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长山水诗

长山水诗

2016-01-16 11:11: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长山水诗篇一《山水诗》 山水诗 ...

长山水诗篇一
《山水诗》

山水诗

所谓“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母题,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鼻祖:东晋 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一、“神韵”与禅

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清代著名诗论家王士祯(渔洋)论诗“独以神韵为宗”(《清史稿》卷266),标举“神韵”,作为其诗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无论是否明确地使用这个概念,渔洋处处是以“神韵天然”作为评诗的价值尺度的。以他的“神韵”说来衡量诗史,最为符合渔洋审美理想的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山水诗派的创作风格。在渔洋诗论中,对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人创作,是非常推崇的。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王士祯的“神韵”说与禅学有十分深刻的联系。从渔洋的诗论中可以看出,渔洋以禅论诗,并非是在一般的比喻层次上,而是将禅的特征内化到“神韵说”的美学内涵中去。在这点上,王渔洋比严沧浪的“以禅喻诗”又大大推进了一步。

王士祯在论及山水诗派诸家创作时,常常以“入禅”的独特情境来形容诗的妙谛。如他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观王(维)裴(迪)《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香祖笔记》)这里侧重指出王维、裴迪等人的五言绝句与禅悟相关的“得意忘言之妙”。又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论旨与前语相近,都是推崇一种超越语言局限的浑化境界。渔洋还论山水诗派诸人差别说:“会戏论唐人诗,王维佛语,孟浩然菩萨语,刘眘虚、韦应物祖师

语,柳宗元声闻辟支语。”(《居易录》)都以佛事喻之,而论其他诗人“杜甫圣语,陈子昂真灵语,张九龄典午名士语,岑参剑仙语,韩愈英雄语,李贺才鬼语,卢仝巫觋语,李商隐、韩偓儿女语”等等,都不涉佛教。实际上是透露出王孟一派诗人与佛禅的内在渊源。

王士祯以“入禅”论王孟一派诗人,并且以之为“神韵”在创作上的典范,并非主观虚拟,并非凭空比附,而是从这派诗人的身世与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以王孟为代表的唐代山水诗派,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艺术风貌上,都与佛禅有客观的渊源关系。揭示其间的内在因缘,对我们了解这派诗人的艺术传统,确实是有一定裨益的。

二、山水诗派诸人与禅的瓜葛

我们所说的山水诗派,包括盛唐时期到中唐时期以山水为审美对象来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些诗人,不仅是王维、孟浩然、裴迪、常建、储光羲等主要活动于盛唐的诗人,而且也包括如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等主要活动于中唐的诗人。在时间上,这些诗人往往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变故,很难做机械的划分;在艺术上,他们的题材大致相近,手法、风格又有一脉相承之处。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与禅学、禅僧有密切关系,思想观念上深受禅风的熏陶。

王维之笃于佛,染于禅,已是治文学史的学者们的常识,勿庸赘述。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杜相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指释迦牟尼)之学,字字皆合圣教。”(《而庵说唐诗》)说王维诗“字字皆合圣教”,虽然渲染过甚,但却道出其诗深于佛禅的特点。

关于孟浩然,论者们极少提及他与佛禅的关系,可资考证的文字材料也很少。但是最有力的论据莫过于他本人的诗作。从孟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孟浩然与禅僧往来颇为密切。与他经常唱酬的禅僧就有“湛法师”、“空上人”、“皎上人”等。诗人还常栖宿于禅寺僧房,与禅师们讲论禅理。题写于禅寺的诗作有《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游明禅师西山兰若》、《题大禹寺义公禅房》、《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登龙兴寺阁》、《登总持寺浮图》等二十余首。从这些诗作中,可以看到孟浩然是深受禅风熏染的。

在这派诗人中,裴迪、常建、刘眘虚、綦毋潜等,都与禅僧多有往还,诗风也深受禅的影响。裴迪是王维的挚友,也是他的“法侣”。所谓“法侣”,也就是禅门中的同道。裴迪现存诗二十九首,《辋川集》二十首是与王维唱和之作,其中颇多禅韵。而其余九首中,与禅寺禅僧们有直接关系的就有《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西塔寺陆羽茶泉》等四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于禅门的向往,如“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等等。都可以说明裴迪与禅有较深的关系。常建的诗也以富有禅意而为人知。其中最有名的是《题破山寺后禅院》,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禅学的涵养工夫。綦毋潜在这派诗人中不太惹

人注意,但是他的诗作却颇能体现出山水诗派的艺术特色。綦毋潜存诗只有26首,但与禅有直接关系、并在诗题上明确标示的,就在10首以上。如《题招隐寺绚公房》、《题灵隐寺山顶禅院》、《过融上人兰若》等。《唐才子传》评其诗:“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方外之情,正是栖心释梵、远离尘俗的情味。刘眘虚,也是山水诗派的诗人。他于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尉、夏县令等职,”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交游多山僧道侣。”(《唐才子传》)一方面是与禅僧多有往来,另一方面也就使其诗“善为方外之言。”(同上)诗中如“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登庐山峰顶寺》)等句,流露出他的禅学修养。储光羲是山水诗派中较为重要的诗人,其诗中与禅僧、佛寺直接有关的有十余首,如《题辨觉精舍》、《题慎言法师故房》、《苑外至龙兴院作》、《题虬上人房》等。号称“五言长城”的著名诗人刘长卿,人们很少把他和王孟一派诗人联在一起,实际上,就艺术上看,刘长卿正是这派诗人中的劲旅。他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由盛唐而入中唐的士大夫的心态。长卿诗中那种清冷幽邃的山水画面,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惊悸之后的士大夫心灵的外化。刘长卿的诗,有更深更泛的禅迹。与禅寺禅僧有直接关系的篇什有近三十首之多。从中也可看出,他与禅门关系之深。禅的幽趣,完全渗透于山水清晖的描写之中。如《和灵一上人新泉》、《送灵澈上人》、《游林禅师双峰寺》都是如此。韦应物是中唐著名诗人,一直被视为王孟一派的有力后进。“王、孟、韦、柳”并称,说明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对从陶、谢发端的山水诗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韦诗中与禅寺禅僧有直接关系的也有近三十首之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禅学意识是自觉的,也是很浓厚的。如诗中说“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赠李儋》)分明是“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坛经》)的禅学观念在人生观中的推衍。“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是佛教十二缘起说的回响。柳宗元对佛教的信奉,更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被贬永州之后,对于佛教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柳诗中如《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禅堂》等作,都是借禅宗的观念来使自己达于“忘机”的境地。

综上所说,唐代山水诗派的诗人们,大多数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系,浸染于禅悦之风中,他们同禅僧有或多或少的交游。由此使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禅的观念,禅的思想方法,对于这派诗人的艺术风貌,是否有着较为内在、深刻的影响呢?易言之,唐代山水诗派的艺术特征中是否有着禅的基因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空明诗境与淡远风格

从质实到空明,这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一个跃迁,这个跃迁的实现,主要是在盛唐时期,而主要是体现在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人中。这方面王维的诗作是最为典型的。如有名的《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描写终南山的雄浑气势。“白云”两句,把山中的云霭,写得闪烁不定,飘渺幽约,诗的意境阔大雄浑,但又有一种空明变幻的样态。《泛前陂》一诗也是如此:“秋空自明回,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浩万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

未还。”也创造出十分空明灵动的境界。这类诗作在王维集中比比皆是。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登河北城楼作》)“寥廓凉天净,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醉影入闲流。”(《赋得秋日悬清光》)都有着空明摇曳而又雄奇阔大的境界!

不仅是摩诘诗,山水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也多有这种诗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立公房》:“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间春泉满,萝轩夜月闲。”《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宿王昌龄旧居》:“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渔浦》:“碧水月自阔,岁流净而平。”储光羲的《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等等,这类空明澄澹的诗境,在山水诗派中的作品是俯拾即是的。

与唐诗相比,魏晋南北朝诗尽管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还较为质实,缺乏空明灵动的神韵。而盛唐诗之所以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有了这样的诗境。严沧浪谓:“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主要指这样一种诗境。

由质实到空明,决不止是一个诗歌的风格问题,也不止是个意境问题,而是诗歌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它对于人类的价值。人们不再以客观摹写自然山水为目的,而是使山水物象成为心灵的投影。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式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美学》)第一卷中译本49页)对于空明诗境,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它们的价值的。

那么要问,禅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答是佛教禅宗的“空观”对诗人艺术思维的渗透。“空”是佛教第一要义。在佛家看来,“四大皆空”、“五蕴皆空”,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尽作空观,方能超脱生死之缘。但要把实实在在的事物说成是虚无的,无疑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于是便“以幻说空”。大乘般若采用“中观”的思想方法,有无双遣,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既非真有,又非虚无的一种幻想。正如僧肇在《不真空论》所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僧肇以“幻化人”为喻,说一切都非有非无,而是一种“幻化”。在哲学上,这当然是地道的唯心主义。但它对文学创造所形成的影响,便是复杂的了,难于用“唯物”和“唯心”来划界。

王维信奉佛教,主要是禅宗,而禅宗主要是发展了大乘般若学。对于这种有无双遣的理论,王维深谙其妙,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他写道:“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幼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过殆矣。”王维是以这种“幻化”的眼光来看人生,看世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一切都在有无色空之际。这种思想方法,渗透在诗歌艺术思维中,便产生了空明摇曳、似有若无的审美境界。

山水诗派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前代诗论家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派诗人的淡远风格。胡震亨引《震泽长语》中说:“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无非是言其“淡”。胡应麟把王孟与高岑相比较:“王孟闲淡自得,高岑悲壮为宗。”(《诗薮》)胡震亨又引徐献忠评孟浩然语:“襄阳气象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读之浑然省近,真彩自复内映。虽藻思不及李翰林,秀调不及王右丞,而闲澹疏豁,悠悠自得之趣,亦有独长。”(《唐音癸签》)“淡远”,是这派诗人的共同风格特征。

举几个具体作品为例。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山中寄诸弟妹》:“山中多法侣,禅悦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的确可以称之为“水墨不着色画”,“淡”是最突出的特征。这种“淡”,不仅是语言色泽上的“淡”,更多的是创作主体心境的“淡”。

关于孟浩然的诗作,更是以“淡”著称。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浩然风格,评孟诗云:“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诗薮·内编》)如《北涧泛舟》:“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不在家。”都是冲淡的。孟的一些名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宿建德江》等篇,都以“淡”见称。闻一多先生形容得好:“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孟浩然》)

王孟一派诗人基本上都有“淡”的诗风,那么,这与禅存在着什么联系吗?

禅所达到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禅本体,但它不略脱事相,而是即物超越。禅宗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要旨,所谓“无相”,并非完全剥离“相”,而是“于相而离相”,也就是寄寓于“相”而超越之。正因为如此,禅宗主张任运自在,随处领悟,反对拘执束缚,更反对雕琢藻绘,一切都在本然之中,一切都是淡然无为,而不应是牵强著力的。禅家公案强调这种淡然忘机、不系于心的精神。“僧问:如何是僧人用心处?师曰:用心即错!”(《五灯会元》卷11)禅在自然而然中,不可以用心著力。又如:“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春来草自清,月上已天明。”(同上)意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如春日青草、月上天明一样自然。

“平淡”或“冲淡”的风格,来源于一切不系于心的主体心态,任运自在,不执着,不刻挚,如天空中的游云一般。山水派诗人,多有如此心态。摩诘所谓“万事不关心”是正面的表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禅家“不住心”、“无常心”的象征。柳宗元《渔翁》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也正是“不于境上生心”的禅学观念的形象显现。“淡远”“平淡”的风格,实际上是与无所挂碍、无所系缚、任运自如的主体心态有密切关系的。

长山水诗篇二
《山水诗》

长山水诗篇三
《中国古典山水诗》

长山水诗篇四
《山水诗》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长山水诗篇五
《南朝山水诗》

长山水诗篇六
《山水诗的成因》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概述:

山水诗,是指一种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的诗歌形式,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也可有其他的内容,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是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关键词:

先秦两汉,晋宋时期,谢灵运,审美情趣,玄学思潮

正文:

所谓“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母题,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一、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蒹

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概括了这个时期山水诗的特点。

二、山水诗鼻祖:东晋的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谢诗的特点:谢诗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鲍照评论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但谢诗的自然不同于陶诗的自然: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象。因此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体察,而采取精巧工致的描写手段,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以辞采的秾丽和琢磨的精工而达于清新自然的画境是谢诗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谢诗匠心独运所开辟的、不同于前人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谢诗成为开山水诗新风的一大家。

谢诗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炼,创造出了许多名垂后世的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

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人彭蠡湖口》)等等,字句精工,境界清新,色彩鲜明,的确“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是有佳句而无佳篇,也是谢诗的一个缺点。

谢诗的构思与结构比较单一,其山水诗往往是先叙事,次写景,最后说理,形成了模式化的构思与结构。因为注重山水景物的客观描摹刻划,主体精神和情感的透入不够,所以大多诗篇达不到陶诗的情景交融、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谢诗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刘勰评论宋初山水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正概括了谢诗的语言特点。谢诗讲究语言技巧,对于提高描摹客观物象的能力,发挥语言的表现力是一种贡献,但是过分地雕琢与追求新奇也使谢诗有生硬晦涩的瑕疵。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谢灵运的诗正如钟嵘所说:“譬尤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

三、山水诗的兴起:纵观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山水诗的形成发展不是孤立的平面的,而是与其它类别的诗歌具有密切联系,在长期兼容并蓄相互渗透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独自特色。晋宋时期,山水诗从

孕育而至形成,是我国古代山水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山水诗是在前代诗歌创作基础上逐渐形成,同时其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又对六朝以后山水诗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山水诗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晋宋山水诗所处的这一特殊阶段,决定了它与以前诗歌创作中的山水描写及以后更加独立自足的山水篇什的区别而表现出两方面特色:一方面,对自然山水的自觉观赏与细致描写反映了这时期山水意识的普遍自觉和山水描写经验的日渐丰富;另一方面,将自然山水不仅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也是自然之道的形象体现。晋宋山水诗这两方面特点实际上是由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两点规定性所决定的,即山水赏会与玄理感悟,前者是感性体验,后者为理性沉思,晋宋山水诗正是藉山水与玄理相互渗透、共融并生而显示其特有的精神气蕴。从诗歌创作本身观之,这两点规定性并非凭空出现,魏晋以来诗歌创作已经为山水诗的兴起提供了这两方面条件。

1、就诗歌发展过程而言,晋宋间山水诗的兴起,是这时期各种类型诗歌创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时期在公宴、游览、行旅、招隐、游仙、玄言等题材的诗歌中已有大量的山水描写,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山水感性经验,反映这时期随着人的自觉,山水意识也在不断觉醒,自然山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诗歌创作之中。这些诗歌中的山水描写显示出与以往山水描写的不同态度和眼光,诗中的山水不仅是与人的自身情感无关的物质存在,而是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对象,主体从中获得是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解放。建安邺下文人创作的公宴诗率先反映这种对自然景物的鉴赏态度,诗人们面对邺都西园周

围的景象唤起的是“遨游快心意”、“欢乐犹未央”、“飘鹞放志意”的喜悦和振奋,用了大量笔墨描绘西园风景:“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显然,这些诗中描写的邺都西园还不是更广阔的大自然,但是这并非不能说明此时观照自然已持有鉴赏性态度,以致由景物之美令人发出“生平未始闻”之叹。这种鉴赏态度之生成显然来自愈加丰富的山水感性体验。登临送别或山川跋涉早已使自然山水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可分离,汉魏以来现实乱离,人们深感到人生之短暂无常,精神极度苦闷致令人们向自然山水寻找慰藉,建安公宴诗正是现实的精神追求和长期积累的山水感性经验的形象说明。

除了公宴诗之外,自然山水描写也进入游览、行旅、招隐以及游仙诗中。陈琳《游览诗》便展示了高城眺望所见的自然风光:“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潘岳《在怀县作二首》诗中的自然景物也是诗人登高所见:“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凉飚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显然,无论公宴还是游览行旅诗中的自然景物多是人间常见的城郭、园圃、崇丘,与晋宋山水诗中的深山大壑意象颇不相同。而且,这些诗中自然景物与诗人思想情感尚未构成有机联系,因而山水景物还无法自足

长山水诗篇七
《山水诗a》

长山水诗篇八
《山水诗鉴赏》

长山水诗篇九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摘要: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山水诗既是对自然山水美的艺术提炼,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果,

因此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山水诗;源流;审美;美感;意蕴

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祖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丽的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龚自珍的笔下,黄山的山水风物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

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指诗人游览山水名胜后有感而发,从而留下的诗句词章。山水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山水美的精华的艺术提炼,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山水诗源流

中国最早认识山水审美价值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和孔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他继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着美的内容和美的法则。他在《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则的,因此,他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山林与,皋垠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向往‘旧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了·让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对大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美的发现,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识的形成和觉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认识和发现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孔子以山水的优美和壮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气宇轩昂,岿然不动;如浩荡之流水,生生不息,长久永恒。孔子所祟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亲共融、和谐共处,并把自然美当作人格美的参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其他学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为然,惟独对曾哲的述志感兴趣:

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味而归。(《论语·先进》)

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贴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戏游泳,在凉爽的和风中舞蹈歌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怀,这是多么愉悦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诸多论述中,虽然重在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发现。

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自然山水审美观的形成,从而汇成了我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源流。

中国的山水诗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从中抒发个人,山游‘众的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这是李白留下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小”,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绝唱。他们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泽畔,借诗抒发人生

情怀,给山水增添光彩,赋人生予壮丽。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着诗人投人其怀抱,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想《文心雕龙·神思篇》)诗人之神思与风云并驱,诗情与山海为一体,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发而为诗。山水诗在诗人的创造下,如姥紫嫣红的烂漫山花,开遍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枝枝艺术奇葩。

追溯中国的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最先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风物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诗的名句,广为流传。如“兼蔑苍苍,白露为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绿竹琦椅”,“习习谷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辞、汉赋,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且色彩绚丽,奇伟诡橘,如屈原的《桔颂》、《湘夫人》等。从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进人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晋宋之间,随着玄谈之风的渐退,诗文的风格改变了,写山水诗的文人多了起来,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诗名家。他们的山水诗(包括田园诗),清新隽美,恬淡自然,意境深远,把自然山水描写得传神逼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陶、谢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诗正式形成并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山水诗的成熟繁盛期,当时名家辈出,诗海如潮。“唐初四杰”吟诵风月的山水诗给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诗风,古今称道。李白所歌咏的巴山蜀水、长江黄河、天姥、九华,杜甫所眷恋的泰山极顶、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维山水诗的辆川烟雨,孟浩然笔底的荆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庐桃花,刘禹锡的巫山神女、西塞风光,韩愈描绘的山石以及岭南风光,柳宗元笔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烟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摘的“鸡声茅店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都是千古传唱的诗句。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歌唱,王之焕在鹤鹊楼头远眺西山的落日,崔颖在黄鹤楼上的题诗,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有王昌龄塞上风光的描写,高适、岑参雄壮悲凉的边塞诗„„都是以美的画卷激荡人们的情怀,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从此,中国山水诗成浩荡之势,并汇成了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

二、山水诗的美感生成

大自然名山胜水的壮丽秀美,“造化钟神秀”,古往今来的山水诗人的生花妙笔,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诗与山水美交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审美光彩。著名诗人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的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37页)这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诗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必须把个体的精神性灵贯注到对象的描写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动人的审美境界。中国诗学家也十分注重这个问题,他们在主张“师法造化”的同时,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写山川景物的时候,注重注人诗人的“心智”和“生气”,从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尤其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诗人对山川审美观照的产物。它写的是美的山川,显示出来的却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诗人的审美理想,还有巧妙的创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给人提供的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诗奇伟瑰丽,气势惊天动地,“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其给人的审美震撼力是强烈的。山水诗是“人化自然”的产品,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

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

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容,也显示出多样的美感内涵。如欧阳修写的《采桑子》词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

“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

“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厂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

“画船载酒西湖好。”在画船上饮宴,欢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带着一双醉眼观景,觉得“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觉,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

“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

“何人解赏西湖好。”一个人静观远眺,获得更多的感受。“谁知闲凭栏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人遐想。

“清明上巳西湖好”。红男绿女,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过清明上巳节,“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铀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置身于这热烈的人流中,增加浓厚的美感。

“荷花开后西湖好”。夏日赏荷,“画船撑人花深处,香泛金影,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美酒醉人,荷香也醉人,在烟雨朦胧中带着醉意归来,有着十分畅意的美感。

“天容水色西湖好”。秋日的西湖,“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骏莺(升仙而去)?人在舟中便是仙”。秋天月色下的湖面,像“一片琼田”,这时夜游最美,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还有“残霞夕照西湖好”。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时刻到湖上游玩,会感到一种人去湖空,“野岸无人舟自横”的宁静美,等等。后人在评欧阳修这组山水诗时说:“十词无一重复之意。”(龙榆生编《唐宋名家词选》第70页)真是写尽了颖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美,显示了山水诗丰富的美学内涵。

2.声色之美。中国山水诗注重声情并茂,绘影传神,尽展山水神韵之美,使自然景色更加绚丽多姿。在《诗经》里,诗人就开始利用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富有色彩感的句子,来表现自然的声色美。《诗经》的第一首《关难》的“关关堆鸿”,“关关”二字,便是象声词,表现水鸟鸣叫的优美声音。还有“习习谷风”,“河水洋洋”,“杨柳依依”,“灼灼其华”,等等,无不表现出声色之美。

后来的诗人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使我国的山水诗,充满了花香鸟语,山水清音,万紫千红,色彩斑斓。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种夕阳下的江景,辉煌灿烂,鲜红一片,使人着迷。等到下弦月上来时,“露似真珠月似弓”所构成的皎洁宁静而迷人的江中之夜,就更加使人陶醉了。白居易是个写自然声色美的能手,他有许多像《暮江吟》这样优美的山水诗。

杜荀鹤的《闽中秋思》,表现的是秋声秋雨,却有着另外一种声色构成的意境美: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业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里山海相连,时值深秋,紫菊盛开,红蕉叶茂。雨淋使紫菊浓淡匀称,丛丛簇簇,色彩更为明净秀丽;风弄蕉叶,哗哗作响,夹着滴滴雨声,似在低吟高唱一曲凄切的秋声,这构成了一幅别有风情和韵味的艺术画面。

柳宗元的《渔翁》更是一幅声色并茂的美丽图画:

渔翁夜傍西宕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稍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中下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里写的是湘江的风光,它山青水碧,蓝天白云,色彩秀丽。“矣乃一声山水绿”,那渔船的摇槽声,清亮悠远,荡绿了水面倒映着的山山水水。在这寂静的山水中,显得更加清幽。

3.如画之美。优美的山水诗犹如美丽的山水画,充满着诗情画意,徜徉其中,如漫步画里,可得到无穷的审美享受。张志和的《渔歌子》五章,每一章都是一幅很优美的画卷。如

第一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级鱼肥。

青薯笠,绿羡衣,料飞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生动的渔舟风雨图。清人刘熙载说它“风流千古”,“妙造通化”。其他四章也都是有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王维的山水诗清新空灵,优美如画,意味深远。苏轼在读王维的《蓝田烟雨》时说过:“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诗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握山川景物的特性,通过气氛的烘托,创造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还通过动静结合,声色点染,构成美丽的图画。“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架家漱))这是描绘架家獭的一幅秋风秋雨的充满律动的图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是鸟鸣涧静夜的独特景色。山涧虽有鸟鸣,却使人觉得分外寂静,达到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唉》)这是动静结合所造成的秋雨夜凉的山间美景。还有通过色彩美来构画的:“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日出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还有运用虚实相生的效果构画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大摸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都是眼前的一些实景,但给人无限宽广的感觉,境界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外,创造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由于王维真正做到“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从而成为“举世宗之”(苏轼《跋汉杰画山》)的人物。法国画家弗列斯诺埃指出:“一首诗象似一幅画,那末一幅画就应该力求象一首诗。„„绘画时常被称为无声诗;诗时常被称为能言画。”(伍盆甫《画中诗与艺术想象》)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

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

长山水诗篇十
《田园山水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古人云,写诗不过景情二端,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诗歌的景情关系的?

预习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问: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解析:定位诗歌类型,寻找景物,概括其特点,从意象和诗歌类型把握作者情感

二、知识讲解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四)常用表现手法

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 远近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

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指梦境、回忆、未来、想象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

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

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以景结情、触景生情:诗人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朱门)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考点1

山水田园诗歌的特点

考点2

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易错点

诗歌鉴赏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三、例题精析

【例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干】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答案】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解析】

第一问诗歌意境题,描绘景物,概括景物特点。

第二问诗歌手法分析,明确山水田园诗一般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四、课堂运用

【基础】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题干】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1、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解析】

1、练字题,定位词性,寻找动词、形容词等。

2、写景一般采用哪些描写方法。

3、根据句子含义判断作者情感。

4、描述画面,抓住关键对象,要对画面特点进行概括。

【巩固】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题干】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解析】

1、找准对象:水、人。

2、抓住关键词“还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拔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题干】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解析】

1、找准两个诗句相同位置的动词,结合诗句解释词语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分析其情感。

课程小结

山水田园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课后作业

【基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题干】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长山水诗相关热词搜索:山水诗 山水诗大全 王维的山水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长山水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长山水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419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