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盼望期待的诗句

盼望期待的诗句

2016-01-21 08:46: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一《作文课:追寻诗意 期盼远方》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盼望期待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一
《作文课:追寻诗意 期盼远方》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二
《眼光-诗歌》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三
《古诗词中甜蜜的等待》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四
《春天的期盼》

《春天的期盼》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比喻坎坷、困顿、窘迫等难熬的逆境时期。春天,比喻阳光明媚、心情愉悦、万事亨通的理想之境。这诗,足以给人安慰和激励。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这些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坎坷、困顿、窘迫,使你处于逆境。这种时候,就需要渡过坎坷的坚强,克服困顿的自信,战胜窘迫的自强,期望理想的安慰、激励。如果寒冷的冬天使你难以忍耐,那么,读一读雪莱的诗,它会使你萌生春的期待:春天,会带来生命的蓬勃,让人心生动,让人心充满希望。熬着吧,温暖的春天就要来临。但是,这只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应景而言心境,一般的“四季心情”。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漫长得令人沮丧,如果你是在冰天雪地里必须为生计劳作不休的人,如果你是“杨白劳”,也许会知道要度过这难熬、困顿的冬天是何等不易,可能不待见春天的鲜花赏心悦目,秋天的累累硕果果腹,他没有梦幻诗情画意,必须现实面对寒冷饥饿,艰难地、坚定地生活下去。对他来说,可能是:“冬天来了,能熬得过去吗?”“即使熬到春天来了,命运会有什么改变吗”?可见,对冬天不以为然的,可能是些不愁衣食、不需在凌厉寒风中为生计奔波、无病呻吟的“书呆子”或可以窝在屋里有暖可取的老人、小孩、闲人。南方的冬天不同于北方,南方的冬天即便下雪也不会大如“鹅毛”,所以诗人就对南方的雪夸张:“广州雪花大如席。”江南的冬天难得有雪,不太冰天雪地,雪给生计带来的艰辛难熬和灾难困难就不待言了,江南的雪,通常不会带来灾难,小意思,可能会引起另类的审美,更多地诱发欢乐和诗意,君不见,古往今来,凡是赞美雪的诗歌,多半在江南创作。当然,江南的雪,尤其让小孩载欣载奔,所以,江南的雪,也许更属于少年。对于冬天和春天,历来有不同的审美,对于冬天和春天的雪莱式的述说,只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诗情式的推论。对于人生如同在寒冬的人,有关春天的话题,实在没有令人信服的生活依据,心中固然有对于春的诗意的向往,但通常被压得太深,常常连自己也找不到。对于人生如同在寒冬的人,读雪莱这类诗,就只会麻木,这些诗句,全然点燃不起等待的希望。于是,雪莱的诗,在情与理上都遭到了拒绝。当然,春天是美的,是美的象征。春天是岚翠扑衣、斜风细雨、鸟语花香,春的灵魂是它的不可抑制的蓬勃,是它的清新润心的生机。身临冬天的人,会把春天变成人生的梦幻。春天毕竟是一种诱惑,

尤其对于在寒冬中苦熬的人来说,这种诱惑,挡也挡不住。处在冬天,走过冬天,对春天久久期盼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一转眼,春天就到了,又一转眼,春天却瞬息过去了。它似乎只是一个美丽的瞬间和幻觉。呵呵,我们还用得着这样企盼春天么?从冬天到春天,只是时序更迭,只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天象,它不会也不能变更人们的命运和人生机遇。于是,你需要把那一派新绿、一泓清波和田野上吹来的拂面的凉风,都藏于自己的心魂之中。人生的四季心情,或者现实主义的诗意、诗情,不是简单地讴歌时序更迭,不可逆转的天象。于是,你不再刻意寻找春的诗情,也不会对春的短暂而大惊小怪、徒感伤悲。这样,待冬日的冰雪、夏日的骄阳来临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真实的抵御的能量。“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是的,春天已经来临,它不再遥远,春天与我们同在,我们怀着春天般的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从冬天到春天,从夏天到秋天,我们会有多少犹如“春天”般的浅薄的诗情梦幻呢?我们会遇到多少犹如“春天”般的人和事呢?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五
《古诗文朗诵——《寻春》》

古诗文朗诵——《寻春》

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

盼望她的草长莺飞

盼望她的碧波涟漪,

盼望她的春色满园

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看那,小鸭子入水了,岸上桃花点点枝头,春意盎然。)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燕子回家了,呢喃着搭着新窝,鸟鸣山涧,春回大地。)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路知多少?

(明媚的春光,竟无法留住这些美丽的花瓣呀!)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 好,

风景 旧 曾谙。

日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不 忆 江 南。

(春天还是一幅水彩画,瞧,多美的江南啊。)

女: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

男:春天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齐:我们少年儿童就是祖国最美的春天。 齐唱:《春天在哪里》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六
《复习要求 诗歌》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七
《语文试题的盼望》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结构的想象

“课标”高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点是:一、继承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的固有传统;二、阅读题目的设置体现新的创意和变化;三、写作题目的形继续式体现开放和开阔。

第一点,为高考特有的大规模限时笔答考试,大规模快速阅卷的形式条件和高考区分选拔的功能任务所决定。

第二点,为落实“课程标准”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探究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的精神所决定。

第三点,为体现“课程标准”给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所决定。

据此可以想象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的总体态势。

一、各卷统一、稳定的内容是:古代诗文阅读和默写,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二、各卷相对稳定,各有取舍的内容是:语文基础知识、运用和表达,含:字音字形、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近义词语、成语使用、辨析病句、语言连贯、压缩语段、变换句式、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图文转换。

三、各卷有所差异,又各自比较稳定的内容是:现代文阅读。 ㈠“小”阅读

1.全部选择题目(10份试卷):全国课标卷、辽宁卷、天津卷、山东卷、江西卷、湖北卷、安徽卷、重庆卷、四川卷、全国大纲卷。

2. 选择题目、简答题目兼有(4份试卷):北京卷、浙江卷、广东卷、福建卷。

3.无小阅读文本(3份试卷):上海卷、江苏卷、湖南卷。 ㈡“大”阅读

1.两文本选考:小说、传记为主(7份试卷):全国课标卷、辽宁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重庆卷、四川卷

2.一文本必考:散文为主(7份试卷):北京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西卷、湖北卷、安徽卷、全国大纲卷。

3.两文本必考:小说、传记为主(3份试卷):上海卷、江苏卷、湖南卷。

四、各卷统一,命题形式难以预判的内容是:写作。

过去两年写作命题的形式,总体态势波动较大,而全国卷和某些自主命题的省市各自又相对稳定。

2012年态势是:

㈠给场景材料作文题目(6份试卷):全国课标卷、辽宁卷、北京卷、湖南卷、全国大纲卷、重庆卷。

㈡给格言材料作文题目(2份试卷):上海卷、福建卷。

㈢给标题话题作文题目(9份试卷):天津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安徽卷、湖北卷、江西卷、四川卷。

2013年态势是:

㈠给场景材料作文题目(12份试卷):全国课标卷、辽宁卷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浙江卷、全国大纲卷、

重庆卷、四川卷。

㈡给格言材料作文题目(4份试卷):上海卷、福建卷、江西卷、山东卷。

㈢给标题话题作文题目(1份试卷):江苏卷。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的期盼

“课标”高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点,使得语文备考的两项主要任务也很明确:一、进一步明确答题意识,使思路高度清晰;二、尽可能激发和调动思想感情的人文积淀。

落实这两项任务,其意义不只在于一次高考,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素质教育的必须。因此,我们对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有两点期盼。

第一点,期盼杜绝阅读试题的错误,提高“参考答案”的质量。 全国每年高考语文试题共十七份,试题错误连年不断,而“参考答案”更是鲜有上乘。

由于篇幅所限,仅就古代诗歌阅读举两个最近的例子。

[例1·2012年北京卷]10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诗歌阅读采用明代金銮的诗“柳堤”做文本: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题目所说“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就是通感(移觉)修辞格。但是题目很费解。触觉,应该是指雨落在身体上被感知;视觉应该指看到雨丝洒落或燕子飞掠。可是,我们无论怎样打通经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也无法把这些感觉与“香”联系到一起。至于雨有无香味,可能见仁见智。退一步,就算这场雨落下的是“纯净水”,本身绝“无香味”,也会激发出泥土和花草的香气。“雨香飞燕促”描写的就是诗人敏锐的嗅觉感受,根本就没有“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一道站不住的题目居然也有“参考答案”:D、E。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是看见燕子飞来、春雨飘洒感觉到“香”,还是春雨落到身上感觉到“香”?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是看到尘土被雨水沾湿感觉到“香”,还是触觉到雨的滑润感觉到“香”?

除非特异功能,正常人都无此通感。金銮、杨维桢和邱濬都嗅到了雨

香,都在诗中写出了嗅觉快感,都没有运用通感修辞格。题目兜了个大圈子。之所以把D、E作为“参考答案”,无非因为“花经宿雨香难拾”写的是“花香”,“菡萏香中带雨披”写的是“菡萏香”,“几经夜雨香犹在”写的是“海棠花香”,而“燕子来时春雨香”“浥尘香雨润如膏”和“雨香飞燕促”,“香”的主体都是“雨”。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中错误不少,但如此用心费力去制造错误的还真不多见。这道题目当然没有答案。如果删掉题目的拽文,只问“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是”,那么答案是:A、B、C、D、E。不知阅卷怎样才能妥善处置这一棘手的问题。

[例2·2012年全国课标卷]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莫不是这位号称“小晏”的著名词人,哭天抹泪地在抒发自己对某位“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深切思念?当然不是。晏几道这首词是典型的“代拟闺情”词,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愁绪为内容的拟作。男性诗人站在女子角度,摹拟女声,代述闺情。很多“代拟闺情”的诗词,都是微言大义,传达隐含的政治怀抱、社会理想和思想寄托。就是仅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八
《诗人谈诗》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九
《新诗鉴赏训练》

新诗鉴赏训练

1. 阅读艾青《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A.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 “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嘲讽。

2. 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 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 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 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 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3.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中美好的理想。

D. “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4.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给我一瓢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A. 四节诗均采用拟人的形式,整齐匀称,音韵和谐,感情依次递增。这一点,也和《乡愁》一样,感情由个人之思念上升到民族之思念。

B. 短诗意象鲜明,色香味俱全。每节诗首尾两句反复,极大地增强了这首诗的抒情性。这种重章叠唱、反复咏叹的方式也正如《乡愁》一样都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升华了诗的主题,表达效果非常之好。

C. 这首《乡愁四韵》与作者的《乡愁》一样,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台湾人民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之情。

D. 四节诗连用四个比喻,由醉酒到沸血,到等待,到以梅香为乡土的芬芳,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一个飞雪的冬日,面对腊梅,酒入愁肠,热血沸腾,醉倒在浓浓的乡愁之中。

5. 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霜齿一咬/噢,那样轻轻/就咬出一掌血来

A. 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 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 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 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6. 对沙白的《红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 诗歌开头用一个“风”和一个“掷”字,写出秋风尽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色图,从这图景里看不出诗人的爱憎。

B. 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了,并点明对这些景物有独特的感受。

C. 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 最后一句虚实兼备,既写出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暗喻了作者经受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7. 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歌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 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 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那就是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D. 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沙白的《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而余光中的《枫叶》没有压韵。

8.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

B. 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C. 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性的意象组成。

9.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 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 《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 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成年人的孤寂与忧伤。

参考答案:

1. D 这是一首哲理诗,深刻的哲理不是直白道明,而是借助镜子含蓄说出。“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不切合诗歌语境。

2. D 两诗的生活态度不同,陈子昂是深感自己生不逢时,十分痛苦和悲哀。

3. D 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湖泊”、“你”、“眼睛”就是同一概念,象征美好的归宿,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和美好理想。 4. A 5. D 这是强加寓意,其实此诗只是抒写悲秋的情怀。 6. C 作者在这里是将绿色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 7. C 《红叶》含有此寓意,而《枫叶》没有此寓意。 8. B 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 9. B 此说与诗的题旨不符。

【模拟试题】

一、有关诗歌内容的测试:

1. 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2.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4. 阅读康白情《草儿》(1919年),指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担着犁鸢,/古着白眼,/带水拖泥。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牛,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牛,快犁快犁。/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A.诗中的“草儿”对牛而言,是一种生存诱惑,而“鞭儿”则象征着一种威胁压迫,这是“牛”的主人软硬兼施的两手。

B.“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种矛盾、险恶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壮,“牛”的主人隶使牲口的狡黠。

C.牛这一形象其实就是在田野上“一东二冬”地艰难劳作的中国穷苦农民的形象。

D.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热情赞美以牛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沉默坚韧的生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5.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二、关于诗歌语言

6. 阅读周作人《小河》(片断),指出对诗歌形式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A.每一诗行有一定的节拍,隔行押大致相同的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B.诗人以自己的情绪支配诗行,不受标点约束,每行无固定字数。

C.诗歌语言口语化,从容不迫地传达出诗人舒缓的情绪。

D.诗句的内在节奏十分和谐,与散文语言完全不同,给读者以美感。

7. 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选出对词语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A.“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第一个诗段写游子少时离家,凭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在诗中指代船只。第二个诗段写游子和新娘各自在水一方,以船只替代鹊桥。

C.“坟墓”在诗中指代封闭的家园。第三个诗段写游子飘零在外,遥望大陆,不得其门而入。

D.以“浅浅”修饰“海峡”,说明海峡不是阻隔两岸的障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8. 陆俏梅《南方唱给北方的情歌》空缺的词句和原作一致的一项是( )

喜欢你把我看成操着吴腔越语的女子/总是缠绵绵在三月的经纬上相思、流泪/把三月的雨丝①/把三月的花枝②/然后一点船篙高绾裤腿躲进杨柳岸这边

我双眼皮的湖泊/波动着一页一页如岁月摇动的桨声/一阕一阕婉婉约约地折叠起来/折叠起一部重感情的地方志/第一页是③/第二页是琵琶女浔阳江头的琵琶韵/第三页是④

第一诗段:a.当作芬芳美酒b.插得满身都是c.梳成好看的发式挂在背后

第二诗段:d.王昭君独留青冢的千载泪e.西施们楚楚动人的捣衣声f.白娘子多愁善感的儿化韵

A.(1)a(2)b(3)d(4)f B.(1)a(2)b(3)(4)f C.(1)c(2)b(3)e(4)f D.(1)c(2)b(3)f(4)d

9. 阅读刘大白《旧梦之群》(三十六),选出对诗句含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叶一叶地翻阅。

A.少年时早立大志,自我设计,一次次草绘人生蓝图。

B.壮年时坚实施工,实现自我,一座座构筑理想大厦。

C.老年时回眸一生,心绪宁静,一页页检阅人生履历。

D.少年、壮年、老年,这是人生必由之路。回首往事,既有淡淡的喜悦。也有理不尽的哀怨。

10. 对顾城《生命幻想曲》中的隐喻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让太阳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

A.以“瀑布”隐喻“阳光”,以“洗黑我的皮肤”隐喻阳光晒黑我的皮肤。

B.以“纤夫”隐喻“太阳”,以“绳索”隐喻“阳光”,纤夫“拉着我”,隐喻太阳给了我光明。

C.“纤夫”背着“绳索”“拉着我”在逆流中前进,隐喻在险恶的环境中奋力前行。

D.以“皮肤”被“阳光”“洗黑”,隐喻经过了种种曲折,造成了心灵创伤。

三、关于诗歌表达技巧

11. 阅读郁葱《和平》(片断),指出对其表现手法分析不恰切的一项( )

①这个名字常是萤火的一点光亮/②这个名字常是草叶的一丝颤动/③是沉默的绿意/④是浅浅的虫鸣/⑤是我们哲思和想象的羽毛/⑥是一滴泪,落在梦中的草坪

A.①②句、③④句为两组整句,⑤⑥句为散句,诗行的排列既整齐匀称,又错落有致。

B.从修辞角度看,“沉默的绿意”,浅浅的虫鸣”和《死水》(闻一多)中的“贤良的桌椅”“贪心的油腻”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读诗,要用心灵去感受。“一点”“一丝”,令人想起和平的珍贵,“绿意”“虫鸣”令人想到对和平应珍惜。

D.诗人以具体物象表达“战争破坏和平”这一抽象理念,构思精巧耐人寻味。

12. 阅读白桦《轻!重!》,选出对诗中对比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万年凝固的

盼望期待的诗句篇十
《古诗》

月下独酌

1、诗中诗人“举杯邀明月”的原因是“ ”,这既反映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又为下文诗人( )做了铺垫

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同交欢”、“各分散”的对象是明月。身影,所以这句用了( )修辞手法。

1、身边没有一个亲友,对影成三人 2 拟人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分)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月夜

⑴这首诗借望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前后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⑶明末王嗣奭评价颈联云:“语丽而情更悲,尤以„湿‟„寒‟二字为甚。”请任选一字评析其妙处。

答案

⑴这首诗借望月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 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⑶“湿”“寒”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了夜已很深,说明了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

1、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有何关系? 答:诗歌的首联和颔联互为因果关系。颔联是首联的补充和加强。 首联写出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2颈联是诗人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恋自己,请品味“湿”“寒”的表达效果。 答: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在家辛苦的思念,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3、请说出尾联的言外之意:

答:尾联的言外之意是: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有一个四海升平的安定社会

1《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赏月喜悦、复杂微妙的心情.

2 语言有何显著特征?

语言显著特征:悲凉、难言的显著特征. 3 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文章的“月”正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断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到月光之清

4 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看到明月照进屋子里兴奋、喜悦,月色好似久违的老朋友,让作者想到去寺里找张怀民,所以就去了寺庙游玩. 5 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

“_________”,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寻张怀民”是由于“____________”,作者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月色入

户”,表达了作者宽广豁达的胸襟;“寻张怀民”是由于“念无与为乐者”,作者的心理活动是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悲愤之情.

6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月光清澈透明,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盼望期待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盼望期待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569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