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酒文化诗词

酒文化诗词

2016-01-13 08:31:4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酒文化诗词篇一《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

酒文化诗词篇一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酒文化诗词篇二
《酒文化诗词》

酒文化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客中 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龙池(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水, 薛王沉醉寿王醒。 -------自谴(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廖伤酒后, 一番萧瑟禁酒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无题(晏殊) 1、《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该诗比较短,可放置于小包房里,温馨可人! 2、《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无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 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 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 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该诗比 较长,楼主可请人作画一副,配合部分诗词置于大包房中,豪放大气!另取部分诗 词配上对应厅名也可! 3、《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既然是包房,肯定有名字可取,此诗配上杜康厅, 感觉不错! 4、《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 知何处是他乡。------此诗配上兰玉厅! 5、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此诗配上别意厅! 6、《凉州曲》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此诗配上醉战厅!

酒文化诗词篇三
《酒文化诗词等》

酒文化诗词等

1、得来佳士宜呼酒,如此青山好着书。

宋湘诗

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

3、映入酒杯——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忧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4、映入酒杯——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映入酒杯——夏

石鱼湖,以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州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6、映入酒杯——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元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7、有酒方能意识流,人间天上任遨游。

有古文人爱美酒,酒伴诗文传千秋。

神州大地多琼浆,且从茅台说从头。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王蒙词

8、著书倦后思美酒,小饮芳醇文思来。

梦想长篇完稿时,至交欢快醉茅台。

作家姚雪垠先生诗

9、周总理说:“茅台酒不上头,能安定精神,消除疲劳,治感冒”。

10、专家评价仁酒: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酒体醇厚,柔和绵甜,

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风格典型。

11、慨当而慷,忧思难忘,何于解忧,唯有杜康.

12、天之高,纳君子器度,地之厚,蕴仁者胸怀。

13、寓古典于现代之中,藏时尚于典雅之际。

14、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1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6、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17、茅台频助雪垠兴,小钦芳醇文思来。

18、饮之甘美舒适,饮后怡然畅快。

19、中外佳酿各异,茅台工艺独特。

20、留处历史瞬间,珍藏金奖百年。

21、敬怀开国领袖,唯以国酒珍品。

22、用味觉去驰念,举国酒以品读。

23、传承中华文化,光大民族品牌。

24、真情方品味,无处不禅机。

25、酒是水中诗,诗是文中酒。

26、杯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27、茅台仁酒,仁者仁心。

28、国酒精神,世家传承。

29、百年经典,梦想永传。

30、玉液琼浆,誉满全球。

31、百年糊涂,相聚有你。

32、国酒茅台,醇情依旧。

酒文化诗词篇四
《中国酒经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文献综述》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 【摘要】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

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

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

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

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

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酒文化是文化

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

留下佳作无数;酒也给了多少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

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诠释,酒文化源源流长,根

深叶茂。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文学艺术;诗词

引言

生活的真谛在于人类对物质与精神的不断索求,有酒的地方就有酒文化,地

域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劳动追求皆为酒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源

于生活又飘有酒香的精彩酒文化层出不穷。

1. 中国诗酒文化的历史

1.1中国诗酒文化的起源

酒与诗结缘并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在大约集成于

公元前6世纪中叶、反映前后约500年诗歌创作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就有许多篇章是咏酒或借酒抒情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

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表现了思妇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想象丈

夫为了不想家,也正在用酒宽慰自己。“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醻

逸逸”,描绘了古代举行射礼时,主客相互不断敬酒的景况。“我有旨酒,以燕

乐嘉宾之心”反映了主人以酒殷勤待客的热情。“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有酒

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则又绘画出劳

动闲暇时歌舞饮酒的生动场面。整部《诗经》有不少像这样结合酒来描写劳动、

爱情和生活的、哙炙人口的篇章,不胜枚举,说明酒与诗结缘的历史是多么悠久。

1.2中国诗酒文化的发展

经历了汉代诗歌低谷后,魏晋酒诗再次崛起。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和名诗人辈

出。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虽然下过禁酒令,但他自己就很能

喝酒,诗歌中涉及到酒的也不少。“对酒对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表达了他

慨叹人生,寄情于酒、于诗的心境。建安三曹,无一不喜欢饮酒作诗,曹丕在《与

吴质书》中,就说自巳是“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他

的《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佳肴不尚,旨酒停杯”,表达了他

盼望的“佳人”未到,不能举杯尽欢的急切心情。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亲友

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的诗句。在两晋南北朝诗人中,东晋诗

人陶渊明成就最为突出。他写有大量的酒诗赞颂隐居生活。如“亲戚共一处,子

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我介绍说: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

醉,既醉而退,曾不各情去留”。他早年作过祭酒、县令等小官,后因不堪“心

为形役”而辞官归隐,终生不仕。他生活一直很贫困,但即便断炊,也少不了酒,

友人周济他的钱,也拿去买酒喝,就连他的诗作也“篇篇有酒”。

1.3中国诗酒文化的高潮

1.3.1诗人与酒

诗人多爱饮酒,这也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

诗人多,嗜酒者也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王之涣、元稹等

个个喜欢,且都饮酒而诗兴大发,创作出不朽之作。杜甫在他著名的《饮中八仙

歌》中描绘唐代被称为“诗仙”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于是,李白便又多了一

个“酒仙”的美号。“酒仙”的美号对于李白可说是与他“诗仙”的美号一样名

副其实!他自己也说他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把诗中强

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与诗的神奇无比的艺术魅力,都与酒兴的酣畅联系了起来。杜

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洋溢着热爱祖国人民和不惜自

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曾写下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蕴含了对祖国

的无比热爱,表现了他的喜怒哀乐与祖国的盛衰兴亡是紧密呼应的。当社会动乱

初步平定时,消息一传来,他就“白日放歌须纵酒”,狂喜得热泪盈眶了。饮酒

就是他那热爱祖国人民崇高精神的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晚于李杜的白居易是个

醉吟先生,由于家道富裕,他喝酒比李白杜甫容易多了,而且喝得多是美酒,“绿

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喝酒注重劳逸结合,

认为可以用一天的醉酒解除九天的疲劳。诗是美的,酒是美的,诗酒交融产生的

酒诗则更美。

1.3.2词人与酒

酒多能帮助人们抒发情感。苏轼酒量不大却极喜饮酒,常通过饮酒,来抒

发他胸中的浩然之气,“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追求那“饮酒

乐甚,扣舷而歌之”的豪放生活,其言其情,不仅令千古名篇“赤壁二赋”增色

添趣,相映成章,亦成为文坛乃至酒坛不衰的佳话,更是古往今来的无数饮者感

叹唏嘘不止。 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受到家庭、环境和惨痛经历的影响,

自幼即富有忧国忧民思想,写下了不少爱国诗歌。其中酒也是他抒发情怀的一个

重要手段。他幻想“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他时刻不忘对敌作战,

并憧憬胜利,吟出了“更呼斗酒作长歌,要谴天山健儿唱”的名句。他有博大的

胸怀、宏伟的气魄;而这些也常寄寓在他对酒的描写之中。“我饮江楼上,阑干

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天为碧罗幕,月

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这

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都没有离开饮酒。文人们还亲自酿酒,以此表现高雅的情

操。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膏酿酒,曾作《中山松醪赋》,记叙了他酿制

松醪的经过,“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煎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

同时,他又以诗人的富有情感的笔触,赞美了他所酿制的松醪是“味甘余之小苦,

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

首,而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在李清照笔下,酒与她的诗词一

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李清照的词被人吟唱最

多的就是那首《声声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靖康之乱,诗人仓皇南渡,国破继之以家之,爱人赵

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了人生的炎凉风霜后,李清照已不

再是当年闺中抒情的少女,此时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另一首同样有名的是《醉

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诗酒结合如此之巧妙,情趣盎然,一直传为佳话。

2.中国诗酒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酒与诗歌的结合,从历史上就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状况。侑永和的

《土番竹枝词》咏道:“谁道番姬巧解囊,自将生米嚼成浆。竹筒为瓮床头挂,

客至开筒劝客尝。”词作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生动地记叙了台湾高

山族妇女嚼酒的情景,较全面地反映了嚼酒在物质、技艺和习俗等各个方面的文

化特质,同时还告诉我们,这一酒文化现象早在17世纪就有了。至今,我国少

数民族仍有大量酒歌流传。酒歌,其实就是酒与诗歌的结合。少数民族见于文字

的诗歌不及汉族,而其口头的诗歌则远胜于汉族。“秋后重阳酿窖酒,热天饭菜

配酸汤。客来邻舍皆陪伴,还带酒肉敬客尝。”这是描写从江壮族饮食的一首流

传于民间的口头诗歌,生动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饮食文化的面貌特征。诗中说的

重阳窖酒在本地区是颇有名的,人们称之为壮家老窖酒。诗酒结合,还产生大量

酒令。在我国酒文化中,酒令最富特色,是酒与诗词歌赋相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

它出现于诗歌繁荣的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酒令中有一种专门的诗令,或要

求根据诗的一定格律和韵脚,或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首诗或一句诗,以行酒

令。有时还“刻烛限诗成”,若过时限,或诗作不符合韵脚格律要求,都要罚酒。

3. 中国诗酒文化与现代的联系

当代,中国人民革命的领袖毛泽东为了怀念和哀悼他已故战友和亲人,也在

词中以酒抒情。他于1957年5月11日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

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

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以

游仙的题材,写出了词人当接到老友李淑一女士的信和她在1933年怀念丈夫柳

直荀的《菩萨蛮》词时,思绪如云涌的真实。词人此时不一定饮酒,但却以酒为

题材,写出了伟大的情感主题、不朽的篇章。词人运用神话人物吴刚和嫦娥向革

命烈士捧献桂花美酒并歌舞迎接的幻想情节,充分表达了词人缅怀革命烈士、自

己的妻子杨开慧的深情。桂花酒是词人幻想出来的上天仙酒,而与神话中月宫里

的桂树相联系,好像真是月宫中的吴刚亲手酿制,使仙人们迎接人间英雄的真挚

感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周景勤. 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J]. 出版参考 , 2006,(32)

2.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万晓艳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3

3.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巩玉丽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08/02

4.周国平 尼采美学文选 [M] 三联书店,1996

5.露斯〃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M] 华夏出版社,1987

6.清孙希旦 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7.鲁迅.鲁迅全集卷三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510-511.

8.徐连达.唐朝文化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

9.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孙立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

10.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一《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宁稼雨[M].天津: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3,6.

11.阮籍与嵇康,徐公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5.

12.阮籍评传,韩传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

13.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马良怀[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3.

14. 葛景春.诗酒风流- 试论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J]. 河北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27( 2):59.

15.张宗福. 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 J]. 杜甫研究学刊,2007( 4) :50.

16.王玉成, 邢慧斌. 唐代诗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 J]. 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8487.

17.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 D]. 上海:复旦大学, 2003.

18.萧家成. 升华的魅力- 中华民族酒文化[ M] .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酒文化诗词篇五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

【摘要】:美酒自始酿时起,点点滴滴无不映射着酒者的悲欢离合。文人与酒似乎有着天然的亲情,文人的各种心理姿态在酒中得到了尽情尽兴的舒展,他们在酒的世界里恣情地表现着“真我”,张扬着个性。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文人;诗词

引言

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自出现至今已发展了数千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佳作无数。酒也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不凡壮举,赐予了中国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酒与诗、词、音乐、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共同铸成了中华美酒的漫漫长河。

1. 酒、诗与乐

在中国酒文化主要是采用了诗歌这种文化载体, 而西方则采用了另一种文化载体———音乐。两种文化借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载体音乐和诗歌, 从而使两种文化都激情飞扬, 魅力四射。中国诗歌中飘着酒香。诗与酒的结合, 使诗具有了酒的灵性, 使酒具有了诗的含蓄。诗可以兴,可以群, 可以怨, 便成为酒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诗经》首开诗酒交融的先河, 这时的诗多还仅是对饮酒场面的描写。从有大量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三国”时期开始, 酒与诗人的关系就开始密切了。所谓“有美酒便有佳诗, 诗亦气灵于酒”正说出了诗与酒的重要关系。再到后来“共醉菊花杯”的山水田园诗, 盛唐时期“无酒不成诗”的诗仙李白, 以及“酒壮军威”的边塞诗, 将诗酒文化推向高峰。而宋元明清的词、曲、小说等也可作为诗的变衍。从把酒当作“钓诗钩”的苏东坡, 到“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 再到酒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 再到“随时即景就事行乐而饮”的李渔。诗酒文化在这些变衍体中得以发扬光大。这些作品中不论是对尘世生活的超越, 还是对人生不得意的超越, 都飘逸着一种酒仙气质。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 饮酒也不例外。要想获得那种飘飘然如仙般的感觉, 仅仅有酒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理想的饮酒环境, 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酒才会把你推向云端,

推向那浩渺的太空⋯⋯所以诗人们喜作“山水郊野饮”“明月清风饮”“花前月下饮”“雪中饮”“雨中饮”“江上饮”“舟上饮”李白的《月下独酌》便是全心沉浸在月光下的花丛, 目送清风抚弄花影时的神来之作。“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需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令人仿佛看到诗人一袭白袍, 左手拈花, 右手执壶, 左摇右晃的行在清冷月光下的石阶上, 宛若从月中走下的神仙。即或是在家宅中饮, 也常设宴于庭院, 以领略那“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的情趣。即使在堂上饮, 楼中饮, 也总要对着帘外、窗外的庭园景色, 展示出一幅“花枝缺处青楼开, 艳歌一曲酒一杯”的缤纷画面。如此, 人在画中饮, 饮酒人亦是画中人。此时正如醉翁欧阳修所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诗中更有一种如仙般超脱尘世的飘逸。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将这种酒仙般的飘逸演绎到极点。“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时偏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悲苦, 强烈的思乡之情, 全溶在这酒中, 化作对普天下人的祝福。诗人在酒中得到解脱。中国诗与酒的结合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在西方, 酒文化主要是采用音乐这个载体。希腊在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整个民族都载歌载舞, 尽一切可能利用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激情。用快意的醉酒来催化灵动的音乐。整个狂欢季节音乐与酒激荡飞扬, 酒中溶有音乐, 音乐中弥漫着酒香, 激扬的鼓点, 冒沫的醇酒永远是希腊文化中一幅亮丽的图景。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情欲的放纵, 代表着醉境状态, 代表着音乐艺术的兴奋。因此酒与音乐自然而然的结合了起来。古希腊时期酒神祭祀仪式上酒与音乐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抒情诗。抒情诗

人本身就是音乐家, 他们模仿太一而制成音乐。而这一过程又是在酒的作用下进行的。尼才在其作品《悲剧的诞生》中曾用形象的文字表述了抒情诗的诞生: 现在, 梦神走过来, 用月桂枝触了他一下,于是睡诗人的酒神音乐的魔力便发出如画的火花, 这就是抒情诗。梦与酒的结合迸发出音乐的火花。二是萨提尔歌队。萨提尔歌队是酒神的代言人。席勒曾认为: 歌队是一种有生命的垣墙。酒神祭的兴奋能够使一整批人都参与这种艺术才能, 使他们见到周围是一群精灵, 而又知道自己与他们心心相印。萨提尔歌队是变态人的歌队。在酒的作用下, 他们的市民身世和社会地位都被忘得干干净净。他们已经变成了超时间, 生存在一切社会之外的神的仆役。在音乐与酒的合力下, 酒神祭者仿佛看到自己变成萨提尔, 而且又以萨提尔的地位来关照神, 从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极度快乐。

以乐入酒也渐成一种风俗习惯流传下来。西方上层社会的酒会, 烛光闪闪, 灯光迷离,

营造着一梦幻般的氛围。这时最不可少的就是音乐。于是西方音乐史上才流传下如此多的室内乐、圆舞曲。旋转的裙摆, 流动的音符, 叮当作响的酒杯, 将人带入梦一般的醉境。下层社会的狂欢同样离不开音乐。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中, 人们手举酒杯, 身体随着节奏摇摆, 快乐与酒一起在空气中发酵。西方人的好酒在歌剧中也频频展现, 各种版本的《祝酒歌》总会成为全剧中最为华彩的部分。有酒的地方便有音乐, 无论是狂躁的摇滚还是慵懒的爵士, 亦或是悠扬的夜曲, 都成为酒最好的催化剂。乐与酒的结合使音乐带有了酒的迷醉, 使酒带有了音乐的梦幻。酒与乐的结合使西方酒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共同铸成了中华美酒的漫漫长河。

2. 魏晋南北朝酒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风气之盛历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众所周知,魏晋时期名士饮酒和他们陷于自身与 社会 、 自然 的矛盾有关。他们任达放诞,酒实际已成为魏晋风度的 内容 之一。检视魏晋文人的文章,几乎都离不开酒字,不论是悲是喜,是欢聚还是离别,酒都是他们发泄情感的主要工具。在这种社会风气渲染下,出现了不少豪饮之士,酒量极大,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饮酒至八斗方醉",(1)而刘伶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2)东晋名臣周凯"在中朝时,能饮酒,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3)西晋毕卓甚至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脆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4)他在任吏部郎时,常常因酒醉而失职,一天,北舍有位郎官酿酒成熟,晚上,毕卓便乘着醉意跑到别人有酒的房间里偷饮,主人以为是盗贼,便把他抓了起来,到天亮时,才发现抓的是吏部郎毕卓。主人立即在酒窖里以瓮为桌,与毕卓对饮,直到大醉,方才离去。魏晋文士肆意纵酒,在酒的掩盖下,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如山涛之子山简"唯酒是耽",以至时有儿歌唱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阮籍为躲避与司马氏联姻,曾一连大醉六十日,使得别人无法言及此事。前已提及的周凯,官至尚书仆射,却经常喝得大醉,"只有姊丧三日醒,姑丧三日醒",时人号之为"三日仆射"。晋人虽尚酒,但也以此为失德,王导曾因晋元帝司马睿喜好饮酒而流泪苦谏,"帝乃命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据说晋元帝将杯中酒倒入池中,那个水池遂被名为"覆杯池"。到了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酒则成为超逸和清高的象征,而他的酒诗酒文,则有返朴归真、远离尘嚣的意蕴。饮酒对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毋宁说是享受饮酒所带来的乐趣。通过饮酒,暂时忘却尘世的混浊,同时为自己营造一方洁净的空间,寄托自己的理想。日久天长,饮酒的情趣逐渐积淀下来,便使酒有了淳朴、闲适、平和、

自然的生活象征意义,使酒成为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的反光。但酒的这种内涵,毕竟源自于对所处环境和人生境遇的不满。因此,在闲适平和的下面,却深深地沉淀着对现实的不满,对真与善的崇尚,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3.词人与酒

酒多能帮助人们抒发情感。苏轼酒量不大却极喜饮酒,常通过饮酒,来抒发他胸中的浩然之气,“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追求那“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豪放生活,其言其情,不仅令千古名篇“赤壁二赋”增色添趣,相映成章,亦成为文坛乃至酒坛不衰的佳话,更是古往今来的无数饮者感叹唏嘘不止。 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受到家庭、环境和惨痛经历的影响,自幼即富有忧国忧民思想,写下了不少爱国诗歌。其中酒也是他抒发情怀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幻想“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他时刻不忘对敌作战,并憧憬胜利,吟出了“更呼斗酒作长歌,要谴天山健儿唱”的名句。他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魄;而这些也常寄寓在他对酒的描写之中。“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这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都没有离开饮酒。文人们还亲自酿酒,以此表现高雅的情操。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膏酿酒,曾作《中山松醪赋》,记叙了他酿制松醪的经过,“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煎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同时,他又以诗人的富有情感的笔触,赞美了他所酿制的松醪是“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而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在李清照笔下,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李清照的词被人吟唱最多的就是那首《声声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靖康之乱,诗人仓皇南渡,国破继之以家之,爱人赵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了人生的炎凉风霜后,李清照已不再是当年闺中抒情的少女,此时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另一首同样有名的是《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诗酒结合如此之巧妙,情趣盎然,一直传为佳话。 4. 中国诗酒文化与现代的联系

当代,中国人民革命的领袖毛泽东为了怀念和哀悼他已故战友和亲人,也在词中以酒抒情。他于1957年5月11日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以游仙的题材,写出了词人当接到老友李淑一女士的信和她在1933年怀念丈夫柳直荀的《菩萨蛮》词时,思绪如云涌的真实。词人此时不一定饮酒,但却以酒为题材,写出了伟大的情感主题、不朽的篇章。词人运用神话人物吴刚和嫦娥向革命烈士捧献桂花美酒并歌舞迎接的幻想情节,充分表达了词人缅怀革命烈士、自己的妻子杨开慧的深情。桂花酒是词人幻想出来的上天仙酒,而与神话中月宫里的桂树相联系,好像真是月宫中的吴刚亲手酿制,使仙人们迎接人间英雄的真挚感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结语】我觉得中国的酒文化和诗词文化都是不可独立存在的,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品酒饮酒之时吟诗作对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助于增加酒兴,亦有利于促进朋友之间的感情。而文人雅士们大多对酒情有独钟,咏酒赞酒当然不会吝啬了。酒文化与诗词文互推互助,越来越灿烂,一起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巩玉丽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2.毛泽东墨宝编委会编《毛泽东诗词墨宝:线装本(上下)》 中国档案出版社

3.萧家成. 升华的魅力- 中华民族酒文化[ M] .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4.张宗福. 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 J]. 杜甫研究学刊,2007( 4) :50.

5.露斯〃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M] 华夏出版社,1987

6.清孙希旦 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注释:

(1)《晋书》卷49《刘伶传》。

(2)《晋书》卷49《毕卓传》。

(3)《晋书》卷43《山简传》。

(4)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酒文化诗词篇六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

酒文化诗词篇七
《酒文化之酒与诗歌》

酒与诗歌

【作者】戴芳萍 201052275209

【单位】嘉兴学院 信息102

【摘要】酒,即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作为人类生活中主要饮料之一的酒,其品种甚是繁多。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名酒荟萃,享誉中外。因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便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大量开始酿制黄酒。于是乎,酒,早已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烹调饮食、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底蕴深厚,而酒文化作为文化园里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引来无数迁客骚人饮酒赋诗,借酒明志,以酒抒怀,留下佳作无数。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诠释,饮酒早已不是字面的意思,它亦是在饮文化。

【关键字】中国酒文化;诗词;酒的艺术

引言

生活的真谛在于人类对物质与精神的不断追求与索取,只要有酒,必定有酒文化,地域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皆赋予着对酒的洗礼,映射着彼此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源于生活又飘回生活的酒文化层出不穷。

一、 中国——酒的故乡

中国是卓立于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属于物质又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一切经济政治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正如酒的定义所说,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因此,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大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但纵观过往历代王朝,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二、 中国诗酒文化的历史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2.1中国诗酒文化的起源

酒与诗的结缘并不偶然,它源自广大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在《诗经》(据史料记载,该书大约集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反映了前后约500年的诗歌创作,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有许多篇章是咏酒或借酒抒怀的。随意翻阅间,便可阅知,其中不乏结合酒来描写劳动、爱情、生活的脍炙人口的篇章。“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咏怀”表现了思妇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她想象着丈夫为了不想家,也正在用酒宽慰自己。“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描绘的

则是劳动闲暇时,歌舞生风,饮酒休憩的生动场面。酒与诗早已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相携相融。

2.2中国诗酒文化的发展

不可否认,汉代的诗歌一度没落,但幸运的是,魏晋时期,酒诗再次崛起。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的曹操,曾煮酒论英雄相必都不会陌生。他虽然下过禁酒令,但自己本身却很能喝酒,相应的,与酒有关的诗歌也不在少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洋溢着的高昂情绪,感叹人生,寄情于酒、诗的心境显露无疑。其子曹丕与曹植亦不逊于父,“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陶渊明可谓是家喻户晓,在两晋南北朝的诗人中,其成就最为突出,他写有大量的诗酒赞颂隐居生活。如“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说:“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一生贫困的他,即便断炊也少不了酒的陪伴,友人周济他的钱,也如数拿去买酒喝,就连诗作也“篇篇有酒”。

2.3中国诗酒文化的高潮

2.3.1诗人与酒

诗人多爱饮酒,这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自认识以来所接触的诗人大多爱酒。唐代是中国诗歌大的鼎盛时期,诗人多,诗势必成正比增长,如此之多的酒诗,相信都是饮酒之时诗兴大发所致。耳熟能详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元稹等个个都喜欢酒,许多不朽之作就是在这种酣畅淋漓之时创作并流传下来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眼中的李白如斯,同时被冠予“诗仙”、“酒仙”的美名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不愧对那诗句的描写,

他自己也说他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将诗中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诗的神奇无比的艺术魅力与酒兴的酣畅相交融。写下的不朽诗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举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道尽了他的人生态度与酒的关系。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热爱祖国人民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当社会动乱初步平定时,消息一传来,他就“白日放歌须纵酒”,狂热得热泪盈眶。饮酒就是他那热爱祖国人民崇高精神的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诗是美的,酒是美的,诗酒交融产生的酒诗则更美。

2.3.2词人与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追求那“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豪放生活的苏轼,酒量不大却极其喜欢饮酒,且常常借此来抒发他心胸之中的浩然之气。吟写“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陆游,一首《醉歌》:“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畏惊儿童。乾坤大如许,无处著此翁。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道破了以酒慰藉,以酒为介的豪云壮志。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比拟,随着跌宕起伏的人生,在酒的陪伴下,一首《声声慢》道尽她的心绪“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酒结合如此之妙,情趣盎然,一直传为佳话。

三、 中国诗酒文化与现代的联系

寻寻觅觅间,中国的诗酒文化早已传递到了革命年代。“论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中国人民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其为了怀念和悼念已故战友、亲人,也在词中以酒抒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吴刚捧出桂花酒„„泪飞顿作倾盆雨。”一词罢了,尽显其思绪如泉涌,革命烈士,自己的妻子„„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达续。

【参考文献】

郭沫溪,中国酒文化[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周景勤,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J].出版参考,2006,32

徐连达,唐代文化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

巩玉丽,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詹颖,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2

何际海,谈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萧家成,升华的魅力——中国民族酒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酒文化诗词篇八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唐宋诗词中的作用》

题目: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唐宋诗词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唐宋是诗词发展的高潮时期,经济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而在众多的作品中,有一类是与酒有关,酒文化促进着文学的发展, 诗词又反过来表现酒文化, 诗人和词人们也在创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酒文化的内涵。本文将通过意象分析法和文本研究法以及性别研究法来研究酒文化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出的品质。

关键词:诗酒文化 诗歌 唐诗 宋词

引言: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学作品里显现的尤为突出,在诗词中,酒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诗人和词人们喜欢通过饮酒后的醉酒状态来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本文将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诗歌分析以及宋代男女诗人涉酒诗词的对比呈现诗人词人品酒后所形成的精神内涵。

正文:

一 借酒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曾经这样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后,古人常常借酒浇愁,希望在酒的酣醉中麻醉自己,升华到酒醉的状态,独享暂时远离现实的超然。这方面一李白为最。 李白爱酒,这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那首《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何等的豪迈,虽然宣讲的都是及时行乐,消极的情感,但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不难看出李白把心中积郁的苦闷付诸于酒中,发泄于诗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实则是诗人心中挥散不去的怀才不遇的感伤。

杜甫关于酒的诗句最有名的莫过于《登高》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众所周知杜甫嗜酒如命但是为何本应该饮酒的日子却不愿意喝酒呢,因为当时杜甫已经白发日多,护病断饮,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时世艰难自己潦倒不堪。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我自己认为不是杜甫真的嗜酒如命,而是当时国破家亡,自己又穷困潦倒不能济世扶困,空有一番报国热情却无处抒发,从而只能借酒消愁但是愁上加愁,悲从中来只能提笔挥毫把自己的壮志和现实的悲凉强烈的对比记录下来,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 借酒表达友情

古人喜欢喝酒,喜欢和朋友约在一起畅饮阔谈,一起游览亭台楼阁,“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这句话出自《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公元745年写给伟大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可见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杜甫和李白一样,也是一名饮酒诗人,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有300首,占总数的21%,可以说,杜甫和李白不仅在诗歌创作上交相辉映,在饮酒上也是不相伯仲。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诗中泰斗曾经快乐地在一起豪饮,而且喝醉后同盖一床被子,这记在杜甫的诗中:“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和杜甫两人骑马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范十,是挚友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李白称呼杜甫为杜二,杜甫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在秋日无风之时,约上三两好友相聚喝酒,李白在酒桌上和杜甫、范十豪饮的时候,讲述路上的趣事,满是轻松和惬意,酒中蕴含着他们的浓浓情谊,

诗里有杜甫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对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

三 借酒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 是前生。走遍人间, 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 乌鹊喜, 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 小溪横。南望亭丘, 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 吾老矣, 寄馀龄。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 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斜川之游,这首词虽然充满恬静闲适的田园趣味, 却又不失苏轼以往的豪放气。该词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 说只有醉中才清醒, 梦中才了然, 表达了愤世嫉情怀。此句与苏轼提到的自比陶渊明形成呼应, 体现了苏轼不仅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 更 是如同知己般深知自己如同陶渊明一样, 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最后感叹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多少风流人物和惊天骇事如今都随风浪滔滔而去,今天站在这里回想那些往事,用什么来表达那些逝去的感情,只有默默奉上一杯酒,一切尽在杯酒之中。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浓睡和残酒的意象愁肠难解,作者沉睡中却又知道一夜风雨, 可见作者当时心情的低落忧郁, 以至难以入眠。宿醉醒来后忙问到海棠花可好?虽然沉郁却仍惦记庭院里的海棠, 可见词人并未失去年少时对自然春色的热爱。不幸的是, 作者却不再象当年那样无忧无虑, 生活的阅历和打击, 失去亲人的变故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词中便化成了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的含蓄和悲伤。从爱春到伤春, 作者李清照的生命光因为酒的陪伴而更加浓郁。

四 借酒表达爱情及相思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秋

夜牵情》)在深闺之中,痴情的女人思念着心上人,因相思而寂寞,因寂寞而愁肠郁结,只能借助于酒来摆脱愁怨。再如“殢滞酒杯消旧恨,禁持诗句遣新愁。”(《诉春》);“如今独坐无人说,拨闷惟凭酒力宽。”(《围炉》);“凉生还又撩幽恨,留取孤樽对月开”(《夏雨生凉三首》其三)总之,婚后的他不再是少女时的开朗,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昼黑夜,总是带着泪珠,难怪魏仲恭将其集命名为《断肠集》。

鲁迅在谈到中国古代正统文学中的爱情描写时曾经说过:“倘其嗫嚅之中,偶涉眷爱,而儒服之士,即交口非之。”但朱淑真冲破流俗,大胆闯入了一般男子都讳莫如深的言情

禁地,不仅在被称为“诗余”的词中,而且在被尊为正统的诗中大量而集中地描写自己独特的爱情经历和婚姻生活,可见她的叛逆与不俗。

注释:1、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出版(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1993年8月出版 第186页

2、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市中央路165号),2002年4月出版 第217页

3、吴澎,《中国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2009年7月出版 第页

4、李波 《口腔里的中国人》东方出版社(上海市仙霞路345号),2007年2月 第187-188页

5、《中国酒文化趣谈》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2008年1月出版 第页

6王仲闻 《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东城区 朝内大街166号), 1997. 第12-13页

7 苏轼.《苏轼文集》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出版(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1982.第47页

8王水照, 朱刚.《苏轼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市汉口路22号), 2004.

9《鲁迅全集》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 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酒文化诗词篇九
《诗词中的酒文化等等》

徐徐掀开历史的长卷,不难发现,历代文人墨客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得意之时,酒来助兴,映出英雄本色胸襟;潦倒落魄之际,酒来遣愁,抚慰谪客征人忧郁凄怆心怀。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绵绵不绝、无尽无休,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那一首首浸润着生命本真的诗词如一坛坛佳酿,历久弥香、醇厚悠长,依然陶醉着品味它们的人们,

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酒文化。

一、报国之志,忧民之心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之魂。这种报国之志反映于诗词之中,与“酒”的水乳交融的结合,折射出诗人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凝成一种浑厚沉郁,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酒文化,如我们最为熟悉的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的主人翁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大敌压境,沉着应战。交战前夕,饮酒壮行色。“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是将军劝勉将士的豪言壮语,更是将军内心视死如归、破敌报国之志的独白!短短的四句诗,仅是作者截取战争前夕饮酒的一个场景片断,就把将军誓死报国的决心、临危不惧的洒脱,饮酒壮行的华美场面描绘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激动人心。以酒入题,以酒贯穿始终,角度新颖,举重若轻,驾驭战争题材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范仲淹的《渔家傲》也是一首借酒言志,报效国家的传世佳作。作者守卫西北边疆,遏制了西夏军对北宋的侵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离家万里守卫边疆,舍小家,护大家,唯有借一杯杯浊酒来消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浓情。酒杯中,映出远方家乡的轮廓和亲人们熟悉的笑脸;心中,破敌立功,戍边报国的决心和志向却是更加坚定、深沉了。浊酒一杯,承载了守边将军浓浓的思乡之情,更承载了将军深深的报国之志。这首词意境雄浑,情景交融,以其迸发的深沉的爱国之情,感染着、感动着历代有识之士,历久弥新。 如果说报国之志是诗人心中雄壮辉煌的不灭之志,那么忧民之心则是诗人忧国爱民的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忧国忧民的典范和楷模。他的名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记述了自身遭遇和旅途见闻,一边是“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的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豪华宴饮场面,同时另一边却是“路有冻死骨”,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冻死街头,无人问津的悲惨场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个字看似平常,却是字字千钧,这不带任何修饰和感情色彩的现实主义描述,蕴含了多少对统治阶级奢侈腐化生活的痛恨,对劳动人民贫困潦倒艰辛生活的同情忧虑和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社会的谴责和抨击!可谓扣人心弦,意境深远。

无独有偶,比杜甫晚些时候的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他的《轻肥》一篇,则简直就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姊妹篇。该诗写统治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以人民的饥饿死亡作对照,“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讽刺的矛头直指弄权宦官,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思乡之念,怀下之情

应该说,古典诗词中思念故乡,怀想亲人的感情和诗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当这些林林总总的思念之情在酒杯里发酵、酝酿之后,溢出的不仅是醇厚悠长的酒香,而且更还有或高兴、或忧伤或悔恨的缕缕不绝的情绪的飘带,缠绕在饱受思念之苦的诗人心间,缠绕在试图走进诗中的后来读者心间,感同身受,余味无穷。

在《闻官军的河南河北》一诗中,诗人的高兴之态栩栩如生:“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听到捷报喜极而泣,回家之心已是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如此令人激动之事,不能无酒,于是诗人纵酒痛饮,且放声歌唱,而妻子更是愁云顿消,急不可待地收拾行李了。通过一系列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描写,活脱脱勾勒出诗人一家欢喜若狂,归心似箭的场面。诗人狂喜之极,且歌且酒,兴奋的情绪随酒香溢出来,飘洒弥漫,陶醉了诗人一家,更陶醉了读者的阅读情绪。整诗给人以愉悦轻快的艺术体验,表现出魅力无穷的韵味。

毋庸置疑,苏轼的《水调歌头》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为词彩绚烂、字字珠玑的一篇。中秋之夜、词人欢饮达旦,思念着不能团聚的弟弟,未免情绪消沉,醉意朦胧的诗人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何事长向别时圆?思念之情愈加浓厚,可是随即又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怎样的胸襟和气魄,这是何等的超脱与达观!全词笔调奇逸,视界开阔,意境轻灵洒脱,是酒给了词人无限的思念,是酒给了词人无形的洒脱与飘逸,无尽的抚慰和达观。美酒佳作,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品味和享受。

相形之下,隋人杨素的《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一诗则是另有一番风味。如诗中的“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两句,杯中已斟满桂酒,而诗人所思念的即将与自己开怀畅饮的友人还没有来到,心中那份期待、思念、落寞、忧伤是那小小的酒杯所能容得下的吗?这份挥之不去的寂寞和忧伤,随着酒香飘散开来,笼罩在诗人周围,诠释着诗人难以言传的心境,形成一种幽远、悠然的艺术境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陆游的《钗头凤》一词,成为思念情人刻画相思和悔恨的扛鼎之作。全诗委曲缠绵,惆怅交加,相思与遗憾同在,悔恨与无奈俱增,令人读之再三,叹之再三。 旧地重游,景物依旧,昔日情人却已远去,引起词人无尽惆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举起酒杯,想起情人的红酥手,手捧黄滕酒的姿态,想起往昔与情人相处时的欢乐时光,与之不得已而分手后的愁肠相思,诗人“错,错,错”!三声痛彻心扉的嘶喊,是相思之久,是惆怅之深,更是悔恨地自责,对灵魂的拷打。而“莫,莫,莫”三声长叹,则凝聚了诗人多少对情人已适他人的伤心,对没有坚守住爱情阵地的悔恨,对此情已逝绝望和无奈的悲哀凄凉的心境,“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相思之苦,离别之恨,与黄滕酒一道浸润着词人那颗绝望破碎的心,如泣如诉,凄惋哀怨,感人至深。

三、聚散无常,功业难成之意

溯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与酒形影不离。欢聚时,饮酒作乐,更使诗人豪放,洒脱,尽兴;别离处,酒来遣别离之愁,抚慰游子、离人憔悴敏感的心灵,流露出诗人的真挚感情,折射出诗人的气魄、胸襟和多姿多彩的人生体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是诗人陆游在农家欢聚饮酒的热闹场景,语言简洁质朴,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深厚情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这是诗人晏几道与歌女欢聚饮酒时的景致,语言精雕细琢,措词婉妙,别具风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语言精练准确,意境高远,更表现出与友人别离的忧伤和依依不舍,情真意切,杯酒中浮现出二人的深情厚谊,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

面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的感慨,苦闷者有之,达观者亦有之。心境相同,情怀各异,但无一不对酒情有独钟,借酒遣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曹孟德的苦闷,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情调苍凉悲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的达观,气势飘逸洒脱,展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特色和建功立业的执着精神,蓬勃激昂,催人振奋。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多彩多姿,风格迥异,在浩浩荡荡的古典诗词长河中,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承载了历代诗人细腻丰富,敏感多情的内心体验,陶冶了历代读者的心灵,传达和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形成了酒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 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祭祀者并不是白白地请吃请喝,而是对神都抱有希望。水旱风雷,常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无法主宰自然的情况下,只能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禾稼丰收,免于饥馑。“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鲁颂·有马必》)从春而复,由夏而冬,人们一面披风雪,冒寒暑,不停耕耘,也一面向神灵膜拜,暗暗祝祝寿,然而真正让人们眉开眼笑,饮得安乐,饮得热闹的,当是在禾稼登场的时候。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行苇》中对此类多有描写:“敦弓既坚,四金候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胜负既定,欢呼声起,于是以大斗酌酒,互相碰杯,祈祷福禄。即使祭祀,也只是徒具仪式,实际上是让美酒灌满自己的皮囊。

酒是美妙的东西,有了它,不仅要与神灵“共享”,而且用以招待客人。中华民族是个好客的民族。有亲朋来访,都要以美酒待客,一者是主人体面,二者是增加欢趣。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九歌·东皇太一》

操余弧兮反沦降,授北吉兮酌桂浆。——《九歌·东君》

从屈原的诗句中,已经看到加入“桂”、“椒”这些香料,说明酒的品种变得丰富,具有地方的特色。屈原的诗篇,影响深远。宋玉步其后尘。“《招魂》者,宁玉之所以作也。”这篇作品数次见酒,更富有楚地风情。

(米巨)(米女)密饵,有(饣长)(饣皇)些。瑶桨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桨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娱酒不废,沉日夜些......酌饮尽欢,乐先故些。

丰富的食品,精美的饮料,兰膏明烛,华灯璀璨,鼓动瑟摇钟,美人共醉。虽是娱神敬鬼的幻想,但无异也反映人间的豪奢。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争战,“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们的生命,朝不保夕,故感慨良多。把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希望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河山,使天下出现大治,就可无忧无虑痛饮两杯。“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对酒》)人们讲究文明,讲究礼节。互敬互让,尊老爱幼,路不拾遗,无所争讼。国家的法度,公正无私,判刑合理,官吏爱民如子。老天爷体察善良的百姓,风调雨顺。他一边饮酒一边驰骋想像,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人间乐园,可说是开了“桃花源”理想世界的先河。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醉意过后,回眸人间,一片混乱。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遥遥无期的目标,其难无异登天。于是深感力不从心,悲从中来,这一杯酒,味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公子爱敬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路清波,好鸟鸣高枝。

飘飘放志意,千秋长者斯。

——《公宴》

他九高八斗,又是王弟,不少文士多仰慕他,追随他。所以他日夜开宴,赏柳看花。秦筝齐瑟,美女娇娃。“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反正是“公款”,尽量花销就是。只要不过问政治,一天吃三头肥牛,曹丕大概也不会来过问。除了“置酒高殿上”,还纵马出猎:“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这《名都篇》有论者以为是曹植本人游猎生活的写照。平乐观为汉明帝所造,在洛阳西门外。能在那设宴,且饮每斗“十千”的美酒,恐百一般人所能为。尽管有丰厚的物质享受和斗鸡走马的乐趣,但并不能解除心灵的痛苦。不知是“遗传基因”,或是现世的实感,他

也慨叹:“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箜篌引》)人终究不免一死。“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当然,大概也只有“杜康”可以排解了:

竹林七贤魏晋之际,政局不稳,文士动辄得咎。为逃避祸患,他们沉湎曲蘖。如果说饮酒是乐事,那么他们这一杯酒则是饮得很痛苦的。当时文人“结社集会”,少谈政治,而是以酒解愁。魏末“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三国志》)。他们一个个都是大酒徒,蔑视礼法,放浪形骸。这是有历史背景的。而这七人之中,嵇康与阮籍,在文学史上齐名。嵇康是个憎恨虚伪,反对俗礼,不满黑暗统治的名士。他颇知言论不慎会招灾惹祸,但生性耿直,而酒后尤甚,故不免遇害。他的诗作虽然不多,但我们都看到他饮酒时欢乐的赞颂。

王禹,北宋文学家,性嗜酒,大有一日不可无此君之慨。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 他在宋太祖开宝年间中进士,在汴州作官司,生活比较稳定,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大概收入不多,需靠“稿费”打酒。他的《寒食》诗云: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硖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由唐入宋,虽然社会趋于安定,生产比五代时期有所发展,但创造仍没完全愈合,边患时起,民生多艰。王禹在风雪寒天一斟酌之中,心绪难平,品出许多苦味。“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未缺供,酒肴亦能备。”(《对雪》)自己虽然生活无忧,而河朔之民此时却“输挽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数百里。”其中冻死的该有多少?戌边将士,身披铠甲,寒气透骨,远离乡井,备受苦辛,有谁能解除他们的痛苦?他这种关怀民生、杯酒不忘国事的思想,是深受杜甫与白居易思想的影响的。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其实,鸟是知人之乐,旦与人共乐的。

先秦

鹿鸣

酒文化诗词篇十
《古典诗歌中的酒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诗国,也是酒国。中国古代诗词中也包含了许多书写“酒”饮“酒”的诗句。“酒”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因素出现在诗词创作中,其本身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观,而且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趋向。本文将从先秦到清朝的诗词这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中国诗词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人与酒的情结。

【关键词】古典诗词 酒文化 酒中仙 酒魂

一、诗酒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远古时期,酒便已经出现。关于酒的历史记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史记》中记载: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酒与“久”谐音,所以无论是亲朋宴会,过节人们都要以酒助兴,举杯畅饮。自然古典诗歌中酒出现了一种以酒意命名的创作。

二、先秦时期的诗酒文化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例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推杯换盏之际,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还有先秦时期的《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寂,庶民采之。螟岭有子,踝赢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毅?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先秦的文字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晋当时的文人,借酒以作诗文的不少,刘伶的《酒德颂》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三、盛唐时的酒中仙

在中国历史上,诗酒结合的鼎盛时期,当是唐朝。毫不夸张地说,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唐诗中有无数名篇都与酒有关。且不说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杜甫的《饮中八仙》,王维的《渭城曲》,白居易的《劝酒》等一系列的咏酒诗,及时那些并非咏酒的诗句,也大多是诗人酒后之作。唐代诗人都与酒有不解之缘。酒伴随他们吟咏诗文,抒畅心曲,酒助诗兴,诗传酒情。为后人留下无数荡气回肠的篇章。

在这里,李白是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他是“诗仙”,也是“酒仙”。王安石说。李白的诗,“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实际上李白言妇人诗病不多,言酒者却比比皆是,例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饮酒与诗酒豪迈洒脱,气势磅礴,余光中先生《寻李白》中说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酒半个盛唐”

四、宋词中的酒魂

继唐诗以后,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又出现了一颗明珠——宋词。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在李清照国破家亡后已经没有了少女轻盈的情趣,生活冲吗了凄苦,于是有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及脍炙人口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辛弃疾的《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都是酒词精品。

宋代以后,中国出现的烧酒。中国的酒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元明清传奇小说中对酒的描写各尽其态,淋漓尽致。《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中均有为读者耳熟能详的精彩情节。清代词作甚多,号称词的“中兴时代”,这个事情的作品无论数量和艺术水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其中与酒有关的作品为数不少,并不乏上乘之作。清词以纳兰性德为最,被称为“清朝李后主”。他在悼念亡妻的《浣溪沙》中深情回忆“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想起一个女人能得到一个男人如此用情之专,思慕之深,死亦瞑目了吧?而晚清革命志士徐目华的《满江红》“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则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苏轼。苏轼酒量不大且极喜欢饮酒,畅通过饮酒俩抒发他胸中的浩然正气,“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追求那“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豪放生活,其言其情,不仅令千古名篇“赤壁二赋”增色添趣,相映成彰,亦成为文坛甚至酒坛不衰的佳话,更使古往今来无数饮者感叹唏嘘不止。

【结语】我觉得中国的酒文化和诗歌文化是不可以独立存在的,他们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品酒 饮酒之时吟诗作对是不可或缺的,既助于增加酒兴,亦有利于促进朋友之间的感情,而文人雅士们大多对酒情有独钟,咏酒赞酒大个人就不会吝啬了,酒文化与诗歌互推互助,越来越灿烂,一起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萧家成.升华的魅力-中国民族酒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2007(4):50.


酒文化诗词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酒文化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酒文化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304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