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赞美品茶的诗句

赞美品茶的诗句

2016-01-14 09:13:3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一《茶与诗词》 ...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一
《茶与诗词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咏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咏,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咏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朱德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咏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推荐阅读: 念好中国茶叶的“五字经” 茶马古道 茶文化是什么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二
《茶与诗》

茶与诗

——关于茶的课题研究

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饮品,从茶的起源,种植,采摘,炒青,直到包装,销售和饮茶,品茶等等都有许多学问和讲究。这次我探究的是——“茶与诗”。

《咏茶》:

老舍

春风春日采新茶,生产徽州天下夸。

屯绿祁红好姊妹,浓装淡抹总无瑕。

老舍先生的徽州《咏茶》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在茶乡吟咏而成的咏茶诗。上句“春风春日采新茶”寓意新茶在春季采摘。“生产徽州天下夸”交代了当时徽州的茶叶备受好评。“屯绿”、“祁红”等徽州两大名茶,被人民艺术家拟人化作“好姊妹”,为诗作平添和谐亲切之韵味;尤其是诗作的结句, “浓妆淡抹总无瑕”,有潜台词巧借妙藏诗行间、呼之欲出典故里”之美妙。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也表达了白居易对休闲自在的饮茶生活的向往。侧面描写了茶放松身心的作用及茶是古代人民不可少的高雅的饮品。

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三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四
《关于茶的诗》

去最佳答案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

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

茶馆对联及与茶有关的诗词

一、茶馆/楼对联

北京老舍茶馆的对联

龙音悦耳延年益寿;

凤乐传神活力长生。

振兴古国茶文化; 扶植民族艺术花。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五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描写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

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

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六
《赞美杜甫的诗句》

赞美杜甫的诗句

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

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赞美杜甫的诗句

赞美杜甫的诗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

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3.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黄鲁直 《题浣花醉归图》

4.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韩愈 《题杜工部坟》

5.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6.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读杜诗》

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盖远矣。----《老学庵笔记》

8.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元稹《酬李甫见赠》

9.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皱。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尝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王安石《杜甫画像》

10.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朱熹《答陈同甫书》

11.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

12.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13.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14.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白居易《与元九书》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七
《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宋代文人相比较前代文人,尤其是唐代文人,在心态上已经走向平和从容。他们对待周围人事或自身遭遇,不是要把自己的心情、感受、体验一股脑地说出来,使激烈的情绪得以释放,而是用更加冷静理性的思索,从经历中得出人生的经验。在欣喜时不得意忘形,在失意时也不颓废自弃,总是能够客观地面对人生和命运,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宋代文人显得成熟、理性、平和、包容。即便是要将内心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也多会采取一种曲折委婉的方式,体现出“温柔敦厚”的传统观念。苏轼《汲江煎茶》中写到:“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作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的春天,诗中所写是作者一次独自烹茶品味的过程。从取水到煎茶,作者都带着一种欣欣然的淡淡愉悦,为了喝到纯正的茶,他一定要用江中流动的水来煎茶,月光中来江边取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提回来倒在水瓮里,再用小水杓将水舀入煎茶的陶瓶里。当瓶中水煮沸时,雪白的茶乳在水面翻滚,将茶倒入茶碗,飕飕作响,象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当时周围的环境非常静谧安宁,即使细微的声音也变得响亮。最后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是化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句子,“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人们常用“枯肠”来比喻写诗文思路不灵。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但作者怀疑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其实在这里作者不一定真的是要治“枯肠”,只是借此来表明自己饮茶的量。于是,作者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荒城里传来报更长短不齐的鼓声。苏轼写这首诗时,还被贬在儋州,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作为一位心怀高远志向、一生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苏轼可以说是宋代文人中最坎坷的,几经沉浮,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平和沉稳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仅没有被挫折击倒,反而借助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化解了一次次的不平和抑郁,在失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在年老时还被贬到岭南、海南这样的荒蛮之地,但苏轼并没有就此沉沦,他能在月夜独自一人取水煎茶,整个煎茶饮茶的过程,在他的笔下依然鲜活生动,就说明他还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他将自己融入到宁静的春夜中,心无杂念地品味香茗,静静地听着长短更声,从茶味中感受人生的滋味。整首诗都在营造着一种孤寂的氛围,此时的苏轼,已然和周围的环境合二为一,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面。“坐听荒城长短更”一句,更是饱含着苏轼“随物赋

形”的人生观、命运观。从这首诗中也可看出,宋代文人注重如何将自己与茶的情调融为一体,并从中感受茶,更强调气氛的营造,在特定的气氛中获得精神的宁寂。这正体现了茶道“天人合一”的观念,个体完全消融在与茶的神韵的沟通中,达到遗忘自我、与物同化的精神境界。

《和蒋夔寄茶》中写到:“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上。1071年,苏轼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神宗皇帝命他通判杭州。宋代的江南,已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杭州更是东南第一大都会,那里山明水秀,富庶繁华。而当时的密州,是一个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写这首诗时,苏轼离开杭州不到一年时间,诗中用大量的描写,表现两地之间巨大的落差,尤其在饮食上,密州不仅物产较少,又碰上蝗灾,食物奇缺。对于号称美食家的苏轼来说,必须像当地人一样吃粟米,饮酸酱。艰苦的环境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不会再用精致的茶具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趣,所以友人破费万钱寄来的香茶竟如同明珠暗投。但是,苏轼并不会为这种反差而困扰,他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生百事常随缘”,随缘即是一种平常之心,所以他可以做到“四方水陆无不便”,无论什么样的遭遇他都能接受、能直面。应该说这和他与佛教、禅宗的较早浸染也有很大的联系。苏轼对《楞严》、《华严》、《坛经》都有过研究,他曾经为《楞伽经》写序、推动《楞伽经》的流传,而且常与东林常聪禅师论法,他周围的朋友中也有很多都是僧人。早年的一首名作《渑池怀旧和子由》,就已经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变幻无常而短暂,不应对一时的得失计较太多。加之多年仕途经历和对禅宗的不断领悟,使他产生“人生所遇无不可”、“死生祸福久不择”的达观态度。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古塔寺烹茶》:“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这句话就借用茶比喻苏轼具有中和的品格和气质,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秉性。应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和恰当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基础,四年之后发生的乌台诗案,尽管危及生命,但并没有将苏轼击垮。在短暂的低沉后,他更加亲近佛教,在宗教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真谛。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后,他以更加通透的体悟重新站立起来。黄州期间,苏轼的咏茶之作依然丰富,其中的长篇《寄周安孺茶》从茶的历史讲起,赞美茶是“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天性高洁,“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清风击两腋,

去欲凌鸿鹄”,更能使人超越凡俗,不为外物所累,也不强求,“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与其在短暂的有生之年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烦心着恼,还不如在品茶中得到飘飘欲仙的美妙享受,“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这种观念即是一种忧乐、物我两忘,视荣辱如浮云,无所谓得失的随缘任运的心态。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八
《赞美老人诗句》

赞美老人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当益壮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郑板桥的《题竹诗》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支龙孙绕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要将白发换红颜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当益壮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郑板桥的《题竹诗》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支龙孙绕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要将白发换红颜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赞美品茶的诗句篇九
《关于茶的古诗》

附录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 李 白

吃茗粥作 唐 储光羲

与赵莒茶宴 唐 钱 起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 释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唐 释皎然

六羡歌 唐 陆 羽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 刘言史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唐 卢 纶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 释灵一

琴茶 唐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唐 白居易

睡後茶興憶楊同州 唐 白居易

茶 唐 元 稹

喜园中茶生 唐 韦应物

夏昼偶作 唐 柳宗元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卢 仝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 刘禹锡

尝茶 唐 刘禹锡

西陵道士茶歌 唐 温庭筠

茶山贡焙歌 唐 李 郢

峡中尝茶 唐 郑 谷

题禅院 唐 杜 牧

湖州贡焙新茶 唐 张文规

故人寄茶 唐 曹 邺

茶诗 唐 郑 遨

大云寺茶诗 唐 吕 岩

茶中杂咏选 唐 皮日休

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 夤

贡余秘色茶盏 唐 徐 夤

茶人 唐 陆龟蒙

咏茶十二韵 唐 齐 已

龙凤茶 宋 王禹偁

尝茶和公仪 宋 梅尧臣

茶 宋 林 逋

伯坚惠新茶 宋 刘 著

双井茶 宋 欧阳修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试院煎茶 宋 苏 轼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宋 苏 轼

汲江煎茶 宋 苏 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 苏 轼

记梦回文二首并序 宋 苏 轼

和子瞻煎茶 宋 苏 辙

茶花二首 宋 苏 辙

茶臼 宋 秦 观

临安春雨初 宋 陆 游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寒食 宋 杜小山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元 耶律楚材

雪煎茶 元 谢宗可

茶筅 元 谢宗可

尝云芝茶 元 刘秉忠

茶烟 明 瞿 佑

送茶僧 明 陆 容

伯自子惠虎茗谢之 明 徐 渭

题《品茶图》 明 唐 寅

余姚瀑布茶 明 黄宗羲

竹枝词 清 郑 燮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清 爱新觉罗·弘历

武夷茶 清 陆廷灿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吃茶 赵朴初

武夷茶艺 赵朴初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赵朴初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


赞美品茶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品茶的诗句 关于品茶的诗句 关于品茶的优美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赞美品茶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赞美品茶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337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