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

2016-01-21 10:12: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一《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一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导读:

古今中外,人们都会感叹时光流逝,感叹时间的珍贵,有的人用通俗的语言感叹,有的人则用优美的词句表达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多首来自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的关于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一起看看这些美妙的诗句是如何形容似水年华,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吧。

中国古代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年难留,时易损。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文嘉《昨日歌》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窦娥冤》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惜时》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王世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欧阳修《采桑子》

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汉乐府《长歌行》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二
《1古诗(答案)》

四年级古诗积累竞赛参考题目

一、古诗填空

1.请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春种( 一)粒粟 ( 二 )月春风似剪刀 白发( 三 )千丈

轻烟散入( 五 )候家 毕竟西湖( 六 )月中 ( 万 )径人踪灭

( 九 )曲黄河万里沙 南朝四百八( 十 )寺 ( 千)山鸟飞绝

2.请把表示颜色的词填在下列诗句中。

万( 紫)千(红 )总是春 春来江水( 绿)如( 蓝 )

两个( 黄 )鹂鸣( 翠 )柳 一行( 白 )鹭上( 青 )天

( 碧 )玉妆成一树高 ( 黑 )云翻墨未遮山 ( 白 )雨跳珠乱入船

日照香炉生( 紫 )烟 ( 碧 )水东流至此回。

绿杨荫里( 白 )沙堤 遥望洞庭山水( 翠 ) 白银盘里一( 青 )螺

3.祖国山水

(1)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山水的名称。

( 天 )( 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相看两不厌,只有( 敬 )( 亭 )( 山 )。

欲把( 西 )(湖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望( 洞 )( 庭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识( 庐 )( 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西 )( 塞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地名。

烟花三月下( 扬 )( 州 ) ( 姑)(苏 )城外寒山寺 花重( 锦 )(官 )城

朝辞( 白 )( 帝 )彩云间, 千里( 江 )(陵 )一日还 ( 渭 )( 城 )朝雨浥轻尘

( 京 )(口)瓜洲一水间 ( 洛 )( 阳 )亲友如相问 但使( 龙)( 城)飞将在

4.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字。

两个( 黄 )( 鹂 )鸣翠柳, 一行(白 )( 鹭 )上青天。 但爱( 鲈 )鱼美

轻罗小扇拍流(萤 ) 留连戏(蝶 )时时舞 意欲捕鸣(蝉)

桃花流水( 鳜 )鱼肥 怕得( 鱼 )惊不应人 正是(河)( 豚 )欲上时

风吹草低见( 牛 )( 羊 ) 牧童骑黄(牛 ) 万( 马 )齐喑究可哀

泥融飞(燕 )( 子 ) 沙暖睡( 鸳)( 鸯 ) 两岸( 猿 )声啼不住

5.植物园

拂堤(杨)(柳)醉春烟 两个黄鹂鸣翠( ) ( )下问童子

停车坐爱( )林晚 遍插(茱)( 萸 )少一人 入( )万竿斜

也傍( )阴学种瓜 蒌蒿满地( )芽短 一枝( )( )出墙来

墙角数枝( ) 千树万树( )( )开 飞入( )( )无处寻

6.填空。

少壮不努力, 。 ,能开二月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童相见不相识, 。 欲穷千里目,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醉卧沙场君莫笑,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高高秋月照长城。

洛阳亲友如相问,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日照香炉生紫烟,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众鸟高飞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随风潜入夜, 。 ,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千山鸟飞绝,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霜叶红于二月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夕阳无限好,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又绿江南岸, 。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黑云翻墨未遮山,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梅子金黄杏子肥, 。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细心思考,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0分)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 2 )的诗。

(1)父爱 (2)母爱 (3)师爱 (4)友情

2.“一片冰心在玉壶”指(3 )

(1)壶中很清凉 (2)我的心像冰一样冷

(3)比喻自己内心的纯洁,比喻自己对种种议论的反击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 3 )

(1)听见 (2)看见 (3)同“现”,呈现、露出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采用了( 3 )手法。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2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6.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7.《七步诗》的作者是( 1 )。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8.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1 )”。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9.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3 )。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 )。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 )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2 )”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 )。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14.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3 )。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1 )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1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3 )。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1)红色 (2)花 (3)树叶

19. “海上生明月,( 3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2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1 )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21.诗人杜甫人称( 2 )。

(1)诗仙 (2)诗圣 (3)诗囚 (4)诗鬼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3 )。

(1)春夜景色 (2)夏夜景色 (3)秋夜景色 (4)冬夜景色

23.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 2 )。

(1)推 (2)敲 (3)扣 (4)拉

三、好好回忆,你能找准朋友吗?用线连连。

1.连一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2.连一连

《望庐山瀑布》 高 适 劝君更尽一杯酒

《元 日 》 王安石 小荷才露尖尖角

《乐游原 》 李 白 夕阳无限好

《石灰吟 》 杨万里 沙暖睡鸳鸯

《小池 》 于 谦 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 凉州词》 杜 甫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送元二使安西 》 苏 轼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别董大》 李商隐 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 王 维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惠崇《春江晚景 》 王之涣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古诗运用:请根据下列情境填上恰当的,蕴含哲理的诗句。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 》一诗。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10.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1.老师,您对我们的教诲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呐。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三
《经典有哲理的诗句》

不是一非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8-3-15 14:3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问者: 136756405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最佳答案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

诚然,“沉舟”“病树”是常有的事。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可以引申为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让我们的心中永远留住这春天的美景,念念向善、念念向生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四
《古诗欣赏答题指导 (1)》

古诗欣赏答题指导(岑)

古诗的主要类别(从内容上分类)

1.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4.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5.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自

己的高洁品质。

下面从中考题型上分类解析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

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五
《古诗》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六
《默写诗句》

七年级上默写诗句一

,行舟绿水前。

,江春入旧年。

,铜雀春深锁二乔。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雪却输梅一段香。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寒食东风御柳斜。

,楼台倒影入池塘。

16. , 冷露无声湿桂花。

17.

万家有力忧乐到心头。白铁无辜铸佞臣。

21.

22.

,吹面不寒杨柳风。

24.

,,听取蛙声一片。

遍引诗情到碧霄。

,不亦乐乎?

,可以为师矣。

,思而不学则殆。

,何有于我哉!

,其不善而改之!

,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37.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二.理解性默写

28.《古代寓言二则》中,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人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考

虑这种变化,才不会做傻事的诗

句: , , , 。

29.《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的浩大水势的诗

句 ,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

物,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 , 。

30.《赤壁》中以两位美女德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军事的重大影响的诗

句 , 。

31.《浣溪沙》中体现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老而无力的观点

的否弃的诗句 ? , 。

32.《十五夜望月》中展现出一片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诗

句 , 。

33.《水调歌头》中,作者渗入了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了睿智的人生哲理,达

到了人与宇宙,自然,社会的高度契合的诗句 , 。

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 , 。

34.《三峡》中,把三峡与快马相比而突出水流的湍急的诗

句 , 。

35.《三峡》中,巧用渔夫的话语来总结全文的诗

句 , 。

3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湿润,

舒适和清新之感的诗句 , 。

37.《西江月》中,从视觉,嗅觉,听觉来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的诗

句 , 。 , 。

38.《秋词》中,一反前悲秋的感叹,为我们描绘出一副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

图景的诗句 , 。

39.在《论语》八则中,深刻的阐述了学与思之间的关系的诗

句 , 。表达了选取长处来学,以其短处为鉴戒的

诗句 , 。强调学习上的态度的诗

句 , , 。

40.蒲松龄的《狼》中,以评论为主,直抒胸臆,点明主题的诗

句 , , ? 。

4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奇特的想象,深邃的意境,抒

发了对朋友的关切的诗句 , 。

三.迁移运用性默写

1.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有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

写了一副:春风送暖,旭日初升的画面,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也有一句诗的

意思于此相同,是 , 。

2.李白的《静夜思》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写的一副冰冷月光如

同白霜一般洒满地面的场景,同样,在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也有类似的一

句 , 。

3.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论语》中,也有一句

与此句话中前面一句句意相同的,是 , 。

4.在沈复的《幼时记趣》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的乐趣无穷,请写出描写作者神

游山林时,心中无限愉快的诗句来 , 。

5.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一些话语来指明方向,其中,如果是谈论学习和思考的

关系,那么,应该用《论语》中的,。如果要说明到处有老师,到处有可学的知

识,那么应该用《论语》中的 , 。告诉我们教育

学生的方法 , , 。

6.茫茫宇宙,星河灿烂,宇宙的浩瀚与璀璨,我们在《迢迢牵牛星》中也可以感

受到,是 , 。

7.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8.春冬之时三峡水清的句子是: , 。

9.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情景的句子是: ,

10.最能表现三峡夏季时水流之快的句子是: ,

11.《论语六则》中,表示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句子是:

12.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 , 。

13.《三峡》中直接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

14.《三峡》中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

15.《三峡》中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

16.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临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17.《三峡》中郦道元用“ , ”的语句比

喻夏水的急速,引用渔者之歌“ , ”

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七年级上默写诗句二

1.客路青山外,2.潮平两岸阔,

3.海日生残夜,4.乡书何处达,。

5.折戟沉沙铁未销,。6.东风不与周郎便,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8.青女素娥俱耐冷,9.梅雪争春未肯降,

10.梅须逊雪三分白,等闲识得东风面

12.天上的风雨来了,。13.心中的风雨来了,

14.这是你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15.成功的花,!,

,。

20.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2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2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24.中庭地白树栖鸦

25.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

26.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有力忧乐到心头。2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8.海纳百川, 。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七
《古诗鉴赏》

导引 规律技巧

一、古诗鉴赏的复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学习掌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为文学鉴赏奠定基础。为此,要认真学好课本选录的诗词佳作,仔细听取老师的分析讲解。

第二,要努力拓展知识面,选取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进行阅读、分析、背诵,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养。

第三,要结合作者、时代背景从整体上去分析把握诗词的词语、句子、内容和艺术特色,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

二、古诗鉴赏题,大体上可归纳出六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动与静等。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6)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注

法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

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2005年天津卷“望”字的作用、湖南卷“望”字的作用。

第六种模式: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示例:2005年福建卷第10题第(1)问,你认为哪句更妙?2005年上海卷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七种模式:对比鉴赏式

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出现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提问变体: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先对诗词相关原句作一解释,找到题眼;再列出几条作答。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

答题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题第③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本词句抒发不被理解的感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陆游诗则表达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链接·思考

古典诗歌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鉴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古典诗歌从内容上一般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感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写景抒情诗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浑壮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田园风景。然而作者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展示这些客体形象,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旦摄入诗人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一般说来,写景抒情诗多通过客体形象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或对个人生活的感伤等,这种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人形象就是诗的主体形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通过对三月烟花、碧空尽处孤帆等客体形象的描写,让人从中感受到依依不舍的愁绪和思念,塑造成出一个伫立江边,极目远送,久久不肯离去的主体形象,从而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友情。

咏物言志诗主要通过细致描摹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咏蝶、咏蝉、咏蜂,有咏松、咏梅、咏莲„„或赞叹,或讽刺,或寄寓美好愿望,或表达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哲理。阅读时不仅要把握主客体形象,更要弄清楚主客体之间形神方面的相似之处。如:“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诗描写了一丛丛菊花绕着房屋开放,满院秋菊,叫人觉得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里了。对赏花入迷、留

连往返的诗人的描写和“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质的赞美和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品格特征。

边塞征战诗是唐宋时期较为盛行的优秀诗歌,多通过描写边塞奇异风光、艰苦战争、壮烈牺牲等客体形象,表达作者报效国家的热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感叹,或对连年征战、背景离乡的怨恨。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头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这首诗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一幅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通过“雪后海风寒”这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行军的环境气氛,用“横笛遍吹《行路难》”一句,间接写出了行军的艰苦,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悲壮的境界当中。尤其是通过一个回首看的动作描写,含蓄写出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寓情于景,情在景中。诗中抒发的既是“征人三十万”的感情,更是诗人自己的感情。

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样的诗称为即事感怀诗。这类诗的客体形象就是所写之事,鉴赏时必须找出诗中所写之事与作者情怀即主体形象间的结合点,以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类诗歌,重在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如:“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诗人通过山中问答这一小事的叙述,描绘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其自然、宁静、闲适令人沉醉。而后面的议论流露出诗人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表现了他酷爱自由、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情感,主客体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

怀古咏史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历史遗迹等描写,借以表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阅读此类诗歌,首先要弄清史实、史迹、典故等,即了解客体形象,然后深入理解这一史实给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然后进一步把握主体形象。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古之幽情,一定有触发感慨的媒介,这个媒介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因素与史实相吻合而产生的思想感情的碰撞。诗人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写出某一道理,或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起来,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达到讽谕目的,更多地是借助历史中的一些影子,借题发挥,“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凉意袭人的潮声中写,朦胧的月色下,尤显出故园的荒凉败落。山水明月犹在,而繁华富贵俱无。作者通过客体形象石头城古迹的描写生动地烘托出一个感伤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主体形象。鉴赏的关键是要了解石头城即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这一史实,了解六朝悲恨相续的史实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进而悟出作者的感慨。

链接·拓展

解答古诗鉴赏题几种常见的方法

1.译句法

简单地说,就是寻着诗脉,再现诗意。“怎么样”“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在考诗意,这就要求考生理清诗词内在的情感线和层次,勾勒出意境。解读关键词,词不能离句;解读某句,句不能离篇。

例如2005年全国卷,阅读刘攽的《雨后池上》,回答问题:“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答案为: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影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分述,实际是对诗的一、二句的翻译),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总结)。

2.摘录法

对分析诗的语言(关键词)、形象(意境)之类的内容,着眼于整个诗词,不能将全诗平铺直译,只能摘录关键词点缀在语言中,要尽量“借用”诗中词语。这样不仅扣合诗文,而且给人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之感,从而增强内容分析的可信度。

例如2004年全国卷,阅读张籍的《秋思》,回答问题: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

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案为:“寻常”的细节是“临发又开封”。“开”是动词,很传神。“家书”即将发出,又打开信封补写,是因为有“说不尽”的“万意重”,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或深切的思念)。

3.程式法

对评价性的分析语言,一要注意表意的准确,文从字顺,合乎语法,不出现语病;二要注意一气呵成,前勾后联,合乎逻辑,不出现思维的混乱。日常学习中,可以收集一些常用的语句表达格式,答题时加以运用,使行文的语体色彩显得庄重典雅,表述也自然流畅。 如:生动地勾画出了„„神态、充分寄寓了„„之情、把„„突显出来、再现(组成)了„„的画面、传神地表现了„„的内容、借„„抒写了„„、浓烈地渲染了„„气氛、深刻地突出了„„主题、塑造了„„艺术形象、深沉地表达了„„感慨、传达出了„„生活态度等等。

4.术语法

对表意不准、失之偏颇的考生来说,语言上表现的无奈实际上是古诗词阅读功底浅薄的反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形在“表达技巧”和“语言分析”题中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熟悉诗歌的欣赏套路,还应当理解、积累、运用常用术语,以之替代自己的幼稚语言。 例如2005年全国卷,阅读李华《春行即兴》,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为: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花有鸟,有树有山,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链接·提示

1.正确理解是准确鉴赏的前提和保证。鉴赏古诗,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掌握诗的主要意思,理解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情态?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感受?等等。读不懂这些,便无从鉴赏。例如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便要能理解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江南夏季雨景,能理解诗的第三句点明了诗题,呼应了上文,能理解第四句则用“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将诗人焦躁而失望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只有读懂这些以后,才能展开正确鉴赏。

2.要结合作者、时代背景从整体上去分析,把握诗词的词语、句子、内容和艺术特色,并能扣题作答,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答案,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答非所问,杂乱无章。

3.还需注意题目、内容的前后提示,这往往是解题的重要因素。例如读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的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时,如不注意试题对“散丝”的注: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就很难理解“散丝”的含义,就无法准确进行鉴赏。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八
《《寸金难买寸光阴》资料: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寸金难买寸光阴》资料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5.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7.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8.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1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11.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王世贞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13.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14.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文嘉《昨日歌》15.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16.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名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汉乐府《长歌行》18.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1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九
《古诗》

一年级

静夜思

( 唐)李白

床 前 看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山 月,低 头 思 故 乡。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李白 (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天)

村居

(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

所见

(清)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夏天)

(《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天)

《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杨万里 (1127—1206),字挺秀,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所见》和《小池》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二年级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天)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

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杜牧:唐代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坐:因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描写春天的诗:《草》、《宿新市徐公店》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16岁时作的。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全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天)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杜甫被称“诗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篇十
《语文古诗鉴赏文档》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

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

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这首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试对诗所吟咏某某形象作简要分析,试分析诗人主人公的形象。

解答分析:①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③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①首先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 ②进而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分析古诗的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分析意境应该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解答步骤: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注意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语言力求优美。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的具体。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

蒸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①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

氛?

答案:

②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

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用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解答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

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

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

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

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感叹岁月流逝的诗句 感叹容颜老去的诗句 感叹岁月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感叹老了一岁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594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