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感慨人生的诗词

感慨人生的诗词

2016-01-18 09:15: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一《(诗歌)感悟人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感慨人生的诗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一
《(诗歌)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人生是一条路,

无论这条路是长还是短,

无论这条路是平坦还是崎岖, 你都必须不停地往前走,

直至终点。

生是一场梦,

当你梦醒的时候,

会发觉错过很多美景,

但你已不能回头,

即使你再回头,

也是时过境迁。

人生是一出戏,

生活是主题,

事业和情感是主线,

没有事业的情感一定会是昙花一现的,

没有情感光有事业的生活就如荒芜的沙漠一样枯燥乏味。

人生是一首歌,

无论这首歌的词写得怎么样, 无论这首歌的曲谱得怎么样, 你都必须用最大的热情去歌唱。

人生是一道风景,

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 无论你是美还是丑,

要永远相信自己的风景最美, 没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留连忘返。

人生总有孤单和寂寞,

要学会品味孤单和寂寞, 当你孤单或寂寞的时候,

要相信,

在远方的夜空下,

一定会有人和你一样,

只是仰望的星空不同罢了。

人生总有很多无奈,

生活也很累, 正因为如此, 生活才有意义, 你要尽量充实自己,

充实生活,

并且要永远善待生活。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二
《感悟人生诗词1》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纸上悲欢难堪月,轴尽待收浮生卷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三
《诗词与人生》

2009 —2010(2) 校公选课(或必修课)作业

人生感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

貌;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指出,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这一境界。

其中我最关注的是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是出自于辛弃疾的《青玉案》,王国维谓之人生的最高境界。《青玉案》一词中可以说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二层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达自己和词中的女子一样高洁自持、孤芳自赏、娴静高雅。不肯与当时的世风和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当权者凑热闹;

第三层意思:它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哲理,这种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 可以说这是爱情的境界,是治学的境界,是成事的境界,是做人的境界,是人生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是指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这句也可这样理解:在千百群中寻找一个,却总是芳影皆无,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残灯旁恻分明看见了她; 隐含的意思就是: 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那个所爱的人,却始终没

找到,突然有一天,冷静下来回首往昔的时候,竟然发现苦苦寻觅的人就在身旁,只是自己未发现。此句也指出了人要历经磨难,经历坎坷,最后才能得到幸福。表达这一主题的还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每次读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的时候,就不禁想到自己的路要如何走,路在何方?每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历坎坷,历经磨难,要在曲折中不断的战胜困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样我们才能够换来最后的那一个蓦然回首;“人生在勤,不索何求”,对于我们的学习,也是要如此,要反复的揣摩、反复的追求,要有专注的精神,下足功夫,最后才能豁然开朗,有所发现。现实中一个人要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就能豁然领悟贯通,这时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我们才能够有所为,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让我们的人生充满阳光,不会留下遗憾,这样我们才能见到雨后七彩绚丽的天空。

人生有很多渴望,但渴望不能成为现实,就有了太多的无奈,生活就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的一首诗词,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词。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就是快乐的,这是人生的一种情怀。不再迷茫中挣扎,走出自我,走自己的路,看脚下,走好每一步,面对现实,走好自己的路。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四
《人生诗词3》

诗词 人生

古诗词,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夸张点说,没有古诗词,便没有中国古代文学。上至《诗经》《离骚》,下至唐诗宋词,其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家。 读中国的古诗词,你可以感受到中国语言的精炼,可以体会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可以想象到中国书画的意境。这种集各种艺术于一体的感觉,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任何一种文体所不能达到的。但,若你细细地品读中国的古诗词,你在玩味其意境的同时,心头亦会笼罩一片愁云惨雾,这淡淡的哀愁往往在你合卷而思的时候久久萦绕于心头,挥之不去。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洛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句,一声声对人生的慨叹,引人深思,让人感慨。难怪许多人说:中国的古诗词是灰色的。我却认为,不是中国的古诗词是灰色的,而是人生的本身意味着灰色。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其间又要经历仕途坎坷、病痛折磨、悲欢离合„„即使是一帆风顺,那么,短短的一生,转瞬即逝,

当你面对死亡时,仍会觉得人生的无味无趣。因而,我觉得不是中国的古诗词有问题,而是人生本身意义的反应。

没有痛苦就没有古诗词,没有痛苦也没有人生。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词坛大家,早年曾写过一些如“花明月暗笼轻雾”等琦糜无聊之作,及至国破家亡,才意识到“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从而发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哀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作如此评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其实并不是词至他才“眼界始大“,而是他的人生际遇让他的思想眼界脱离了宫廷的温馨琦糜。国破家亡,三年的囚徒生活中,他写下了不少真挚、沉痛、深切而又凄恻动人的词篇。他入囚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义无穷,被称之为“神秀”。掩卷而思,我们不难体会,正是他的遭遇造就了他的人生,正是他的人生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

易安居士的词明白如话,却又含蕴深厚,真挚清新,模声揣色,锤炼无痕。她的词同样以靖康之变为界,前后对比鲜明。前期词主要描写她的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情调悠闲,风雅,表现出“绿肥红瘦“的生活情趣。即便是描写对丈夫的相思,亦是淡淡轻愁,细腻委婉。南渡后,李清照颠沛流离,词风大变。国事忧思和生活流落的苦痛,在她的词中随处可见,情调凄凉孤寂,深沉哀婉,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词独为一体,为后人称颂,不能不说与她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

若无亡国之痛,如何造就一代词人李煜?若不遭遇离合悲欢,又哪来出类拔萃的女词人李清照呢?诗词代表的即是人生。没有痛苦便没有诗,没有痛苦更没有人生!

文艺是人生的反应,这在另一位天才诗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真切。

天才诗人李白把中国的古诗艺术推上了顶峰,可谓中国诗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那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炽烈,语言坦率自然,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却又豪气逼人,激越充沛。他取得如此成就,其实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李白祖籍碎叶,后迁居青莲。青年时代在蜀中游历,好任侠,学剑术。这种出世的思想一直影响它的一生,当然也影响它的创作;中年时代,他远游求仕,立志安社稷,济苍生,但事与愿违,他自由放纵,傲视群小,终使它几次起伏,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不停发出“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地感叹;老年时期,他身经战乱,遭遇坎坷,心情悲愤。终日对酒当歌,对月抒怀,直至忧愤而死。他一生的坎坷遭遇,宦海沉浮,使他的思想复杂而又矛盾: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求仕与隐遁互相交织,成就了他诗歌创作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极大的批判现实的力量。当然也具有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因素。我这样认为,是李白的人生造就了他的诗歌成就,是李白的经历使它成为一代诗仙。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是的,一个人人生经历的繁杂与简单,坎坷与平坦,在他的文章中均有体现,只要细细品味,便可得知三味。若无靖康之耻,哪来岳飞的怒发冲冠?豪放如苏轼,在经历与妻子生离死别后尚自悲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国古诗词的哀怨凄婉,正是人生路途艰险的深切体现。

真想说,不是中国古诗词充满悲苦,而是人生本身亦是一本难懂的书,痛苦与欢乐,只有自知了!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五
《[诗歌]人生感悟之》

人生感悟之:12个简单、12个丰富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何必那么计较,放开心怀,原来,不过如此。

1.让外表简单一点 内涵就会更丰富一点。

2.让需求简单一点 心灵就会更丰富一点。

3.让流程简单一点 质感就会更丰富一点。

4.让言语简单一点 沟通就会更丰富一点。

5.让学习简单一点 知识就会更丰富一点。

6.让私心简单一点 友情就会更丰富一点。

7.让挫折简单一点 经验就会更丰富一点。

8.让情绪简单一点 人生就会更丰富一点。

9.让效率简单一点 成果就会更丰富一点。

10.让行销简单一点 业绩就会更丰富一点。

11.让环境简单一点 空间就会更丰富一点。

12.让爱情简单一点 幸福就会更丰富一点。

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 ,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

你能找个理由难过 ,也一定能找到快乐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轻松 ,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关怀的人找到朋友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六
《诗词与人生》

诗禅一味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 年级:2013级 班级:2班 学号:1313820233

摘要:禅诗即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就应运而生.不但很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多达三万首之多,是我国古代是个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席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关键词: 宗教 修行 习禅 诗人 参悟

诗歌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形象思维的国度,主要以情感性和形象性感人,影响社会人生.这样,诗歌这种语言形势变得到了禅宗的青睐.诗歌语言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了诗歌的王国.诗化的禅宗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问世也就必然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是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中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心是道,主张任缘任远,禅宗不断创新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这种结缘,造就了诗歌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大观. 禅宗是宗教,诗歌是文学,禅+诗=禅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佛教在明帝永平十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依托释迦牟尼佛所演教法修行.修学佛法,觉悟成佛,佛教修行有种种方便,依世人根器法门众多.禅宗融合中国儒道文化,于六朝时来华僧人菩提达摩初创,到唐代有六组慧能发扬南禅.由唐宋到达鼎盛时期,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到明清仍有传承.近代当下社会禅宗仍然是信众极多,许多名人雅客都皈依佛门,以一种出事的淡然、空灵缓解社会的压力浮躁。世间法出世间法在佛教智慧中都有根据,许多在家居士持戒修善、儒释并举,即获得世间的种种善报又获得精神上及来世的快乐解脱。“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

千古禅灯,闪闪不灭。禅,包含着上古、中古两大文明的智慧与睿智。恒河之波静,黄河之波动,动静咸宜,相得益彰。中唐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利用比喻、象征、暗示的文字语言来说禅理,从而借助诗歌表现艺术去宣显佛理,达到了诗于禅的完美。《六祖坛经》是禅宗主张心学一派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慧能也因此偈明心见性,得弘忍传予衣钵。慧能弘法禅净(净土宗)并举,《坛经》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性,自成佛道”。一个修行者只要坚持修行十善,那么极乐世界便在眼前,只要行十善,自己所处的便是净土。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世人都曾诵读佛经作为宣泄苦闷的方式,以逃避现实,企图忘却烦恼。或许,每部佛经真的就是一本哲学书,它们根植与痛苦心酸的土壤而开出的超脱飘逸的奇葩,看破红尘后的会心微笑,能够闲事登临名山祖刹,礼佛焚香,诵读经典,也能得到佛光的普照吧。

慧远(公元334—417年)祖师。东进高僧,与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慕庐山之风来集者有僧有俗,皆避世遗荣,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由此因缘中国兴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陶渊明亦于慧远善。诸多名士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

庐山东林杂诗

慧远祖师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此诗是化般若义理的代表作,慧远祖师认为,佛法之妙,含有无上精微之意。如自心能臻于无上之妙境,都同归于一极,而无等差。慧远祖师由身游而至神游,最终达到了悟般若性空的无上微妙真谛,使人豁然超悟,胜于儒家修身的“三益”之法。诗出高僧之手,脱落尘滓高风逸怀,自不待言,即是写景状物亦见其方外的本色。

话再转回庐山东林寺,至今犹存。现任方丈释大安适其道场弘法度众,秉承祖师遗风。以儒道思想阐发佛理,使人们内心参省。我在文中以祖师称之,因我也是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在家弟子,能读诵参悟祖师之智慧备感亲切欢喜。持戒修行,念佛禅观,济世度人求生净土是吾辈至于当下修行纲要。今天的东林寺有世界上最庄严地佛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道场方便接纳众生求法,闲暇时间登庐山访东林,参悟佛道,求生极乐,念佛诵经,增长福慧,佛光加倍。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是慧远弟子,且与庐山东林颇有渊源。这首《过瞿溪石室饭僧》是任永嘉太守时所作: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

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全诗星空般若,意趣盎然跃然纸上;以动显静,以静的中道妙旨陈动,颇得动静如一。 诗中的瞿溪、石室山都在永嘉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饭僧,即是斋僧,施饭食与僧人。诗中的前六句,写诗人游山途中的所见所闻.他迎着朝阳,跨越陡峭的山间小径,渡过溪涧,映着活泼的流水,来到水滨.一路之上,但见山里人家,生活简朴而清苦.他们截断树木,钻木取火.房屋因随山势,建于水边高崖之下.房门简陋,用泥涂塞.他们的生活艰辛,全赖耕耘长满野草的荒地.这“钻燧”四句,描绘出了一个荒野深僻而又质朴的山居环境,烘托出一个去饰取素,返璞归真的氛围.诗文中的 “同游息心客”至 “摄生驯兕虎”六句,是描写僧人的修行与境界.诗中的“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二句,既渲染了寺庙香火盛况和群僧礼佛的虔诚,而且也蕴含有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的般若中道思想.诗人通过一虚一实,非虚非实的艺术手法,阐述了般若中道的思想,寓深奥佛理与自然景况之中,实为难能可贵的意境.诗中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二句,是赞美僧人慈悲为怀,有好生之德,能与禽兽和谐相处.全诗的最后四句,作者抒发了因饭僧而激发起的向往佛国之情.诗中 “灵鹫”山名,为印度释迦牟尼佛与弟子讲经说法之地. “净土”佛家所言的庄严清净的极乐世界.“若乘“二句是祈愿自己能获得佛家的般若智慧,弘扬佛性,观照色空的本性,斩断和超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成佛的境界。吾也有此愿,今世修行,摆脱轮回,求生净土。

禅的空明、澄澈,在于禅者的心情淡泊宁静自在随缘,远离世情,情系林泉 。看寒山

大师的悠闲与他禅心的高洁明净。

我向前溪照碧流 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 悠悠世事何须觅

“心似”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我的心就像天上的白云那样,不胶结和依附于任何外物,自在空明。心无欲念,淡泊世情。其心境也定会空明、澄澈,不去追逐什么名誉地位,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就用不着被悠悠事情所羁绊,得到自由与解放,可以说宠辱皆忘,物我两忘。寒山此时让我们发现:原来佛的境界、禅的境界。竟如此虚空澄净,不着一物!

拾得,与寒山为有,同为唐朝僧人释门智者。这首《无题·无来无去本湛然》的禅理。 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诗的第一句说,人过三界(欲、色、无色),并且能更上一层楼,从迷惑中超脱出来,那便达到了"涅槃“的境界。第二句人一旦超脱三界,不在轮回之中,也不在轮回之外,无去无来。第三句可以理解为,一滴水晶可以反映出佛的大千世界,佛的伟大光辉,不会被斑点或者某种缺失所掩盖、遮蔽。这便是悟道的最高境界,在此时,便觉的万物都是佛都是禅。有了此种心境,便会发现佛的洁白无瑕,澄清洁净以及禅的清净自性。禅的体悟,会使你忘却人间的烦恼,洗涤你内心的污垢,使你的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然。从而让你大彻大悟,从物外到物内,从世间到世外,超然无我,入与宁静淡泊,清凉美妙的禅境。

初中毕业时候,我的书法课老师送了我两幅字,一副隶书一副行草。其《听蜀僧濬弹琴》就是行草那副。诗仙太白,天生才华。此诗写的极其清新明快,开阖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猗,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僧西下峨眉峰,洒脱超凡,琴艺高超,挥手抚琴,如万壑松风,似爽钟清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人听得回肠荡气,洗心滤性,不觉天色已晚,暮云四合.弹着洒脱,听者飘逸,琴声如泉三者相得益彰;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得遇知音.一个天性不羁,如天马行空,喜欢无拘无束,自来自去;一个后天修道,清高脱俗,不惹人间烟火,般若灵根。

诗人于高僧,相互赏识,具是同道中人。观音菩萨莲花印《不空绢索经》云:所论一切法本无色运行,离诸染著,心不在内外,不在两间,内外两间亦不可得;本自清净,平等无二,舍无我心"。太白此诗,赏琴、赏静、赏僧、自赏,俊逸高缈,颇得禅宗"身世两相违,云间卧不飞"之净土宗本意。盖含乾坤,随波逐浪,事事物物,本真本空,一色一味,本位妙体;性质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后人称之为诗佛,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王维接受禅宗“多离妄执”的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修得“心静如空”(王维语)后,能“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空故纳万境”才创作出来直觉体认之作:

鹿柴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空山的返景,深林的明月,其刻划的细致入微使这些景色意象有着自然原样般的真实,诗中没有情语理语的些微迹痕,完全是山水自然景色本真的呈现,都是无我之境。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我们切看一首“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曹雪芹以鲁智深出家,阐明禅意。执着于非法相仍是执着,舍却任何执着,才是彻悟自信的大丈夫。人生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道难求,这是因为在夜冷水寒的枯寂之境,求道无由,必须一念回心,将空寂之境抛却,归向晶莹圆满的自心,便会发现原来空船不空,万事遂缘,心境似日,随遇而安。

从古至今,学佛参禅的圣贤名士数不胜数。释迦智慧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清光绪年间的李叔同(律师弘一),堪称半世文人半世僧,近代的虚云、印光(净土宗)等众多的僧人放下万般,走向觉悟,广度众生之路。现代生活中,出家的人数渐少。但仍有不少人发愿出家修行,为众生积福修善。很多富商学习佛家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儒商。明星、教授等都有因缘学佛,我也是皈依修行,真正的转变自己。践行佛陀的教法,在世间修行孝悌、诚信、十善,期望开悟,利益众生。来世成佛出离三界轮回。

诗词是思维与语言的火花,去品读背诵,让我感觉在提升灵魂的纯净,让我感受到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人生离不开诗词,生活的五味杂陈,人生的艰辛苦楚,需要诗词来抚平心澜。我爱看书,尤爱古籍。诗词歌赋都是细读易翻。小时候最爱的是那首孟郊的《游子吟》,“孝”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类共同恪守的人生信仰;反哺跪乳若是自然天性,那样人的“冬温褥,夏凉席”更应体现身为人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及感恩,爱父母之爱,弃父母之所恶。后来喜欢那种宁静悠远的诗,初中时候王维的“终南山”,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那些便在心里描绘田园生活的自在天真。

高中生活压力特大,反而更是去刻意释放自己,田园生活,禅诗幽静,但是更喜欢毛主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气与志向,毛主席也很喜欢一首“枯树赋”,我也喜欢。真的有以为女词人让我感动,女词人却有男子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词随着她一生的经历多情多愁多感,她是才女亦是豪杰。许多的诗词凝结着人生的感悟,遗留着诗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财富。

孤独是一种境遇,那些特立独行的诗人参悟人生修行佛道,不也“乐不思蜀”。我也学佛,也在修行,也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诗、禅、佛经、香盏,构成了我的思维境界,生活在压力与嘈杂的世间而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在。

如果说,禅佛是一片遥远陌生的土地,禅诗便是通向他的幽径;如果说,视野是一只神秘奇妙的宝匣,禅诗便是开启他的钥匙。

【1】 刘向阳:《禅诗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2】 张卫国:《金刚经·坛经》崇文书局出版发行 2012年版

【3】 蒋心海:《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201

2年版

【4】 纯文 :《云木禅心虚云和尚诗偈选赏》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2

012年版

【5】 陈淼 :《禅诗大智慧》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版

【6】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版

【7】 《禅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版

【8】 章太炎 梁启超 李叔同等:《国学大师说佛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2009年版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七
《诗词与人生》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八
《古诗词中关于人生苦短、天地无穷的词句》

古诗词中关于人生苦短、天地无穷的诗句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孔子(2500年前的某年某月某日,孔老夫子在今天的沂河或者泗水边上看着河水流去,发出了一声浩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意思是一切事物都像这流水一样永远不断地流逝而去。几千年过去了,无数人事如流水般逝去,老夫子的这句话却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乐生避死是人的普遍行为。在广袤浩瀚的宇宙天地之中,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无限流逝的时间面前,更使人们倍感人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有限和无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屈原(这是屈原在思考生存和死亡时所发出的慨叹,诚然生命的短促,使得人无法尽享尘世的所有豪筳,于是不得不发出如此悲怆的哀怨。往往是,人在尘世的生活越愉快,其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别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烦恼上面,凡事要看得达观些,应该敞开胸怀去欣赏,把握自己身旁各种美好的事物。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曹操的发问,其实是人类对这个问题的千古一问,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只是包括了时间,还应该包括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苦苦求索。)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阮籍(悠悠天道恢弘邈远,而岁月却是易逝难留,就如同晨露一般,转瞬就消失不见。面对高山、江河的亘古不变,人生真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诗人独立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想到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美好的年华就要白白流逝,幽州台啊幽州台,你曾凝结了多少悲壮的故事,融铸了多少英豪的血泪!枉我空怀宝剑,报国无门。面对着你,纵有千言万语,我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化作千行热泪。)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在无穷无尽的时空当中,所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如过眼云烟,在斗转星移间慢慢消逝,甚至不及天上的一朵闲云、深潭里飞檐的倒影悠悠常在,更不应说那长江之水,千年

万年流个不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心忧天下的诗圣杜甫贫病交加之际,站在滚滚东逝的长江岸边,面对着急风涌浪、猿啸鸟飞,想到自己异乡艰难成苦恨,飘泊潦倒病残生,而心中的抱负却难以实现,只有借酒浇愁,兴忧国伤时之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逝去的时光不可挽留,心中的烦恼却无法消除。人生无常,快乐的日子并不多。其实,人又何必计较太多的名利呢,正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所以烦恼与忧愁才时刻相随。该放手时就放手,得开心时且开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逝水无言,滚滚东流入海,那是它永恒的归宿;人生易老,百年倏忽即逝,也是自然不可逆转的规律。既然有些东西不可改变,一味的叹挽只会徒增烦恼。不如像李太白一样,尽情欢乐,纵情山水,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快乐也不过百年,忧愁也不过百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对于月亮与流水,古人赋予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生感慨。月亮的圆缺盈亏、玉润清辉,流水的奔腾不息、百折不回,与人生的诸多遭际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千年明亮;流水依旧是那些流水,万年流淌。而人虽然不是同样的人,却有着同样的感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悠悠千载,世事苍茫变换;人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崔颢此诗,可谓七言诗之神笔,黄鹤楼之绝唱。大诗人李白面对此诗,也道无法超越,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是谁在江边第一次看到月亮?而江上的月亮又是何时开始朗照江边的人呢?人世世代代无穷尽地传承下去,江边的月亮也在千年万年地照着大地…… 人类和宇宙应该是一个不断向前绵延的过程,我们不见其“始”,也难见其“终”。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

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在怅惘和感伤的同时,也令人警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在这苍茫的天地间,在这时间的荒野中,我们这一生,又能算是什么呢?所有的喜乐、悲苦,不过转瞬即逝,人生就算百年,在无穷的时空面前,也不过是须臾而已,又何必为名利等耿耿于怀呢?苏东坡在贬谪之后能有如此旷达的胸怀,现代的我们应该有所获益,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九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 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1、内容归纳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感慨人生的诗词篇十
《唐宋词 人生感慨》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感慨人生的诗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感慨人生的古诗词 表达人生感慨的古诗词 人生感慨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感慨人生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感慨人生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470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