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

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

2016-01-21 08:34: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春日詩歌篇一《古诗《春日》课件》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你。

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

《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幼儿创编:《春天》

春天是一本五颜六色的书—— 黄的菜花, 红的木棉花, 绿的鸡蛋花树, 白的芒果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朋友笑了, 酒窝圆又大; 妈妈笑了, 咧开大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小朋友啦啦啦……

《春天的歌谣》 崔墨卿

春在枝头飘绕 春在花间闪耀 春在燕翅声声歌唱 春在鸽哨翩翩舞蹈 春给西山一片绿涛 春给长河一串欢笑 春给田野沸腾喧嚣 春给古城百媚千娇 春雷擂响鼙鼓 春风奔走呼号 春雨播洒歌谣 春潮汹涌如涛

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染绿了人们的每个细胞

一只希望的鸟儿在北京人的心头 正悄悄地筑巢

《我跟春天有个约会》 烈火

温柔的春,

闯入了我的生活. 冷漠的冰,

似乎已成了过去. 柳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柳儿扭动, 柔美细腰,

多么迷人的线条. 尽情飘摇, 尽情舞蹈;

石榴花穿上了石榴裙,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石榴花羞红了脸, 暗自丛中笑;

燕子穿上了燕尾服, 遥遥飞来了.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燕舞, 燕舞,

莺歌燕舞; 我匆匆赶来,

因为我跟春天有个约会.

《春天的脚印》 看,小松鼠岀来了! 快乐地又蹦又跳。 看,小燕子飞回来了! 叽叽地叫着春天的歌;

人们身上的衣服, 越来越薄;

小动物身上的绒毛, 越来越少。

听,沙沙的春雨声, 滋润着河边的小草; 听,温和的春风,

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唤醒!

走到田野里,

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走到城市里,

到处都是青翠的香樟树。

闻,路边的小花,

它们个个都散发着清香; 闻,温暖的空气, 蕴藏着太阳的香气息······

看,小河解冻了! 快活的流淌着; 看,天气变暖了, 我们高兴地跳着!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首先告诉了人们春天已经来临,我用滴哒的声音,唤醒了万物。 万物将在我的引导下讯速生长。 我在天空一刻也不停留。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是大地给了我生命, 我一样要还给大地。 但我无怨无悔。

我能让大地披上绿装, 但我死而无憾。

我的牺牲能让大地五彩缤纷,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的每一滴汗水, 都是大地的精灵, 是万物的琼浆。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虽然我来去匆匆,生命短暂,

但我因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而更加快乐。

《春雨的色彩》

春雨绵绵,喜为微弱,怒之倾盆,欲情之,春雨沙沙,欢为虹彩,怨为雷鸣,欲色之。雨露晶莹,低垂下落,飞舞交姿,欲滴之,汇雨成江,会水成河,奔流不息,欲动之。雨细如针,雨粗如棍,斜下欢歌,欲落之,雷鸣如吼,电闪如剑,剑吼交织,欲天之。花开黄骨,草长昌葱,汇予自然,欲醒之,牵牛挂树,荷莲怒放,会为苍葱,欲娇之。春雨之情,不易领,全予欲观春之人也。

《四季诗——春》 春

春暖花开叶子绿, 百花争艳笑开脸。 大家一起来歌唱, 大家一起来跳舞。 春

春意盎然柳条飘, 春雨如珠嫩如叶。

家家户户共欢笑, 连连笑声千万户。 春

春光明媚天气好, 春风化雨一瞬间。 春天就像一幅画, 景象含在画框中。

《春,你在哪儿?》 春天的脚步, 虽然无影无形,

但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就一定会发现!

春,你在哪? 小溪的水, 不在被冻住了,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枝头已长出了花苞, 有的已张开了“笑脸”,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小草已从地里冒了出来, 遍地都是绿油油的,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春日天气温暖的阳光, 挥去了冬日的阴霾,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当你停下寻春的脚步时, 你一定会发现,

春,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对!春,就在我们心里!

《四季的诗歌》 春

春是一位长发飘飘的姑娘。 风是她的长发, 雨是她的泪水, 桃花是她的眼睛, 大地是她的衣裳……

春,一位长发飘飘的姑娘。 春是一位魔术师。 她把冬天变走了, 她把梨花变来了,

她把我们的棉袄变走了…… 春,可爱的春, 她是可爱的化身。 夏

夏是一位美丽的妇女。 树是她的衣裳, 荷叶是她的眼睛……

就连青蛙,小鸟也愿为她伴奏。 夏,一位美丽的妇女。 夏,美丽的夏, 是美丽的化身。 秋

秋是一位丰收婆婆 她给人们带来了水果, 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带来了诱人的果实…… 秋,一位丰收婆婆。 秋,甜美的秋, 她带着甜蜜的味道。 冬

冬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 她把自己的白发给了大地, 给了大树,给了房子……

因为有了她的白发,所以孩子才会如此开心。

冬,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 冬,是快乐的冬,

她有着快乐的味道。

《四季的色彩》 四季

都有她迷人的一面 四季

都有她缤纷的色彩 春天

是一种绿色

是一片片万物盎然的绿色 是一片片嫩芽破茧而出的绿色 春天

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夏天

是一种红色

是一片片骄阳下的红色 是一个个生命成长的红色 夏天

是一切生命的成长 秋天

是一种金色

是一片片稻谷丰收的金色 是一滴滴汗水的金色 秋天

是一切付出的收获 冬天

是一种白色

是一片片皑皑白雪的白色 是一个个生命坚强的白色 冬天

是一切生命的顽强 四季

都有着迷人的一面 四季

都有着五彩的面纱

我们徜徉在—— 绿、红、金、白 的色彩里 我们生活在—— 绿、红、金、白 的生活里

我们爱着那—— 缤纷的四季

四季也爱着那—— 五彩的我们

春,我悄悄告诉你 春天缓缓地来了 带着凉爽和温柔 花朵一瓣瓣地绽透 艳红的腮上还挂着笑 小草儿披上了 青绿的霓裳 一颗颗 一片片

是原野上碧绿的波涛 在春天的小路上徜徉—— 有着春诉不尽的柔情 道不尽的密语

一缕缕含着惠风的颤动 拨动着心的琴弦 一支支古老的歌谣

引来了孩童的欢笑…… 初春的脚步还很矜持 是树枝上的一个嫩芽 是花坛里的一颗花苞

是旧燕归春一声清脆的啼响 薄泥咄着人的鞋底

鸟儿吟唱着春天的诗句 淡青色的微风从指间流过 霏霏的柔雨从头上散落……

听听,春的声音 听听,

春的声音,

柳树舞动着柳条儿, “沙沙”,

是柳芽儿说话的声音。 听听, 春的声音,

鱼儿拍打着湖面, “啪啪”,

是和冰块儿告别的节拍。 一只只鸭子急急赶来, 撒下一阵“呷呷”的问候。 一阵阵春风掠过山冈, 送来一片崭新的翠绿。 听听, 走进春,

走进这绿色的世界。 你好好地听听春的声音。 春的声音,

在每一片滴翠的柳叶里, 在每一棵鲜嫩的小草上, 在每一片肥沃的土地上, 在每一处希望的田野上。 听听, 春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走来, 向远方匆匆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春的声音。

《春天的集会》 冬天刚过,

一些急信子的花儿竟相斗艳, 争赶春天的集会, 因为怕迟到,

小草、杨柳也提前来报道, 一年一度的春天集会, 谁想错过。 燕子呢喃, 是春姑娘的信使,

原野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大地沐浴着春光, 万物生机勃勃。

迎春花枝头缀满了黄色的花蕾。 随着拂来的微风轻轻地晃着头。 牵牛花花藤正绕着绳子向上爬, 藤梢的小绿叶还完全没有开放, 像一只手要抓什么似的。 春姑娘来到河岸,

为河岸披上了毛茸茸的绿毯, 星星点点的野花,

黄、粉红、雪白、淡红、紫色的 在绿草中开放。

一群小鸟在唧唧喳喳的叫着, 它们垒窝了, 那叫声仿佛是说: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 春 来了

她穿着在冬天里织好的裙子, 来到了人间。

她把裙子上的五颜六色洒向了大地。 她把绿色给了田野, 把红色给了花园, 把黄色给了太阳,

把蓝色给了大海和小河。 把黑色给了夜晚, 把白色给了天空, 最后,

剩下的几块彩色布料给予了人们。 春姑娘非常高兴地 做完了这一切, 她坐在摇椅上,

陪伴着人们度过美好的春光。

《春天诗歌》

春日詩歌篇三
《[诗歌鉴赏]春日·朱熹》

春日詩歌篇四
《古诗教学三年级下册《春日》》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2、《春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认“泗、滨”两个字,会写“滨、紫”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万紫千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4、拓展积累其他表现春天景象的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联系旧知巧引题

1、 看图猜诗:《咏柳》、《夜书所见》《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背)

2、 你们发现什么?这三首诗写的分别是什么季节的诗?

3、介绍朱熹,引出课题《春日》,生读题,师板书。

二、初读古诗求流利

1、自由朗读诗文,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几个易读错的词:

胜日 泗(sì)水滨(bīn) 等闲 万紫千红 ...

泗、滨,与河水有关,所以左边中三点水

3、全班齐读古诗。

4、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同学们把古诗读准确了,但古诗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指名读,师范读要求学生在诗句上画出节奏,生齐读。

5、感知诗文语句美。你眼前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谈)

预设: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春天。万紫千红、繁花似景。 过渡: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觉到这是风景优美的春天呢?我们随诗人一起去浏览这个明媚的春日。

三、情感涌现会诗意

(一)自学诗歌,尝试理解

1、反复读古诗,想想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遇到不理解词语,怎么解决?

2、小结学法:看古诗下面注释,注意变通

3、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理解诗意,教师巡视。

(二)理解诗意,诵读诗句

1、引导学习第一句:你们有没有学懂呢?出示第一句诗。

晴日 观赏风景 地方名 水边

(1) 指名学生回答,生补充。

(2) 教师指引,疏导诗句意思。引导:“胜日”是什么意思?“泗水”在哪里?整句诗连起来怎么说?(指名说,生补充)

2、用上述方法学习后面三句诗。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呢?指名学生回答,生补充,教师帮助指导。

3、指名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解释。

4、带着你的理解,朗读古诗。

(三)畅谈想像,背诵古诗

1、品味“万紫千红”

《春日》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万紫千红)

(1)出示插图:自由读诗,看看图,想像一下万紫千红的世界里有什么?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引导:由“泗水滨、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结合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4)指名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 ),春天是„„

(5)你能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吗?配乐朗读诗句,背诗。

四、拓展阅读再升华

1、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2、课件出示有关春天的诗句,如:杜甫看到千朵万朵花时,不禁想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五、书写生字结全文

课文内容理解了,诗的情感也体会到了,我们还读了其他与春天有关的古诗。现在大家这首诗默写下来,首先注意这个字的写法:

重点指导:在田字格中出示:滨 、紫

滨:氵——宾(左窄右宽)

紫:此——糸(上下结构,注意“小”字写扁一些)

[板书设计]

春 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业设计] 课后大家再去搜集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下一节课,我们来举行一个,诗歌诵读大赛,看谁积累的诗歌最多。

[教后反思]

春日詩歌篇五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

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

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 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小精灵儿童网站]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

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

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

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

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

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古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春日詩歌篇六
《毛滂《生查子·春日》高考诗歌鉴赏》

毛滂《生查子·春日》鉴赏

古诗鉴赏

0325 1442

生查子·春日

毛滂

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

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恰是可怜时,好似花■后?

如题所示,这首词写“春日”,但不是写“绿肥红瘦”的暮春,亦非繁花似锦春盛之时,而是写早春,写早春景色所引起的喜悦之情,又隐约传达出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情感。

首二句“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写天气之佳。早春的太阳照着窗纱,清风轻轻吹动绣帘。诗人用字,常一石二鸟。细细品味首句那一个“小”字,担负着双重任务。表面是写窗之小,实则远不止此,它还隐隐暗示出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这种心情,如春日之阳,和煦温暖;如春日之风,轻快流动。天气之佳,心情之好,融成一片。首二句已定下了全词轻快的基调。 第三、四句“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宝炷”,指薰香。“暮云迷”是说薰香的烟缕如暮云一样使春日春风都带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古人薰香,可在室内,亦可在室外,如后花园等处。这里当指室外薰香。“曲沼”是用了不规则形状的水池。“晴”字照应首句“日照”;“漪绉”则照应第二句的“风动”。这两句写早春园中景色:在薰香缭绕中,春阳煦煦,春风习习,春水涟漪,而这一切都笼罩在香气氤氲的朦胧之中。上片四句,一个古代庭园的早春景象已描摹出来,但这不是一个没有人迹的毫无生气的庭园,人的活动于第三句中透露出来。这富有生气的早春园林景色就是从薰香之人的眼中看出的,这园林也便是薰香之人──词人自己的生活环境。

第五、六句“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两句使读者感到早春的信息扑面而来:柳芽之萌动似人之初醒,雪化之后更显梅之清瘦。诗人是敏感的,观察是细腻的。“惺松”二字,以有情之人拟无情之物(柳树),把柳树从冬天的蜇伏到早春的萌动恰到好处地描摹出来。“清瘦”二字,状梅之清高孤傲,也极贴切自然。

“恰是可怜时,好似花秾后”两句,已到这首词收束的地步了。前面早春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最后这两句做铺垫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与第一句“小”字相呼应。“好”作“岂”解,“好似”即“岂似”,反问之辞。诗人是说,早春才是春天里最令人怜爱之时,哪里像(“好似”──“岂似”)艳桃秾李,繁花盛开以后的时节?“潜台词”是:繁花盛开以后,便已接近春天的尾声了。人言“酒饮微醉,花看半开”才是最佳时刻。酒饮到烂醉,便失去了饮酒的乐趣;姹紫嫣红则是凋萎的前夜。同样,早春是春天的开

始,意味着灿烂的前程,而艳桃秾李(“花秾”)则已离“群芳过后”、“狼藉残红”(欧阳修句)不远了。

宋词当中,诗人的感想、感叹、感慨常于结尾处隐约道出,却又不明白说破,以收含蓄之效。这首词也是如此。仔细玩味结句的“好似花秾后”,诗人之意是说一般人只知喜爱“姹紫嫣红开遍”(汤显祖《牡丹亭》句)的“花秾”时节,而“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的早春,才正是春天最令人怜爱的时候。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感情就从前一句的“恰是”、后一句的“好似”隐隐透露出来。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一个特点,即全词八句,颇像一首古风式的律诗。上片下片,又很像两首小绝句。词的对仗,“不限定平仄相对”(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655页),按照这样的要求,这首词的八句诗,至少有三幅联语,即第一、二句相对,第三、四句相对,第五、六句相对。这三联,对仗颇工整。如果我们要求不太严格,第七、八句,亦可看作一联。这就更像一首由四联组成的古风式的律诗了。唐宋词人用“生查子”调,多是一联相对。如韩偓“侍女动妆奁”、晏几道“坠雨已辞云”、贺铸“西津海鹘舟”、朱淑真“去年元夜时”等词,都用“生查子”调,而词中均只有一联,即只有两句相对。甚或八句之中没有对句(如朱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妆》)也是常见的。像这首词八句四联,颇为罕见。

四联之中,首联写春日春风;颔联主要点出人的活动及其眼中的曲沼涟漪;颈联写春日树木的萌动;尾联集中抒发自己的感情感想。每一联,都是一个情感的小单元。四联集中起来,使整首词充满了早春的生气,抒发一种轻快喜悦之情,揆情度理,当是词人前期作品。苏轼评毛滂词“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从这首词看来,苏轼给了毛滂一个恰当的评语。 (徐咏春)

春日詩歌篇七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内容提要】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十人唱和,诸诗见存于《翰林学士集》,亦散见《畿辅通志》、《山东通志》、《永平府志》、《全唐诗》等典籍。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异议,经考辨,这组诗乃贞观十九年三月壬辰日稍前作于定州。题为“望海”,但诸人并未至海滨。

【关 键 词】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写作时地

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属同题唱和诗[1]唐太宗《春日望海》,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考作于贞观十九年,未及具体时地。参与者有长孙无忌、高士廉、杨师道、刘洎、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郑仁轨,总十人。[2]16-21①诸唱和诗今存,见录《翰林学士集》、《全唐诗》等典籍。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异议,本文拟根据文本及有关史料探考。

一唐太宗等唱和诗题及诗中所见时地名词考

唐太宗等唱和诗题及诗中有诸多时地名词。先看时间名词。唐太宗等本次唱和诗题,诸典籍载录有异。《翰林学士集》所录有二:该集集前总目与集内诸人诗题。《翰林学士集》集前对选录诗歌编有目录,今残存。目录录唐太宗等人唱和诗题为《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同赋光韵应诏并同上九首并御诗》。集内录诸人诗前亦有诗题,诸题文字内容不一:唐太宗诗题为《春日望海以光为韵》,高士廉诗题《五言春日侍宴次望海应诏》,余八首诗均题为《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2]6-31《初学记》卷六录唐太宗、杨师道二人诗,前者题《唐太宗春日望海诗》,后者题《奉和春日望海诗》。[3]118《文苑英华》一七○著录唐太宗、杨师道、许敬宗三人诗,[4]诗题略同《初学记》。高棅《唐诗品汇》卷一著录杨师道诗,

[5]题为《奉和圣制春日望海》。《畿辅通志》卷一二○、《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②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修《永平府志》之《艺苑志•韵部》著录唐太宗本诗,题略同《初学记》,《畿辅通志》、《山东通志》著录杨师道诗,题为《奉和春日望海应制》。据诗题观之,诸典籍皆有“春日望海”四字。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原题确有此四字;二是这四字均为后人意解添加。

推究唱和诗内容,唐太宗诗有“春芳”、“花分彩”,长孙无忌诗有“青阳”、“春波”,高士廉诗有“青阳”、“春方”,杨师道诗有“春山”,刘洎诗有“淑景”,岑文本诗有“春光”,褚遂良诗有“春涛”,上官仪诗有“春潮”等,这些名词均与“春”相关。又,唐太宗征辽班师息驾中山,有《五言中山宴诗》,前有许敬宗诗序,云:“黄帝廓清辽海,息驾中山„„”诗云:“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旗常。„„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此与《春日望海》诗题、诗意颇合。故,本组唱和诗作于春季无疑。

再看地理名词。唐太宗诗有“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不乖意,端拱且图王”,长孙无忌诗有“春波飞碣石,晓浪拂扶桑。喧声聘游泳,旅浴恣翾翔”,高士廉诗有“雕弓联月彩,雄剑聚星光。观兵辽碣上,停骖渤澥旁”,杨师道诗云“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电掣驱辽隧,鹏飞出带方”,刘洎诗云“寻真游汉武,架石驻秦皇。„„徘徊临委输,迢递极扶桑”,岑文本诗云“九夷骄巨壑,五辂出辽阳。”褚遂良诗谓“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许敬宗诗谓“岛夷乖奉賮,凭险乱天常。„„长驱七萃卒,功成百战场”,上官仪诗谓“宸行肃辽隧,降望临归塘”,郑仁轨诗云“观兵临碣石,

极目眺扶桑”,等等。所举地理名词,“沧海”、“之罘”、“碣石”三词出现频率较高,现考察如下:

沧海,《初学记》卷六载:“按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3]118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五地理部“海”亦云:“„„四海之外皆复有海,东海共称渤海,又谓之沧海。”元梁益《诗传旁通》卷一三“海”复云:“„„东海曰沧海、曰渤海、曰渤澥。”故《春日望海》之“海”及诗中所谓“沧海”,即渤海。

碣石,《尚书•夏书•禹贡第一》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孔颖达疏云:“正义曰:‘《地理志》:碣石山在北平骊城县西南。’是碣石为海畔山也。郑云:‘《战国策》:碣石在九门县,今属常山郡,盖别有碣石与此名同。今验九门无此山也。’下文‘导河入于海’,传云:‘入于渤海。’渤海之郡当以此海为名。计渤海北距碣石五百余里,河入海处远在碣石之南,禹行碣石不得入于河也。盖远行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也。‘夹右’者,孔云‘夹行此山之右’,则行碣石山西,南行入河,在碣石之右,故云‘夹右’也。”宋苏轼《书传》卷五云:“碣石,海畔山,在北平骊城县西南,河自碣石山南、渤海之北入海。”《明一统志》载:“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一于“夹右碣石入于河”笺注曰:“《山海经》: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韦昭曰:‘碣石,旧在河口海滨,后水溢渐沦入海,遂去岸五百里。’”朱氏同书同卷接曰:“袁黄曰:碣石在今抚宁县西南海中(原注云:《永平府志》,碣石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离岸三十里,盖古沧州与平州相对,自沧州望之,则离岸五百里,自平州言之,止三十里耳。”类似记载与笺注证释很多,比堪唐太宗等人唱和诗“观兵辽碣上,停骖渤澥旁”、“春山临渤海„„电掣驱辽隧”、“九夷骄巨壑,五辂出辽阳”、“从军渡蓬海„„辽碣始分光”,

等等,“碣石”与“海”、“沧海”、“辽碣”、“辽阳”相关联,其位置当在平州,即平州碣石山。《永平府志•艺苑志•韵部》著录唐太宗唱和诗什,此或为缘由之一。

之罘,《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其辞曰: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汉书》卷六《武帝纪》亦载:“(太始三年)二月„„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东莱郡》载:“腄,有之罘山祠。”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且齐东陼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澥,游孟诸„„”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一三“文登县”载:“„„文登县属莱州。武德元年改属登州。之罘山在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史记》曰:‘秦始皇二十九年,登之罘,曰:‘齐有八祀,之罘为阳主。’”[6]312故唐太宗《春日望海》之“之罘”在渤海之南,属登州。《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录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唱和诗,或缘于此。

据上文时地名词考,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唱和诗与唐朝初年太宗君臣征辽事件相关,其时间在春天。考《旧唐书》卷三《唐太宗本纪》载:“十八年„„十一月壬寅,车驾至洛阳宫。庚子,命太子詹事、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出柳城,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副之;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以舟师出莱州,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副之。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新唐书》卷二《唐太宗本纪》亦载:“十八年„„十一月„„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绩、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故本次唱和时间在贞观十九年(645)春,其背景事件为唐太宗大军征辽战争。

二史志典籍等所见唐太宗大军行军路线考

唐军行军路线,《旧唐书•唐太宗本纪》云:

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乙卯,诏皇太子留定州监国„„赠殷比干为太师,谥日忠烈,命所司封墓,葺祠堂,春秋祠以少牢,上自为文以祭之。三月壬辰,上发定州„„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因大飨六军以遣之。„„五月丁丑,车驾渡辽。

《新唐书•唐太宗本纪》亦载:

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癸丑,射虎于武德北山。乙卯,皇太子监国于定州。丁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帛,赠比干太师,谥忠烈。三月壬辰,长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丁丑,军于马首山。

相对于两《唐书》太宗纪,《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所记则较为详尽:[7]6216-6220

十九年„„二月„„庚戌,上自将诸军发洛阳„„乙卯,诏:“朕发定州后,宜令皇太子监国。”„„诏谥殷太师比干曰忠烈,所司封其墓„„癸亥,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上将发„„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掌机务,辅太

春日詩歌篇八
《诗歌鉴赏》

陶渊明《饮酒》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

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盎然春意 溢于笔端──秦观、陈与义与杨万里的《春日》比较谈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 观《春日》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陈与义《春日》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杨万里《春日》

春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和尚《绝句》),那怡人的天气,那万紫千红的景象,最是人们喜欢之时、喜悦之地。于是,诗情勃发的诗人也就特别爱吟春天、唱春天、赞美春天。什么“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诗)啦,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诗)啦,什么“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诗)啦, 都是赏春的名句,脍炙人口,妇孺咸知。

一般地说,古人写春天,大多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写,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是抓住春雨写;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抓住春风写;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是抓住春鸟写;而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是抓住春风写。这些咏春诗作,由于有所附丽,所以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觉。秦观、陈与义、杨万里的三首《春日》诗,也都以诗人独具的慧眼,抓住春天的特有景物,来摹春、状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秦观的诗,写春雨过后之景,诗人抓住春之朝阳和春之鲜花来写。瞧,春之朝阳落在琉璃瓦上,琉璃瓦经夜雨浇洗,一片洁净晶莹,朝阳照射,便反射出层层绿光,这是春天特有的明艳清新

之光。而春之花朵呢,芍药花带着残夜的雨珠,泪眼汪汪,脉脉含情;花瓣微垂的蔷薇,则静卧在枝蔓上,显得娇艳妩媚。春光明媚,春花鲜艳,构成了春天特有的画意诗情,碧瓦、霁光、雨珠、芍药,还有蔷薇溶于一体,形成了美的意境。陈与义的诗写春天早晨之景,抓住春天之鸟和春天之绿叶红花来写。写禽,从听觉的角度:朝阳初照,庭树青青,忽然传来鸟叫声,清脆婉转,使人欢欣!写花叶,从视觉的角度,红花朵朵,绿叶绵绵,花叶相衬,满树满林,由近远去,整个世界弥漫一片春的气息。这就是春天,耳盈鸟语,目满青枝,鼻溢馨香,诗人以寥寥几笔,就把春的味道充分渲染了出来,让读者脑中深印了春的痕迹。杨万里写春,很有特色。诗人撇开常思,抓住春天傍晚时候这一特定时间写春天,将夕阳、山树、犬吠、人行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特有的春的图画。春天的黄昏与冬、夏、秋就是不同,山树郁郁葱葱,夕阳光辉灿烂,犬吠声更洪亮,人行精神倍增,这些春之景点组合在一起,创造的是春意勃发的意境,给读者的是一股春的暖流、旺盛的精神。

三位诗人写春,都抓住各自特有的景物,而且都能通过各自的描写,表现春天优美、温馨的特点。秦观的《春日》写的是雨后,但晴天、霁光给人的是春的温和,芍药、蔷薇给人的是扑鼻的芳香;陈与义的《春日》写早晨,鸣禽上下,寒意顿消,绿红相扶,异馥诱人;杨万里的《春日》写春天的傍晚,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创造的是一片温馨的气息。当然,诗歌洋溢春天的氛围,除了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来写而外,还需选取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将春的物征勾勒出来。在这方面,三首《春日》诗都十分耐人咀嚼。秦观的诗用词非常准确:写夜雨,准确抓住了春天雨之特征,雷是“轻”的,雨如“万丝”,全无夏天暴雨倾盆的情状;写雨后朝阳,用一“浮”字,将朝阳之暖、雾气之薄贴切状出;写雨后之花,带雨芍药着一“含”字,无力蔷薇着一“卧”字,情态各异,姿态可掬,令人顿生怜爱之情。由于这些词语的准确运用,庭院雨后的静态美景,便活生生起来,宁静之景充满了无限生机。陈与义的诗遣词造句也很考究:诗人写树上的鸟,用一“鸣”字,就活画出鸟儿在树上跳上跃下、叽叽喳喳的情状,一下子使春之画面“闹”了起来,充满了勃勃生机。写红花绿叶与春天的关系,诗人用一“扶”字,仿佛红花绿叶正是为了春天而存在,而春意洋溢亦全是凭藉了红的花绿的叶的扶持,这样一来,红花与绿叶就有了特别密切、相辅相成关系,这种运词,就使诗的意境显得趣味顿生了。杨万里的诗用词似不十分推敲,却以自然贴切为求,常中见巧,平中见奇。诗人远望春天的天空、原野,用一“随”字,将满目春意尽情写出,也将诗人的怡怿心情和盘托出;写斜阳照山树、用一“着”字,既映出树之英姿,又写出残阳如血的阳光之烈,使日与树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山中犬吠,本是极常见的现象,诗人用一“知”字,就充满了趣味:听见狗叫,可东张西望,觅不到狗之形,不知吠从何来?但既有犬声,定有人家,虽然不见柴扉,但家之温馨已渐显明,一个“知”字,将山之空寂广大、山中生活特有的意趣全然写出。

诗是艺术,一首小诗,就是一件小小的精美艺术品。三首《春日》,是春天花圃的三朵奇葩,她们各以其独特的个性显其异彩。秦观的《春日》写春,注意选取客观世界中呈静态的事物,创造一种平静温和的氛围,而描绘时,则于宁静中赋于无限生机和活力,体现春的特点。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参瓦,但作者用一“浮”字,将太阳透过晓雾照在琉璃瓦上,琉璃瓦反射出朝阳霞光的情景写出来了,这闪动的绿光就给人以神秘和惊奇,让人涌动起春的热情;再看庭中花朵,芍药、蔷薇经雨一洗,清新了许多,文静了许多,但诗人慧眼灵思,说缀着雨滴的芍药花是秋波荡漾、脉脉含情,而蔷薇呢,则似与夜雨嬉戏了一夜,精疲力竭了,正沐着晓光,静静地安眠,一个“眠”字,画出了一幅“睡美人”的优美图画。这样写花,那花就不只是自然界的一种静止的植物,而有了人的感情、思想,于娇媚中露出几许情趣和生机,使读者也心旌摇荡、不能自主起来。也许有人说,诗的第一句写春雷和春雨,选的就不是静物。但只要细细一看,诗人写雷,冠一“轻”字,写雨,形容“万丝”,同样渲染了一种静的氛围,而静中,又蕴孕着生机一片。陈与义的《春日》诗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春天,美丽的画面多的是,动听的音符时时有,要想一一绘出,确实笔力难穷。诗人深谙艺术之道,写春,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春来了,大地复苏,人们眼前再也不是枯枝落叶,而是绿叶嫩芽、艳花朵朵,人们耳中灌满的,也不再是北风凛冽,而是鸟语声声,清脆悦耳。诗人正是抓住红花绿草鸟语这最能代表春的景物,简笔勾勒,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推到读者面前。然后,作者索性止笔,不再对春进行细描,而是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旺,则要描绘,更迷人的镜头又跃然目前,刚想好的诗句又不知逃逸到哪边去了。其实,以诗人之技,写春定有妙句,作者玩的是“诡计”,以其“已难寻”的遁词来引读者,诱使他们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激起了读者的感春之念,应该说,是诗歌创作的“至上”之境。杨万里的《春日》突出运用了“铺叙”手法。整首诗紧紧围绕“远目”二字,尽情酣畅地状春,由极目无边而移视眼前,由睁目四顾而侧耳闻春,由自然之景而人间之境,由盎然春意而温馨亲情,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把读者带入了全景式的春的氛围,那里,有春之声的和悦,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境的美妙,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让感官尽受春的刺激,让热血因春的热烈而沸腾!

春日詩歌篇九
《2010-2015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讲析》

春日詩歌篇十
《近五年新课标卷诗歌鉴赏》

从上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还是唐诗、宋诗和宋词,新课标全国卷一直选用的是诗词,由于诗歌比词曲相对稍容易一些,明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可能会用唐诗或者其它朝代的诗歌,词曲的可能性很小,比较鉴赏更不会出(这几年只有个别试卷是两三首诗歌的比较鉴赏)。

分值。每年都有9套试卷的赋分是8分,赋分最高的当属新课标全国卷,是11分,最近两年的辽宁卷叶提高到了11分。这个明年不会有变化。

考点:多从唐诗、宋词取材,侧重考查语言、形象、情感及表达技巧,平和规范;诗歌考察范围有所扩大,由著名诗人非代表作到一半名人代表作。词语解释,语句疏通,意象把握,章法分析,感情体味,意境主旨,表现手法的鉴赏。

古文阅读考点变化:取消了和诗文阅读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学常识考点

诗歌鉴赏试题多角度综合考察,一方面继续从词句品读、语言品味、意象意境的把握、思想感情的理解、表达技巧的鉴赏、诗论的判断与鉴赏等角度设题,另一方面,结合新课标诗歌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出现了解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探究类题目。

复习备考建议。①中国古代的诗歌灿如星海,我们不可能都读到,我们要通过高考试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地阅读背诵一些名家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以点带面,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这是不难做到的。选用的材料重点是唐宋诗词。②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③积累并识记一些鉴赏术语。④了解一些意象的文化内涵。⑤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⑥注意:四年的高考试卷中,陶渊明、

韩愈、李商隐、李贺、李清照的作品没有出现过一次。⑦复习备考中多关注下列作家的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维、王昌龄、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欧阳修、杨万里、范成大。

2011四.(陕西)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之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具体语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一一排查即可。

201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江总·《雨雪曲》解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解析]

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想让考生到底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

第二问命题质量不高。别路:离别的道路。结合诗意,其主语是边地的士卒。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解析]

第一问实际上问的是颈联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不是问某一个字的炼字艺术。因此,第一问至少有两个答题要点:一是表面意义是什么,回答自然环境;二是深层意义是什么,回答人物的心理感受。当然,第一问也可以从“坏”“低”这样的用字特色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个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回答;可惜高考所提供的答案有所局限。

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做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09年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考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解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路分析】提问及变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题目类型:(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0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8、(5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 - 9题。

刘一止①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 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 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 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5 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 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 故没有想到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 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 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 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能写出 对第一联句意补充,就给1分;能指出两联间句子 对第一联句意补充 的承接 承接关系,给2分;稍加分析说明 分析说明再给2分。意思 承接 分析说明 答对即可)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分)

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 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 —方正、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 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 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 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 的情怀。(写出托物言志就得2分;写出作者之 “志”,给2分;写出抒发什么样的情怀,给2 分。意思答对即可)

江总①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 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 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 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 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 “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 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 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 环 边地雨雪交加 离别家乡到边 境(3分)。“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 关的路(2分)。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 边塞“ 边塞 寒”、“地暗”的环境(2分),也真实生动 地暗”的环境( 分 真实生动 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 产生的“旗彩坏”、 产生 “鼓声低”的心理感受(2分)。这首诗表现 心理感受( 分 心理感受 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 思乡之情 辽远而艰苦的边塞 思乡之情(2 分)。 要遵循鉴赏诗歌的一般思路:语言—— 要遵循鉴赏诗歌的一般思路:语言—— 意象——意境——情感。简言之,就是“ 意象——意境——情感。简言之,就是“因文 ——意境——情感 识象,由象悟道” 识象,由象悟道”。语言是理解诗歌意境和情 感的基础。而鉴赏语言,其中鉴赏炼字尤其重 感的基础。而鉴赏语言,其中鉴赏炼字尤其重 炼字 要。还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这里说的用 还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词准确不仅指答题组织答案方面,还包括对诗 词准确不仅指答题组织答案方面, 歌文本的理解。在鉴赏一首诗时,头脑中— 歌文本的理解。在鉴赏一首诗时,头脑中—定 确切的文字, 要有确切的文字 要找到最能体现诗歌内涵、 要有确切的文字,要找到最能体现诗歌内涵、 作者情感以及阅读感悟的词句。也就是说, 作者情感以及阅读感悟的词句。也就是说,考 试时的答案必须是不可替换的 试时的答案必须是不可替换的。 答案必须是不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熊出没之春日对对碰 凉宫春日的忧郁 凉宫春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春日詩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567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