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

2016-01-17 02:25: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一《诗歌鉴赏专题训练12》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一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12》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二
《高考诗歌鉴赏专练》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三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及其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及其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四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二)

说明:本专题训练,是根据所选诗词的特点设计题目,题干的指向是多元的,须综合权衡,找准所需知能点,这利于综合鉴赏能力的提升。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湘江曲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注〕白蘋(píng),一种生在浅水的水草。

(1)“湘水无潮秋水阔”与“白蘋茫茫鹧鸪飞”,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1)“湘水无潮”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依依不舍;“秋水阔”表现诗人的怅然与愁肠郁结。“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见,表现诗人伫立江边心绪的茫然;“鹧鸪飞”是江边所闻,“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然。(2)语言通俗而有情致。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唐诗解》:“全篇毕从‘不系船’翻出。”试就此评作简要分析。

(2)《唐人绝句精华》:“诗语得自在之趣。”试析此诗表现出的“自在之趣”。

答案:(1)“不系船”是全篇中心事件:首句点题,二句交代“不系船”的背景,三、四句揭示“不系船”的原因。(2)渔人“不系船”,表现出江村环境的静谧优美,渔人的自在愉快,闲适放浪;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的江村生活的向往。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九日,重阳日。瓦松,寄生于瓦檐的一种植物。

(1)试分析诗中的对比手法。

(2)说说这首咏物诗的寓意。

答案:(1)头两句以王孙不识菊与众人插菊“近鬓毛”相比,暗示菊远离富贵,表现其高洁品质;后两句以清香宜人的池岸菊与踞高处、无所用的瓦松相比,暗示其鄙夷富贵,进一步表现其高洁品质。

(2)寄寓了诗人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高尚气节。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人选“栖鸦”这一物象,有什么用意?

(2)明明是诗人在望月怀远,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全唐诗》作“在”。你认为哪个字好?试述理由。

答案:(1)营造静幽的意境;以乌鸦有巢而栖反衬诗人有家不能归,表现乡愁。

(2)诗人推己及人,提升了诗的境界;将自己的乡愁表现得含蓄蕴藉。

(3)“落”字好。“落”字形象,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呆板寡味。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阁,同“搁”,停止。

(1)“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是什么意思?表现诗人怎样的个性?

(2)分析诗中化静为动的写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小雨初停,天蒙轻阴,纵使白天,我也懒得打开深院的大门。表现诗人的好静。

(2)青苔本是静的,但雨后格外青翠,引人注目,仿佛给周围的一切涂上一层绿光,诗人的衣服也不例外,这就使青苔有了动态。诗人借此表现雨后深院景色的清新幽美。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昌怀古 薛季宣

漠漠烟村一故城,郊坛离殿草茅生。

青山不解知兴替,销黯开颜为雨晴。

〔注〕薛季宣,南宋诗人,与陆游一时。这是诗人登临曾为吴都的武昌时所作。郊坛,指郊外祭天的神坛。离殿,孙权的离宫别殿。雨晴,雨后天晴。

(1)“青山不解知兴替,销黯开颜为雨晴”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

(2)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答案:(1)青山不懂得国家衰亡之恨,散开冥暗的山色迎来雨后一片晴朗。影射南宋当局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

(2)修辞手法:以“郊坛离殿”与“草茅生”对比显示昔盛今衰的悲叹;以“青山不解知兴替,销黯开颜为雨晴”的拟人手法,影射南宋当局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表现手法:借古讽今。分析后两句的寓意。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蠡 口 郑獬

千重越甲夜围城,战罢君王醉不知。

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

〔注〕蠡口,相传范蠡于破吴后,自此泛舟隐于太湖。

(1)找出诗中的一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2)对于勾践灭吴的原因,诗人的观点与史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案:(1)以“千重越甲夜围城”与“战罢君王醉不知”相比,暗示吴亡是因为吴王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生活;同时为诗人的议论作了铺垫。

(2)史家认为勾践灭吴主要是因为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以及诸大臣的辅佐。而诗人认为破吴第一功当归西施,是她瓦解了吴王的意志,为勾践灭吴创造了条件。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多景楼 王琮

秋满阑干晚共凭,残烟衰草最关情。

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声。

〔注〕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阑干,同“栏杆”。击楫声,指晋祖逖渡江北伐事,其尝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残烟衰草最关情”句中之“情”,是什么情?试作简述。

(2)诗中用典自然、贴切、形象,试就这三点作简要分析。

答案:(1)诗人登楼北望,一派荒凉衰败景象,眼见中原为异族占领而不能收复,因而顿生愤慨之情。

(2)自然:诗人眼见“西风吹起江心浪”,由此想起祖逖击楫江中,掀起滚滚巨浪。贴切:二人心心相通,都有志北伐,收复失地。形象:由祖逖渡江的慷慨激昂可想见诗人此时诗人的激愤情态。

9.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秦纪 陈恭尹

谤声易弥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注〕陈恭尹,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夜半桥边呼孺子,指秦时黄石老人授张良《太公兵法》事。

(1)秦法之“疏”表现在哪里?据此看出诗人对秦亡的看法是什么?

(2)诗人作此诗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答案;(1)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烧书不能平息民怨,反而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彻底灭亡。

(2)借古讽今,表示对清王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的不满。

10.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喜雨口号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口号,古人常用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

(1)“撼远潮”在描写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陇头禾黍知何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此并未直接回答,这样写有什好处?

答案:(1)比喻。将风声比作摇天撼地的海潮,有声势,有威力,使读者耳有所闻,眼有所见,感受到“松风”的力量。

(2)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关心。不直接作答,让读者通过“槛外新抽几叶蕉”思而得之,开拓了想象空间,诗意委婉含蓄。

11.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第三句看,写的是秋季,但起句却说“峭寒催换木棉裘”,合理吗?试述理由。

(2)具体分析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合理。诗人已经白头,而且已经“倚杖”,且只能“作近游”,足见年老体衰。如此身体状况,面对寒秋,如临寒冬,故早早“换木棉裘”。

(2)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秋风想像成一位画家,染红枫叶,漂白人头,形象地表现“岁月无情”的道理。既表现诗人叹老悲秋,又透过红白色彩的配置,表现诗人对人生夕阳红的赞美。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山月夜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两句与开头两句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2)“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是历来被称道的名句。试分析“掬水”“弄月”的表现力。

答案:(1)这两句是首句“多胜事”的具体化,是次句“夜忘归”的原因,与头两句暗相呼应。

(2)“掬水”“弄月”将写景与写人融为一体,既表现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繁的春山之美,又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逸兴悠长的个性特征。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边烽不过秦,意此地烽火不举,平安无事。桑柘(zhè),多种宅旁的桑树与柘树。

(1)诗中写“寒水”“怪禽”“旷野”“落日”等物象,有什么作用?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突出了山村的荒凉冷落甚至是可怖,为下面写行人“恐”渲染了气氛。

(2)内心感到温暖。由先前的惊恐转为欣慰,表明了诗人的心理变化,也使全诗结构有波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五
《高考古诗鉴赏题库(下)》

高考古诗鉴赏题库(下)

高考古诗鉴赏题库(三)

6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6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6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6分)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读出了什么?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6分)

答: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

(1)读出了什么?2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1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0分)。

(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6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行①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称于太宗淳化二年(991)从开封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写的。 本诗描写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野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在此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看到“村桥原树”,村中小桥,原野中的树,想到自己的不利处境,有一种失落、惆怅之感。表达了思乡,有家不得归的感情。

6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3分)

[前问1分,后问2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3分)[前问1分,后析2分。意思对即可]

6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1)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第(1)(2)两题各5分,内容3分,语言2分。其中第(1)题答出某种“感情”,第(2)题答出某种“表现手法”,各给1分,有分析各给2分。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6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评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

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6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2)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6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引”和“衔”。(2分)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 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2分)“引”和 “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2分)

7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7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请简析“长安一片月”一句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2分)

(2)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清朝人田同之觉得末两句多余,如果删掉而成一首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说法?为什么?(4分)

答:(1)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2分)

(2)同意,“玉关情”即思念良人,渴望良人平定胡虏早日回家团聚,已涵括后两句的诗意,去掉更加精炼含蓄。

不同意,有了这一句,使思想内容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或:就使亲人之情上升到国家之爱,境界提升了一层。)(4分)

7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7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7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大意对即可)

7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①。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①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②人心:指尘心,俗念。③万籁:指一切响声。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答: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 的手法。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③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7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点绛唇? 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 “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意思对即可。3分)

7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78、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①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②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①答:拟人手法,颔联写“阴”,颈联写“晴”。(前1分后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②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7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时尚的尊称。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3分)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1)“割”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2分)

(2)贬谪之恨,思乡之愁(3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

8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六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

①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6、8句押韵;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②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二)

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绪,又含弹者心声,“细”字连结二者。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下阕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四)

①“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②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

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五)

①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②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

参考答案(六)

①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②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③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7、阅读词〈菩萨蛮〉。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参考答案(七)

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8、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不超过40字)

B(不超过40字)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八):

(1)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2)“比”的手法。(1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一分)

9、2002年杭州第三次统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九):

(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10、2002年高考广州市一模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1)你读出了什么?(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一○)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

(1)读出了什么?2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1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0分)。

(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11、2002年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古诗鉴赏题及答案(2002-04-0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一一):(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对两诗鉴赏内容正确的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共三分)

2005年高考古诗试题解析

1.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

答:

高考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中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答案修订】(1)遵从高考答案。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中显出了山中的宁静,“自”、“空”二字,更透出一丝冷落之感、寂寞之情。

3.全国卷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七
《古诗文鉴赏》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八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

(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

(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①

蒋士铨

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

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

【注】①即玉簪花,夏秋季开花,色洁白如玉,有清香。花蕊如簪头,故名。

(1)作者怎样描绘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的?(4分)

(2)作者看到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从中透漏出作者怎

样的感情?(4分)

(1)第一句写玉簪花的叶子,叶大而繁茂;第二句写玉簪花的花蕊,有含苞待放的(白玉搔头),也有已经开放的(放几枝),给人生机勃勃之感。(4分)

(2)得赶紧吩咐凉风,对玉簪花梢头之花勤加约束,不要让他开到十分,因为

那样的话玉簪花的美就会消失。表现了作者爱美、惜美的感情。(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元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苹,暮云凝碧。

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4分)

(8分)(1)(4分)承上启下(过渡)(2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又引出了下朗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

(2)(4分)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摩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

(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

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

(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小隐自题

(宋)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1)诗的首联中说“清深趣有余”,请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人“趣”的理解。(4分)

(2)有人说颔联中的“鹤”、“蜂”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诗人通过刻画“竹树”“ 庐”“ 闲鹤”“ 懒蜂”一系列意象,(1分)创造出一种闲静淡远的境界;(1分)又通过“开卷”“ 荷锄”等动作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无拘无束的渔樵生活的热爱,歌咏了诗人归隐的志趣。(2分)

(2)鹤可以戏水,亦可以临水静观,蜂本来是采花的,但也可以不采,而诗人饮酒读书,荷锄劳作,也都是任性而为,他们本质上是统一的。(2分)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用鹤之闲、蜂之懒写出诗人自己散淡、自由无拘、无所追求的归隐生活,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2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行 即 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重破坏。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4分)

(1)“自”和“空”。芬芳的花朵自开自落,悦耳的鸟鸣无人欣赏,“自”和“空”两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清、寂寥冷落的意境。(4分)

(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花落鸟空啼、国破山河在的愁绪,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的伤感之情。(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本诗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2)尾联中“渐相亲”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联系全诗,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4分)

(1)①宁静(寂静、安谧)(1分)/凄清(萧索、冷落)(1分)②反衬(衬托、以响衬静)(1分),烘托渲染(1分)

(2)①温暖亲切(欣慰、喜悦)(1分)②日暮时分,独自行走在冷寂、萧瑟阴森的山区让人惊惶不安,心生恐惧;月亮初升,又见边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内心得到几分慰藉;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看到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每层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8.阅读下面—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桂州腊夜

戎昱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戎昱在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瑾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的幕宾。此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②赊,长、远。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主旨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是按什么过程来叙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分”“孤”用得好。(1分)“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1分)(如果答“落”字用得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2分)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1分)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 程垓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词中“雁”、“蛩声”“月”这三个意象,作具体分析。(8分)

(8分)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凄怨、由凄怨到断肠的变化过程。(2分)“雁”这一意象取鸿雁传书之意,主人公长时问登楼远望,却没有盼到远方的音讯,传递出了主人公的失望之情。(2分)“蛩(蟋蟀)声”如泣如诉,更显庭院寂寂,从而衬托出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凄怨情怀。(2分)“月”这一意象,代表着思念、相会之意,而主人公在月上之时却形影相吊,由苦苦思念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更令她柔肠寸断。(2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西江月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九
《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

编撰:任冲

诗词鉴赏的要求是:

1、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诗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形象鉴赏:形象是诗中创造出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或能引发人思想感情活动的具体景物、人物等。鉴赏形象可从人物、景物、哲理三个方面入手:把握人物形象要注重细节(动作、心理、人物语言、神态等);把握景物形象抓住意象(融入诗人情感的客观景象或借助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感)和意境(通过对景象描写体现出的境界和格调),结合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通过联想、想象,体会形象;把握哲理形象关注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景物蕴涵的道理。总之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要分清人物的性格、景物的特征,同时感知景物营造的氛围,再分析描写手法、抒情的方式。 语言鉴赏:对语言的鉴赏要理解诗句含义、把握关键词(词语活用、古今异义、炼字炼句、诗眼等)的作用、分析修辞(对比、对偶、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化用等)和语言风格特点雄浑、淡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悲慨、形容、飘逸、旷达、流动。

表达技巧鉴赏: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可从表达方式(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互换、古今对比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映衬、象征、铺陈、抑扬等)和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互文、双关、对比、反复、化用、用典、叠词等)三个方面入手。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作品总是借助具体的语言,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创设一种意境,表达情感、传达思想。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把握诗的写作内容(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战争诗、离别诗、感怀诗、咏物诗、怀古诗、讽喻诗、羁旅诗、思乡诗、爱情诗、闺怨诗、爱国诗等);然后分析诗人在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感情或人生观(寂寞、孤独、忧愁、惆怅、烦闷、激愤、仰慕、迷恋、欢快、闲适、恬淡、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崇高品质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人的观点、态度是从写景、状物、咏史中借助意象、意境、情感等曲折表现出来的,有高下、优劣、正误之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把诗人放到他生活的环境中去,知人论世,以历史的眼光评价;要体会诗人思想的先进性及局限性,以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不凭借个人的好恶故意拔高或贬低。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全诗用虚写的手法描写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朋友长久隐居,尽享山川之美。但同时暗寓了人们对待事情应持的态度,请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①香严闲禅师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②李忱写的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题目是“观祈雨”,但写祈雨情景的只有一句: ,然后诗人用 的手法,写乡民与朱门对天气的担忧,从而揭露朱门 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乡农的情感: 。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秋夜

李峤

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②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③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③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李商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②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①首联从 和 两个角度描写景物,表现山村的 特征。

②尾联表现诗人何种心境,你如何评价这种心情?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①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②颔联的“已”、“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清人纪昀在《瀛奎律髓》卷二评价这首诗说:“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 充分肯定了这首诗的讽刺意义。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①吴汝纶评价该诗“一气舒卷,复极高华朗曜,盛唐诗极感之作(《唐宋诗举要》)。”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②何焯《义门读书记》说:“结句才非世情常语,乃嗟叹之极致也。”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评说:“结句贵在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请简析尾联的思想意义。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情景交融是抒情诗最主要的表达方法,但这首诗却是情与景分开来写,试作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即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①选出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

A、第一句是景物描写,描写开阔的劳动场面。“白满川”,写田中的积水,这是水田正在插秧的情景。

B、“雨如烟”是指细雨濛濛,如烟如雾,写劳动的环境,与首句“白满川”相呼应。

C、三、四句工笔细描,写出乡村四月的繁忙:刚刚结束采桑喂蚕,又忙着去插秧。

D、全诗景象开阔,前呼后应,一气呵成,描写出一幅色彩鲜明的乡村劳动图,真实地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②“子规”即杜鹃,啼声悲切,声像“不如归去”,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一种游子思乡的悲情,如秦观的《踏莎行 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而《村居即事》中用“子规”的意象体现的情感是 ,作用是 。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两首诗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试作分析。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一样的,试结合诗作分析。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①解释首联中“独”的意思和作用。

②欧阳修评价颔联说:“前世咏梅者多,未有此句矣。”司马光说:“人称其梅花诗,曲尽梅之体态。”王十朋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试从写作技巧角度分析颔联。 ③说说诗人与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你如何评价。

2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清文论家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此词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也。”同时代的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闹”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2.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

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篇十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

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

7、阅读词〈菩萨蛮〉。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⒏2002年福建省达标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不超过50字

9、2002年杭州第三次统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0、2002年高考广州市一模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1)你读出了什么?(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6分)

11、2002年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古诗鉴赏题及答案(2002-04-0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

参考答案:

(一)①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6、8句押韵;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②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二)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绪,又含弹者心声,“细”字连结二者。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下阕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三)①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②“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四)①“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

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②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五)①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②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六)①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②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③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七)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八)(1)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2)“比”的手法。(1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一分)

(九)(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十)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 (1)读出了什么?2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1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0分)。 (1)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十一)(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对两诗鉴赏内容正确的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共三分)

一、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50字左右)

答: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答: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暮过山村阅读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暮过山村诗歌鉴赏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444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