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

2016-01-21 08:38:5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一《描写景色的现代诗》 ...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一
《描写景色的现代诗》

描写景色的现代诗

春梦

我喜欢

把在春天里做的梦 叫做春梦

我努力地想梦到你 却总是徒劳

我喜欢醒来后把枕头翻过来 听说这样做,会梦想成真

在这个想入非非的春天啊 我翻来覆去的是 孤枕难眠

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一会儿想起某些墓碑 一会儿想起我的童年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春天的诗已被春天写满 我的献诗是春天的草叶和花冠

在这个春天里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还能和谁一起拥抱春光和时间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二
《《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现代诗歌阅读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教师:余永平

课程类型:文学审美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根据《高中选修系列·现代诗歌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改编纲要(共11讲)

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二、具体内容

1.课程背景: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唐诗、宋词和元曲,分别铸就了中国文学的黄金、白银和青铜器时代。然而发展到今天的新诗,诗歌界认为现代中国的新诗正在走向繁荣,而非诗歌界却认为新诗越来越远离了读者。事实上,中国的新诗,既不那么繁华,也不那么冷寂。就中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青春无诗不精彩嘛,但是,他们又普遍对现代诗歌的解读感到迷茫:“读不懂!”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诗性”阅读新诗,也为了营造书香校园,而开设这门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尝试着通过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运用“范文点读法”,结合优秀作品,透视诗歌的各个构成要素,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要领,力争学会“诗性”阅读新诗,并从中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3.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一讲:中国传统诗歌意象

第二讲: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第三讲:象征常见类型

第四讲:情智

第五讲:想象与联想

第六讲:叙事

第七讲:结构

第八讲:语言

第九讲:反讽

第十讲:视角

第十一讲:意蕴

4.评分依据:出勤 30%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0% ,考核 40% 卷面成绩。

《现代诗歌阅读》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讲:中国传统诗歌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意象特点及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意象,为阅读现代诗歌提供鉴赏平台。

2.掌握温故知新的方法及对知识的梳理整合,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式:教师讲述与师生间、学生间,感悟、交流、讨论、整合为主。

教学手段:使用幻灯片,图文结合,加大课堂容量,提供情境,感悟意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意象特点。

2. 结合古典诗词,分门别类介绍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意象(送别场所、植物类、动物类、

自然类、行为类)。

3. 意象的多维解读

结合古典诗词,了解“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流水”、“燕子”的多维意象。

超级链接:

第二讲: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教学手段:教师主讲,学生感悟分析作品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 单一意象与意象群落

学生结合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手推车》,感悟分析中心意象。

学生结合作品:梅绍静的《日子是什么》、余光中的《乡愁》等,感悟分析意象群落。

2. 写实意象、写意意象、比喻意象、象征性意象、荒诞性意象

学生结合昌耀的《鹰 雪 牧人》、余光中的《天问》,感悟分析写实意象与象征意象。

学生结合王家新的《山水人物》《鱼》,感悟分析写意意象。

学生结合郑愁予的《如雾起时》,感悟分析比喻性意象。

学生结合牛汉的《半棵树》,感悟分析象征性意象。

学生结合余怒的《谬论》,感悟分析荒诞性意象。

3. 反传统意象的生活流诗歌学生结合李亚伟的《中文系》,感悟生活流诗歌没有所谓的传

统意义的意象,而呈现出流动的、发散的、散文化的形态。

信息窗:《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三讲:象征常见类型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诗象征种类

教学手段:教师主讲,学生感悟分析作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1. 隐喻与象征的异同

2.象征常见类型

学生结合赵丽华《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郭沫洛《炉中煤》,感悟分析寓言式象征。 学生结合顾城《一代人》,感悟分析非寓言式象征。

学生结合曾卓的《悬崖边的树》、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感悟分析公共象征。 学生结合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感悟分析私设象征。

2. 由诗歌中极富质感的意象的捕捉,迁移到记叙类文章、议论性散文中具体生动的画面的

描写,使诗歌阅读辐射写作。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三
《葵花宝典之诗歌》

诗歌鉴赏宝典

一、考题形式

1、 文学常识——填空,1-2分

包括:体裁,题材,作者朝代、字号、文集,流派,风格

2、 内容理解——选择,2分

有2种形式,选项均为符合或不符合文意:一为具体诗句的理解;二为全诗整体内容的理解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答题,2-3分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题,3-4分

二、考点分布

1、和诗歌或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词句理解

3、 修辞

4、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5、意象、意境

6、诗歌语言的特点

7、诗歌中的景情关系

三、应对策略

解答古诗鉴赏题,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疏通字句的同时,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1、 熟记和诗歌、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 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3、 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4、 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5、 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

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 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

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7、 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8、 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9、 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方法:细读标题;分析写作对象的特点;品味意境;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特点。

10、理解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归纳形象特点;辨析修辞、表达、表现技巧;具体说明这些技巧的作用。

11、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评价。

方法:概括主旨;联系背景;分清主次;全面评价。要求: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12、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创作的背景材料、考题中的注释等隐性信息对理解诗歌内容有重要作用,不能忽视。

四、诗歌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五、诗歌体裁分类及整体风格特征

1、 古体诗

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2、近体诗

3、 诗歌的语言、风格、流派

 语言:专指具体作品的整体语言特点,抽象概念,与作者其他作品或具体的诗句无关。  专用术语: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 风格: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专指诗人所有作品的共性特征,与具体的作品或诗

句无关,常作为鉴赏题的主导观点或结论。

 如:陶渊明的恬淡平和朴素自然,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

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陆游的悲壮爱国„„

 专用术语: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积极、消极、现实、浪漫

 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物,风格多沉郁顿挫。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陆游等。

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象征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多

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龚自珍等。

4、 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小令 (也叫单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和题目,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 豪放派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为主。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词则语言清丽含蓄,笔调抒情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以反映个人情感为主。代表作家:柳永、姜夔、

秦观、李清照

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真实地观察和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与疾苦,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有严格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规定。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押韵的规则上,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古体。 歌、行、吟、(新)乐府均为古体诗 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5、 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六、诗歌题材分类及其抒发的情感

1、 写景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

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 咏怀诗:叙事抒怀或即事感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

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3、 怀古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

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5、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

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 边塞军旅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7、 惜别赠(送)别诗:

8、 羁旅行役诗:

9、 思乡怀人诗:

七、意象和意境

1、 意象(作品中的形象)

2、 常见意象所对应的情感

 植物类:

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 黄叶、落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意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经过作者加工或选择的,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事物,在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刻画描写抒情来意象分为三大类: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考试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专用术语:豪放洒脱乐观;忧国忧民、青衫泪沾;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爱惜人才;儿女情长„„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在于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寄托某种感情,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是完美结合的。

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 兰:高洁

 牡丹:富贵 美好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 草: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 动物类:

 子规:悲惨 凄恻

 猿猴:哀伤 凄厉

 鸿鸽::理想 追求

 鱼:自由 惬意

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 沙鸥:飘零 伤感

 风霜雨雪水云类:

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 海浪:人生的起伏

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 春(东)风:旷达 欢愉 希望 春天 美好

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 冰雪: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 云:游子 飘泊石灰

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 天晴:欢愉 光明

 器物类

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 珍珠:美丽 无瑕

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 颜色类

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 蓝:高雅 忧郁

 黄:温暖 平和

 紫:高贵 神秘

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 其它类:

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古人

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 破晓:初现希望 时段

 深夜:愁思怀旧

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3、意境

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4、意境的产生过程

古人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①、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②、因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违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这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③、情景分列

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在四句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的;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

④、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

5、诗中常见的感情

 怀古伤今,讽喻现实,报国,黍离之情(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惋惜的悲痛之情),恋友之情,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登高览,惜春悲秋,忆发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归隐田园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四
《描写雪的现代诗》

五月的雪

文/赵伟

在五月的断层,光阴缓行 时光逆转成白皑的雪

铺天盖地。皱褶银装素裹 纯白如天使的羽翼。 亲吻阿波罗的风,暧昧 轻抚乡村的每寸肌肤 湖面泛出鳞波,跃动 闪现月牙的洁白

鸢尾花渐次爬上土坡 眺望远方茫茫白皑

似曾相识

温柔,静谧

百灵欢唱传奇

传奇里流传的旋律

诗歌未曾拓印的章节

在晨光里构筑四季冰雪封存 白梨花开,白梨花落 流光的珍珠

俨然脉情的双眼

走过的路面,承载风霜 登过的高原,浸满雪月 那些灵活的故事

融入雪打琴键的声响里 旷世,优雅

流年未亡,五月已尽 时间遗落的白纱

已被星月染透

天光散尽

传来延续的讯息

目视远方,良久

低诉传奇里流传的传奇 Jay_h1218 奉上

《我爱你塞北的雪 》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溶进了土地哟

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 啊...我爱你

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

《雪歌》(现代诗)

将记忆洗的发白 发亮 却无论如何

清不去

深入骨髓的印记

雪的怅惘

亦如花般

一夜消瘦

无数美丽的诱惑

随寒香摇曳

散落眉宇

听得懂

雪的歌唱么

六瓣的凄婉

Jay_h1218 奉上

寒冰中的跳跃

一切的一切

似乎

只在特定的瞬息 为你感动

Jay_h1218 奉上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五
《描写春天的现代诗》

一、在城效的小树林

返青了,我的小树林

小树林里的蚂蚁和飞虫

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和春天一起来临 泥土下,我听到蚯蚓爬动的声音 用柔软的头颅撞开泥土关闭的大门 在小树林的草地上,我看见一群山羊 摆动着长胡须,咩咩地叫着 震动着我的青春和灵魂

一只黑山羊,向我款款走来 脸上挂着幸福的泪水

二、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三、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一会儿想起某些墓碑 一会儿想起我的童年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春天的诗已被春天写满

我的献诗是春天的草叶和花冠

在这个春天里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还能和谁一起拥抱春光和时间

《有雨从胸中穿过》

一种声音

嘀嘀哒哒地从 极高处奔泄而下 如长发姑娘披肩黑瀑 将时间紧紧攥住

我因此成为

苍茫雨幕中

一头头晕目眩的精灵 辨不清到底谁是

那股真正的不可抑止的 欲望

那滴雨在空中跳舞 舒缓地在高空飘浮着 积蓄力量从

不加修饰的云层 悄悄渗透进

我的宽阔的胸膛

于是我的胸中波涛汹涌 激起涟漪

拍击着感情的岸礁

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吸 与一滴雨

交相滋润

一滴雨就这样毫无遮拦地 深入我的内心

与我的思念混为一潭 然后穿过我心的窄地 将一切洗涮

而一缕阳光

乘机穿越时光的邃道 抵达我明净的天空

《在春日与一场雪对视》 搭上开往春日的列车 怀揣

一把季节的利刃 无情地刮开

躁动的芽苞

让冰裂一冬的小手 伸出来

握住猎猎的旌旗

去追逐

春日里的一场雪

只要一脚踩上 春天的赤道

一场瑞雪便异显珍贵 关于春与雪的对话 倾刻间

肆意流淌

雪花向六个方向 发出指令

传送阵阵湿润的信息

其实春天与一场雪无关 倒是突如其来的 倒春寒

紧握每个人的热爱

抬头望天

天与地的接触 激烈而又纯粹

沿着季节之坡走下去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六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七
《轻叩诗歌的大门—现代诗》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八
《现代诗的写作方法》

现代诗的写作方法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诗的形象的方法很多: 1.通过联想 物与物的转化,即将此物转化为彼物: 黑夜来了白天去, 天花板象一页读腻了的书 ---藏克家:《联系》 初冬的小河覆上了松软的冰, 象是铺着一层融化了的白糖。 ---涅克拉索夫:《铁路》

2.通过联想 (1)虚与实的转化 A.实转化为虚 船是海员们的家 船是海员们的爱情 ---艾青:《船与海员》 银河啊,注入他的鱼网吧, 化作一次闪光的丰收...... ---公刘:《姑娘在沙滩上逗留》 B.虚转化为实: 爱,膨胀了它们主人的心 温柔的渴望,象海潮 寻找着沙滩,要把你吞没...... ---林子:《给他.十七》

羞涩的希望, 象苔原上胆小的鹿群...... ---公刘:《羞涩的希望》 (2)内与外的转化 A.内转化为外: 我的心 孤舟似地 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冰心:《繁星.十九》 我的心,是思念的岛, 在孤独的海洋中抛锚。 ---曲天:《岛》 B.外转化为内: 谷子成熟了, 天天都很热, 到了明天早晨, 我就去收割。 我的爱也成熟了, 很热的是我的心; 但愿你,亲爱的, 就是收割的人! ---裴多菲:《谷子成熟了》 向日葵是他金色的思念, 一生追求着太阳。 ---武煜:《他》 (3)部分与整体的转化 A.部分转化为整体 呵,那山脚下的起重机已伸出长臂, 把第一块混凝土高高举起。 它闭着嘴没有说什么, 我却产生了一个骄傲的感觉: 我看见它正在举起一轮红日, 我看见它正举起我如花的祖国! ---李瑛:《早晨》

B.整体转化为部分: 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显现在打碎的镜子

上 ---《艺术》 想象是构思的动力 诗的艺术构思过程,就是诗人对生活,对主题的认识的深化过程,是诗人将感性形象由分散到集中,由模糊到清晰,由一般到典型的艺术提炼过程,是诗人运用想象力塑造形象的过程。在艺术,特别是在诗歌中,没有想象力的推动,诗人是无法从生活境界进入诗的境界,无法把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独特感受,独特认识结晶为诗。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使诗人在艺术构思时不断地开拓思维 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呼唤新的鲜活的形象,使诗的意境不断地向纵深扩展,使天地万物悉收笔底。请看:八月里 漫山响遍了山歌...... 八月的山歌是香的---- 在金黄的庄稼上飘着 在累累的果实上滴着 进山就可以闻着 八月的山歌是温存的---- 在老爷爷的烟袋下缀着 在老奶奶的纺车上缠着 入夜就可以听着 八月的山歌是火辣辣的---- 在压弯的扁担上颤着 在飞转的碌碡上滚着 伸手就可以拣着 八月的山歌是甜蜜的---- 在姑娘的鞭稍上系着 在后生的手帕里包着 掏出心就可以换着 勤劳的男女啊 用镰刀来收割吧 八月里 满山遍野的山歌熟了...... ----王绶青:《八月的山歌》

这首诗写的是“丰收 ”,以及诗人对丰收的感受。诗人在这里要说的是:“勤劳的男女啊,用镰刀来收割吧,八月里,满山遍野的庄稼熟了。”可他没有直说,却腾飞想象,捕捉到了“山歌”这样一个有音响,有气氛的形象,并以此为诗的焦点,来构思全篇。这个构思过程充满了想象,或者说是奇诡的想象使构思得以展开而显得精巧新颖。“山歌”,联结了果实累累的庄稼,老人的烟袋和纺车,联结了压弯的扁担,飞转的碌碡,联结了姑娘的辫稍和小伙子的手帕。是“山歌”这

条亮闪闪的银针,穿起了一束束五颜六色的具体形象的丝线,织就了一幅绚丽的诗的彩锦。这里的“山歌”就是诗人神与物游的想象,就是诗人由此及彼的联想和神出鬼没的幻想。正是这奇异的想象,才使属于听觉艺术的“山歌 ”,变成了可睹可辨的的具体形象。它不仅“伸手可以拣着”,“掏出来就可以换着”,还有了袅袅的味道:是香的,“进山就可以闻着”,从而刺激了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几种感觉器官,使人经久不忘,每每得到艺术享受。正是这奇异的想象,才使丰收的场面表现得那样热烈而富于艺术感染力。

想象不是胡思乱想 想象能够“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上穷苍天,下竭黄泉,但是它不是胡思乱想。如同日本文艺评论家太田三郎所说:“尽管联想的作用可以随心所欲,就像流水那样一泄千里,但并不是没有秩序,更不是混沌”,(《联想的作用》)而是有一条思考的线维系着它。如果离开思考的线,想象只能成为虚无缥缈的瞎想,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虽然它更加自由了,然而却是漫无目的的随风飘荡。

所以,“想象没有判断的帮助不是值得赞扬的品德”。(霍布斯)诗人在进行艺术构思时,他的奔放的想象应该以诗的主题思想为轴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思考不仅应该启迪,而且应该规范,指导想象,使诗人的想象在思考所指示的方向上驰骋。

联想的混乱 如前所述,联想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想象。但这个“彼”与“此”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而应该有一个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例如,鸳鸯是雌雄形影不离的,人们常常用其来象征男女间忠

贞不渝的爱情。作为自然物,鸳鸯之所以能够象征爱情这一社会美,是因为它本身就具有美的特征;是美作为桥梁,把鸳鸯和爱情这一对“彼”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尽管血吸虫也是雌雄形影不离的,但人们绝不用它来象征爱情。

再如,我们可以由星星联想到情人的眼睛,因为它们都明亮;或者由愁绪联想到秋叶,因为它们都凄凉。因此说,由此及彼的想象必须以思考为前导,切忌那种“无端地”,令人莫名其妙的由此及彼,例如下面这首叫作《开江即景》的诗:大地上,绿了媚人的春光江河里,腾起动情的乐章这是冬天死亡前的挣扎把凄凉的眼泪捧在情人心上 冰排欢呼着告别了凝固浪花卷起鱼儿的悲凉秋天的枯黄在漩涡里跳舞岁月沉下去了,发出一片哀唱 .....

这首诗的联想是混乱的。作者写的是东去春来,大江解冻的景象。作者把解冻后的河流比喻成冬天要死了,“凄凉的眼泪”在河床上流淌。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似乎是可以的。然而读完全诗就会发现它的毛病:由“媚人的春光”,“动情的乐章”这清新明快的调子一下子联想出“冬天死亡前的挣扎”,“凄凉的眼泪”,这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对春天的来临是爱?是憎?对冬日过去是留恋,还是欢欣?

而“凄凉的眼泪”又“捧在情人的心上”,“情人”指什么?“心上”又是指哪?尤其是诗的第二节,写了“冰排欢呼着告别了凝固”,却又联想出“浪花卷起鱼儿的悲凉”。开江了,鱼为什么悲哀?这两种情绪怎么能统一呢?诗人的感情世界如同搅混了的水,让人无法看清

楚。“秋天的枯黄在漩涡里跳舞”也是令人费解的,联想地风马牛不相及。结句又哀叹岁月流逝,这与前面欢呼“明媚的春光”怎能和谐呢?这种混乱的原因是:作者未能用合乎逻辑的思考来把握和指导想象,因此,在一片漆黑的联想中,胡乱纠集在一起的形象,必然是不和谐的,缺乏内在有机联系的,从

第四讲:构思---生活的诗化过程 构思是诗人获得灵感后,充分展开想象,深入进行思考,运用平素的生活积累,经过反复酝酿提炼,对于未来作品和形式的全面设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受着诗人世界观和创作意图的影响,也受着诗人生活阅历,艺术修养诸多因素的制约。构思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甚至还包括形象怎样描写,气氛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韵律和节奏怎样运用,直至怎样起笔,怎样结句等一系列细节问题。

构思方法举例: 一,因枝振叶法 这是指由本及末,逐步展开的构思方法。如: 你的第一个敌人 就是波兰地主, 你不杀死他, 他就用绞索把你套住。 逃兵 是你的第二个敌人。 逃兵破坏防线, 为敌人打开大门。 你的第三个敌人 是虱子和污泥。 你不掐死它, 它要掐死你。 ---马雅可夫斯基:《你的敌人》.这首诗的“枝”就是诗题“你的敌人”。立题之后,诗人就沿着诗题去展开联想,就好像顺着枝干去铺展树叶一般。由“你的敌人”,依次引出“波兰地主”,“逃兵”,“虱子和污泥”。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篇九
《诗歌宝典 语文阅读葵花宝典》

诗歌鉴赏宝典

一、考题形式

1、 文学常识——填空,1-2分

包括:体裁,题材,作者朝代、字号、文集,流派,风格

2、 内容理解——选择,2分

有2种形式,选项均为符合或不符合文意:一为具体诗句的理解;二为全诗整体内容的理解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答题,2-3分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题,3-4分

二、考点分布

1、和诗歌或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词句理解

3、 修辞

4、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5、意象、意境

6、诗歌语言的特点

7、诗歌中的景情关系

三、应对策略

解答古诗鉴赏题,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疏通字句的同时,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1、 熟记和诗歌、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 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3、 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4、 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

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5、 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

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 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

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7、 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8、 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9、 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方法:细读标题;分析写作对象的特点;品味意境;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特点。

10、理解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归纳形象特点;辨析修辞、表达、表现技巧;具体说明这些技巧的作用。

11、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评价。

方法:概括主旨;联系背景;分清主次;全面评价。要求: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12、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创作的背景材料、考题中的注释等隐性信息对理解诗歌内容有重要作用,不能忽视。

四、诗歌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五、诗歌体裁分类及整体风格特征

1、 古体诗

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2、近体诗

3、 诗歌的语言、风格、流派

 语言:专指具体作品的整体语言特点,抽象概念,与作者其他作品或具体的诗句无关。

 专用术语: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

郁„„

 风格: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专指诗人所有作品的共性特征,与具体

的作品或诗句无关,常作为鉴赏题的主导观点或结论。

 如:陶渊明的恬淡平和朴素自然,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昌龄的雄

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

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

 专用术语: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积极、消极、现实、浪漫

 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境的典型人物,风格多沉郁顿挫。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陆游等。

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象征手法、神话故事来塑

造形象, 多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龚自珍等。

4、 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小令 (也叫单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和题目,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真实地观察和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与疾苦,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有严格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规定。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押韵的规则上,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古体。 歌、行、吟、(新)乐府均为古体诗 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5、 曲 婉约派词则语言清丽含蓄,笔调抒情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以反映个人情感为主。代表作家: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六、诗歌题材分类及其抒发的情感

1、 写景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

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 咏怀诗:叙事抒怀或即事感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

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3、 怀古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

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

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5、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 边塞军旅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

之涣。

7、 惜别赠(送)别诗:

8、 羁旅行役诗:

9、 思乡怀人诗:

七、意象和意境

1、 意象(作品中的形象)

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意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经过作者加工或选择的,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事物,在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刻画曲与词的最大不同在于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描写抒情来寄托某种感情,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是完美结合的。

意象分为三大类: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考试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物象)

2、 常见意象所对应的情感

 植物类:

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 黄叶、落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 兰:高洁

 牡丹:富贵 美好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 草: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 动物类:

 子规:悲惨 凄恻

 猿猴:哀伤 凄厉

 鸿鸽::理想 追求

 鱼:自由 惬意

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 沙鸥:飘零 伤感

 风霜雨雪水云类:

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 海浪:人生的起伏

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 春(东)风:旷达 欢愉 希望 春天 美好

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 冰雪: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 云:游子 飘泊石灰

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 天晴:欢愉 光明

 器物类

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 珍珠:美丽 无瑕

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 颜色类

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 蓝:高雅 忧郁

 黄:温暖 平和

 紫:高贵 神秘

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 其它类:

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古人

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 破晓:初现希望 时段

 深夜:愁思怀旧

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3、意境

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4、意境的产生过程

古人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①、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②、因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违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这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③、情景分列

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在四句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


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向日葵的现代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568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