚姻悲剧所造成的痛苦郁愤之情。

上阕前三句是写眼前景物。“红酥手,黄滕酒”是直接写唐婉致酒肴款待的事。“红酥手”是指红润、白嫩的手。“黄滕酒”是当时一种很有名的醇酒,又名“黄封酒”。“宫墙柳”是写春色盎然的宫院中柳丝嫩绿,随风摇曳,但可惜这有着千种风情的绿柳却被围困在高商的寓墙之中。关于“宫墙”,有一种说法是:绍兴原是古代越国的都城,宋高宗时也曾一度以此为都城,固有“官墙”之称。这里以宫墙柳寓指唐婉,意思是唐婉现在已经改嫁他人,当年耳鬓厮磨的伴侣如今却成了咫尺天涯的路人,恰如宫墙禁苑中的嫩柳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接着作者以及人们把社会所承认的那些陈腐的思想视为正确的,真实的健全的思想,那些不符合这种陈腔滥调的思想却被肖做是潜意识被拒斥在意识之外。”因此,特定礼会不合理之处都会导致对社会成员的压抑,而这种“不合理”性愈大,社会压抑必然越大。因此他们很容易进行极端的诗歌改革。这是新诗革命采用极端方式的重要原凶。

综上所述,中国初期白话新诗创作中之所以带有明显的“非诗化”痕迹。追根究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卑社会无意识的压抑,新诗转向选择的单向度,所造成的。尽管中困新诗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但是掩盖其F的自卑社会无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单向度选择却是值得人深思的。参考文献。

①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1926(82)

其中,感人肺腑的《钗头凤》就是抒写离愁别恨,控诉封建礼教的著名诗篇。该词是陆游为他的前妻唐婉而作的。原词是这样的: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先池阁,山盟虽在,锦书南托。莫、莫、莫j”

从这茸词的情感和内容上,可以看出陆游婚姻生活的不幸。公元一一四五年,二十岁的陆游和他舅舅的女儿唐婉结了婚。

两人本是青梅竹马,

伉俪情深,

闪此婚后感情非常融

洽,幸福美满。{日想不到节外生枝。陆游母亲偏偏不喜欢这个亲外甥女,对唐婉百般挑剔,不能见容,竟然逼迫陆游同唐婉离婚,这对他们来讲就是晴天霹雳。虽然陆游苦苦哀求,但母亲不予置理。陆游万般无奈,只好忍气吞声答应下来。但是,

又于心何甘?在这种条件下,陆游便以阳奉阴违的办法来应付母亲。表面上他把唐婉休归娘家,而暗地里却在别处另置一座房子,

常常与唐婉幽会。

这种做法,

对于当时的陆游来讲是难能町贵的,应该讲这正是他对封建礼教的示威与抗争。然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母亲发现了,常常找上门去吵闹不休。陆游与唐婉的这种关系,当然无法再继续下去,于是,只好含恨割爱,依依惜别。后来陆游续妻乇氏,唐婉也改嫁间郡名士赵士程。两人虽然生生离别,各有所这个层面。”@

中国的新诗白话运动甚至连革命的方式都与欧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20世纪初美国的文学艺术的“反叛”运动中。诗的革命,特别是“自由诗革命”(free

verse

当真休妻离婚,

revoIution)甚争落后

于其他艺术门类。“诗足感到雎力和起来反叛的最后文化媒介之一。1912年一些不满的年轻诗人聚集在芝加哥和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开始了反叛之举。在他们的眼中,过去的都足死的,诗的生命力在于自发(spontaneity)、自我表现(self—expression)和改革(innovation)。”正是因为诗的反叛处于落后地位,诗的反叛通常就会更激进。存富有“诗教”传统的中国更足如此,诗人一向把自己视为更应该承担天下兴亡的社会糟英,天更应该降大任于自己,认为自己更应该足时代的弄潮儿和政治思想文化改革的急先锋,现在居然落后于小说家和散文家,小说文体和散文文体的通俗化、实用化改革居然走在了诗的前面。以白话小说为代表的新小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这是诗人们无法容忍的。在这些社会禁忌的作用下,“个人对自己信用的人所宣布的不存在的事物闭而不视,或者把大多数人所说的真实的事情当做真理来接受,不管它自己的眼睛告诉他,这些事情是虚假的,对丁.个人来说,大众是何等的重要,以致大众的观点,信仰和感情构成了他的个人现实,甚至比他自己的感觉如理性告诉他还真实。……总之,

蓬潍本先.潜意识理论发生发展探微.东北师大学报,1999(t).

③胡适.尝试集.中华书局。1993年

④张东民华文横行的商榷.新青年,1921(9).

⑤杜春和。韩容芳,耿来金.胡适演讲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⑥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其激愤的诗句控诉了造成这生离之疼的祸根。“东风恶”写暮春“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的东风凋残了芳菲的春花,隐喻唐婉为婆母所逼,境遇难堪,悲是惊鸿照影来。

苦无告。。欢情薄”,就是欢情短的意思,是说他们这株方兴未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嵇山土,犹吊艾的爱情之花夭折了,刚刚开始的欢情蜜意很快就被离愁别绪所遗踪已玄然。”

代替。移来眼前景物,抒发胸中块垒,这是抒情诗常用的表现手古稀之年的陆游,凭吊遗迹,心神茫然。此时的沈园,池段。成功的关键在于移情于景,寓情于物,景物中浸润着浓情,台非旧,老柳凋残。但睹物思人,那绿色的春波分明曾照过唐婉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于景物描写之中。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即使不的容颜,而此时的唐婉已经“梦断香销四十年”了,陆游自己也事雕琢也能够于真挚中见真情,纵然不劳文饰也可从质朴中见光“此身行作嵇山土”,肉体将化为嵇山的尘土。陆游想到这一彩。陆游的这些诗句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得力予这种笔法。紧接切,不禁泫然泪下。

着,诗人直抒胸臆:。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陆游端起盛满了诗人的一往情深,无法解脱。直到八十一岁那年还梦游沈氏唐婉深切情意的醇酒一饮而尽,十几年来的离散之感和孤寂之情园亭,并作诗二首:

涌上心头,,千般愁苦,无限相思都凝结一个字:“错”。作者“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生,绿连用三个。错”字,极写心情的激愤,使人仿佛看到了那切齿顿蘸寺桥春水生。

足之态。然而,究竟是谁的错呢?作者没有明说,但就当时作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的复杂心情来看,这既是悔恨,更是控诉。造成这千古恨事、人犹锁壁问尘。”

生悲剧的是谁?到底是谁?诗人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给人以深陆游的婚姻悲剧,完完全全是封建礼教的罪恶所造成的。思的余地。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葬送青春,抱憾终下阕先写唐婉思念他的情景。“春如旧,人空瘦”,这是对身,甚至死于非命。陆游和唐婉这个真实的悲剧,只不过是千万比的写法。春天照例如期而来,春色仍然是那样令人心醉,然而个婚姻悲剧中的一个而已。

在这不变的春景中生活的人,却因为刻骨的相思和郁闷而改变了陆游在自己的作品中,记下了对这血泪悲剧的真情实感,把容颜。纵然是良辰美景,对陆游来说,却是春色恼人。“泪痕红他的痛苦和不平告诉世人,唤起人们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这在客悒鲛绡透”,“泪痕”之所以“红”,是因为泪水沾染着了脸上观上就是对旧世界的一种揭露、批判和抨击。的胭脂。“悒”,是湿透的意思。“鲛绡”,这是个神话故事。相传滔滔的南海之中,有一种美人鱼式的鲛人,她们日夜纺织,参考文献

泪水合着经纬织成了锦绢缝帛,这就是鲛绡。这里的“鲛绡”l、游周恩主编:<中国文学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侔1月第一版

是指珍贵的丝绸手帕。这句是指相思的愁苦泪水湿透了手帕,极2、翁德森贾平年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精读>

写相思之苦。“桃花落,闲池阁”,表面上是写景,实际t是抒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情。“桃花落”,是比喻诗人和唐婉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破坏;7月第一版第157页

“闲池阁”,是说人去楼宅,清冷孤寂,一片凄楚。。山盟虽4、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七月第一版

在,锦持难托”两句,浸透着诗人矛盾、痛苦、无奈和不平的复第27页

杂情感。当年的海誓山盟,磐石之约还记忆犹新,而今却相逢无言,惆怅难诉。面对这惨痛的现实,心怀这无法解脱的感情,怎作者简介

么办?在痛苦和绝望中诗人只好连连哀叹:“莫、莫、莫!”那刘凌云女1968-—今河南安阳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江苏

纵然于心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的复杂心情,在这三个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莫”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陆游一挥而就,郁闷而去。唐婉看了这首词,自然也牵动了。一杯愁绪”,回家之后,也以《钗头凤》一首相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满!”

作者所要表现的感情是凄惨哀怨而又真挚强烈的,但作者没有让强烈的哀怨之情以外在的、呼天抢地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把这种感情熔铸到深沉的艺术形象中去,让饱含幽情的形象感染读者,从而把相思离恨之情表现的是这样的含蓄、自然、浓烈而

又丰满。

写过这首词之后不久,唐婉因极度的哀怨和不可解脱的痛苦而郁郁成疾,终于含恨而死,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吃人的封建礼教就这样夺去了这个僮憬幸福的无辜生命。

沈园之会所掀起的感情波澜和唐婉之死所带来的沉蕈的打击,使陆游那心灵的创伤无法平复。虽然事过境迁,已为陈迹,陆游自己也宦海浮沉,戎马倥偬,但他对于此事却始终不能忘情。一一九二年,陆游已是六十八岁高龄,还专程到沈园凭吊。但这时的沈园已是三易其丰了。诗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于是又题诗一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林亭感旧空叫首,泉路凭谁说断肠?怀擘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亭园依旧,当年的题词墨迹尚存,而人却早去泉台,回忆这一切,真如大梦一

场。

一一九九年春,陆游七十五岁,又去旧地重游,并作诗两首来抒写心头的隐痛:

 

■◆B3

从沈园诗词看陆游的婚姻悲剧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刘凌云

河南安阳工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南,安阳,455000大众文艺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2008,(7)0次

参考文献(4条)

1.游周恩 中国文学吏 1964

2.翁德森.贾平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精读3.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19794.徐中玉 大学语文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高旭.Gao Xu 梦断沈园泫然情哀——试论陆游《沈园》(二首)的三重文学意象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

<沈园>(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是他对自己年轻时爱情岁月的文学回忆,寄托着对妻子唐琬的真挚情意.在<沈园>(二首)中,陆游通过多重的文学意象构建起自己心中的"沈园",将其升华为古典文学中经典的爱情境域.陆游笔下的"沈园"由三种文学意象相互交融而营构,即"时间"的沈园、"空间"的沈园和"诗意"的沈园,而"诗意"的沈园是陆游所建构的"沈园"这一爱情境域的灵魂.

2.期刊论文 张乃良.Zhang Nailiang 千古一爱伤心事--陆游"沈园诗词"的论探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

陆游晚年心中有桩隐痛,一是不忘中原失地,二是难忘早逝的前妻唐琬.对唐琬的一腔真情,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一组"沈园诗词"中.自沈园相会一直到陆游八十六岁去世,这份围绕沈园的感情未曾断绝.这充分证明了陆游乃是天地之间至情人,无论对国事,还是对爱情,都是一往而深,至死不渝.

3.期刊论文 韦秀堂.WEI Xiu-tang 论陆游沈园诗词的悲剧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

陆游是一个至死都不忘收复中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恨不见中原"是他一生最大的隐痛.而陆游的内心深处还有一大隐痛是唐琬,这个让老诗人行作嵇山之土了还泫然悼念的美丽的人.诗人把他那刺骨铭心的生死恋情和对唐琬的一往情深付诸笔端,留下了具有悲剧之美的千古绝唱--沈园诗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沈园诗词中蕴含着的悲剧美及其产生的原因,由此得出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4.期刊论文 刘金柱.宋静 陆游沈园题壁探研--宋代题壁文化的一个侧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

题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应有重视,而在墙壁上大胆地表露情感一般也不为传统文化所赞许.透过不同版本的历史记载,以及后人附赘在陆游身上的另一则题壁故事,既可以领略唐宋时代敢于公开袒露情怀的开放,又可以通过对这种极至情感的共鸣,感受题壁文学在宋世的地位和社会影响.

5.期刊论文 丰家骅 沈园非复旧池台--陆游与沈园的一段情缘 -寻根2004(3)

绍兴沈园是南宋越中著名的园林之一.宋室南渡后,绍兴因为邻近都城临安(今杭州),"士家最盛,园亭甲于浙东"(<西塘集·耆旧续闻>卷十),仅享誉一时的名园,就不下百数.这些园林经过风雨的浸蚀和战火的破坏,现多已倾废而荡然无存,能够保留至今的恐怕就只有沈园了.

6.期刊论文 王亚庆 情深意蕴《钗头凤》钟爱不渝铭《沈园》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

欣赏陆游有关唐婉的言情诗词,可以管窥诗人忠贞不渝的人生操守.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李白、杜甫之后,彪炳千古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他生活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兵荒马乱的历史时期.当时政界幕府、军旅帐中主战复国与委曲求和之争激烈,一直成为陆游人生观形成的社会背景.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主张抗金的爱国士大夫,与主战派人物交往密切,父辈的熏陶,国难的感愤,使他从小就培植起爱国的思想感情,二十岁时就立下了"上马杀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后虽考上进士,名列前茅,但被奸相秦桧弹劾,咎由"喜论恢复"而除名,中年时才出任微职,也不过县衙主簿、州府通判,最高做过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而对他豪放雄健、慷慨激昂的风格形成的影响,主要是他亲随军旅、戎装驰骋,担任军务襄赞仅仅一年的战争生涯.由于他参与的抗金战争失利,受权贵排挤,多次遭到贬斥,使他未能"金戈铁马"杀狂胡,而落得心忧愤郁,借酒浇愁,被人讥为"嗜酒颓放",后来他归隐田园,干脆自号为"放翁",退居于山林宁静的农村生活.

7.期刊论文 马登岗 梦访陆游(二章) -雪莲2003(1)

爱到不能爱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笔中情>的电影,当故事的主人公挥笔在沈园雪白的墙上写下一首我看不懂的文字的时候,我只是觉得那人很狂.长大后,走进大学,走进唐诗宋词,才知道那个很狂的人叫陆游,所写的词叫<钗头凤>,讲的是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感情很好,只因陆母作梗,被迫离异.后来陆游另娶,唐琬改嫁.有一次陆游春日踏青,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遇见唐琬.唐琬以美酒佳肴殷勤款待,陆游非常伤感,在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心底衷情汇诸笔端,沈园留下了"无一字不天成"的名篇佳作.这是一出令人伤感的爱情悲剧.

8.期刊论文 余祖坤.Yu Zukun 关于《沈园二首》的次序及异文问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5)

钱钟书<宋诗选注>在选录陆游的<沈园二首>时,将二诗的前后位置进行了调换,又将"沈园非复旧池台"一句中的"非"字改成了"无"字.这两处改动,很有可能是钱钟书有意沿袭了清人严长明<千首宋人绝句>中的改动,而严长明又当是本于周密<齐东野语>中的相关记载.二诗位置的前后置换,使原作结构更加完美;而"非"改为"无",却使声音效果较原作略为逊色.

9.期刊论文 宋艳 亘古放翁梦断沈园 -职教论坛2004(29)

每每读陆游的<钗头凤>其中痛心、痛彻、痛悔之感常使我临风陨泪.请看: 钗头凤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0.期刊论文 靳育德 缠绵悱恻《沈园》诗 -青海教育2001(5)

被梁启超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南宋以后,许多著名诗人都深爱陆游,把他和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杜甫相提并论,说实在的,他留给我们的九千三百多首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敌人和投降派,而且也鼓舞了一代代爱国的人民.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婚姻诗词篇七
《婚姻 用词》

[订婚]

白首成约 盟结良缘 缔结良缘 喜缔鸳鸯 誓约同心 姻缘相配 文定吉祥 文定厥祥 文定之

喜 鸳鸯璧合 缘订三生

[结婚]

白头偕老 白首同心 白首成约 百年好合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美满良缘 盟结良缘 凤侣鸾

俦 凤凰于 凤翥龙翔 凤箫合奏 缔结良缘 天造地设 天作之合 天赐良缘 天缘巧合 同德同心 郎才女貌 连理交枝 良缘天定 鸾凤和鸣 鸾笙合奏 海燕双栖 花开并蒂 花好月圆 鸿案相庄 佳偶天成 君子好逑 琴瑟和鸣 琴瑟在御 琴瑟友之 情投意合 琼花并蒂 喜缔鸳鸯 心心相印 相敬如宾 相亲相爱 祥开百世 珠联璧合 钟鼓乐之 昌符凤卜 唱随偕老 唱随偕乐 诗咏好逑 神仙眷属 誓约同心 笙磬同音 如鼓瑟琴 才子佳人 三星灿户 爱河永浴 爱情永固 燕侣莺俦 姻缘相配 鱼水和谐 乐赋唱随 鸳鸯璧合 缘订三生 永结同心 永浴爱河

[出嫁]

摽梅迨吉 苹藻权舆 妙选东床 凤卜宜昌 桃灼呈祥 桃夭及时 厘降征祥 琴韵初调 雀

屏妙选 祥征凤律 之子于归 适择佳婿 淑女于归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室宜家 宜尔家室 宜尔室家 燕燕于飞 于归吉 于归之喜

[一般祝寿]

白首成约 蓬岛春风 蓬岛春到 蓬岛长春 蓬莱春满 眉寿堂 封人三祝 奉觞上寿 福

海寿山 福如东海 富贵寿考 大德必寿 大德大年 德硕年高 笃祜崇龄 多福多寿 东海多寿 东海之寿 东海延厘 天赐稀龄 天赐遐龄 天赐纯嘏 图开福寿 南极腾辉 南极星辉 南山献颂 南山比寿 南山同寿 南山之寿 庚星焕彩 庚星永辉 克享遐龄 康强逢吉 鹤寿添筹 鹤寿添寿 鹤寿千岁 海屋添筹 海屋长春 晋爵延龄 耆英?重 庆衍箕筹 星辉南极 至德延年 祝无量寿 齿德俱尊 称觞祝嘏 畴陈五福 筹添海屋 长邀天眷 寿比南山 寿比松龄 寿并河山 寿富康宁 寿考维祺 寿征大德 寿如日升 寿人寿世 寿域宏开 如南山寿 如松柏茂 如日之升 日丽中天 日月长明 松柏同

春 松柏长青 松鹤遐龄 松鹤延龄 嵩生岳降 颂祝冈陵 义方垂范 惟仁者寿 万寿无疆 岳降佳辰

灵椿益寿 庆溢悬孤 庆衍桑弧 椿庭长青 椿庭日暖 椿庭日永 社结香山 树茂椿庭 瑞

蔼悬弧 桑弧耀彩

北堂萱茂 八仙献寿 宝婺腾辉 宝婺星辉 宝婺呈辉 蟠桃献颂 堂北萱荣 天姥峰高 天

护慈萱 果献蟠桃 花灿金萱 辉生锦帨 欢腾萱室 金萱不老 锦帨呈祥 庆溢北堂 庆衍萱畴 喜溢璇闺 绣阁长春 祥开设帨 祥呈桃实 星辉宝婺 萱茂北堂 萱堂集祜 萱堂日永 萱庭集庆 萱阁长春 萱花不老 萱花挺像 萱荣婺焕 萱荫长春 萱闱春永 萱帏日永 璇阁长春 璇闺日暖 朱帨迎祥 春满北堂 春满瑶池 春浓萱阁 寿添萱绿 寿考宜家 寿征坤德 帨彩增华 瑞蔼萱堂 瑞蔼萱室 慈竹风和 慈竹长青 慈竹长春 慈闱日永 慈云集祜 彩帨腾辉 彩帨延龄 懿德寿考 懿德延年 瑶岛春长 瑶岛春深 瑶池春永 瑶池益算 婺焕中天 婺宿腾辉 婺曜呈祥 王母长生

福禄双星 福禄鸳鸯 福寿仙俦 福寿双全 桃开连理 天上双星 鹿车共挽 鹤算同添 弧

帨同悬 弧帨齐辉 弧帨增华 极婺联辉 酒介齐眉 酒祝齐眉 金石同坚 仙眷长春 仙眷永偕 仙耦齐龄 星月争辉 椿萱并茂 椿萱不老 椿荣萱茂 寿并冈陵 寿同冈陵 寿域同登 双星并辉 双星并耀 双星朗照 日升月恒 日月并明 日月齐辉 人月同圆 松柏同春 银汉双辉

[学者]

大雅云亡 天丧斯文 立言不朽 绝学千秋 学究天人 世失英才 少微敛曜 言行足式 文坛失仰 文曲光沉 望尊泰斗

[贺生子]

百子图开 凤毛济美 德门生辉 啼试英声 天降石麟 天赐石麟 弄璋志喜 兰阶吐秀 麟趾呈祥 瓜瓞绵绵 庆弄璋 喜得宁馨 喜听英声 喜弄璋 荀龙薛凤 熊梦征祥 芝兰新茁 螽斯吉 雏凤新声 石麟降世 石麟呈彩 子种莲房 彩褓凝祥 英声惊座 玉燕投怀

明珠入掌 弄瓦征祥 辉增彩帨 庆弄瓦 喜比螽麟 小凤新声 祥征虺梦 掌上明珠 彩凤新雏 缘凤新雏

璧合联珠 棠棣联辉 花萼欣荣 珠璧联辉 双株竞秀 玉树联芬

点颔欢腾 桐枝衍庆 乐享含饴 兰阶添喜 瓜瓞延祥 庆衍龙孙 秀茁兰枝 绳其祖武 孙枝茁秀 荪枝茁秀 饴座欢腾 玉笋呈祥

[贺新居落成]

美奂美轮 凤栖高梧 福地洞天 福地杰人 福荫子孙 大启尔宇 雕梁画栋 栋宇连云 堂构更新 堂构增辉 堂构维新 堂开华厦 潭第鼎新 肯堂肯构 华堂焕彩 华堂集瑞 华堂毓秀 华厦开新 辉生画栋 辉增堂构 哕凤栖梧 焕然一新 甲第征祥 君子攸居 气象维新 昌大门楣 长发其祥 瑞霭朱轩 瑞霭华堂 润屋润身 斯干吉 驷门高启 伟哉新居

[贺迁居]

孟母遗风 凤振高冈 德必有邻 德门仁里 地灵人杰 里仁为美 良禽择木 绿杨合荫 高第莺迁 居之也安 乔木莺声 喜报莺迁 出谷迁乔 人杰地灵 择邻式好 安土敦仁 莺鸣出谷 莺迁乔木 莺迁吉 誉标仁里

[贺商店开业]

懋迁有庆 福国利民 富国裕民 大启鸿图 大展鸿图 大展鸿猷 大展经纶 大业千秋 大业允兴 多财善贾 陶朱媲美 利济民生 开张骏发 货财广殖 货财恒足 鸿图大展 鸿图永启 鸿猷丕展 鸿猷丕焕 鸿猷大展 近悦远来 骏业宏开 骏业肇兴 骏业日新 骏业崇隆 商贾辐辏 商战图强 生财有道 财源恒足 亿则屡中 业绍陶朱 万商云集 源远流长

[贺工厂开业]

百工居肆 福国利民 富国之基 大业永昌 通商惠工 劳工神圣 利溥三台 国家利赖 工夺造化 工业建国 开物成务 经之营之 输巧娄明 术有专精

[贺医院开业]

博爱济群 博爱济众 扁鹊复生 病人福音 秘传金匮 妙手回春 妙手成春 方列千金 得心应手 良相良医 功侔相业 功同良相 功着杏林 肱传三折 华陀妙术 华陀再世 活人济世 济世功深 济世活人 全心济世 心存济世 杏林之光 悬壶济世 着手成春 寿人寿世 术妙轩岐 术精岐黄 仁心良术 仁心仁术 仁术超群 民医国 医德可风 医德堪钦 医国医民 医术精湛 百病回春 望隆卢扁

名山事业 大雅扶轮 天地精华 琳琅满目 功垂社教 宣扬文化 左图右史 坐拥百城 斯文在兹 斯文所赖 文光射斗

宾至如归 宾主尽欢 高贤莅止 高轩莅止 贵客盈门 近悦远来 群贤毕至

笔端泉涌 笔力万钧 笔扫千军 鞭辟入里 斐然成章 妙笔生花 黼黻文章 吐属不凡 理辟义精 洛阳纸贵

钩玄提要 含英咀华 挥洒淋漓 鸿篇巨制 健笔凌云 金章玉句 锦心绣口 匠心独运 情文并茂 绣虎雕龙

胸罗锦绣 出类拔萃 传世之作 生花妙笔 如椽巨笔 才气纵横 一字千金 扬葩振藻 文章天成 文章斐然

[贺书法比赛胜利]

笔力万钧 笔走龙蛇 铁画银钩 力透纸背 凌云健笔 龙飞凤舞 国粹之光 翰宛之光 健笔凌云 秀丽遒劲

如锥画沙 艺苑之光 运笔如飞

[贺演讲辩论比赛胜利]

辩才无碍 发扬正论 谠言伟论 能言善道 立论精宏 宣扬真理 悬河唾玉 崇论闳议 一鸣惊人 议论风生 语惊四座

[贺体育活动比赛胜利]

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邦家之光 奔逸绝尘 睥睨寰球 马到成功 登峰造极 龙腾虎跃 高尚技能 攻坚击锐

弘扬体育 积健为雄 技艺精湛 技艺超群 矫首游龙 健身强国 健儿身手 强国强种 强种兴邦 强种之基

智勇兼全 朝气蓬勃 争也君子 出类拔萃 身心并健 身手矫健 尚武精神 生龙活虎 术德兼修 水上英雄

自强不息 奏凯而归 所向无敌 我武维扬 为国争光 望风披靡 允文允武

[贺竞选胜利]

邦国桢干 邦众之光 鹏翮高抟 民心所向 民之喉舌 枌榆望重 德劭誉隆 谠言伟论 痌瘝在抱 光孚众望

光大宪政 公正廉明 鸿猷懋着 骥足方展 具征民意 咸庆得人 宪政之光 乡邦瑰宝 卓然鹤立 众欣有托

众庶媬姆 众望归 实至名归 山斗望重 荣膺鹗选 造福桑梓 才德堪钦 才智超群 桑梓福音 言必有中

言重九鼎 物望允孚 万众共钦 望隆珂里 望切云霓 誉隆德劭

百年大计 百年树人 芬扇藻芹 芳腾桃李 敷教明伦 德溥春风 斗山望重 陶铸群英 桃李芬芳 桃李馥郁

乐育美才 广栽桃李 功宏化育 功着士林 化民成俗 化洽菁莪 化雨均沾 诲人不倦 诲我谆谆 黉舍巍峨

济济多士 嘉惠弟子 教秉尼山 教界典型 教泽永沾 教育英才 启迪有方 杏坛之光 弦歌不辍 弦歌盈耳

循循善诱 洙泗高风 卓育菁莪 春风广被 春风化雨 春风时雨 师表人伦 师恩弗望 时雨春风 树人大业

人能宏道 儒林菁莪 泽被三台 赞天地化 作育菁莪 作育人才 作育英才 英才渊薮 为国育才 育才一乐

[政界题辞]

弊绝风清 民胞物与 明镜高悬 明察秋毫 丰功伟绩 奉公守法 德政可风 恫瘝在瘼 恫瘝在抱 公正廉明

公忠体国 功在党国 功在桑梓 口碑载道 己饥己溺 洁己奉公 涓滴归公 秦镜高悬 政通人和 政绩斐然

拯民水火 善政亲民 仁民爱物 造福邦家 造福地方 造福人群 夙夜忧 一介不取 忧国忧民 为国为民 忘身忘家

百折不挠 本立道生 鹏抟九霄 鹏翮高抟 鹏程万里 鹏翼抟风 扶摇直上 大器晚成 力行近仁 更上层楼

国脉是寄 国家栋材 和光同尘 鹤鸣九皋 好古敏求 好学近智 精益求精 居仁由义 君子务本 前程似锦

勤则有功 青云直上 学贵及时 学贵善疑 学贵有恒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 学问初基 知类通达 知耻近勇

志道据德 志存开济 朝干夕惕 铸史閒经 壮志凌云 乘风破浪 士必弘毅 士先器识 慎独存诚 术有专精

仁为己任 任重道远 自强不息 造诣精深 沧海程宽 一帆风顺 依仁游艺 友谊永固 温故知新 文章华国 云程发轫

[文学著作题辞]

斐然成章 名山事业 风行遐迩 大笔如椽 洛阳纸贵 国门可悬 脍炙人口 价重鸡林 金章玉句 金玉之言

纸贵洛阳 传世之作 生花妙笔 声重士林 抒发性灵 人手一册 润色鸿业 字字珠玑 一字千金 移风易俗 扬声中外

博施济众 胞与为怀 民胞物与 民吾同胞 扶颠持危 达己达人 达则兼善 登民衽席 痌在抱 天祚善人

乐善好施 老老幼幼 立己立人 广厦荫永 共跻春台 慷慨解囊 惠及孤寒 饥溺为怀 积无量德 急公好义

救苦救难 雪中送炭 拯溺救焚 助人为乐 是乃仁政 视民如伤 人溺己溺 人饥己饥 仁民爱物 仁人怀抱

仁爱为怀 如解倒悬 梓里善人 泽被清寒 作善降祥 哀此茕独 以财发身 忧民之忧 万家生佛 禹稷精神

龙蟠虎踞 江山如画 琪花瑶草 曲径通幽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清水秀 水碧山清 水色山光 烟波万顷

保国卫民 披肝沥胆 投笔从戎 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 一身是胆 移孝作忠 为国干城 勇冠三军

没齿难忘 千恩万谢 再生父母 再造之恩 存殁均感 恩同再造 饱学君子 满腹经纶 真知灼见 硕学通儒

多才多艺 雄才大略 才貌双全 才情卓越

耿介拔俗 孤忠高节 谦冲自牧 虚怀若谷 卓尔不群 宰辅之量 鬼斧神工 口碑载道 举世无双 神乎其技 游刃有余 有口皆碑 耕读传家 克绍箕裘 积善之家 子孝孙贤

巾帼须眉 巾帼英雄

青年楷模 见义勇为

北斗星沉 宝剑光沉 蓬岛归真 明德流徽 返璞归真 风摧椿萎 福寿全归 大雅云亡 德业长昭 谠论流徽

典型宛在 典则空留 栋析榱崩 泰山其颓 痛失老成 南极敛芒 阆苑归真 梁木其颓 梁木其坏 露冷椿庭

高风亮节 高风安仰 高山景行 蒿里兴悲 庚星匿彩 归真返璞 功勋不朽 羽化登仙 跨鹤仙乡 海宗风凄

魂兮归来 驾鹤西归 遽返道山 骑鲸西去 千秋永诀 仙凡路隔 仙游上界 行谊可师 哲人其萎 尘榻空留

硕德堪钦 生荣死哀 人琴俱杳 桑梓流光 一朝千古 仪型足式 仪型万方 音容如在 音容宛在 英风宛在

英气长存 英才早逝 吾道已穷 五福全归 文星遽落

北堂春去 宝婺敛芒 宝婺星沉 孟母风高 梦断北堂 范垂巾帼 福寿全归 彤管流芳 丹管流芬 女界典型

流芳千古 凉月凄清 蓼莪诗废 鸾輟遽返 鸾驭遐升 闺阃之师 坤仪足式 坤仪宛在 阃范空存 阃范长存

空仰慈 海宗风凄 花落萱帏 徽音顿渺 徽音远播 魂兮归来 巾帼称贤 巾帼仪型 千秋永诀 绣阁风寒

仙凡路隔 仙游上界 贤同欧母 香消玉殒 萱堂露冷 萱荫长留 钟郝仪型 持家有则 淑德永昭 慈竹风凄

慈竹风摧 慈云缥缈 懿范犹存 懿德堪钦 懿德长昭 瑶岛仙游 瑶池赴召 音容如在 音容宛在 五福全归

婺星光暗 婺星光黯 婺彩沉辉 温恭淑慎 忘忧草谢 月缺花残

婚姻诗词篇八
《7婚姻爱情诗》

婚姻诗词篇九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第19卷第6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Vol.19 No.6 Sichu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Edition)

2009年11月Nov.2009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王辉斌

(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

【摘 要】【关键词】杜甫;婚姻诗;一生两娶

[[]A   [文章编号]1674-5248(2009)06-0001-04

  ,如被称为

[1]

“诗圣”的杜甫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诗人。据浦起龙《读杜心解》的统计,杜甫现存婚姻诗为35首左右,这一数量在盛唐诗人中,仅次于李白(50多首)而名列第二。通过对这些诗作的综合考察,我们不仅可以获知杜甫婚姻诗的艺术风貌、表现技法、审美趣味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管窥杜甫“一生两娶”的婚姻事实。下面就此进行具体讨论。

  一、杜甫与杨氏结婚的时间及杨氏之卒年

关于杜甫与杨氏结婚的时间,以及当时二人的年岁为多少等问题,自唐以降,历代的杜诗研究者及各种类型的《杜甫年谱》均未言及。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冯至《杜甫传》、朱东润《杜甫叙论》等,亦如是。惟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的四川文史馆编《杜甫年谱》,在开元二十九年内乃有“与杨氏夫人结婚,大约亦在是年”之载。此说所据为何,《年谱》无只字交待。但尽管如此,后来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陈贻焮《杜甫评传》二书,则皆从其说,作出了“与夫人杨氏结婚”、“开元二十九年他们结婚时杜甫三十岁,杨氏当在十九岁左右”的结论。这一结论其实是不可相信的,原因是无任何材料予以支撑,纯为依《杜甫年谱》之臆测所致。而且,《杜甫年谱》的这种臆测,乃是与史实严重相悖的。

考杜佑《通典》卷五十九载贞观元年二月诏云:“男年二十女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

[2]

以婚媾,令其好合。”又《新唐书・食货志一》有云:“(开元)二十二年,诏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州县岁上户

[3]

口登耗,采访使复实之,刺史、县令以为课最。”这两条材料之所载,实际上就是李唐王朝执行于初、盛唐时期的两部“婚姻法”。根据这两部“婚姻法”的规定,可知杜甫与杨氏结婚的年份,是绝不可能迟至开元二十二年以后其30岁之时的开元二十九年的。而《新唐书・食货志一》所

记载之“诏”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唐玄宗即位后所颁布的

一部“新婚姻法”,若以此合勘杜甫之父当时正任奉天令

[4]

之职、奉天县为畿县,以及杜氏家族世代“未坠素业”、“奉儒守官”等实况,可知杜甫与杨氏结婚的时间,是当以开元二十二年为宜的。这是因为,开元二十二年的“诏”乃明文规定“男十五”必须结婚,而时在畿县奉天任县令的杜闲,显然是不可能置朝廷诏令于不顾,而让其子杜甫迟至开元二十二年以后结婚的。以传统之说的杜甫生年计,开元二十二年杜甫为二十三岁。

开元二十二年杨氏芳龄几何?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得对杨氏的卒年进行具体考察。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云:“(甫)扁舟下荆楚,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有九。夫人宏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

[5]

怡,四十九年而终。”其中所载“四十九年而终”者,为杨氏的享年,即据此可知杨氏活了四十九岁。但杨氏生于何年?其之卒又在何年?对此,元稹于《杜君墓系铭》中皆未之载。杜集中有《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一诗,为考察杨氏的卒年提供了重要线索,其有云: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浦起龙《少陵编年诗目谱》《读杜心解》卷首)编此诗于大

历二年,可从。是年,杜甫在夔州。时在夔州的杜甫于诗中称其妻为“山妻”者,是颇可注意的。这是因为,在杜甫写于大历二年以前的近30首与其妻相关的诗作中,所称

(其妻者主要为“老妻”,如“老妻睹我颜色同”《百忧集

)、()、(行》“老妻画纸为棋局”《江村》“飘泊愧老妻”《自

)、(阆州领妻子欲赴蜀山行》“偶携老妻去”《寄题江外草

)等,即皆为其例。而遍检杜集又可知,杜甫于诗中首堂》

次称杨氏为“老妻”者,乃始自《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老妻寄异县”之句。是诗写于天宝十四载冬(系年见《少

),由天宝十四载至大历二年,其间凡十三陵编年诗目谱》

年,即杜甫在诗中称杨氏为“老妻”已有十三年之久,其何

3

[收稿日期]2009—06—13

[作者简介]王辉斌(1947—),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

2009年第6期王辉斌: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浦起龙《少陵编年诗目谱》可知,《入衡州》诗为杜甫作于大历五年六月,时杜甫已为五十九岁,诗中所言“乳女”即以两岁计,则其生年就当在大历三年春之前后,是年,杜甫五十七岁(以传统生年计)。试问:晚年多病缠身、且年已届五十七岁的杜甫能生此“乳女”吗?此为其一。其二,杜甫在大历三年春出峡江后,曾先后于江陵、公安暂寓一时,然遍检杜集中此期之诗作,女”之载。,可知,是不能用以,《杜诗详注》据其中“涕尽湘,,而诗中又有“妻孥复随我”一句,则表明杜甫是年“逃难”时其“妻”乃随从之。既随从,就自然是不曾谢世了。按此诗开首有云:“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若

(以旧说言,大历以仇说为是,则诗就应为“六十白头翁”

五年杜甫已为五十九岁)而不得言“五十白头翁”了,可见仇氏之说乃非。正因此,浦起龙《读杜心解》乃作笺云:“肃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时周流蜀中。注家释世难者,以是年段子璋反东川当之。公值难甚多,何举此耶。盖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时年四十八,是为逃难之始耳。言

[9]

五十,举其成数也”。按浦起龙之说良是。所以,《逃难》一诗与《入衡州》诗一样,也是不能证实杨氏之卒,乃在大历五年之后的。

综合以上考察,可作如是结论:开元二十二年,杜甫与杨氏结为夫妻,时杜甫二十三岁,杨氏十六岁。杨氏生于开元七年,卒于大历二年春夏之间的夔州。自安史乱始,杨氏随杜甫“南北逃世难”,备受艰辛,故杜甫于诗中多以“老妻”称之,其大历二年卒后,杜甫曾写《促织》一诗以怀之。旧注系《促织》一诗于乾元二年或基前后之年者,误。

得又于《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诗中一

改旧有之习惯,而要新称杨氏为“山妻”呢?况且,在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杜诗中,杜甫以“山妻”称其妻者,仅此一例。杜甫为什么要在此诗中称其妻为“山妻”?此“山妻”又为谁?其中隐情又何在?凡此种种,历代注家均未之言。假若此“山妻”仍为杨氏,但杨氏之“父曰司农少卿

[6]

怡”,而司农少卿的品阶在唐代为“从四品上”,可见,这位“山妻”显然是与杨氏的身份难以扣合的。所以,“山妻”之所指,是绝不可能为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杨氏的,杜集中有《促织》一诗,后之年,但却均无只字言及其编年的依据,因袭所致,如赵次公《杜诗解龙《读杜心解》等,”所致之系年,是诗云: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意相亲。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前四句写促织,后四句写人,写促织者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写人。在写促织的前四句中,“哀音何动人”之“哀音”,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其“为一诗之主”,并说:“音

[7]

在促织,哀在衷肠。”而在写人的后四句中,最值注意的是“故妻难及晨”五字。王嗣奭《杜臆》卷三笺此说:“‘故

[8]

妻’,已去之妻也。”此“已去之妻”为谁?杜甫为何要在诗中借促织之“哀音”而为“一诗之主”?以此参之杜甫在《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诗中称其妻为“山妻”而非“老妻”的事实,似此“故妻”之所指当为杨氏。对此,“难及晨”三字又可为之佐证。详诗意,知“难及晨”的主人为杜甫,若这“已去之妻”不为杨氏而为她人,杜甫又何得为之无法入眠而“难及晨”呢?很显然,因杨氏已卒,杜甫怀之甚殷,而加之秋月促织的“哀音”又是那样的令人悲伤,故尔杜甫才怀之一夜而难盼天明。即是说,我们从杜甫夔州诗中的“老妻”、“故妻”、“山妻”这三种不同的称谓之中,乃可窥知杨氏之卒当在大历二年秋前,也即是年的春夏之间的。上引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既明言杨氏“四十九年而终”,现又知杨氏之卒在大历二年秋前,以此上推“四十九年”,为开元七年,亦即公元719年。这就是杨氏的生年。由开元七年至开元二十二年,其间凡十六年,即杨氏与杜甫结婚时芳龄十六。而杨氏的这一年岁,正与开元二十二年“诏”中的“女十三以上得嫁娶”甚为一致。

对于杨氏的卒年,旧说大都认为在大历五年之后,即杜甫病卒湖湘时杨氏尚健在人世,理由则为杜集中《入衡州》、《逃难》二诗之所写。其实,据此二诗而认为杨氏卒于大历五年之后者,乃是经不住材料的检验的。旧说之所以作如是认为者,主要是因《入衡州》诗中“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两句所致。在持此说者看来,这十字之所写,

(施鸿保《)之证,杨氏是杜甫“晚年又生一女”读杜诗说》

即生此女,则其斯时自然尚未谢世。按此说实乃不妥。据

  二、杜甫续弦再娶与“山妻”的真实身份

对于以上结论,我们还可在考察杜甫续弦再娶时予以更进一步的证实,并可藉之以弄清楚杜甫笔下那位“山妻”的真实身份。在现存的有关杜甫婚姻问题的文献资料中,有两个方面的材料是可以用以直接证实杜甫在杨氏卒后曾经续弦再娶这一婚姻事实的:材料之一为杜甫的两首诗,材料之二是宋人的一篇《墓志铭》。即其一为内证,一为外证。先看属于内证的杜甫的两首诗。其一为《简吴郎司法》:

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骑安置瀼西头。古堂本买藉疏豁,借汝迁居停宴游。云石荧荧高叶曙,风江飒飒乱帆秋。却为姻娅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此诗写一位“吴郎司法”自忠州“迁居”夔州,杜甫借其瀼西草堂以寓居,并与之同“坐曾轩”赏玩秋江之情事。杜甫之所以对这位“自忠州”而来的“吴郎司法”如此热情并坦诚以待,是因为其“却为姻娅过逢地”之故,也即杜甫与这位“吴郎司法”乃为诗中所言之“姻娅”关系。“姻娅”又一作“姻亚”,《尔雅・释亲第四》云:“两婿相谓为亚。”据

2

王辉斌: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2009年第6期

此,可知杜甫与这位“吴郎司法”乃为“两婿”关系。若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连襟”。正因为二人具有如此关系,所以杜甫后来在离夔出峡时,即将其在夔州所购置的房产等悉数送给了这位曾经任过司法参军的“吴郎”。其二为《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一诗,其中有云: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亦相遇。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隹句。

此八句为节选。其之所写,据浦起龙《读杜心解》六的笺释,可知是专门针对诗题中那位“,而杜甫于诗中又明说“,与这位“高司直””“司直非冗官,,写此诗以送之实况,知这位“高司直”乃为夔州人。

这两首诗表明,时暂居夔州的杜甫,乃与“吴郎司法”、“高司直”均为“两婿”关系。换言之,据这两首诗中的“姻娅”一词,可知杜甫之妻与此二人之妻乃为姊妹关系或者从姊妹关系。而杜甫在夔州能与一位忠州人(“吴

)和一位夔州人()结为“郎司法”“高司直”姻娅”者,则其

妻显然是非为杨氏而应是那位“山妻”的。这是因为,作为“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的杨氏,无任何材料可证其有姊妹或者从姊妹曾下嫁忠州人“吴郎司法”与夔州人“高司直”,而一部杜诗亦无只字言及此事。藉此而观,可知杜甫在夔州之所以能与“吴郎司法”、“高司直”二人结为“姻娅”者,乃皆因那位“山妻”而使然。

再看属于外证的宋人的《墓志铭》。北宋文学家吕陶《净德集》有《杜公墓志铭》一文,其中有云:“甫初娶司农少卿之女……”《宋史》中吕陶有传:今四川成都人,与王安石同时。其于《杜公墓志铭》中明言杜甫之于杨氏为“初娶”者,则杜甫曾经“续娶”乃绝无疑义。吕陶的《杜公墓志铭》虽然记载了杜甫于杨氏为“初娶”这一事实,但却不曾于其中言杜甫“续娶”之事者,揣度之,当是因认为杜甫的这位续弦乃非“官家婚”的缘故。唐人重官婚,这在

(白居易诗中乃有多处表述可证,如其《朱其村》《白居易

集》卷十)中的“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官婚”即为其例。而此,也是导致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刘禹锡《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均不载柳宗元在永州曾续弦再娶事实的原因之所在。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之所以未载杜甫续弦事者,亦可作如是观。此则表明,杜甫续娶的这位“山妻”,乃并非为夔州当地的官家之女。

以上由内证与外证所构成的事实,已使得杜甫在夔州之续弦再娶已甚为明晰。而这一事实的存在,又是对杨氏卒于大历二年秋前之夔州的最有力佐证。

下面再来揭开那位“山妻”的面纱,以弄清楚其真实的身份。杜集中有一首《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既有助于我们对杜甫续弦再娶的事实作更进一步之认识,又对弄清楚“山妻”的身份具有关键性作用。

把玩诗意,可知这首诗共写了四个人物,即“郎”、“丈人”、“卓女”与杜甫本人。我们只要弄清楚了这四个人在

诗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此诗之“旨”就可迎刃而解。

先看“郎”。“郎”在诗中的出现,是因“卓女近新寡”而导致。这是一个有着如司马相如一般才华的年轻男子。诗的第三段之所述,就是关于“卓女”与这位“郎”的婚姻概况,二人的结合,是有如“银汉会双星”那,而,她不仅“”,,为“郎”的科举成功亦,一旦金榜题名之后,即将贤惠的“卓女”予以抛弃,以致使“卓女”因此而成为了一位“新寡”。

次看“丈人”。“丈人”即诗题中的那位“薛十二丈判官”。这位“薛十二丈判官”虽然与“卓女”非为夫妻,但他却与“卓女”具有很亲近的关系,这从诗中“休辩渭与泾”即可准确获知。“薛十二丈判官”在杜甫面前一个劲要辩明的“渭与泾”究竟指什么呢?结合“卓女”与“郎”的离异情况看,可知其所指乃为“卓女”被“郎”抛弃之事。“丈人”认为,“卓女”之所以成为“新寡”,完全是因“郎”贪图富贵、忘恩负义所导致,与“卓女”本人是毫无关系的。即是说,在“丈人”看来,“卓女”的被抛弃而成为“新寡”,责任在“郎”而不在“新寡”。由是而观,可知“丈人”非但不是“卓女”的再婚丈夫,而应为其亲属中的一位长者。若如冯班所言,“卓女”为“丈人”的妻子,试想,哪有刚结婚的丈夫当着他人之面一个劲说自己妻子是被人抛弃之理呢?

再看杜甫本人。当“丈人”在杜甫家中愤愤不平指责“郎”的忘恩负义时,杜甫的态度却是那样的冷静,他在劝“丈人”安坐不要气坏了身子后,还用龙蛇本为同类还相互格斗来比喻夫妻间的离异乃为常事。而且,杜甫还举出了古代帝王向来以“轻刑”宽恕罪犯的道理,来说明对年青人的离异也应宽容以待。因为年轻人大都有“不安本土”的特点,只有像他老头子才能滞留在夔州这样的孤城里。杜甫的这番劝慰,其本意旨在说,“郎”因“荣华”而去,就让他去吧,何必要这样愤愤不平而与之计较呢?

明白了诗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弄清楚此诗之“旨”是颇具助益的。全诗主要采用了赋的表现手法,于六个段落之间共叙写了上述四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段专写“卓女”,第四段专写杜甫本人,这两段虽然明写了两个人物,实际上还暗写了“郎”,故实为三人。在手法上,两段采用的是对比,即“卓女”与“郎”未离异时是如何郎才女貌,而寓居于夔州的杜甫本人则是“老夫自汲涧”,既“卧病”又“为农”,且在生活上是“苦厌食鱼腥”。换言之,杜甫在这两段诗中通过对比,认为自己既无法与“郎”相比,也不能与“卓女”并论。而紧接着在第五段中,杜甫又插入了一个巫山神女与楚襄王幽会的故事,并于最后以“千秋一拭泪,梦觉有微馨”为段末作结。这位“拭泪”者为谁?是楚襄王?是“薛十二丈判官”?是“卓女”?是诗内典故中的那位“令威老丁”?都不是。那么究竟是

3

2009年第6期王辉斌: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妇为山城夔州人,但其却与有“斗酒学士”之称的王绩在诗中称其妻为“野妇”、“野妻”的意趣相同,皆为表明夫妻关系的亲昵之称。所以,“山妻”之于“卓女”而言,乃为一种昵称。

在杜甫的婚姻史上,其“续弦再娶”的事实之所以不为后人所知者,究其原因,主要应为元稹在《杜君墓系铭》中不曾将其写入之故。,于元稹后200杜公墓志铭》时,却为我,续弦再娶”的历史真,对于,对于其夔州与湖湘期间生活的全,以及其集中若干诗作的重新系年与理解等,都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考文献:

[1]王辉斌.论唐代的婚姻诗[A].唐代诗人婚姻诗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12.

[2]杜 佑.通典(卷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676.

[3]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一,食货志一)[M].北京:

谁呢?其实就是“梦觉有微馨”的诗人杜甫自己。既如是,则我们将第三、第四、第五这三段联起来进行观照,其“旨”就甚为明晰了。第三段写“新寡”的“卓女”是如何的贤惠,第四段写杜甫眼下的处境是如何的窘困,第五段在对“卓女”及“郎”与杜甫的对比后,运用虚实相兼的手法,既写了巫山神女与楚襄王幽会的传说,又写了杜甫在睡梦醒来时于“拭泪”的同时能闻到“余香”。由此看来,这位“新寡”后的“卓女”之丈夫,不是别人,正是杜甫本人。

“卓女”与杜甫的结合,功在“薛十二丈判官”的“牵线搭桥”,所以,颂。明乎此,则“薛十二丈判官”“郎”的无情无义之举,学的角度讲,替“新寡夫如何,,杜甫于诗的第一段中乃对“好鸟”进行了着力描写。这段诗中的“好鸟”,其实并非为大自然实实在在的鸟,而是杜甫在以“好鸟”喻指“卓女”。“好鸟”的“羽毛净白雪”,是杜甫借以写“卓女”的清白无暇,也是为第三段极写“卓女”贤惠张本,并为第六段写“薛十二丈判官”“休辩渭与泾”设下了伏笔。而这“好鸟”又“举翩唳孤亭”,“孤亭”者,杜甫时在夔州之寒舍,“好鸟”蒙“主人”即“薛十二丈判官”的撮合,而使之栖息于“孤亭”即杜甫的寒舍,表明“卓女”与杜甫已成为了夫妻。而这位“卓女”,就是《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一诗中的那位“山妻”。

  三、结语

以上的考察与对《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一诗的笺释表明,暂寓于夔州的杜甫在其原配杨氏卒后,乃确曾在友人“薛十二丈判官”的撮合下,与夔州当地一位“新寡”的女子再婚。杜甫之所以在《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一诗中以“卓女”喻之,一则是在用典,另则是认为这位“新寡”的少妇有如当年的卓文君那样贤惠。但由于这位“卓女”是一位土生土长于山城夔州的“新寡”,所以杜甫又在《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一诗中以“山妻”称之。称“卓女”为“山妻”,虽然表明这位“新寡”的少

中华书局,1975:1345.

[4]王辉斌.杜甫之父杜闲考略[A].杜甫研究丛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13.

[5]元 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A].全唐文(卷六五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6650.

[6]刘 昫.旧唐书(卷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86.

[7]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4:396.

[8]王嗣奭.杜 臆(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92.

[9]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4:216.

[责任编辑 唐华生]

DuFu’sMarriageandHisPoemsonMarriage

WANGHui-bin

(SchoolofLiterature,XiangfanUniversity,XiangfanHubei441053,China)

 Abstract:ThispaperhasmadeacomprehensivereviewonDuFu’spoemsonmarriagebasedontherelatedliterature,andfurtherre2

searchedhismarriage.

 Keywords:DuFu;poemsonmarriage;twomarriagesinone’slife

4

相关热词搜索:婚姻誓词 婚姻诗句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婚姻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婚姻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1174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