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

2016-01-24 08:37:4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一《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 ...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一
《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文人通过登高——— 望远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朝日照高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抒怀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

第一,登高诗歌的悲秋、伤春。

第二,发“思古之幽情”。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并且兼以借古讽今的主题。辛弃疾的《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怀古实为伤今,咏史实为咏怀

第三,怀人、怀乡之作。第四,抒发家国身世之慨。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

——兼论“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纪丙奎

【摘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登高题材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始终不会被遗忘的角落。这类登高作品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为了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了一下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心理

Abstract:“The climb up” took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specially a classical poetry traditional theme, a lot of year is recited repeatedly by all previous dynasties writer with the description. The climb up theme literature creates into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domain throughout not to be able together the quoin which forgets. This kind of climb up work subject does not lie in the simple climb up to describe the scenery, to recite composes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they often stayed the author to hold the word will, view reconsidering, I related with the aid of the nature and own thing to the society and the life makes widespread and the deep ponder determination or the unconscious inten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limb up subject classical poetry this culture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take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common poetry as an example, had the development reaso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the climb up subject and the climb up poetry subject characteristic from our country climb up subject poetr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made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to the climb up subject classical poetry.

Key word:Classicalpoetry,climb up, subject, psychology

“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从汉代王粲的文赋《登楼赋》到三国魏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再到南北朝时期频频出现的沿用汉代铙歌十八曲旧题的《临高台》,登高题材作品渐渐增多。可以说,“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在文人情感和文人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一种“情结化”的倾向。登高作品的写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从不被遗忘的角落。登高题材的诗歌也作为一块

传统的文学阵地,占据了古典文学的重要一隅并逐步走向成熟。以唐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等大量的登高诗作的著名篇什。特别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律诗高峰的境地。显而易见的是,这类登高诗歌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换句话说,登高题材诗歌作品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沉重的“登高”主题。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然而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主题的一个共同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学现象,笔者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登高心理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 “登高”诗歌产生发展原因概述

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寂寞投阁的书斋生活显然是有悖于登高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律的。闭塞的书斋生活显然写不出登高之作。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认为:“受道家重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家喜欢以自然为题材。”历代以来,登山观海、流连山水,是文人大夫们热衷的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这也为登高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然而几千年儒家正统思想统治下,传统文学又始终难以摆脱儒家学说的影响,如传统文学的“重性情”。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尚书》有“诗言志”之说,这对我国传统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文学要讲求表达性情和体现性情。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文学十分讲究载道传情,而非一味的专情于山水,空泛地清谈。况且,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文人肩负着沉重严肃的文人使命。那种“入世”干政,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未曾稍怠。登高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文人学士们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之怨的。在这些重返自然、重性情、入世干政思想影响下,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登高”主题文学作品的产生便更容易理解了。正如学者韦政通说的那样:“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歌而咏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以及“君子登高必赋”的传统观念。“登高能赋”在古代被认为是大夫必须具备的才能之一。其大概意思是指君子登高见广,要能赋诗叙述其感受。《韩诗外传卷七》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古人对大夫的要求标准及“圣人”之口的训导,对受儒家传统思想强力影响和具有保守性、尚古性特征的古代文人登高吟咏的风气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思想支持和观念诱因。它大大刺激了文人的神经,使他们纷纷追求和仿效,登高而赋成为文人的必修之课和崇尚之风。而后世文学理论著作,对登高之旨更是作了一番又一番理论上的论述,进一步发扬和推广了登高而赋、登高而咏的人文传统,也更加激发了文人登高而赋的信念和兴趣。例如,刘勰就认为:“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谢榛在《诗家直说》卷四也说:“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登高,既能明雅乎义,又能巧丽于词;登高,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于文人来说这是种多么大的诱惑,是明了而无庸赘言的。这就构成“登高”主题作品纷纷出现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九”登高之作一直以来在“登高”题材文学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各地流传着的许多关于重阳的风俗中,最具共性者之一就是重阳登高风俗。重阳登高的风俗古已有之,源源流长。一般认为它始于汉代。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二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3.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百日将近、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 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7.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⑶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8.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9.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0.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

11.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⑵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1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3.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一脉相承。(2分)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15.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1分)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三
《唐代登高诗的文化阐释与解读1 - 副本》

唐代登高诗的文化阐释与解读

引言

登高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登高诗就是指描写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见所感的诗,或写景叙事或抒情言志,登高有登楼、登阁、登台、登山、登塔等多种形式,“登高”可以是实际的“身登”,也可以是依靠想象进行“神登”。狭义的登高诗不是简单地写景、吟咏唱和,往往是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用心,其主要旋律是表现思乡之情、身世之痛与个人的沧桑之感以及国家之恨。 登高,最初在上古时代是一种“望山川而祭”的宗教祭祀行为。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君子登高必赋”的观念被列为士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登高”首次被赋予了文学价值,这个观念也颇为文人推崇,“登高”在古代士大夫那里已经演变成日常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高雅文化活动,成为了文人展示文才的重要舞台。后来农历九月九日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随着登高活动的发展,登高诗也随着发展。

先秦时期的《诗经》、《离骚》中,登高文学已经有了萌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完整的登高诗,魏晋南北朝时期,登高文学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到唐代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登高诗已经发展成熟。据学者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有2000多首登高诗,唐代的登高诗有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较高的审美趣味,但在传统登高文化孕育下的唐代登高诗,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繁荣下的唐代登高诗更有着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登高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和反应,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对唐代登高诗进行文化阐释 和解读。

一、 羁旅漂泊,思亲怀乡——生命的漂泊与心灵的安顿(结

合《登高望远,心瘁神伤》P55修改、唐代登高诗:思亲怀乡)

唐代登高诗中,有一类诗的内容描写羁旅漂泊,游子思亲怀乡之作,这类诗有的是节日登高之作,有的是非节日登高之作,但同样是抒发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时伤怀,从诗人的吟叹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游子在外的漂泊与对家的渴望,安定的渴望以及生命的安顿。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认为它始于汉代。唐代时统治者非常重视重阳节,将它与寒食节、上巳列为三节令。重阳通常有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等习俗,相传可以驱灾辟邪。唐代重阳登高活动参与的人数很多,不分男女老少都很喜欢这个活动,但恰恰是这样浓厚的节日氛围往往成为在外漂泊的游子的致命伤在节日之中他们的思念之情也就异常的浓厚,孤苦无依之感也异常的放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那时他一个人在长安漂泊。前一句交代了自己自己一人独自在异乡的情况,每每到了

重阳节这种团聚的日子,就更加思念亲人,但作者却没有说自己怎样思念亲人,而是笔峰一转转到另外一个空间,遥想兄弟们都在高山上游乐的时候,一定会少了他这个兄弟而挂念的。令他难过的不只是只身一人漂泊在外的孤寂更是家中的兄弟少了他而惆怅不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兄弟的关怀与热爱,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蜀中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乡他席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重阳节登高触景生情,有浓厚的思乡之情,“望乡台”三字道尽了了漂泊之情,看似对鸿雁无理的责备“我想北归却归不得,你为什么还要南来呢?”,归家的渴望跃然纸上。韦庄的《婺州水馆重阳日》,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白居易《九日登巴台》这几首是也都是重阳日写的登高诗,道尽了生命的漂泊与对家乡的思念与渴望。

除了重阳日登高诗以外的登高诗中,抒发游子漂泊之情的还有很多,被称为登高诗绝唱,忧国忧民之作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两首诗中两个“客”字描写出了杜甫老病漂泊他乡的状态。杜甫长年异地漂泊,身如浮萍,思乡之情“剪不断,理还乱”,如影随形。登高远眺更觉孤独冷清,归思难收,登高便是其寄托思乡的最佳场所。借登高念亲怀友,在远眺中托寄私募之心和惆怅之情,亦是杜甫登高诗难以割舍的情结。《杜甫的登高诗》,何剑丽。

中国古代社会自从夏朝以来就以家庭为单位,家始终是在外游子温暖的港湾,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在唐代,在儒家家庭伦理强调“孝、慈、悌”观念下,家便是诗人的根,但是漂泊的游子总是因为学业功名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庭、家乡,每到节日登上高处,往往会想起家乡,漂泊之感便油然而生。游子总是希望生命的漂泊有终点,漂泊的生活得到安顿。

二、(盛唐两首诗解读)登高望远,抒怀励志——泰山之志,向上与超越(《杜甫登高诗及人文底蕴》P30)

纵观唐代的登高诗,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典型的以“悲”“愁”为主线的,登高诗往往是诗人有意识的排遣忧愁和不适的,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乐游原》,但是登高往往会使诗人“兴尽悲来”或“愁上加愁”但是登高诗中有两首盛唐之作杜甫的《望岳》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却一反登高诗的愁态,他表达出了盛唐诗人的泰山之志,更体现出了盛唐诗人的生命精神,更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望岳》和《登鹳雀楼》这两首诗都以富有“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而流传千古,但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却更为丰富。

关于“泰山之志”,胡晓明先生的《望川之月》这本书中所说的孔子的泰山之志是“不断奋进,奋力向上”,是向上伸长的精神欲求,无限向上的伸展精神,是远大的抱负,是一种生命的精神境界。最能表现孔子泰山之志的即是《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一首是写望泰山的诗,全诗没有写“望”字,但却句句写“望”,作者因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而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欲望与决心,写出了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进取的生命精神,即所谓的“泰山之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远处一望无际、绵亘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中徐徐降落,这是写远景、由东向西、天空景;第二句写目送楼前下方奔腾咆哮的黄河,一泻千里、滔滔滚滚向东归入大海,这是写近景、由西向东、海景;这两句诗把上下、

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中,使画面显得特别广阔和辽远。作者的目力所及已经达到天边的尽头,由此可知作者已经站在一定的高度,但是作者却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看得更高更远“欲穷千里目”唯一的办法就是“更上一层楼”,“欲穷”和“更上”这两个词饱含了希望与憧憬,写出了诗人一种无止境的探求与愿望,不满足于现状,这首诗里有诗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有高瞻远瞩的胸襟,虽然不必是登泰山诗,但是“泰山之志”显而易见,读后使人眼界开阔,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望岳》和《登鹳雀楼》所表现的不仅是一种“泰山之志”,更是表现出了盛唐诗人高远开朗的胸襟,自信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入世、进取的时代精神: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写于唐玄宗开元三十三年即735年,当时诗人到洛阳考进士结果落第了,于是在齐鲁一地漫游,这首诗就是期间写的,结合写作背景,考试不第,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很沉重的,但是作者不提此事也不显悲哀神色,而是被泰山的景色深深吸引,并表明自己的决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中国古代士人往往喜欢高山,把山的高大海的辽阔比成自己的胸怀,但作者却想登上泰山“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胸怀的博大。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尊”,泰山不仅景色秀丽,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又被称为“仙山”,封禅,求仙,游观,最出名的是“封禅”,“ 帝王封禅是至高权力的体现,是天之子的殊荣,诗人往往只能远远观看,唐人李义府《在禹州遥叙封禅》就写了只能远望,不能参与的悲哀。也有的诗人将泰山比作政权的象征,登泰山,隐约地表达了他们对仕途的向往,”《山与中国诗学》P114。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了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概括。《登鹳雀楼》也是盛唐之作“联想到生当一个令人振奋的盛唐时代,他心里一定涌满了蓬蓬勃勃的激情,躁动不安的激情;他不满足,虽然不一定知道为什么不满足;他似乎觉得眼前的空间,依然不足容纳他汹涌的热情;”《望川之月》P81胡晓明。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P172史二唐代三百年间,思想采取兼容的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从立国之本来说,儒学是基础;儒、释、道的思想兼容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在政治运作方面,在人才选拔与使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士人入世,致君尧舜,建功立业,持儒家入市的进取精神。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精神。

P168史二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地进取的态度。国力的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弘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

P169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之乱以后,虽有所变化,晚唐而渐见纤弱,但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中的昂扬情调。

三、唐代登高诗中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生命意识流露和责任感的表现

(一)唐代登高诗中作者往往会将自己置身于无穷无尽的时间或广大的空间之中,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孟浩然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犹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他们把时间的无限和生命的短暂结合在一起,有着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要应该惜时进取,为自己的抱负、兼济天下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现实却往往相反,所以作者往往会抒发身世之悲,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感慨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生命意识的流露。

唐代三百年间,思想采取兼容的态度;在政治运作方面、在人才选拔与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使得唐代的文人士子更加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才能的砥砺,同时也促使他们更为强烈的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从而在唐代逐渐形成了儒家的伦理生命价值观。所谓的儒家伦理生命价值观就是生时积极进取,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主张通过积极的建功立业来实现超越死亡的目标即“立德、立言、立功”,然而,中生命意识在唐代登高诗中往往是悲歌。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登高怀古诗,生命短暂地痛悟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让作者“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才不见用,一腔抱负成为泡影,像燕昭王那样贤明的君主见不到了自己是生不逢时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子昂受儒家影响较大,他的远大政治抱负是儒家的“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感遇诗》其十九),他有着千里马的志向,然而在有限而短暂的生命一瞬里,眼前的这个时代却没有伯乐,由此可见作者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生命价值没有实现。“这些思‘前’望‘后’的历史感悟, 宇宙意识,人生有限的悲剧意识,壮志难酬的忧患意识,从文化来源来看,都是儒家意识,儒家精神。(《汉语诗歌文化学》杨仲仪著)。陈子昂虽然仕途坎坷、宠辱沉浮沉却始终保持着儒家人格修养的耿介浩然之气。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也是一首悼古伤今的登高诗,诗中运用了“羊公碑”的典故,据《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游远望如我于此山,与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为他建碑立庙。孟浩然登上此山见到羊公碑就自然想到羊祜,政绩显赫的羊祜仍有“皆湮灭无闻”的悲叹,自己更是什么都不是了,羊祜以羊公碑传世,而自己仍然是一介布衣,死后难免湮灭无闻。两人对比不免增加感伤之情

读罢就泪沾襟了。孟浩然早年有用士之志,却一生不得志以隐士终,他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而被唐玄宗放还,仕途一直困顿,四十岁科举不第。此诗就是他求士不遇心情苦闷而作,怀古伤今抒发自己空有抱负的感慨,“皆湮灭无闻”这恰好是孟浩然的真实写照,《论语.卫灵公》中有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就是说君子最忌讳离开人世时悄无声息,不能扬名于后世,孟浩然在此诗中的感慨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想要在有生之年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然而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是难以实现的,此生便注定腐朽,于是便忍不住“泪沾襟”。中唐诗人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这首诗是写给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诗中不仅有对同自身际遇相同的友人的关切之情,也抒发了被贬的愤怒和壮志难伸之情。李商隐《夕阳楼》写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秋天,作者知己萧澣被贬,义山曾投靠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作者登上夕阳楼,抒发了无依无靠前程未卜之叹,“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写出了自身的处境和对自身前途命运的担忧,这也是生命价值追求得不到实现的悲叹。李商隐《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作者运用了王粲、贾谊的典故,用他们的身世遭遇与自己的遭遇有相似之处,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四
《古诗大全》

古诗大全

《咏鹅》初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 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回乡偶书》盛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的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我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又怀疑那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之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和的春风扑面而来,好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登鹳雀楼》盛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巨大壮观,语言奔放,想像神奇,历来为人传诵。

《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入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这首诗是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作的一首写景诗,主要描写了诗人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中,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悯农》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农民在晌午日头当空的时候不断地锄着地上的禾苗,汗水滴下,落入禾苗之下的土地中。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的美餐,其中每一粒每一粒的米都是农民们辛勤的成果。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咏柳》盛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五
《登高诗专题》

晚唐“登高诗”专题

《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

诗国余晖晚唐诗:

晚唐是唐王朝的政治衰落期,盛唐的自由奔放,中唐的关注内心关注个体价值,变而为失望与无奈,哀婉、衰飒之气笼罩,历史、自然、爱情成为晚唐写作的三个主题——追怀历史为了喟叹现实,眷恋自然为了逃避人世的疲倦,歌颂爱情为了抚慰孤独的心灵。晚唐诗人比前代诗人更多了一份对历史与现实的无奈叹息,心灵的细腻与敏感在晚唐诗中被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精致、幽美而颓唐。

一、《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1、导入:

有人认为是诗人积极乐观面对现实的体现。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2、背景介绍:

“杜牧于会昌二年贬为黄州刺史,会昌四年九月至六年九月即844年至846年9月迁贬为池州刺史。” 张祜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3、整体感知:

此诗主要通过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情感的?

通过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和用典抒情委婉曲折抒发自己抱负难展,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问题探讨:

(1)诗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流露出怎样的情?

明确:“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首句江南秋色图: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小结: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2)中间四句写的是什么?透过表面,你能看到诗中隐含着什么?

明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小结: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须尽欢”。表面的开心一笑,掩盖着内心的抑郁苦闷。

(3)诗的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的意味,你认为重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明确:“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小结:诗人“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快豪放;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5、总结:这首诗首联写景叙事,蕴涵了怎样的情感?以下三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尾联反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

二、《安定城楼》 李商隐

1、导入:

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书怀,柳宗元如是,陈子昂如是。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2、写作背景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据近人张采和《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

3、文本赏析

(1)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

明确:首二句写登楼即景。登上高高的安定城上的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楼登的是最高之楼,望远望的是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当是作者的感慨。

(2)全诗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

(1)引用范蠡的典故,生动地表明了自己像范蠡一样既有宏伟的抱负,又有淡泊名利之心。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之心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哪里还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2)由于王粲、贾谊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泪,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一契,名落孙山抑郁惆怅;寄人篱下,心情压抑,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3)引用庄子的寓言,表示自己敝屐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雏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的腐鼠当美味。不但表露了他不汲汲于名利的品质,又反映了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4、小结

诗人登高望远并运用典故,抒发自己匡国济世、功成身退、不贪恋禄位的志趣和对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嘲讽蔑视的情怀。

三、登高诗鉴赏技巧:

1、知人论世;2、以景入情;3、了解典故;

四、登高诗思想情感探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登高》杜甫

总结:不得见用之愁;思归思乡之情;贬谪异乡之苦;忧国忧民之心;吊古伤今之叹;功成身退之志;知音难觅之憾。

五、练习应用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羁旅诗专题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

一、导入

杜 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二、学习目标:

1.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2.体会《商山早行》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和表现的羁旅乡情。

3.探究羁旅题材诗歌的特点。4.积累名句,试背全诗。

三、《长安晚秋》

问题讨论

方案一: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从哪几个角度写景的?

2、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怎样的情怀?

3、如何理解“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中 “篱菊”与“枯荷”之景?

方案二:

1、首联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为什么?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景上的妙处?(写景的角度)

【答】“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3、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莲”这两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诗中“红衣落净渚莲愁”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声声慢》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都使用移情手法(答“移情手法”、“以物托情”、“拟人”亦可),通过对莲(菊)凋残衰败景象的描绘来抒发愁情。诗句“红衣落净渚莲愁”通过写莲花的“红衣落净”、花谢蕊枯、满面愁容,抒发无限乡愁;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通过写满地残菊,任其枯萎凋谢,来抒发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起的满腔愁怀。

4、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怎样的情怀?

5、赵嘏《长安晚秋》的景物描写层次感很强,情景交融。诵读此诗‘说说该诗是如何富有层次的写景的,又是怎样以景传情的?

答:赵嘏《长安晚秋》前三联都是写景的,所写景物有广狭、远近、高低的区别,层次感强。第一联总写长安的全景,这是广;接下来写雁阵、长笛、楼、篱菊、渚莲,这是狭。残星几点,雁阵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这是远;篱菊,渚莲,这是近。云物拂曙,宫阙高秋,残星雁阵,高楼长笛,这是高;篱菊半开,红衣落尽的渚莲,这是低。作者这样写,也体现了随着时间的转移,天色由暗而明的变化。颈联和颔联的写景结合了诗人特定的心情,景语即情语,诗人寓情于景,以景传情。南归雁阵,东篱菊花,传达了诗人的思乡归隐的情绪,再加上拂曙凄清、高楼笛声的渲染与烘托以及思乡典故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结:这首律诗通过诗人登高见闻,将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借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典故来表达羁旅思乡和归隐之心。

四、《商山早行》

1、一读全诗 要求:熟悉内容,弄通大意。

答:这里每一种景物都与山乡春寒中早行相关,而且声、形、色都有着清晰的美感。岑寂的早晨,路旁茅店里传出几声报晓的鸡鸣,残月还挂在微明的天边,板桥的积霜上,已印上行人最初的脚印。这些景象,色调清冷,既衬托了行旅的辛苦,又与诗人“思恋故乡”的心境一致,情景交融,所以历来脍炙人口。

2、二读全诗 要求:读出诗中是如何写“早”的?

答:“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 ,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经

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 ,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 ”,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 ”,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末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继上联而来,是回写早行之先夜晚所得梦境的。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艳 、旭日将升的动人景象 ,于是我想起了昨夜的梦境。在梦中,我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那美丽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将见到家中的亲人了吧?!这两句诗表达含蓄。它本来是指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怀,然而,诗人却避直就曲,而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这样,就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3、三读全诗 要求:读出“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其中“羁旅乡情”。

答: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的颔联和颈联,只有两个动词“落”和“明”,其他都是名词,特别是颔联,全是名词的组合,意象具足,境界全出。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降,槲叶山路,枳花驿墙。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五、归纳总结

1、以下列诗歌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一: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温庭筠《商山早行》宦游在外

孟浩然《宿建德江》、张 继《枫桥夜泊》羁旅愁思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念亲友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征人思乡

2、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二:简析羁旅诗中常见的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背井离乡 山长水阔,有家难回

久戍边关,遥无归期 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3、以下列诗句(词语)或意象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三: 诗人在羁旅诗中一般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生情:大雁南飞、倦鸟回巢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明月、大雁、芦笛、杨柳、莼羹鲈脍

因梦寄情: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六、练一练

(03北京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六
《浅论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意向》

浅论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意向

登高而饮,赏菊心醉,高处觅知音。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古代诗歌中对“登高”这一意象的运用是广泛而灵活的,登高在古代诗歌中的意向大致上是描写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缅怀亲人,抑或是描写赏菊饮酒的闲情逸志,抑或是为了表达对现实不满而登往高处去寻觅内心的释放,抑或是登高而呼,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以及心中理想等等。总而言之,登高意向在古代诗歌中是深刻而带有深厚感情基调,给人以鼓舞与感动。

在杜甫的《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丛山小。”诗人在做此诗时正处在人生低谷,诗人赴洛阳应试,落第后北游齐赵,过泰山有感而作。诗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常人受挫后的沮丧,只能感受到作者超然物外的志趣和胸怀天下的抱负。这点,从作者笔下的泰山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可略知一二。诗的前两句写泰山的高峻挺拔;三、四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但仍有参天耸立的雄姿暗含其中;五、六句由整体转入局部,用山腰的白云、飞鸟烘托直入云天的泰山的雄姿,使泰山之高显得更神秘莫测;最后两句在以上描写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征服泰山的勇气和决心。诗人的这种胸怀,既是诗人的“诗史”中忧国忧民情结的最好注脚,也是我们确立志向的最好参照,特别是最后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更应成为我们自励自强的信条而置之座右。在此诗中登高是表达作者内心对未来的一种希望以及渴望能够登上高处的远大抱负,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看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得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登高景物的描写释放了内心的压抑,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书写自己的豪情壮志,使我们读后能感受到作者抱负。通过观览景物的感受引出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者站于高处,一眼望去是广阔的青山绿水,于是感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出了人生中假使要更上一个层次的话就必须努力往上前行的道理。在此诗中登高是表现远大抱负以及抒发豪情壮志的一种意象。这这两首诗中的登高意象是相似的,都是登上高处表达内心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都具有勇往直前的积极意义。

张说的《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中有“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在此诗中作者将内心对天下的担忧与个人的远大抱负赋予登高,登高在此就成了作者内心宣泄的地点与力量。心系朝廷与天下是此诗的主要线索,在家与国的伟大历史责任中,作者饮一杯黄花酒,将登高好望岳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句“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道出了重阳登高好时节的民间习俗,在秋高气爽的的高山之巅,作者发出了“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的感叹,心系天下的伟大情怀溢于言表,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地写出了内心的情怀。登高这一意象在此诗中是对天下社稷的深切关注,作者渴望能够为天下百姓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爱国爱民主义情怀在

登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登高诗中对登高这一意象表现爱国爱民主义情怀的典范。一句“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为我们呈现出了作者高尚的个人价值取向的伟大之处,家天下是我们每个人永远都不可忘记的人生信条。

在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中将登高所赏到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只求一醉解千愁却又无奈的纠结情感。。“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象是劝客,又象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象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将登高赋予了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在作者笔下重阳节登高是一种习俗,是对亲人的一种挂念以及对团圆的一种期盼。在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作者将深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异乡的作者是如此的渴望团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千百年来游子身处异乡为表达对家乡亲人无比思念的佳句。可以想象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看到别人全家团聚而自己却形单影只的心情是如何的辛酸,然后又会想到自己所经历的辛酸与痛楚,也许只有身处异乡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辛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句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将

作者对家人的无比思念之情推上高潮。重阳登高时节,众人团聚却没有自己的身影。此句作者通过写家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家人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此处是通感的运用,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却不写明,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加深了读者与作者内心感觉的互通,达到心灵的沟通,引起共鸣。读此诗时无不让人在登高中感受作者内心的辛酸与悲切,渴望团圆之情在读者与作者内心互动。登高这一意象在此诗中是对思念的一种伟大诠释,此诗也是登高诗中对登高思念的佳篇。

登高好望远,在中国灿烂的诗歌史上登高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在对登高的诠释中我们明白了天下与家的伟大联系,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明白了遇到挫折不可放弃的伟大进取精神,以及对人对事的那份豁达情怀。

登高知天下,豁达乐天命。。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七
《21 古诗二首》

21 古诗二首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 元:生活哲理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被人们看做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

《题西林壁》从整体上概括地抒写自己浏览庐山时的总体印象,从中生发出一定的生活哲理,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3.能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识字。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理解古诗的意境是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采用读、想、议、画、写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

第一课时(学习《登鹳雀楼》)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一)教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交流预设:作者登上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写这首诗„„

(二)学生简要介绍鹳雀楼,并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自己登高的经历,感受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行适当地补充、引导。课件展示鹳雀楼的介绍

(三)简要介绍作者王之涣,走进课文。课件出示作者介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古诗《登鹳雀楼》,提示学生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课件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师检查学生初读的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学生读不懂的字词的意思。

3.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交流预设:课件出示

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第二句写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三、再读诗句,入境悟情。

(一)课件出示再读诗歌要求:

1.学生再读诗歌,在文中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表示颜色的词、表示数量的词。

2.根据诗意展开想象,把想象的景物画下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小组讨论、思考这首诗蕴含的哲理。

(二)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写。

1.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尽、入、流、目、上)。

2.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3.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三)展示学生的画作,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诗歌。

(四)学生交流这首诗表达的作者情感及诗中蕴含的哲理。课件出示

交流预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四、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出示)。

1.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2.根据诗的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古诗所蕴涵的哲理。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二)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第二课时(学习《题西林壁》)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一)背诵《登鹳雀楼》,思考: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二)交流查阅的庐山的资料,教师展示庐山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庐山的美丽风景。

(三)教师介绍诗人苏轼。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

二、根据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自学古诗《题西林壁》。

(一)明确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课件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读出诗的韵律。小组内互评。

2.理解古诗的大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勾画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二)教师在小组学习时进行适当指导。

(三)教师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出示课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交流古诗大意:出示课件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方向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三、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蕴涵的哲理,并谈一谈在什么情况下会运用到这个道理。

交流预设:从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课件出示

四、再次领略庐山、鹳雀楼的美丽风光,谈感受,教师指导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学习本课生字。

“缘”字要认真观察结构、笔画,注意把字写紧凑。

“岭”和“峰”这两个字可以在比较中学习。

“庐”是个半包围结构。

六、拓展阅读。出示课件

(一)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题西林壁》。

(二)很多古诗都蕴涵着哲理,查找几首这样的古诗,先积累在《采蜜集》中,然后背诵。

(三)在历史上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有很多,课下也可以读一读。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八
《《登高》鉴赏》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在对前人悲秋意识的继承上,又显现出自身的特点,把悲秋的模式和意蕴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沉痛悲凉,为杜诗中的上等佳作,杨伦称赞此诗“杜诗七言律第一”, 明代的胡应麟更称赞其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一、情景交融古典诗词中的抒情大多使用此种手法,《登高》一诗缘情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通过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的前四句写秋景,后四句写秋思。后四句因景而感慨,抒情;写景,也不是单纯孤立的景,而是通过诗人的感受表现出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实写秋景,用“风急”,“天高”, “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六种意象,写尽秋江之景。诗人登高看到此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哀的基调。深秋重阳,年迈体衰的诗人独自一人登高,感受着猎猎秋风的劲吹,孤独无依之感顿生。

“哀”字写进了诗人愁苦、悲哀的情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虚写秋景,由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扩展到辽远天地,由空间而至渺远的时间。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们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此联,才点出一个“秋”字,这就自然的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秋天不一定可悲,但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深深地融入了秋景中,使 “悲秋”变得沉痛。“悲秋”点明本诗抒情的主核,一联14字,含八种悲意“万里是一悲远,悲秋是二悲凉;做客是三悲离,常是四悲久,百年是五悲老;多病是六悲身,独是七悲孤,登台是八悲思、怨和愤”。八种悲意层层递进。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白发弥添;下句写自己贫病潦倒,末路穷途的人生悲剧结局。这把颈联的内容补充的更加具体、深入。一悲:久居他乡,则艰苦备尝;二悲:艰苦自然愁多;三悲:多愁催人老;四悲:艰苦、愁思、衰老多病,使得诗人心灰意冷,更加贫病潦倒;五悲,也是最能点睛之悲:借酒销愁,却因病断酒,更加增添了愁烦。诗人在处理此诗的情景关系时,景物的描写注意层次分明又和谐统一;情感的表达层递推进而又

浑融包裹,情与景相互包含又相互增色,情由景生,景为情设,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以“悲秋”为核心,以“哀”贯穿全诗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历代诗人所做诗词的“原型”。从三国抒思妇之怨,到南北朝写亡国丧家之痛,直到以后历代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生命悲叹,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这与秋季自身的特点有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谈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按照自然的四季循环往复,炎炎夏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秋季。这些萧杀寂寥的景象被多愁善感的文人们赋予了浓厚悲凉的色彩,于是,秋士悲、秋女怨,文人墨客也禁不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地愁肠百转。秋天就这样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天人合一地成为了悲伤的秋天,也成了文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凄凉情怀。古代诗人之所以悲秋,根源有二:一为“逝者如斯夫”的生命感伤,二是“天涯沦落”的人生苦绪。杜甫恰恰备尝了上述两种境遇。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所作,这段时间是杜甫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大历五年作者卒)。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创作此诗时,杜甫已经是56岁的老人了,并且身患多种疾病。诗人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又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同时,诗人自安史之乱爆发,携带家小十余年间辗转流徙,到处做客,生活无着,穷困潦倒,备受折磨。作此诗时恰逢秋日重阳,诗人登高临眺,望见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老病孤愁的悲哀。诗人描述的秋景,“语言无一字及秋,但无一言不是秋,无一景不是秋”。

秋天萧瑟、冷清、寂寥的悲情随之便自然流出。秋日里登高远眺,所见景物寄寓着诗人的国恨家仇及其身世之悲。尤其是颈联的八悲及其尾联对八悲加以补充的五悲,是对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将生命的悲哀绝望,将人生的哀痛宣泄到了极致。全诗起于“哀”而归于“哀”,哀景开笔,哀情结句。全诗以“哀”贯穿始终,以 “悲秋”为基调。将秋景的“悲”与秋情的“哀”充分的结合,诗人的感伤思想自然地流露出来。抒发感情的悲壮之美和含蓄、曲折之美这首诗的悲、哀不同于其他文人骚客登高望远时所作诗的无病呻吟或感伤的气氛过于浓厚。此诗“悲秋感伤”但更加 “悲壮”,它的整个基调是雄浑壮阔的。《登高》中,诗人营造了悲壮的意境,抒发深沉、浓郁、浩瀚的悲情,以开阔壮大的秋景映衬诗人浓重的忧愤。诗人将自己身体的多病、困窘潦倒个人“私愁”与国家命运、时局动荡相联系。在情景交融方面,诗人在此诗中选择的物象都是概括性很强的大意象,如“天空”“劲风”“猿声”“江河”“百年”“万里”,情由景生,此景所蕴含的情也必然宏大、壮美。虽然这是一首人生的悲诗,但诗人并不是一味的哀伤、愁闷,在其中反而蕴含着壮烈的感情。《登高》一诗,抒情含蓄幽深,曲折往复,情感表现既淋漓尽致而又含蓄深厚。八句诗四联,每一联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写景部分确实有力的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将悲秋之情渗透在具体景物中。

诗人不但善于选取那些概括性很强的大意象,如天地、江河、百年、万里等,让读者在时空阔大之中感受到境界的壮美,而且对一些常见之景也能够独出新裁赋予其以壮阔之象与宏大之情,比如“落木”用“无边”修饰,“长江”与“不尽”相连,兼以“萧萧”与“滚滚”拟声摹状,给人以时空飞速旋转的动感。同

时作者还使用“同时反衬”的手法,在精心营造的阔大的背景中,将抒情主人公以一“独”字形象而出,抒情主体的渺小、孤独与空间之广阔、寂寥同时反衬,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景以寓大悲,诗人的悲情浓郁,“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共十四字,两两递进勾勒出人生八重之可悲,重阳做客他乡已是惆怅满怀,何况常年漂泊,又值悲秋与故乡远隔万里之遥?登高远眺,已添愁思,何况是孑孓一身,疾病缠身的暮年老翁!这一联句句愁情,字字愁心,人生暮年,境遇至此,心情何其沉痛!

诗人的悲愤是浩瀚的,从结构上看,颔联到颈联即是对比,又是呼应。好像是电影中的两组镜头:一个是暮秋之际,无边落叶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显示出时空交换的无情;一个是白发苍颜的老人,登高远眺。如果将他们组接在一起,便会发现那落叶、那江水宛然有了象征的意味,落叶的无边,江水的不尽与抒情主人公的羁旅、孤寂之情,是如此的暗合,这是一种无边无际,排遣不尽而又驱赶不绝,像时空一样无法限量的悲苦!

杜甫的悲愤是深沉的,他的悲愤决不是一己之小悲哀,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以一介寒儒处卑微之位,却时时刻刻做着“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努力,风烛残年,抱病孤舟,仍瞩目中原战事,为“戎马关山月”而“凭轩涕泗流”。《登高》是身世之感与时事之概的结合,是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牵合,是一己之荣辱与国家之兴亡的合奏!这就是杜诗的可贵之处,他从不局限于个人生活情感的小圈子,而是紧密的将个体的悲忧和时代的悲剧现实绾结在一起,使之集于一诗、一联,一句,让人更多的感受到忧愤浓郁,浩瀚深沉所带来的美学享受,透露出一个爱国忧民之士精神上的崇高与人格上的伟大。

所以,我们说,《登高》中意象之宏大与情感之深厚,在崇高这个美学意义上取得共鸣,达到契合,从而汇成开阔壮大,雄浑苍凉这完美的意境,深刻而开阔,深沉浩瀚之忧与大自然的千幻万象相融一体,获得了沉郁的美学品格。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说,“杜诗高、大、深,但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不能曲折为深。”其中的高、大也是此意。而其中的“曲折不能曲折为深”,则似乎是含蓄、蕴藉之意,这既是《登高》在结构和抒情方法上的特点,也是“顿挫”这个美学品格的涵义。

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抒情含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审美意识向诗歌提出的审美要求,所以,诗人往往追求“言外之意”、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杜甫写诗,亦是如此,《登高》一诗,抒情含蓄幽深,曲折往复,情感表现既淋漓尽致又含蓄、深厚。

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让杜甫成为一个难以模仿、无法企及的高峰,究其形成的原因应该说是很复杂的,但主要是儒家思想对杜甫浸润的结果。杜甫“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使他具有儒家济世爱民的政治思想和深广的忧患意识;深厚的儒家修养,使他遵从温柔敦厚的诗教,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目标;这是天才诗人的坎坷经历,艺术家的敏感沉淀而成的人生情感与传统文人遵从传统文化的理性克制和冲突然后调和的结果。所以说,沉郁顿挫是一种适当而又适度地表现复杂、矛盾情感的方式,是在夹缝中求得的完美的境界

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九
《古诗文鉴赏题》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篇十
《古诗》

1、《望岳》中写诗人乍见泰山时的兴奋、惊叹和仰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岳》中诗人企望登高望远,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中虚实相生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春望》中表现作者因忧国伤时思家而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春望》中表现作者因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春望》中把国事、家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并且迫切盼望得知亲人消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使至塞上》运用比喻叙述自己出使塞上,传达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对故乡无限眷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长江月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表现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暗示农耕生活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登岳阳楼》化用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使至塞上》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归园田居》表现作者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失去自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7、《登岳阳楼》中交代岳阳楼之所在,又将近景远景合而为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登岳阳楼》写诗人在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同时融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和些

许怅惘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登岳阳楼》空间时间对举表现诗人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道出一

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了差役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 ,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

, 。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写出洞庭湖好大气势的句子

,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

, 。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写出洞庭湖好大气势的句子

, 《秋词》

1.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

, 。《长歌行》

1.《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句子

是: , 。

2.《长歌行》中劝人珍惜青春,力求上进的句子

是: , 。

3.《长歌行》中赞美春天进而赞美青春的句子

是: , 。 &《野望》

1.《野望》作者在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 。 2.《野望》中写秋天山野的景色的句子

是: , 。 &《早寒江上有怀》

1.《早寒江上有怀》作者看见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的是: , 。 2.《早寒江上有怀》烘托出诗人苦闷,迷茫的心情的句

子 , 。 &《黄鹤楼》

1.《黄鹤楼》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句子的

是: , 。 2.《黄鹤楼》作者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的四

句: , 。 &《送友人》

1.《送友人》作者借浮云孤飞,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的: , 。

2.《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又有的离别之

情: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写出作者尽管年老体衰,还想为国家效力的句子

是: , 。 2.作者借助梦境希望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句 子: , 。 &《鲁山山行》

1.写出是人兴致勃勃赶路欣赏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的句子是: , 。(

1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登高望远的诗句 形容登高望远的诗句 关于登高望远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75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