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

2016-01-06 10:00:5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一《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一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一)分析古诗中抒写的思想感情

A、可依常见的古诗题材分类进行分析。一般为:

1、送别诗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兰舟),长亭短亭,灞陵亭(灞

桥),劳劳亭,南浦等。

答题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2、爱情诗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答题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青春哀怨 向往自由 追求幸福

3、哲理诗

特征:宋诗较多。议理为主的。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的。

4、边塞诗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答题要点:边塞风光 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 征人愁怨 思乡思亲 同情讽刺 愤懑哀

5、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答题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赞美山河 、热爱生活 、

闲适安逸 、超脱避世)等。

6、行旅诗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答题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

7、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古迹、古人

答题要点: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8、咏物诗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答题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

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知世以论诗。

盛唐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直前!

例: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国势式微,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

例: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北宋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例: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

州做汴州。)

C、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李太白诗俊逸豪放 杜 甫诗沉郁顿挫

王 维诗形象如画 白居易诗雅俗共赏

李 贺诗奇诡谲幻 杜 牧诗清丽新奇

李商隐诗含蓄典雅(绮丽精工) 刘禹锡诗含思宛转

李 煜词颓靡伤感(风貌天然)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清疏俊洁)

范仲淹词苍凉悲壮(开阔深沉)

柳 永词细腻缠绵 晏 殊词明朗疏淡

苏东坡词雄浑豪放 秦 观词小巧真切(辞情兼胜)

李清照词凄苦绰约(创意出奇) 陆 游词雄浑厚重

辛弃疾词壮阔雄奇 姜 夔词清峭秀远

此外如: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逐客之悲凄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秀美河山之热爱 亲情友情之真挚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闲适之恬淡

(二)分析鉴赏古诗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注意答题的规范要求: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抓住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意象、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

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而“感伤”。 (感情)

意境——苍凉、雄浑、开阔、空寂、幽静、悲凉、静谧、淳朴、秀美、冷寂、凄凉、空

灵、高远、悲壮、清新、明丽、幽雅等。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

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效果如何。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①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浓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

“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②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

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③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

是想象之景:春色浓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补充: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借代、双关、互文、反问、设问等)

(修辞方法的效果:比喻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夸张能揭示

本质,使人印象深刻;对偶结构匀称,醒目、凝炼,;排比能使语势增强,使感情得到加深;比拟能表达强烈的爱憎,引起共鸣,表意丰富;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 / 直抒胸臆

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间接托物言志 【 情景关系 】 抒情咏古抒怀/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动静关系(以动衬静、化静为动、由静到动、动静结合)

描写点面关系(以点写面、点面结合)

技巧勾勒、白描、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正面、侧面结合)

角度(远近、俯仰、层次性、感觉角度)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衬托 (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3)、 其余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用典、化用、铺垫、抑扬、渲染、倒装、通感、

赋比兴、重章叠句、反向落笔等。)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⑥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

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歌前三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笼罩在烟雾之中,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幽静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2分)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

3、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本诗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指出修辞手法、效果)。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 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 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 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2)、尾联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 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 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二
《诗歌鉴赏——语言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 吕渭老①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赏析本诗首联中“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抒情方式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 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杆葑上田②。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 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1)诗歌讲究炼字,“分明宫漏静兼秋”中的“静”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主人公的“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 应 曲 戴叔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愁绝”一词为全词之“眼”,请简要分析词中包含了哪些“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 王士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大泽乡。 颍川汤沐③尽,空羡夥颐王④。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④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1)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八 月 章孝标

2

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②遮掩窗儿黑。 注:①裴回:即徘徊。②生憎:此处作厌恶解。 (1)请分析上下片中“白”与“黑”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写“怀人”时用了哪些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结构形式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 琬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裴回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3

4. 阅读下面三首诗,做后面两个小题。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陶渊明《问来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

——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

(2)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8. 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 绛 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 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2) 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⑴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 ;其“诗骨”是__________ 。

⑵联系全诗,说说诗中的颔联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4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三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诗歌鉴赏(二)(河北))》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诗歌鉴赏(二)(河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11 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9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分)

答:

10、三四两句突出了什么主旨?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8.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9.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

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清平乐[注]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注]: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8.词的上片首句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

(5分)

9.结合全词,对“搅乱”进行赏析。(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8、“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9、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9.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

10.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六、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再经胡城县①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②,便是生灵血染成。

【注】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北。②朱绂(fú):系官印的红色丝带,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说明。(6分)

9.你认为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七、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8、“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八、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④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火将。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

8.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5分)

9.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九、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8、分析首联的内容,并说说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一联中的“清宵立”、“白日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6分)

十、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8、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9、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6分)

答;

参考答案

一、9、(5分)①写出了骆氏亭清净寂寥的环境特点。2分②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又曲折地反映出诗人此时低沉的情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伏笔。3分

10、(6分)①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突出了思念之情。②采用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秋阴不散正是“思情脉脉不息”的形象写照,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环境的寂寥和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

附:1、诗歌

【译诗】

竹林如屏,无纤尘,青青栏杆,池水漾,碧波澄,空际启思神,遥想那,崔家兄弟,城关叠叠,相隔阻重深。散不尽,似愁秋云,更那堪,晚来霜风凄紧,留几扇,残叶败荷,待秋雨,滴滴敲打——到天明。

【诗歌鉴赏】

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诸如此类问题完全不必去寻找答案,甚至根本不该问。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语码,读者完全可以想象一处凤尾森森的竹坞,清幽之至,遗世超尘。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静的处所,思绪却偏偏象插上了双翅而飞翔起来,哪怕思念的对象隔着几重山水,几重城池。浓重的阴云沉积不散,寒霜的迟到才留下了几枝枯萎的荷叶在风中舞动,听上去仿佛是秋雨潇潇。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

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飞晚”故“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

“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李商隐是开一代诗歌风气的天才。在李杜韩白这些大师的后面,创造是极难之事。也许可以说,李商隐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独特选择。较之前辈而言,他也许不够开阔宏大,不够积极乐观,但是他终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意味着他拨转了诗歌的创作方向,使之内心化与个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之间,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审美的均衡,一种新的创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四
《诗歌鉴赏练习》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五
《诗歌鉴赏练习》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六
《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题》

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 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 “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

【答案】“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1) 赏析本诗首联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①孤独;②双关,既指山岭孤高,也指自己的孤独;③奠定感情基调,统领全诗。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答案】“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解析】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双飞燕子几时回”,一句问候,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一个“蘸”字,将桃花鲜艳水灵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连成一片,仿佛蘸水而开。后两句从过桥与乘舟两路写游湖之兴。雨后水涨,淹没小桥,只好舍桥登船,柳阴中撑出一叶小舟,使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秀丽幽淡,虚实相生,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阴中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5、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 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杆葑上田②。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密密的树丛中隐约露出古寺的影子,山下散落着宛如棋盘的水田,天空中偶尔掠过一只小鸟,夕阳西下,炊烟里也带着丝丝寒意。

【解析】林逋隐居杭州时,在西湖孤山结庐。该诗写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饱览山上的风景。诗人连续“望”见了寺、田、鸟、烟四轴风景图,展现的正是高僧端上人日日置身其间的那个幽深清寂的环境。首联,诗人把苍茫的暮色比作一幅画轴,把树木掩映中的寺院比作画轴中的主体部分,设想非常奇妙。颔联中,诗人把“葑上田”比作一个带有方格的棋盘,构思贴切生动,平淡自然。颈联中,诗人把目光转向天空。秋空寥廓,只有一只鸟悠悠飞过;夕阳下,袅袅炊烟好像笼罩着一层寒色。以上六句所描绘的景色,是那样清幽恬淡,以至于诗人为之流连忘返。但因为他的居处就在附近,前来玩赏的机会很多,他还等着冬天在此赏雪呢。尾联写得很别致,使得笔势放开,更进一境。全诗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的景色,营造出幽寂的意境。而这种境界,正是林逋这位幽人(隐士)

所眷恋的。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 王士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大泽乡。

颍川汤沐③尽,空羡夥颐王④。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④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1) 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

【答案】“寂寂”为“寂寥、冷清”之意,这里形容傅公旧里“寂寂”无闻,冷冷清清。“沉沉”为“茂盛”之意,这里形容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诗人运用叠词将傅公与陈胜死后衰荣的迥然不同相对比,更衬托出傅公命运之悲,抒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解析】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颔联写景,极有气势。这两联也蕴含了诗人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情。颈联转为静态描写,诗的情调由昂扬变为低沉。“通侯里”系达官贵人门庭显赫之所,本该热闹非凡,但此时傅公旧里却“寂寂”无闻,冷冷清清。诗人又将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与“通侯里”的孤寂相对照,令人思之凄然。尾联反衬出傅公命运之悲,而诗人对明太祖诛杀功臣的愤慨,亦暗含诗中。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悲慨为主。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八 月

章孝标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1) 诗歌讲究炼字,“分明宫漏静兼秋”中的“静”字好在哪里?

【答案】静,既是写夜阑而静,也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宫禁之幽深与冷清。

【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写中秋之夜,一个宫女踟蹰在殿阁旁边,仰望明月,发出深深的哀怨。首两句诗人用一组特定镜头描绘宫廷内部的情景,既点明了人物和人物活动的场所,还描绘了时令特点和人物内心的愁怨。后两句具体写出了宫女的愁思,她不只想到个人的不幸,还由自己、自家

的不幸,想到了千家万户的遭遇,这样,诗篇就具有普遍意义了。此诗还涉及一个政治问题:怎样才能使天下太平,国家富强,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是在写一个宫女的宫怨,宣泄她个人的幽怨,也是在宣泄许许多多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幽怨。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 应 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 “愁绝”一词为全词之“眼”,请简要分析词中包含了哪些“愁”?

【答案】①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愁。词中描绘“千里万里”的明月,既写出了戍卒离家之遥远,又寄予了戍卒的思乡怀人之情。②士兵长期戍边的孤独寂寞之愁。词中以边草枯萎来比喻戍卒之老,不仅写出了戍卒守边时间之长,也道尽了其人生的凄凉。

【解析】(1)本词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一样悲惨。士兵征战边关,年复一年,归期渺茫。他们看着边草渐渐变白枯干,深感青春消逝,年华老去。在这僻远广袤的边地,浓重的乡思涌上了心头。接下来词人的视角由边草转到白雪、明月。雪晴、月明的宁静景象,让人联想到征人伫立在苍茫的雪中的形象以及那排解不尽的边愁和绵长悠远的思乡情怀。 (2)这首词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诗经》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即重章叠句。本词重叠运用“边草”、“明月”,营造了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这种结构有利于吟诵和强化抒情。

9、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 琬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裴回①,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②遮掩窗儿黑。

【注】①裴回:即徘徊。②生憎:此处作厌恶解。

(1) 请分析上下片中“白”与“黑”字的妙处。

【答案】上片中的“白”字与下片中的“黑”字遥相呼应,都是从视觉上来写作者的心情的。伤心之人触物皆可伤心,更何况身在旅途之中,面对满地清辉,一个“白”字尽写作者的怕见;下片的“黑”字,更是写出了夜半无眠时作者内心的悲凉,无论是色泽还是氛围,全用浓墨渲染,画面上那一抹惨白月色更令人心悸。

【解析】此词写月夜怀人,从“万里故人关塞隔”句看,似怀遣戍塞外之故友。之所以怀人如此怆楚,又应与一己“惊飞”不稳心境有关。色调幽凄得浓黑,是心绪沉陷抑郁难拔境地的表现。上片一“白”字与下片一“黑”字对应,触目之极。尽管月色在作者眼中“伤心白”,怕见,可是再白总有一丝光亮,较之“窗儿黑”要略为宽舒,拗笔逆推,他的心灵的幽凉几乎触纸可感。在色泽、音响、氛围上,全用浓墨渲染,画面上那一抹惨白月色更令人心悸。秋蛩声,风吹芭蕉声和笛里悲苦声,交替灌入独坐人之耳,是怎样一种滋味。词末那个“黑”字较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黑”字,似更觉黑得凶险。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案】“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1) 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案】“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七
《2012年高考专题阅读复习精选练习:诗歌鉴赏强化题)》

2012年高考专题阅读复习精选练习:诗歌鉴赏强化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

的哲理。(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1).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11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

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6、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11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7、保定市'2011年高三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宿水口

洪 臻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请分析上片写景的技巧与作用。(6分)

(2)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8、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5分)

答: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赏小园牡丹有感

洛阳牡丹面径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②驱群胡!

[注] ①膵畤: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

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②箠:鞭子。

(1)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诗中的白牡丹有何特点?是如何表现的?

答:

(2)裴诗与陆诗同为写牡丹,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

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3分)下片写悲

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念怀亲

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

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

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

令人回味无穷。(3分)

2、(1)“蘸”字(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

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2分),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八
《2012年高考专题阅读复习精选练习:诗歌鉴赏强化题)》

2012年高考专题阅读复习精选练习:诗歌鉴赏强化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

乐。

(1).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11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

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6、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11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7、保定市'2011年高三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宿水口

洪 臻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请分析上片写景的技巧与作用。(6分)

(2)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8、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5分)

答: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赏小园牡丹有感

洛阳牡丹面径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②驱群胡!

[注] ①膵畤: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

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②箠:鞭子。

(1)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诗中的白牡丹有何特点?是如何表现的?

答:

(2)裴诗与陆诗同为写牡丹,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

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3分)下片写悲

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念怀亲

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

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

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

令人回味无穷。(3分)

2、(1)“蘸”字(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

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2分),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九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专项训练(含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炼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 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大泽乡。颍川汤沐③尽,空羡夥颐王④。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④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1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篇十
《2015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7》

新丰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

古代诗歌鉴赏(七)

编写:施信忠

【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如宁静清幽、萧瑟冷寂、清新优美、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特点”“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种模式: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找出全诗的关键之词并加以分析。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分析他人评价型

提问方式:XXX认为这首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提问变式:XXX认为这首诗‚……‛,试加以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

第二步,结合诗歌针对他人评价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再次评价他人的观点。

第六种模式:分析思想内容型

提问方式:指出XX情感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提问变体:诗中句句含有XX情感,请作简要赏析。或:全诗都是围绕‚XX‛来写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要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后,分析其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紧扣诗句回答。

答题步骤:逐句、逐联或逐片分析,紧扣诗句回答。

【典型例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深沉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霜天晓角 · 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答:‚凝‛字(与‚蹙‛同义)是紧锁双眉的意思,(步骤一)它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愁苦凝眉的形态特征(步骤二),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有志不能报国的无限忧虑与激愤(步骤三)。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步骤一)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 ‚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步骤二)。所以认为‚‘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的看法是错误的。(步骤三)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首句 ‚金河复玉关‛反映了对战事频仍的怨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 次句‚岁岁‛‚朝朝‛从时间上流露出怨情,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 三句‚三春白雪‛则怨边塞奇寒无比;④ 末句‚万里黄河绕黑山‛,是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春游湖(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湖上晚归(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3.“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七)参考答案

1.“蘸”字(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1分)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2分)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2分)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3分)

3.“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2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1分)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

4.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3分)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2分)


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相关热词搜索: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湖上晚归诗歌鉴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湖上晚归诗歌鉴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120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