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杜甫还有哪些诗

杜甫还有哪些诗

2016-01-22 09:49: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一《杜甫的诗与情感》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杜甫还有哪些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一
《杜甫的诗与情感》

杜甫的情感世界探索

杜诗虽然突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对黎民百姓的关切、对国家命

运的担忧之情,但杜甫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他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

而且他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杜甫有着对人生的热爱与憧憬之情。年轻的杜甫胸怀大志、积极

进取、乐观自信。二十五岁时,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的

他,登上巍峨秀丽的泰山,高声吟唱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字字洋溢着杜甫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也蕴含了他的豪迈旷情和远大抱负。可

见,杜甫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憔悴者,他有着远大的抱

负,对前程充满希望,渴望建功立业!

杜甫有着深切的建功立业之情。他在仕途失意,弃官入蜀之后,

吟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以松柏长青象征武侯英名长存,以自然之恒

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可变相对照。杜甫仰慕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忠贞之心和不朽业绩。当时安史之乱未平,国难仍殷,杜甫拥有强烈

的报国之情,却报国无门,心痛不已!可见,年近半百的他依然想建

功立业,平乱报国!

杜甫有着对大自然的极度喜爱之情。五十一岁的杜甫,在春暖花

开之时,独步江畔,高兴地唱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技

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细细品读,好像就能

嗅到浓郁的花香、看到翩翩起舞的彩蝶、听到黄莺动听的歌声。春花

之美和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跃然纸上,生动怡人。从此诗可见子美清

狂野逸之态、轻松愉悦之情。固然可见杜甫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杜甫有着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之情。公元七百六十六年,战乱频繁,

民无定所。在秋风萧飒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的菊花开放,这无限的秋景引发了杜甫的伤心之泪,他把对

家乡的思念和爱都寄托在一艘小船上。深秋时节,寒意逼人,白帝城

上的暮色中人们还在忙着洗布帛,赶制寒衣,由此透露出游子无衣的

凄凉之感,令人唏嘘不已。此时漂泊异乡的杜甫,思念家乡、思念亲

人。

杜甫有着对人生孤寂、身世飘零和体弱多病的无奈之情。杜甫晚

年在夔州,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且体弱多病,不禁满怀愁绪。逢

重阳节,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景激起了身世飘零的感慨:“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

诗给人的是一种宁静的凄凉、空旷的惆怅、孤独的忧伤。但也能品味

出一种悲壮感,看到一种壮心不已的意境。杜甫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

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

抒发了杜甫年迈多病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杜甫有着对妻子、儿女的至真至爱之情。公元七百五十六年,杜

甫困居长安,夜里望月思家: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中女儿尚小,不知想念父亲,也不知母亲看月意何在;家中的

妻子独自望月,云鬓湿了、玉臂寒了而不知。可见,妻子深夜在闺中

伫立之久、思念之切,忘情之至。夜里杜甫和妻子各自望着月亮而深

含泪水,我们在他们的眼泪中看到了杜甫深沉的爱情。在离乱中,杜

甫依然对妻子家小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深婉动人。

杜甫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公元七百五十九年,杜甫弃官,携家

流寓秦州,最笃于兄弟情谊的杜甫在凄清孤寂的秋夜吟道: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戍鼓声犹在耳旁,接着传来孤雁哀鸣,不禁牵动诗人思弟之情,

一字一咽,字字血泪。乱后家乡阻隔,音讯不通,望月愈久,思弟之

情愈切。家已不存,兄弟们生死难卜, 怀念弟兄,感慨万端。悲切

中可见杜甫对兄弟的关切和深情,感人至极。

杜甫有着真挚的友情。天宝三载,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识,相约

同游梁宋;天宝四载,他们又同游齐赵,驰马射猎,赋诗论文,相爱

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相别,写了《赠李白》予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

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乾元二年

(759)秋,杜甫流寓秦州,他思念李白,写下了《梦李白二首》,语

言凄惨,忧思深重。尤其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

君,情亲见君意"等句,情深意切,真切感人,既表达了他为李白牵

肠挂肚的情景,又说明了他们之间友谊的深厚。《诗论》云:"真朋友

必无假性情。通性情者诗也,诗至《梦李白》二首,真极矣!非子美

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当也。

杜甫有着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乱中黎民疾苦的关切之情。天宝以

后,唐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

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

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杜甫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痛

吟道: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

直上干云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末已。„„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诗中字字含泪,句句含血,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

杜甫有着对民众生活的关心和担忧之情。上元二年(761)秋,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于是吟唱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重情的字句,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豪情。可见杜甫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

从杜甫的一生的情感可知,杜甫的情感是丰富而又深沉的。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亲人朋友,杜甫都是一个情种;不论是对黎民百姓,还是对江山社稷,杜甫还是一个情种。杜甫一生好像都尽最大努力去付出,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部倾注于自己的感情。可能正因为这样,杜甫才过早地苍老了,给世人留下一个憔悴的身影。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二
《杜甫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杜甫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2011-2-12

杜甫在艺术上取得具有开创性的巨大成就,为了更好地说明杜诗的艺术成就,我们把杜诗大致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来讲。

一、杜甫的叙事诗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晚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

》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

。故当时号为„诗史‟”。《新唐书·文艺传·杜甫传赞》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他用诗记叙了安史之乱中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反映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种种苦难,而且能以生动、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正如杨义所说:“杜诗的一大本事

,就是把敏锐深刻的诗性直觉,投入历史事件和社会情境之中,把事件和情境点化为审美意象,从中体验着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天道运行的法则。”(《李杜诗学》下编)。

杜甫的诗描写了具体的情景,包括当时的氛围和人的感情,比单纯的提供历史事件的史料,更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如前面提到的《

哀江头》、《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等。这些诗不但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而且比历史事件更为具体生动、感人。杜甫的诗,因为具有“诗史”的特质,所以在叙事诗创作中的成就最值得注意。为了适应内容的要求,杜甫的叙事诗多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

1.善于铺陈,高度概括。

元稹谈到杜甫诗的艺术时说杜甫善于“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甫诗中用赋法之处很多,但杜甫的“铺陈”,很注意对现实生活作艺术的概括,善于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浓缩在一些场面中或个别人物形象上。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十个字,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洗兵马》中:“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描写兵荒马乱中,家人相逢的场面,虽然写的只是杜甫一家的遭遇,却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悲惨命运。《兵车行》,写的是“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但众多行人的不幸也显示无余。《新婚别》中写的是一个征人妻的痛苦,却集中了安史之乱中无数青年夫妻生离死别的遭遇。

2、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

《北征》是杜甫的名作,他在诗中回忆自己由凤翔到鄜州省家一路上所见所感,诗中写到家的情景: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这一段描写相当细腻,通过妻子的“衣百结”,儿女的“垢腻脚不袜”“补绽才过膝”以及补丁上颠倒错乱的图案这些细节,形象地反映了战乱中民不卿生、穷困潦倒之象。

《丹青引》写曹霸的才高运蹇,为了表现曹霸绘画的高超本领,杜甫选择了曹霸为功臣画像的细节:“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精到的细节描写,淡化的是故事性,加强的是真实性。

3、抒情色彩浓郁。

杜甫的许多叙事诗,他是当作抒情诗来写的。杜甫是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他无法不把自己的爱、恨、同情、怜悯倾注在所描写的事件,所刻划的人物形象上。如《丹青引》中:“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对曹霸的怀奇才而不为世所用,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羌村三首》中,写道自己回到家里后,父老们来慰问,说起世道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肺腑之语,句句动人,写尽了动乱年代中诗人对普通老农的体贴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无家别》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也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抒情诗。诗中以一个当兵的农民的口吻自叙道:“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养,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当他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中时,才知道老母早已病死,当他再一次被征召入伍时,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告别的人!因此他悲愤地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读到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之动容!

二、杜甫的抒情诗

杜甫抒情诗的数量比叙事诗多,在形式上,有五七言古体,但更多的是近体。杜甫抒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情景交融。

被人推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流寓夔州后的作品。夔州在长江边,诗中写到的风急、猿啸、鸟飞、木落、江水流逝,都是眼前之景,但是在这些景物之中

,深深地溶进了作者的时局之叹、身世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落木”前面冠以“无边”,在“长江”前面加上“不尽”,又用“萧萧”、“滚滚”两个象声词分别形容落叶声、流水声,这就使登高所见的秋景,十分寥廓、声色俱现,而在景物中,显然寄寓着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自己一生事功的失望、对漂泊四方、寄食于人而又年迈体弱处境的无奈。所以,诗的颈联用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他此时感受到的“八可悲”:“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惨淡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鹤林玉露》)尾联“艰难苦恨”四字,无限沉痛。此诗人称“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他滞留夔州期间,还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秋兴八首》,以下是第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看到的是江峡秋色,引起的是故园之思。他正因眼前开放的丛菊,想起不得不滞留夔州两载的辛酸,耳边传来暮砧之声,又给异乡游子带来更浓郁的乡思。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景物的描写中,处处有诗人跳动的激情。

2、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

杜甫叙事诗的抒情色彩很浓郁,这一点已见前述。而在他的抒情诗中,也往往情事结合,如《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怀》、《

秦州杂诗》、《八哀诗》等,因为叙事和抒情的结合,突出了作品的时代色彩。在杜甫的抒情诗中,抒情还往往和议论相结合,特别是在近体诗中。沈德潜说:“读(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不废议论,不弃藻绘,笼盖宇宙,铿戛韶钧;而横纵出没中,复含酝藉微远之致;目为大成,非虚语也。”(《说诗晬语》上)杜甫的议论“带情韵而行”,如《诸将》中:“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讽刺了诸将的只能坐享太平,不能为国分忧;《登楼》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上句对社稷稳固充满了信心,下句警告入侵的吐蕃军队,你们必败无疑。《

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又寄万分感慨于笔端。

3、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复。

杜甫的抒情诗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喜悦种种复杂的感情。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梓州时,突然听到叛将史朝义自缢,其部下归降唐军的消息时,惊喜欲狂,冲口而出的,情绪虽非常热烈,但起伏跌宕有致。先写自己初闻时涕泪挥洒,继而看到共患难的妻子也扫去了愁云,于是更加欣喜若狂,要高歌、要酣饮,接着马上作起了回家乡的打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用“即”、“便”、“从”、“穿”、“下”“向”几个副词、介词、动词连接起来,表达了作者似箭的归心。这首诗一气流注,惊喜溢于字外,人称老杜“生平第一快诗”(《读杜心解》),但是又转宕自如,以曲取势,曲折如意。

《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在诗的第一段,诗人自述平生的理想是“窃比稷与契”,感叹岁月蹉跎:“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但纵使命运对自己这样不公,还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并不是没想过要远离尘俗,过“萧洒送日月”的日子

,只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无法改变自己的初衷啊!仅仅这第一段,就回旋往复,百转千折,使人感受到杜甫那种仁者的情怀

三、杜甫的艺术造诣

杜甫诗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很高,在叙事诗中,他注意语言的个性化,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运用不同的语言,刻划人物的形象。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多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揭示诗歌的主旨、塑造人物的形象,其中《潼关吏》中的对话: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这一段对话,双方神情毕现。诗中的“我”,对潼关的安危极其关心,“修关还备胡”?透露了心情之急切。而关吏的答话表现出他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兴致勃勃地邀“我”四处查看,边看边指点关隘的险要,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关吏的这八句话,浦起龙评为“神情声口俱活”(《读杜心解》)。而“我”的嘱咐,则表现了诗人思虑的精深。

杜甫诗中大量地引用俗语,造成亲切感、真实感,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新婚别》中“免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都很附合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口吻。元稹《酬李甫见赠》诗云:“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高度评价了杜甫诗运用口语、俗语、使诗歌更接近生活的表现手法。但杜甫又十分注意诗句的锤炼,他善于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用到恰当的地方。如《夏日李公见访》中:“墙头过浊醪”的“过”字,写出了杜甫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写出了因贫困而陋屋低矮的情景。他不但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泼起来,还善于用副词使诗富于转折变化,如“自”字的用法;“归来始自怜”、“

孤云无自心”、“暗飞萤自照”、“立国自有疆”等,增加了句子的表现力。杜甫重视炼字,他说:“新诗改罢自长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正是这种自觉地追求,使他在诗歌语言艺术上达到巨大的成功。所以皮日休说杜诗“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正如唐人元稹所说:“上薄风雅

,下该沈宋,言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也如宋人王安石所言:“至于子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

,有淡泊简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杜诗镜铨》附录三)

杜甫转益多师、集众人之所长而成一家之独特风格,风格既统一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三
《论杜甫的诗风》

论杜甫诗的风格

如果唐代文学是文学史的一座高峰的话,那么李杜则是盛唐文学的最高代表,比起李白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杜甫则是沉郁顿挫,感情基调则是充满悲慨,杜甫相对于李白的人生遭遇,更多了一些灰色的空间。在漫长的唐诗发展过程中,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他的出现使七律诗的格局出现了绝无仅有的高峰。 杜甫被后人称为“史诗”,是因为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他的诗中都有反映,正所谓“文学来源于生活”。的确,无论是困居长安的十载有余,还是经历了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亦或是晚年的漂泊。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杜甫对待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新的理解。他命运多舛,想辅佐君王,却又郁郁不得志,动乱的背景下,他的感情尤其敏感,诗中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变得低回起伏。正像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的那样,“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把自己的悲痛变成了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忧思,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是杜甫第一次游览齐鲁时所作的,当时年轻气盛的杜甫怀揣对未来仕途的美好憧憬,拥有“登泰山顶小天下”之意。豪情万丈与杜甫后来的风格有较大的改变。诗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昏晓”这一意象引入时间的变化。言泰山的造化之工,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此时的杜甫可以说在泰山的激发下生成对人生、社会的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他三十三岁时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诚然,在他的诗中亦有十多首写给李白的诗篇,特别是听到李白获罪流放夜郎时写的几首更是真挚感人。《梦李白》二首更是被仇兆鳌誉为“千古交情,唯此为至。”“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梦李白》,然而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遇赦放还,但是远在秦州的杜甫却不知道,只听到流放途中落水而死等传闻,因而忧心而焚,结想成梦。诗中直白的表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想念。风格以情显示主旨。而《梦李白》其二中杜甫则为李白一抒壮志难酬,抱负成空的愤恨之情,表明了杜甫的对这位“敏捷诗千首”的挚友的深刻理解及对其困顿潦倒的叹息愤慨。其实这也是杜甫的一生的真实写照,而我个人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则是推崇备至,在那个年代不是谁能驾驭的年代,杜甫用自己的才气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天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诗歌。 “十载长安,历尽辛酸。”杜甫怀揣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到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到长安,献赋尚书,希求涉引,但都落空。“卖药都市,寄食朋友。”《上三大礼赋表》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动乱的社会让杜甫在《兵车行》中一改此前在酬赠,游记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疾苦无关痛痒的描述,第一次直接站出来代人民疾呼,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因而这也可视为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光辉的起点。“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以讽刺的手法表达,抨击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战争策。而“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

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令读者感伤于凄厉哀怨的氛围中,充满同情之意。在《兵车行》中杜甫以七言为主而参以三,五,十字句,音调徐疾变化,顿挫有节,又多用口语,继承了乐府形式灵活的特点,同时也杜诗后来沉郁顿挫的诗风开了一个好头。即使十载长安令杜甫历尽辛酸,但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颠沛心酸的生活力未曾衰退,反而更加的强烈了。唐玄宗时朝廷四方用兵,尤以对南诏及吐番两地为甚。将领为求封赏常滥行杀戮,冒功领赏,致令兵祸殃及无辜,干戈涂灵。杜甫在《前出塞》中亦有所指“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启在多杀伤。”杜甫对此种暴行提出了尖锐的,也让杜甫把天宝后期的动乱的景象描写的深刻且真实。

安史之乱后,杜甫落入了叛军的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在陷落的长安,他更是写出了许多忠君恋阙的千古民作。如《春望》这首诗将战乱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充满了沉郁悲凉。司马光评此诗曰“近世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则让此诗的感情基调变得悲从中来。在“潜行曲江”时不能不感叹唏嘘。“人生有情泪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是杜甫在动乱时的心声,恐怕也是经历了安史之乱所有文人的共同感触。

杜甫的晚年较之年轻时的经历,相对而言安定很多。而他也终于弃官,携家眷入蜀,开始了晚年的漂泊西南的生活。这期间他的风格则完全是沉郁顿挫。“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直接抒情,所谓文章,官职,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而自己对一生的最真实的体验,却是无穷的磨难和孤苦。无限的悲凉,感慨至为复杂,在《秋兴八首》中杜甫将律诗写的登峰造极。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是外族入侵,战争任然不断。“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自然流畅。整首诗给人压抑,凄凉的感受。杜甫对此生的总结和感慨,漂泊和孤独的生活,无端的销蚀了自己的生命,使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至尾声突然觉得一个很鲜活的杜甫就在我的面前,他的才气深深的吸引着我,似乎我看到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了,也许自古诗人多悲凉吧,但是杜甫则把这种悲凉发挥到极致。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四
《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届汉语言文学 李庆河

【内容提要】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由于他的忧伤和痛苦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取得深刻的联系,因此在他的诗中,真实地反映着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而被称为“诗史”。

【关键词】 杜甫 诗歌反映现实 思想内容

一.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首先是表现在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不仅是看到、而且和人民一同经受着战乱、饥饿、寒冷,因此他能够以中国古代诗人从来没有达到的深度,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种压迫和苦难。特别可贵的是,诗人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在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岁晏行》中,他这样写道:“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指人民)杼柚茅茨空。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又写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诗人又更进一步地把阶级对立这一本质现象,用鲜明而凝炼的诗歌语言凸现在人们的面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又成为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他的笔锋,一直伸向最高统治者。在《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进前丞相嗔”,他以非常出色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骄宠下,杨氏姊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枯棕》中,“伤时苦军阀,一物官尽取”,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造成处处卖儿鬻女来缴纳租庸的凄惨景象。不仅如此,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的抨击。在《洗兵马》中,“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他指斥李辅国等一群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残杀人民;在《潼关吏》、《诸将五首》等诗中,他又嘲笑唐军将领的庸懦无能;在《释闷》等诗中,他更对唐代宗的昏庸怯懦和宦官程元振的专权祸国作了谴责和讽刺。……

再看诗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恰好与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总是怀着满腔热情去歌颂人民、赞美人民。在《负薪行》中,他歌颂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和峡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问那些鄙视他们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使得此有昭君村?”在这样反问的同时,诗人更在诗中表现出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

诗人不仅歌颂人民,而且还对人民表现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当他离开壤西草堂时,已经把居住的草堂让给吴姓亲戚,但心里还惦念着一个住在草堂邻近的贫苦妇人,于是便写诗给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认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

在杜甫的作品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占有很大的数量。这又是和诗人关怀人民的痛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天宝年间,唐代专制当局屡次用兵吐蕃,造成人民沉重的军役负担,因此诗人从较早的作品开始,就为人民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又说:“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统治者向外征伐,曾在天宝十载(751)征南诏的战役中遭到大败,杨国忠一面掩瞒事实,一面征兵再战,便派御史分道捕人,押送军所,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的凄惨景象,诗人把这一切曾集中地表现在《兵车行》一诗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道上干云宵。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巳。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在唐代,给人民带来苦难最深的,还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所引起的各种内乱外患。历次战乱,造成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状。这种情形在杜甫的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诗人曾经从多方面为我们描画出那个充满了人民的血和泪的时代,这就是:

“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征夫》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垂老别》

特别可贵的是: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加尖锐。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尤少,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的手段,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还没有成年的“中男”,以至年老妇人都一齐强征入伍或服役。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表现得最是集中、最是深刻: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者,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勇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除安史之乱外,唐代地方军阀的叛乱,吐蕃、回纥的入侵,这许多战乱给人民所带来的灾害,也无不在诗人的作品里得到反映。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诗中揭露出“官军”原是和敌军一样地残害人民:

“殿前兵马虽骁雄,从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三绝句》之三

由于杜甫看到人民在战乱中所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好让人民能够过太平的劳动生活。他在诗中,不断地喊出了这个代表着当时人民愿望的呼声:“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直到诗人老年,也一直没有停歇过这样的呼喊。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不是一味反对战争。当安禄山率领胡兵,践踏着祖国的土地,在这个大敌当前的时候,诗人一方面看到人民在官吏的横暴下被强征入伍,情形十分悲惨;但另一方面他又怀着沉痛的矛盾心情,在《新婚别》等诗中,劝人民去从军,平息这一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祸害的叛乱。

正是因为诗人对人民怀着这样深厚的感情,因此,当他听到有人建议唐代宗迁都洛阳,取其地势险固,他却表示反对,认为只要减少对人民的剥削,实行良好的政治,天下就能安宁;所谓“盗贼”,其实是逼得无路可走的人民。这就是他在《有感五首》中所表现出来的光辉思想:“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二.反映时事的诗,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还有另一类诗就是反映时事的诗,在诗人的作品中,一贯地表现着对政治的深切关怀,还在安史之乱前夕,当诗人看到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级日益走向腐化时,就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了:“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像这样一类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诗人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数量,这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是显得非常突出的。

因此,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的手段。如在《塞芦子》中,他为芦子关的疏于防守深感焦虑,指出它在军事上的利害得失;在《悲青坂》中,他殷切地希望唐军不要仓卒出战,要等时机举行反攻;由于诗人一直没有机会在政治上实践自己的抱负,在左拾遗任上,他的直言肯谏,反遭到皇帝的疏远;因此,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只好常常寄托在朋友的身上。当他送严武入朝时,在诗中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有时,沉重的生活把诗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是生活上稍微得一些安逸,诗人也曾经出现过一些消极遁世的念头,甚至还冒出过一点道家或佛家思想,如“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愿闻第一义,迴向天地初”等等,但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瞬,从诗人的琴弦上经常弹出来的总是忧国忧时的深沉音调。

正是由于诗人对祖国爱得深,所以当国家残破时也就痛得深,写出来的诗也就特别感人: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当破碎的祖国一旦出现了山河复整的气象,于是,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又写出了以欢乐而感人的诗,被称为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一气贯注,奔流直下,不仅是从它的每一个形象里奔跳出喜悦的感情,而且它的每一个音节都像春天的旋舞曲似的飞转着轻快的旋律。 把艺术和政治高度结合在一起的杜甫,他那渗透于一切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不仅经常被国家大事所吸引、所激发,而且自然界的花飞雨落也无不挑动诗人的爱国感情。例如他的《对雨》诗: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在《登楼》一诗中,远大而壮阔的山河景色,更是无限地激起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在这首短短的诗中,诗人把国事多艰的感伤,为国尽忠的宏愿,以及对敌人的仇恨,都一齐交织在一起。

杜甫就是这样为国家、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了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病倒在湘江船上,也没有一刻忘记过多难的祖国。他在最后的一首诗中仍是这样地慨叹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三.其它方面的诗

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非常广阔的诗人。他除写了很多表现重大社会主题的诗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诗。在这些诗中,或感怀、或赠送、或咏物、或题画、或登临、或怀古,都写得非常好,并且闪动诗人自己所独具的风采,同时又能变态万千,不拘一格。如他的怀念李白的诗: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五
《杜甫怀赠李白的诗不少!有的诗题中有李白名字》

!""#年$!月

第!%卷

第&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

89:;<=>9?@A<BA<CD9;E=>F<AGH;IAJK5L9MA=>LMAH<MHIN

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邝健行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香港(

摘要!文章提出此前作者对李白杜甫交游研究的论点!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在上述论点基础上!通

过审视和分析杜甫怀赠李白的一些作品!得出以下结论#"%时人有认为李白和贺知章初会于开元十八九年间!这种说法不能成立$’%李白奉诏入京!不可能在天宝元年$.%李白受玄宗重视!主要由于其不凡文才!不由其它$+%李白诗享盛名!在天宝初入长安之后"

关键词!李白$杜甫$生平$交游中图分类号!3’)*%’’

文献标识码!4

文章编号!"))&"-’+&5’))&6)+"))-/")+

引言

不少)前几年我也对这个问题作过若干思考和探索!写过几篇文章发表!自觉也算讲出一点个人的看法)兹先把往日的意见和思考过程简述一下!作为下文进一步议论时的基础)

我的意见是+李白和杜甫初次会面的时间!应该在玄宗开元二十五.六年’*.*/*./(间!而不是目前的流行说法玄宗天宝三载’*++(或四载’*+&("李.杜开元年间相晤!本是宋人旧说!只是从清代以后!学术界才用目前的流行说法罢了"我注意到当世学者用开元说的很少!好像只有王伯奇先生0他认为李.杜初会时间应为开元二十二年’*.+(的秋冬1.(’$$%&&/2&,,("

我基本上通过杜甫的作品进行论证"论证大概是这样的+

’一(通过对杜甫*赠高式颜$一诗的分析"诗起联云+0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颈联云+0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高式颜是高适的侄子!李.杜.高梁宋之游时和三人在一起!但在开元二十七’*.-(年应括州刺史张守珪之召而离开宋中)0论文&.0酒垆&!杜甫记与高.李梁宋游时的实事!见*遣怀$诗)我通过0昔别&.0老夫&和高式颜的去留年期的分析比对!得出开元间相会的见解)

’二(通过对*赠李白$’二年客东都(一诗的分析)一向以来!学者均认定本诗作于天宝三载!并指起笔0二年客东都&以下八句为杜甫自叙文字!0李侯金闺彦&至末四句才说到李白)我仔细分析!认为首八句不能看成为杜甫0自谓&!首八句的描写对象仍旧是李白)不过首八句种种描述!却与刚刚0赐金放还&的李白实际情况不符)诗中的描述如果挪到开元

杜甫怀赠李白的诗不少!有的诗题中有李白名字而内容同样以李白为主的!有的诗题中有李白名字而内容兼及李白的!有的诗题没有李白名字而诗中提到他的"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谓%凡十四五篇&!"#’$%&"(!数目是对的)郭沫若另外指出%没有提名!但其中一定包含有李白的!无法统计&!’(’$%"))()有无法统计是另一回事!但超过十四五篇!可以断言)不过!本文基本上只以其中四首的一些句子作为主要材料!进行探论和分析)其它各首引述次数较少!随文指点)这四首的句子和题目!依*仇注$先后次序列出如下+

’一(%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卷一*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仇氏以为玄宗天宝四载’*+&(作)

’二(%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卷一*春日忆李白$!仇氏以为天宝五载’*+,(作)

’三(%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卷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仇氏以为肃宗干元二年’*&-(作)

’四(%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卷十六*遣怀$!仇氏以为代宗大历元年’*,,(作)

有关李白和杜甫交游种种!古今谈论研究的人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邝健行’"-.*/(!男!香港人!希腊国立雅典大学哲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香港新亚研究所专任教授及图书馆

馆长7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古希腊原典翻译及注释述论)

第!期邝健行!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

间李白天宝初进长安之前!倒见合适"

#三$对诗中个别和李白初会时有关词语的分析"如%昔游&的’青岁()*少年(!+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宿心(之类!分析之下!颇有助于证明开元间相会的见解,

从李)杜开元二十五)六年间初会的角度切入去论析李)杜之间的问题!有时也能得出另外的看法,我谈到三点-第一!古人.如王安石等$认为杜甫’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两句!流露出杜甫嫉忌对方)贬抑对方之意,此诗多数人和仇兆鳌一样!以为玄宗天宝四载作,实则李)杜既然开元年间已经会面!此诗正是那时的作品,当时杜甫不过二十六七岁!评论识力也许不足!作出和后人定评.如贺知章及以后的人$有距离的说法!不一定不可能,杜甫那时还没有诗名!何来嫉忌而要贬抑/

第二!宋人拿杜甫’重与细论文(句中的’细(字推敲!以为杜甫有讥刺李白诗欠细密的微意,按’论文(是杜甫和高适)李白梁宋之游时的事实!+遣怀&所谓’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写得明白,梁宋之游时杜甫如果二十六七岁!问题便可从其它方向去考虑,杜甫晚年嫌自己当时的诗律不够细.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开元年间的作品他保留得不多0这反映出杜甫那时诗艺仍未臻成熟!某些方面仍欠细密,既然这样!他怎么同时又能够看出李白诗不足的一面/何况他明说李白’壮藻思1!何讥刺之有/论文求细求深入是议论之际应有之义!用一’细(字!不必定暗含讥刺之意的,

第三!杜甫直接论李白诗的作品起码有七首#!$,应该承认-’佳句似阴铿(之评!和其它六首各句论调很不同,其它六首各句用语!如’飘然()’敏捷()’惊风雨()’泣鬼神(等!大抵离不了贺知章天宝初品题的基调,至于阴铿之评!则强调诗风的’清省(和作者的’苦用心(.杜诗所谓’阴何尚清省(和’颇学阴何苦用心($,然而一般说法!+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也是天宝年间作品,这时杜甫年岁已长!诗识已高!诗艺已见成熟!却在差不多同时!对同一诗人说出趋于相反的评语!这是很难理解的,不过如果把阴铿之评看成杜甫诗艺未必高明的’少年日(和贺知章评语未出之前的议论!道理倒是说得通的#%$,

难免使人想到-杜甫下笔’似阴铿(三字时!似乎还未听过贺知章的评语,也就是说!贺知章评语直到开元二十五六年后才流传而为杜甫采纳,另外!写出’飘然()’清新()’俊逸(诸语的+春日忆李白&!天宝四年作,这便表示天宝四年或之前!贺知章评语已为杜甫所知,然则文献资料所载天宝初李白在长安会见贺知章和贺知章评李白诗一事!应该不误,不过学术界也有一种见解!以为开元十八年间李白入长安时!已与贺知章交游0孟棨+本事诗&和王定保+唐摭言&所记李)贺两人相会和贺知章读+蜀道难&后的反应!都发生于此时,贺知章的反应是-’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知章$扬眉谓之.李白$曰-2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3(’($.))*+,-&!$可是我们对杜甫诸作仔细研味后!觉得李)贺二人开元十八)九年间见面!似无可能,因为贺知章如果真的在开元十八)九年间评过李白诗!则开元二十六年前后杜甫下笔时!不容不知0可是他只写出*似阴铿(的句子!这便只能反证贺知章的话!不是这么早说的,

再就杜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前四句察看,前两句写贺知章号李白为谪仙人,这回事发生在天宝初李白进京后!不容置疑,因为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序&说得明白-*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长安紫极宫(一词对年份作出4了规限,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二年三月!改天下诸州郡玄元皇帝庙为紫极宫,长安紫极宫不是西京的太清宫!而是京兆府的紫极宫!近代学者已作说明

’.$.))*%/0%,0))*++&+0++&!$

,然则这回见面!当在天宝二年三月以

后,杜甫在写了谪仙人之事后!转笔称许李白诗!誉为*惊风雨()*泣鬼神(,从行文的次序推敲!似乎表示六字赞语是在*呼尔谪仙人(之后才冒现!也就是在天宝初才冒现,

.二$关于李白哪一年奉诏入京!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为天宝元年.(!1$秋天!一为天宝二年.(!+$秋天,主二年说的詹瑛先生认为吴筠在元年五月后才奉诏进京,要说到了长安以后便推荐李白!再由朝廷下诏征召李白!而李白即在是年秋天入京!时间上过于急促!应该办不来0因为这起码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足够’,$.))*+&-+($,詹先生因此将李白入京事系在天宝二年!离京则为天宝四载春,主元年的一向是主流见解,郁贤皓先生曾就詹瑛先生的说法作过论述和质疑,他论证吴筠和李白根本不可能在天宝初*同隐剡中(!也根本不存在吴筠荐李白于朝的事实’/2$.))*&%-(.$

以下在旧有意见的基础上!尝试再从杜甫诗去观察和讨论李白生平事迹中其它一些问题,以下准备分三点讲-.一$杜甫给李白诗的评语是-’似阴铿()’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俊逸()’一斗诗百篇()’才兼鲍照()’惊风雨()’泣鬼神()’敏捷()’壮藻思(,自’无敌(以下!基调确与贺知章’谪仙人(和’泣.泣或作哭$鬼神(说法相近#&$!只有’似阴铿(例外,这

,此外!如果说李白迟至天宝四载才离长安!那便

跟天宝三载春夏之际李白到洛阳和杜甫相会的史实有所抵牾’($0而李)杜天宝三载相会是大家公认的史实,

李)杜两人天宝三载春夏间洛阳相会如果确是事实!则詹瑛先生的说法自然不易站住脚,问题是-李)杜两人这番相会和接下来的梁宋之游!不见得是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那时的事实!这便仍然给二年说者留下回旋坚持的空间"李白离长安后是见过杜甫的!那是在东鲁!时当天宝四五载之际"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细味)序$中&一见余(的&一(字!当是李*贺二人在长安的第一次会面!而且看来会是李白到长安不久后的事’)本事诗$谓&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贺知章往访+)唐摭言$谓&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往谒贺知章+二书用&初(用&始(字!对时间有所提示’果真这样!便会引致我们这样思考%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明言入京时当秋天!所谓&黄鸡啄黍秋正肥(’黄锡珪)李太白年谱$说是八九月间事’从诗中描写物候的文字看!时间似乎只会更早些!不会更迟些’题目中的&南陵(!不管在今安徽或今山东!从那里出发到长安!需时不致超过三个月’郁贤皓先生谓李白)侍从游宿温泉宫作$作于是年深秋$%"&,’’()#*

+,-

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对主李白天宝元年入京说的人难辩解些!对主李白天宝二年入京说的人易辩解些’

这里还可以作一点补充%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天宝初%五府交辟%不求闻达&亦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上皇闻而悦之%召入禁掖&

李白在文章中自述经历’&天宝初/如果指天宝元年!最初&五府交辟/!不免要经历一些时日!然后是&名动京师/!消息让玄宗知道’按正常情况!玄宗总要再作详细打听!才下诏征入’全部过程!要说在半年或多一点时间内完成!不是不可能!然而&不可能/的情况也肯定存在的’王琦)年谱$引录李白文章后!补充说%&考其时当在天宝元二年间’/他不咬定整个过程完成于天宝元年!而说&元二年间/!似乎流露出他对时日过于促迫的疑虑’

,三-杜甫寄李白诗云%&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句中&此/字!承上文贺知章号李白为谪仙人说的’如果谪仙人之号必在天宝初年!则李白声名之大也必从天宝初开始!天宝之前是不可能的!这是逻辑上的必然推论’杜诗中的&声名/!指的是文名而言’下面接写道%&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仇注$引四桩事实%

!唐书"’知章言白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赐食%帝为调羹%召供奉翰林&乐史!别集序"’上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白宿酲未解%援笔赋之%立进!清平调"三章&范传正!墓碑"’玄宗泛白莲池&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将军扶以登舟&!旧书"’武后令从臣赋诗%东方先成%赐以锦袍&宋之问继进诗%尤工%于是夺袍赐之&

四事均与文章有关!&声名/指文名!应该是杜甫本意’这等于说%李白诗文为人所知!从天宝初开始’而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云%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文窃四海声/句放在&轩冕荣/*&出西京/之间!正表示入长安之后文名大振’然而这样的叙述!从另一角度说!又可以理解为入长安之前文名不大*无四海之声了’事实上从现存资料看!天宝之前!好像除杜甫以外!还没有哪个人推扬过李白的作品的’杜甫有&似阴铿/的誉语!可是不算正确的誉语’不错!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述过苏颋对自己的好评%&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又引马正会赞语%&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不过毕竟是李白本人单方面的转述!稍嫌缺少旁证’)新唐书$本传采苏颋言!但省略成&是子天材英特!

’假定李白七八月间起行!九月底或稍前已到了长

安了’又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书后所附)简谱$!列)侍从游宿温泉宫作$)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温泉侍从归逢故人$三诗作于是年十月!同样表示起码九月底已到了长安’不妨再具体计算一下%李白天宝元年九月底到长安!然后次年即天宝二年三月以后才见贺知章!中间起码有半年甚或更多的空档’李白要到长安半年或以上才见贺知章!算不算初至京师或始至京师.这倒是可以考虑的’从另一方面说!李白如果在天宝二年秋入京!十月前抵步!短期间内即跟贺知章会面!却是颇符笔记小说&初至/*&始至/的描述的’

再从杜甫寄李白的诗看!李白受到玄宗重视!主要由于其不凡的文才!而不是由于他口中所说的像郑子真般的德行,说见后-!或者如司马承祯所称许的&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于八极之表/$%%&,’(!-’其它唐宋人传碑序跋小说记载!提到上)宣唐鸿猷$篇和沉香亭赋诗之类!亦能作若干程度的旁证’学者早已指出!李白以文才见知!贺知章向玄宗推荐的作用很大’贺知章是名士名宦*朝廷耆旧!为玄宗所敬信’王琦)年谱$&天宝元年/条云%&疑当时吴筠荐之于先!贺知章复言之于后’在玄宗于筠之荐!视太白不过与预荐诸人一例等视而已’及得知章之称誉!而后以奇才相待!异礼有加’/所言当是’据上文考论!贺知章的称誉!应该是在天宝二载三月以后的’

然而另一方面!学术界又存在这样的看法%李白到长安不久!就获得玄宗隆重接见’这就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天宝元年李白到长安后不久!还未能在紫极宫和贺知章会面!从而得到贺氏对玄宗的进言!他怎么便获得玄宗的&异礼有加/了.玄宗又怎么已经知道和赏识他的文才*命他侍从赋诗了.反过来说!玄宗既然早知李白的文才!贺知章不会一无所闻-那么贺知章和李白相见时!为什么还要&请所为文/.这

第!期邝健行!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

少益以学!可比相如"#还不是全面而具体的称许$%旧唐书&本传全然不采苏’马两人评语#另一方面!%唐摭言&说李白至京见贺知章之前!(名未甚振"$此(名"亦指文名!从下面接(因以所业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两句可知$(名未甚振"云云!起码加深我们对李白天宝以前诗名状况的推测$再看所有唐人写的有关李白传记和文集序跋文字!从没有李白在入翰林前已大享诗名的记述的$

有一点或者要补充说明)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说自己(天宝初!五府交辟"’(亦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揣摩文意!(名动京师"似乎已是天宝初年以前的事$文章用(五府交辟"一典!究竟为实写为虚写!自惭浅陋!未觉有这方面的议论$虚写不用说了!即使是实写!其所以(名动京师"!也只是因为有郑子真那样的德行"#$%*&’($()+!而与文辞无涉$倘使李白开元间文名至盛!他是可以作为(名动京师"的理由!!起码是其中一项理由提出来的$

还有一点或者也要补充说明)中唐诗人张祜%梦李白&云)(祜当听我言!我昔开元中$生时值明圣!发迹恃文雄$一言可否由贺老!即知此老心还公$朝廷大称我!我亦自超群$"从诗句看!李白享文名*所谓(文雄"+’贺知章论其诗!都可以说成开元年间事!因为事情都写在(我昔开元中"之后的$可是李白的(发迹"呢,他入朝发迹!难道也是开元年间事吗,所以张祜之言!只能看成为不甚严谨的文学语言!不一定绝对准确$事实上他这首长篇五七言古体!浪漫放言之处有的是$譬如诗中李白自道)(严陵死后到李白!布衣长揖万乘君$"即不能当真拿来描述李白之用$

书局""()($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伯奇$李白与杜甫#高适游梁宋时间新考!.+$中国李白研

究"$*//"%*//*年集&$合肥!黄山书社"*//*$

%0+除上引四首外"还有!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卷二’饮中八仙歌(&)

座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卷四,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卷十,不见(&)

三首仇兆鳌以为作于天宝年间-天宝十五载+)12&正月-肃宗上元二年+)2"&*

%1#以上议论"分见拙文,杜甫-高适-李白梁宋之游疑于开元

二十五-六年说(,.赠李白/+二年客东都&运意与作年详议(,谈杜甫论李白和杜甫与李白间0剀切1及0疏旷1的对待关系(三篇"曾在,杜甫研究学刊(发表"今并收入拙著,杜甫新议集("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0$

%2#贺知章评语"除杜甫提及外"还分见,旧唐书(和,新唐书(

本传-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孟棨,本事诗2高逸第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有的提到一项"有的两项并提)另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2序(提及0谪仙人1)

%)#郁贤皓$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李白丛考%’#$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3*$

%3#李清渊$读李白.对酒忆贺监序/三题%.#$李白研究""((/$

又!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亦采此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小结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0天宝二年癸未1条%,#$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30$

上文探讨各点!假设和推论的成分不少!不能说是稳妥的结论$我本来就不敢企盼能够有稳妥的结论!只是想提出一些问题出来罢了$我种种推论!算是建立在三个自认为支撑点上的!那就是)李白’杜甫开元二十五’六年间初会#李白’贺知章天宝二年三月后初会#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记述准确可靠$三个支撑点有动摇!则全文即成无根之谈$三个支撑点如果还立得住!则文内意见!也许还可以看成有其参考意义$参考文献!

%"/#郁贤皓4吴筠$李白说辨疑%&+$李白丛考%’+$西安!陕西人民

出版社""(3*$

%""+,大鹏赋序(!0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承祯字&"谓

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1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引,华阳国志(!0郑子真"褒中人也)

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3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4神守五征"帝王之要道也)567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1北京!中华书局""())$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冬日有怀李白%’#$北京!中华

[栏目主持!朱玉麒][责任编辑!何向红]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六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擅长体裁

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 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

承继与影响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 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杜甫的为人民歌唱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首先对唐代诗歌的发展,直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唐代中叶,以白居易为首的一群诗人所倡导的“新乐府”,就是在杜甫诗歌创作的启发下所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又一直贯注到唐末的皮日休、曹邺、捏聂夷中、杜苟鹤等人的创作中去,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放射着光辉。除此以外,在艺术表现方面,也给唐代诗人以深刻的影响,如韩愈、李商隐等都是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受到杜甫创作艺术的影响,并建立起自己的风格。

唐代以后,杜甫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日益广泛深入。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追步杜诗奇峭的一面,而形成“江西诗派”。又如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以及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李萝阳,清代的杜浚、屈大均、沈德潜等等,也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情况下受到杜甫的影响。

总结

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李白近道,杜甫为儒,拿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比较,李白像是飘然出世的令狐冲,杜甫则似执著入世的郭靖。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个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七
《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需要掌握的所有杜甫诗歌 王建安》

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老杜诗篇

绝句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5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八
《杜甫诗中的名句》

杜甫诗中的名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白》

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

1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9.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21.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2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25.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 《前出塞》

30.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3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3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的《旅夜抒怀》)

3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37.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还有哪些诗篇九
《赞美杜甫的诗句》

赞美杜甫的诗句

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

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赞美杜甫的诗句

赞美杜甫的诗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

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3.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黄鲁直 《题浣花醉归图》

4.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韩愈 《题杜工部坟》

5.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6.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读杜诗》

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盖远矣。----《老学庵笔记》

8.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元稹《酬李甫见赠》

9.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皱。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尝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王安石《杜甫画像》

10.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朱熹《答陈同甫书》

11.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

12.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13.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14.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白居易《与元九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杜甫还有哪些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杜甫的诗有哪些 小学杜甫的诗有哪些 杜甫写的诗有哪些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杜甫还有哪些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杜甫还有哪些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095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