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

2016-01-23 09:40: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一《古代写梅的诗》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写梅的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一
《古代写梅的诗》

古代写梅的诗《诗经?召南?镖有梅》曰“镖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追其吉兮!”魏晋时期,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故作负霜花,欲使罗绮见”吴均《梅花》唐“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范成大梅谱》“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二首》宋代诗人王琪:“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宋代刘克庄作《落梅》言:“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病后访梅》中深有感触地说“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张道洽生平作梅花诗三百余首,“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梅花》《荆州记》曰:“陆凯与范蔚宗相善,凯自江东遣使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范蔚宗,并诗一绝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杨万里的《钓雪舟倦睡》中,“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宋初诗人梅尧臣:“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梅花:“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王安石的梅花:“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须袅黄金危欲坠,蒂团红蜡巧能装。”《梅花诗》其三“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周必大眼中梅花“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范成大的《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瑞雪再三白,南枝尚含情。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张道洽《对梅》“姑射仙人冰作体,秦家公主粉为身。素娥已自称佳丽,更作广寒宫里人。”郑懈《雪中梅》苏轼的《红梅》诗“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王安石“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

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题花光老为曾公兖作水边梅》范成大的“花开常恐赏花迟,花落何曾报我知?”《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句》其三秦观的《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同参寥赋》“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愁绝倒。”“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林逋眼中梅花“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共金尊”(《山园小梅二首》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冕题画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张道洽的《瓶梅》:“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横斜竹底无人识,莫与微云淡月知。”张道洽平生做梅花诗三百余首,其中《梅花》“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和秦太虚梅花》曰:“西湖处士骨应稿,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东坡“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人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藉姿。寒心未肯随春去,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的《园中赏梅》:“人间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朱服的《梅花》:“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飞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王安石的《独山梅花》,“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远风。”范楷的《咏梅》:“平生自抱冰为骨,莫待趋炎附热时”张道洽《梅花》:“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清”苏轼的《许州西湖》“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陆游的《落梅》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想动军更乞怜。”刘克庄的《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翰的《种梅》“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怊怅后庭风味薄, 自锄明月种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王安石的《江梅》“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江梅漏泄春”王

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苏轼的《赠岭上老人》“梅骨双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摘。问翁大庆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黄庭坚的《次韵赏梅》“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装。”谢枋得的“天地寂寥山水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武夷山中》林和靖《梅花》“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杜耒的《寒夜》“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黄庶的《探春》“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二
《一草一木皆是情 《诗经》中的植物在《诗经》和古代诗词中的含义》

一草一木皆是情

——《诗经》中的植物在《诗经》和古代诗词中的含义

植物在古诗词中大多有时间﹑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借物托志﹑渲染气氛﹑作信物等作用,它们已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粮食,更是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1)《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勾勒出这么一幅画面: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专注地劳动,却不知有一名男子在暗暗地观望她,心中充满爱慕之情却不敢接近,日夜为思慕所煎熬。表现了古代老百姓自由纯洁的爱情。因沾了窈窕淑女的光,荇菜变得高贵神秘起来。夏天正是荇菜生长的季节,由开始的零星几点到后来铺满大半个池塘,其疯狂用来衬映男子心中无可遏制的思慕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2)《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男女青年聚会,抛掷梅子选择情人。女子希望男方及时来求婚,但又羞于开口,只有在心中默默祈愿。由“七兮”变成“三兮”,由“迨其吉兮”到“迨其今兮”再到“迨其谓之”,无不体现了女子的焦切与强烈的期盼,表现了春秋时代人们大胆直率的追求婚姻﹑爱情自由。摽,即古抛字。梅,古暗喻“妹”。闻一多的 《诗经新义》中描写道:“古俗于夏季果熟之时,会人民于林中,士女分曹而聚,女各以果投其所悦之士,中焉者或以佩玉相报,既相约为夫妻焉。”《卫风·木瓜》中也有描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当是女之求士者,相投之以木瓜,示愿以身相许之意,士亦嘉纳其情,因报之以琼瑶以定情也。”

咏梅诗在古代诗词中极多,梅已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① 梅﹑竹﹑菊﹑兰被誉为“四君子”。 梅,一直是清高﹑节气的象征,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唐人酷爱富贵雍容的牡丹,宋人则钟爱清瘦高雅的梅花。如朱敦儒,他不垂青于“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傲霜雪”的梅花,体现了他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如晁冲之的《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首句“潇洒”二字写梅品清高,概尽全篇。“江梅”可见是野梅。这首词写出了梅之坚韧,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决不低头,独自坚强地活着。 ② 借镜抒情。梅在严寒中傲立的形象,除了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还有凄然。如同柳,柳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且大家都是哀景,如柳永的“杨柳暗晓风残月”。古人有离别时折柳相赠的习俗也有赠梅的典故。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摘下梅花赋诗以赠。这在李清照的《孤雁儿》中有描述:“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词人当时折下梅花,找遍了天上人间,却没有一人可赠,表达了深重的哀思。李清照的咏梅代表作《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不

但写活了梅花,而且进一步表达了赏梅者那种独特的心态,那种虽然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情绪。李煜的《清平乐》也有写:“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那落不尽的梅花,就像他心中无法驱散的离愁,使他痛苦至极。愁就像落花一样,拂去了又再来。这将他内心的愁形象化,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悲痛。

③ 借物喻人。如韦庄的《浣溪沙》的下阕:“暗想玉容何所以: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把美人的“玉容”写成花,美人成为花的化身。可见他心中的美人,容貌像雪一样洁白,梅一样淡然。李白和白居易以花柳来喻美貌“朝露凝香”和“梨花带雨”,而韦庄所描写的美人,是雪里梅花,具有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再如冯廷巳的《抛球乐》:“波摇梅芯当心白”,粗看以为是写梅花的倒影在波心荡漾出一片白色,实际上是美人额上的梅花妆。该词不正面写人,而是写倒影水中的局部梅花妆来代美人,用笔曲折含蓄,匠心独运。

④ 点明时间。梅通常代表初春。如田为的《南柯子·春思》:“团玉梅梢重,香

罗芰上低。”写的是暮春的景色。“玉团”指将出生的青梅,“重”写出了梅花谢落梅子初生,枝头沉甸甸的样子。又如晏殊的《诉衷情》的上阙:“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古人在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两句泛写点明时间。所以,我们也可以得知《摽有梅》写的事发生在春天,想象在春意盎然的环境下,那场景也更富有诗意。

(3)《静女》描写的是一对男女青年约会的情景:“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寥寥几笔就使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青春年少﹑充满活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两情相悦,使物因人美,更显出他们纯洁的爱情。可见,礼物真正价值,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赠送礼物的人要表达怎么样的感情。类似《静女》描写等待﹑相思的诗还有《匏有苦叶》,写的是姑娘在河边等待对岸的情人“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感人至深,写出了姑娘的痴心。《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其叶肺肺”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与凄凉,而等的人却迟迟未到。直到天边的启明星在闪闪发亮,黎明破晓,他还在树下徘徊,内心交织着希望和失望,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真诚专一。

(4)《淇奥》一说是武卫公为周平王卿相,年过九十,深自儆惕,有文章,能纳人规谏,卫人颂其德作此诗。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恋歌,男女爱慕之诗。它同《秦人·终南》一个格调,都是写一个女子爱上一个穿着华丽的贵族。《诗经》中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可见,竹自古以来对我国劳动人民就有着重要的影响。“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 /充耳绣莹 /会弁如星 /瑟兮现兮 /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诗中以淇水之畔为背景,以竹衬托男子的出场,男子光鲜的衣表和文雅的外形说明了男子在作者的眼里是完美无缺的。

(5)《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写的是对情人的相思。该诗提及了葛﹑萧﹑艾。以樛木得到葛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

(6)《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描写的是轻年男女春游,互赠芍药,让人读来也让人感觉到男女们沉浸在爱河里的快乐。马瑞辰《通释》:“古之勺药非今之所云芍药,盖蘼芜之类,故《传》以为香草。”男女互赠芍药是结恩情的表现。两情互依的男女,离别时,和现代相爱男女只见互赠项琏戒指一样,上古的男子将芍药赠于女子,算是不舍的柔情和离别的伤怀里共同不忘的欢喜。以此之意,芍药又名“将离草”。 芍药艳态丰韵可以于牡丹媲美,但较牡丹之雍容华贵更具一种淡然。

(7)《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的是在恋中的一个痴情人的心理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而“伊人”就在那边,给人一种可忘不可及的感觉。苍苍茫茫的蒹葭横在眼前,使人感到荒凉,甚至无助,另人深切体会到作者的痴情。《蒹葭》用虚实互相发生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诗三百首》

《诗经新义》闻一多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三
《写梅的诗句大全》

写梅的诗句大全

[ reticent☆★ 2008-11-29 9:12:00 执笔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写竹的诗句: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别桥上竹

【唐】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东楼竹

【唐】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

【唐】白居易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唐】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四
《写梅的诗句》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五
《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周敦颐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种植物都被人格化,成为某种品格的象征。这种文化特色由来已久。其实关于中国文化中赋予植物人格特点的传统,始于屈原的楚辞。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正是由于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并发扬了植物人格化的传统。于是便有了梅花高洁,绿竹不屈,等等深入人心的植物意象。本文结合这种诗歌创作传统,重点分析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梅花,指梅树的花,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享有“花之魁”之誉,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

古往今来,梅花诗词不胜枚数。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到清末,有关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诗词作品,有关梅的达3500多首,仅次于竹的4100多首,而高于菊(3400首)和兰(3000首)。我国最早的梅花诗大约是《诗经》,《召南》中有首《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终南》中也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但彼时的诗歌创作中虽有比兴,却还未达到人格化的高度,梅花的表现意义较为单一。晋时,咏赞梅花的诗赋开始出现。陆凯赋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他在早春梅开之时,自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晔,诗意隽永,情趣盎然。南北朝时,梅花诗文渐盛,尤以何逊《咏雪里梅》、庾信《梅花》及萧纲《梅花赋》等最为脍炙人口。唐诗中的梅花意象渐渐走出自然局限。梅花的曲折多姿、傲雪斗寒、幽香艳丽,激发了诗人更多的激情与灵感,由感官向心灵开拓,梅花开始被赋予品格操守的内涵。 接下来的宋朝成为了梅花诗的一个高峰,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李清照、陆游等大家纷纷留下了众多咏梅绝唱。其中有“梅妻鹤子”的林逋,有因“落梅诗案”坐废十年、留梅诗130余首的刘克庄,还有堪称“咏梅专业户”的张道洽,一生写梅诗300多首。

纵观这些古诗词中梅花所代表的意象,不难发现,共有以下几点:

(一) 脱俗高洁的形象 :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满庭芳》的结句:“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岁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元代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 咏梅(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他笔下的梅花不招蜂惹蝶,孤高纯洁。

(二) 凌寒不屈的形象: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明代李渔曾论赏梅:“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可见,雪与梅常常是不可分开的,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都表现出梅之傲骨不惧严寒。

(三)隐士形象: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借梅自咏,以明终隐着志。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四)梅花传情: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忍,忍寒留待使君来。”王安石《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以上四点是笔者总结的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意象,另外梅花在比喻美人,传达祝福等方便也有较多象征意义,在此不作赘述。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梅花作为诗人在诗歌中自我感情寄托和抒发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大量的个人情感,以至于成为一种普遍的人格追求。梅花已不再仅仅是诗人的意象,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六
《古诗词里踏雪寻梅》

古诗词里踏雪寻梅

寒冬腊月,一剪寒梅,从三千年前的《诗经》走来,穿过离离古道,越过魏晋玄风,拂过唐月宋水,她淡淡的幽香,落在了生长闲情的江南,落于我恬静温暖的心怀。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梅花发,疑是春来雪未消。”唐代诗人张谓的这首《早梅》,透过梅花似玉非雪的表象,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让读者领略到了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唐代另一位诗人齐己也写有一首《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这首诗,通过清润平淡的语言,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内质,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含蕴丰富深远。唐李商隐作幕梓州时曾写有《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此诗天然浑成,一意贯串,虽意极曲折,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全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宋代也有不少写梅的佳作。王安石的《梅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令人赏心悦目。大文学家苏轼在《再和杨公济梅花》一诗中写道:“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诗人把梅花如霜似月的形态写得寂寂可人,把其冰清玉洁的美态呈现于世人面前,突出了梅花的清白高洁。卢梅坡的《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却用雪梅相比,衬托出梅花的香,隐隐透出一股小家碧玉、深闺美人的幽香。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则形象地写出了梅的孤傲,即使粉身碎骨,也羞与群芳为伍,“香”垂千古!

元代“画梅圣手”王冕则是这样写梅花的:“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静夜月华明,开门满山雪。”全诗风格冰清玉洁,空灵华美,细细品读令人心神摇动,灵魂净化。整首诗是对梅花芳灵的高歌礼赞,也是作者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一年一岁着银妆,玉树琼枝总傲霜。不与百花争春色,雪中寒梅分外香。”折一枝寒梅,吟一阙古诗,穿越楚辞汉赋的雅致,流经唐诗宋词的清逸,飞度千山碎雪的婉转,抵达繁华的今世。今生,我愿意做一剪冰骨轻盈的寒梅,在风雪中傲然地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馨香。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七
《描写各种花的古诗句》

描写各种花的古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题画梅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八
《松梅竹菊寓高洁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从1988年语文高考(论坛)首次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

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

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意象总结 古诗词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九
《诗经诗句赏析》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 王风 ·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 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

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出《诗经 小雅 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

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 郑风 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 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 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 秦风 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

觞。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0.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1.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4.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16.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2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篇十
《有关梅的诗句》

有关梅的诗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红梅 (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泰山旅游景点有:遥参亭,正阳门 ,唐槐院 ,东御座 ,秦泰山刻石 ,铜亭 ,岱庙坊 ,汉柏 ,天贶殿 ,大众桥 ,五贤祠 ,三阳观 ,冯玉祥墓 ,普照寺,虎山公园 ,王母池 ,三叠瀑布 ,醉心石 ,对松山 ,中天门 ,孔子登临处 ,望人松 ,斗母宫 ,望仙楼 ,五大夫松 ,十八盘 ,壶天阁 ,舍身崖 ,天下第一山 ,白云洞 ,象鼻峰 ,无字碑 ,宋摩崖 ,丈人峰 ,月观峰 ,仙人桥 ,五岳独尊 ,孔子庙 ,天街 ,玉皇顶 ,碧霞祠 ,南天门 ,拱北石 ,唐摩崖 ,北天门 ,大、小天烛峰 ,望天门 ,尧观顶 ,姊妹松 ,元君庙 ,三折瀑 ,天烛瀑 ,玉泉寺 ,后石坞 ,青桐涧 ,竹林寺 ,无极庙 ,天胜寨 ,长寿桥 ,白龙池 ,傲徕峰 ,扇子崖 ,黑龙潭 ,彩石溪 ,钓鱼台 ,海眼 ,元君庙 ,桃花峪

《五人墓碑记》

1. 文章用了几组对比?起到什么作用?

答:文章一共用了三种对比:

① 通过五人与庸人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有价值。

② 通过五人与变易志节的士大夫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伟大。

③ 通过五人与阉党人物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光明磊落。

作者通过三个对比,热情歌颂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不同的两种生死价值。

2. 本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情淋漓,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答:本文第一段叙述修建五人墓的缘起。第二段议论五人之死不同寻常。第三、四两段,追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暴动的经过和五人慷慨就义的情景;这两段与第一段修墓的缘起的叙述和第二段修墓的论述相呼应。第五、六段转而论述苏州暴动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其中“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句,由五人的死生的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既扣住了文题,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紧扣了中心,写出了全文的结论。

在各段中,叙述中含有议论、抒情,议论中又含有记叙、抒情。前者如叙述修建五人墓缘起之后,以“呜呼,亦盛矣哉”的抒情结尾;后者如在论述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之后,插入事实的叙述,然后据以论证群众暴动,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记叙、议论、抒情统摄于“义”这一纲领之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登泰山记》

1. 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叙事写景?

答:在写登山的过程中,作者按游历的自然顺序和空间转换顺序写。例如第二自然段,作者从北京起,经历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谷,越过古长城,到达泰安。登山时,作者从泰山南麓开始,取道中谷、越中岭,再到西谷,再到达南天门。 在写泰山顶上看日出时,又按时间顺序写,先写自己和朱子颖五更时分到日观峰日观亭看到的景象,再写日出前的景象,最后写日出时的景象。作者叙事写景,条理分明,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2. 文章重点写了些什么?

答:文章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接着写古长城,点出日观峰,对泰山作了概括的描写。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第三段,写日观亭看日出,这是全文的中心。第四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写泰山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作记的人。全文写的内容很多,但却写得详略得体,中心明确。作者以游历为线索,以观日出为中心,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牢牢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这篇游记散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首先,作者在写登山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登山时间是十二月,登山天气是风雪弥漫,登山道路有四十五里,石级有七千多,而且路有“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至登上山顶,就会使人产生“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感慨。登山下望,“汉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又会使人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其次,作者极力描写泰山的景美,观日出之美,泰山丰富的人文景观美,虽然极少流露出个人的情感,虽然不发议论,但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热爱名山大川的炽热之情。

《病梅馆记》

1.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和奴才。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从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委曲、奸邪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具体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 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托的理想,在本文得到了体现。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然是积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3.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描写爱情的诗句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句 诗经中描写雪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诗经写梅的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诗经写梅的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417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